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經濟學如何把gdp的蛋糕做大
擴展閱讀
簡單的生日蛋糕圖畫男孩 2025-07-15 05:41:52
蛋糕後面加什麼字 2025-07-15 05:41:49
飯店蛋糕哪個牌子好吃 2025-07-15 05:40:57

經濟學如何把gdp的蛋糕做大

發布時間: 2022-11-08 15:07:50

① 有人把共享發展比作「分蛋糕」,你認為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

正確處理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應該是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一切做蛋糕的人都能夠安心地在國內做蛋糕,這樣就有了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這是實現共同富裕最關鍵的一點,一定要把蛋糕做得足夠大。

共同富裕是共享發展成果,從過去做大蛋糕到現在分好蛋糕,並不是完全的轉向,而是更加強調共享發展成果,前提就是要做大蛋糕。做大蛋糕需要靠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外資經濟三支基本力量,現在三支力量分別佔到GDP的20%、65%、10%左右。

未來這一比例格局可能會出現變化,但國有經濟仍然是先鋒和主導力量,民營經濟是基礎力量,外資經濟則是有益補充。



相關信息

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性質不完全一樣,重點也不完全一樣,有各自的定位,因此是互補的。三個分配領域改革紅利的重點之一在於把改善民生,提高生產率,同時與促進社會流動結合起來。初次分配是最基礎的,因為初次分配是配置生產要素、配置資源要素。

決定各種生產要素獲得多少報酬,創造出激勵和效率。而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社會福利供給是政府作用的重要方式,這是生產率分享的必要途徑,也是共同富裕的終極手段。蛋糕要想分得更均勻,政府應減少開支,精兵簡政,此外企業在獲得利潤後進行分配時,應更多向職工傾斜,包括給職工培訓、提高職工技能水平、改善職工工作環境等。

② 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中,在處理積累和消費的關系時,經濟學家常說: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也要注

(1) ①這里的蛋糕是指國民收入(2分)
②「把蛋糕做大」是指增加國民收入(2分)
③「把蛋糕切好」是指要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之間的關系。(2分)
(2)①「把蛋糕做大」,增加國民收入的根本途徑是廣泛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4分)
②「把蛋糕切好」,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之間的關系(1分)
a.在生產發展、國民收入增加的基礎上,積累和消費都應該有所增加;(3分)
b.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要 和國民收入的物質構成相一致;(3分)
c.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3分)

③ 政治經濟學蛋糕原理

政治經濟學有七大原理,1剩餘價值論原理,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原理,3商品二因素原理,4勞動價值論原理,5價值規律原理,6資本有機構原理,7勞動二重性原理。
1.「剩餘價值論原理」
馬克思通過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積累、流通以及分配,解釋了剩餘價值的運動規律,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
剩餘價值理論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剝削本質;闡明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階級斗爭的經濟根源;指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必然性。
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原理」
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越發展,科學技術以至社會生產力越發展,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高,不斷發展的社會生產力就越成為資本的生產力,資本就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裡,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④ 要把蛋糕做大,還要把蛋糕切好,這句話反映了經濟學中的什麼道理

做大蛋糕是指促進整體經濟的發展來增加財政收入,切好蛋糕是指分配好這些財政資金,發揮最大效用

⑤ 那個政治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做好體現了經濟學的什麼道理

把蛋糕做大就是讓經濟總量(GDP)提高上去,把蛋糕做好就是把經濟結構優化好,經濟質量提高上去,把蛋糕分好就是使收入分配製度更加合理,使經濟發展的果實惠及廣大民眾。

⑥ 經濟學蛋糕原理

原理是:蛋糕做大和蛋糕切好。

1、蛋糕做大是指要發展生產,努力增加國民收入。

2、蛋糕做大是指要發展生產,努力增加社會總產值。

3、蛋糕切好就是要科學合理地進行國民收入的。

經濟學簡介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經濟學核心思想是物質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資源,可分為兩大主要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⑦ 我們應如何把社會財富這塊蛋糕做大又如何把這個蛋糕分好

社會財富的這塊「蛋糕」要做大,就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而且在當前,特別要注重轉變發展方式,使我們經濟的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的素質提高上來。 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分好,關繫到社會的公平正義。 首先要堅持效率與公平原則來分配,然後利用社會的再次分配,從而達到公平!

⑧ 經濟學上把 比作做蛋糕分蛋糕吃蛋糕

做蛋糕是發展經濟,經濟總量比如GDP.
分蛋糕是注重公平問題,國民收入的分配。

其實也就是經濟學上效率和公平的問題啦 。
都由領導一人說了算,集權和分權,並且所有操作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的,這種分法:一個劃蛋糕,誰優誰劣。再看我們身邊的實際,我們在改革開放前是用第一種做蛋糕和分蛋糕的方式,搞了三十年,搞出了個僵化體制,然後由另外一個人來選蛋糕。結果。但我們只改革了做蛋糕的方式,所以自由經濟的改革成果成了集權政治的美餐。於是,因為干多干少一個樣,也有兩種分蛋糕的方法。第一種分蛋糕的方法,就是一個大家公認的領袖來給大家分,干好乾壞一個樣,因為雖然劃分權在他手上,就是把做蛋糕的權利下放了,而分蛋糕的游戲規則仍然沒有變,就叫分權政治。記得有個故事。這個說法多少有點抽象,我們可以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說,經濟就是做蛋糕,政治就是分蛋糕。蛋糕怎麼做?有兩種做法:一是把所有做蛋糕的工具、原材料統統集中起來,大家分工來做,貧富差距拉開了,做好後由一個人來分,最後不得不改革開放尋求出路,於是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蛋糕做大,叫「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不相適應」。解決的法,大家一起吃,這就叫官有制(因為只有當官的擁有絕對的分配權力)。第二種做法是,官有和民有、公車消費、公費旅遊)出現了,另一個人都會把大的一塊選走,蛋糕做大了,三公消費(公款吃喝,大塊小,就是你來劃蛋糕,父親給他們定個游戲規則,這個叫民有制。蛋糕怎麼分?對應於上面的兩種做蛋糕的方法,政治是經濟和的集中反映,看上去很公平,但有一樣不好,如果他分一塊大一塊小了,還是集權體制的分蛋糕方式,百姓做蛋糕的積極性提高了,明確每個人的任務,完成交給公家的任務後。列寧說,但由於分蛋糕還是原來的集權規則,這就叫集權政治,用馬克思主義的術語來說,哪塊大,但選擇權在別人手上,我來分蛋糕,公信力下降了,華南虎出來了……這就是中國目前所有社會問題的根源,所以人們都不會想太賣力,就是太絕對平均,剩餘的是自己的,說的是有家兩兄弟在爭蛋糕吃。第二種分蛋糕的方法,錢權交易產生了,結果是全體的蛋糕總量大了,每個人都吃得飽飽的了,利益集團形成了。其結果是,蛋糕做得不大就是積累與消費的關系,這樣的做法,張三能吃多少,李四能吃多少。這個故事就說明了樸素分權制衡原理。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不管是誰來劃蛋糕,他都必須做到公平,就是深化改革——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把分蛋糕的權利交給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