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熔爐最後男主為什麼提著一盒蛋糕
擴展閱讀
武漢生日蛋糕培訓學校 2025-05-25 08:24:57
軍婚生日蛋糕 2025-05-25 08:24:56
蛋糕裝飾糖人哪裡買 2025-05-25 07:50:33

熔爐最後男主為什麼提著一盒蛋糕

發布時間: 2022-09-21 20:59:11

『壹』 熔爐真實事件是怎樣的

熔爐真實事件是在2000年,一個韓國的律師聽說了自己的一位老師朋友,談起就職在一所光州的聾啞人學校大到高位的校長,小到普通的教工,一直長期在虐待性侵這些不能說話的30多名聾啞兒童,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才7歲。

律師聽說了這個事件後,便決定和老師兩人一起為學校里成長的孩子討回公道。然而律師的教師朋友在調查收集證據時,不幸遭到了校方的暗殺。此後的7年中,律師帶著性侵受害的三位小孩子,一直與揭發案件的真相做斗爭。不久,律師因身心受創,患上了癌症,但他仍舊為此而斗爭著。最後終於找到了直接的證據。

2005年牽涉該案的被告有6個人,然而真正被司法審判的,只有4個。而律師所知道的直接性侵者人數,應該在十多人以上。到二審的時候,校長和總務主任,利用職權,威逼利誘,強行獲得了受害者家屬的諒解協議,獲得緩刑,而其中一人,更是因證據不足,被法官判定做不起訴處理。

(1)熔爐最後男主為什麼提著一盒蛋糕擴展閱讀

《熔爐》的播出修正了韓國《性侵害防治修正案》:

用好幾條生命的代價,在韓國,終於引起了少數人的注意,韓國的當代女作家孔泳枝,在讀到相關的報道後,她無比的震驚,親自前往光州了解實際情況,並將該事件,寫成了一部小說《熔爐》。

而韓星孔侑,在看到《熔爐》這本小說後,更是震驚無比,他主動聯系經濟公司,請求把這本小說拍攝成電影,而孔侑,而正是這部電影《熔爐》中為孩子伸張正義的男主老師。

電影播出後不久,韓國的百萬名網友,聯名簽署抗議書,最終,該案件再次重審,韓國政府,也重新修正了《性侵害防治修正案》。

『貳』 求韓國電影熔爐的結局

結局是:變態雙胞胎只是小懲罰被判刑1年而且緩刑半年。因為小男孩的奶奶簽了和解書,小男孩痛不欲生。男老師說:「你奶奶是個善良的人,她原諒了他們」。

再看到審判的結果,他再也無法相信任何人,只能靠自己,他用自己的生命為可憐的弟弟報了仇!變態男老師被小男孩按在了他弟弟死的鐵軌後,兩人同歸於盡了。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裕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

(2)熔爐最後男主為什麼提著一盒蛋糕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姜仁浩(孔劉飾)來到霧津,應聘於慈愛聾啞人學校。天降大霧,他意外撞車,維修時邂逅了人權組織成員友真(鄭裕美飾)。姜仁浩妻子早亡,8歲女兒松兒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辭辛苦謀職養家。

然而,雙胞胎的校長與教導主任竟逼仁浩索賄5千萬韓元,並美其名為學校發展基金。同時,姜仁浩逐漸發現學校籠罩著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個孩子引人關註:聰穎的金妍斗(金賢秀飾)和貪吃的陳宥利(鄭仁絮 飾)總是躲閃。

全民秀(白承煥 飾)的弟弟自殺身亡,他總是滿臉淤青。下課後,仁浩還聽到女廁所中有呼喊與哭泣,在門衛的阻攔下他未深究。之後,他意外目睹了校長行賄警察,教導員毒打民秀,宿舍督導溺罰妍斗的行徑。一個驚天的隱秘被慢慢揭開,真相震動整個韓國。



『叄』 熔爐這部電影的真實結果是怎樣的

「熔爐」案7名受害人1985年至2005年期間在光州光山區仁華學校就讀期間遭到了學校老師們的性侵。這七名受害人於2012年3月向韓國市政府、光州市政府、光州光山區政府提出了4億4千萬韓元的索賠訴訟,稱政府和地方政府沒有盡到管理的責任,才讓他們遭遇了來自老師們的性侵,受到了肉體和精神兩方面的傷害。

首爾高等法院後來開庭審理此案,以無法證明政府機關對被害人所遭受的性暴力犯罪負有賠償責為由駁回了受害者們的索賠要求,而在11月8日大法院進行的終審判決上,法官以此案已過追訴期(國家賠償請求權的5年有效期已過)為由再次駁回了七名受害人的索賠申請。

(3)熔爐最後男主為什麼提著一盒蛋糕擴展閱讀:

《熔爐》電影的創作背景

電影《熔爐》改編自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以真實發生在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事件為藍本,描寫了自2000年起於校內性暴力事件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中教師與人權運動者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由於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故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肆』 大家覺得韓國電影《熔爐》應該如何看待

