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貓不走蛋糕配送員一天接多少單
目前送貨員每人每天可送20多單。
熊貓不走是惠州市熊貓不走烘焙有限公司旗下互聯網蛋糕品牌,專注生日蛋糕的產品研發、生產、配送。因為蛋糕的口味不膩。奶油也新鮮,導致每天的接單都在20單左右。
同時熊貓不走在傳統蛋糕配送環節中,加入了舞蹈、魔術、樂器表演等元素,進行裂變口碑傳播,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進駐全國11座城市。熊貓不走蛋糕品牌在市場上的消費人氣是非常高的。
2. 熊貓叮咚和熊貓不走有區別嗎
沒有區別,只是品牌不同罷了。
熊貓不走蛋糕於2017年成立於惠州,以「線上下單+倉庫配送」的模式,提供生日蛋糕銷售和配送、表演等服務。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熊貓不走蛋糕的業務迅速覆蓋惠州、佛山、番禺、珠海、中山、東莞、成都、廈門、長沙、重慶等11座城市,公司在去年底單月營收就已超過3000萬。
3. 熊貓不走蛋糕運營有雙休嗎
不一定。
具體的要看那個店。
4. 熊貓不走蛋糕如何退款
需要到店鋪找工作人員才可以進行退款的。
熊貓不走蛋糕誕生於2017年12月5日,是一家以 經營生日蛋糕為主,融匯世界各地蛋糕特色於一體的 蛋糕電商公司。 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始終奉行「用戶至上,產品 為王」的理念,推出了「熊貓人免費上門跳舞」、「熊貓 人拉小提琴」、「熊貓人為你策劃生日」等差異化加體驗 感的服務模式,以貼心、暖心、周到、優質的服務贏 來了紛至沓來的用戶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5. 成立不到2年獲數千萬元融資,熊貓不走蛋糕憑什麼還可以做到這個地步
上周,媒體消息稱,惠州熊貓烘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烘焙」)已獲得數千萬元的首輪融資。這一次,投資者是曹國熊和吳曉波擁有的主要投資基金。
楊振華說,現代人的需求是娛樂性和社會性的。生日不僅是為了吃蛋糕,也是為了傳達人們的情感。不幸的是,這個國家有成千上萬家麵包店,每個人都賣蛋糕,但是很少有品牌認真考慮過如何給顧客帶來快樂。這既是市場的一個缺口,也是一個商機。
因此,在品牌建立之初,熊貓將以此為起點,以「讓每個人的生日更快樂」為品牌使命,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快樂、驚喜和情感。
6. 蛋糕的服務線有哪些
蛋糕的服務線有很多,如原材料的采購,蛋糕的製作,線上的售賣,等。
1、原材料的采購
主要是奶油,雞蛋,水果等的采購。
2、蛋糕的製作
在蛋糕店的廚房進行製作,一般會請比較好的蛋糕師,或者自己就會製作。
3、線上的售賣
主要是合理利用網路平台,就行商鋪的申請,外賣等的合作。
4、線下的售賣
用於開門店,是線下顧客的選擇。
蛋糕店的服務策略
以「熊貓」這個店為例。相關數據顯示,僅有30%的用戶是從平台下單的,70%的用戶是通過各種內容渠道去公眾號、小程序下單的,而且已經下單的用戶還會多次復購。
所以,看似一件簡單的蛋糕配送,卻讓熊貓不走做出了產品、服務的差異化。
與其說熊貓不走是一家蛋糕公司,不如說它是一家服務公司、策劃公司、驚喜公司。
或者我們可以用今年比較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別人都有的服務叫義務,別人沒有的才叫服務。
7. 熊貓不走蛋糕服務好嗎
本來通過朋友推崇買熊貓不走蛋糕。覺得不貴。性價比還可以。特意提前好幾天看了美團。上面明確寫了,提前四五個小時預約。也是我的錯,沒有打電話過去確認。但為什麼不能明確寫明呢,在官網在美團詳情都可以寫。於是為了下午5點多能收到蛋糕。保證休息。我12點開始在美團購買。等了50分鍾左右。收到了,對方簡訊說距離我最近的大學城店需要提前一天預約。而且是我說的電話聯系不上。
8. 熊貓不走蛋糕怎麼當熊貓
