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你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
擴展閱讀
你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 2025-07-18 07:27:17
如何製作蛋糕糊 2025-07-18 07:23:43

你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

發布時間: 2025-07-18 07:27:17

如何看待生日上扔蛋糕

2009年03月25日 15:49 來源:南昌晚報

23日晚,市民羅惠民在過生日時,為了逃避朋友往他身上抹奶油,躲到陽台上,結果一不小心竟摔了下去。好端端的一個生日,卻樂極生悲。

昨日,記者在高新醫院見到羅惠民。他告訴記者,他租住在志敏大道鄧家村。23日是他23歲生日,於是晚上約了一幫朋友,在自己家裡大吃了一頓。晚上8時許,朋友們一起為羅惠民唱完生日歌。隨後,讓羅惠民郁悶的是,朋友們竟像是一起約好了似的,開始瘋狂向羅惠民身上抹蛋糕上的奶油。盡管左躲右閃,羅惠民還是被抹得睜不開眼睛。

一看再不跑,自己肯定要變成「蛋糕」。可是,大門被人關得死死的。羅惠民於是沖到陽台,迅速將陽台門關上。沒想到,有個朋友還不「死心」,竟從茶幾下找到了鑰匙,然後把陽台門給打開了。這下,另外幾個朋友都圍了過來,手上滿是蛋糕就朝羅惠民沖了過去。羅惠民一看無路可逃了,便站在陽台欄桿上。他對圍過來的幾個人開玩笑說,再過來就跳下去。話剛說完,他腳底一滑突然摔下樓去了。

羅惠民說,他住在三樓,幸虧陽台下有人養了棵柑橘樹,他被樹枝攔了一下才落地。被送到醫院後,發現右腳骨折了。(劉斌 白佳鈴)
******************************************

需要這樣嗎?
慶祝生日,盡興開心又安全的方法很多,這樣糟蹋食物又危險,好嗎?

② 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往人臉上抹的行為

把生日蛋糕往人臉上抹的行為,通常被視為一種慶祝生日的趣味傳統,尤其在西方國家較為流行。這種行為背後的意義和接受程度因文化、個人喜好和社會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對這一行為的多角度考量:
文化傳統與習俗:在很多文化中,生日是一個慶祝個人的重要時刻,人們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表達祝福和喜悅。蛋糕抹臉可以看作是這種慶祝活動的一部分,它象徵著輕松、快樂和無憂無慮的氛圍。在一些地方,這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被認為是給壽星帶來好運和幸福的儀式。
社交互動:蛋糕抹臉可以增加生日派對的互動性和娛樂性,為參與者提供了一種放鬆和親密的交流方式。在這種活動中,朋友們可以通過這種無害的玩鬧來加深彼此的關系。
年齡因素: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蛋糕抹臉可能是一種受歡迎的游戲,因為它具有玩耍和創造樂趣的元素。然而,對於成年人或在某些正式場合,這種行為可能會被認為不夠成熟或不適宜。
個人偏好:有些人可能並不喜歡這種慶祝方式,因為它可能會導致不適或個人形象的損害。此外,如果個人對食物過敏或有潔癖,這種行為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困擾。
衛生問題:蛋糕抹臉可能會引發衛生問題,尤其是在當前的疫情背景下,這種行為可能會被看作是不衛生的。蛋糕上的糖霜和奶油可能會附著在皮膚上,引起清潔上的不便,甚至可能導致皮膚問題。
尊重與同意:在任何情況下,進行蛋糕抹臉之前,都應該徵得當事人的同意。這是一種基於尊重和自願的互動,沒有人應該被迫參與他們不願意的活動。
環境影響:這種行為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浪費,因為部分蛋糕可能會被丟棄而不是食用。在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這一點也值得考慮。
綜上所述,把生日蛋糕往人臉上抹的行為是一種具有多重文化意義的慶祝方式。它既有其傳統的積極意義,也存在可能引起爭議的方面。在參與這一行為時,應考慮到場合的適宜性、參與者的個人偏好和衛生安全等因素,確保這種活動是愉快和安全的。同時,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和同意,以及考慮到環保和資源利用的問題,也是我們在享受這種傳統習俗時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怎麼看待過生日的時候總有些人喜歡把蛋糕糊在別人臉上的行為

我是極其討厭這種行為的,不僅浪費蛋糕,還會讓朋友之間的感情受到影響。沒有哪個人希望自己身上頭上都是奶油,回去洗澡洗衣服吧,也沒有哪個人希望自己花錢買的蛋糕一下子就這樣沒了。

