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我烤的蛋糕裡面總是濕的
烤的蛋糕為什麼裡面總是濕的
1.烤制過程中
①烘烤時間和溫度不夠,且不成熟。(2)烘烤溫度過高,導致表面烘烤過快,烘烤前將內部取出。
2.蛋黃攪拌的時候
攪拌時蛋黃不均勻,油脂沒有完全乳化,有結塊或顆粒。
3.翻拌過程中
蛋清和蛋黃混合時會脫泡,導致蛋糕不漲。烘烤後,內部潮濕且無彈性。
4.出爐以後
①蛋糕沒有受到震動,中間的熱空氣也用完了。(2)蛋糕沒有倒扣在架子上,因此蒸汽不能分散並留在蛋糕中,導致中間變濕變粘。
5。配方本身的問題:液體含量太高,粉末太少。
自己烤的蛋糕中間有些濕怎麼辦
1。混合方法和狀態
①不要圈蛋黃糊。z型、J型、8型等。並且可以避免加固而不形成環。
②當蛋黃糊與蛋白霜混合時,它是一樣的,沒有環。雞蛋可以熏制或刮制,通過翻動來攪拌。輕而快,不消泡。
③蛋黃糊必須充分攪拌,直至光滑無顆粒。
2。蛋白質發送
1。先高速後低速,產生的蛋白質更穩定。
②製作奇峰蛋糕的蛋白質至少應該達到濕硬度甚至干硬度的狀態。如果你沒有完成工作,蛋白質狀態不穩定,你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烤箱烤蛋糕的具體做法
製作奇峰蛋糕有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做蛋黃糊
1。從冰箱里拿出五個雞蛋,把蛋白和蛋黃分開。找一個不含油和不含水的大碗,用蛋清填滿它。將蛋黃放在另一個碗里。確保蛋白中沒有蛋黃。否則,你將無法擺脫它。然後將蛋白放入冰箱冷藏。
2。找一個大碗,將50克植物油、45克牛奶和30克砂糖放入另一個碗里,用手動打蛋器攪拌直到白糖融化。
3。將90克蛋糕粉(低粉)和10克玉米澱粉混合均勻,過篩成牛奶、玉米油和砂糖的混合物,用手動打蛋器攪拌,直到沒有麵粉顆粒。
4。將5個蛋黃放入麵糊中,將蛋黃和麵糊充分混合,然後完成蛋黃糊。
將烤箱預熱到150度。
第二個步驟:做蛋白霜及混合蛋黃糊
1。從冰箱里拿出一碗蛋白質,加入兩三滴檸檬汁。電動打蛋器的高速齒輪有很大的魚眼氣泡。
2,加入15克白糖直到蛋白質有小氣泡,然後加入15克白糖直到蛋白質變細。
3。加入15克白糖,中速攪拌打蛋器,直到出現小尖角,然後攪拌蛋白霜。
4。將三分之一的蛋白霜放入蛋黃糊中,並將其均勻翻轉。不要畫圓圈來攪拌它。
5。將攪拌均勻的蛋黃糊倒入剩餘的2/3蛋白奶油中。均勻、輕而快速地轉動混合物。不要畫一個
② 為什麼我打的蛋糕烤出來後底部會濕濕的
導致蛋糕濕的有以下幾個原因:
1、面和得太濕,應減少水或者牛奶.雞蛋等。
2、模具太大,裝得太滿導致裡面達不到烤熟的溫度。
3、烤的時間太短。
解決方法:
1、調低溫度,增加烘烤時間。
不能照搬配方上的溫度。這一次不熟後就知道了,要麼一開始就調高烤箱溫度,要麼增加烘烤時間,要麼乾脆高溫上色後再調到150--160度左右,延長烘烤時間。烤箱溫度偏低,所以蛋糕一般先用180度上色,然後調到150度,再烤50分鍾左右,一個蛋糕得一個多小時。多做幾次掌握自己烤箱就好了。
2、再就是用的配方要看看,多少的量應該用多大的模子這個也很關鍵。量多模子小也不容易熟,剛開始最好用小紙杯做,容易成功。覺得快熟了拿個牙簽往蛋糕里插進去,拔出來看看牙簽上乾乾的,沒沾濕濕的粉就差不多了。長時間低溫烘烤的時候最好拿錫紙或者烤盤在蛋糕上面扣一下,這樣表面不會開裂。
最早的蛋糕是用幾樣簡單的材料做出來的。
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早期的經貿路線使異國香料由遠東向北輸入,堅果、花露水、柑橘類水果、棗子與無花果從中東引進,甘蔗則從東方國家與南方國家進口。
