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家簡單的製作麵包
蛋奶蜂蜜麵包配方(1盤)
高粉 150克
牛奶 60克
雞蛋 20克
蜂蜜 40克
黃油 10克
乾酵母 1/2小勺
步驟:
1.牛奶+蜂蜜加熱至35度左右(微溫),加入乾酵母拌勻靜止5分鍾。
2,在麵包機的攪拌缸內放入鹽和雞蛋液,再加入麵粉,最後倒入1中的溶液揉至光滑後在加入黃油(後油法)
3.發酵好的面團分成10克大小劑子,分別滾圓鬆弛15分鍾。
4.再次用手按扁排除空氣依次排入塗薄油的烤盤內,最後發酵30分鍾(麵包胚很小所以時間也短)
5.表面刷蛋液,160度 20分鍾中層即可出爐!!
TIP:我是3/2倍的量(麵粉是200克)所以最後發酵好了後麵包胚都連在一起了,所以不要像我一樣候多,一個小烤盤只能承受150克的麵包量,雖然這麵包很省事不過沒有中種的好處。 奶油黃醬小麵包原料配方(500個麵粉製成品10個) 第一次發酵;麵粉32千克 白砂糖2千克 鮮酵母1.2千克 水20千克第二次發酵:麵粉65.6千克 白砂糖9.2千克 奶油8千克 雞蛋30千克 水8千克牛奶黃醬:麵粉2.4千克 白砂糖4.8千克 牛奶9.8千克
香蘭素20克刷糖水:白砂糖4千克 雞蛋4千克 水4千克 刷面蛋4千克製作方法
1.原輔料准備與處理:將原輔料稱量,麵粉過羅,白砂糖過篩,去除雜質,雞蛋用水洗凈。
2.制擠花紋牛奶黃醬:將鍋內的糖與雞蛋混合,攪均勻,加入麵粉(或糖與麵粉混合,攪入雞蛋)攪均勻,沖入煮沸的牛奶。再攪均後,置於火爐上加熱至熟,邊加熱邊攪拌,以防糊底。熬糖水:在鍋內加入水與糖,放在火爐上熬沸,過濾,冷卻後作刷成品表面用。
3.面團調制與發酵:1~2次面團調制與發酵同雞蛋麵包調制:發酵方法一致。
4.成型與餳發:將二次發酵並成熟的面團,按設計重量切成規格小劑,搓成有光滑面的小圓球形,擺入已塗油的烤盤中,按扁,放入餳室餳發,餳室溫度40℃左右,相對濕度約85%以上。待麵包坯體積增大適宜,出餳室,刷蛋液,表面擠牛奶黃醬細條紋等圖案,入爐烘烤。
5.烘烤:用中火烘烤,烘烤時要輕拿輕放,否則塌架。熟透出爐,趁熱在麵包表面刷糖水,冷卻,裝箱即為成品。 葡式金磚麵包一、工具:
⒈打蛋器:攪拌麵糊、奶油或餡料用小號且握柄堅固的比較順手,打蛋白用大一些的,鋼絲相對較堅挺、數量多的效果更好。
⒉橡皮刮刀:用於拌麵糊或餡料。因為自家製作Muffin或麵包餡料的量通常很小,我常用湯匙來代替。
⒊毛刷:可用來抹蛋液或糖漿,材料有尼龍的或動物毛的,毛的軟硬粗細各有不同,如果塗抹麵包表層的蛋液,使用柔軟的羊毛刷子比較合適。毛刷每次使用後要清洗干凈,完全乾燥。
⒋利刀:用於切割麵皮來造型。我常用的是手術刀片,沒有的話,使用剔須刀片、美工刀也可以,無論用哪種,刀鋒一定要鋒利,鈍刀會沾面團,不容易切開,即使切開了刀口也不規則,影響美觀。
⒌擀麵杖:這個就不用說了,整形必備。
⒍溫度計:用於測面團或融化巧克力、熬煮糖漿的溫度,在後兩種情況下的用途更大,測面團倒不是必須,講究的話每次都測測更好。基礎發酵的適宜溫度是28℃,最後發酵的適宜溫度是38℃。
⒎刮板:分金屬的和塑料的,而塑料的又分軟的(粉色的)和硬的(黃色的)。金屬的切割面團或刮凈面板時很方便。硬的(黃色的)直線的一邊用於切割面團,曲線的一邊用於刮凈盤里殘留的面團。這種硬刮板在做其它一些西點,比如塔、派等,可以切割黃油或拌麵糊,做蛋糕時,可以刮平表面的麵糊,用處很多。軟的(粉色的)也可用於切割面團、移動面團或刮麵糊,因為太軟,做其它西點就不如硬的刮刀了。我個人常用的是軟的塑料刮刀。
⒏秤:稱原料或面團用。電子秤更准確,如果捨不得投資,用這樣的台秤也湊和,反正自家做要求不是太嚴格,差個三五克的話對成品也沒什麼影響。我自己以前分割面團時經常是大體把面團分割成幾份,不稱重,目測的誤差比較大,這樣是很不可取的。
