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州特產
廣州的特色菜和名點如下:
1、白切雞
白切雞是粵菜雞餚中最普通的一種,屬於浸雞類。以其製作簡易,剛熟不爛,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為特點。做法是:用1公斤以下的本地雞,洗凈後在微沸水中浸約15分鍾,其間將雞提出兩次,然後在水中冷卻,表皮干後拌以熟花生油。食時備以姜茸、蔥絲拌鹽,淋上熟油盛碟中蘸著吃。白切雞皮爽肉滑,清淡鮮美。著名的泮溪酒。
家白切雞,曾獲商業部優質產品金鼎獎。此外,清平雞也是白切雞的一種。
2、燒鵝
燒鵝是廣州傳統的燒烤肉食。燒鵝源於燒鴨,鵝以中、小個的清遠黑棕鵝為優,去翼、腳、內臟的整鵝,吹氣,塗五香料,縫肚,滾水燙皮,過冷水,糖水勻皮,晾風而後腌制,最後掛在烤爐里或明火上轉動烤成,斬件上碟,便可進食。燒鵝色澤金紅,味美可口。廣州市面上燒鵝店鋪眾多,最為有名的是長堤的裕記燒鵝飯店的燒鵝和黃埔區長洲島上的深井燒鵝。
3、蜜汁叉燒
此菜為傳統菜餚。其製法是,將去皮半肥瘦豬肉切成條,放入瓦盆內,加作料腌制45分鍾後,用叉燒環串起,放入烤爐烤30分鍾至熟,用糖漿淋勻,回烤2分鍾後即成。此菜肉質內咸外甜,略有蜜味,瘦肉焦香,肥肉甘化。
4、白雲豬手
白雲豬手是廣州歷史名菜之一。其製法是,將豬手(前腿)洗凈,斬件,煮熟,再放到流動的泉水中漂洗一天,撈起,再用白醋、白糖、鹽一同煮沸,冷卻後再泡數小時,即可食用。因泡豬手的泉水取自白雲山,故名白雲豬手。白雲豬手這種菜式酸中帶甜,肥而不膩,皮爽脆,食而不厭。製作白雲豬手注重色、香、味、型,加上"五柳料"或紅椒絲點綴,色調和諧,口味更勝一籌。
5、廣東菜像形盤
象型拼盤是大小宴會必備的菜式。據說是山西河東的一個尼姑創制,清代末年由湖南一位姓鄧的廚師傳入廣州。像形拼盤,經不斷發展創新,形成了冷拼、熱拼、炸拼、燒拼、扒拼、釀拼等花式。近年來有以羊城八景命名?quot;八景席",如雙橋飛鴿、鵝潭月影、紅菱四脯、珠江酥蚝等,情景交融,豐富多彩,體現了嶺南文化的韻味。
6、艇仔粥 (風味小吃)
舊時廣州西郊,河道兩旁遍植荔枝樹,叫做荔枝灣,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灣晚唱"便指這里。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遊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小艇專門供應"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遊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作配料,後來還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涼皮、蔥花、姜等,吃前當即煮粥滾制,芳香撲鼻,熱氣騰騰,十分鮮甜。無論在街頭食肆,或如白天鵝賓館那樣的五星級酒樓,都可品嘗到這種廣州特有的粥品。
7、炒田螺 (風味小吃)
田螺與石螺不同,它的特點是殼薄肉厚。與一種叫紫蘇的芳香草同炒一鑊,便會產生一種香中有辣,辣中帶甜的怪味。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歡,連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國朋友都十分喜歡,常常在街頭小食檔(也可在高級賓館酒樓里),圍著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嘗紫蘇炒田螺。炒時,還可放上辣椒、蔥或蒜、豆豉、鹽等調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8、蒸腸粉 (風味小吃)
一種米製品,又叫布拉蒸腸粉。以廣州最負盛名的"銀記"腸粉為例:該店坐落在文昌路,專營豉油皇牛肉腸粉,以薄韌香滑著稱。解放初期由吳銀經營,她得名師傳授,學會了蒸制拉腸粉專門技術,其腸粉"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抗日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制,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米(仁)腸;不加餡的則稱齋腸;米漿中加入糖的叫甜腸。
9、沙河粉 (風味小吃)
沙河粉是廣州一種大眾化的米製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鎮而得名。其做法取白雲山上九龍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漿蒸制,切條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歷史。其粉潔白薄韌,食法有干炒、濕炒、泡(湯粉)食、涼拌等。沙河飯店專門有沙河粉專席,除鹹食、甜食外,還加以各式果蔬榨汁製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繽紛,味道各異。
10、鮮蝦荷葉飯 (名點類)
早年荷葉飯以東莞太平鎮製作的最為著名,因這一帶盛產荷葉和優質的絲苗白米。每年夏末秋初,稻熟荷香季節,挑選上好絲苗米,加上瘦肉、鮮蝦、鮮菇和鮮筍等餡料,用荷葉包好煮熟,作為遠行進餐或探親訪友的禮物之用。鮮蝦荷葉飯清淡爽口,有荷葉的清香味,向來為廣州各茶樓酒家著名的點心食譜之一。現在的荷葉飯,餡料越來越講究,除鮮蝦外,還有雞肉、瑤柱、蟹肉、雞蛋、麻油、味粉等,品種不斷出新。
11、綠茵白兔餃 (名點類)
綠茵白兔餃是當年由泮溪酒家特級點心師羅坤創新製作的著名點心。在原來薄皮鮮蝦餃子的基礎上,用瘦肉鮮蝦等作餡料,改製成小白兔的形狀,用火腿肉點作眼睛,再用芫荽墊底擺盤,活像一群小白兔在草地嬉戲,故名。深得顧客青睞。
12、泮塘馬蹄糕 (名點類)
泮塘即在泮溪酒家附近,舊荔枝灣所在地。泮塘五秀(包括馬蹄、茨菰、茭筍、蓮藕、菱角)就產於這一帶。
羅坤師傅主制的這款點心,制時先濾(馬蹄)粉漿、煮糖水,再把沸糖水沖入粉漿攪拌成糊後蒸熟,便成為著名的泮塘馬蹄糕了。它晶瑩通透,入口清甜爽滑,且帶有一些馬蹄清香之味。人們在飲茶吃飯之後品嘗一兩件馬蹄糕,確是別有一番清新的滋味。
馬蹄糕品種有透明馬蹄糕、生磨馬蹄糕、油煎馬蹄糕、鴛鴦馬蹄糕、三色馬蹄糕等。
13、煎蘿卜糕 (名點類)
蘿卜糕是一種廣州人喜愛的點心。以黏米粉、蘿卜絲為主料的蒸糕。將黏米浸洗磨漿壓平,蘿卜刨絲煮熟,以上兩種原料混成糊狀,加入蝦米、臘肉、豬油、胡椒粉,醬油、味精、精鹽等拌勻蒸熟。家庭多在春節製作,茶樓則長年供應。蘿卜糕一般在平鍋里用油煎幾分鍾,則香甜好食;而碗仔蘿卜糕可熱食,無須煎制。
14、中秋月餅 (名點類)
廣式月餅是過中秋節首選的佳品。其特點是:皮薄松軟,油光閃閃,色澤金黃,造型美觀,圖案精緻,花紋清晰,不易破碎,攜帶方便。月餅分為咸、甜兩大類。餡料有蓮子、杏仁、欖仁、桃仁、綠豆、芝麻、鹹蛋、叉燒、燒鵝、冬菇、冰肉、糖冬瓜、蝦米、橘餅、陳皮、檸檬葉、瑤柱等。
廣式月餅以蓮香樓、廣州酒家、泮溪酒家、陶陶居、趣香餅家等生產的最有代表性。著名品種有陶陶居的"陶陶居上月"和蓮香樓的"蓮茸月餅"等。
15、良垌清水雞
廣州有清平雞,廉江有清水雞。
良垌清水雞為良垌鎮劉水海首創,其雞為自己雞場飼養,雞型瘦小,重量控制在500克左右,母雞控制在成熟期產蛋前上廚。食清水雞必以一碗濃湯蘸點伴食,此湯極為鮮美,配方秘而不傳,故名「清水雞」。目前,「清水雞」這一名稱已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成為廉江一美食品牌。
16、廉江狗羊煲
廉江人喜食狗、羊,其食法不同湛江的白切狗。廉江狗羊煲獨有風味之處在於其配料,加防黨、北芪、杞子等清補中葯壯陽補腎;配沙蟲、尤魚、蝦米等海味干貨調味,使狗羊煲香氣濃郁、湯白味鮮,令路人垂涎三尺。
17、安鋪雞飯
安鋪雞飯是廉江的一大美吃,雞飯的白切雞選用三黃雞的雞項或肥閹雞,用文火濃湯煮至九成熟、夾出鍋後即用花生油塗抹雞身,使雞皮光滑油潤。佐料為豉油配以本地名產小磨芝麻油、沙姜、芫荽、蔥白。雞飯,即是以雞湯加雞油煮的飯。
18、白粥
廉江喜吃白粥,生滾白粥,素以清滑、爽口、解渴著渴。粥用一級精白米,煮至既不夾生又不腩爛時,沖入事前煮沸的涼開水缸里,使粥粒成粒,粥水清沏,不至沾牙糊嘴。夏天專營白粥的食店,一般都備有苦瓜干、黃瓜干、蘿卜干、甜蒜頭、花生米、熟鴨蛋、辣椒醬和鮮嫩的蕹菜、腌制檸檬仔等;高檔的還備有牛肉乾、鮮魚配生欖、紅切魷魚、白切雞等。
19、黃竹山山姜頭雞湯
山姜頭為一姜科植物的塊根,相傳俱有去濕、下氣、健脾之葯效,黃竹山山姜頭雞湯,具有種獨特的香氣,湯甜又可健身,吃者趨之若鶩。
20、河唇魚頭湯
河唇鎮以鶴地水庫而出名。河唇魚頭湯用水庫之鱅魚頭烹制。水庫鱅魚頭大多髓,湯色濃白,甜而無腥。
21、杏仁餅
石岐易味廬餅家始創一種以綠豆粉為主要原料:用無筋肥肉片作夾心餡料的中式餅食。因該餅經咀嚼有杏仁香味而稱之為杏仁餅。杏仁餅經烘烤後,其色金黃帶綠,餅味甘香、松化可口、冰肉爽而不膩,食後齒頰留香。居民喜以此餅饋贈親友。
22、白蓮蓉月餅
始創於1930年前後。此餅選用純正脫衣白肉湘蓮配製而成,品種有蓮蓉素月、蓮蓉蛋黃、雙黃蓮蓉等,餅色油潤,餡白帶黃,氣味香郁,嫩滑可口,是「 廣式」 月餅中之姣姣者。
23、瀨粉
當地稱之為「三鄉瀨粉」。此食品始創於清代,當時三鄉白石村村民以山坑清水將精米粉和冷白飯攪拌,用手搓成堅韌爽滑的圓滑狀鮮粉。後來附近各村爭相仿製,逐漸發展到用缽搓制,以後更改用機器製作。瀨粉有干濕兩種,是80年代廣東 五大名牌米粉之一。
24、荼薇酒
此酒是小欖特產,以當地盛產的荼薇花作原料,同糧食、酒麴一起精釀而成。荼微酒具有陳年米酒的香醇特性,又有荼薇花的特殊香味,酒色澄清而不沉澱,不失為色香味俱佳的好酒。
25、菊花肉
也是小欖的特產。此食品是用白糖精工製作的半透明無筋肥豬肉片,並在表 面拌上一層半鮮半乾的黃菊花花瓣為主要原料,配以精麵粉、 蛋、椰蓉、白砂糖等,經特定工藝精製而成。蛋卷甘香鬆脆,既有濃郁子和鮮蛋的香味,又有醇和清新的 天然花香、是家常食用的佳品。
