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根據蛋糕博弈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擴展閱讀
微波蛋糕做法烤箱 2025-09-09 23:37:14
過年羅庄哪個蛋糕店開門 2025-09-09 23:28:31

根據蛋糕博弈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發布時間: 2023-05-17 09:51:43

『壹』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作為消費者,該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3月14日,黑貓投訴與微博熱點聯合發布了《2021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通過數據報告的形式展現了2021年消費者維權情況。其中,食品安全問題引人注目。2021年,微博平台關於「食品安全」相關維權信息超過405萬次,多個知名餐飲品牌被曝出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包括胖哥倆肉蟹煲隔夜絲血當現殺活蟹賣、蜜雪冰城篡改食品日期等。那麼,作為消費者,在面對此類食品安全事件時,應該如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呢?


『貳』 一個經濟博弈論的問題~~

1、只要存在納什均衡,換不換角色都無所謂。
(2)博弈矩陣

奶油 冰淇淋
甲 奶油 10,4 10,12
冰淇淋 6,4, 6,12
納什均衡(10,12),誰切誰分都一樣。

不過我不明白,甲或乙對蛋糕兩部分的認同價值合起來不等於20?

(3)照上題思路推理
(4)乙肯定願意切。因為甲認為櫻桃值10元,乙只要切出櫻桃帶少許蛋糕,甲必然挑選帶櫻桃的,乙可以拿到大份蛋糕。

2、沒看懂

3、假如有n個白帽子,戴白帽子的人只能看到n-1個白帽子,當數到n的時候,必然有人舉手。

『叄』 1 _ 分蛋糕^的動態博弈 桌子上放了一個冰淇淋蛋糕,小娟和小明討論如何在

如果兩個人分蛋糕的話,涉及到的最基本就是平均分配,怎麼可以把蛋糕平均分給兩個人,那麼我們就要從蛋糕的中間取一條直線平均分成兩份,每人要一人一份才行,不能分的過大或者是過小,因為過大和過小的話,那都不屬於是平均分配了。
事實上,對於兩個人分蛋糕的情況,經典的你來分我來選」的方法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即使雙方對蛋糕價值的計算方法不一致也沒關系。首先,由其中一人執刀,把蛋糕切分成兩塊,然後,另一個人選出他自己更想要的那塊,剩下的那塊就留給第一個人。由於分蛋糕的人事先不知道選蛋糕的人會選擇哪一塊,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他必須(按照自己的標准)把蛋糕分成均等的兩塊。
分蛋糕游戲怎麼玩,可以這樣玩,首先把蛋糕蓋起來,然後,可以幾個人劃拳,贏了的,可以分一塊蛋糕,然後繼續這樣玩,就好了。

『肆』 避雷!廣州八喜冰淇淋蛋糕吃出骨頭,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

消費者在發現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應當第一時間與經營者協商,協商不成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介入調解,必要的時候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進行舉報。

出現這種事,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網路時代的消費,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處於弱勢群體,通過網路電話、電視、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的過程中,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天內進行退貨,根據商品的性質不宜退貨的除外,在這次的事件中,涉事商品是蛋糕,本身保質期時間就有限,還出現了骨頭,更是讓人無法接受。必須堅定自己的立場,通過法律的途徑來捍衛自己的權利。

『伍』 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當我們在購物時商品與實際價格不相符時,不要慌張。許多人在購物時經常會遇到商品和實際價格不符的情況,當然,大多時候是商家不小心弄錯了。溝通一下便好,但是如果遇到一些蠻不講理的商家,難么我就需要進行相應的反制措施。

一,與商家溝通

二,做好取證調查

三,舉報給相關部門

遇事先不慌,與商家溝通是否存在人為失誤

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經常遇到類似的事件,這樣的事情有時候並不是商家有意為之,所以我們要先和商家溝通,說明是否存在失誤的行為。如果溝通不順,那麼就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做好下一步准備。

