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戚風蛋糕濕軟補救方法 戚風蛋糕濕軟如何補救
1、烘烤的溫度太高。蛋糕表面溫度上升太快,導致表面過快上色並結皮,但內部卻還沒有完全膨發起來。當內部繼續膨脹的時候,會將結皮的表面頂破,形成開裂。請降低烤箱的溫度再試。
2、配方中的濕性材料比例過重,麵糊中總水量少,麵糊稠度大。一般這種情況下需要適量減少配方中的雞蛋或牛奶等濕性材料,或增加少許麵粉。
3、倒入模具內的麵糊量太多,麵糊漲滿模具以後繼續膨脹,最終從頂部裂開。這種情況下開裂的麵糊同時會伴隨著一個高高的蘑菇頂,將麵糊量減小一點就可以了。一般一個8英寸圓模的麵糊量在500克左右,當然這不是一個嚴苛的標准,因為不同配方製作的麵糊膨脹力是不一樣的。
4、蛋清打發不到位或者翻拌的時候消泡了。這種情況下蛋糕的內部也會濕軟,讓人覺得「沒烤熟」。要避免這種情況,尤其要注意將打發的蛋清和蛋黃糊拌勻時候的手法,動作要迅速,幅度要大,從底部往上翻拌,短時間內將麵糊拌勻。
5、其他:化學膨鬆劑使用過多;麵粉筋力過強;蛋用量過多,麵粉用量過少。
2. 為什麼每次做的戚風蛋糕都不成功,底下總是濕濕的不熟一樣的,試過好幾種配方做出來的都那樣
原因:
下火太小,所以才會連中間最難熟的部位都熟了,底部和周圍卻還不夠。可以看看是否下火熱源有故障,或者忘了將蛋糕放下層。
蛋糕麵糊沒攪拌均勻油水沉澱了,蛋糕油水沉澱時常常會讓人覺得底部濕重緻密,上半部卻看似正常。
解決辦法:加長烘烤時間,在表面怕顏色太深時蓋上錫箔紙,或者試著調高烘烤溫度。
戚風蛋糕的做法:
材料:
蛋白4顆,大約是160克(記住分離蛋白蛋黃時蛋白不可以沾到一絲蛋黃,不過蛋黃倒是可以沾到一點蛋白)
蛋黃4顆,大約80克 細砂糖60克 細砂糖20克(記住要分開秤,一定要用細砂糖) 低筋麵粉90克(如果沒有低筋麵粉可用平常的麵粉,也就是中筋麵粉秤75克再加上25克玉米澱粉配製) 色拉油50克
過程:
1.分離蛋白蛋黃,分別將蛋白蛋黃裝到兩只碗里。(碗得大點,因為要打發,大概一個比大燉鍋小一點的碗用來裝蛋白。得無水無油。
2. 將色拉油里加入蛋黃與20克細砂糖,攪打(不用打發)
3. 先篩入2/3低筋麵粉,攪拌,至無顆粒狀。
4. 再篩入剩下的1/3低筋麵粉,攪拌,至無顆粒狀。
5. 在蛋白里加入60克細砂糖,攪打,至十分發。(也就是打發至從蛋白中提起打蛋器時,在打蛋器上殘留的蛋白是呈現出一種短而直的模樣的)
6. 取1/3的打發的蛋白放入面煳,翻拌均勻,記住是翻拌,是採用從下往上翻的形式。
7. 再取2/3的蛋白放入面煳,翻拌均勻。
8. 將蛋糕煳倒入模具,從上往下輕摔幾下,震去氣泡。
9. 以上下火,140攝氏度,烤25分鍾,再轉170攝氏度,繼續烤25分鍾。(因為烤箱不同,溫度也烤好的蛋糕不同,時間可酌量減少或增加)
10. 烤好的蛋糕,取出後立刻輕摔兩下,倒扣在烤網上。帶蛋糕冷卻後即可脫模。切記不可放冰箱。
3. 你好,我做的戚風蛋糕老是底部濕,薄薄的一層也是底部濕,怎麼回事呢
1、下火太小,所以才會連中間最難熟的部位都熟了,底部和周圍卻還不夠。可以看看是否下火熱源有故障,或者忘了將蛋糕放下層。
2、 蛋糕麵糊沒攪拌均勻油水沉澱了,蛋糕油水沉澱時常常會讓人覺得底部濕重緻密,上半部卻看似正常。
解決辦法:加長烘烤時間,在表面怕顏色太深時蓋上錫箔紙,或者試著調高烘烤溫度。
(3)戚風蛋糕底部濕軟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戚風蛋糕烘烤
1、烘烤前,模具(或烤盤)不能塗油脂,這是因為戚風蛋糕的麵糊必須藉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脹,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2、烤制時宜選用活動模具,這是因為戚風蛋糕太松軟,取出蛋糕時易碎爛,只有用活動模具,方可輕松取出。
3、烘烤溫度也是製作蛋糕的關鍵。烘烤前必須讓烤箱預熱。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會對烘烤溫度和時間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溫度應當相應降低,時間相應延長;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溫度則需相應升高,時間相對縮短。一般來說,厚坯的爐溫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爐溫應為上火200℃、下火為170℃,烘烤時間以35~45分鍾為宜。
4、蛋糕成熟與否可用手指去輕按表面測試,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覺裡面仍柔軟浮動,那就是未熟;若感覺有彈性則是熟了。蛋糕出爐後,應立即從烤盤內取出,否則會引起收縮。
5、蛋糕出爐以後,應反扣在烤架上面放涼,以免表面過於潮濕影響口感。
4. 做戚風蛋糕的時候上面的已經焦了,底部還有點濕還不太熟怎麼辦
做戚風蛋糕的時候上面的已經焦了,底部還有點濕還不太熟怎麼辦?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烤蛋糕是一個十分細致的全過程,因而在烤蛋糕的情況下一定要留意各式各樣的問題發生,並且一定要有耐心和自信心,僅有這樣子才可以考出來更好的蛋糕,才能讓自身烤的生日蛋糕特別的好。但是做蛋糕的過程中也一定要重視相應的技巧和蛋清打發過多和時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