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工面具怎麼做簡單而好看
需要工具:卡紙、剪刀、畫筆
一、准備好需要的材料工具。
⑵ 蛋糕盤子怎麼做面具
很簡單呀,做兩個眼睛挖一個口型,兩邊拴繩一系即可
⑶ 如何畫京劇臉譜的面具
備用材料:16K白紙、復寫紙、鉛筆、油畫棒。
1,京劇臉譜線條圖案工整對稱,具有化妝效果。所以,我們只需先將白色16開紙對折,用鉛筆勾畫出半邊臉譜圖案即可。
⑷ 蛋糕盤可以做什麼小製作
面具、青花瓷等等都可以。
我五年級的時候老師有教過用蛋糕盤畫青花瓷,你可以把青花瓷圖片調出來學著畫。
⑸ 怎麼做面具
1、製作面具的基本工具:彩色筆,紙、剪刀、硬紙板一塊,橡皮筋(寬的那種)、膠帶紙。准備材料是很重要的,要有最少兩種顏色的筆,要有充足的墨水,選定的紙張一定要有一邊的邊長比臉長。要不然著不住就麻煩了。最好選用比較襯膚色的紙張。
2、其次還要准備一支鉛筆,便於描繪面具形狀,也好擦去,最主要的是先要畫形狀要找感覺。由於是臨時起意找不著彩色筆,就用一支細的紫色簽字筆取代。然後我們需要在網站上或是生活中找到你需要的面具圖案,這就是看你創造性的時刻了。
3、然後,用鉛筆根據你臉型大小畫長寬范圍,然後用鉛筆勾勒出面具的大體樣子,如圖所示,如果感覺不方便或是怕勾勒的不對稱,就先對折,勾一半,用剪刀剪形狀。如下圖所示。一定要小心別剪壞了。
4、在剪形狀是一定要剪最長最寬,然後拿到臉上對比一下,長了在一點一點剪小,一定要對比著來,還有要剪上面的圖形一定要注意空間想像。如果還不能把握,就剪一刀打開看,下面的圖片是我一次性剪完後打開的成果,是不是有雛形了呀。啦啦啦啦~
5、最後給面具上色,先上一半邊顏色,看好看與否,再對照著上另一半。畫眼睛是可以參考女人在平時畫眼線眼影的經歷,這樣會畫得很好,要是個化妝師,肯定會做一個漂亮的假面。我的簡陋簡單的假面做好啦,就如下圖所示。
⑹ 做面具怎麼做
孩子們喜歡體驗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甚至不同物種給他們帶來的新鮮感受,帶上面具,可以化身勇敢的英雄,也可以變成嚇人的怪獸,可愛的動物,來一場不一樣的假面派對。其實面具的製作方法是比較簡單的,那麼怎麼製作面具呢?
1、孫悟空面具
把禮品盒裁出一塊合適大小的紙板,在紙板的背面用鉛筆勾出孫悟空臉的圖案;線條勾完後,開始逐步上色;上色完成後按外形裁剪出來,將眼睛中間部分剪兩個孔;從背面粘上彈力繩,從下巴處向上剪開一條小口,然後向後彎重疊一部分粘住;一個孫悟空面具就做好了。
2、熊貓面具
把禮品盒裁出一塊合適大小的紙板,用鉛筆在紙板的背面勾出熊貓臉的圖案;開始給圖案上色;上色完成後按外形裁剪出來,將眼睛中間部分剪兩個孔;從背面粘上彈力繩,一個熊貓面具就做好了。
製作面具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用簡單的材料就可以做出面具,而且是非常的實用的。手勢面具製作步驟
01
彩色手工紙對折,手擺出自己的面具的造型,用筆畫出手勢,剪刀剪下,並挖出眼睛的位置。
02
用筆畫出手勢,將彩色手工紙剪出指甲的形狀,並用膠水粘貼在手勢上,把紙條粘在手勢面具上,面具就做好啦。
03
不同的手勢可以做出不同面具,小朋友們快試試吧。
熊貓面具製作步驟
01
我們需要一個蛋糕紙盤、黑色彩紙、吸管、剪刀。首先把紙盤剪成一個半圓,當做面具的主體,然後剪出兩個圓圓的眼睛,把黑色的彩紙剪出兩個小圓,貼在頂部當做熊貓的耳朵。
02
然後用畫筆按照圖中所示步驟去畫眼睛鼻子就好啦!一個可帶的熊貓面具就做好了。
