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工制作 » 你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
扩展阅读
不用鸡蛋如何做戚风蛋糕 2025-07-18 12:06:54
冬装半身蛋糕裙如何搭配 2025-07-18 11:54:25

你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

发布时间: 2025-07-18 07:27:17

如何看待生日上扔蛋糕

2009年03月25日 15:49 来源:南昌晚报

23日晚,市民罗惠民在过生日时,为了逃避朋友往他身上抹奶油,躲到阳台上,结果一不小心竟摔了下去。好端端的一个生日,却乐极生悲。

昨日,记者在高新医院见到罗惠民。他告诉记者,他租住在志敏大道邓家村。23日是他23岁生日,于是晚上约了一帮朋友,在自己家里大吃了一顿。晚上8时许,朋友们一起为罗惠民唱完生日歌。随后,让罗惠民郁闷的是,朋友们竟像是一起约好了似的,开始疯狂向罗惠民身上抹蛋糕上的奶油。尽管左躲右闪,罗惠民还是被抹得睁不开眼睛。

一看再不跑,自己肯定要变成“蛋糕”。可是,大门被人关得死死的。罗惠民于是冲到阳台,迅速将阳台门关上。没想到,有个朋友还不“死心”,竟从茶几下找到了钥匙,然后把阳台门给打开了。这下,另外几个朋友都围了过来,手上满是蛋糕就朝罗惠民冲了过去。罗惠民一看无路可逃了,便站在阳台栏杆上。他对围过来的几个人开玩笑说,再过来就跳下去。话刚说完,他脚底一滑突然摔下楼去了。

罗惠民说,他住在三楼,幸亏阳台下有人养了棵柑橘树,他被树枝拦了一下才落地。被送到医院后,发现右脚骨折了。(刘斌 白佳铃)
******************************************

需要这样吗?
庆祝生日,尽兴开心又安全的方法很多,这样糟蹋食物又危险,好吗?

② 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往人脸上抹的行为

把生日蛋糕往人脸上抹的行为,通常被视为一种庆祝生日的趣味传统,尤其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这种行为背后的意义和接受程度因文化、个人喜好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对这一行为的多角度考量:
文化传统与习俗:在很多文化中,生日是一个庆祝个人的重要时刻,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祝福和喜悦。蛋糕抹脸可以看作是这种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它象征着轻松、快乐和无忧无虑的氛围。在一些地方,这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被认为是给寿星带来好运和幸福的仪式。
社交互动:蛋糕抹脸可以增加生日派对的互动性和娱乐性,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放松和亲密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活动中,朋友们可以通过这种无害的玩闹来加深彼此的关系。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蛋糕抹脸可能是一种受欢迎的游戏,因为它具有玩耍和创造乐趣的元素。然而,对于成年人或在某些正式场合,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认为不够成熟或不适宜。
个人偏好:有些人可能并不喜欢这种庆祝方式,因为它可能会导致不适或个人形象的损害。此外,如果个人对食物过敏或有洁癖,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困扰。
卫生问题:蛋糕抹脸可能会引发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这种行为可能会被看作是不卫生的。蛋糕上的糖霜和奶油可能会附着在皮肤上,引起清洁上的不便,甚至可能导致皮肤问题。
尊重与同意:在任何情况下,进行蛋糕抹脸之前,都应该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这是一种基于尊重和自愿的互动,没有人应该被迫参与他们不愿意的活动。
环境影响: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因为部分蛋糕可能会被丢弃而不是食用。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这一点也值得考虑。
综上所述,把生日蛋糕往人脸上抹的行为是一种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的庆祝方式。它既有其传统的积极意义,也存在可能引起争议的方面。在参与这一行为时,应考虑到场合的适宜性、参与者的个人偏好和卫生安全等因素,确保这种活动是愉快和安全的。同时,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同意,以及考虑到环保和资源利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享受这种传统习俗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怎么看待过生日的时候总有些人喜欢把蛋糕糊在别人脸上的行为

我是极其讨厌这种行为的,不仅浪费蛋糕,还会让朋友之间的感情受到影响。没有哪个人希望自己身上头上都是奶油,回去洗澡洗衣服吧,也没有哪个人希望自己花钱买的蛋糕一下子就这样没了。