26、石岐乳鴿
本是中山籍華僑從國外引進的優良鴿種,經同本地優良鴿和雜交後孵育出來的一種乳鴿。這種乳鴿以體大肉嫩 、胸肉特厚而著名,烹制方法繁多,其中以紅燒乳 鴿聞名於省港澳各地。
27、三稔包
是中山民間喜吃的開胃消滯、提神醒腦的乾果食品,製法是用鮮果三稔(楊桃)切片後夾以砂糖姜絲等,經腌制曬干而成 。
28、龍頭環豆豉
是沙溪龍頭環村生產精製豆豉,歷史悠久 ,除在本地銷售外還出口港澳和海外。其特點是豉粒完整飽滿、色澤烏黑光潤,味道鮮香,人們喜用作烹調食品的佐 料。
29、喜慶家宴
石岐和民田區居民的喜慶家宴一般為八菜一湯 ,俗稱「九在簋」(粵音鬼)。每道菜的菜名,都有四個字以上,忌用三個字。「九大簋」在不同時期有不 同內容,大體包括如下的九道菜:乳豬拼盤或金豬成盤(或紅燒乳鴿);發菜扒鴨 或發菜蚝豉(或發菜配豬腿豬舌,粵語稱豬腿為豬手,豬舌為豬);豉汁蟠龍蟮(或蒜子燜大蟮);蜜餞(或白灼)大蝦或白切雞(或豉油雞);酥炸或清蒸鮮蚝(或帶子);香芋扣肉(或果仁雞丁);清蒸海鮮魚;時菜炒雜;瑤柱粟米羹 。
春節家宴一般將九大簋中一菜更換為發菜蚝豉燴豬俐;小孩滿月酒宴則一定要有豬腳姜和紅雞蛋等小點;壽宴必有壽面(壽包)或蛋糕。
30、小欖菊花宴
因小欖地區盛產菊花和塘魚,故小欖居民擅長烹調此家宴。該菜譜以菊花為主,以塘魚(鯪、鯇、鱅、鯿)為主要葷料。主要菜式有:菊花魚球:菊花魚丸;菊花羹;菊花魚片;菊花蝦球;油炸菊花;菊花牛肉;菊葉包。
31、吉紅糕
吉紅糕,系閩南永春縣名產之一,入口鮮爽,質美味香,是最理想的送禮佳品。吉紅糕俗稱「新娘糖」。吉紅,顧名思義,就是祝願有情人終成眷屬,愛情永固,白頭偕老。吉紅糕的原料簡單,糯米、白糖、金桔即可。吉紅糕,嫩、甜、香,富有彈性,食後有金桔甘味呃逆,為配茶之佳品。永春的吉紅糕不僅僅表達了忠貞的愛情,而且它飄洋過海,成為閩南幾千萬旅居僑胞睹物思親的甜果佳餚。
❷ 西餐是以什麼為主
西餐這個詞是由於它特定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西」是西方的意思。一般指西歐各國。「餐」就是飲食菜餚。我們通常所說的西餐不僅包括西歐國家的飲食菜餚,同時還包括東歐各國,也包括美洲、大洋洲、中東、中亞、南亞次大陸以及非洲等國的飲食。 西餐一般以刀叉為餐具以麵包為主食,多以長形桌台為台形。x0dx0ax0dx0a西餐的主要特點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觀,口味鮮美,營養豐富,供應方便等。x0dx0ax0dx0a西餐大致可分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等幾種,不同國家的人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有種說法非常形象,說「法國人是誇獎著廚師的技藝吃,英國人注意著禮節吃,德國人考慮著營養吃,義大利人痛痛快快地吃??」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不同西餐的主要特點。x0dx0ax0dx0a西菜之首--法式大餐x0dx0a法國人一向以善於吃並精於吃而聞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x0dx0a法式菜餚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如蝸牛、鵝肝都是法式菜餚中的美味),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法式菜還比較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海味的蚝也可生吃,燒野鴨一般一六成熟即可食用等;法式菜餚重視調味,調味品種類多樣。用酒來調味,什麼樣的菜選用什麼酒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清湯用葡萄酒,海味品用白蘭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蘭地等;法國菜和乳酪,品種多樣。法國人十分喜愛吃乳酪、水果和各種新鮮蔬菜。x0dx0a法式菜餚的名菜有:馬賽魚羹、鵝肝排、巴黎龍蝦、紅酒山雞、沙福羅雞、雞肝牛排等。x0dx0ax0dx0a簡潔與禮儀並重--英式西餐x0dx0a英國的飲食烹飪,有家庭美餚之稱。英式菜餚的特點是:油少、清淡,調味時較少用酒,調味品大都放在餐台上由客人自己選用。烹調講究鮮嫩,口味清淡 ,選料注重海鮮及各式蔬菜,菜量要求少而精。英式菜餚的烹調方法多以蒸、煮、燒、熏見長。x0dx0a英式菜餚的名菜有:雞丁沙拉、烤大蝦蘇夫力、薯燴羊肉、烤羊馬鞍、冬至布丁、明治排等。x0dx0ax0dx0a西菜始祖--意式大餐x0dx0a在羅馬帝國時代,義大利曾是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然後來義大利落後了,但就西餐烹飪來講,義大利卻是始祖,可以與法國、英國媲美。x0dx0a意式菜餚的特點是:原汁原味,以味濃著稱。烹調注重炸、熏等,以炒、煎、炸、燴等方法見長。x0dx0a義大利人喜愛麵食,做法吃法甚多。其製作面條有獨到之處,各種形狀、顏色、味道的面條至少有幾十種,如字母形、貝殼形、實心面條、通心麵條等。義大利人還喜食意式餛飩、意式餃子等。x0dx0a意式菜餚的名菜有:通心粉素菜湯、局餛飩、乳酪局通心粉、肉末通心粉、匹薩餅等。x0dx0ax0dx0a營養快捷--美式菜餚x0dx0a美國菜是在英國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繼承了英式菜簡單、清淡的特點,口味咸中帶甜。美國人一般對辣味不感興趣,喜歡鐵扒類的菜餚,常用水果作為配料與菜餚一起烹制,如菠蘿局火腿、菜果烤鴨。喜歡吃各種新鮮蔬菜和各式水果。美國人對飲食要求並不高,只要營養、快捷。x0dx0a美式菜餚的名菜有:烤火雞、橘子燒野鴨、美式牛扒、蘋果沙拉、糖醬煎餅等。x0dx0ax0dx0a西菜經典--俄式大餐x0dx0a沙皇俄國時代的上層人士非常崇拜法國,貴族不僅以講法語為榮,而且飲食和烹飪技術也主要學習法國。但經過多年的演變,特別是俄國地帶,食物講究熱量高的品種,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烹調特色。俄國人喜食熱食,愛吃魚肉、肉末、雞蛋和蔬菜製成的小包子和肉餅等,各式小吃頗有盛名。x0dx0a俄式菜餚口味較重,喜歡用油,製作方法較為簡單。口味以酸、甜、辣、咸為主,酸黃瓜、酸白菜往往是飯店或家庭餐桌上的必備食品。烹調方法以烤、熏腌為特色。 俄式菜餚在西餐中影響較大,一些地處寒帶的北歐國家和中歐南斯拉夫民族人們日常生活習慣與俄羅斯人相似,大多喜歡腌制的各種魚肉、熏肉、香腸、火腿以及酸菜、酸黃瓜等。x0dx0a俄式菜餚的名菜有:什錦冷盤、魚子醬、酸黃瓜湯、冷蘋果湯、魚肉包子、黃油雞卷等。x0dx0ax0dx0a啤酒、自助--德式菜餚x0dx0a德國人對飲食並不講究,喜吃水果、乳酪、香腸、酸菜、土豆等,不求浮華只求實惠營養,首先發明自助快餐。德國人喜喝啤酒,每年的慕尼黑啤酒節大約要消耗掉100萬公升啤酒。x0dx0ax0dx0a西餐細細談x0dx0a對於西餐,走在時尚前沿的人士對此應該不陌生。西餐是一種迥然不同於我國飲食文化的舶來品。許多人聽過它、也吃過西餐,但不知是否對這種復雜而講究的東西「知根知底」呢?x0dx0a從本期開始,本刊將開辟「西餐文化廓」欄目,將源遠流長的西方餐飲文化向你細細道來??x0dx0a什麼是西餐?x0dx0a西餐是我國人民和其他部分東方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對西方國家菜點的統稱,廣義上講,也可以說是對西方餐飲文化的統稱。x0dx0a我們所說的「西方」習慣上是指歐洲國家和地區,以及由這些國家和地區為主要移民的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廣大區域,因此西餐主要指代的便是以上區域的餐飲文化。x0dx0a西方人把中國的菜點叫做「中國菜」(Chinese food)、把日本菜點叫做日本料理、韓國菜叫做韓國料理等等,他們不會籠而統之地稱之為「東方菜」,而是細細對其劃分,依其國名具體而命名之x0dx0a實際上,西方各國的餐飲文化都有各自的特點,各個國家的菜式也都不盡相同,例如法國人會認為他們做的是法國菜、英國人則認為他們做的菜是英國菜。西方人自己並沒有明確的「西餐」概念,這個概念是中國人和其他東方人的概念。x0dx0a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概念呢?這是因為我們在剛開始接觸西方飲食時還分不清什麼是義大利菜,什麼是法國菜,英國菜,只能有一個籠統的概念。當時我國人就籠統地稱其為「番菜」,「番」即西方的意思。我國古人常常以為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心,看待其他國家和地區都習慣帶上一種貶意,把東方稱之為「夷」、西方稱之為「番」、北方稱之為「胡」、南方則稱之為「蠻」。因此,所謂的「番菜」指的就是西餐。x0dx0a另外,就西方各國而言,由於歐洲各國的地理位置都比較近,在歷史上又曾出現過多次民族大遷移,其文化早已相互滲透融合,彼此有了很多共同之處。再者,西方各國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它們都是基督教的主要分支,因此在飲食禁忌和用餐習俗上也大體相同。至於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其文化也是和歐洲文化一脈相承的。因此,不管西方人是否有明確的「西餐」概念,我國人民和其他東方人都對這部分大體相同,而又與東方飲食迥然不同的西方飲食文化統稱為「西餐」。x0dx0a但近幾個年代以來,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不斷撞擊、滲透與交融,東方人民已經逐漸了解到西餐中各個菜式的不同特點,並開始區別對待了。