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於寶寶來說,選擇芝士蛋糕還是奶油蛋糕比較好
很多寶寶喜歡吃外形精緻味道香甜的蛋糕但也有很多家長擔心寶寶經常吃奶油蛋糕等食物除了會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奶油蛋糕雖然好吃,但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蛋糕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但是很想吃蛋糕。那麼蛋糕真的不適合經常吃嗎,其實奶油蛋糕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完全不健康。
認為這種蛋糕比較干凈,是適合寶寶的健康食品。但實際上也有可能在芝士蛋糕的成分中加入反式脂肪酸,也就是氫化油,這並不能完全保證。而且芝士蛋糕熱量高,寶寶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經常吃久了容易發胖。營養學家說,對於寶寶的飲食來說,最好提倡成分的歸化,以保證全面的營養和均衡的飲食。
最好盡量少吃一些加工食品。蛋糕等高熱量食物偶爾吃一次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在選擇孩子的時候,爸爸媽媽還是比較注重食材,盡量選擇一些特別講究的材料。另外,不管是奶油蛋糕還是芝士蛋糕,家長都要給孩子買,不要讓孩子貪吃。
B. 孩子多大才可以開始吃奶油蛋糕,每次能吃多少呢
孩子多大才可以開始吃奶油蛋糕,每次能吃多少呢?
孩子吃一兩口意思一下就行了,2歲的孩子吃一小塊即可,且不能借著生日大吃,不然最後身體都會遭殃。奶油蛋糕所含的能量比其他的食物要高,如果吃過多的奶油蛋糕,就可能使攝人的能量超過需要,時間長了有可能導致肥胖;奶油蛋糕里含有很多的油脂,吃多奶油的話血脂存在增高的風險;奶油蛋糕含有的油脂不是一般的油,里頭含有一種叫做人造脂肪的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對於血脂的影響和動物脂肪一樣,對人的健康危害性比較大。
C. 二月二為什麼給老人定壽糕
二月二,漢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全國各民族地區。此節風俗活動較多,又有花朝節、踏青節、挑萊節、春龍節、青龍節、龍抬頭日之稱。因時間在農歷二月初二日,故稱。當時及其後民間以刀尺、百穀、瓜果種籽、迎富貴果子等相問遺,並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動。元費著《歲華紀麗譜》:明以後,二月二又有關於龍抬頭的諸多習俗,諸如撒灰引龍、扶龍、熏蟲避蠍、剃龍頭、忌針刺龍眼等節俗,故稱龍抬頭日。
吃芥菜飯
農歷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舊時,老百姓生活貧困,衛生意識淡薄,再加上缺醫少葯,皮膚病(如疥瘡)患者多,且易傳染。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常食用富含葉綠素及維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對人的皮膚有好處。故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據說,這個習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訪民情,到浙南一農戶家中,發現一名飽讀詩書的青年張某因家境貧困,無法進京赴考,只得在家苦讀詩書。張某熱情好客,請乾隆皇帝吃頓便飯。正當准備做飯時,張某發現米缸里的米不夠吃,又沒菜餚。張某臨機一動,計上心來。叫其妻先准備開火,自己從後門出去到菜園里剝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加點佐料,煮成一鍋綠中夾白的芥菜飯。乾隆皇帝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且時至晌午,早已飢腸轆轆,一聞到這芳香撲鼻的芥菜飯,食慾大增,吃得津津有味,並贊不絕口,連問這綠里夾白的飯是怎麼做的。張妻答道:「這叫芥菜飯,吃了不會生疥瘡。」 這天,剛巧是農歷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便從此傳了下來。