⒐粉篩:過篩低粉、泡打粉、杏仁粉等使用。做Muffin和Scone時,低粉與泡打粉放在一起後再過篩,會使泡打粉混合比較均勻。
⒑切割模:製做司康時很常用的工具,在麵包的整形時也會用到,有直邊和花邊兩種。
⒒鋸齒刀:切割成品麵包使用,分粗齒和細齒兩種,買一把就行了。
⒓量勺:很重要的工具,尤其在沒有電子秤的情況下,更加重要。用於稱量酵母、泡打粉之類的少量的東西。分別為1大匙、1/2大匙、1小匙、1/2小匙、1/4小匙。
⒔與做麵包有關材料:這個不能算工具,因用處很大,所以寫在這里。 保鮮膜:基礎發酵和中間發酵時覆蓋面團,避免乾燥。
烘焙紙:這不是那種幾毛錢一大張的油紙,那種烤蛋糕用沒問題,烤麵包墊著會粘得撕不下來,這是我最近買來的,四開一張,烤麵包時墊著絕對不粘,蒸包子、饅頭也好用,據店家介紹,用過的紙還可以用在放冰箱里包著冷凍的肉類(這我沒試過,還沒省到這一步哈)。算成本的話,用這紙比錫紙要劃算。
高溫布:可反復使用,也比較經濟,只是上面沾了油就不容易洗掉了。
錫紙:烤含油脂的麵包時防粘的效果非常好,用得仔細的話,可以反復使用幾次。注意兩點,一、烤不含油脂的歐包不適合,會揭不下來;二、錫紙有亮面和啞光面,要用啞光面接觸食物。二、模具:烤箱附帶的烤盤可以烤大多數的麵包,烤吐司或其它一些有特色的麵包,請繼續往下看。
⒈450克吐司模:這是我們做吐司最常用的模具,建議買三能不粘模,金色黑色的皆可,防粘效果都是一流。如果買到的是普通非不粘的模具,要塗軟化的黃油做防粘處理,不然會把麵包皮粘掉。
450克吐司模可盛放的面團量在450—550克左右。
⒉250克水果條:這是在麵包書上常見的模型,最常用來做磅蛋糕,通常是非不粘的,無論做蛋糕還是麵包,都要做防粘處理。
水果條可盛放的面團量在250—300克左右。
⒊鹿背模:三角形的鹿背模,常用於做蛋糕,用它做出的三角形吐司很搶眼,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模具。這種模具並非必須,如果你很想換換花樣的話,再考慮購買。
鹿背模可盛放的面團量在180克左右。
⒋圓形蛋糕模:可能這種模具大家很少用到,其實也可以做麵包,最常見的是用8寸蛋糕模做花形的麵包,6寸的除了可以放小面團做花形的麵包外,還可以做吐司,盛放的面團量在200克以上。
⒌7寸天使蛋糕模:這個可以做環形的麵包,或放幾個小面團做成花式麵包,具體盛放的面團量因為還沒有成功之作,所以這里暫不寫。
⒍輕乳酪蛋糕模:這個在製作麵包方面實在很少用到,但真的可以用,孟老師的書上就有。盛放面團的量在300克左右。如果想做成平頂的吐司,上面需要壓一個烤盤,或者用8寸蛋糕模的活底,上面壓個重物,做出來的橢圓形吐司很漂亮。
⒎圓柱形吐司模:並非必須,也非不粘,需要事先塗油,每個模可盛放的面團量在200-250克。
⒏圓錐形模具:用於製作圓錐形的麵包,有未做防粘處理的和不粘兩種,非不粘的需事先塗油。這是很少用到的一種模具。
⒐各種紙模:
圓形麵包紙杯:大家如果網購的話看店主標明的尺寸可能不夠直觀,同一個花色的這種紙杯,分大中小三個型號,我常用中號的,盛放面團的重量在60克左右。
橢圓形麵包紙杯:這種紙杯可能大家只在西點書上見過,因為用量比較少,所以店家也進得少。這種紙杯盛放面團的量在60克左右。
大圓麵包紙杯:筒狀,做一些原料豐富但形狀簡單的麵包非常合適,盛放面團的量在200克左右。
做Muffin常用的紙杯。
買紙模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問清店家,買耐烤焙的紙模,有些紙模並不耐烤,經過一段時間的烤焙後,裡面的塑料層會與食物粘在一起,有時甚至會「拉絲」,還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這樣烤出來的食物你還敢吃嗎?
