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打蛋時間對蛋糕的蓬鬆有什麼影響
擴展閱讀
濟南哪裡做蛋糕培訓 2025-05-16 07:36:44
荊門愛尚蛋糕哪裡有 2025-05-16 07:24:21

打蛋時間對蛋糕的蓬鬆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7-31 21:41:04

① 夏天自己做的蛋糕為什麼沒有膨鬆

其實「蛋糕沒有蓬鬆」這個問題,只要食材選擇錯誤或操作不當都容易引起,一般與季節沒有強相關性。下面我會從三種常見的蛋糕類型入手,分析這個問題。


以上就是我根據「夏天自己做的蛋糕為什麼沒有膨鬆?」這個問題分享的一些心得體會,其中對於需要雞蛋打發的乳沫性蛋糕,需要泡打粉輔助製作的蛋糕,和酵母發酵型蛋糕做了分別分析,歡迎大家「對號入座」,找到解決之道。

② 為什麼蛋糕做出來不蓬鬆 蛋糕做出來不蓬鬆的原因是什麼

1、蛋糕配方中油、水太多,沒有加適量的泡打粉,導致蛋糕被自身重量壓塌,不蓬鬆。

2、麵糊出筋,涼後回縮,導致不蓬鬆。解決的辦法:用低筋麵粉,或者用80%中筋粉+20%玉米澱粉。

3、蛋白消泡:打發不足,或者打發中斷停留一段時間後再打,或者打蛋時間過長,加糖時機不對,都不容易達到乾性發泡,這樣蛋白泡沫不穩定,容易消泡,氣孔減少,使蛋糕糊體積減小,熟後的蛋糕體在涼後還要回縮,導致不蓬鬆。

4、蛋黃糊沒有攪拌均勻,油脂沒有充分乳化,或者蛋黃糊和蛋白糊相拌不勻,導致不蓬鬆。

③ 全蛋打發過度烤出來的蛋糕會是什麼樣的

嗯,我不知道全蛋打發過度是哪一種,因為我做蛋糕的時候打雞蛋的時候也沒發現會打發過度,一般打發過度的都是蛋白和蛋黃分開的,如果蛋白打發過度,是會打出水的,而且,蛋白就不會是那種細膩的泡沫,而是那種一塊一塊一塊的,如果直接是打發整個雞蛋,我覺得就算是用電動打蛋器打個七八分鍾,十多分鍾也沒看見打發過度的樣子