貓頭鷹面具製作步驟
01
想要做一個好看的貓頭鷹面具,只要按照以下步驟就可以做出來啦。
02
1、用模型剪出一個貓頭鷹的雛形,用彩紙剪一個小正方形,稍後用作貓頭鷹的鼻子。
2、模型剪好以後,把小正方形對折,粘在面具步驟2的位置,作為鼻子。
3、用彩色卡紙剪出一堆小樹葉形狀的紙片,用筆畫上葉子的葉脈。
4、最後把葉子粘在面具上就可以啦,美美的貓頭鷹面具就做好了。
⑺ 怎樣用卡紙做面具
簡單面具製作法:
材料:硬紙板250x300mm一塊。橡皮筋180mm長(寬的那種)。
工具:尺子,鉛筆,剪刀,彩色筆(根據所繪圖案選取),刀片,膠帶紙。
作法:
1,根據佩帶者的頭部大小,將硬紙板剪成臉形輪廓。
2,用尺子量出佩帶者兩眼之間的距離,在硬紙板上用鉛筆做下標計,開孔,(沒的把握的話,孔先開小點,配帶者試試後確定應往哪個方面開太),最後把眼洞修飾整齊(可以用刀片)。
3,在面具兩側平行於眼晴的地方開刀片分別開兩條可以穿過膠帶紙的狹縫,相距約10mm。
4,繪制圖案,用彩色筆在面具上繪出需要的圖案(發揮你的創造力吧)。
5,先用膠帶紙將面具的一頭和橡皮筋的一頭固定好,佩帶在頭上試一下松緊,截取需要的長度,將另一頭也固定好。膠帶的粘接一定要牢固,它是通過穿過狹縫,將面具和橡皮筋連粘帶綁在一起的。橡皮筋的兩頭可以燒結起來,防止開線。
6,戴起來,大功告成。
⑻ 藏戲國王面具簡筆畫
藏戲國王面具簡筆畫 ,塗色時以紅色基調為主即可,因為藏戲中國王的面具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威嚴。
延伸:藏戲及藏戲面具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語言的不同,藏戲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
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純潔;國王的面具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威嚴;王妃的面具是綠色的,綠色代表柔順;活佛的面具是黃色的,黃色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徵其兩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表示壓抑和恐怖。
⑼ 簡單的京劇面具怎麼畫
製作京劇臉譜的材料:彩筆,鉛筆,臉譜模具(紙張可以代替)。
第一步、在模具上勾勒出臉譜的輪廓,就是各種顏色的分界線;
明代已經是由昆劇演出的傳奇劇的天下,表演豐富,行當分工精細,凈分正凈(大面)、副凈(二面)和丑(三面)。凈丑都畫臉譜,每個角色又有一個專譜。
其底色多是根據說唱文學中的描繪或演員自己的想像設計的。如關羽的底色是紅的,包公的是黑的。其基本譜式是誇張的眉眼部分。
明代人留發,臉譜畫在額以下,清代人留辮子,頭剃到腦門以上,臉譜也畫到了腦門以上。圖案比例也發生了變化。與明代相比,臉譜有繁有簡,底色一樣。
清代中葉,地方戲興起,凈丑的臉譜每一地方差別很大,有明顯的地方特徵和民間藝術氣息,各種地方戲約有300多個劇種,大多在18世紀以後興起。
地方戲的繁盛,使得劇目題材人物角色不斷增多,行當分工更細。凈行除了正凈副凈外,又加了武凈。色彩增加了藍、綠、黃、灰、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