⒑八星菊花模:17.3cm×13.1cm,三能品牌的,裡面有不沾塗層,盛面團的量在400克左右。這是做潘多洛麵包的專用模具,我們這里的麵包店用它做一種叫「阿爾卑斯」的裡面夾乳酪餡的麵包。我用它做的麵包點這里。
⒒咕咕霍夫模:硅鋼質地,不沾模,上口直徑18cm,托朋友從日本買的。盛面團的量在500克左右。這是做古格霍夫麵包的專用模具,我的麵包作品點這里。
⒓385克吐司模:三能品牌的,有不沾塗層,盛面團量在385-400克左右。我用它做的麵包點這里。
⒔金磚模:在我們這里的廚具城買的,三能品牌,有不沾塗層,盛面團的量在250-300克左右。外面的麵包房一般用它來做一種叫做「金磚」的麵包,我還一次沒用過。
⒕正方形吐司模:邊長10cm,托朋友從日本買的,非不沾,使用前需要塗油。盛面團的量在250克左右。我用它做的麵包點這里。
⒖心形和梅花形里吐司模:也是托朋友從日本買的,非不沾,需事先塗油,說明書中給出了配方。我用它做的麵包點這里和這里。
⒗發酵藤籃:做歐包專用的發酵工具,我還買了個長方形的,用前需在表面灑粉,面團放在其中進行最後發酵,烤焙前倒在烤盤上。我用它做的麵包點這里。
⒘長方形小麵包模:這些都是在本地廚具城買的,大的那個還沒用過,小的盛面團的量在60克左右,都非不沾,需事先塗油,做出的長方形小麵包很可愛,我用它做的麵包點這里。
⒙花形麵包模:樹脂質地,麵包放在其中做最後發酵,盛面團的量也是60克。我用它做的麵包點這里。
我的模具和工具以前多來自網上,現在多是本地購買,進口的模具才選擇淘寶。一般城市都會有為酒店或麵包房供貨的廚具店,細心找一下,應該可以找到。網購的東西不見得便宜,搭上運費就更貴了。因為見不著實物,尺寸經常掌握不好,還不能挑選,一旦買回不好的很窩心,所以,能在當地找到的盡量當地購買為好。 肉鬆麵包做法:材料:高粉300g,酵母5g,鹽3g,糖60g,牛奶125g,雞蛋1個調和油50g
做法:
1.將材料放入攪拌缸攪拌20分鍾 ,把面團攪拌至完成階段。
2.基本發酵至兩倍大(我在冰箱里發了差不多24個小時)。用手輕拍面團。排氣。鬆弛15分鍾。
3.分割成小團,排放在烤盤上,二次發酵45分鍾
4.表面刷一層蛋汁
5.烤箱預熱完180℃。烤約10-12分鍾即可。
6.最後抹上沙拉醬,撒上肉鬆,就可以開吃了。 椰蓉包原料:水240克,蛋黃300克,油28克,低筋麵粉375 克,泡打粉4.5克,蘇打粉4.5克,蛋白600克,糖510克,鹽3克;
椰蓉:黃油70克,糖155克,雞蛋175克,牛奶110克,椰絲170克。
操作:1.蛋黃打勻,加糖打發,再放色拉油慢速拌勻。
2.低筋麵粉、泡打粉、蘇打粉倒入1中拌勻。
3.蛋白打勻分次加糖打發。
4.取3項中的1/3加進2中,拌勻後,再倒入3中另2/3,拌勻即可裝進烤盤。
5.雞蛋去殼,加糖攪散,再加入牛奶、椰絲攪拌均勻。
6.黃油隔水融化後,倒入5攪拌勻。
7.烤箱調至180℃預熱10分鍾,將6澆在4上放進烤箱烘烤30分鍾。吃時澆蜂蜜。
Ⅱ 用烤箱做的簡單甜點
與其說烤箱是用來做各種甜點的,倒不如說它們離不開烤箱。其實自己也吃得不多,大多數都給同事吃了,沒辦法,既然我瘦不下來,那隻有增肥身邊的人了……
▌泡芙
泡芙是屬於你沒有任何模具、工具都可以做的甜點。朋友來家裡,下午茶拿出自製的泡芙,立馬高大上起來。但是我以前做泡芙照著網上的方子,有成功也有失敗,後來我就自己琢磨出一套方法,肯定不正宗,但至今都是成功的。
原料:40克麵粉(低筋粉或中筋粉無所謂)、30克黃油(或25克植物油,不能用花生油等有味道的植物油,當然黃油更香)、75克水、少許鹽、糖。
網上常規的方子都是油和水煮沸後倒入麵粉,但我以前做這一步時,即使過了兩遍篩的麵粉有時還是混合得不夠均勻,所以這一步驟我改為將水和麵粉先混合攪伴至沒有顆粒,再開始煮。
後面的步驟就和網上一樣了,待涼後分次加入蛋液,至麵糊在筷子頭形成倒三角而不滴落的狀態,裝入裱花袋,擠在烤盤上。
入預熱到210度的烤箱,15分鍾後轉190度再烤20分鍾,同時開啟熱風,讓其上色均勻。
可以看到小泡芙一點點在變大……
這是烤了七八分鍾的樣子
二十分鍾後……
上色後在烤箱里多放置一會兒,讓其更堅挺。
出爐後夾奶油、卡士達醬、冰淇淋都OK!
▌麵包
我個人非常喜歡做麵包。不僅因為它非常實用能充當家人早餐,而且花式和口味非常多變。
當然我為了做好麵包,也扔過不少無法入口的失敗品。所以現在還做不好麵包的你們,不要害怕,不久的將來你們會做得比我更好。
喜歡做麵包的人應該都知道愛和自由大師,以及她最經典的老式麵包,柔軟、香甜、拉絲,人人都應該試一試。
酵頭:金像麵包粉210克、低筋麵粉90克、細砂糖24克、即發乾酵母6克、水240克
主面團:金像麵包粉210克、低筋麵粉90克、細砂糖96克、鹽1+1/2小匙、奶粉24克、蛋90克、水54克、黃油72克
表面裝飾:融化的黃油
我這個麵包用了上面這個方子一半的量。
1、將酵頭中的原料混勻,放溫暖處發至膨脹後回落,內部呈蜂窩狀。發酵時將面盆放在發酵箱里,這個過程約2小時。各家條件不同,時間僅供參考,還是要看程度。
2、將1與主面團中除黃油以外的所有原料放在一起揉至麵筋擴展,表面光滑。
3、加入黃油揉至擴展階段,放溫暖處發至約2倍大。
4、將面團取出,平均分割成4份,立即將面團搓成條狀,然後搓到約1米長
5、將面團兩頭相接,左手固定住對折的地方,右手向內搓約2圈。
6、將相接的部分塞進圓圈裡,表面是5個辮,排到塗過油的烤盤上,放溫暖濕潤處進行最後發酵。
7、最後發酵結束,送入預熱180℃的烤箱,下層,上下火,30分鍾左右。
8、出爐後立即刷融化的黃油。
當原味麵包都吃膩了以後,除了在面團里加乾果葡萄乾,也可以嘗試著做成鹹味麵包,加煎過的培根和過水後瀝乾的玉米。
我還喜歡吃椰蓉麵包。
黃油室溫放至半軟化狀態,加細砂糖用打蛋器打至顏色變淺(這里一定要用綿白糖或糖粉),分次加入雞蛋液,每加一次都要攪拌,防止水油分離。最後加入椰蓉備用。
可以做成這樣的
也可以做成這樣的
就連麵包機也可以做
▌蛋糕
a、檸檬戚風
我喜歡在普通的戚風配方里將15ML的水換成檸檬汁,蛋糕會變得更加清新,即使只有雞蛋、麵粉、水、油、糖,還是有些些輕乳酪的口感哦!