一些高級飯店也分別開設了法式餐廳、意式餐廳等,西餐作為一個籠統的概念逐漸趨於淡化,但西方餐飲文化作為一個整體概念還是會繼續存在的。x0dx0ax0dx0a吃西餐的六個Mx0dx0a如何品味西餐文化,研究西餐的學者們經過長期的探討和總結認為:吃西餐應講究以下6個「M」。x0dx0a第一個是「Menu」(菜譜);x0dx0a當您走進咖啡館或西餐館時,服務員會先領您入座,待您坐好後,首先送上來的便是菜譜。菜譜被視為餐館的門面,老闆也一向重視,採用最好的材料做菜譜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軟羊皮打上各種美麗的花紋,顯得格外典雅精緻。x0dx0a如何點好菜?這里介紹一點經驗之談,那就是打開菜譜後,看哪道菜是以店名命名的,這道菜可千萬不要錯過。因為那家餐館是不會拿自己店的名譽來開玩笑的,所以他們下功夫做出的菜,肯定會好吃的,這道「招牌菜」大家一定要點。x0dx0a另外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不要以吃中餐的習慣來對待西餐的點菜問題:即不要對菜譜置之不理、不要讓服務員為你點菜。在法國,就是戴高樂、德斯坦總統吃西餐也得看菜譜點菜的。因為看菜譜、點菜已成了吃西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種優雅生活方式的表現。x0dx0a第二個是「Music」(音樂);x0dx0a豪華高級的西餐廳,通常會有樂隊,演奏一些柔和的樂曲,一般的西餐廳也播放一些美妙典雅的樂曲。但,這里最講究的是樂聲的「可聞度」,即聲音要達到「似聽到又聽不到的程度」,就是說,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談話就聽不到,在休息放鬆時就聽得到,這個火候要掌握好。x0dx0a第三個是「Mood」(氣氛);x0dx0a吃西餐講究環境雅緻,氣氛和諧。一定要有音樂相伴,桌台整潔干凈,所有餐具一定要潔凈。如遇晚餐,要燈光暗淡,桌上要有紅色蠟燭,營造一種浪漫、迷人、淡雅的氣氛。x0dx0a第四個是「Meeting」(會面);x0dx0a也就是說和誰一起吃西餐,這是要有選擇的。吃西餐的夥伴最好是親朋好友或是趣味相投的人。吃西餐主要是為聯絡感情,最好不要在西餐桌上談生意。所以在西餐廳內,氛圍一般都很溫馨、少有面紅耳赤的場面出現。x0dx0a第五個是「Manner」(禮俗);x0dx0a這一點指的是「吃相」和「吃態」。既然是吃西餐就應遵循西方的習俗,勿有唐突之舉,特別是在手拿刀叉時,若手舞足蹈,就會「失態」。x0dx0a刀叉的拿法一定要正確:應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用刀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後用叉送入口內。一般來講,歐洲人使用刀叉時不換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內。美國人則是切好後,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中。但無論何時,刀是絕不能送物入口的。西餐宴會,主人都會安排男女相鄰而坐,講究「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x0dx0a第六個是「Meal」(食品)。x0dx0a一位美國美食家曾這樣說:「日本人用眼睛吃飯,料理的形式很美;吃我們的西餐,是用鼻子的,所以我們鼻子很大;只有你們偉大的中國人才懂得用舌頭吃飯。」中餐是以「味」為核心,西餐則以營養為核心,至於味道那是無法同中餐相提並論的。x0dx0ax0dx0a西餐禮儀x0dx0a1.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x0dx0a2.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x0dx0a3. 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里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x0dx0a4. 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x0dx0a5. 麵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著整塊麵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x0dx0a6. 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x0dx0a7. 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x0dx0a8. 用刀叉吃有骨頭的肉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人,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吃。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著「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里洗凈。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x0dx0a9. 吃麵包可蘸調味汁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乾凈,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片的麵包,再蘸一點調味汁來吃,是雅觀的作法。x0dx0ax0dx0a法國人的情感細膩,想法浪漫。因而法國的餐飲是非常講究的。x0dx0ax0dx0a法國的飲食文化非常悠久,從路易十四開始,法國的飲食外交便世界聞名,在法式宴會鼎盛時期,餐桌上一次可上200道菜。法國人最愛吃的菜是蝸牛和青蛙腿,最喜歡的食品是乳酪,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絲,此外,法國人還是世界飲酒冠軍,尤其是喝葡萄酒。x0dx0ax0dx0a法國是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講究吃,而且捨得花錢。法國人不愛吃無鱗魚,也不愛吃辣味的菜餚。他們一般都喜歡吃略帶生口、鮮嫩的美味佳餚。法國人一般都樂於喝生水(自來水),不習慣喝開水。x0dx0ax0dx0a聞名世界的法國料理,以精緻豪華的高尚品味,風靡全球食客的胃,法國人將「吃」視為人生一大樂事,他們認為:美食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藝術。16世紀時的法國宮廷已有一套相當講究的飲食文化,法國大革命後隨著宮廷廚師的流落市井,宮廷料理開始在民間生根。x0dx0ax0dx0a法國料理十分重視「食材」的取用,次等材料,做不出好菜是法國料理的至理名言,而法國料理就地取材的特色,使南北各地口味不一,因此「到什麼地方吃什麼菜、什麼時令吃什麼菜」就很重要!x0dx0ax0dx0a法國料理的精華在醬汁(SAUCE),因為對食材的講究,法國人使用醬汁佐料時,以不破壞食材原味為前提,好的醬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風味、口感,因此如何調配出最佳的醬汁,就全看廚師的功力了!此外,法國菜也被喻為最能表現廚師內涵的料理,每一道菜對廚師而言,都是一項藝術的創作。x0dx0ax0dx0a法國人飲食特點x0dx0ax0dx0a對晚餐較重視。愛喝葡萄酒、牛奶、紅茶等。到飯店喝咖啡和吃水果吃雪糕。愛吃牛肉、羊肉、雞、魚、蝦、雞蛋、各種燒腸子等。各種蔬菜都愛吃。愛飲清湯,愛吃水果(特別愛吃菠羅)。x0dx0ax0dx0a在吃正式的法國餐館吃飲,餐具、酒具的配合使用都是一絲不苟的。吃甚麼樣的菜用甚麼樣的刀叉,是很有研究的,所以每人面前都選了兩三套。酒杯也是一樣,因為在這里吃食與喝品配搭是一藝術。習慣上,餐前要喝一杯開胃酒;用餐過程中,如果吃肉要配干紅葡萄酒;吃魚蝦一類的海味,要喝乾白葡萄酒;餐後有些人還喜歡喝一點白蘭地地一類的烈性酒。每種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看著高矮胖瘦好幾個酒杯放在跟前,還真證不勝酒力的?不過好在這里不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席問大家邊吃邊聊,酒只是起到助興和調節氣氛的作用,卻頻頻舉杯,卻都淺到即止。保持餐桌上愉快的氣氛,但又不至於過分喧鬧。x0dx0ax0dx0a法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x0dx0ax0dx0a1、注重烹調火候,講究菜餚的鮮嫩,強調菜餚的質量。x0dx0a2、口味:一般喜肥、濃、鮮、嫩,偏愛酸、甜、鹹味。x0dx0a3、食品:主食為米飯或麵粉,愛吃點心;副食愛吃肥嫩豬肉、羊肉、牛肉,喜食魚、蝦、雞、雞蛋及各種腸子和新鮮蔬菜,偶爾也願品嘗些新奇的食物,如蝸牛、蚯蚓、馬蘭等;喜用丁香、胡椒、香菜、大蒜、番茄汁等作調料。x0dx0a4、製法:對煎、炸、燒、烤、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x0dx0a5、菜譜:很欣賞紅燒鱖魚、宮保肉丁、脆皮炸雞、炒蝦球、銀芽雞絲、菠蘿火雞、拔絲蘋果等風味菜餚。x0dx0a6、水酒:對酒嗜好,尤其愛飲葡萄酒、玫瑰酒、香檳酒等,一般不能喝或不會喝酒的人也常喝些啤酒;通常他們慣用的飲料還有礦泉水、蘇打水、橘子汁以及紅茶或咖啡等。x0dx0a7、果品:法國人愛吃水果,尤其對菠蘿格外偏愛,蘋果、葡萄、獼猴桃等也是他們愛吃的品種:乾果喜歡葡萄乾、糖炒栗子等。