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面,巧克力,糖霜餅干,都可以替代生日蛋糕的儀式感。
糖霜餅干一人一塊作為伴手禮,收到的人比切蛋糕更開心 還可以做成拼圖的形狀,拆開拼圖更好玩,小小一塊吃著也不擔心不健康。
長壽面主料為高筋粉,配以各種調料,代表人們對未來的一種美好願望。
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節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
生日,漢語詞彙,拼音:shēng rì,顧名思義是指人出生之日,也是每年滿周歲的那一天。但有些地方的民俗認為,這同時也是母親的「受難日」。因為以前的科技不像如今日新月異,那時的母親生孩子,有「一隻腳在棺材裡,一隻腳在棺材外」一說。所以,他們覺得在那天,應該以孝敬母親為主。
幾千年來,中國人的生日記錄方法跟西方大相逕庭。中國人新的一歲開始於農歷新年的大年初一,也就是說除夕過後,每個人就長了一歲。所以新年「辭舊迎新」的意味裡面還有歲數的一定含義。
而一般過生日還是習慣使用農歷。所以自民國以來每個人可以有兩個生日,一個農歷一個公歷。因為中國農歷紀年法是一種經過修訂的月歷,與月亮的公轉周期有關,所以每一年農歷生日對應的公歷日期皆不相同。
第一個生日稱為「周歲」,幾乎是最重要的生日。
舊時年長者過生日分得比較仔細。如果是大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家長過生日還會有相應的慶祝活動,稱為祝壽。傳統生日一般是按虛歲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