關於戚風的方子很多,各家並沒有什麼對錯,成品也不會差太多,我這里只寫一個我用習慣的配方。
六寸模配方(八寸模請翻倍):
蛋黃糊:兩個大個雞蛋黃或三個小個雞蛋黃、水25ML、檸檬榨汁15ML、色拉油30ML、低粉50克
蛋白糊:兩個大個雞蛋清或三個小個雞蛋清、檸檬汁或白醋幾滴、細砂糖30-40克(視個人口味)
水、檸檬汁、色拉油混合,用手動打蛋器將其打兩三分鍾,使其水油溶合,看不見大油花,加入蛋黃攪勻,篩入低粉,混合均勻。防止過度攪伴起筋。
打發蛋白,加入幾滴檸檬汁或白醋,分三次加白砂糖,打至硬性。
將三分一蛋白糊倒入蛋黃糊,上下翻拌攪勻,再全部倒入蛋白糊,一邊上下翻拌,一邊轉盆。
將蛋糕糊放入預熱180度的烤箱,關門轉至140度,40分鍾。
嚴格意義上不算很成功的戚風,不過表面開裂除了溫度的影響,事實上雞蛋的蛋白比例過大更會造成開裂,大個頭的雞蛋容易出現這個問題。不過自己吃的話,開不開裂毫無關系,美好的味道和松軟的組織才是硬道理。
b、自製奶油乳酪
奶油乳酪多是一升裝,做一個蛋糕只用四分之一,開封後又不易保存,後來學到可以這樣做奶油乳酪,要多少量完全可以自己掌握,關鍵是味道也不差。
全脂牛奶1000克(也可以用牛奶500克+淡奶油500克,成品更香、量更多),倒入小鍋,小火煮至微沸,倒入鮮榨檸檬汁50克(約兩個檸檬榨的汁),關火稍許攪拌,靜止放涼。
加少許鹽攪拌,倒入紗布包過濾,擠出汁水,或者放入豆腐盒用重物壓也可以,固體就是奶油乳酪了,汁水是乳清,也很有營養的。
奶油乳酪可以做很多美味,比如芝士蛋糕。
比如大理石布朗尼。
Ⅲ 麵包和蛋糕的做法
蛋糕製作方法
一乳酪海綿蛋糕
1、cream cheese 233克 加牛奶155cc一起泡半個小時
2、將1、隔熱水拌勻至無顆粒狀 再加入奶油150克 拌勻離火
3. 略將溫後分批加入蛋黃4顆拌勻 在加入篩過的玉米粉15克 低筋麵粉30克拌勻
4. 4顆蛋白加入100克的糖打至8分發 在加入檸檬汁一顆在加入篩過的玉米粉15克 低筋麵粉30克拌勻
5. 將1/3的蛋白先拌入 3.里 在加入1/3 蛋白 在加入其餘的(蛋白要由下而上輕拌至麵糊有彈性,拌過頭成水的蛋糕則發不起來)
6. 模型抹油灑椰子粉
7. 隔水蒸烤,400F上下火烤15分鍾,300F 上下火烤1小時
二戚風蛋糕
1. 蛋黃4個與細砂糖30克打發
2. 慢慢加入40克的沙拉油繼續打發
3. 慢慢加入30克冷開水扮勻
4. 篩入70克低筋麵粉和1/4小匙泡打粉 輕輕扮勻
5. 蛋白4個打到有些發泡 慢慢加入50克細砂糖 打到硬式發泡
6. 把1/3的蛋白糊和蛋黃糊拌勻
7. 把6倒入剩餘的蛋白糊輕輕快快拌勻
8. 190度烤箱育熱 10分鍾
9. 190度烤到著色 後 轉成150度再烤25~30分
三 黑巧克力蛋糕
A. 雞蛋兩個分開蛋黃(2)和蛋清(1)
B. 黃油 75g(3)-稍微熔化一下 (微波爐15秒鍾就可以)
C. 牛奶 1dl (4)
D. 白沙糖 100g (5)
E. 臻子果仁粉125g (6)
F. 75g白麵粉+半小包baken粉(均勻攪拌一下)(7)
G.(專用烹調的)(黑) 巧克力 150g (8)
[過程] :
1。將(2)-(7)材料放容器里攪拌均勻。
2。最後再將(8)浸入冷水中,微波爐1分鍾熔化巧克力。慢慢將水倒掉。加入進容器里一起攪拌。
3。最後用廚房攪拌器將(1)打成白色的泡沫狀,手動地攪拌入容器里的物質里。(不要太時間長)
4。准備烤箱--上下烘烤鍵,溫度-180度。