在歐洲黑暗時代,這些珍奇的原料只有僧侶與貴族才能擁有,而他們的糕點創作則是蜂蜜姜餅以及扁平硬餅干之類的東西。慢慢地,隨著貿易往來的頻繁,西方國家的飲食習慣也跟著徹底地改變。
從十字軍東征返家的士兵和阿拉伯商人,把香料的運用和中東的食譜散播。在中歐幾個主要的商業重鎮,烘焙師傅同業公會也組織了起來。而在中世紀末,香料已被歐洲各地的富有人家廣為使用,更增進了想像力豐富的糕點烘焙技術。等到堅果和糖大肆流行時,杏仁糖泥也跟著大眾化起來,這種杏仁糖泥是用木雕的凸版模子烤出來的,而模子上的圖案則與宗教訓誡多有關聯。
蛋糕最早起源於西方,後來才慢慢的傳入中國。
參考資料:網路:蛋糕
③ 戚風蛋糕烤好後,按壓有很大的沙沙聲,發的也很高,是怎麼回事
考慮是烤箱溫度不夠,可以在之前的溫度基礎上再加溫虧消度試試,每個烤箱的溫度脾氣不一悉襲樣,都有溫差睜空兄,需要多試幾次掌握自己烤箱的溫度,還有就是多觀察蛋糕胚的狀態,取出來還是有沙沙的聲可以繼續進烤箱加時間再烤
④ 戚風蛋糕烤了1.5個小時 外觀很好 有彈性 就是中間有些濕 有沙沙的聲音
中間有沙沙的聲音就是稍微有點沒烤到,裡面的水分沒烤出來,我平時烤蛋糕胚就是這樣判斷生熟的,其實烤蛋糕胚不用這樣一直調溫度,150度一直烤著就好了,表面上色了的話可以蓋錫紙。
⑤ 戚風蛋糕烤好後,按壓有很大的沙沙聲,還有些塌陷,是怎麼回事
有沙沙聲,是因為蛋糕還不夠熟。
塌陷的話,主要有三個原因:1.蛋白打發不到位、2.模子的問題、3.攪拌不均勻。
⑥ 蛋糕烤完中間硬還濕噠噠得怎麼回事
外面硬裡面濕,很蔽山扒有可能是火太大,蛋糕外面烤硬了,熱氣進不去蛋糕內部,內部就會濕答答的,像沒有熟一樣。烤蛋宏昌糕,一般剛開始溫度要低一點,後面的唯辯時候再調高一點~
⑦ 烤出來的蛋糕按著為什麼沙沙的濕噠噠的聲音
電飯鍋工作時,聲音的發出屬於正常現象。煮飯中有「噠噠」的響聲,是因為繼電器根據溫度自動調整火力的聲音,自動調整火力可以使加熱更加智能,不會因溫度過高而溢水或糊鍋。
⑧ 戚風蛋糕底部濕噠噠的原因
原因:
1、因為下火太小,所以才會造成連中間最難熟的部位都熟了,而底部和周圍卻還不夠熟。可以看看是否下火熱源有故障,或者忘了將蛋糕放下層。
2、蛋糕麵糊因為沒攪拌均勻而油水沉澱了,蛋糕油水沉澱時常常會讓人覺得底部濕重緻密,上半部卻看似正常。
(8)烤完蛋糕有濕噠的聲音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做戚風蛋糕時導致戚風蛋糕開裂的原因:
1、 烘烤溫度過高。
蛋糕表面溫度上升太快,導致表面過快上色並結皮,但內部卻還沒有完全膨發起來。當內部繼續膨脹的時候,會將結皮的表面頂破,形成開裂。解決方法:降低烤箱的溫度。
2、 配方中濕性材料比例過重。
一般這種情況下需要適量減少配方中的雞蛋或牛奶等濕性材料,或增加少許麵粉。
3、倒入模具內的麵糊量太多。
麵糊漲滿模具以後繼續膨脹,最終從頂部裂開。這種情況下開裂的麵糊同時會伴隨著一個高高的蘑菇頂,將麵糊量減小一點就可以了。
⑨ 蛋糕做出來裡面有點濕
相信有很多烘焙新手會有這樣的經歷,烤出來的蛋糕外形OK,松軟度也夠,可是就是吃起來濕濕的綿綿的,到底哪裡出了錯?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
1.烤制過程中:①烤制的時間和溫度都不夠,沒烤熟。②烘烤溫度過高,導致表面快速烤熟,內部未烤熟就取出。
2.蛋黃攪拌的時候:蛋黃在攪拌的時候不均勻,油脂沒有充分乳化,有結塊或者顆粒。
3.翻拌過程中:蛋白和蛋黃混合的時候消泡了,導致蛋糕發不起來,烤完就是內部就是濕噠噠地,沒有彈性。
4.出爐以後:①沒有震一下蛋糕體,讓中間的熱氣跑出來。②沒將蛋糕倒扣在網架上,水蒸氣沒法散開,留在蛋糕中導致中間濕黏。
5.配方本身問題:液體含量過高,粉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