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蛋糕做好了如何醒發
擴展閱讀
蜜瓜忌廉蛋糕的做法 2025-10-04 04:28:23

蛋糕做好了如何醒發

發布時間: 2022-12-14 18:01:55

❶ 蛋糕怎麼做才好吃有什麼小技巧

蛋糕美味又好吃,很多喜歡烘焙或者喜歡甜食的朋友們都會嘗試著自己動手做一個蛋糕,那麼自己動手做一個蛋糕要注意什麼事項才能做出一個好吃又美味的蛋糕呢?蛋糕要做的好吃要選好材料,做蛋糕的步驟也不能出錯,還有就是注意烘烤蛋糕時候的火候,火候是最難把控的,可能一不小心蛋糕就烤糊了,要麼就是外皮都焦了但是蛋糕裡面還是生的,所以掌握一些做蛋糕時的小技巧,避免一些小失誤。

如果你對烘焙感興趣,想自己嘗試著做一個蛋糕,那麼就按照注意事項操作一下吧,打發好你的蛋白,控制好烘烤的溫度,即使你從來沒有動手做過蛋糕,你也可能能做出一個美味松軟的蛋糕。

❷ 蛋糕面團活好後要不要醒面

1. 一次發酵法:是指把全部原輔料和酵母溶液,一次混合調粉,發酵直至面團成熟的方法。其優點是發酵時間短牗約2小時牘;缺點是酵母用量多,成本高,發酵時間不易控制,製品較粗糙,容易產生大空洞。
2. 二次發酵法:是指面團調制分兩次進行,第1次將全部麵粉的50%~70%及全部酵母,加適量水調成面團,待發酵成熟後,再加入剩餘的原輔料進行第二次和面、發酵。其優點是發酵完善,製品質量較好;酵母用量少,僅為一次發酵的1/2。缺點是需要兩次混合攪拌,人力消耗大,整個發酵時間長。
3. 中種法:又稱日本中種法,他的基本原理和二次發酵相似,但具體做法有些差異。第1次將全部麵粉的50%及全部酵母、酵母營養劑和適量水和成面團,待發酵成熟後再加入剩餘原料,進行第2次和面。他第1次發酵時間較二次發酵長,第2次發酵時間短。製品具有皮薄、色澤好、體積大、內部氣孔細密、富有彈性、柔軟可口等特點。
【溫度,水溫與發酵的關系】
控制水溫和加水量。掌握水溫是控制面團接近酵母發酵溫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面團發酵溫度***********
一般要求為28~30℃,為使面團溫度控制在這個溫度范圍內,一般採用提高或降低水溫來調節,加水溫度隨室溫和麵粉溫度等因素而定。春天,室溫20℃左右,水溫以35~40℃為宜。夏季室溫在30℃以上時,水溫一般為13~15℃。
**************************************

若要正確確定加水溫度可以按照下公式而定:
公式1:Wl=面團理想溫度×3-(室溫+粉溫+調粉所提增的溫度)
式中W1為第1次和面時的水溫。
公式2:W2=面團理想溫度×4-(室溫+粉溫+調粉時增加的溫度)+第一次發酵後面團溫度
式中W2為第2次和面時的水溫。

❸ 雞蛋糕製做方法

准備材料:雞蛋3個,白砂糖50克,低筋麵粉75克,玉米油25克

1、將雞蛋加入打蛋盆中備用。

❹ 做蛋糕時酵母粉,需要放在哪個步驟呢

將蛋黃從蛋白中分離出來。在蛋黃混合碗中,加入麵粉、一湯匙酵母粉和牛奶的混合物。然後,將蛋清打入麵糊中並攪拌均勻。將其放入烤箱或電飯煲中,烘烤約40分鍾。在製作蛋糕時,加入酵母會使其更加彭松,不容易上下分層。需要注意的是,製作蛋糕時,最好將蛋黃和蛋白分開打發,否則蛋黃會影響蛋白的泡沫。打發蛋白的最好方法是沿同一方向打發,在打發過程中加三次糖,使蛋白的泡沫更好。等到筷子粘起來不掉下來,說明蛋白打好了。

其次,麵粉不適合做電飯鍋蛋糕一般用的是低筋麵粉,而酵母一般用的是高筋麵粉的醒發,蛋糕不需要醒發這種操作,所以如果用高筋麵粉做蛋糕,酵母就不用加了,可以加泡打粉這種發面劑。