总之,我是不喜欢糊人一脸蛋糕这种行为的,快乐的生日用合适的方式过可以增进朋友感情,而用不合适的方法就会适得其反。

④ 你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往人脸上抹的行为

1. 对于在生日派对上将蛋糕抹到他人脸上的行为,我的观点是不赞成的。
2. 这种行为虽可能在瞬间增添欢乐气氛,但随即带来的尴尬和不便远超过娱乐价值。
3. 蛋糕抹在衣服上可能导致难以清洗,甚至损坏,给当事人带来不便和经济损失。
4. 此外,这种做法还可能弄脏场地,给主办方带来额外的清洁负担。
5. 庆祝生日本应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过度的恶作剧行为却可能破坏氛围,让参与者感到不快。
6. 衣服的损坏意味着金钱的损失,这种不必要的浪费是不应该被鼓励的。
7. 在当前倡导节约的社会风气下,我们更应该提倡珍惜食物和尊重劳动成果。
8. 蛋糕是食品,应妥善食用,而不是作为嬉戏的物品被浪费。
9. 如果你的观点与我相似,那么在类似场合中,我们应当共同提倡文明、有度的庆祝方式。

⑤ 你怎么看待四岁宝宝带蛋糕去班级里过生日

小孩子是最喜欢过生日的了,不但可以和父母索要生日礼物,还能吃到美味的生日蛋糕。生日一年就一次,所以很多家长都会非常用心地为孩子准备生日派对,即便花费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很多家长心疼孩子,又不想让孩子旷课过生日,所以给孩子在学校里举办生日就成了唯一的方法。虽然此举可以理解,但前提是要提前和老师报备,或者在家长微信群里提前通知家长。

如果老师学校觉得此举欠妥,大家可以提前商量,这样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家长在给孩子过生日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计划安排好,然后和班主任进行有效沟通,将自己的计划告诉班主任。这样一来可以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和协调,二来如果有哪方面欠妥,能够及时修改,这样效率会高很多。

其实小朋友们非常乐于给同学过生日,能够品尝美味的零食和蛋糕,这些小家伙们肯定是求之不得。但即便如此,在学校给孩子过生日的时候,也要考虑孩子们的感受。

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正常作息,哪些食物是孩子们不能多吃的,这些都要提前理解,这不但是尊重小朋友们,也能为自己省去很多后顾之忧。

这里的尺度指的是派对的规模,具体指的就是蛋糕的大小,其它食物的丰盛程度。为了照顾其它家长的情绪,家长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蛋糕尺寸,既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美食,又不铺张浪费引起不必要的攀比,做到这点,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大力支持的。

身为宝妈,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生日是我们的最大愿望,如果要给孩子在学校里过生日,一定要提前和各方面沟通好,高效沟通才能提高办事效率,也能规避很多潜在隐患。

同时要注意蛋糕的规格,不要铺张浪费,更不能造成攀比之风。

⑥ 如何看待将生日蛋糕抹脸上的行为

将生意蛋糕抹在别人脸上,看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其实不然,毕竟大家在一起开心,只要不是很过分,都是可以理解的,这也算是给对方祝寿的一种娱乐方式,不管怎么说,只要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就算把生日蛋糕涂抹在别人脸上,相信他也不会介意的。

⑦ 如何看待幼儿园孩子带生日蛋糕去学

如何看待幼儿园孩子带生日蛋糕去学

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孩子开始有了社交的意识,喜欢和自己一样的小伙伴玩。带生日蛋糕去学校并不是坏事,说明孩子乐于分享,这是学会爱世界的表现。

如何看待幼儿园老师打孩子

只能通过大孩子来达到目的那是老师专业知识匮乏素质低下的表现,这个不能姑息。在任何时候不能以打骂作为教育孩子的途径。我们小孩在光谱幼儿园从来没听说老师还动手打孩子的,人家幼儿园一个季度培训一次,老师素质都很高的。
像你家这个问题处理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你做好考察别的幼儿园的准备。我不太相信一个大孩子的老师有多有爱心和宽容度,转园就告诉园长哪个老师打人咱们才走的。不要相信他们的悔改,短时间改不了。