5。准備長方形摸具(自己經驗多了,根據重量,模巨大小形狀而設定烘烤時間的)25-30cm長度即可。然後再內側鋪上蠟紙。
6。裝入模具,放入烤箱中層。
7。別忘了設定鬧鈴--50-55分鍾。
待到蛋糕成型,用溫度計插入看內部是否已經可以了。
Ⅳ 用烤箱做的家常甜點
烤箱製作甜點的話,也是有很多選擇的,比如麵包布丁、抹茶磅蛋糕、南瓜松子撻等等。使用烤箱製作甜點的時候需要注意好烤制的時間,這樣才能作出美味的甜點。
麵包布丁
用料:麵包吐司3片、南瓜小半個、淡奶油半杯、鮮奶半杯、糖少許、雞蛋三個、蔓越莓干少許。
做法:將各材料備齊,將南瓜洗凈切塊,蒸至軟爛,並壓碎成泥,然後麵包切丁,放在南瓜上,將蛋奶油和鮮奶蛋液混合,把蛋奶液倒入麵包丁上,撒上蔓越莓干,用杯子裝著,放進烤箱中,加熱30分鍾,即可食用。
抹茶磅蛋糕
用料:黃油100克、糖粉100克、全蛋100克、低粉90克、抹茶粉1大勺、泡打粉三分之二小勺。
做法:用打蛋器攪拌黃油至柔軟的乳霜狀,然後分兩次加入糖粉和奶油,攪拌成奶油成糊狀。再打發蛋液,倒入奶糊中,攪拌均勻。等麵糊弄好後,用烤盤裝著,放進烤箱,加熱至熟。
南瓜松子撻
用料:全麥粉125g、油40-50g、水20g、南瓜、松子、椰絲若干、菊花模12個。
做法:下油搓粉,然後加水揉成面團,用手按壓成型,去掉多餘的料,保持每個油皮凈重。緊接著,放在冰箱中冷藏,製成南瓜醬,用生粉調成糊。放進已預熱的烤箱中,烘烤至熟。
Ⅳ 烤麵包需要的工具
烘焙基礎工具,初學者必備
一、計量工具
1、電子稱:家用稱量以0.1-1g為單位,可精確稱量所有材料。
ps:不要看錯了買了個迷你的,用起來很麻煩的,買個正常大小的就可以。如果有強迫症,一定要買個精準到0.1g的。
2、量杯 :容量不限100ml、200ml、500ml都可,可稱量較多容量的液體,或進行麵包發酵輔助小工具。
3、量勺:大多數量勺為3個一組或5個一組 2.5ml/5ml/8ml/15ml/25ml/50ml等,具體容量看購買的標識。
二、打發攪拌工具
打蛋器,外形與尺寸各不相同,鋼絲質地較硬,彎曲成弧形狀。用來打發蛋、奶油、黃油、乳酪、拌麵糊等。打蛋器鋼圈數量越多,越容易打發。
1、手動打蛋器,混合打發較少的液體或粉類,速度較慢,打發時略微費力費時,有大小號之分。
ps:注意大小號。個人感覺,一般家用小號用的比較多,大號基本用不上。另外還可以備一個mini號的,比較實用。
2、電動手持打蛋器,可快速打發,省時省力,打發蛋清霜更為便捷。
ps:買個貴的,絕對值得。剛開始玩烘焙,因為經濟能力有限,挑便宜的,五十多塊錢,只有兩個檔位,就是自己做著玩,所以也夠用,但是噪音很大,後來有一次打黃油,裡面齒輪不太好了。
3、電動攪拌器,又名廚師機,用途較廣可打蛋、和面等,配有多種攪拌頭,包括勾型、槳型、直立型等。(可選,價格略貴)
ps:經常做麵包的話可以配備一個,和面會很輕松。
4、攪拌盆:又稱操作盆,盛裝材料,打發、攪拌、混合器皿,耐熱性佳,易冷卻的圓底不銹鋼製品最宜。
三、切拌工具
1、橡皮刮刀:混合麵糊或攪拌材料、抹平等。材質較軟,有彈性,是否耐熱,是否一體區分,加熱狀態攪拌時建議使用耐熱刮刀。
ps:購買注意事項:一定要芯比較硬的那種,要不然不好用。一定不要貪便宜,要選就選個好用的,得心應手。
2、塑料刮板:切割面團,集中麵糊蛋奶糊等,質地較硬(可選 麵包製作必備)
四、烘焙工具
1、烤箱:烘焙基礎工具,普通家用最好挑選30L以上容積,上下管單獨加熱,有內置照明燈等配置的烤箱。烤箱自帶烤盤,烤架,隔熱手套等。
2、網架:烘烤後的成品在網架上冷卻靜置,去除多餘水氣。