編輯本段二月二在各地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
山東省汶上縣
在山東,這個節日是春節後的一個重大節日,特別是汶上縣南站鎮在這天還是聞名中外的土地廟子騾馬大會,遠在新疆、內蒙的提前趕著牲畜來趕會,全國各地的客商都來參加這個物質交流大會。這天天明後,太陽未出前,習慣圍倉,就是用草木灰圍一個像盛糧食囤樣子的圖形,中間放上五穀雜糧,用磚壓好,預示今年糧食大豐收,盼望有一個好的收成。用草木灰撒在牆根,念叨「一把灰,兩把灰,蠍子蚰蜒死到堆」,傳說這樣小孩子在牆根玩耍,就是有這些害蟲,也不會傷著孩子。還有吃炒豆子(這種炒豆子被當地人成為「料豆」,又稱「蠍子爪」。其中,料豆,指黑豆、黃豆或花生等,一般煮熟或炒熟,也說料豆子。 每年農歷二月二在一些北方地區,像西北、山東等地有吃炒豆子的習俗,表示每年春天的開始。)的習慣,提前幾天用佐料把黃豆泡好,晾乾,這天炒好,相遇時 相互交換吃。也有用糖炒制的,但主料是黃豆。孩子們走到那家,念叨著流傳的俗語,「二月二,炒蠍子爪(既炒的黃豆),大娘嬸子給一把」,料豆(既炒的黃豆)成了招待的主品。人們吃著料豆去趕二月二的土地廟子會,玩耍、購物、交流、看戲等。學生們到了學校,更是熱火朝天,教室成了料豆的小型展覽會,嬉笑品嘗,看誰家的手藝好。這天不允許喝糊犢(用麵粉做成的湯),特別是家中有屬龍的更是不行,傳說怕糊龍眼,命不長壽,這天只能吃面條、水餃。水餃餡子是從農田中挖的薺菜、春節的肉,加以佐料製成。縣城在這之前就有賣薺菜的。這天婦女不能在房中梳頭,不然,屋中會掉蚰蜒。而且,婦女也不能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過了二月二,農民就開始忙農活。[山東汶上的民俗]【竹林聽書編輯】
北京
二月二日既然是「龍抬頭」之時,許多食品就與龍牽扯在一起。北京一帶,這天多食用春餅,叫做「吃龍鱗」,比較講究的還在食用時搭配「合菜」。合菜是將瘦肉絲與菠菜、豆芽菜、蒜黃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時將春餅一分為二,抹上甜面醬,配上大蔥,再夾上合菜,捲成筒狀而食。此外,北方地區還時興食用面條、水餃等,而且各地都有一個特別的說法,如食用面條叫「吃龍須」(吉林)、「挑龍頭」(河北),吃水餃叫「吃龍耳」(吉林)、「吃龍角」(河北)、「按龍眼」(內蒙古)、「吃龍牙」(北京)等。 除此之外,二月二的吃食還有一種,名曰「太陽糕」,是用來祭太陽神的。民間有在二月初一這天祭太陽神的習慣,後將土地神的生日也納入其中,改在二月二,稱中和節。《燕京歲時記》記載:「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團成小餅,五枚一層,上貫以寸余小雞,謂之太陽糕。都人祭日者,買而供之,三五具不等。」這種糕是用米粉蒸制的,也有人用江米。而雞是太陽的象徵,雞鳴,則太陽升矣。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歷二月買「驢打滾」品嘗。「驢打滾」是一種豆面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面,再加入赤豆餡心,捲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於清代經營食攤現制現售「驢打滾」時,隨制隨撒豆面,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此詼諧之名。
山西省
傳說中,農歷二月初二是萬物復甦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不成節日的節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慣於在這一天理發,農村則是剃頭,藉以去掉昔日的晦氣,迎接來年的興旺。一般農村,在二月二時,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青龍節的淵源,與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有關。驚蟄過後,大地復甦,陽氣上升。