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做法 » 聖馬可蛋糕做法
擴展閱讀
酷客烘焙坊蛋糕怎麼樣 2025-07-05 16:14:35
高壓鍋要多久才煮好蛋糕 2025-07-05 16:03:13
干貝雞蛋糕如何做 2025-07-05 15:40:22

聖馬可蛋糕做法

發布時間: 2022-02-26 09:57:27

1. 有什麼好聽的糕點類名稱``

草莓奶油蛋糕
古典法式巧克力蛋糕
法式蛋奶泡芙
乳酪蛋糕
薩伐倫松餅
焦糖奶油
聖馬可蛋糕
戚風蛋糕
小方塊巧克力糕餅
洋梨奶油布丁
杏仁奶油派
甜柳橙酒心巧克力蛋糕
莎藍波奶油布丁
巧克力戚風蛋糕
草莓千層派
栗子奶油蛋糕

2. 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威尼斯的狂歡節歷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經恢復,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歡節之一。一個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獲得的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縱,這是很多人喜歡狂歡節的理由。據說,節日期間,彼此說:「你好,面具先生。」能趕上聖誕節時狂歡節的遊客畢竟是少數,買一個面具就方便多了,買幾個小面具紀念品,花費也不算很大。也有遊人買上一頂丑角的帽子,在大街上招搖過市,自得其樂。既然來威尼斯,不妨放肆一下。

一年中的主要節日
1月:
主顯聖容節 Epifania(1月6日)
在這一天威尼托區的小朋友會收到傳說是女巫Befania送的長襪子,裡面裝滿了禮物,這時的糕點店裡也會有很多女巫造型的裝飾和女巫狀的應景點心或蛋糕。
2月:
結束的狂歡節 Carnevale(大齋節前10日到懺悔周二Shrove Tuesday)
為威尼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其本意是「與肉食作別」。始於11世紀時強盛的威尼斯,於18世紀式微:直到1979年又恢復舉辦。最精彩的莫過於滿街創意十足的裝扮與面具,現今威尼斯政府還會同時舉辦許多活動,這些資訊都可以在旅遊服務站或隨處可見的酒吧、餐館和 旅館取得免費的活動手冊。
3月:
「上橋和下橋」馬拉松賽 Su e zo per i ponti (3月第2個星期日)
威尼斯一年一度的大型長跑比賽,只有在此時你可以看到所有市中心參賽者的行經的橋部鋪上了木板,橋上的台階全部消失了!也算是威尼斯奇景之一。
4月:
聖周 Holly Week (復活節前一周)
悲慟的聖母巡遊,從棕櫚主日到復活節周日,全國各地有慶祝活動。
復活節(Pasqua)周日和復活節星期一(Lurledi dell'Angelo),為全國國定假日。
聖馬可節 San Marco(4月25日)
紀念聖馬可一威尼斯的守護神——聖馬可。
民眾會在聖馬可廣場舉辦賽船,而威尼斯燴飯是這個節日的應景菜,此外這天男人會送女人玫瑰。同一天也是國定假日解放紀念日(ll Giorno della Liberazione)
5月:
海親節 La Sensa(在復活節後的40天)
也稱「耶穌升天節」(La Festa dell'Ascensione)。
長途劃船賽 Vogalonga(海親節後的周日)

6月:
威尼斯兩年一次藝術節 Biennale
每逢單數的公元年份舉行,是知名的大型國際藝術節。展期從6月延伸至將近10月。
7月:
救世主節 Festa del Redenotore(7月第3周周日)
周末夜裡還有煙火活動,是當地一年一度的奇景之一。
8月:
聖母升天日 Ferragosto(8月15日)

9月:
威尼斯電影節(8月下旬—9月初)
在利多島(Lido)上舉行的國際性電影盛會,吸引許多世界各地的影星、名電影工作者和記者前來,魅力不輸好萊塢的奧斯卡金像獎。
歷史性賽船節 Regatta Storica(9月的第一個周日)
這天所有威尼斯最有特色的慶典用船和貢多拉全都會行駛在大運河,所有與會者都會穿著正式古裝,是繼狂歡節後,最受大家歡迎的傳統節日。
11月:
拯救節 Festa della Salute(11月21日)
威尼斯當地人重視的節日,感謝聖母的拯救,屆時會在大運河之上搭起浮橋直到聖瑪利亞拯救大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
12月:
聖斯特凡諾節 Santo Stefano(12月26日) 贊同0| 評論 2012-5-10 18:35 香香豬777 | 一級
威尼斯的狂歡節歷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經恢復,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歡節之一。一個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獲得的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縱,這是很多人喜歡狂歡節的理由。據說,節日期間,彼此說:「你好,面具先生。」能趕上聖誕節時狂歡節的遊客畢竟是少數,買一個面具就方便多了,買幾個小面具紀念品,花費也不算很大。也有遊人買上一頂丑角的帽子,在大街上招搖過市,自得其樂。既然來威尼斯,不妨放肆一下。 贊同0| 評論 2012-5-14 20:37 熱心網友
威尼斯的狂歡節歷史上赫赫有名,1979年已經恢復,目前是全世界四大狂歡節之一。一個人戴上面具,失去了身份,獲得的自由,可以放肆,可以放縱,這是很多人喜歡狂歡節的理由。據說,節日期間,彼此說:「你好,面具先生。」能趕上聖誕節時狂歡節的遊客畢竟是少數,買一個面具就方便多了,買幾個小面具紀念品,花費也不算很大。也有遊人買上一頂丑角的帽子,在大街上招搖過市,自得其樂。既然來威尼斯,不妨放肆一下。

3. 這幅畫是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內小展廳的壁畫,特向專業人士請教這種壁畫叫什麼畫怎樣畫製成的謝謝!

這種的是馬賽克(義大利語Mosaico)工藝畫。
跟壁畫差不多,先打個草稿,然後上色;但跟繪畫不同的是,它不是用顏料來作畫,而是用石頭粒子(或玻璃顆粒,後面會提到)。

一般的馬賽克畫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直接法:草稿打上牆、在牆上抹水泥,然後粒子直接上牆;這種的優點是做工方便,缺點是必須直接現場施工,比較累,而且水泥干太快的話,粒子粘不牢靠。
另一種是間接法(翻轉法):在大紙上打草稿(左右翻轉的反稿)、用水溶膠將粒子粘在草稿紙上,然後再在表面粘上一層玻璃絲的網,做成一尺見方的平面,最後像貼瓷磚一樣貼上牆,把草稿紙撕掉。它的優點是可以在非施工地點作畫,省時省力(草稿分塊,所以可以由不同的人來完成),而且成品表面平整。但缺點是步驟比較多,前期准備工作比較多。
當然這兩種方法作畫完成之後,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用石膏把粒子之間的縫隙填補起來,然後把表面打磨平整。

另外除了石頭粒子之外,還可以用玻璃的切割粒子(一般都是1~2cm見方)。這種材料在義大利語中被稱為smalto,有「釉彩」的意思。玻璃的色澤比石頭漂亮,顏色選擇也多(畢竟是人工調色),而且還可以在表面貼金。

我個人並沒有對聖馬可教堂的這幅畫有太多記憶,所以無法直接說出年代。但一般而言,它如果是文物的話,其年代就會寫在畫框附近(有的在畫框裡面、水泥留白的地方,有的在牆邊,還有的得看紙張介紹因為可能同一年代有很多作品所以畫作上就不寫了)。
但看這幅畫的色澤,應該是貼金馬賽克工藝的初期產物,這種工藝的誕生並不是非常遙遠的事情,所以我估計這畫大概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