總之,我是不喜歡糊人一臉蛋糕這種行為的,快樂的生日用合適的方式過可以增進朋友感情,而用不合適的方法就會適得其反。

④ 你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往人臉上抹的行為

1. 對於在生日派對上將蛋糕抹到他人臉上的行為,我的觀點是不贊成的。
2. 這種行為雖可能在瞬間增添歡樂氣氛,但隨即帶來的尷尬和不便遠超過娛樂價值。
3. 蛋糕抹在衣服上可能導致難以清洗,甚至損壞,給當事人帶來不便和經濟損失。
4. 此外,這種做法還可能弄臟場地,給主辦方帶來額外的清潔負擔。
5. 慶祝生日本應是一件愉快的事情,過度的惡作劇行為卻可能破壞氛圍,讓參與者感到不快。
6. 衣服的損壞意味著金錢的損失,這種不必要的浪費是不應該被鼓勵的。
7. 在當前倡導節約的社會風氣下,我們更應該提倡珍惜食物和尊重勞動成果。
8. 蛋糕是食品,應妥善食用,而不是作為嬉戲的物品被浪費。
9. 如果你的觀點與我相似,那麼在類似場合中,我們應當共同提倡文明、有度的慶祝方式。

⑤ 你怎麼看待四歲寶寶帶蛋糕去班級里過生日

小孩子是最喜歡過生日的了,不但可以和父母索要生日禮物,還能吃到美味的生日蛋糕。生日一年就一次,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非常用心地為孩子准備生日派對,即便花費高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很多家長心疼孩子,又不想讓孩子曠課過生日,所以給孩子在學校里舉辦生日就成了唯一的方法。雖然此舉可以理解,但前提是要提前和老師報備,或者在家長微信群里提前通知家長。

如果老師學校覺得此舉欠妥,大家可以提前商量,這樣能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家長在給孩子過生日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計劃安排好,然後和班主任進行有效溝通,將自己的計劃告訴班主任。這樣一來可以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和協調,二來如果有哪方面欠妥,能夠及時修改,這樣效率會高很多。

其實小朋友們非常樂於給同學過生日,能夠品嘗美味的零食和蛋糕,這些小傢伙們肯定是求之不得。但即便如此,在學校給孩子過生日的時候,也要考慮孩子們的感受。

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正常作息,哪些食物是孩子們不能多吃的,這些都要提前理解,這不但是尊重小朋友們,也能為自己省去很多後顧之憂。

這里的尺度指的是派對的規模,具體指的就是蛋糕的大小,其它食物的豐盛程度。為了照顧其它家長的情緒,家長一定要選擇合適的蛋糕尺寸,既讓每個孩子都能分享美食,又不鋪張浪費引起不必要的攀比,做到這點,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大力支持的。

身為寶媽,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生日是我們的最大願望,如果要給孩子在學校里過生日,一定要提前和各方面溝通好,高效溝通才能提高辦事效率,也能規避很多潛在隱患。

同時要注意蛋糕的規格,不要鋪張浪費,更不能造成攀比之風。

⑥ 如何看待將生日蛋糕抹臉上的行為

將生意蛋糕抹在別人臉上,看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其實不然,畢竟大家在一起開心,只要不是很過分,都是可以理解的,這也算是給對方祝壽的一種娛樂方式,不管怎麼說,只要大家在一起開心就好,就算把生日蛋糕塗抹在別人臉上,相信他也不會介意的。

⑦ 如何看待幼兒園孩子帶生日蛋糕去學

如何看待幼兒園孩子帶生日蛋糕去學

幼兒園是孩子進入社會的第一步,孩子開始有了社交的意識,喜歡和自己一樣的小夥伴玩。帶生日蛋糕去學校並不是壞事,說明孩子樂於分享,這是學會愛世界的表現。

如何看待幼兒園老師打孩子

只能通過大孩子來達到目的那是老師專業知識匱乏素質低下的表現,這個不能姑息。在任何時候不能以打罵作為教育孩子的途徑。我們小孩在光譜幼兒園從來沒聽說老師還動手打孩子的,人家幼兒園一個季度培訓一次,老師素質都很高的。
像你家這個問題處理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你做好考察別的幼兒園的准備。我不太相信一個大孩子的老師有多有愛心和寬容度,轉園就告訴園長哪個老師打人咱們才走的。不要相信他們的悔改,短時間改不了。

如何看待幼兒園孩子的超前學習

讓孩子形成一個認為自己不行的認知,這本是一個假象,而孩子卻認定了它是真的,一旦如此,孩子就永遠沒有機會發現自己能力的真相了,這是多麼可悲。每一個身、心、智健全的孩子都有足夠的能力勝任上學的任務,就算孩子出現了某些不盡如人意的表現,家長也要給孩子鼓勵和支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覺得有希望,有奔頭,他不是能力差,而是潛力還沒有發揮出來而已,只要認真、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好。

家長如何看待幼兒園、小學的教育?幼兒園、小學教師如何看待孩子的家庭教育?