如何看待幼儿园孩子的超前学习

让孩子形成一个认为自己不行的认知,这本是一个假象,而孩子却认定了它是真的,一旦如此,孩子就永远没有机会发现自己能力的真相了,这是多么可悲。每一个身、心、智健全的孩子都有足够的能力胜任上学的任务,就算孩子出现了某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家长也要给孩子鼓励和支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觉得有希望,有奔头,他不是能力差,而是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而已,只要认真、努力,就一定可以做好。

家长如何看待幼儿园、小学的教育?幼儿园、小学教师如何看待孩子的家庭教育?

值得我们思考的教育
1、幼儿园、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给孩子一个孩子生活的空间,同时给到孩子知识的培养,但是,目前学校的教育太过于关注知识的教育,忽略了一个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比如生命教育,教孩子如何活着,比如财商教育,教孩子如何生存,但这些目前在学校太少了,学习都在追求答案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这事学校要反思的。
2、目前的学校教师更多的是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让孩子听话,这样家长就成了帮凶,就没有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家庭教育真正的作用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样才能成人。
3、最后我想说,学校的答案教育和家庭的听话教育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面对孩子要学会放手、给孩子去做,要学会放嘴,让孩子敢讲,要学会放心,让孩子刚想,这样才是一个正常的我们需要的人。
4、你们愿意做吗?

如何看待幼儿园小学化

幼儿园本来是培养孩子兴趣、开发孩子智力的天地。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却使一些幼儿园变得“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在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过程中,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上的体现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健康、轻松有心理状态。

如何看待幼儿园双休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识字越多、数数越多智力开发就越好,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幼儿园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动手、动脑,比简单地识字、算题要科学得多,而学习知识的任务应该是从小学才开始的。
海南省幼儿教育学会会长、幼儿高级教师刘书真说,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戏。这是由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身心特点所决定的。“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原则是: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以“玩”的形式,使幼儿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同时得到动手、动口、动脑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如在玩卖东西、送信件等角色游戏中,孩子在快快乐乐的游戏中,他们的平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都能得到训练。
但对于双休,这也是必要的。

如何看待幼儿园老师?

幼儿园老师是很辛苦也很有意思的职业,工作时间很长,从早上七点多点上班到下午五六点下班,一天工作九、十个小时,而且看孩子的时候要全神贯注不能走神,盯紧孩子以免出事,照顾孩子的各种事情,还要教育孩子,教他们各种基本生活技能。
不过虽然累一些,但心里比较轻松,没有太大的压力,也没有多少勾心斗角,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也很快乐,我觉幼师是每天笑的次数最多的工作,喜欢孩子是最关键的。

