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治問題!現階段如何把蛋糕做大,如何把蛋糕分好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把蛋糕做大.財政作用1.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
B. 如何正確處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辯證關系
一方面強調要千方百計把「蛋糕」做大,以利於全國人民都能分得一份較大的「蛋糕」;另一方面強調要將已有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配給每個社會成員,讓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更大的積極性去做大「蛋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辯證的統一,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古人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又說「凡治國之道,莫先富民」。這里,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無疑既是手段,也是目標。
做大「蛋糕」分好「蛋糕」,首先是把「蛋糕」做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為了領導全國人民把經濟總量這個「蛋糕」做大,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和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發展當作第一要務,極大地促進了全國乃至各地區的經濟發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思想認識上要避免和克服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只強調做大「蛋糕」,不注意分好「蛋糕」,造成社會收入分配不公,影響社會成員做大「蛋糕」的積極性;另一個極端是只強調分「蛋糕」而不重視做大「蛋糕」,造成新的平均主義「大鍋飯」,使原有的「蛋糕」不能做得更大,可分的「蛋糕」越來越小,人們分得的「蛋糕」也越來越小,更談不上增強國家實力和擴大社會公共服務了。這是我們富民強國、實現偉大中國夢必須重視和處理好的大問題。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習近平: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C. 「做大蛋糕」與做好蛋糕的重要性 讓更多百姓享受社會改革的成果 (申論)
您好!您的這個問題本身比較模糊,不知您要問的是「做大蛋糕」與「做好蛋糕」的重要性是什麼?還是在申論寫作中,您以「『做大蛋糕』與『做好蛋糕』的重要性 讓更多百姓享受社會改革的成果」為題?或者是……
在這里,您需要知道的是「做大蛋糕」和「做好蛋糕」是關於國民收入方面的問題,首先要做好經濟發展這塊「蛋糕」,然後做好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分配。如果您是在寫作中以「『做大蛋糕』與『做好蛋糕』的重要性 讓更多百姓享受社會改革的成果」為題,那麼首先,這個標題在表述上冗長,不夠簡潔,至於立意層面,還應該結合題目和你行文的具體內容來看。
中政申論在線系統:http://www.zzshenlun.com/
D. 初三政治既要把蛋糕做好,又要做大,必須貫徹哪一經濟發展戰略,要把蛋糕分好,必須完善哪些制度
一、要把蛋糕做好,又要做大,必須貫徹哪一經濟發展戰略?
一句話:必須貫徹 使經濟增長真正建立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戰略。
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四個環節。生產與分配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生產決定分配,分配促進生產。沒有經濟的持續增長,分配就沒有可靠的物質基礎;沒有合理分配,增長也會缺乏持久動力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合理分配社會財富,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才能擴大消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要把蛋糕做好,又要做大,就必須使經濟增長真正建立在擴大內需的基礎上;合理調節收入差距,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才能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理順社會情緒,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要把蛋糕分好,必須完善哪些制度?
1、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准和最低工資標准,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4、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5、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6、擴大轉移支付,強化稅收調節,打破經營壟斷,加快深化壟斷行業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創造機會公平,整頓分配秩序,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上述論斷,集中反映出了我黨在新時期科學的分配觀、公平觀、效率觀,那就是「效率與公平兼顧」,通俗地說,「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讓全體社會成員共享改革發展的偉大成果。
E. 有人把共享發展比作「分蛋糕」,你認為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
正確處理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應該是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一切做蛋糕的人都能夠安心地在國內做蛋糕,這樣就有了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這是實現共同富裕最關鍵的一點,一定要把蛋糕做得足夠大。
共同富裕是共享發展成果,從過去做大蛋糕到現在分好蛋糕,並不是完全的轉向,而是更加強調共享發展成果,前提就是要做大蛋糕。做大蛋糕需要靠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外資經濟三支基本力量,現在三支力量分別佔到GDP的20%、65%、10%左右。
未來這一比例格局可能會出現變化,但國有經濟仍然是先鋒和主導力量,民營經濟是基礎力量,外資經濟則是有益補充。
相關信息
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性質不完全一樣,重點也不完全一樣,有各自的定位,因此是互補的。三個分配領域改革紅利的重點之一在於把改善民生,提高生產率,同時與促進社會流動結合起來。初次分配是最基礎的,因為初次分配是配置生產要素、配置資源要素。
決定各種生產要素獲得多少報酬,創造出激勵和效率。而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社會福利供給是政府作用的重要方式,這是生產率分享的必要途徑,也是共同富裕的終極手段。蛋糕要想分得更均勻,政府應減少開支,精兵簡政,此外企業在獲得利潤後進行分配時,應更多向職工傾斜,包括給職工培訓、提高職工技能水平、改善職工工作環境等。
F. 如何讓企業所做的蛋糕越來越大
如果要把蛋糕做大,關鍵是管理好公司。
把自己手上的蛋糕與別人的蛋糕拼在一起 ,讓我們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把一塊蛋糕做大,達到共贏。
G. 中國風的婚禮蛋糕,有朋友知道怎樣做出來嗎
所謂中國風婚禮蛋糕,是指在新人舉辦婚禮時,必須准備的一個食物,代表結婚意義的重要食物——結婚蛋糕,而這個結婚蛋糕一般是根據選擇的婚禮形式決定的,如果選擇中國式婚禮,自然必須搭配中國風婚禮蛋糕。中國風婚禮蛋糕蘊含中國文化,具備一種獨特的中國文化、傳統美,也是一種古典美。
H. 如何理解現在的全面深化改革
(1)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五年來,我們
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
所未有,成就舉世矚目.