山西民諺就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 晉南地區認為這一天是青龍活動的日子,忌去河邊、井上擔水,以免帶回龍卵。在河邊、井旁走動與勞作時,很注意安靜,盡可能不弄出聲響,以免驚動了青龍,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破壞了。 晉北地區這一天,盛行「司錢龍」。早上太陽未出山,家家戶戶提一把茶壺,到河邊或井上去汲水。按照這一年幾龍治水的推算,在茶壺內放幾枚銅錢或硬幣。汲水以後,隨走隨傾地灑一條水跡回到家中,將餘下的水與錢全部倒入水缸,錢龍就引回家來了,意喻一年發財。引錢龍時特別忌說話,以免驚跑了錢龍。 晉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錢龍,選擇一棵大樹或一塊大石,用灰線圍灑一圈。再用紅線拴一枚銅錢,先將銅錢置放在灰線圈內,手拉線牽回家中,用容器蓋住即成。 晉東南地區的引錢龍,是用灶灰,灑一條彎彎曲曲的灰線,從門外一直通到廚房,圍繞水缸一圈即可。 俗話講:「驚蟄過,百蟲蘇。」青龍節里,民間流行著許多驅毒的活動。《陽城縣志》記載:「百蟄初驚,懸天師符以辟蟲毒。」早上,人們起床時,忌說「起」字,恐怕一切毒蟲也應聲而起。晉南地區民俗喜煮蔓菁湯,遍灑屋內牆縫、牆角,炕席底、床下,謂之「禁百蟲」。也有的集合村民,抬著神像,到各家門首,向院內灑米湯,意喻將瘟疫禳而散之。人家門前則圍以石灰。晉東南地區民俗畫一個葯葫蘆,內裝蛇、蠍、蜈蚣、蚰蜒、蜘蛛等五毒蟲害,貼於牆壁,謂之「辟百蟲」。也有的用豆、麥面搓成燈捻形式,埋在土中,稱之為「薰蚰蜒」。晉中地區民俗家家拍簸箕,童謠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用石灰在廁所及門前圍上一條線,稱作除瘟。呂梁地區習慣家家掃除房屋。晉北地區講究「糊狼嘴」,用麻糖或黍米面團粘貼在二郎神吠天犬的嘴邊。 青龍節,在晉南一些地方稱為「花潮」。人們攜帶酒餚,來到郊外,選地圍坐,亦歌亦舞、盡情歡飲,也稱作「游春」,「踏青」。晉東南地區習慣用秫粉製作煎餅,慰問婦女。晉中地區兒童習慣放風箏。一些縣講究此日打灰窖,祀土地神。晉北地區喜食麵條、粉條,名為挑龍尾。並要吃糕糊狼嘴和吃梨敗火、打臟氣。呂梁地區喜食煎餅,稱為「揭龍皮」。晉南這天則一定要吃麻花、饊子,謂之「啃龍骨」。晉西北地區講究青龍節大鬧社火秧歌,壘砌旺火,盛況酷似其他地方的元宵節。 青龍節,晉北地區民間講究吃灶王爺前的棗山。一家幾口人,將棗山切成幾塊,人均一份,最上面的三尖部分歸家長享用。 芮城合河的青龍節,有一種堅持千餘年的古會,可稱為奇俗。據傳始於漢光武帝年間,迄今已1800多年,為紀念東岳大帝黃飛虎治水有功而三社聯典慶賀,故又稱「三社典」。這天,山民們盡興狂歡,並將各自家中最珍貴的寶物都展示出來,民間又稱「亮寶會」,取寶能驅邪避災之意,希冀年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屆時,婦女們身著彩裝,演唱傳統的民歌小戲,男子們則扮演粗獷強悍的天神、地祗武將及文臣、八仙、俗神等,或騎馬坐轎、乘牛、抬桿;或赤身裸體,腰系野布;或土布褲衩,身背鍘刀、冰凌、粗檁、石磨,大展陽剛之氣。當地戲稱「合河二桿」。社火氛圍由鑼鼓組成並渲染,打擊法古樸、原始,俗稱「撇鑼鼓」。傳統節目尚有耍獅子、跑旱船、高蹺、背人等等。整個活動從村外出發,浩浩盪盪,一直到泰山神廟舊址結束。 過去民俗,過了青龍節,整個「過年」才算結束
西北
二月二在西北,甘肅岷縣等地有吃炒豆子的習慣,表示每年春天的開始,岷縣的二月二會,前來浪會的人們買大黃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廟會又稱「黃梨會」。
東北
二月二在東北,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東北部,吃豬頭肉、理發、放鞭炮。 河北 二月二在河北,農村早起有挑龍蛋的風俗,天還沒有亮的時候,男主人用水桶從村裡的水井裡打水,相傳二月二的水井裡會有龍蛋,挑回家裡以求風調雨順,取吉祥之意。 福建福州 二月二這天,福州人不吃糖粥,改吃鹹粥。鹹粥是以糯米、芹菜、蔥、蒜、蝦米、海蠣、肉絲等為原料,煮成的鹹味稀飯。二月二煮咸稀飯,主要是因為古時的福州,物質不豐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平時難得雞鴨魚肉,只能在過春節前,才有必要又有可能采購一番,為大年三十和正月備足「糧草」(因為正月期間,許多商家也停工休息,市場上不易買到合適的食品)。