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蛋糕面团活好后要不要醒面
1. 一次发酵法:是指把全部原辅料和酵母溶液,一次混合调粉,发酵直至面团成熟的方法。其优点是发酵时间短牗约2小时牍;缺点是酵母用量多,成本高,发酵时间不易控制,制品较粗糙,容易产生大空洞。
2. 二次发酵法:是指面团调制分两次进行,第1次将全部面粉的50%~70%及全部酵母,加适量水调成面团,待发酵成熟后,再加入剩余的原辅料进行第二次和面、发酵。其优点是发酵完善,制品质量较好;酵母用量少,仅为一次发酵的1/2。缺点是需要两次混合搅拌,人力消耗大,整个发酵时间长。
3. 中种法:又称日本中种法,他的基本原理和二次发酵相似,但具体做法有些差异。第1次将全部面粉的50%及全部酵母、酵母营养剂和适量水和成面团,待发酵成熟后再加入剩余原料,进行第2次和面。他第1次发酵时间较二次发酵长,第2次发酵时间短。制品具有皮薄、色泽好、体积大、内部气孔细密、富有弹性、柔软可口等特点。
【温度,水温与发酵的关系】
控制水温和加水量。掌握水温是控制面团接近酵母发酵温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面团发酵温度***********
一般要求为28~30℃,为使面团温度控制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一般采用提高或降低水温来调节,加水温度随室温和面粉温度等因素而定。春天,室温20℃左右,水温以35~40℃为宜。夏季室温在30℃以上时,水温一般为13~15℃。
**************************************
若要正确确定加水温度可以按照下公式而定:
公式1:Wl=面团理想温度×3-(室温+粉温+调粉所提增的温度)
式中W1为第1次和面时的水温。
公式2:W2=面团理想温度×4-(室温+粉温+调粉时增加的温度)+第一次发酵后面团温度
式中W2为第2次和面时的水温。
2. 和面醒多长时间为好,为什么
平时我们在家吃早餐,一些人比较喜欢吃面包,总会提前在头一天夜晚去买好,但是随着现在很多人注重 养生 ,总觉得外面的面包添加各种东西太多,想自己在家做面包或者蛋糕之类的点心。不过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发现自己做出来的面包又硬又难吃,和点心店松软香甜的面包没法比,毕竟自己的一些技术要点没有学会。
其实我们做的不如点心店好吃,并不是因为买的材料太差,相反我们更舍得买好的材料,只是因为其中要点不会,而在烘焙糕点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醒面,只有会醒面才能让面团更加均匀光滑,而且做出来的面点才会更加香软好吃,同时醒面技巧好。还能让你做出来的面食更好看,不会出现那种干瘪的感觉。所以说只有掌握了醒面的技巧,我们才能够做出可口的面包。
醒面作为烘焙糕点的要点,里面的技巧很多,这里对几个常见问题回答。
1.第一个醒面过程有什么要求呢?
答:对于我们需要烘焙的对象,大多数糕点都需要醒好几次面,而且每次醒面的作用也不一样,就像第一次醒面,是在我们将面团揉好之后开始,这次的作用是为了让水和面粉的蛋白质更好吸收,让面团舒展开,这样的话面就比较光滑了。一般这次醒面的时间在一二十分钟,如果是发面的面团,一般十分钟差不多就够了。同时为了防止醒面时,面团容易干燥,我们最好用一块湿布给盆盖着。
2.第二个醒面过程有什么作用和注意事项?
答:对于我们做好的面团,并不是只有一个醒面阶段,大多数的醒面都有第二次醒面过程。一般两个醒面阶段都是发面。其实这次醒面的目的是为了发酵,同时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在面团中加入一些盐,这样能够让面团更劲道一些,尤其是做那些口感比较弹牙的面包最合适。
3.醒面之前和面的要点?
