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蛋糕店裡特別好賣的榴槤千層,在家怎麼做
其實蛋糕店的很多甜品都是比較簡單的,在家也可以實現製作。但是畢竟蛋糕店的是專業的人員,做出來的肯定是更好看,更細致。但是我們在家做的其實味道差不了太多,接下來就說說在家怎麼做榴槤千層吧!01、先准備好一切食材,尤其是製作千層皮面的。
先要准備好食材,做千層皮面的食材主要有:低筋麵粉、牛奶、雞蛋、白糖、黃油。其他就是榴槤和奶油的准備了。製作千層麵皮其實超級簡單,但是選擇對的平底鍋第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首先,我們把牛奶和雞蛋放一起,然後攪勻,最後放低筋麵粉,攪到沒有顆粒的狀態,最後就放白糖攪勻。黃油要先融化,趁熱倒進剛剛的麵糊裡面攪勻,這樣會讓麵皮更香。最後就是直接把做好的麵糊倒進平底鍋裡面進行糊面就好了,麵皮放一邊擱涼。
一切東西都准備好了的話,就可以准備鋪了。把千層皮面放好,然後鋪一層奶油,再鋪一層榴槤肉。一直反復這個操作就完成啦!
2. 西式甜點的名稱及做法
提拉米蘇代表「帶我走」
芝士蛋糕:含義是「甜蜜的愛情」。
卡布奇諾:等待
瑪奇朵:印記 拿破崙蛋糕 < Napoleon cake >拿破崙蛋糕跟拿破崙其實沒有關系,說法之一是由於它的英文名Napoleon,其實是Napolitain的誤傳,指一種來自義大利Naples的酥皮名字,至今被寫作Napoleon而已。我倒覺得它比較像一首歌曲,把叉子一舀下去,酥餅便應聲裂開,發明漏出清脆的聲音,每吃一口,都像敲響一個音符。
拿破崙蛋糕的法文名為Mille feuille,即有一百萬層酥皮的意思,所以它又被稱為千層酥,它由三層啡色的千層酥皮,夾兩層吉士醬製成,材料雖然簡單,但酥皮的製作過程卻極繁復,師傅要把搓好的麵皮不斷重復對摺,這樣焗出來的酥皮才夠松化。
拿破崙蛋糕配上鮮果是最理想的組合,不少師傅愛在酥皮之間加上新鮮的士多啤梨或芒果,令味道更加豐富而清甜,甚至有人會用忌廉代替吉士醬,口感同樣不俗。
吉士蛋糕
Cheesecake
吉士蛋糕,或起司蛋糕、芝士蛋糕,是西方甜點的一種。有著柔軟的上層,混合了特殊的吉士,如 ricotta cheese,或是 cream cheese,再加上糖和其它的配料,如雞蛋、奶油和水果等。吉士蛋糕通常都以餅干做為底層,有固定的幾種口味,如香草吉士蛋糕,巧克力吉士蛋糕等,至於表層加上的裝飾,常常是草莓或藍莓。
有時吉士蛋糕看起來不太像一般蛋糕,反而比較像派的一種。
簡史
吉士蛋糕據知是源於古早的希臘,在前 776 年時,為了供應雅典奧運所做出來的甜點。接著由羅馬人將吉士蛋糕從希臘傳播到整個信穗歐洲。在 19 世紀跟著移民們,傳到了美洲。
名店
在美國紐約市,公認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叫做「Juniors'」,位於布魯克林。在台灣台北市,公認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則位於天母「吃吃看」。
另一種吉士蛋糕
在英語中,cheesecake也常用來形容清涼的海報女郎(pin-up girls)。
黑森林蛋糕
其實黑森林蛋糕(Schwarzwaelder Kirschtorte)若翻譯成「黑森林櫻桃奶油蛋糕」應該是較恰當吧。因為德文全名里的Schwarzwaelder即為黑森林,而Kirschtorte也就是櫻桃奶油蛋糕的意思。仔細研究研究,黑森林說穿了,真的只是一種「沒有巧克力的櫻桃奶油蛋糕」。
相傳古早以前,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製成果醬外,在做蛋糕時,也會非常大方地將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里,或是一顆顆細心地裝飾在蛋糕上。而在打制蛋糕的鮮奶油時,更會加入不少櫻桃汁~而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了!
雖然目前德國大部份的糕餅師傅在製做黑森林時,也會使用了不少巧克力,不過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還是那鮮美豐富的櫻桃哦!以前德國曾出現消費者因某家黑森林蛋糕的櫻桃含量太少而提出控告的案例~也因此德國政府對這種國寶級黑森林,也作出了相關的規定,像是黑森林蛋糕的鮮奶油部份,就至少得含有80克的櫻桃汁才行喔!