3、冷卻架:蛋糕倒扣用。
4、烘焙用紙
● 耐高溫油布:鋪在模具或烤盤中,防止粘黏,可重復使用。
● 一次性油紙:作用同上,不可重復使用。
5、硅膠墊:可以選擇備一個,操作時,放在操作台上,干凈衛生方便。
6、蛋黃分離器
7、裱花嘴:裱花嘴有許許多多種不同的花樣:但是作為初學者,沒必要每一種都配齊,用到裱花嘴最多的情況就是擠曲奇了,再有就是給一些蛋糕、泡芙灌餡兒,所以在初學階段買一個圓鋸齒裱花嘴就夠用了。
8、裱花袋:裱花袋與裱花嘴是一起使用的,這里推薦布質裱花袋。這種裱花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破,不論再難擠的曲奇袋子也不會發生形變。不推薦一次性塑料裱花袋,冬天若用來擠曲奇,擠爆簡直家常便飯……
9、活底蛋糕模:初學者只需買一個活底六寸蛋糕模就足夠玩了,做戚風、輕乳酪蛋糕、慕斯……幾乎所有的蛋糕都會用到。
五、過濾器具
1、麵粉篩:過篩低筋麵粉或泡打粉等粉類混合物。
2、手持式麵粉篩:可單手操作,過篩粉類混合物。
Ⅵ 麵包機做乳酪蛋糕怎麼做如何做
主料奶油乳酪40克黃油5克酸奶35克低粉15克白糖25克醋3滴雞蛋1個
步驟
1.容器中放入乳酪和黃油
2.隔水加熱,使其融化,攪至順滑
3.繼續加入一個蛋黃攪均勻
4.加入酸奶,簺入低粉攪勻後放置一旁
5.蛋白中加入幾滴醋和白糖打至濕性發'(忘記拍打發的圖了)
麵包機版輕乳酪蛋糕的做法步驟66.將麵糊倒入打發的蛋白中攪勻
麵包機版輕乳酪蛋糕的做法步驟77.麵包機里放一個盛半碗水的小碗,模具外包上一層錫紙預熱五分鍾
麵包機版輕乳酪蛋糕的做法步驟88.麵糊倒入模具中,按烘烤鍵45分鍾
麵包機版輕乳酪蛋糕的做法步驟99.時間到,脫模,放在鐵架上冷卻後冷藏,風味更佳
Ⅶ 烤箱食譜家用做法大全竅門
我知道,你買烤箱很久了,久到都快忘了它的存在;我知道,你已看過很多烤箱菜譜,卻依舊用不好這貨。
--------------------------------------------
現在使用的烤箱,六管、熱風、低溫發酵、帶轉叉。土豪金的顏色也非常別致!由於菜餚稍多,分為三個篇幅介紹:簡單篇、復雜篇、甜點篇。
(註:烤箱在放入食材前都需要預熱哦,沒有烤箱溫度計的話,基本上預熱10-15分鍾)。
簡單篇
顧名思義,「簡單」就是食材洗洗切切,經過簡單的調味腌制,直接扔進去烤就可以了。代表菜有烤雞翅、烤五花肉、烤薯角等等。
▌烤蘑菇
一道非常簡單、但無比驚艷的食物。蘑菇洗凈,把根去掉,在蘑菇凹進去的表面撒幾粒鹽,入烤箱180度15分鍾。簡單吧!(原諒我蘑菇買的不夠新鮮……)
慢慢地,蘑菇中間會聚集出一窩汁水,這是蘑菇本身的汁水!最鮮就是它了!一口下去……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初戀的感覺……
▌烤蛤蜊
大青蛤,吐盡沙後刷一刷洗一洗,平鋪入烤箱,200度15分鍾。
一個個在烤箱中慢慢打開(好殘忍!)
海鮮本來就有少許鹹味,吃口淡的不必加料碟,真正的原汁原味!
▌烤雞腿串
雞腿去骨,切成小塊,用叉燒醬拌勻,入冰箱腌一夜(海鮮醬、燒烤醬、奧爾良調味粉神馬的都可以,沒有這些的話,用生抽+糖+蚝油+蒜+黑胡椒等腌也可以,所有的烤雞烤肉都可以這樣處理)。
和青椒(或是彩椒、菌菇)相間著串起來,入烤箱200度15分鍾。中途刷一至兩遍蜂蜜。
▌烤蝦
烤蝦是我最愛做的。海蝦洗凈,開背去蝦線,搗幾瓣蒜泥,熱油倒入爆香,加入少許鹽,和蝦拌一拌腌15分種,排排座放錫紙上,入烤箱,200度15分鍾。味道真是亞克西!