x0dx0ax0dx0a「法國人飯前用一個小時來品嘗開胃酒,就著一些橄欖和小餅干,當他們真正坐下來吃的時候,就沒有那種強烈的飢餓感了。」 而且在吃每一口食物的間隙,都要停頓無數次,進餐時那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以及對食品的品味和贊美,幫助他們輕松地保持身材,x0dx0ax0dx0a法國女孩子的食物都是小份的。典型的法國烘製的牛角麵包重量都是30克多一點,而美國產的這種麵包幾乎有60克的分量,換句話說,法國女孩子的胃已經習慣了攝入少量的食物。x0dx0ax0dx0a法國女性非常熱忱地對待正餐,一般在下午兩點之前攝入的熱量佔一天總量的的60%,隨後是一頓簡單的晚餐。而在中國,人們經常一整天都在餓著自己,在晚飯的時候,卻是吃得又好又飽。因為法國人午餐吃得很滿足,因此不需要隨時吃零食,這也幫助他們控制了體重。x0dx0ax0dx0a法國人對吃的講究程度不亞於中國人。他們常常津津樂道於在哪個餐館吃得如何好,又在哪條街上新開一家什麼餐廳,一定要去吃一次雲雲。在接受吃的文化方面他們又是很開通的,只要是美味,無論是義大利的、西班牙的,還是北非或中國的,一概照單全收。但一說起法餐,那絕對是「非我莫屬」。只有同中國人在一起時,他們才會稍稍顯出謙遜的態度,說是「我們法餐中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大飲食」。你看,居然想同中餐平起平坐。x0dx0ax0dx0a法國人不僅講究吃的內容,還講究吃的環境和吃的情趣。x0dx0ax0dx0a除了貓狗肉不考慮之外,肉食也可謂品種繁多,有大家熟知的蝸牛、青蛙腿、馬肉,加上一般傳統肉類;海鮮更不在話下:生蚝,龍蝦,螯蝦,蜘蛛蟹及各種海貝;魚類主要為海魚,最走俏的有海魴、狼魚、鰨魚、大菱鮃及一些譯不出名字的魚,而吃熏大馬哈魚則為聖誕節傳統之一。會打獵的人還講究吃山鷸,是一種體形不大的鳥,卻渾身都是肉,肉質極鮮。x0dx0ax0dx0a肉類的作法大多為燉、烤和煎。總的來說,他們沒有「炒」這個概念,有也只是煮的前奏。所以法餐可提前做好,不象中餐為了保持鮮嫩,總要在最後關頭下廚操勺。他們用的佐料基本上都是一些「草」,常用的有小蔥、百里香、香芹、月桂等。正如中餐佐料不止有醬油醋,法餐中也有五花八門的各類調料,如黃油、牛奶、奶油、雞蛋等,也能配成各式各樣的口味,就看他如何選配及操作了。最有代表性的吃法為煎牛排,分三種狀態,第一為半生不熟,僅煎幾秒鍾便上桌,切開後仍血淋淋的,有人為此大快朵頤,中國人會望而生畏;第二種為帶血狀,比前者多煎十幾秒;第三種為基本熟狀。吃時完全視各人口味選其需要的狀態。x0dx0ax0dx0a法國人吃的青菜品種絕沒有中國的多,且大部分都生吃,其它都是西洋菜的模式:大而無味,也正好適應法餐的作法。人們漸漸地也用一些外來的佐料,如咖喱和生薑等。法國人認為生薑有壯陽的功效,所以接受起來十分容易。另外大白菜,豆芽也開始慢慢流行開來。他們對蔬菜的作法同中餐正好相反,沒有中間狀態:不是生吃就是煮得爛爛的。生吃的有各種生菜、甜紅蘿卜、西紅柿和黃瓜等。象煮得爛爛的就有什麼菠菜泥或悶煮各種菜,連扁豆都煮得軟軟的。x0dx0ax0dx0a甜食更是五花八門,能看得你流了口水不說還非得買來嘗嘗不可。做甜食的佐料無非也就是黃油奶油牛奶麵粉雞蛋再加上糖而已,如配上各式水果或巧克力或香草等就做成了式樣不同的糕點。有愛好者大多數情況下在家裡自製點心,一點也不比外面買的差,甚至更好。x0dx0ax0dx0a吃飯時客廳的氣氛及裝飾是要講究的,主人一定要事先將客廳精心布置一下,插上鮮花,晚間則打上柔和的燈光,大餐桌鋪上燙好的桌布和布餐巾,再擺上精美的瓷製餐具。最好的當屬里莫日的瓷器,潔白的細瓷點綴上精緻的花紋,顏色也配得恰到好處,講究的人家要擺上銀制刀叉和水晶杯。酒杯視各家情況一至三隻不等。一般為兩只,包括酒杯和水杯,有三隻的就考慮到紅、白葡萄酒了。遇有重大場合,飯後要開香檳酒,又是另一隻杯子。順便說一句,法國香檳酒是香檳地區產的帶汽白酒,與中國的小香檳不可同日而語。受法國人邀請時,千萬別以為「隨便來點香檳」就行了,因這種酒實在不是隨便喝的。x0dx0ax0dx0a刀叉餐具的講究看過電影《泰塔尼克號(TITANIC)》的人一定有所領教,初一看真能嚇一跳:盤子的兩邊左右各擺三至四副刀叉,杯子有大中小三號。那是最為講究的一種,一般情況擺上一、兩副刀叉就夠了。如吃海鮮更是熱鬧,有各式各樣的工具,你若不大幹一場都覺得對不起它們。一般的規矩是每上一道菜先從最外面的刀叉用起,隨用隨撤,到後來就好辦了。大號杯子用於喝水,其它用於紅白葡萄酒。大勺只用於喝湯或公用;小勺又有甜食和咖啡之分,後者較前者小一號。如是在家中用餐,如此一頓飯下來鍋碗杯勺可夠洗一通的,幸好有人發明了洗碗機。x0dx0ax0dx0a吃飯的程序是:首先喝開胃酒,以酒精濃度較高的酒為主,同時吃點小咸餅干,等於是讓胃適應一下。然後全體上席,第一道菜通常是冷拼、熱菜餅或海鮮,用一隻中淺盤子;如第一道為湯,就得用深盤子加上大勺。無論吃什麼,這第一隻盤子總要撤下。隨之而來的主菜用大淺盤用餐,至少包括兩個熱菜,一葷一素,有時會有米飯或面條,屬於配菜。主食永遠是法式麵包。等所有的人將食物都盛到自己盤中後,女主人拿起刀叉並說「祝大家好胃口」,客人方可開始。有時客人不懂規矩先動手也是有的,這時女主人便立即不動聲色地拿起刀叉,以不顯得客人失禮。熱菜之後是乳酪間或加拌生菜,換上一小淺盤,然後就是飯後甜食加咖啡或茶。最後,有時主人還建議喝消化酒,其酒精濃度比開胃酒更高一點。常常有外國人不懂法國人的對酒的講究,將開胃酒在用餐時倒給客人;或有人象在中國干老白乾一樣斟上滿滿一杯,然後舉杯一飲而盡;甚至主客不分,自己起身倒酒。遇此類情況,法國人一般來說比較寬容。有去過中國的就了解一點中國人的行事方式,他們會開玩笑說:「我們在中國時,都按他們的習慣做;在法國,我們還是得隨他們。」不過一點沒有責怪的意思。x0dx0ax0dx0a大多數法國人都很會做菜,尤其是家中來客人時,夫妻倆更是各顯身手。一般來說,客人到後,妻子負責招呼,丈夫掌管酒水,需要時倆人就同時下廚上菜。在這樣一種氣氛里,無論吃什麼都會給你一種溫馨的感覺。更不用說主人精心烹調出的美味了。如在飯店用餐,那麼各式菜不僅味道鮮美,廚師還能用各類食品顏色拼出各種圖案及樣式,其講究程度就不是一般家庭所能做到的了。x0dx0ax0dx0a來法旅遊的中國人吃法餐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冷熱交替、甜咸相加:第一道,冷盤(咸);第二道,熱菜(咸);第三道,甜食(冷);最後,咖啡或茶(熱且加糖),不僅如此,用餐中還要喝酒和冷水。吃完了飯肚子如何承受只有心知肚明了。不過法國人從來沒有不適,也就不便大張旗鼓地發牢騷。x0dx0ax0dx0a法餐雖不象中餐擁有幾大菜系,各地卻都有傳統的代表菜,如多爾多涅的油浸鴨肉及鵝肝,
❸ 冷拼中的四圍碟是什麼啊大家可以說說它的具體做法嗎最好有圖片介紹,求知若渴啊!
輔佐菜品在數量上要注意"度",與核心菜保持1:2或1:3的比例.
宴席菜點的構成
中式宴席食品的結構,有"龍頭,象肚,鳳尾"之說.它既象古代軍中的前鋒,中軍和後衛,又象現代交響樂中的序曲,高潮及結尾.冷盤通常以造型美麗,小巧玲瓏為開場菜,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熱菜用豐富多彩的佳餚,顯示宴席最精彩的部分;飯點菜果則錦上添花,絢麗多姿.
中式宴席菜點的結構必須把握三個突出原則和組配要求:即在宴席中突出熱菜,在熱菜中突出大菜,在大菜中突出頭菜.
(一)冷盤 冷盤又稱"冷盤","冷葷","冷盤"等,是相對於熱菜而言.
形式有:單盤,雙拼,三拼,什錦拼盤,花色拼盤帶圍碟.
1,單拼:一般使用5~7寸盤,每盤只裝一種冷盤,每桌宴席根據宴席規格設六,八,十單盤(西北方習慣用單數).造型,口味較多,是宴席中最常用的冷盤形式.
2,拼盤:每盤由兩種原料組成的叫"雙拼";由三種原料組成的叫"三拼";由十種原料原料組成的叫"什錦拼盤".鄉村舉辦的宴席多用拼盤形式.現今飯店舉辦的中,高檔宴席以單碟為主.
3,主盤加圍碟:多見於中,高檔宴席冷盤.主盤主要採用"花式冷拼"的方式,花式冷拼的設計要根據辦宴的意圖來設計.
花式冷拼不能單上,必須配圍碟上桌,沒有圍碟陪襯花式冷拼顯得虛而無實,失去實用性,配圍碟可以豐富宴會冷盤的味型和彌補主盤的不足.圍碟的分量一般在100克左右.
4,各客冷盤拼盤:是指為每個客人都製作一份拼盤,較好地適應了"分食制"的要求.
(二)熱菜 熱菜一般由熱炒,大菜組成,它們屬於食品的"軀干",質量要求較高,將宴席逐步推向高潮.
1,熱炒 一般排在冷盤後,大菜前,起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
菜餚特點:色艷味美,鮮熱爽口
選料:多用魚,禽,畜,蛋,果蔬等質脆嫩原料.
烹調特點:旺火熱油,兌汁調味,出品脆美爽口.
烹調方法:炸,熘,爆,炒等快速烹法,多數菜餚在30秒-2分鍾內完成.
原料加工後的形狀:多以小型原料為主.
在宴席中的上菜方式:可連續上席,也可在大菜中穿插上席,一般質優者先上,質次者後上,味淡者先上,味濃者後上.一般是4-6道,300克/道,8-9寸盤.
2,大菜 又稱"主菜",是宴席中的主要菜品,通常由頭菜,熱葷大菜(山珍,海味,肉,蛋,水果等)組成.成本約占總成本的50%-60%.
大菜組成:原料多為山珍海味和其他原料的精華部位,一般是用整件或大件拼裝(10隻雞翅,12隻鵪鶉),置於大型餐具之中,菜式豐滿,大方,壯觀.
烹調方法:主要用燒,扒,燉,燜,烤,燴等長時間加熱的菜餚.
出品特點:香酥,爽脆,軟爛,在質與量上都超出其他菜品.
在宴席中上菜的形式:一般講究造型,名貴菜餚多採用"各客"的形式上席,隨帶點心,味碟,具有一定的氣勢,每盤用料在750克以上.
3,頭菜
是整桌宴席中原料最好,質量最精,名氣最大,價格最貴的菜餚.通常排在所有大菜最前面,統帥全席.
配頭菜應注意:
(1)頭菜成本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其他菜餚的配置,故審視宴席的規格常以頭菜為標准.
(2)鑒於頭菜的地位,故原料多選山珍或常用原料中的優良品種.
(3)頭菜應與宴席性質,規格,風味協調,照顧主賓的口味嗜好.
(4)頭菜出場應當醒目,結合本店的技術長處,器皿要大,裝盤豐滿,注重造型,服務員要重點介紹.
