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想要的東西,如果不給他,他就會躺地上哭鬧,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先說你這個問題,世界上沒有不該要的東西,只有我們認為孩子不能要的東西。剛剛用整個上午處理了類似的事情,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下面的回答不是理論是可以實操的干貨。孩子2、3歲,有了自己想法,也知道“哭”的作用。所以如果遇到什麼不爽的事情,就會用哭來表達不滿。比如我今天早上遇到的狀況是,我幫他把 勺子放在碗里了。在兒子眼裡,這件事兒就該自己來,我代勞了,不尊重人,怎麼辦:哭!
孩子以哭鬧要挾該如何處理?進入三歲後,鏘寶極度愛哭,執拗期的娃根本傷不起。什麼我走得太快他會哭,天氣冷鼻子難受也會哭,樂高小人分成兩半也會哭。搞得我都有點崩潰,有時候他就是崩潰,有時候我懷疑他是故意要挾我,用過了各種辦法,我發現好用的還是這一套
第一:你要盡力保持平靜別發火,憤怒時我們用的是情緒腦,根本沒辦法思考最優解決方案。只是想宣洩孩子哭對我們造成的困擾和焦慮。但完全無法解決問題。而且我們自己平靜,比讓孩子平靜簡單的多。深呼吸,數個一二三四五。然後想想,我的目的是什麼?:讓孩子平靜的接受不能買玩具|馬上睡覺|玩具壞了等規則或事實。
第二:上去抱抱孩子,再掙扎也先抱抱很多家長最笨,說我不會接納孩子,不會說:寶寶,媽媽知道你很想要那個。而且會覺得很奇怪,怕孩子覺得我們是服軟。但其實可能說了也沒用,因為在哪個情緒狀態下,孩子是很難聽得進去話的,所以直接抱就行了。這跟和女朋友吵架一個道理,先抱了再說。拍拍背什麼的,先平靜下來。
第三:用肯定的方法拒絕當寶寶平靜下來,我們就可以跟孩子講道理了。但是如果他剛不哭了,你就說:好的,你好點了吧。我們不買那個玩具。孩子大概率就又要哭了。我發現,你可以這樣說:嗯,那個玩具確實很不錯,咱們在過去看看吧。然後你們就過去看,你就說哎呀,我也挺想給你買,但是我發現我錢不夠。要不這樣,咱么回去攢點錢,很快就能來買了。
或者也可以直接把這件事兒跳過去,說:寶寶不哭啦?那我們去吃蛋糕吧。在理智重新掌握大腦主動權的情況下,一般這種方法都會有效。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寶寶們知道,想要某件東西並不是錯誤,爸爸媽媽也並非不關心你的感受,但是無論是你還是爸爸媽媽,都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是需要為之付出努力的。
2. 如果孩子向你提出購買需求,你會如何回應她呢
如果是我的話,我首先會考慮孩子出於什麼目的買什麼樣的東西。
其實孩子在向我們表達購買需求的時候,也是帶著一種試探的心態,這個時候你應該幫他端正一種價值觀念,當有一天孩子要月亮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3. 兒子生日過了幾天才想起來買蛋糕,應該怎麼說道歉的話
那麼你就跟兒子說自己太忙了,把他的生日都給忘了,就給他補一個生日,希望他能夠原諒你。
4. 生日舍友合買蛋糕不想怎麼拒絕
你就可以直接告訴他們,沒有必要浪費。也可以撒一個善意的謊言,你就說已經有人給你送了蛋糕,就不必要再重復買蛋糕了。
5. 孩子想要的東西我不給買,就撒潑打滾怎麼辦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被強化出來的,家長要看一下曾經是否有過很多次,孩子想要的東西不被滿足後,孩子就哭鬧打滾,然後就被滿足了,如果以前經常是這樣的,那孩子他就學會了只要我撒潑打滾,我的要求就會被滿足這樣的方式。
如果想要調整的話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建議可以先從家裡開始練習,孩子在家裡提出某個要求時,媽媽可以不答應,允許孩子發脾氣,媽媽只需要做到心平氣和的陪伴在旁邊,幾次過後,孩子就會知道通過撒潑打滾的方式是沒有用的,我們也可以用提前溝通提前告知等方式去降低孩子這些行為發生的概率
歡迎關注張麗芳說兒童心理直播間,在這里你可以找到讀懂孩子的答案!