值得我們思考的教育
1、幼兒園、小學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給孩子一個孩子生活的空間,同時給到孩子知識的培養,但是,目前學校的教育太過於關注知識的教育,忽略了一個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比如生命教育,教孩子如何活著,比如財商教育,教孩子如何生存,但這些目前在學校太少了,學習都在追求答案教育,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這事學校要反思的。
2、目前的學校教師更多的是希望家長能配合學校讓孩子聽話,這樣家長就成了幫凶,就沒有發揮出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長家庭教育真正的作用是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這樣才能成人。
3、最後我想說,學校的答案教育和家庭的聽話教育對孩子造成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大,所以我們面對孩子要學會放手、給孩子去做,要學會放嘴,讓孩子敢講,要學會放心,讓孩子剛想,這樣才是一個正常的我們需要的人。
4、你們願意做嗎?

如何看待幼兒園小學化

幼兒園本來是培養孩子興趣、開發孩子智力的天地。然而,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卻使一些幼兒園變得「小學化」。
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為「小學化」教育模式不僅會增添幼兒的心理壓力,同時也束縛了孩子的獨立個性和想像能力。在傳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過程中,素質教育在幼兒教育上的體現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擁有自由想像的空間和健康、輕松有心理狀態。

如何看待幼兒園雙休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在幼兒園識字越多、數數越多智力開發就越好,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幼兒園開展各種游戲活動,促進幼兒動手、動腦,比簡單地識字、算題要科學得多,而學習知識的任務應該是從小學才開始的。
海南省幼兒教育學會會長、幼兒高級教師劉書真說,我國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戲。這是由幼兒所處的特殊年齡階段身心特點所決定的。「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原則是:寓教於樂,讓幼兒在「玩中學」。以「玩」的形式,使幼兒興趣盎然地參與學習,從而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同時得到動手、動口、動腦等各種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如在玩賣東西、送信件等角色游戲中,孩子在快快樂樂的游戲中,他們的平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同伴之間的交往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等都能得到訓練。
但對於雙休,這也是必要的。

如何看待幼兒園老師?

幼兒園老師是很辛苦也很有意思的職業,工作時間很長,從早上七點多點上班到下午五六點下班,一天工作九、十個小時,而且看孩子的時候要全神貫注不能走神,盯緊孩子以免出事,照顧孩子的各種事情,還要教育孩子,教他們各種基本生活技能。
不過雖然累一些,但心裡比較輕松,沒有太大的壓力,也沒有多少勾心鬥角,每天跟孩子們在一起也很快樂,我覺幼師是每天笑的次數最多的工作,喜歡孩子是最關鍵的。