『陸』 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方法:
1、首橋塵晌要一點就是兄蔽要懂法。只有知道哪些是應該享有的權利,才能運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權利不被侵犯。
2、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3、行使權利必須採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採取非法手段。
4、任何公民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都有權根據法律規定,按照法定程序向有關部門、機關和團體尋求法律保護。
5、尊重法律,尊重權利,增強權利和義務觀念,依法正確行使敏鋒權力,認真履行義務,不做違反法律的事,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關於法律:
1、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2、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3、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4、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作用:
1、明示作用。法律的 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2、矯正作用。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 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 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
3、預防作用。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柒』 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今社會復雜,當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千萬不要忍氣吞聲,可以通過合法途徑並依靠法律手段去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要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權利,首要一點就是要懂法。只有知道哪些是應該享有的權利,才能運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權利不被侵犯。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行使權利必須採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採取非法手段。
公民的合法權益是多方面的。對於公民享有的種種合法權益,憲法和法律都予以保護,法律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任何公民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都有權根據法律規定,按照法定程序向有關部門、機關和團體尋求法律保護。

尊重法律,尊重權利,增強權利和義務觀念,依法正確行使權力,認真履行義務,不做違反法律的事,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是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的。法律規定了公民享有什麼權利,應該履行什麼義務並對不履行義務的行為予以制裁。使公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以此來規范人們的行為
公平交易權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務時,必須保證質量、價格合理、計量正確,不得違反平等自願、公平交易的市場准則,違背消費者的意願強制交易。
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維護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有哪些

1、訴訟途徑。
訴訟俗稱「打官司」,訴訟途徑就是指受害人或案件的其他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上訴或申訴,由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處理案件,保護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訴訟途徑包括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2、非訴訟途徑
公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非訴訟途徑,是指受害人或者其他有關人員請求國家有關行政機關或其他有關單位處理、解決問題,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非訴訟途徑很多,主要有:投訴、申請、調解、申請裁決、申請仲裁、申請復議、申請復審、復核、申請行政復議和申訴等。

3、尋求法律幫助
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是我國的法律服務機構。公民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請法律服務機構提供法律服務。由於社會分工、文化程度、專業知識的不同,決定了人們的法律水平不盡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異,不少人還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以及運用法律武器輪宴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
即使是有較高的法律水平的人,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需要他人提供法律幫助。在當代社會法律服務機構無疑發揮著重要的社會作用。我們在處理與法律有關的問題時,應當懂得可以尋求法律幫助。


1、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於鼓勵公平競爭,限制不正當競爭
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實際上就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必須限制和打擊。如果放任經營者損害消費者利益,就會使廣大合法、誠實的經營者的利益受到損害,污染競爭環境。

2、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於供應短缺、消費者很難顧及到商品亂虛質量,對服務狀態也無法提出較高的要求。這實際上是生活水平低下的反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保護消費者權利,讓消費者能夠購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務,就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3、保護消費者權利有利於提高企業的和全社會的經濟效益
在我國,假冒偽劣產品充斥於市,服務質量不高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對消費者權利的強有力的保護,缺乏對損害消費者權利的行為嚴厲打擊和懲罰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政府能夠切實保護消費者權利,那麼,那些靠製造假冒偽劣產品,靠欺騙消費者賺錢的企業和個人就無法生存下去。
大多數企業的合法權益也可以得到充分保護,從而在全社會形成一種靠正當經營,正當競爭來提高經濟效益的良好商業道德。這樣就有利於促使企業努力加強管理,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提高經濟效益,推動社會進步。
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
一、勞動者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一)協商處理: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二)調解處理:到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或者人社部門勞動爭議調解申請調解;

(三)申請仲裁: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達成調解協議後未履行的,勞動者可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四)提起訴訟:對仲裁不服的,保留相關證據材料,去人民法院提臘陪銀起勞動爭議訴訟。
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二、勞動者維權應該保留哪些證據

1、來源於用人單位的證據,如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工資條、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押金的收條、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出勤記錄等;

2、來源於其他主體的證據,如職業中介機構的收費字據等;

3、來源於有關社會機構的證據,如發生工傷或職業病後的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寄出舉報材料的郵局回執;

4、來源於勞動保障部門的證據,如勞動保障部門告知投訴受理結果或者查處結果的通知書等。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9條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責舉證責任。