6. 孩子想要的東西特別貴,不想買該怎麼對孩子說
關於這個問題,個人覺得應該這樣來看: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孩子想要的東西特別貴,想買但是自身目前的經濟條件有限,買不起;
如果說不買,又怕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這個時候,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告訴他們:
這樣做一方面會減少孩子在願望不能及時達成的所產生的挫敗感,不僅如此,它能給予孩子思想上很好的引導,
讓他們知道,人有願望有想法是好事,但是想要把理想變成現實,這中間還需要我們為此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行。
與此同時,在後續的與孩子「並肩戰斗」的過程中進一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無二雜刊,ID: wezakan,期待與你們進一步交流!
7. 1我家孩子馬上過12生日,可是他感昌了不能吃蛋糕 不給他買蛋糕可以嗎
可以。 不過小孩也有自製力,買了可以不吃,也許就是一個儀式。也可以更有意義的事,也許是玩一天,也許是栽種生日樹……
8. 孩子過生日,不愛吃蛋糕卻非要買,家長要怎麼辦
朋友文文挺郁悶,昨兒是她女兒生日,她本來想做頓美餐慶祝孩子生日,但是孩子執意要蛋糕,最初她不太想買,畢竟現在非常時期,擔心有問題,而且她說自己閨女貌似也不愛吃蛋糕,每次買了就扔在那,也不正經吃,但是每年卻執意要買。
婆婆也在旁邊說,非要那些東西幹嘛,還那麼貴,那麼大一點兒,就是一百多,買點啥不好呀?小姑娘一聽就在旁邊大哭起來,搞得文文也是很郁悶。
文文說:孩子每年生日都要求買生日蛋糕,買了也不愛吃,怎麼才能打消她賣蛋糕的要求,買別的愛吃的也行啊!
9. 當孩子看到一個東西,但是不想給她買的時候,應該如何和孩子溝通
一事前約定
遇到孩子哭鬧的時候,滿足他們的需求是最快捷的安撫方式,但這樣一來會讓孩子形成這樣不好的心理——只要哭鬧,爸爸媽媽就會妥協。
父母可以試著在出門前就和孩子約法三章,說好我們今天去商場就是要買什麼,不買玩具。或者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清單,列好要買的東西,這樣孩子基本上不會額外要東西,即使有什麼東西吸引他,他想起之前和父母的承諾,也能夠控制自己。
一旦養成了遵守承諾的好習慣,再次遇到喜歡的東西,孩子們就不會像以前一樣無理取鬧,而會嘗試和爸爸媽媽溝通。
二,指導兒童將「期望」轉化為努力的「動力」
堅持這一原則:自己想要什麼,就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
因此,對於年長一點的孩子,你可以對他說:「如果你想盡快擁有它,你可以通過你的努力,比如制定一個儲蓄計劃,每天存多少錢,這樣你就可以很快就有錢買它了
三,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買。
普通孩子在2歲左右,物慾就會越來越強,外出購物看到什麼好奇就想買回家。這一次,家長們需要制定一些原則。
假如這個東西太貴,超出了你的購物預算,就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決不買。但是如果孩子想要一些小東西,你也可以靈活變通,對孩子說:「今天你看中的這個 xx其實並不在我們的購物單上,但是媽媽看到寶貝很喜歡,所以今天破例,給你買了。」
但是也僅限於那些小物件等等,如果是大的、貴的東西,還是要遵守你的原則,而且破例不常發生,偶爾一兩次也行,別讓孩子覺得你沒有原則。
事實上,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靈活變化的,只要是在大原則的前提下,只要孩子的要求不是特別過分,父母稍作讓步,何嘗不是呢?
三傾聽與陪伴,讓孩子釋放情緒。
您可以俯身對孩子說:「媽媽知道沒有給你買玩具車你很傷心難過,很委屈,覺得媽媽不理解你,不愛你,你要是覺得難過你就哭吧,媽媽會陪在你身邊的。」
三,回家後,孩子的情緒會穩定下來,你可以和孩子談談今天發生的事,比如:「今天我們去買東西,然後寶寶想要一輛玩具車,但媽媽沒給你買。媽怎麼沒給你買?由於這款玩具車不在我們的購物計劃之內,所以媽媽沒有給你買。這時,你哭得很傷心,媽媽也陪在你身邊
事實上,這一過程對父母、孩子都有好處,對於父母,可以反思帶娃過程中,自己哪些行為做得不好,需要改正,哪些行為值得堅持;對於孩子,可以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也可以讓孩子學會並掌握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