❺ 做蛋糕時麵粉要發酵到怎麼樣才好

1,將精白麵粉,酵母,溫水,黃油,糖在盆中和成面團,加蓋發酵約兩小時。
2,將肉鬆,小蔥剁成碎末待用。然後將牛肉和蒜剁碎,使蒜香充分進入牛肉中。
3,將面團揪成大小一侄的面擠,壓成兩寸大小的薄餅,用牙簽在上面紮上小洞,將攪拌好的肉鬆末,牛肉末撒在餅上,隨後將胡椒,花椒,孜然,鹽均勻的刷在餅上。4,將做好的餅胚放如烤箱,190度左右,烤20 分鍾即可。
秘笈:發面非常關鍵,加少許糖,可起到快速發酵的作用,還可增加餅的口味,同時,放入烤箱之前,在餅表面刷上蛋黃,可呈金黃色,口感更佳。

❻ 家用做蛋糕方法和步驟

飲食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特別重要的,平時我們經常在外面購買一些食物,其中蛋糕就是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但是我們在外面購買的蛋糕吃起來總是覺得缺少什麼,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方法在家裡進行製作,這樣就能夠保證它的營養價值豐富,同時又能保證衛生干凈,下面一起了解一下蛋糕製作方法大全是怎樣的。

蛋糕製作方法大全
做法一
食材准備
蛋糕底:富強粉750克鮮蛋2公斤白砂糖900克粟粉150克
水油酥皮:富強粉700克豬油350克鮮蛋150克奶油忌林糖800克香蘭素適量
製作步驟
1.將千層派皮用擀麵棍擀平放入抹了油的烤盤中;拿破崙蛋糕2.將派皮表面用叉子搓洞後,放入冰箱冷藏鬆弛約1小時;
3.蛋黃與細砂糖(50克)用打泡器攪拌至淡黃色;
4.加入融化的無鹽牛油、牛奶、香草精拌勻,再放入已篩的低筋麵粉與泡打粉輕輕拌勻;
5.將蛋白打起泡後,分次加入細砂糖(60克)繼續打至偏乾性發泡,再分次加入蛋黃液中拌勻;
6.取一個干凈的烤盤鋪上烤盤墊紙,將材料倒入並用軟刮板抹平;
小熊家用蛋糕機
7.放入烤箱180/150℃烘烤約20~25分鍾取出放涼,即為蛋糕體;
8.將千層派皮,放入已預熱200/200℃烤箱烘烤約50分鍾;
9.派皮呈現茶色時取出放涼後,裁切成長條狀;
10.先將蛋糕體均勻抹上打發的鮮奶油,再放入派皮。[1]
蛋糕與水油酥製成後,先將一盤蛋糕去掉底紙,塗上一層奶油忌林糖,然後在上面蓋上水油酥,塗上奶油忌林糖,又將另一盤蛋糕蓋壓在面上,再塗上奶油忌林糖,用刀切成日字形,把水油酥擦碎撒在每件蛋糕兩頭中間,留下一些空的位置唧忌林糖即成。
注意事項
1.蛋糕要冷卻後才好塗上奶油,否則熔化流漿。
2.水油酥皮要擀至薄而均勻,並與蛋糕的長、寬度一樣才放入餅盤用刮刀打入小孔,入爐烘烤至酥脆。
3.蛋糕與酥皮夾好後一定要在面上壓實才切件。
做法二
原料
淡奶油100克,草莓400克,蛋糕坯一片(1厘米厚,大小與准備做模子的碗口差不多),明膠15克,糖適量。
做法
1、准備一個大碗,在內部鋪上保鮮膜,使之與碗內部完全貼合。在保鮮膜上鋪一層切成兩半的草莓,剩下的草莓切碎備用;
2、把淡奶油倒入大碗中(最好是不銹鋼或搪瓷之類不易碎的碗),加入適量糖,用打蛋器稍微攪拌到淡奶油呈稀粥狀;加入碎草莓,繼續攪拌到提起打蛋器後淡奶油能緩緩落下的程度;草莓慕斯蛋糕製作過程(11張)
3、把明膠放在小碗中,加