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是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
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的
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
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
及全體人民.
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製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
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35年來的偉大歷程,明確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
鮮明的特色」,強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
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這些重大論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
理解。
第一,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回顧35年改革開放歷程,我們深深體會到,沒有改革開放,我們就不可能有今天這
樣的大好局面;沒有改革開放,我國不知還要在封閉半封閉和停滯不前的狀態下徘徊多久。深深體會到,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我們黨最鮮明的
時代旗幟,是中國人民最為自信和自豪的偉大創舉。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時代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呼喚進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眾期待進一步深化改
革,改革的步伐決不能停頓,更不能倒退。中國共產黨充分認識並自覺順應人民願望和時代要求,反復強調必須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
籬,堅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進。這必將開啟我國新一輪改革浪潮,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
小康社會,意味著在未來7到8年的時間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在原有基礎上實現新的全面提升,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
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實現全面提升,涉及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調整,涉及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涉及收入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體系的
創新,涉及城鄉區域發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的構建,涉及黨的建設制度的改革,這些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第三,解決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繼續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勢頭,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當前,我國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
盾和問題,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問題,產業結構不合理問題,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問題,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
距依然較大問題,社會矛盾多發易發問題,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問題,等等。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沖破思想觀
念的束縛,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動力和旺盛活力。
I. 如何把社會主義這塊蛋糕做大,分好
1、這是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
2、增強責任感,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3、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4、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增強民族凝聚力、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最終實現國家完全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5、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6、基本路線的目標和共同理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7、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這要,是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8、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總攬全局
9、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10、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11、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把保持環境和節約資源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保證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2、它直接關繫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4、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全面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15、轉變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上來
16、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都要靠經濟的發展,經濟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心
17、它有利於增強人們愛黨愛國的情感,自覺履行使命
18、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19、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分配製度
20、正確處理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促使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1、鼓勵一部分人通過勞動和創造先富起來,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擴大
22、做到「四尊重」,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3、抓住有利條件,發揮自身才能,積極進取,努力創業,為國家經濟發展作貢獻
24、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2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
26、樹立崇高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做「四有」公民
27、實現共同理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
28、它將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
29、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各級黨委和政府負有重大責任
30、堅持終身學習,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中考題預測】
一、說明了什麼?
① 黨和政府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② 黨和國家關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決民生問題:③ 黨和政府始終代表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 黨和政府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二、為什麼
1、為什麼要通過發展經濟,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
(l)這是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2)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客觀要求。(3)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決定的。(4)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5)發展經濟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6)它有利於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增強民族凝聚力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最終實現國家完全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7)發展是硬道理,只有如此,才能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總攬全局。(8)它直接關繫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9)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都要靠經濟的發展,經濟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心。(10)它有利於增強人們愛黨愛國的情感,自覺履行使命。(11)是實現共同富裕,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的需要。(12)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13)是實現共同理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14)它將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15)它有於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
2、為什麼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把「蛋糕」分好(或解決好民生問題)?
(l)初三知識:
①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決定的,它直接關繫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②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收入分配問題己經成為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隱患,分好「蛋糕」,有利於總攬全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③它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④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它就是讓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⑤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共同理想的需要。
(2)初二知識:
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平等享有憲法規定的社會經濟等基本權利。
②關繫到公平和正義。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是社會成員生存發展的保障、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動力。
③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權,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④公平為人們提供了發展的權利和機會,而正義則可以通過制度的調節來避免嚴重的社會分化,使我們的社會健康、持續地發展,最終造福每個社會成員。如果缺少正義的支撐,那麼社會必然會土崩瓦解。正義使得人與人之間的紐帶更為緊密,使得人們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
二、怎麼樣
(一)怎麼樣通過發展經濟,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
l、國家方面:
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轉變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上來。——最根本途徑
②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在保持國民經濟於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把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保證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③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分配製度。
④鼓勵一部分人通過勞動和創造先富起來,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⑤做到「四尊重」,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⑥正確處理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促使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⑦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全面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⑧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引進來」和「走山去」相結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⑨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艱苦創業、開拓創新。
2、個人方面:
①樹立崇高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做「四有」公民。②堅持終身學習,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③抓住有利條件,發揮自身才能,積極進取,努力創業,為國家經濟發展作貢獻。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做到合理消費、綠色消費、低碳消費。
(二)怎麼樣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把「蛋糕」分好?
1、國家方面:
(1)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2)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擴大。(3)建立健全正義的制度,保障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解決好他們的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等民生問題。(4)抓好農村扶貧工作。(5)兼顧效率與公平。
2、個人方面:
(1)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2)傳承道濟天下等中華傳統美德,(3)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4)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5)自覺維護公平與正義,做有正義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