4,熱葷大菜
是大菜中的主要支柱,宴席中常安排2-5道,多由魚蝦菜,禽畜菜,蛋奶菜及山珍海味組成.它們與甜食,湯品聯為一體,共同烘托頭菜,構成宴席的主幹.
配熱葷大菜須注意:
(1)熱葷大菜檔次如何,都不可超過頭菜.
(2)各熱菜之間也要搭配合理,避免重復,選用較大的容器.
(3)每份用料在750-1250克.
(4)整形的熱葷菜,由於是以大取勝,故用量一般不受限制,如烤鴨,烤鵝等.
(三)甜菜 甜菜包括甜湯,甜羹在內,凡指宴席中一切甜味的菜品.
甜菜品種:品種較多,有干稀,冷熱,葷素等,根據季節,成本等因素考慮.
用料:廣泛,多選用果蔬,菌耳,畜肉蛋奶.其中,高檔的有冰糖燕窩,冰糖甲魚,冰糖哈士蟆;中檔的有散燴八寶,拔絲香蕉;低檔的有什錦果羹,蜜汁蓮藕.
烹調方法:拔絲,蜜汁,掛霜,糖水,蒸燴,煎炸,冰鎮等.
作 用:改善營養,調劑口味,增加滋味,解酒醒目.
(四)素菜
素菜在宴席中不可缺少,品種較多,多用豆類,菌類,時令蔬菜等.通常配2-4道,上菜的順序多偏後.
素菜入席時應注意:
一須應時當今,二須取其精華,三須精心烹制.
烹調方法:視原料而異,可用炒,燜,燒,扒,燴等.
作 用:改善宴席食物的營養結構,調節人體酸鹼平衡,去膩解酒,變化口味,增進食慾,促進消化.
(五)席點
宴席點心的特色是:注重款式和檔次,講究造型和配器,玲瓏精巧,觀賞價值高.
點心的安排:一般安排2-4道,隨大菜,湯品一起編如菜單,品種多樣,烹調方法多樣
上點心順序:一般穿插於大菜之間上席,
配置席點要求:一要少而精,而須聞名品,三應請行家製作.
(六)湯菜 湯菜的種類較多,傳統宴席中有首湯,二湯,中湯,座湯和飯湯之分.
1,首湯:
又稱"開席湯",此菜在冷盤之前上席.
用料:用海米,蝦仁,魚丁等鮮嫩原料用清湯氽制而成,略呈羹狀.
特點:口味清淡,鮮純香美
作用:用於宴席前清口爽喉,開胃提神,刺激食慾.
變化:首湯多在南方使用如兩廣,海南,香港,澳門.現內地賓館也在照辦,不過多將此湯以羹的形式安排在冷盤之後,作為第一道菜上席.
2,二湯
源於清代.由於滿人宴席的頭菜多為燒烤,為了爽口潤喉,頭菜之後往往要配一道湯菜,在熱菜中排列第二而得名.如果頭菜是燴菜,二湯可省去,若二菜上燒烤,則二湯就移到第三位.
3,中湯 又名"跟湯".酒過三巡,菜吃一半,穿插在大葷熱菜後的湯即為中湯.
作用:消除前面的酒菜之膩,開啟後面的佳餚之美.
4,座湯 又稱"主湯","尾湯",是大菜中最後上的一道菜,也是最好的一道湯.
原料:座湯規格較高,可用整形的雞魚,加名貴的輔料,製成清湯或奶湯均可.為了區別口味,若二湯是清湯,座湯就用奶湯,反之則反.
要求:用品鍋盛裝,冬季多用火鍋代替.座湯的規格應當僅次於頭菜,給熱菜一個完美的收尾.
5,飯湯
宴席即將結束時與飯菜配套的湯品,此湯規格較低,用普通的原料製作即可.現代宴席中飯湯已不多見,僅在部分地區受歡迎.
(七)主食
主食多由糧豆製作,能補充以糖類為主的營養素,協助冷盤和熱菜,使宴席食品營養結構平衡,全部食品配套成龍.
主食通常包括米飯和麵食,一般宴席不用粥品.
(八)飯菜
又稱"小菜",專指飲酒後用以下飯的菜餚
作用:清口,解膩,醒酒,佐飯等功用.
小菜在座湯後入席,不過有些豐盛的宴席,由於菜餚多,賓客很少用飯,也常常取消飯菜;有些簡單的宴席因菜少,可配飯菜作為佐餐小食.
(九)輔佐食品
1,手碟:在宴席開始之前接待賓客的配套小食,如水果,蜜餞,瓜子等.
2,蛋糕:主要是突出辦宴的宗旨,增添喜慶氣氛.
3,果品:用鮮果---如"一帆風順"等
4,茶品:一是注意檔次;二是尊重賓客的風俗習慣,如華北多用花茶,東北多用甜茶,西北多用蓋碗茶,長江流域多用青茶或綠茶,少數民族多用混合茶,接待東亞,西亞和中非外賓宜用綠茶,東歐,西歐,中東和東南亞宜用紅茶,日本宜用烏龍茶,並以茶道之禮.
二,宴席菜餚的組配方法
1,合理分配菜點成本
2,核心菜點的確立
核心菜點是每桌宴席的主角.一般來說,主盤,頭菜,座湯,首點,是宴席食品的"四大支柱";甜菜,素菜,酒,茶是宴席的基本構成,都應重視.
因為,頭拆是"主帥",主盤是"門面",甜菜和素菜具有緩解,調節營養及醒酒的特殊作用;座湯是最好的湯,首點是最好的點心;酒與茶能顯示宴席的規格,應作為核心優先考慮.
3,輔佐菜品的配備
核心菜品一旦確立,輔佐菜品就要"兵隨將走",使宴席形成一個完美的美食體系.
輔佐菜品,在數量上要注意"度",與核心菜保持1:2或1:3的比例;在質量上注意"相稱",檔次可稍低於核心菜,但不能相差懸殊;此外,輔佐菜品還須注意彌補核心菜餚的不足.
4,宴席菜目的編排順序
一般宴席的編排順序是先冷後熱,先炒後燒,先咸後甜,先清淡後味濃.傳統的宴席上菜順序的頭道熱菜是最名貴的菜,主菜上後依次是炒菜,大菜,飯菜,甜菜,湯,點心,水果.現代中餐的編排略有不同,一般是冷盤,熱炒,大菜,湯菜,炒飯,面點,水果,上湯表示菜齊,有的地方上一道點心再上一道菜的做法.
總之,宴席的設計應根據宴席類型,特點,需要,因人,因事,因時而定.會花許多力氣.
❹ 做水果拼盤的方法是什麼
刀工好,擺個有創意的造型就ok
小學時候我們老師還組織過水果拼盤會呢
讓我們自己製作
沒有固定做法的,漂亮好吃就是王道!
水果拼盤與食雕一樣,是一門技術,需要經過正規的學習與訓練,方能掌握。
一、選料
從水果的色澤、形狀、口味、營養價值、外觀完美度等多方面對水果進行選擇。選擇的幾種水果組合在一起,搭配應協調。最重要的一點是水果本身應是熟的、新鮮的、衛生的。同時注意製作拼盤的水果不能太熟,否則會影響加工和擺放。
二、構思
製作水果拼盤的目的是使簡單的個體水果通過形狀、色彩等幾方面藝術性地結合為一個整體,以色彩和美觀取勝,從而刺激客人的感官,增進其食慾。水果拼盤雖比不上冷拼和食品雕刻那樣復雜,但也不能隨便應付,製作前應充分考慮到宴會的主題,並進一步為其命名。
三、色彩搭配
大部分人將水果作為飯後食品,也就是人們在酒足飯飽之後才想到食用水果。這時大多數的人已沒有多少食慾,這就為我們設計水果拼盤提出了一個難題:怎樣的色、香、味、形、器才能重新將人們的食慾引起?水果的色、香、味是我們所無法改變的,若改變了可能也失去了本身的意義。但我們可以根據想像將各種顏色的水果藝術地搭配成一個整體,通過艷麗的色彩來再次將人們對食物的慾望喚起。水果顏色的搭配一般有「對比色」搭配、「相近色」搭配及「多色」搭配三種。紅配綠、黑配白便是標準的對比色搭配;紅、黃、橙可算是相近色搭配;紅、綠、紫、黑、白可算是豐富的多色搭配。
四、藝術造型與器皿選擇
根據選定水果的色彩和形狀來進一步確定其整盤的造型。整盤水果的造型要有器皿來輔助,不同的藝術造型要選擇不同形狀、規格的器皿。如長形的水果造型便不能選擇圓盤來盛放。另外還要考慮到盤邊的水果花邊裝飾,也應符合整體美並能襯托主體造型。
至於器皿質地的選擇,一方面可根據酒吧的檔次,一方面可根據果盤的價格來確定。酒吧常用的果盤為玻璃製品,高檔些的有水晶製品、金銀製品。
五、刀功
選好水果、造型和器皿,便可動手製作了、操作時應注意刀功方面應以簡單易做、方便出品為原則。
(一)拼盤常用刀法
水果拼盤用刀要比雕刻簡單多了。一般用西餐法式廚刀(France)和寶齡刀(Boning)即可。下面介紹一下水果拼盤常見的
刀法:
1.打皮:用小刀削去原料的外表皮,一般是指不能食用的部分。大部分水果洗凈後皮可食用的就不用削皮。有些水果去皮後暴露在空氣中,會迅速發生色澤變褐或變紅,因此,去皮後應迅速浸入檸檬水中護色。
2.橫刀:按刀口與原料生長的自然紋路相垂直的方向施刀。可切塊、切片一。
3.縱刀:按刀口與原料生長的自然紋路相同的方向施刀。可切塊、切片。
4.斜刀:按刀口與原料生長的自然紋路成一夾角的方向施刀。可切塊沏片。
5.剝:用刀將不能食用的部分剝開,如柑、橘等。
6.鋸齒刀:用切刀在原料上每直刀一刀,接著就斜刀一刀,兩對刀口的方向成一夾角,刀口成對相交,使刀口相交處的部分脫離而呈鋸齒形。
7.勺挖:用西瓜勺挖成球形狀。多用於瓜類。
8.劑或挖:用刀挖去水果不能食用的部分,如果核仁等。
水果加工應注意以下原則:
1.無論採用何種方法,水果的厚薄、大小以被直接食用為宜。
2.加工出水果的原料應明顯可辨。_
(二)各類水果常用刀法例舉
1.柑橘類:這一類中的柑橘形狀較大,表皮厚而易剝,而果食之口感一般,所以可用表皮進行表皮造型,即將表皮與肉進行正確分離,然後將表皮加工成籃或盅狀盛器,裡面盛入一些顏色鮮艷的圓果,如櫻桃、荔枝、橘瓣、葡萄等,取出來的果肉可用來作圍邊裝飾。檸檬和甜橙的用途基本一樣,一般帶皮使用。由於其果肉與表皮不易剝離,大多數是加工成薄形圓片或半圓,用疊、擺、串等方法製成花邊。
2.瓜類:西瓜、哈密瓜的肉質豐滿,有一定的韌性,可加工成球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幾何形狀。形狀可大可小,不同的形狀進行規則的美術拼擺,既方便食用又有藝術造型。另外,利用瓜類表皮與肉質色澤相異,有鮮明對比度這一特點,將瓜的肉瓤掏空,在外表皮上刻出線條的簡單平面,將整個瓜體製成盅狀、盤狀、籃狀或底襯,效果較好。這類水果需配食用簽。
3.櫻桃、荔枝類:這一類水果形狀較小,顏色艷麗,果肉軟嫩含汁多,多用於裝飾或點綴盅、籃等盛具的內容物。
六、出品
出品應做到現做現出品。拼盤造型盡量迅速,防止營養、水分流失,尤其要保證水果的整潔衛生,同時配置相應的實用工具及適量餐巾紙。
其實水果拼盤很容易做,就是選擇色彩鮮艷的各色水果切成片或塊甚至切成花樣狀,在一個漂亮的容器里擺放成圖案狀就可以了。
比如水果顏色的選擇:
紅色:西瓜,草莓,櫻桃,聖女果...