沒有拍特寫圖,用以前的一餐飯的照片吧。
如果是對蝦、明蝦,開背,切到蝦腹不斷刀,嵌入芝士,下面鋪土豆泥,表面撒少許鹽入烤箱,200度20分鍾。出爐撒黑胡椒。
直接用玻璃器皿烤,又不佔鍋、不佔盆,總之,一切變得很輕松……
復雜篇
代表菜:自製肉鬆、披薩、烤魚、烤豬肉鋪等。
說來也怪,我的麵包機有發酵、酸奶、米酒、自編程序,偏偏就是沒有果醬程序。這個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一邊攪拌一邊烘烤,苦逼如我,只能用麵包機+烤箱來做了……
純精肉,去膜切塊,注意肉的紋數,要垂直於紋路切下去。
加料酒、薑片,冷水下鍋焯水。肉類焯水一定要冷水下鍋,否則內部的血水出不來。
焯水的同時另一邊准備鹵料,水+生抽+老抽+八角+桂皮+花椒+香葉+糖。將焯好水的肉塊扔進去高壓鍋煲45分鍾至肉質酥爛。我做的是五香味的,所以放這些東西,你喜歡咖喱味的就放咖喱,但在煮的時候,粉類調味不必放太多,比如糖,可以烘製時再放,更容易入味。
出鍋後入可以將肉塊稍稍打散,浸泡在湯汁里入冰箱過夜,使之更入味。
瀝掉湯汁,加入糖、油、芝麻、少許五香粉,入麵包桶開啟和面檔,攪至肉纖維成為細絲,這個過程不是太長,約20分鍾。如果你的麵包機有肉鬆或果醬程序,這時候就可以開啟果醬程序玩去了……
如果沒有麵包機,可以把肉放入保鮮袋,用擀麵杖來回搓擀。
攪得差不多後入平鋪在烤盤上,入烤箱,低溫100-120度,開啟熱風(一定要有熱風功能的烤箱哦),進行烘乾。
每過十幾分鍾翻拌一下。
直至烘乾,平鋪涼透,再入保鮮盒。我用了2斤的精肉,成品470克。
肉鬆不僅僅可以配粥吃,用它來做麵包的配角也非常出彩。
製作一個基礎麵包面團,基礎發酵+排氣後,擀成方型餅狀,二次發酵到位後表面塗一層蛋液,撒蔥花和芝麻,150度20分鍾。烘烤時需要注意的是用低溫,表面烤至淺色就可以了,否則表層過硬,捲起時容易破裂。
麵包餅放涼後,翻轉,塗一層色拉醬,撒上滿滿的肉鬆,捲起!好好味!
我最喜歡的披薩是多年前必勝客的大西洋珍鮭披薩,自己做也非常簡單,披薩餅的具體做法就不贅述了,和麵包差不多,就是擀成薄餅狀。我就說一下這個披薩的配料,三文魚+(蟹肉棒、蝦仁、魷魚條等海鮮自行選擇)+青椒+蘑菇+馬蘇里拉芝士,三文魚與番茄醬不搭,所以這個披薩不放常規的番茄醬,而是自製一種與三文魚絕配的醬料(山葵醬或芥末醬+色拉醬,比例約是1:10)。三文魚待整個披薩烤熟後再平鋪在上面,回爐1分鍾,出爐擠上特製醬料。
有空試著做一下,你會愛上我的……(配方),我說的是真的……
甜點篇
與其說烤箱是用來做各種甜點的,倒不如說它們離不開烤箱。其實自己也吃得不多,大多數都給同事吃了,沒辦法,既然我瘦不下來,那隻有增肥身邊的人了……
▌泡芙
泡芙是屬於你沒有任何模具、工具都可以做的甜點。朋友來家裡,下午茶拿出自製的泡芙,立馬高大上起來。但是我以前做泡芙照著網上的方子,有成功也有失敗,後來我就自己琢磨出一套方法,肯定不正宗,但至今都是成功的。
原料:40克麵粉(低筋粉或中筋粉無所謂)、30克黃油(或25克植物油,不能用花生油等有味道的植物油,當然黃油更香)、75克水、少許鹽、糖。
網上常規的方子都是油和水煮沸後倒入麵粉,但我以前做這一步時,即使過了兩遍篩的麵粉有時還是混合得不夠均勻,所以這一步驟我改為將水和麵粉先混合攪伴至沒有顆粒,再開始煮。
後面的步驟就和網上一樣了,待涼後分次加入蛋液,至麵糊在筷子頭形成倒三角而不滴落的狀態,裝入裱花袋,擠在烤盤上。
入預熱到210度的烤箱,15分鍾後轉190度再烤20分鍾,同時開啟熱風,讓其上色均勻。
可以看到小泡芙一點點在變大……
這是烤了七八分鍾的樣子
二十分鍾後……
上色後在烤箱里多放置一會兒,讓其更堅挺。
出爐後夾奶油、卡士達醬、冰淇淋都OK!
▌麵包
我個人非常喜歡做麵包。不僅因為它非常實用能充當家人早餐,而且花式和口味非常多變。
當然我為了做好麵包,也扔過不少無法入口的失敗品。所以現在還做不好麵包的你們,不要害怕,不久的將來你們會做得比我更好。
喜歡做麵包的人應該都知道愛和自由大師,以及她最經典的老式麵包,柔軟、香甜、拉絲,人人都應該試一試。
酵頭:金像麵包粉210克、低筋麵粉90克、細砂糖24克、即發乾酵母6克、水240克
主面團:金像麵包粉210克、低筋麵粉90克、細砂糖96克、鹽1+1/2小匙、奶粉24克、蛋90克、水54克、黃油72克
表面裝飾:融化的黃油
我這個麵包用了上面這個方子一半的量。
1、將酵頭中的原料混勻,放溫暖處發至膨脹後回落,內部呈蜂窩狀。發酵時將面盆放在發酵箱里,這個過程約2小時。各家條件不同,時間僅供參考,還是要看程度。
2、將1與主面團中除黃油以外的所有原料放在一起揉至麵筋擴展,表面光滑。
3、加入黃油揉至擴展階段,放溫暖處發至約2倍大。
4、將面團取出,平均分割成4份,立即將面團搓成條狀,然後搓到約1米長
5、將面團兩頭相接,左手固定住對折的地方,右手向內搓約2圈。
6、將相接的部分塞進圓圈裡,表面是5個辮,排到塗過油的烤盤上,放溫暖濕潤處進行最後發酵。
7、最後發酵結束,送入預熱180℃的烤箱,下層,上下火,30分鍾左右。
8、出爐後立即刷融化的黃油。
當原味麵包都吃膩了以後,除了在面團里加乾果葡萄乾,也可以嘗試著做成鹹味麵包,加煎過的培根和過水後瀝乾的玉米。
我還喜歡吃椰蓉麵包。
黃油室溫放至半軟化狀態,加細砂糖用打蛋器打至顏色變淺(這里一定要用綿白糖或糖粉),分次加入雞蛋液,每加一次都要攪拌,防止水油分離。最後加入椰蓉備用。
可以做成這樣的
也可以做成這樣的
就連麵包機也可以做
▌蛋糕
a、檸檬戚風
我喜歡在普通的戚風配方里將15ML的水換成檸檬汁,蛋糕會變得更加清新,即使只有雞蛋、麵粉、水、油、糖,還是有些些輕乳酪的口感哦!