熊貓不走蛋糕當熊貓可以去當地店鋪應聘配送員,作為一個網紅品牌,熊貓不走蛋糕以熊貓免費送貨,並跳舞唱歌製造生日驚喜的噱頭,吸引了不少消費者。
熊貓不走蛋糕是成立於2018年初的蛋糕電商品牌,以讓每個人的生日都能更快樂為企業理念,熊貓人免費送蛋糕上門,唱歌、跳舞表演等,為客戶製造更多生日驚喜。
企業發展
2021年9月24日,天眼查信息顯示,蛋糕品牌熊貓不走已完成1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XVC獨家投資,將主要用於人才招聘、開拓市場及升級系統等,而在2018年11月和2020年3月,熊貓不走分別獲頭頭是道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IDG數千萬元A輪融資。
熊貓不走已進駐寧波、福州,武漢、杭州、深圳、長沙、重慶、成都、廣州、廈門、佛山等21座城市,全國擁有用戶超過1000萬,連續兩年獲評中國十大烘焙品牌,美團行業TOP1、有贊行業TOP商家等獎項。
9. 熊貓不走蛋糕盒子上的游戲怎麼玩
熊貓的規律比較有對稱性,兩遍對稱,以中線為出發點,抓取兩邊,這種規律比較簡單,反應慢一點的也能抓住。前呼後應,以熊貓為起點,後面接高倍,這種規律一般簡單就能抓到,也是游戲中常見的。重復開出,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圖形,金幣,熊貓,預測竹子,建議高倍。這就是熊貓不走游戲的方法。
熊貓不走蛋糕是一個比較有創意的新玩法。時間比較准時,提前預約好的時間到了,然後熊貓跳了兩只舞啊,自帶音響。
而他們的生日場景,或在家庭、又甚至餐廳、公司、KTV,一群人點上蠟燭、吹蠟燭、許願、分蛋糕然後拍照等,也就是消費者生日旅途。
10. 「熊貓不走」再獲融資,問題來了,送一盒蛋糕有多大錢途
財聯社|新消費日報(研究員 梁又勻)訊, 日前,據媒體消息,惠州市熊貓不走烘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不走)獲XVC資本B輪獨家投資一億元。
據悉,熊貓不走品牌成立於2017年,創始團隊成員來自阿里巴巴、網路、順豐等知名企業管理層,是一家提供蛋糕銷售和上門配送的蛋糕電商品牌。目前,熊貓不走已入駐包括北京、廣州、成都、廈門等24座城市,擁有超2000萬私域用戶,月營收超7000萬元。公開資料顯示,品牌私域營收佔比超60%,復購率超50%。
天眼查數據顯示,在此前的兩年間,熊貓不走已完成2輪融資,每輪金額數千萬人民幣,參與機構IDG資本和頭頭是道投資基金。
想成為社交貨幣的「熊貓不走」
一直以來,烘培品牌創業大都專注於產品口味、包裝和營銷,蛋糕配送人員僅完成送達任務。客戶生日聚會場景中,更多樣化的需求很少被人注意到。
熊貓不走創始人楊振華發現了其中的商機,通過僱傭送餐員在現場舞蹈、魔術表演、互動 游戲 等方式服務顧客,活躍現場氣氛。
「沒有人買生日蛋糕,是為了『吃飽』。過生日的人,想要的是開心;買蛋糕的人,希望傳遞的是祝福;參加聚會的人,期待的是熱鬧。」 在9月的2021CNEF中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峰會上,楊振華這樣描述品牌的賣點。
如果顧客感到滿意,就會反復購買服務,而蛋糕只是一個切入口、一個道具。
在熊貓不走微店中,單層蛋糕價格在100~300之間,舞蹈免費,購買需提前3~5個小時預約。美團的店鋪評價顯示,大部分評論都與孩子過生日、活躍聚會氣氛、提升儀式感有關。
顧客把舞蹈、魔術朋友圈,能吸引更多潛在顧客。熊貓不走迅速衍生出了口口相傳的獲客途徑,微店私域流量遠大於三方外賣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微店的獲客成本僅為1元左右。
有報道顯示,正式運營4個月後,熊貓不走成為了惠州當地的頭部品牌,銷量與訂單把同行蛋糕店甩在身後。開業僅一年多,楊振華就把業務拓展到佛山、東莞、廣州等周邊城市,月營收增速在15%~40%之間,毛利率70%左右。
當其他初創公司還在燒錢做產品時,熊貓不走就已經實現穩定盈利,並快速擴張。如今,熊貓不走在全國24個城市中已擁有超2300名員工,包括700+配送人員和600+生產製作人員。
中央廚房 + 企業文化 = 品牌護城河?