黃色:香蕉,菠蘿,黃桃,杏,芒果,木瓜...
白色:梨,荔枝,荸薺...
綠色:楊桃,獼猴桃,
紫色:李子,
水果拼盤的關鍵是搭配色彩和圖案,要憑想像和有點藝術感。
與其做水果拼盤還不如做水果沙拉!水果沙拉很容易做:
給你介紹一款最簡單易行的水果沙拉的製作方法:
選擇幾樣你愛吃的水果,比如:香蕉,菠蘿,草莓,蘋果,獼猴桃...只要你喜歡吃的水果凡是現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無論什麼水果都行,洗凈,去皮,切成栗子大小的塊 ,用買來的色拉醬拌勻,裝在一個漂亮的盤子里再點綴幾顆紅櫻桃(也可以食用之前先冷藏一下)就可以食用了,食用的時候使用牙簽或者小叉子。水果沙拉一般都是飯後甜點的時候食用,也可以單獨隨意食用。
如果你不放沙拉醬,也能算是水果拼盤,只不過很簡單地把它們拌在一起放入一個玻璃容器里,也很漂亮
朋友,詳細的介紹給你了,很全的:
如何自製美味的水果拼盤(圖)
水果拼盤是一種消滯和胃、增進食慾、美化宴席、烘托氣氛、增進友誼的「水果工藝」作品。無論是國宴,還是家庭喜慶宴席,都能顯示出其藝術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人們在得到物質享受的同時,也能得到藝術享受。
在寒冷的冬季,您在閑暇的時候自己動手做一盤水果拼盤,既好吃又營養豐富,何樂而不為呢。
您需要准備以下用具:一個平底鍋,一個木勺子,一個大湯勺。具體用料如下:1公斤水果(蘋果、梨、木瓜、櫻桃、杏仁、草莓等,根據您的喜好來選擇),將水果去皮去核;糖(一般來說,一公斤水果需要5勺糖,當然如果您選擇的水果本身含果糖就高,可以少加些 糖);檸檬汁或香草等。水果的准備需要10到15分鍾,燒的時間大約是10到20分鍾。
准備步驟如下:洗水果,去皮去核切好;將水倒在平底鍋里,加糖加香料;將水燒開;根據選擇的水果煮10到20分鍾;將其攪拌;倒在盆里冷卻。
http://a.ce100.com/list/1992291.htm
材料:
(1)糯米粉100克、水50克。
(2)冰淇淋1球、西瓜、哈密瓜(挖球狀)各數粒、獼猴桃丁少許、蜜豆、湯圓各適量。
(3)黑糖汁:黑糖70克、熱水40克、麥芽糖漿1大匙、白蘭地酒1/4茶匙。
作法:
1、材料(1)混合揉勻(圖1),分成10個,搓圓,入滾水中煮熟(圖2),取出泡冰水冷卻後(圖3),撈出瀝干。
2、材料(3)(酒除外)混合煮開,關火後加入酒,置涼。
3、容器中擺入西瓜球、哈蜜瓜球、獼猴桃丁、蜜豆及湯圓,再舀入冰淇淋,淋上黑糖汁即可
西瓜配澳洲乳酪
原料:西瓜80克、澳大利亞乳酪40克、酸味汁10毫升
製作方法:
1.將西瓜切成三角形片,並將中間挖空,再用澳大利亞乳酪填滿。
2.淋入少許酸味汁,以添加一點酸度。
美味水果拼盤
水果拼盤是一種消滯和胃、增進食慾、美化宴席、烘托氣氛、增進友誼的「水果工藝」作品。無論是國宴,還是家庭喜慶宴席,都能顯示出其藝術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人們在得到物質享受的同時,也能得到藝術享受。
在寒冷的冬季,您在閑暇的時候自己動手做一盤水果拼盤,既好吃又營養豐富,何樂而不為呢。
您需要准備以下用具:一個平底鍋,一個木勺子,一個大湯勺。具體用料如下:1公斤水果(蘋果、梨、木瓜、櫻桃、杏仁、草莓等,根據您的喜好來選擇),將水果去皮去核;糖(一般來說,一公斤水果需要5勺糖,當然如果您選擇的水果本身含果糖就高,可以少加些糖);檸檬汁或香草等。水果的准備需要10到15分鍾,燒的時間大約是10到20分鍾。
准備步驟如下:洗水果,去皮去核切好;將水倒在平底鍋里,加糖加香料;將水燒開;根據選擇的水果煮10到20分鍾;將其攪拌;倒在盆里冷卻。
歐甘菊??果凍
材料:
(1)干歐甘菊2大匙、干檸檬草2大匙、沸水920克。
(2)珍珠粉1.5茶匙、砂糖180克。
做法:
1、干歐甘菊和干檸檬草浸泡1分鍾後煮開,用濾網濾除歐甘菊和檸檬草。
2、加入調勻的材料煮溶,關火。
3、倒入模具中,待涼凝結,冷藏後即可食用。另外,也可在表面裝飾金箔,以更添美感。
南北水果撈
一種新的飲食文化??水果文化以它絢麗的色彩、清爽的味道著實炫了一把。雖說水果入菜在很多地方的美食中都很常見,但是一頓飯從配菜到主食全都是水果,實屬新鮮,所以以水果為餐的「水果撈」很快成了老少皆宜的美味新寵。
??別看「水果撈」在北京剛亮相不久,卻已經分出了南、北兩派,主打雖然都是水果,但風格、味道、感覺卻迥然不同。
南??撈著吃的藝術品
??南派的「水果撈」是從香港流行過來的,是時下香港正受寵的美食。南方人眼中的「水果撈」叫做fruitymixed,也就是把各種水果以不同的方式混合在一起,用勺或叉子撈著來吃的意思。
??南派水果撈把視覺美和味道美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每樣水果美食,全是當天的新鮮水果,而且無論吃的還是喝的,紅、綠、白、橘等顏色配在一起的樣子都特別好看,就像一件完美的藝術品,讓人不忍入口。
北??「有名堂」里喝水果
??北派的水果撈體現北方人的特色,雖然沒有南方人對美食的細膩,但水果的造型、味道,以及吃的方式卻也流露著北方的直爽和豪邁。
北派水果撈果汁比較多,而且大都是用冰鎮透了的,喝起來別提多爽了。即使是吃整塊兒的水果,這些水果也多是泡在果汁里,而且量很大,讓你連湯帶水地喝水果。
黑森林蛋糕為愛吃狂
不管多高貴的星級酒店,也不管多普通的西式餐館,只要有售賣點心的地方,一定少不了黑森林蛋糕。通常它不是最眩、最醒目的,但是總有忠實擁躉對它青睞有加。富有意境的名字;香濃誘人的巧克力口味;柔軟的口感、甜蜜的味道……完美的黑森林蛋糕經得起各種口味的挑剔。即使面對再多琳琅滿目的選擇,很多人也會不自禁地脫口而出??黑森林!
黑森林蛋糕的主料與配料
主料:巧克力蛋糕坯、黑櫻桃罐頭
配料:奶油、櫻桃酒、糖粉
做法:1、將三角形巧克力蛋糕坯切成三片。
2、均勻地塗上奶油。
3、放上用櫻桃酒煮過的黑櫻桃。
4、擺上另一片巧克力蛋糕,加工方法同上。
5、再放一片巧克力蛋糕,並塗上奶油。
6、在蛋糕上擠一朵奶油花,放一顆紅櫻桃,最後撒上巧克力片和糖粉即可。
鮮水果西米撈
此款「鮮水果西米撈」,看一眼就已忍不住想吃了。
這是「佰搭果」的特色B仔水果撈,有西瓜、奇異果、草莓、火龍果、椰片、楊桃、菠蘿……賣相夠嬌艷,女孩子遇見定是一見鍾情。舀上一點牛奶西米,拌在各式各樣的水果上,演變出百搭的口感
什果西米撈
原料:
1、西米:100g
2、杏仁露:一聽
3、白糖:5湯匙(根據個人口味添減)
4、各種時令水果(如芒果)
5、三花淡奶:2湯匙
做法:
1、水煮開後,倒入西米,等到再次滾開,熄火浸泡20分鍾,然後再用涼水浸泡。
2、等水再煮開,倒入浸好的西米,等西米煮至透明時,加入整聽杏仁露和淡奶,滾開後熄火,晾涼,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3、把各種時令水果洗凈、剝皮、切丁。
4、吸滿杏仁露的西米,撈在漂亮玻璃容器中,一碗西米撈就做好了
水果七色球
包括有檸檬、芒果、青蘋果、香橙、西番蓮、草莓和菠蘿這七種口味,清甜微酸,冰涼解暑
http://www.eoooo.net/html/2006-03/11426.shtml
朋友,給你了網址,更全的!