④ 做戚風蛋糕時如果蛋白部分打發過度,會對接下來的操作帶來怎樣不良後果

做戚風蛋糕時如果蛋白部分打發過度會使戚風蛋糕塌陷。蛋白打發的過程是不可逆的,不像淡奶打過了再加點液體淡奶油繼續打,建議把蛋白倒掉,重新打一次。

⑤ 1、蛋液的比例較小時對蛋糕有何影響 2、為什麼在家麵粉時不宜用力攪拌

蛋液比例小時,烤出的蛋糕沒有口勁,口感差,加完麵粉不是不宜用力攪拌,把蛋糕面打起就行。

⑥ 蛋糕打得不夠發或打的過發時,對成品有什麼影響

蛋糕打的不夠,發貨打的過發時對成品有什麼影響?蛋糕打得不夠,發貨夠發過過發的時候對成品肯定會有影響的,如果過發蛋糕就缺乏了那種金興,不過不夠發會不一定那麼企宣

⑦ 影響蛋液打發的因素有哪些

攪拌打蛋是蛋糕製作的關鍵工序,是將蛋液、砂糖、油脂等放入打蛋機(或打蛋器)攪拌均勻,通過高速攪拌使砂糖融入蛋液中,並使蛋液充入空氣產生大量的氣泡,以達到膨脹的目的。一般蛋漿體積增加3倍以上時說明已打好。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影響到打蛋的質量,以至於影響蛋糕的質量。所以,本文主要談一些影響打蛋質量的因素,以供參考。
打蛋速度和時間
攪打蛋液時,開始階段應採用快速,在最後階段應改用中速,這樣可以使蛋液中保存較多的空氣,而且分布比較均勻。具體操作時,打蛋速度和時間還應視蛋的品質和氣溫變化而異。蛋液粘度低,氣溫較高,攪打速度應快,時間要短;反之,攪打速度應慢,時間應長。一般來講,攪打時間太短,蛋液中充氣不足,分布不均,起泡性差,蛋糕成品不疏鬆;攪打時間太長,蛋白質膠體粘稠度降低,蛋白膜破裂,氣泡不穩定,空氣溢出。因此,要嚴格掌握打蛋時間。
打蛋溫度攪拌
打蛋時間長短與攪打的溫度有直接關系,在允許的溫度內,時間與溫度成正比。新鮮蛋白在17℃~20℃的溫度下,其膠粘性維持在最佳狀態,起泡性能最好,溫度高會促使糖的乳化程度,蛋白變稀,其膠粘性減弱,造成無法保留打入的空氣。相反,溫度過低,蛋白的膠粘性太濃,在攪打時不易拌入空氣,同樣影響蛋液質量。因此,在攪打蛋液時,只能在理想溫度下才能達到蛋液攪打的最佳效果。
一般正常情況下,溫度在25℃機械旋轉頻率為250轉/分鍾,攪打時間為30分鍾左右較為適宜。但是,在西式蛋糕品種中,為提高其產品特色,增加營養成分,用蛋量大約是糖、麵粉的兩倍以上,這樣將導致蛋糕糊變稀,不便於操作。為了提高蛋糕糊的稠度,有利於提高產量和產品質量,可採用加溫使膠質蛋白受熱變性,增加稠度的攪打方法。一般情況下可加溫到45℃~50℃,離開熱源攪打20分鍾左右即可。
攪打方式無論用人工或打蛋機進行攪打蛋液,都要自始至終順著一個方向攪打,這樣可以使空氣連續而均勻地吸入蛋液中,蛋白質迅速起泡。如果一會兒順時針攪打,一會兒逆時針攪打,會破壞已經形成的蛋白氣泡,空氣逸出,氣泡流失,最終造成生產出的蛋糕質量差。
蛋糖比例
攪打過程中形成的蛋白泡沫是否穩定,對充入空氣的多少及最終蛋糕產品的疏鬆度影響很大。蛋白雖然具有一定的粘度,對穩定氣泡具有重要作用,但僅僅依靠蛋白粘度來穩定氣泡是不夠的。由於糖本身具有很高的粘度,因此在打蛋過程中加入大量蔗糖,就是為了提高蛋液的粘稠度,提高蛋白氣泡的穩定性,使其充入更多的氣體。
在配方中加入不同量的糖,其作用也不同。蛋和糖之間的比例是否恰當,對打蛋效果及最終產品的體積有著直接影響。實踐證明,蛋糖比例為1∶1時效果最佳。當糖的比例小於蛋時,形成的蛋白氣泡不牢固並很快消失,蛋糕體積小,口感堅韌,攪打時間長。糖的比例大於蛋時,蛋液粘稠度過大,形成的氣泡很重,不能吸入充足的空氣,蛋糕組織不均勻、不緊密。例如當糖的比例小於50%時,蛋糕的頂部含有空氣泡。當50%的糖與蛋攪打後,制出的蛋糕頂部是光滑的。所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即使用75%的糖與蛋一起攪打也比用125%的糖與蛋攪打制出的蛋糕質量要好。這也說明在製作蛋糕過程中,蛋糖之間的比例寧可糖比蛋低也不要糖高於蛋。
油脂、ph和蛋的質量
在攪打過程中有油脂存在時,蛋白中球蛋白和膠蛋白的特性即被破壞,蛋白失去應有的粘性和凝固性,使蛋白的起泡性能受到影響。其原因是油脂為一種消泡劑,油脂表面張力大,蛋白膜很薄,當油脂和蛋白膜接觸時,油脂的表面張力大於蛋白膜本身的抗張力,蛋白膜會拉斷,氣泡很快消失。因此,在攪打蛋液時容器中有油脂存在則會影響蛋液的質量。
當酸鹼性不適當時蛋白不起泡或氣泡不穩定。在等電點時,蛋白質的滲透壓、粘度、起泡性最差。在實際打蛋過程中,往往加一些食用酸(如檸檬酸、醋酸等)和小蘇打,就是調節蛋液的ph值,破壞其等電點,有利於蛋白起泡。蛋液ph值低於7時(即偏酸性),顏色很淺;隨著ph逐漸升高(偏鹼性)時,顏色開始逐漸變深。ph較高的蛋制出的蛋糕具有較大的體積。但是,從組織、風味、口感、體積等全面來看,ph為7時的蛋制出的蛋糕質量最好。ph太高,蛋糕內部組織灰暗,而且有鹼味。ph太低,蛋糕內部組織顏色太淺,體積變小。
利用鮮蛋(蛋白)和陳舊蛋(蛋白)打蛋,起泡性明顯不同。陳舊蛋白起泡性差,氣泡不穩定。這是因為蛋貯存時間長,稀薄蛋白增多,濃厚蛋白減少。同時,稀薄蛋白表面張力降低,粘度下降,影響了其起泡性。
上述簡要地介紹了在蛋糕製作過程中影響打蛋的一些因素,在實際生產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便提高打蛋的質量,生產出高質量蛋糕。