三、勞動者擁有哪些權利
根據《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六條
(一)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二)國家鼓勵、支持一切組織和個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社會監督;
(三)大眾傳播媒介應當做好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宣傳,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二、公民合法權益包括哪些
我國公民享有的合法權益:
1、平等權;
2、政治權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權利;
5、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
6、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
7、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
8、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捌』 博弈邏輯的博弈邏輯的例子

一個分蛋糕的例子:n個人分一塊大蛋糕,每個人都希望能最大化自己的所得,那麼怎麼分才公平呢?(這里的公平是指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可以使自己分得的那部分不少於1/n。)
如果n=2,可以使用歷史悠久的「我分你選」演算法,可以實行公平的分配。當n>=3時,有幾種可能的分法。人們討論一種「修整法」:當第一個人切下一塊「屬於」他的蛋糕時,這塊蛋糕必須由其他n–1個人進行審查,在審查過程中,如果有人覺得這塊蛋糕太大,可以對它進行修整,切下的那些放回原處。蛋糕被輪流檢查過以後,如果這n-1個人當中沒有任何人修整它,這塊蛋糕就屬於第一個人,如果至少有一個人對它進行了修整,那麼這塊蛋糕就屬於最後一個修整它的人。這種演算法能保證蛋糕的公平分配,可以通過博弈邏輯這一工具對此加以證明 。

『玖』 如何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權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外出就餐、購物期間,那些個性化推薦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方便。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也擔心這種個性化推薦的背後,自己的個人秘密以及權益會受到影響。因此,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個人秘密,維護自身權益,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進行全面分析。具體來說包括我們不能隨意透露個人信息、我們要使用安全的軟體,以及根據個人需求設定許可權有效保護自身權益這三個方面。
1,要想有效保護亮念好自身權益,我們不能隨意透露個人信息。
要想保護好自己的權益,首要的一點就粗鍵昌是不能隨意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在絕大多數情況之下,我們的個人權益之所以受到影響,就是因為我們在有意無意間透露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從而為他人所用。……只要我們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做到不隨意透露,就可以有效保護好自己的利益,
2,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使用安全的軟體,做到規范行事。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種軟體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態。在此過程中,如果我們使用的軟體有問題,就可能給自己的利益造成影響。……因此日常我們要想保護好自己的個人權益,就必須使用安全的軟體,並且做到規范行事。這樣才能真正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3,根據個人需求設定許可權,有效保護好自身權益。
在我們使用軟體的過程中,系統是允許我們進行相關設定,以滿足自身需求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這項功能,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合理設定許可權,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個人信息被透露等情況的發生。從而使自己的權益得到岩扒最大限度的保護。

『拾』 學會談判——想要分蛋糕,你先要把蛋糕做大

人與人之間會進行談判,公司與公司會進行談判,就連國與國之間也會進行談判。與一般的閑聊、溝通不同,談判的目的在於 協調出具體的方案 ,來解決問題。在這場博弈中,如何避免談判進入僵局,讓談判變得簡單、高效,方案順利落地實施,這是談判中最希望獲得的成果。

在 《談判的邏輯》 中,作者 弗洛里安·韋 是一名談判專家,不僅經歷過各種談判實戰,還曾在哈佛大學接受過談判技巧培訓。對於談判,他認為其關鍵點在於「 著眼於利益,而非立場 」。如果「立場」說的是「你是誰,你和別人是什麼關系,你想要什麼」,那麼, 「利益」所要表達的就是「為什麼想要」 ,即為一場談判找到一個有力的支撐。

顯然,談判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會涉及到很多具體的內容,為了讓更多人提升個人的談判能力,作者為我們提供了 具體、有效的談判技巧和原則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談判」中,發揮更大的更多價值,爭取更多的利益。

你理解的談判是什麼樣的?是那種利益雙方爭得面紅耳赤、怒不可遏?還是面對面列出條條框框,相互刪選、衡量?又或是單方面的一方說服另一方……作者弗洛里安·韋所定義的談判,與這些都不相同。