❼ 做蛋糕發不起來怎麼辦

、電飯鍋蛋糕
☆電飯鍋:功率500W;容量2.5L(僅作參考,其實關系不大)
☆材料:雞蛋3到4隻、牛奶(250ml)半盒、白砂糖、普通麵粉(中筋、低筋都可以)
做法
1、分離蛋黃和蛋清,將其分別放到干凈無油無水的大碗中

2、將5到8湯匙的白糖加到蛋黃中(視乎自己的口味,喜歡甜的就放多一些),用湯匙攪勻;然後加上半盒牛奶,再攪勻;再加入麵粉(有篩子過篩更好),一邊加一邊上下翻拌勻(切勿劃圈),直到拌成略稠的蛋糊(覺得過稠就加牛奶,覺得過稀就加麵粉)
沒有過篩的麵粉到蛋糊里會起粗粒,所以拌的時候要順手用湯匙把麵粉粗粒壓扁並使之化開。當然湯匙不可能把它壓得很細膩的,請讓我們容許一點點缺陷存在吧:
3、拌好的蛋糊放一邊,我們來打蛋白。
將2~3湯匙的白糖加到蛋清里,再加入一點鹽(或者幾滴醋或者幾滴檸檬汁,隨便選一樣),朝一個方向劃圈打(千萬不要換方向啊!),直到打發成硬性泡沫,也就是盆子倒扣蛋白都不會掉下來的狀態。這一步非常關鍵,蛋糕能不能發起來就看它了!!!
電動打蛋器當然最省力,如果沒有就用手動打蛋器(螺旋狀最好),如果都沒有就用三根筷子打(這個步驟最累人啦,手都酸啦~~)

4、將打發的蛋白分二次加到剛才的蛋黃糊里,上下翻拌,切勿劃圈,拌勻再加第二次,直到全部拌勻為止;(注意了,我這里少了一幅拌好後的圖)之後用湯匙在拌好的蛋糕糊上劃十字,另一手同時轉動大碗,這樣可以給蛋糕液消泡;如果你夠耐心,也可以用牙簽一個一個地把泡泡刺破:
5、電飯鍋內壁抹上薄薄的一層花生油,蓋鍋蓋按煮飯開關,當開關跳閘的時候,將蛋糕糊緩緩倒入鍋中,用湯匙抹平,也可以捏住鍋膽晃動幾下以使其平整(很燙,要用布隔著捏哦);然後再蓋上鍋蓋,再度按煮飯開關
6、煮飯開關再跳的時候,不要理它,等15~20分鍾左右,再按一次;第三次跳閘後,還是要不理它;約20分鍾後打開鍋蓋,往蛋糕中插一根牙簽檢測一下,如果牙簽可以很乾爽地拔出來,說明蛋糕OK了,可以出鍋了;(如果牙簽比較濕並且帶出了點蛋糕沫,又或者你覺得蛋糕表皮不夠乾爽,那就再按一次煮飯開關,十分鍾後出鍋。)
7、稍放涼後倒扣出來的蛋糕,朝上的一面在鍋里的時候是底部哈,有顏色特別好看:)
美味提示
除了用電飯鍋,還可以蒸蛋糕哦~~方法:
1、用一個干凈的容器(大碗之類),抹上薄薄的一層油,把拌好的蛋糕糊倒到容器中。
2、蒸鍋加水燒開,然後把裝有蛋糕糊的容器放入鍋中,隔水蒸20分鍾即可。關火後不用急著拿出來,讓它在裡面悶一會兒~之後再拿出來放涼切塊即可:)
蒸蛋糕和電飯鍋蛋糕一樣香,但口感比較濕潤綿軟,更適合小孩子和老人家,及身體不適的朋友:)
☆☆☆☆☆☆
要點回顧

❽ 做蛋糕時,面需要醒發嗎😊

❾ 今天做的蛋糕老是發不起來,為什麼呢

1.使用酵母過期或用量不足。

2.攪拌過度或者面團沒有攪拌出麵筋。

3.糖的用量太高會導致滲透壓過高而抑制酵母的活動力。一般麵包中糖的用量不要超過麵粉的22%。

4.鹽的量太多,也抑制了酵母的的活動力。

5.溫度過低會導致酵母活性低,酵母喜歡的溫度是28~30℃。

6.面團水分太多,太過濕黏。

網路一下 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