所以黑森林呀,真的不是代表黑黑的意思啦。而黑森林蛋糕,更不是巧克力蛋糕的代名詞喔!黑森林是位於德國西南的一個山區,從巴登巴登Baden Baden往南一直到佛來堡Freiburg這帶,都屬黑森林區。今天即使來到黑森林,並不見得到處都能幸運地嘗到沒有巧克力的黑森林蛋糕,不過有機會在此地享受黑森林時,不妨細心留意蛋糕里的小櫻桃,讓自己重新認識黑森林外,別忘了也感受一下那份藏於味蕾深處的新鮮感哦!
蛋撻
Egg Tart
蛋撻,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種用牛奶雞蛋和糖做成的凍,中國人稱其為蛋,tart則取其音。這種蛋撻早在中世紀就出現了,不過看上去跟現在的蛋撻會很不一樣。按照現在的做法,皮會很軟;中世紀做蛋撻是既沒有蛋撻模又沒有齒輪切割器,蛋撻皮要用手捏起來,所以蛋撻皮發得很硬,吃中世紀的蛋撻其實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做蛋撻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紀糖很貴,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於外面的殼則給窮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國人知道蛋撻這個東西是在香港被割讓後,英國人的蛋撻傳到了香港,香港人便開始仿製,甚至比英國人做得更好。蛋撻店除了蛋撻外還賣另外兩樣東西:奶茶和咖啡。那時候的蛋撻要比現在的蛋撻大兩三倍,甚至有一段時間,一個大蛋撻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香港人標准早餐。六十年代香港逐激坦爛漸富裕起來,香港人開始在蛋撻里加燕窩鮑魚之類,「大補」;但過了幾年這種蛋撻又沒有了。有人說蛋撻可以反映香港的經濟。按照英國傳統做法,蛋撻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似乎不大喜歡吃這種有點辛辣味的蛋撻,所以現在香港茶樓里蛋撻都比較清淡。
蛋撻皮有兩種:一種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種一咬下去面渣四濺的蛋撻皮;另外一種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黃油,因此有一種曲奇的味道。一開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後來泰昌餅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撻店)用曲奇面團做蛋撻皮,大成功。現在香港做蛋撻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餅店,一家是檀島餅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島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別青睞泰昌蛋撻,所以泰昌蛋撻又被叫做肥彭蛋撻。檀島蛋撻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雞蛋為主,油皮則以牛油和豬油為主,蛋撻皮用兩層水皮包一層油皮呈一塊三明治,這樣烘焙起來更有層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發明的。香港人做蛋撻還有另外一個特點是只用中國蛋不用美國蛋,他們認為美國蛋沒有中國蛋蛋味濃。
提拉米蘇
你可以不懂義大利文,但一定要記住『Tiramisu提拉米蘇』這個詞兒,因為這是目前各大咖啡廳、烘焙門市及西餐廳最IN的時髦甜點,以其爽俐醇郁的口感,與揉合起司、咖啡與酒香的成人級風味,狠狠搶去起司蛋糕的風頭。
關於提拉米蘇的由來,有一個溫馨的故事:二戰時期,一個義大利士兵要出征了,可是家裡已經什麼也沒有了,愛他的妻子為了給他准備干糧,把家裡所有能吃的餅干、麵包全做進了一個糕點里,那個糕點就叫提拉米蘇。每當這個士兵在戰場上吃到提拉米蘇就會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心愛的人。提拉米蘇,Tiramisu,在義大利文里,有 「 帶我走 」 的含義,帶走的不只是美味,還有愛和幸福。一層浸透了Espresso咖啡與酒(Masala、Rum或Brandy)、質感和海綿蛋糕有點像的手指餅干,一層混合了Mascar鄄ponecheese(最適合專門用來做Tiramisu的芝士)、蛋、鮮奶油和糖的芝士糊,層層疊上去,上頭再撒一層薄薄的可可粉……這就是提拉米蘇Tiramisu。
西式的甜品花團錦簇,尤以意、法為盛。提拉米蘇(Tiramisu)和薩芭雍(Sabayon)這種華麗的甜點一出場,餐桌就變成了春裝發布會的天橋。作為義大利甜點的代表,外貌絢麗、姿態嬌媚的提拉米蘇已風靡全球。它以Espresso(特濃義大利咖啡)的苦、蛋與糖的潤、甜酒的醇、巧克力的馥郁、手指餅乾的綿密、乳酪和鮮奶油的稠香、可可粉的乾爽,只用了不到十種材料,把 「 甜 」 以及甜所能喚起的種種錯綜復雜的體驗,交糅著一層層演繹到極致。