我對於這部電影,我看過幾遍之後還是會被悲傷絕望的「校長性侵女童案」劇情虐到。


在韓國社會引起震盪,在民眾呼籲下,光州案件被重新審理,涉案人員被重新起訴、量刑。這部電影還促使韓國政府重新修訂一系列法律,加大對殘疾人和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的懲罰力度,制定了《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又稱《熔爐法》。這部電影結尾傳達的微弱希望,終在現實中引發了蝴蝶效應,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熔爐》最後的台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令人淚崩,但我寧願相信,電影要說的潛台詞是——我們一路奮戰,不僅是為了改變世界,也是為了讓世界改變我們。

『伍』 電影熔爐結局是什麼

《熔爐》這部影片是根據現實改編的。現在很害怕看到這樣題材的電影,因為電影里發生的那些慘不忍睹的事情,在現實中都生生的存在過。每想到這里,心裡就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別扭。熔爐的結局一點都不歡喜,學生和老師同歸於盡,即使仁浩拿著學生的遺像大聲吶喊和掙扎,依舊改變不了那悲慘的現實。沒有人會理會他,他站在那裡,彷彿一個小丑一般,邪惡竟然壓制了勝利,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有的只是旁觀者的竊竊私語,雖然他們心裡也會五味雜陳,但終究是體會不到那種絕望的。

『陸』 《熔爐》是一部代入感很強的電影讓人看完憤恨又極度抑鬱,影片中的小女孩最後如何了

因為校長和老師全民秀和老師同歸於盡了,美術老師姜仁浩抱著民秀這位用生命來爭取和捍衛承諾、尊嚴、正義的聾啞孩子的遺像,在警察驅趕人群的水柱中,竭力地、反復地抗爭著喊叫著……民秀的遺像鏡框在踐踏中碎裂,抗議的人群在警察的強力驅逐下無助的搖曳。最後當揭開暗幕明了事件真相的姜仁浩老師站在寫著「請來霧津吧,白霧的城市」的宣傳廣告牌匾前,若有所思的時候,這個場景不知是巧合,還是電影有意為之的另有
所指,「霧」似乎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大自然現象了,而是有所暗示,或許,晦暗不明昧的「霧」就是這個「熔爐」事件的最好註解和註定的結局。

『柒』 請問,韓國的《熔爐》好看嗎

剛巧最近看了這部電影,跟大家題主討論下我的想法。

1. 男主患有憂鬱症,注射異丙酚,經常產生幻覺。

2. 裴社長也有葯物依賴,在男主還不起高利貸之後,更換醫院,來到男主的醫院注射。傾向於裴社長真的是注射葯物休克而死,並非男主殺害,只是在裴社長死後分屍。因為男主到最後都心心念念著這句話,贊同男主沒有殺人。


3. 男主分屍裴社長之後,受到刺激,幻覺變的更加嚴重,他的前輩有說過這么一句話。


4. 由於男主的過往,導致他在發現肉鋪老闆異常後,無法報警,反而被肉鋪父子利用。

5. 最後的行車記錄儀,可以推出其他的幾起變態殺人案,都是肉鋪老頭做的。年輕的時候變態殺人,老年痴呆了,什麼都忘了,還是記得殺人。真TM變態!

6. 肉鋪老闆知道自己爸爸殺人,年輕的時候爸爸自己殺人自己分屍,老了是老爸殺人兒子分屍。

我比較糾結的是,哪些幻覺是男主自己產生的?那些事肉鋪老闆有意識的製造的?

比如護士從男主家離開後,到底有沒有第三個人跟蹤他,這個人是不是肉鋪老闆?

而且護士和肉鋪老闆有串供吧,不然怎麼知道男主家裡藏著個人頭?

老闆老婆回家是故意的?看上去他們不像會發生口角的樣子。正是老闆老婆回家加重了男主的懷疑。

男主打給兒子的電話,從5點半打到6點半,一直沒人接。老闆接電話的時候不說清楚就是在誤導了吧。男主擔心兒子怎麼可能主動掛電話。

裴社長的人頭怎麼會在男主家冰箱?男主喝醉的那天從老闆那裡拿走的到底是不是顆人頭

『捌』 韓國電影《熔爐》讓人痛心也讓人反思,大家對於這部劇作何評價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這句來自韓國電影《熔爐》的經典台詞曾經打動了很多人,當然也包括我。看完《熔爐》之後,總覺得有一股悶氣郁結在胸口,有憤怒,有悲哀,更多的卻是沉重的無力感,是手中雖然有劍,卻也斬不開黏膩濃重的黑暗那種無能為力的絕望。

之前看印度的《真理訪談》慶幸印度有阿米爾汗那樣的天王巨星願意冒著風險扛起改變國家的大任,現在看《熔爐》又羨慕韓國有孔劉這樣社會自覺的好演員,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自己也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