中西方如何看待幼兒園孩子打架

孩子的世界也不能避免人民內部矛盾,雖然不能說充滿暴力,有時也會發生攻擊和反抗行為。 一、教孩子「打回去」。這是一種自我保護和正當防衛的方式,在競爭社會,教孩子學會反擊是非常必要的。當然不應教孩子欺負別人,但若別人欺負到自己頭上來了,就應該反擊。孩子將來面對的是一個競爭社會,如果事事都教孩子寬容退讓,容易造成他形成軟弱怯懦的個性,無法做到自強自立。 二、教給孩子正確的交往策略。如果孩子經常受欺負,起碼可以說明一點:他的交往方式有問題。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應該從孩子身上找到問題的症結,幫他調整與同伴交往的策略,比如禮貌、協商等,決不能強行要求他「打回去」。因為孩子本身對交往就有畏懼心理,萬一動了手也「打不回去」,他的心理壓力就更大,交往也就更不自如了。 三、讓孩子學會寬容待人。孩子平時的打架無非是你推我拉,如果沒有嚴重的傷害,家長完全沒必要小題大做,更不應該用「打回去」的方式進行反面強化。 應該教育孩子,打架會造成傷害,是大家都不喜歡的,小朋友應該團結友愛,寬容待人。 四、應該用知識能力抗衡暴力。對那些確實不講理的孩子,少跟他玩就是了。應該把心思花在學習和能力的提高上。學習成績好了,能力強了,別人自然也就不會看輕或輕易地欺負你了。 五、通過家長或老師來解決。確實有些孩子攻擊性特別強,喜歡欺負別人,我認為老師有責任懲罰打人的孩子;而且被打孩子的家長應該找對方的家長,讓他去嚴格教育自己的孩子。 很多家長是這么反饋信息給我,但是當自己的孩子真的受欺負時,也有部分家長無法冷靜面對,不是向老師和幼兒園施加壓力,就是和欺負自己孩子的家長吵得臉紅脖子粗,更甚者動手打起來,關系劇烈惡化。 讓我們來看看外國人是怎樣看待孩子打架的。美國的孩子挨打了,長輩會告訴他們:挨打了?Fightback(打回去)。遇到孩子打架,美國人會站在一旁袖手旁觀。再來看看瑞典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在這里我給大家說一個故事:有一對中國夫婦帶著孩子移民到瑞典,孩子進了一家教會幼兒園。有一次,孩子的胳膊被一小男孩咬了兩排牙印,都青紫了。母親憤怒地去找老師,老師卻很不在意地說:「孩子打架是無可厚非的,可是也沒有人會阻止您的孩子去咬別的孩子啊!」這個母親差點被這番怪論給氣暈了!於是等到那個男孩的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把事情向對方講了,希望她教育自己的孩子。誰知這個胖胖的婦人卻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說:「難道您的孩子沒有牙么?她不會咬我們家的孩子么?」聽了這番話。你一定會說:「天哪,這瑞典人都神經病么?」確實,中西方對待孩子打架的觀念差別很大。 在中國,欺負人是一種霸道錯誤的行為;可是在西方,它卻是一種優勢的表現,受欺負是無能的表現!對於孩子之間的互相欺負,老師是不管的,這叫鼓勵競爭,欺負人的孩子會體驗到實力帶來的優勢,被欺負的孩子會努力提高競爭能力。這看似是奇談怪論,但它恰恰又是現實。 中西方在對待孩子打架問題的觀念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是因為中國的父母怕自己的孩子被傷害,或者傷害別人,因此總是以仲裁者的姿態出現;而西方人相信孩子的能力,總是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其實打架在兒童心理發展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當孩子在使用頭腦找尋妥協點的同時,他們的協調性和社會性就慢慢地在孕育了。如果這個過程被父母老師充當「秩序警察」出面,雖然沖突很快被調停,但是卻剝奪了孩子寶貴的心理建設機會,無助於孩子建立與同伴之間的自然關系,因為「警察」不在場的時候,混亂還會發生。而常打架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自然會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通過打架或吵架,孩子們遲早會發現,不用暴力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暴力現象自然就減少了。換句話說,孩子經過解決矛盾可以培養合群性。 不當裁判員,既不袒護、也不斥責、也不介入。給孩子解決自己問題的權利。而且,你聽到可能是一面之詞,而孩子的祖父母心疼孫子,可能會向你施加壓力,即使這樣也不要帶著個人感情處理問題。孩子間的摩擦不應該蔓延到成人間,釀成大人的爭端,那樣做,只能把事情復雜化,惡化孩子的生存環境。

如何看待幼兒園拼音教學

其次看目標,課程內容有沒有緊靠他的目標,是如何解決重難點,解決的方式是否恰當,讓孩子掌握了目標。新授課要求要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掌握。再有就是老師 的教態和老師的語言是否適合孩子,授課過程中有沒有成人化的言語

⑧ 你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往人臉上抹的行為

我不認可這種把生日蛋糕往臉上抹的這種行為。我不說它是對與錯,我只能用這種浪費糧食來形容這種作為是非常的不可取的.

雖然當時是烘託了氣氛,但是卻讓彼此大家都很尷尬。不但會使大家的衣服弄臟了,可能都洗不出來了,你會把當時的這種場面,也會整的很亂,可能包間啊,或者是桌子,或者是提供的這個房間,你會弄得不好打掃。給別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所以這種行為我覺得是非常的不合理,不好的行為。祝福別人生日快樂,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如果大家鬧得太過分,反而把場面鬧得好僵。大家反而覺得很不開心。如果因為一個蛋糕把自己很貴的衣服弄得已經洗不出來了,或者要報廢了,那當然是得不償失。所以這種行為我覺得是不應該提倡的。

特別是在現在這種光碟行動,大家都講究的一種節約,是一種美德,浪費是可恥的。我們更應該尊重勞動成果,蛋糕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扔的。和我的想法相同,就採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