慕斯mousse ,特性:免煮、免調理,直接操作即可使用,溫水、冷水皆可使用,中性慕斯粉可配合果泥或濃縮果醬變化慕斯口味。品質安定可延長產品保存期限,作為鮮奶油安定劑成為慕斯奶油。
慕斯蛋糕最早出現在美食之都法國巴黎,最初大師們在奶油中加入起穩定作用和改善結構,口感和風味的各種輔料,使之外型,色澤,結構,口味變化豐富,更加自然純正,冷凍後食用其味無窮,成為蛋糕中的極品。
慕斯與布丁一樣屬於甜點的一種,其性質較布丁更柔軟,入口即化。製作慕斯最重要的是膠凍原料如瓊脂、魚膠粉、果凍粉等,現在也有專門的慕斯粉了。另外製作時最大的特點是配方中的蛋白、蛋黃、鮮奶油都須單獨與糖打發,再混入一起拌勻,所以質地較為松軟,有點像打發了的鮮奶油。慕斯使用的膠凍原料是動物膠,所以需要置於低溫處存放。
慕司蛋糕的製作方法:
把雞蛋清,奶油,煉乳放在容器里加糖,(可以加水果,硬的切成特小的丁,桔子一類的要去皮後再去皮,再切,比較麻煩)用打蛋器打勻,注意一定是不能用筷子代替,打好的漿應該比較粘稠,之後准備你喜歡的形狀的容器,容器邊要刷色拉油,方便取出,把打好的漿倒到容器里,放到冰箱里冷凍,大概要2個小時,拿出來,把慕司扣出來,再出上奶油,放上水果作裝飾,就好了。
西式糕點簡稱西點,是由國外引入的一類糕點。製作西點的主要原料是麵粉、糖、黃油、牛奶、香草粉、椰子絲等。由於西點的脂肪、蛋白質含量較高,味道香甜而不膩口,且式樣美觀,因而近年來銷售量逐年上升。西式糕點主要分小點心、蛋糕、起酥、混酥和氣古五類。
3. 各種糕點的製作方法
【廣東油角】
油角又叫角仔,是廣東廣州等地著名的漢族小吃,屬於年節食品。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鹹的換成蔬菜即可。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鑊,炸煎堆油角了。開開油鑊炸些煎堆油角,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隻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油角材料】
一:低粉250g、雞蛋一隻、豬油(植物油)10ml、幼沙糖40g、水100ml
【步驟】
1:花生打碎、椰茸、芝麻(炒香)、幼沙糖先將所有餡料材料混勻待用。
2:將糯米粉加水揉成團,取出小塊後放到燒開的水中,煮熟後再撈出來揉成團。
3:把面團分成等分,擀薄,用圓模改出圓形。
4:包上餡料。兩邊對折,收好邊,用指甲沿邊一路輕輕的鎖邊,捏成麻繩狀。
5:把油加熱到筷子放下去時會起泡時,就把放油角放下去炸。炸時要經常翻動,以免一邊炸至變焦。
6:炸至金黃色就可以了,記得要笊籬晾乾油才上碟。
【天津麻花】
麻花是特色小吃,把兩三股條狀的面擰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形容衣褲等因磨損而要破的樣子。我國各地麻花有天津麻花,山西稷山麻花,陝西咸陽麻花,湖北崇陽麻花,蘇杭藕粉麻花等。其中天津以大麻花出名,山西稷山麻花以油酥出名,蘇杭藕粉麻花以原始工藝出名,而湖北崇陽以小麻花出名。
麻花把兩三股條狀的面擰在一起,用油炸熟即可。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小麻花熱量適中,低脂肪。既可休閑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是理想的休閑小食品。在東北地區,立夏時節有吃麻花的古老習俗。其中天津麻花最為出名。
【麻花材料】
一:麵粉250克;雞蛋1個(約蛋液50克);細砂糖40克;鹽1克;水75克;酵母3克;花生油25克;
【步驟】
1:將所有原料混合,用筷子將原料攪拌成面絮,再用手和成光滑的面團,包保鮮膜,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至約2倍大;取出面團,在案板上揉勻揉透,將面團平均分成10份;取一份面團,搓成約60cm長;對折,兩手分別向相反的方向擰轉面條,至上勁;
2:再對折,此時面條會自然捲曲成麻花狀,將散著的一頭從對折處穿過即成。放入抹過油的容器中,加蓋保鮮膜,放在溫暖的地方二次發酵;約30分鍾,生坯略變蓬發,起油鍋(配料表以外),油溫約3成熱時,輕輕將生坯拿起,入油鍋,中小火慢炸,及時翻面,2-3分鍾左右麻花金黃即可瀝油撈出食用。
【生煎包】
生煎包是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及廣東的一種漢族傳統小吃,簡稱為生煎,由於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特點: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散。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4. 如何做蜜桃爆漿酥皮泡芙,外酥里嫩,好看又好吃呢
如何做蜜桃爆漿酥皮泡芙,外酥里嫩,好看又好吃呢?