答:想要醒面的效果更好,我们活面时要足够用力,保证面团成型效果好,而且面团成型之后,不要再加水,因为比较稀的面团醒面效果比较差。
4.面的类型和醒面次数有不同吗?
答:如果是死面的话,我们一般可以醒面一次就可以,而如果是发面的话,最低需要醒面两次,第一次醒面之后,需要再次揉搓处理面团,最后再次醒面,才能保证面团更好发酵成型。
5.醒面比较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答:我们最后打算用来做糕点的面食,用手揉搓时比较光滑有劲道,且弹力不错,这样的醒面就是比较成功。
1.如果我们打算做手工面条,一般需要加水在面粉的35%左右,而且醒面最好达到两个小时。
2.如果打算做小笼包,加水早在面粉的一半左右,醒面达到二十分钟就可以。
3. 如果做硬面馒头,用水占面粉的三分之一就可以,而且揉面成型发硬后,要保证醒面达到半个小时。
大家做醒面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和面醒多长时间为好?我们应该先了解‘醒’的原理,所谓醒面是在和面前面粉是粉状物,面粉中的蛋白质颗粒是收缩的是干的水分很少,蛋白质和水分子结合后开始慢慢聚合。变大后的蛋白质分子相互交织成面团,这时面团并不光滑,是水大部分只是吸附在蛋白质颗粒的表面,而蛋白质分子内部是干的,体现在面团一扯就断,为了达到面团光滑细腻,这时就需要醒面,让其松弛下来,就是蛋白质颗粒充分吸收水分,让水分子在面团中的分布更加均匀,使面团内部形成组织良好的网状结构,使面团变得松弛、更有韧劲这一过程就是醒面。
任何面团做生坯前都要醒面。
醒面要醒多长时间才算醒好了呢?这要从和下面团用途性质来决定。
水面团类型:就是只是面粉与水和成的面团,用水量在面粉的50%多时,醒面需半小时以上就可以。
手工面条:用水量只有面粉的35%左右,醒面需要2小时以上。
小笼包子:用水量是面粉的近60%,醒面要20分钟左右。
普通馒头:再一发完后要进行排气,揉完后醒面十分钟左右,就可开始制做。
硬面馒头:用水量大概在40%左右,排完气揉面后,需要醒半小时以上。
以上只是常用的面团醒面时间。最终目的是感觉面团有些松软有弹即筋力时,就是醒面好了。
面的醒发情况直接关系到面食的口感和味道。发酵到位了不论包子还是馒头都会暄软又有弹性;醒发不好过发酵过头则口感死、硬。那么怎么准确的判断面团是否醒发好了呢?
环境温度、湿度、面团本身的软硬程度、以及酵母用量都是影响面团发酵速度或者说时长的因素。 夏天用时肯定比冬天短;软面团比硬面团醒发快;酵母用量大则醒发快……所以您看,以时间来判断面团醒发情况是不合理的。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面团是否发酵好了呢?咱们 一看、二按、三拉、四掂。 看、按、拉、掂都可以单独判断面团的发酵情况,没有经验的可以按照这几个步骤一套下来,判断更加准确。
判断面团醒发情况的方法:
1、看体积。一般来说,面团发酵至原来的2倍大左右最到位最"百搭",不论蒸馒头、蒸包、还是烙饼都合适。
宽松一点说,发酵至原来体积的1.5—2.5倍大左右都可以,1.5倍大算是基本发酵好了,因为一般后续还会有二次醒发,可以弥补少许的火候欠缺;2.5倍大则是另一个分界点,再过一点也发酵过头了。现在大部分人一般都是用酵母来发面,2.5倍大也不会酸。如果是用面肥,可能会有轻微的酸味,可以揉少许碱面进去中和一下酸味。
如果面团体积涨大很多,面团表面看着虚胀开裂,或者出现了很多明显的气孔,那么就是发酵过头了。发酵过头的面团做出来的面食口感一样会比较死,可能还会发酸。
2、按个洞看回缩。用手指外面团上戳个洞,手指拔出后洞没有明显的回缩,洞壁又光滑无孔,这是发酵最完美的情况。
如果动洞迅速回缩,说明发酵不到位,还需要继续发酵。如果一按,周围一都片随着塌陷下去了,也说明发酵过头了。
3、拉开看气孔。将面团撕开,里面是大小均匀漂亮的蜂窝状小气孔,发酵完美。
4、掂手感重量。 这一步是在二次醒发或者面食开火蒸之前的时候用的,膨胀变轻是标准。一般面团发酵好了,我们揉成馒头或蒸包之后,还要进行二二次醒发,二次醒发是馒头蒸包出锅够蓬松暄软的关键。或者也可以有更简单省事的方法:面团该好后揉匀,直接做成馒头或蒸包生胚,然后进行醒发。这种只需要一次醒发到位即可。