❺ 誰有一些簡單的水果拼盤的製作方法
水果拼盤 類別: 美容養顏食譜 夏季養生食譜 青少年食譜 減肥瘦身食譜 工藝: 其他 口味: 甜味 食用:中餐|晚餐|零食 主料: 蘋果200.0 克 橙子250.0 克 西瓜3000.0 克 草莓600.0 克 輔料: 櫻桃5.0 克
烹飪方法:
1. 取白色腰盤1 只,將草莓500克、甜橙250克、蘋果100克、櫻桃5克均用沙濾水洗凈;
2. 甜橙對半剖開,在盤中豎立圍成一壽桃形;
3. 蘋果先切下1/4,待用,餘下的上、左、右三面用兩斜刀交叉的方法,製作成天鵝的身子及兩翅膀;切下的1/4 雕成天鵝頭;
4. 用紅櫻桃雕裝成天鵝的眼睛;
5. 組飾好的天鵝擺於壽桃尾部;
6. 甜橙中間裝上草莓,即成「天鵝回首」;
7. 將草莓100克、蘋果100克洗凈;
8. 其中草毒摘去蒂;
9. 蘋果去皮後,用挖球器,挖成球形,同草莓放於沙濾水中;
10. 將半隻重約1000克的西瓜雕刻成鏤空的底座,放於盤中;
11. 另一隻約重2000克的西瓜在1/3 上方用雕刀雕出花藍的上半部,在餘下2/3 部分的四周,用鏤空雕的方法,雕出圖案後,浸於沙濾水中,使雕出的圖案變得生動;
12. 用挖球器挖出西瓜肉球和草莓、蘋果球一起放入經冰制的糖水中,隨後裝入雕好的西瓜花籃之中,即成傳統的水果拼盤「水果花籃」。
如何自製美味的水果拼盤(圖)
水果拼盤是一種消滯和胃、增進食慾、美化宴席、烘托氣氛、增進友誼的「水果工藝」作品。無論是國宴,還是家庭喜慶宴席,都能顯示出其藝術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人們在得到物質享受的同時,也能得到藝術享受。
在寒冷的冬季,您在閑暇的時候自己動手做一盤水果拼盤,既好吃又營養豐富,何樂而不為呢。
您需要准備以下用具:一個平底鍋,一個木勺子,一個大湯勺。具體用料如下:1公斤水果(蘋果、梨、木瓜、櫻桃、杏仁、草莓等,根據您的喜好來選擇),將水果去皮去核;糖(一般來說,一公斤水果需要5勺糖,當然如果您選擇的水果本身含果糖就高,可以少加些 糖);檸檬汁或香草等。水果的准備需要10到15分鍾,燒的時間大約是10到20分鍾。
准備步驟如下:洗水果,去皮去核切好;將水倒在平底鍋里,加糖加香料;將水燒開;根據選擇的水果煮10到20分鍾;將其攪拌;倒在盆里冷卻。
刀工好,擺個有創意的造型就ok
小學時候我們老師還組織過水果拼盤會呢
讓我們自己製作
沒有固定做法的,漂亮好吃就是王道!
水果拼盤與食雕一樣,是一門技術,需要經過正規的學習與訓練,方能掌握。
一、選料
從水果的色澤、形狀、口味、營養價值、外觀完美度等多方面對水果進行選擇。選擇的幾種水果組合在一起,搭配應協調。最重要的一點是水果本身應是熟的、新鮮的、衛生的。同時注意製作拼盤的水果不能太熟,否則會影響加工和擺放。
二、構思
製作水果拼盤的目的是使簡單的個體水果通過形狀、色彩等幾方面藝術性地結合為一個整體,以色彩和美觀取勝,從而刺激客人的感官,增進其食慾。水果拼盤雖比不上冷拼和食品雕刻那樣復雜,但也不能隨便應付,製作前應充分考慮到宴會的主題,並進一步為其命名。
三、色彩搭配
大部分人將水果作為飯後食品,也就是人們在酒足飯飽之後才想到食用水果。這時大多數的人已沒有多少食慾,這就為我們設計水果拼盤提出了一個難題:怎樣的色、香、味、形、器才能重新將人們的食慾引起?水果的色、香、味是我們所無法改變的,若改變了可能也失去了本身的意義。但我們可以根據想像將各種顏色的水果藝術地搭配成一個整體,通過艷麗的色彩來再次將人們對食物的慾望喚起。水果顏色的搭配一般有「對比色」搭配、「相近色」搭配及「多色」搭配三種。紅配綠、黑配白便是標準的對比色搭配;紅、黃、橙可算是相近色搭配;紅、綠、紫、黑、白可算是豐富的多色搭配。
四、藝術造型與器皿選擇
根據選定水果的色彩和形狀來進一步確定其整盤的造型。整盤水果的造型要有器皿來輔助,不同的藝術造型要選擇不同形狀、規格的器皿。如長形的水果造型便不能選擇圓盤來盛放。另外還要考慮到盤邊的水果花邊裝飾,也應符合整體美並能襯托主體造型。
至於器皿質地的選擇,一方面可根據酒吧的檔次,一方面可根據果盤的價格來確定。酒吧常用的果盤為玻璃製品,高檔些的有水晶製品、金銀製品。
五、刀功
選好水果、造型和器皿,便可動手製作了、操作時應注意刀功方面應以簡單易做、方便出品為原則。
(一)拼盤常用刀法
水果拼盤用刀要比雕刻簡單多了。一般用西餐法式廚刀(France)和寶齡刀(Boning)即可。下面介紹一下水果拼盤常見的
刀法:
1.打皮:用小刀削去原料的外表皮,一般是指不能食用的部分。大部分水果洗凈後皮可食用的就不用削皮。有些水果去皮後暴露在空氣中,會迅速發生色澤變褐或變紅,因此,去皮後應迅速浸入檸檬水中護色。
2.橫刀:按刀口與原料生長的自然紋路相垂直的方向施刀。可切塊、切片一。
3.縱刀:按刀口與原料生長的自然紋路相同的方向施刀。可切塊、切片。
4.斜刀:按刀口與原料生長的自然紋路成一夾角的方向施刀。可切塊沏片。
5.剝:用刀將不能食用的部分剝開,如柑、橘等。
6.鋸齒刀:用切刀在原料上每直刀一刀,接著就斜刀一刀,兩對刀口的方向成一夾角,刀口成對相交,使刀口相交處的部分脫離而呈鋸齒形。
7.勺挖:用西瓜勺挖成球形狀。多用於瓜類。
8.劑或挖:用刀挖去水果不能食用的部分,如果核仁等。
水果加工應注意以下原則:
1.無論採用何種方法,水果的厚薄、大小以被直接食用為宜。
2.加工出水果的原料應明顯可辨。_
(二)各類水果常用刀法例舉
1.柑橘類:這一類中的柑橘形狀較大,表皮厚而易剝,而果食之口感一般,所以可用表皮進行表皮造型,即將表皮與肉進行正確分離,然後將表皮加工成籃或盅狀盛器,裡面盛入一些顏色鮮艷的圓果,如櫻桃、荔枝、橘瓣、葡萄等,取出來的果肉可用來作圍邊裝飾。檸檬和甜橙的用途基本一樣,一般帶皮使用。由於其果肉與表皮不易剝離,大多數是加工成薄形圓片或半圓,用疊、擺、串等方法製成花邊。
2.瓜類:西瓜、哈密瓜的肉質豐滿,有一定的韌性,可加工成球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幾何形狀。形狀可大可小,不同的形狀進行規則的美術拼擺,既方便食用又有藝術造型。另外,利用瓜類表皮與肉質色澤相異,有鮮明對比度這一特點,將瓜的肉瓤掏空,在外表皮上刻出線條的簡單平面,將整個瓜體製成盅狀、盤狀、籃狀或底襯,效果較好。這類水果需配食用簽。
3.櫻桃、荔枝類:這一類水果形狀較小,顏色艷麗,果肉軟嫩含汁多,多用於裝飾或點綴盅、籃等盛具的內容物。
六、出品
出品應做到現做現出品。拼盤造型盡量迅速,防止營養、水分流失,尤其要保證水果的整潔衛生,同時配置相應的實用工具及適量餐巾紙。
其實水果拼盤很容易做,就是選擇色彩鮮艷的各色水果切成片或塊甚至切成花樣狀,在一個漂亮的容器里擺放成圖案狀就可以了。
比如水果顏色的選擇:
紅色:西瓜,草莓,櫻桃,聖女果...
黃色:香蕉,菠蘿,黃桃,杏,芒果,木瓜...
白色:梨,荔枝,荸薺...