最近流行爆漿系,比如說爆漿生日蛋糕、爆漿吐司麵包、爆漿的炸雞、爆漿的咖喱飯……這一款蜜桃千層酥皮泡芙,都是爆漿系,是韓國蛋糕烘焙界流行的最新款。
放涼後,把75克雞蛋液先添加一多半,攪拌均勻之後再少量多餐漸漸地加上剩下來的雞蛋液。直至用刮板挑動麵糊呈倒三角情況,泡芙糊就做好。裝進提早裝上中等尺寸圓嘴兒的裱花嘴內,豎直擠到鋪了錫紙的蛋糕模具上。
此刻能夠預熱烤箱了,容易上火200克,去火170度加熱15min。從冰箱裡面取下千層酥皮麵糊,找一個和泡芙體類似大小的小磨具,切出來環形。我用的一個大一點的塑料瓶蓋子。放到泡芙體上邊。夏天天氣炎熱千層酥皮非常容易化,手要快點。假如千層酥皮早已變軟了,再放入冷藏室一會兒。逐漸我就是邊冷藏邊製做,之後索性我就直接放在冰箱里完成。
放進加熱好一點的電烤箱,容易上火200度,去火170度,烤制15分鍾轉上下火160度10min。泡芙烤好啦,公布。別問我為什麼少了一個?我就不告訴你剛出爐時沒控制住先偷食了一個。讓水蜜桃清洗切割成硬粒。水蜜桃切成片,用磨具刻出好多個心型蜜桃片。泡芙花嘴在底端扎個洞,擠入泡芙醬,再塞幾個蜜桃果實。蜜桃爆漿泡芙就做好。鮮奶油擠上花朵,裝飾設計上蜜桃心型片,裝點上薄荷,還可以篩上面細砂糖裝飾設計。
製做泡芙麵糊才是關鍵,製做時一定要最少火,邊升溫邊拌和,不可以懶惰。假如麵糊擁有顆粒物,趕緊把鍋端玄火,拌勻之後再加溫。一定要把水份耗干,然後慢慢加上雞蛋液,不必一次添加過多。最後情況挑動麵糊呈倒三角情況就別再加雞蛋液了。
5. 如何製作芝士蛋糕,要有材料和步驟
材 料
1、 全麥粉餅干:100克;
2、 無鹽黃油: 45克;
3、粉狀明膠: 10克;
4、奶油乳酪: 200克;
5、精製砂糖: 80克;
6、蛋黃: 1個;
7、酸奶: 100克;
8、檸檬汁: 2大匙;
9、鮮奶油: 200毫升;
9:直徑18厘米圓模型一個。
准備工作:
1、 使乳酪在室溫下變軟;
2、 在耐熱容器中放入6大匙水,篩入明膠浸泡;
3、 在耐熱容器中放入黃油,用微波爐加熱30秒,使其熔化。
第一步:
1、 在塑料袋中放入餅干用擀麵杖碾碎,移到容器中;
2、 加入熔化的黃油,用小鏟子攪拌均勻;
3、 填滿模型底部,放入冰箱冷凍。
第二步:
1、 在浸好明膠的容器上蓋上保鮮膜,微波加熱30秒;
2、 在容器中放入乳酪,用打泡器攪拌至白色膏狀,加入砂糖,充分攪拌;
3、 按順序依次加入蛋黃、酸奶、檸檬汁,攪拌均勻。
第三步:
1、 將鮮奶油放入一個容器,用打泡器打到6分程度(用打泡器舀時奶油粘乎乎的往下掉的程度);
2、 將其一點一點地加入奶油乳酪中,用小鏟子緩緩混合。
第四步:
加入熔好的明膠用小鏟攪拌至粘稠狀態;
最後:從冰箱中取出模型,倒入原料,在放入冰箱冷凍一個小時以上至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