一直以來,門店都是蛋糕店成本的主要支出項目之一。所以,在供應鏈布局上,熊貓不走採用了另外一種「重資產策略」。
熊貓不走幾乎舍棄了線下蛋糕門店,在每個城市設立一個中央廚房,每個城區建立一個倉儲配送中心,只批量生產蛋糕,不做任何點心或麵包,極力壓縮生產和配送成本。讓顧客線上訂購,再由線下工廠店發貨。
熊貓不走崛起後,當地很快出現了模仿者。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也有類似從創業項目。
對此,在2019年的采訪中,楊振華:「海底撈服務好,為什麼其他品牌做不到?關鍵是背後那套體系,獲客能力、企業文化等。」
楊振華表示,在團隊招聘上,會首先篩選開朗自豪的人入職熊貓配送員,且給予高於地區平均水平近50%的工資待遇,並持續對員工開展關懷活動。他還希望未來品牌的熊貓配送人員,能夠像迪士尼一樣,代表開心、快樂和驚喜。
2020年,熊貓不走的市場運營手冊已超800頁。突出的企業文化,也是吸引IDG資本2020年加入熊貓不走A輪融資的原因之一。
XVC資本也表示,通過產品和服務的疊加,熊貓不走使得買蛋糕這一極難通過廣告獲客、低頻次低單價的服務,獲得規模化的能力。
但如果服務標准不合格,就會使得一年一度的生日變得尷尬,再美味的蛋糕也會顯得掃興。中央廚房更會成為提前背上的包袱,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目前為止,熊貓不走的服務還沒有出現翻車的情況。但現場表演對員工素質要求較高,隨著品牌城市版圖的擴張,員工培訓和管理將會變成熊貓不走最大的難題。
生日驚喜蛋糕可持續嗎?
熊貓不走與海底撈模式有些類似,服務為王。
火鍋行業食材品質、菜品花樣的競爭日趨內卷,想要打出品牌吸引力、提高復購率,高質量的服務讓人印象深刻。時至今日,在海底撈與店員舉著牌子唱齊生日歌,依舊是不少年輕人生日聚會、打卡的首選。
烘培食品的體量與餐飲不相上下。根據艾媒咨詢的數據,2021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2600.8億元,同比增長19.9%。2020年,我國人均烘培食品消費量僅7.3KG/人,是日本的40%、美國的24%。
有分析師認為,隨著疫情轉好,未來烘培市場規模將保持10%左右的增長率,2023年中國烘焙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069.9億元。
在現制產品領域,目前較為知名的品牌有好利來、幸福西餅、稻香村等,且品類以麵包、糕點為主。在更為細分的現制蛋糕領域,還沒有一個品牌能真正做到全國出圈,佔有明顯的市場份額。地方蛋糕店也以個體經營、本地連鎖為主,競爭格局分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品質和生活中每種場景下的儀式感的追求逐漸提高,市場的總容量也在不斷擴大,熊貓不走還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楊振華在某次媒體采訪中提到。
除了增加城市布局外,拓展業務場景也已被提上日程。熊貓不走運營總監黃劍鋒曾表示:「接下來, 熊貓不走將為用戶提供下午茶等場景的產品和服務。 」
而在規劃發展藍圖時,楊振華並不掩飾自己的野心,他稱,未來熊貓不走將打造「中國聚會服務第一品牌」。
報道顯示,熊貓不走未來會將本次融資用於人才招聘、開拓市場和系統升級。
當「蛋糕+服務」在狂奔,「火鍋+服務」卻逐漸走入瓶頸。
進入2021年,靠「神級服務」出圈、並成功上市的海底撈,正在進入火鍋服務行業的後半場。在海底撈過生日、做美甲、花式拉麵、對暗號拿禮物……消費者們的服務「獵奇」熱情,正在隨著線下經濟的發展平緩而逐漸消退。
熊貓不走逐漸突入一線城市,但海底撈卻為了生存,下沉二三線、乃至四線城市。當一種服務模式火爆後,固然能夠通過不斷進入新地區、觸及更多消費者實現持續增長,但創意服務的新鮮感並不可持續。
營銷聲勢頗高的海底撈固然如此,更拼創意和驚喜的生日聚會,屆時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