綠色:楊桃,獼猴桃,
紫色:李子,
水果拼盤的關鍵是搭配色彩和圖案,要憑想像和有點藝術感。
與其做水果拼盤還不如做水果沙拉!水果沙拉很容易做:
給你介紹一款最簡單易行的水果沙拉的製作方法:
選擇幾樣你愛吃的水果,比如:香蕉,菠蘿,草莓,蘋果,獼猴桃...只要你喜歡吃的水果凡是現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無論什麼水果都行,洗凈,去皮,切成栗子大小的塊 ,用買來的色拉醬拌勻,裝在一個漂亮的盤子里再點綴幾顆紅櫻桃(也可以食用之前先冷藏一下)就可以食用了,食用的時候使用牙簽或者小叉子。水果沙拉一般都是飯後甜點的時候食用,也可以單獨隨意食用。
如果你不放沙拉醬,也能算是水果拼盤,只不過很簡單地把它們拌在一起放入一個玻璃容器里,也很漂亮
朋友,詳細的介紹給你了,很全的:
如何自製美味的水果拼盤(圖)
水果拼盤是一種消滯和胃、增進食慾、美化宴席、烘托氣氛、增進友誼的「水果工藝」作品。無論是國宴,還是家庭喜慶宴席,都能顯示出其藝術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人們在得到物質享受的同時,也能得到藝術享受。
在寒冷的冬季,您在閑暇的時候自己動手做一盤水果拼盤,既好吃又營養豐富,何樂而不為呢。
您需要准備以下用具:一個平底鍋,一個木勺子,一個大湯勺。具體用料如下:1公斤水果(蘋果、梨、木瓜、櫻桃、杏仁、草莓等,根據您的喜好來選擇),將水果去皮去核;糖(一般來說,一公斤水果需要5勺糖,當然如果您選擇的水果本身含果糖就高,可以少加些 糖);檸檬汁或香草等。水果的准備需要10到15分鍾,燒的時間大約是10到20分鍾。
准備步驟如下:洗水果,去皮去核切好;將水倒在平底鍋里,加糖加香料;將水燒開;根據選擇的水果煮10到20分鍾;將其攪拌;倒在盆里冷卻。
http://a.ce100.com/list/1992291.htm
材料:
(1)糯米粉100克、水50克。
(2)冰淇淋1球、西瓜、哈密瓜(挖球狀)各數粒、獼猴桃丁少許、蜜豆、湯圓各適量。
(3)黑糖汁:黑糖70克、熱水40克、麥芽糖漿1大匙、白蘭地酒1/4茶匙。
作法:
1、材料(1)混合揉勻(圖1),分成10個,搓圓,入滾水中煮熟(圖2),取出泡冰水冷卻後(圖3),撈出瀝干。
2、材料(3)(酒除外)混合煮開,關火後加入酒,置涼。
3、容器中擺入西瓜球、哈蜜瓜球、獼猴桃丁、蜜豆及湯圓,再舀入冰淇淋,淋上黑糖汁即可
西瓜配澳洲乳酪
原料:西瓜80克、澳大利亞乳酪40克、酸味汁10毫升
製作方法:
1.將西瓜切成三角形片,並將中間挖空,再用澳大利亞乳酪填滿。
2.淋入少許酸味汁,以添加一點酸度。
美味水果拼盤
水果拼盤是一種消滯和胃、增進食慾、美化宴席、烘托氣氛、增進友誼的「水果工藝」作品。無論是國宴,還是家庭喜慶宴席,都能顯示出其藝術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人們在得到物質享受的同時,也能得到藝術享受。
在寒冷的冬季,您在閑暇的時候自己動手做一盤水果拼盤,既好吃又營養豐富,何樂而不為呢。
您需要准備以下用具:一個平底鍋,一個木勺子,一個大湯勺。具體用料如下:1公斤水果(蘋果、梨、木瓜、櫻桃、杏仁、草莓等,根據您的喜好來選擇),將水果去皮去核;糖(一般來說,一公斤水果需要5勺糖,當然如果您選擇的水果本身含果糖就高,可以少加些糖);檸檬汁或香草等。水果的准備需要10到15分鍾,燒的時間大約是10到20分鍾。
准備步驟如下:洗水果,去皮去核切好;將水倒在平底鍋里,加糖加香料;將水燒開;根據選擇的水果煮10到20分鍾;將其攪拌;倒在盆里冷卻。
歐甘菊??果凍
材料:
(1)干歐甘菊2大匙、干檸檬草2大匙、沸水920克。
(2)珍珠粉1.5茶匙、砂糖180克。
做法:
1、干歐甘菊和干檸檬草浸泡1分鍾後煮開,用濾網濾除歐甘菊和檸檬草。
2、加入調勻的材料煮溶,關火。
3、倒入模具中,待涼凝結,冷藏後即可食用。另外,也可在表面裝飾金箔,以更添美感。
南北水果撈
一種新的飲食文化??水果文化以它絢麗的色彩、清爽的味道著實炫了一把。雖說水果入菜在很多地方的美食中都很常見,但是一頓飯從配菜到主食全都是水果,實屬新鮮,所以以水果為餐的「水果撈」很快成了老少皆宜的美味新寵。
??別看「水果撈」在北京剛亮相不久,卻已經分出了南、北兩派,主打雖然都是水果,但風格、味道、感覺卻迥然不同。
南??撈著吃的藝術品
??南派的「水果撈」是從香港流行過來的,是時下香港正受寵的美食。南方人眼中的「水果撈」叫做fruitymixed,也就是把各種水果以不同的方式混合在一起,用勺或叉子撈著來吃的意思。
??南派水果撈把視覺美和味道美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每樣水果美食,全是當天的新鮮水果,而且無論吃的還是喝的,紅、綠、白、橘等顏色配在一起的樣子都特別好看,就像一件完美的藝術品,讓人不忍入口。
北??「有名堂」里喝水果
??北派的水果撈體現北方人的特色,雖然沒有南方人對美食的細膩,但水果的造型、味道,以及吃的方式卻也流露著北方的直爽和豪邁。
北派水果撈果汁比較多,而且大都是用冰鎮透了的,喝起來別提多爽了。即使是吃整塊兒的水果,這些水果也多是泡在果汁里,而且量很大,讓你連湯帶水地喝水果。
黑森林蛋糕為愛吃狂
不管多高貴的星級酒店,也不管多普通的西式餐館,只要有售賣點心的地方,一定少不了黑森林蛋糕。通常它不是最眩、最醒目的,但是總有忠實擁躉對它青睞有加。富有意境的名字;香濃誘人的巧克力口味;柔軟的口感、甜蜜的味道……完美的黑森林蛋糕經得起各種口味的挑剔。即使面對再多琳琅滿目的選擇,很多人也會不自禁地脫口而出??黑森林!
黑森林蛋糕的主料與配料
主料:巧克力蛋糕坯、黑櫻桃罐頭
配料:奶油、櫻桃酒、糖粉
做法:1、將三角形巧克力蛋糕坯切成三片。
2、均勻地塗上奶油。
3、放上用櫻桃酒煮過的黑櫻桃。
4、擺上另一片巧克力蛋糕,加工方法同上。
5、再放一片巧克力蛋糕,並塗上奶油。
6、在蛋糕上擠一朵奶油花,放一顆紅櫻桃,最後撒上巧克力片和糖粉即可。
鮮水果西米撈
此款「鮮水果西米撈」,看一眼就已忍不住想吃了。
這是「佰搭果」的特色B仔水果撈,有西瓜、奇異果、草莓、火龍果、椰片、楊桃、菠蘿……賣相夠嬌艷,女孩子遇見定是一見鍾情。舀上一點牛奶西米,拌在各式各樣的水果上,演變出百搭的口感
什果西米撈
原料:
1、西米:100g
2、杏仁露:一聽
3、白糖:5湯匙(根據個人口味添減)
4、各種時令水果(如芒果)
5、三花淡奶:2湯匙
做法:
1、水煮開後,倒入西米,等到再次滾開,熄火浸泡20分鍾,然後再用涼水浸泡。
2、等水再煮開,倒入浸好的西米,等西米煮至透明時,加入整聽杏仁露和淡奶,滾開後熄火,晾涼,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3、把各種時令水果洗凈、剝皮、切丁。
4、吸滿杏仁露的西米,撈在漂亮玻璃容器中,一碗西米撈就做好了
水果七色球
包括有檸檬、芒果、青蘋果、香橙、西番蓮、草莓和菠蘿這七種口味,清甜微酸,冰涼解暑
http://www.eoooo.net/html/2006-03/11426.shtml
朋友,給你了網址,更全的!
❻ 淮北有啥特色美食誰知道
第一、糕點:
糕點分為普通糕點和精細糕點(粗點、細點)兩種。像三刀子、羊角蜜、小京棗、螞蚱腿、豆角皮、燎花、麻餅等均為普通糕點。精細糕點有寸金、麻片、烘糕、蜂糕、雲片、山楂糕、皮糖、蛋糕、雞骨糖、京蜜等。此外還有些時令性的糕點:酥糖、木瓜糕、綠豆糕、月餅等。並有專為祭祀用的禮品,通稱「蜜供」。蜜供是用白糖製成的各種各樣的人和物。如八仙人子、神像、宮殿、牌坊、寶塔、香爐、蠟台、壺、碗、盆、瓶、龍、虎、獅、馬、牛、豬、羊、雞、鴨、鵝、花、鳥、魚等。這些「蜜供」製作精巧完美,觀之,形態逼真,食之,香甜可口。
第二、老城辣湯
相傳乾隆在下江南時,路過此地,感到肚子餓了,恰好路邊有一家老太太煮雞湯,乾隆就坐在路邊喝了一碗,感到很香,湯里還有麥仁,乾隆卻不知這麥仁是雞沒洗干凈留在雞肚子里的。於是,乾隆就問老太太:「這是啥湯?」老太太年齡大,耳朵也背,沒聽清楚,就重復了一句:「啥湯?」乾隆就誤認為這湯的名字就叫「啥湯」。後來這個名字就叫開了,現在在濉溪人們都叫「啥湯」,又因為湯的味道鮮辣,有的人又稱之為辣湯或胡辣湯。
第三、王憨子油茶
王憨子原名王新從,他精心研製的油茶在老城小吃群中獨領風騷。油茶是濉溪小吃中的滋補精品,人們常說「老城油茶噴噴香」。在街頭的飲食攤子上,擺把大壺,外用棉布包著用作保溫,壺內有做好的油茶。食用時,加醋、醬油、麻油,酸辣鮮香,美味可口。其口感滑膩油潤,略感糊口,且酥油香氣濃郁,營養豐富,深受老人和兒童的喜愛。油茶除了香,還有提神、消食健胃、驅濕避瘴、驅寒治感冒等功效!
百善硬面大卷
濉溪百善硬面大卷以形狀美觀看見舒心,麥香筋道吃起來掉渣,方圓百里聞名遐邇。過往的客商路人,常品嘗硬面大卷以飽口福。
百善硬面大卷不同於一般的大卷。首先是它的「硬」;用手按不出凹坑,攥在拳中不變形,像磚頭塊似的。再者是「大」:正宗的大卷一般長7厘米,寬3厘米,高 15厘米,一個足有四兩多。其次是它的形狀:上方為橋拱圓弧形,下邊為四方形。僅這三個特點,非一般大卷能媲美也。
百善硬面大卷,幾經興盛沉浮。如今在百善鎮只有謝家獨家經營。百善硬面大卷已瀕於失傳的邊緣。
雙堆面魚
濉溪雙堆面魚是民間非常簡朴的傳統主食之一。近年來,它登上一些大飯店的大雅之堂,成為許多食客必點的主食之一。
濉溪雙堆面魚做法很簡單,用碗盛上麵粉,加上一定的水,放鹽適量,搗成糊狀,將水燒開後,用筷子將搗成糊狀的麵糊一筷一筷地撥入正在燒的開水之中,麵糊進入開水後凝固,形狀像大大小小的河魚,成蛋狀。面魚入鍋煮熟後,再加上適量的鹽、油和調料即可食用。如果搗麵糊時,加上一兩個雞蛋,面魚吃起來會更松軟。
「雙堆面魚」可葷可素,而面魚的葷素一般都以配料和佐料來調節,素者,配料施以青菜、菠菜之類的蔬菜,用油也以小磨麻油為主。葷者,配料可用各類肉丁肉絲,用油則以動物油為主,加以少量的香油搭配。煮麵魚的湯也有講究,現在大多用豬骨、牛骨、羊架子等燉煮的高湯了。
南坪響肚
濉溪南坪響肚是用新鮮豬肚烹制而成,是南坪鎮的一道特色名菜。在濉溪南坪鎮,無論是紅白喜憂還是朋友聚會的宴席上必有「響肚」,它具有味道鮮美、清香宜人、清脆爽口的特點,在口中嚼時,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故稱「響肚」。
據介紹,響肚的製作方法也很簡單,但煮時的火候應根據作料細致掌握。需購買新鮮豬肚,用鹽和醋水反復搓洗,切成條狀,在開水鍋煮熟加作料,用小食盆或大瓷碗將湯、肚一起盛出來,用小勺舀著吃。
南坪響肚老少皆宜,營養豐富、色味俱佳,深受城鄉人民喜愛。如今,在宿州、淮北、蚌埠等城市都有「南坪響肚」。
淮北名菜、淮北狗肉、濉溪羊肉湯、素餡扁食(大年三十晚上包好,初一早上吃的餃子)、乾菜角子(一般正月十五做)、油炸小磨綠豆丸子(一般春節期間做)、水煎包、燒餅、鏊子烙饃、(芝麻)干饃、小磨香油、雞蛋茶、(香油)腌冬瓜醬豆、變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