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做蛋糕老是塌陷
一、蛋糕底部凹陷:盡管我們設置的烤箱上下溫度一樣,但蛋糕底部因為隔著模具,所以烘烤時,麵糊頂部受熱會比底部更快一些,上面的蛋糕糊受熱後快速向上膨脹和凝固,而底部的麵糊還比較濕軟,沒有完全粘住模具底部,上面的麵糊會把底部的麵糊拉起,從而導致底部出現凹底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把下面的溫度調高10度,當然具體的度數要根據自己的烤箱決定。
二、烤好的蛋糕脫模後出現縮腰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在操作中會有三種問題,1,蛋糕沒有烤熟,2,沒有完全冷卻就脫模,3,蛋白打發沒有到位,這三種情況都會導致蛋糕在脫模後出現縮腰的現象,所以我們在操作時一定要注意,蛋白打發一定要打到硬性發泡,適當延長烘烤時間把蛋糕烤熟,一定要徹底涼透後再脫模。
三、蛋糕頂部開裂非常明顯,有人說戚風蛋糕就是要頂部開裂,但裂得太厲害就是在操作中有問題了,一個是蛋白打發過度,一個就是烘烤的溫度太高,雖然戚風蛋糕在打蛋白時要打到硬性,但不能打發過度,再一個就是前期烘烤時的溫度調低一點,後期再把溫度調高。
四、烤好的蛋糕內部組織粗糙,完全不蓬鬆,這是由於麵糊消泡導致,所以我們在混合麵糊的時候一定要用翻拌的手法,動作要輕柔快速,注意蛋白霜打發一定不能過度,還有就是蛋白和蛋黃糊一定要充分翻拌均勻。只要把上面的4點全部做到位了,那麼烤出來的戚風肯定是完美的。
② 為什麼我做得戚風蛋糕總是塌下去
製作戚風蛋糕時,常遇到的塌陷問題可能源於以下幾點原因:
1. 蛋白打發不充分,未能達到足夠的蓬鬆度;
2. 蛋黃打發同樣關鍵,若打發不夠,會影響蛋糕的整體結構;
3. 在混合麵糊時,過度攪拌會導致麵糊出筋,從而影響蛋糕的蓬鬆度。
為了成功製作戚風蛋糕,需要准備以下材料:低筋麵粉80克,雞蛋4個,白砂糖60克(分15克用於蛋黃,剩餘用於蛋清),玉米油50克,檸檬汁一勺,奶粉10克,純牛奶60克。
具體製作步驟如下:
1. 雞蛋的蛋黃和蛋清需完全分離,注意蛋清中不能混入水、油或蛋黃,以免影響打發的效果;
2. 將15克白砂糖加入蛋黃中打散,隨後依次加入牛奶和油拌勻。接著,將麵粉和奶粉篩入蛋黃糊中,以切拌的方式混合均勻,確保沒有乾粉顆粒;
3. 接下來是蛋清的打發過程。剩餘的45克白砂糖需分三次加入蛋清中,同時不斷攪拌直至蛋清變得細膩且體積膨脹,形成穩定的蛋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