不论是二次醒发还是一次醒发到位,判断醒发好了的技巧:拿起馒头或蒸包掂一下,有点轻飘飘的,没有刚做好时那种沉甸甸压手的感觉了,那就是醒发好了。其实这个时候看外观也能看出来:比刚做好时更加饱满。 概括起来说就是:膨胀变轻。
以上就是做各种发面面食时判断醒发情况的技巧和方法。只要掌握好了这些技巧,让面醒发到位,不论馒头、蒸包还是任何发面面食,就都不在话下了。
所谓醒面是面粉与水充分混合后,蛋白质吸水膨胀形成面筋,经揉面或压面后,面筋相互粘连,在其周围包裹着松散的淀粉,经过醒面后面筋舒展面粉与水能充分结合,使其成为具有可塑性和弹性的湿面团。
它的作用是是让和面或或形后,面团内的蛋白质分子有松弛和重构的时间,消除其应力和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重构的过程。
知道了其原理和作用就会有目的的了,原则上说醒面没有定式时间,具体的醒面时间因温度湿度和硬软不同而不同。
比如面拉面的面团,用面粉一半的水和成面团,在室温时需要半小时以上。
比如面条面团,其用水量只要面粉的1/3多,经过多次揉压筋力多纠结在一起,让其舒展开了需要1小时甚至4小时以上。
比如发面饼的面团,用水量是面粉的1/2到60%之间,在温度在25到40度间,醒面大概需要半小时左右就可醒发到近2倍大。在做成成品后在此温度湿度下醒发到位仅需要15分钟左右。
再比如馒头面团,其用水量是面的45%到55%之间,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则需要半个小时多,而二次醒面在此环境下需要20分钟到半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酵母或老面多少也影响醒面时间。死面团影响时间长短主要在用水量多少。
不论是机器和面还是人工和面,都少不了一个步骤那就是醒面,醒面可以使面团更加均匀,更加光滑,想一些需要制作出来各种造型的面点来说,光滑的面做出来的东西非常好看。而且醒面可以应用到任何一种面团,基本上只要是需要面点制作的制品,都离不开醒面。
其实很多面都是要醒很多次的,每一次的作用也不太相同。就比如说我们要先进行揉面,而第一次的醒面就是在揉好面之后进行的。这次的醒面主要是为了让蛋白质和水充分吸收,是内部结构更好的伸展开,这样的面再揉就会比较光滑了。这一次醒面的时间一般是在10-20分钟,如果是发面面团的话,恰巧温度又比较热,可以适当缩短时间,要在发酵前醒好。为了防止干燥,醒面的时候一般要使用保鲜膜或者略湿润的布盖住。
然后是有些制品需要进行的二次醒面,这一次是以发酵面团应用比较广泛,说是醒面,其实就是为了发酵,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醒面,还有些面团是需要达到某种状态的,比如说加了盐,这种醒面就可以让面团变得更筋。这次的时间没有一个准确的值,一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的。
最后一次醒面同样是发酵面团比较多,而且是以蒸制品为主的。比如说我们在蒸包子的时候,不管你用的是一发还是二发,包好以后都要进行醒面,对于一发来说这就是一个快速发酵的过程,对于二发来说可以让面团发的更加均匀,发的更好。这次的时间一般都是看面团的情况来决定的。
一般是1.5小时到2小时,跟温度和面的份量有关,和面过程中还要注意些小技巧。
1、面不要太干也不要太湿,以不沾手为准。面和好的标准是三光:盆光,手光,面光,即盆子壁上没有面,手上没有面,面团光滑。
2、酵母用温水化开发酵更快。和好的面团醒发时上面盖上盖子,防止表面太干起皮。
3、如果冬天温度低,不容易发面,可以弄盆温水,把面团连盆子套在温水盆子里。发酵效果跟夏天一样快。
4、面团发好的标志:面团变得两倍大,用手轻轻地戳下面团,会出现很深的窝。
发面的时间,通俗的说和温度有关,理想的发酵温度27~30度,如果是夏天,面和好至光滑后,放置阳台锅盖盖住2~3小时即可!冬天温度低,可以蒸锅内烧水不用到沸腾状,把和好的面放置进去一样可以达到这效果!打开膨胀的面团里面都是蜂窝状即可!夏冬按照发酵粉的说明温水搅匀,和面夏天常温水,冬天60度左右水就好!