⑧ 全蛋打發時間長短對蛋糕有什麼區別

全蛋的打發程度對蛋糕的最終體積有較大影響。
但在不同的季節及不同新鮮程度有雞蛋在打發到所需要的狀態所需要的時間並不相同。所以打發時間對蛋糕的影響是無法評價的。

⑨ 雞蛋對蛋糕品質有什麼影響

雞蛋的品質對蛋糕有什麼影響?
如果雞蛋品質不好,不新鮮,甚至出現散黃等現象。那麼就容易出現這些影響:

1、針對「上光、增加色澤」這一點

不新鮮的雞蛋液渾濁不清爽,塗抹在烘焙製品表面,烘烤出來可能色澤就沒有那麼美。

2、針對「提高烘焙製品的營養價值,改善風味」這一點

雞蛋經過長期放置,營養價值肯定有所下降,而且蛋腥味會變重,做出來的烘焙產品會有比較大的「腥氣」,而缺失了新鮮雞蛋的「蛋香味」。

3、針對「發泡性,通過打發增加產品的蓬鬆感,使其口感更細膩柔軟」這一點

不新鮮的雞蛋,首先蛋白、蛋黃分離起來比較困難,很容易蛋白中混入蛋黃,造成打發的困難甚至以失敗告終。

其次,不新鮮的雞蛋打發起來沒有新鮮雞蛋容易起泡,也不容易獲得穩定細密的氣泡,容易造成蛋糕組織蓬鬆度不夠、長不高、口感粗糙不細膩等情況的出現。

4、針對「乳化性」這一點

不新鮮、品質不好的雞蛋,蛋黃的乳化性能也會降低;這個就和雞蛋的風味、口感、營養價值一樣,隨著存放時間越長,品質下降,乳化性能也一並降低。比如針對戚風蛋糕的蛋黃糊,乳化沒有做好,也對蛋糕組織的細膩程度和蓬鬆程度有一定的影響。我們經過對比發現,蛋黃糊的乳化作業做的好,比乳化作業不完全的戚風蛋糕烘烤出來的高度會更高一些。

⑩ 蛋糕做起來沒有蓬鬆什麼問題 為什麼蛋糕做出來不蓬鬆

1、蛋糕不蓬鬆一般是因為蛋清沒有被充分的打發,也有可能是因為打發好的蛋清在後續的加工過程中出現了消泡的問題,因為蛋糕能蓬鬆起來就是因為蛋清經過打發之後會包裹很多空氣。

2、想要避免這種問題就要將蛋清打發至中性發泡的程度,並且要盡量使用打蛋器將所有蛋清都打發起來。同時在之後混合蛋清和麵糊的時候,一定要使用翻拌的手法來混合而不是畫圈。

3、在製作蛋糕時,麵粉的質量直接影響了製品的質量。製作蛋糕的麵粉一般應選用低筋粉,因低筋粉無筋力,製成的蛋糕特別松軟,體積膨大,表面平整。如一時缺低筋粉,可用中筋粉或高筋粉加適量玉米澱粉配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