他認為:「 談判是一種創造性行為,而非一個簡單的權力游戲 。」也就是說,談判可能發生在任何時候。比如,買菜、求職,甚至是談戀愛……而在我們極力讓「談判」順利進行時,每個人都能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除了對「談判」定義的不同觀點,對談判的本質,作者也有獨到的見解。市面上大多數談判的書籍都在爭議—— 談判到底是為了合作雙贏 (以哈佛談判術為代表),還是為了 一方勝利,另外一方失敗 (以施漢納談判術為代表)。

在《談判的邏輯》中,作者認為要想使談判更有效、快速的產生結果, 必須同時滿足這兩種理念 ,即 要想分蛋糕,就需要雙方合作先把蛋糕做大 。換種說法,這兩個理念是一個循環,而非兩條平行線。至於如何促進合作,那就需要我們了解成功談判的關鍵法則。

正如書中所說,每次的談判都不同,我們也不能將所有的談判策略、技巧,全記下來。因此,我們只需掌握幾條談判過程中使用的關鍵原則,這樣既方便記憶,又能快速判斷下一步如何應對。作者具體為我們總結了 7 條法則,包括:

(一)收益優化原則

關於收益優化,在書中建議我們在談判前,要准備好草案,設定評分體系、目標體系,然後根據談判過程中獲得的信息,不斷調整目標。切記,調整不是退讓,不是次優結果,我們要盡力達成「 帕累托最優 」的這個目標。當然,也不要忘記共情。

(二)知情原則

作者稱:「 談判就是你需要贏得勝利的信息游戲 」。所以,你要盡可能收集信息,不限於對你有利的信息,還有對你不利的信息,只有更全面的掌握情況,才能更有效的做出取捨,獲得更好的結果。這時,不妨發揮身邊人的力量,多向他人詢問、求助。

(三)領導原則

談判中所提及的「 領導 」,與現實生活中的領導不太一樣,但也有相同之處。 掌握領導原則的關鍵是慎重 ,要想清楚自己可以為這個結果付出多大的代價,在每一個環節中都要負好責任,不只是對團隊的夥伴,也是對談判另一方,更是為你自己負責。

(四)合作原則

仔細思考,我們會發現,任何談判都是 建立在「想合作」的基礎上 。雖然,在談判中,我們不能退縮、示弱,但這並不影響將「合作」作為談判的目標之一。所以,請隨時釋放「想要合作」的信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

(五)「雙管齊下」原則

談判是一件圍繞「競爭」和「合作」雙向的事,所以,我們要訓練自己忍耐矛盾的能力,要能夠 在這個矛盾過程中,隨時進行切換 。

(六)理性原則

除了客觀上的因素,主觀上的情緒、心態,也會對談判結果產生影響。所以,我們要避免一些常見的誤區,比如 錨定效應、損失厭惡、被動貶低、沉默成本、優越感偏誤 等。盡可能地營造出積極、樂觀的談判氛圍。

(七)創造力原則

努力為談判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增加創意元素,比如表達時,不止用文字,還可以選用圖片、視頻等,盡量直觀、可視化;談判地點,可以根據談判主題來選定……可以採用書中提出的四個步驟來激發解決方案的創意,具體包括: 定義問題、深入研究、孵化、塑造和完善新想法 。

除了上面提到的基本談判知識、談判原則以外,在書中,作者還列舉出了可能遇到的 談判難題 。比如,當我們遇到談判僵局時,如何擺脫被擱置的狀態,掌握主動權;當我們遇到難對付的談判對象,如何順利推進談判……甚至如果你想精進談判能力,書里還為你提供了很多談判結構和方法,幫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談判工具和風格,成為「談判專家」。

在讀完《談判的邏輯》後,你會發現 談判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大到國家之間的利益分歧,小到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解決。不管是什麼形式的談判,作為談判中的一方,我們既不能一味地被人牽著鼻子走、妥協退讓,也不能得理不讓人,讓對方難堪。

想要談判成功,需要在堅持自己觀點的同時, 發揮自己的共情能力,學會著眼於利益,而非立場 ,從而簡單、高效的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