中西方如何看待幼儿园孩子打架

孩子的世界也不能避免人民内部矛盾,虽然不能说充满暴力,有时也会发生攻击和反抗行为。 一、教孩子“打回去”。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的方式,在竞争社会,教孩子学会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不应教孩子欺负别人,但若别人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就应该反击。孩子将来面对的是一个竞争社会,如果事事都教孩子宽容退让,容易造成他形成软弱怯懦的个性,无法做到自强自立。 二、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策略。如果孩子经常受欺负,起码可以说明一点:他的交往方式有问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应该从孩子身上找到问题的症结,帮他调整与同伴交往的策略,比如礼貌、协商等,决不能强行要求他“打回去”。因为孩子本身对交往就有畏惧心理,万一动了手也“打不回去”,他的心理压力就更大,交往也就更不自如了。 三、让孩子学会宽容待人。孩子平时的打架无非是你推我拉,如果没有严重的伤害,家长完全没必要小题大做,更不应该用“打回去”的方式进行反面强化。 应该教育孩子,打架会造成伤害,是大家都不喜欢的,小朋友应该团结友爱,宽容待人。 四、应该用知识能力抗衡暴力。对那些确实不讲理的孩子,少跟他玩就是了。应该把心思花在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上。学习成绩好了,能力强了,别人自然也就不会看轻或轻易地欺负你了。 五、通过家长或老师来解决。确实有些孩子攻击性特别强,喜欢欺负别人,我认为老师有责任惩罚打人的孩子;而且被打孩子的家长应该找对方的家长,让他去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 很多家长是这么反馈信息给我,但是当自己的孩子真的受欺负时,也有部分家长无法冷静面对,不是向老师和幼儿园施加压力,就是和欺负自己孩子的家长吵得脸红脖子粗,更甚者动手打起来,关系剧烈恶化。 让我们来看看外国人是怎样看待孩子打架的。美国的孩子挨打了,长辈会告诉他们:挨打了?Fightback(打回去)。遇到孩子打架,美国人会站在一旁袖手旁观。再来看看瑞典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个故事:有一对中国夫妇带着孩子移民到瑞典,孩子进了一家教会幼儿园。有一次,孩子的胳膊被一小男孩咬了两排牙印,都青紫了。母亲愤怒地去找老师,老师却很不在意地说:“孩子打架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也没有人会阻止您的孩子去咬别的孩子啊!”这个母亲差点被这番怪论给气晕了!于是等到那个男孩的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把事情向对方讲了,希望她教育自己的孩子。谁知这个胖胖的妇人却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说:“难道您的孩子没有牙么?她不会咬我们家的孩子么?”听了这番话。你一定会说:“天哪,这瑞典人都神经病么?”确实,中西方对待孩子打架的观念差别很大。 在中国,欺负人是一种霸道错误的行为;可是在西方,它却是一种优势的表现,受欺负是无能的表现!对于孩子之间的互相欺负,老师是不管的,这叫鼓励竞争,欺负人的孩子会体验到实力带来的优势,被欺负的孩子会努力提高竞争能力。这看似是奇谈怪论,但它恰恰又是现实。 中西方在对待孩子打架问题的观念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因为中国的父母怕自己的孩子被伤害,或者伤害别人,因此总是以仲裁者的姿态出现;而西方人相信孩子的能力,总是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其实打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孩子在使用头脑找寻妥协点的同时,他们的协调性和社会性就慢慢地在孕育了。如果这个过程被父母老师充当“秩序警察”出面,虽然冲突很快被调停,但是却剥夺了孩子宝贵的心理建设机会,无助于孩子建立与同伴之间的自然关系,因为“警察”不在场的时候,混乱还会发生。而常打架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自然会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通过打架或吵架,孩子们迟早会发现,不用暴力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暴力现象自然就减少了。换句话说,孩子经过解决矛盾可以培养合群性。 不当裁判员,既不袒护、也不斥责、也不介入。给孩子解决自己问题的权利。而且,你听到可能是一面之词,而孩子的祖父母心疼孙子,可能会向你施加压力,即使这样也不要带着个人感情处理问题。孩子间的摩擦不应该蔓延到成人间,酿成大人的争端,那样做,只能把事情复杂化,恶化孩子的生存环境。

如何看待幼儿园拼音教学

其次看目标,课程内容有没有紧靠他的目标,是如何解决重难点,解决的方式是否恰当,让孩子掌握了目标。新授课要求要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掌握。再有就是老师 的教态和老师的语言是否适合孩子,授课过程中有没有成人化的言语

⑧ 你如何看待把生日蛋糕往人脸上抹的行为

我不认可这种把生日蛋糕往脸上抹的这种行为。我不说它是对与错,我只能用这种浪费粮食来形容这种作为是非常的不可取的.

虽然当时是烘托了气氛,但是却让彼此大家都很尴尬。不但会使大家的衣服弄脏了,可能都洗不出来了,你会把当时的这种场面,也会整的很乱,可能包间啊,或者是桌子,或者是提供的这个房间,你会弄得不好打扫。给别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所以这种行为我觉得是非常的不合理,不好的行为。祝福别人生日快乐,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如果大家闹得太过分,反而把场面闹得好僵。大家反而觉得很不开心。如果因为一个蛋糕把自己很贵的衣服弄得已经洗不出来了,或者要报废了,那当然是得不偿失。所以这种行为我觉得是不应该提倡的。

特别是在现在这种光盘行动,大家都讲究的一种节约,是一种美德,浪费是可耻的。我们更应该尊重劳动成果,蛋糕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扔的。和我的想法相同,就采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