關於戚風的方子很多,各家並沒有什麼對錯,成品也不會差太多,我這里只寫一個我用習慣的配方。
六寸模配方(八寸模請翻倍):
蛋黃糊:兩個大個雞蛋黃或三個小個雞蛋黃、水25ML、檸檬榨汁15ML、色拉油30ML、低粉50克
蛋白糊:兩個大個雞蛋清或三個小個雞蛋清、檸檬汁或白醋幾滴、細砂糖30-40克(視個人口味)
水、檸檬汁、色拉油混合,用手動打蛋器將其打兩三分鍾,使其水油溶合,看不見大油花,加入蛋黃攪勻,篩入低粉,混合均勻。防止過度攪伴起筋。
打發蛋白,加入幾滴檸檬汁或白醋,分三次加白砂糖,打至硬性。
將三分一蛋白糊倒入蛋黃糊,上下翻拌攪勻,再全部倒入蛋白糊,一邊上下翻拌,一邊轉盆。
將蛋糕糊放入預熱180度的烤箱,關門轉至140度,40分鍾。
嚴格意義上不算很成功的戚風,不過表面開裂除了溫度的影響,事實上雞蛋的蛋白比例過大更會造成開裂,大個頭的雞蛋容易出現這個問題。不過自己吃的話,開不開裂毫無關系,美好的味道和松軟的組織才是硬道理。
b、自製奶油乳酪
奶油乳酪多是一升裝,做一個蛋糕只用四分之一,開封後又不易保存,後來學到可以這樣做奶油乳酪,要多少量完全可以自己掌握,關鍵是味道也不差。
全脂牛奶1000克(也可以用牛奶500克+淡奶油500克,成品更香、量更多),倒入小鍋,小火煮至微沸,倒入鮮榨檸檬汁50克(約兩個檸檬榨的汁),關火稍許攪拌,靜止放涼。
加少許鹽攪拌,倒入紗布包過濾,擠出汁水,或者放入豆腐盒用重物壓也可以,固體就是奶油乳酪了,汁水是乳清,也很有營養的。
奶油乳酪可以做很多美味,比如芝士蛋糕。
比如大理石布朗尼。
▌米酒
想不到吧,烤箱還能做米酒!多虧了它的發酵功能,不僅能發酵面團、還能做酸奶、米酒。
註:每台烤箱溫度有偏差,最好用烤箱溫度計測量一下,如發酵檔超過40度,就不宜做米酒。
小秘密,如果是正夏就更簡單了,只要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兩天後酒釀就好了。
糯米泡一夜,水量高過糯米一倍,因為泡過的糯米會長大一倍左右。在蒸格里放塊紗布,倒入糯米,上面戳一些小孔便於蒸氣均勻。開始蒸。
一斤半的糯米,一共蒸了20分鍾。蒸十分鍾時可以上下翻一翻。中途嘗一嘗,軟糯Q彈就可以了,不能夾生,也不能蒸太過頭,過頭了米粒就糊在一起了。
蒸糯米時准備酒麴。我試過安琪的、老式的蘇州蜂蜜酒麴,最後覺得還是某寶買的四川產的酒麴好。用它做的酒釀甜而不膩,酒味香濃。
准備一盆涼水,一定要是礦泉水或是涼白開,不能用自來水。做酒釀全程的容器都要干凈,用開水燙過,無生水無油。
把蒸好的糯米倒入涼水,攪開。一是降溫,二是打散米粒。
然後倒入有孔的容器瀝水。我就用剛才的蒸格啦。
等溫度降到三十來度,就可以裝入容器加酒麴啦。溫度太高時加酒麴會使微生物失效。然後容器蓋上保鮮膜,放入烤箱,開啟發酵檔。
大約過30小時,偷偷嘗一口,酒釀先是變甜,隨著時間甜味變淡酒味變濃,這和酒麴的多少、環境溫度、時間都有關系,所以隔兩個小時嘗一嘗,到了你想要的味道時,就可以停止了。
倒入半碗涼白開使之停止發酵,放入冰箱冷藏,放個一兩周都沒有問題,隨時都可以吃。
如果想要喝米酒,就讓它繼續發酵。
一碗酒釀小圓子吧,要多倍酒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