用点小诀窍:和面时候可以放点白糖,加速发酵,也可以和面水和啤酒1:1比例都能加速发酵,也不会影响口感!发酵好后盘面的时候加一点使用小苏打粉也可以增加口感,也可以避免有时发酵过头一点的酸味!盘面做出馒头后静置一会二次发酵变大后再上锅!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蒸出又大又松软的馒头
3. 200克的自发面粉要发酵多少时间呢
大概醒发15~30分钟即可。
1、自发面粉主要为精制面粉添加发泡剂组成。
2、面团发酵分为团发和醒发:团发就是加入酵母(面肥)后让面团发酵,让酵母菌繁殖;醒发就是将面团做成坯子,然后再次发酵待坯子中充盈小气泡。
3、由于自发粉不需要酵母,所以不需要团发,和好面之后直接醒发就可以了:做出坯子,静置15~30分钟待发泡剂反应完全,面坯膨胀即可上屉蒸、烘培。
4. 用自发粉制作蛋糕时,面粉需要醒多久
请注意! 自发粉是做面包或馒头的!
可是电高压锅中一个食谱说制作蛋糕用自发粉。估计你是买不到所谓的蛋糕自发粉的!只有蛋糕预拌粉。用高压锅蒸出的蛋糕挺好吃的,祝你成功
5. 蛋烘糕用什么面粉最好 蛋烘糕发酵多久合适
一般蛋烘糕都需要发酵,这样才会蓬松好吃。那么蛋烘糕发酵多久合适?做蛋烘糕要注意些什么?接下来和我看卡蛋烘糕的做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蛋烘糕用什么面粉最好
低筋面粉。
主料
鸡蛋3个
低筋面粉150g
辅料
酵母2g
白砂糖15g
牛奶150g
玉米油20g
泡打粉3g
猪肉末、芽菜适量
蒜末、姜末适量
料酒1勺
步骤
1.准备好全部要用的材料
2.鸡蛋和糖混匀,加入酵母牛奶混匀,加入低粉搅拌均匀,加入玉米油搅拌均匀后静置3小时以上
3.准备内馅要用的材料,锅中加油,下入姜蒜末炒香,加入肉馅炒至七成熟时下入芽菜,翻炒均匀后加入一勺生抽,制作好的内馅
4.静置好的面糊加入泡打粉搅匀,铜锅内涂少许油,舀入一勺面糊,盖上锅盖,约30秒后翻面,盖上盖子,两面都煎好后加入肉馅,对折即可
蛋烘糕发酵多久合适
这个发酵多久不是时间决定的,最好看,发酵到原来的2.5倍大小就可以了
一般三四十分钟即可。方法如下:
1、将烤箱温度调节到发酵需要的温度,如30度;
2、在烤箱下层放入一盆热水来增加湿度;
3、将揉好的让了酵母的面团放在中层盖上湿布。
4、调节需要发酵时间(30-40分钟)或观察面团至两倍大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低价烤箱温度偏高,最好用烤箱温度计测一下中层中心的温度,以免温度过高,影响发酵效果
蛋烘糕怎么做才好吃
主料:精粉、鸡蛋
辅料:白糖、红糖、密瓜砖、橘饼、密樱桃、密玫瑰、熟芝麻、熟花生仁、熟黑桃仁、化猪油、酵母面、水、苏打
做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在面中放入用蛋液、白糖200克和红糖化成的水,用手从一个方向搅成稠糊状,半小时后再放入酵母面与适量的苏打粉;
2、将花生仁、芝麻、桃仁擀压成面,与白糖和各种密饯拌和均匀,制作成甜馅;
3、将专用的烘糕锅放火上,待锅热后,将调好的面浆舀入锅中,用盖盖上烘制;
4、待面中间干后,放入1克化猪油,再放入4克调制好的甜馅,最后用夹子将锅中的糕的一边提起,将糕夹折成半圆形,再翻面烤成金黄色即成。
烹饪技巧:
1、面糊静置醒发时间需根据气温实际情况酌情调整;
2、煎烙时火不宜太大也不宜小,太大易糊,太小不易成色;
3、馅料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随意变化。
6. 做面包发酵一般要多长时间
面包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中间发酵与二次发酵三个环节完成的,每一次发酵所需的时间都不同。下面把面包基础发酵时间的分享给大家,以及如何判断面团是否发酵成功。
最重要的步骤之二——面团的发酵
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酵母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二氧化碳气体被面筋所包裹,形成均匀细小的气孔,使面团膨胀起来。
发酵需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发酵不足,面包体积会偏小,质地也会很粗糙,风味不足;发酵过度,面团会产生酸味,也会变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发酵、中间发酵与二次发酵:
除非时间非常仓促的时候,我们可以搅拌好面团,整形进行一次发酵后烤焙,其他时候,都需要进行二次发酵。因为一次发酵的产品,无论组织和风味都无法和二次发酵的产品相提并论。
在专业领域,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有两个专门的词汇来体现它们的区别(Fermentation和Proofing),而家庭制作中,我们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面包,是两次发酵做出来的就可以了。
长时间的发酵会增加面包的风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发酵,通过低温长时间发酵,得到别具口感的面包。但冷藏发酵有一个缺点,就是发酵时间不易控制,容易导致发酵过度或者发酵不足。在现代这个缺点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将冷藏发酵与中种法结合,单纯的冷藏发酵方法则不再使用。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会再详细做一篇关于中种法的博文。
第一次发酵,怎么判断已经发酵好了呢,普通面包的面团,一般能发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面粉,在面团上戳一个洞,洞口不会回缩。(如果洞口周围的面团塌陷,则表示发酵过度)。
发酵的时间和面团的糖油含量、发酵温度有关系。一般来说,普通的面团,在28度的时候,需要1个小时左右即可。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则要相应缩短或延长发酵时间。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我们需要给面团减减肥。把变胖的面团排气,让它重新“瘦”下来,然后,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圆球状,进行中间发酵。
中间发酵,又叫醒发。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的整形。因为如果不经过醒发,面团会非常难以伸展,给面团的整形带来麻烦。
中间发酵在室温下进行即可。一般为15分钟。
中间发酵完成后,我们可以把面团整形成需要的形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决定了你做出来的面包是不是够漂亮。每款面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据方子来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时候一定注意将面团中的所有气体排出,只要有气体残留在面团中,最后烤出来就会变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发酵(又叫最后发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为了保持面团表皮不失水,同时要具有85%以上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