儲存了將近一個月的食品,能吃的已經吃完了,吃不完的也到了即將腐爛變質的時候了,節儉的家庭主婦就在二月二這天,把正月尚未吃完的食品都混在一起,加一些糯米,煮成稀飯,全家人圍在一起把它吃完,以免浪費。二月二之後,又開始了平常百姓粗茶淡飯的日子。久而久之,二月二煮咸稀飯的習俗就形成了。由於二月二源於清理、烹調正月富餘下來的食物,所以,有的人家有富餘食物的就煮,沒有富餘食物的就不煮。這就是二月二不如「拗九節」熱鬧、規范的緣故。但是,二月二畢竟弘揚了福州人不鋪張浪費、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 貴州黔東南 「敬橋」是台江苗族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時間在農歷的二月初二。到了「敬橋」這天,當地苗族不分男女老幼都穿上盛裝前往「敬橋」,兒童穿戴一新,胸前都掛著裝有彩蛋的網袋,堪稱為苗族的「兒童節」。在敬橋架橋飲宴中,若遇過往行人,首次前來踩橋,認為是吉祥之兆,橋主要留住就餐,熱表款待,並以彩蛋和糯米飯相送。 「橋」分別安置在田頭、水溝或行人道上,也有鋪在路面的方便過往行人行走,歇息修陰積德以求人丁興旺。架設的橋有家庭為單位架的;氏族群眾架的;整個村寨群眾架設的公共橋等三種。「敬橋」以家庭為單位,各有專門的「橋」供祭祀,不能隨意去亂敬某一座「橋」。「敬橋」必須先架「橋」,凡婚後不育、生女不生男或生男不生女的苗族婦女,可請巫師察看手紋,如確定需要架「橋」求子,便可架「橋」。「橋」的材米根據所架設的地點而定,有用杉樹枋、木板、塊石,木凳。架「橋」請鬼師主持用一尺二寸布(黑白均可)、一無二角錢、五斤米、三尾魚、三個鴨蛋或一隻鴨作祭品。在舉行儀式時,巫師口念「祝詞」求神靈保佑,盡早給這家人送孩子來,並使這家兒女滿堂,等等。「橋」架好並舉行祭祀後,即結束「架橋」儀式。以後,每逢二月初二都要祭祀一次,在三年內如果生了孩子,即在生小孩後的第三年舉行「圓橋」,以示報恩,以後,連續敬祭。舉行這一儀式時,祭品較架「橋」時使用的祭品貴重一些:如果「架橋」時用蛋,這時則用鴨,「架橋」時用鴨,這時則用一隻小豬,以表報答之意。如果三年內沒有生孩子的就仍繼續「敬橋」到生孩子為止。
編輯本段二月二的詩詞
農歷二月二日感懷 劉小烽 此日龍抬頭1, 抬頭龍見喜。 南屏借東風,2 萬里波濤起。 註:1.龍抬頭:農歷二月二日為民問龍抬頭節。 2.南屏借東風:《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諸葛亮在南屏山築七星壇作法,借來東風,因此而使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火燒赤壁,大勝曹軍。 節日迎龍活動;冀中地區,農歷二月初二,又稱二節二,有「龍抬頭」之說。是日清晨,村民爭先恐後擔水引龍。有誰家先把龍引到家,誰家莊稼長得好之說。另外,還有拍炕頭、打旮旯、忌早飯吃粥之習俗。
編輯本段二月二的散文
《二月二,料豆噴噴香》 作者 何林 二月二,炒料豆,最起碼在魯西南農村是一個很盛的風俗。過了春節,鬧罷元宵,二月二,在農家人的節目單上,也是一個排在第三位的慶典。盡管就節日氣氛、隆重程度而言,遠遠比不上春節和中秋,但在農家人的眼裡,其地位卻是與清明、端午、重陽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查證,二月二的來歷和吃料豆的習俗確有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傳說。但我在「二月二,龍抬頭」的故事之外,所關注和思考的卻是農家人在這個風俗的本身所遺留下來的的美好希冀的痕跡。 在童年的記憶里,二月二這一天,左鄰右舍都是依照舊俗競相張羅忙活的,母親在這方面更是積極和虔誠。一到正月底,母親便讓我和弟弟到河堤上去提一籃子黃沙土,仔仔細細地曬干,又用細籮仔仔細細地篩過。等不到二月二,我和弟弟就鬧著嚷著要娘「快炒!快炒!」,甚至熬到半夜也守在鍋台邊,只為能吃上那又香又酥的料豆。再勤儉,再難過的農家,每每此時,也總是或多或少地炒上一些,即使大人一點不吃,也免得孩子瞪大了眼睛看人家的孩子吃而乾咽唾沫。二月二,是屬於孩子們的。 母親是村裡出了名的巧手。母親炒的料豆不糊不嫩,外香里脆,亮晶晶、黃燦燦、脆生生、甜津津。每年正月底,父親都在院里支起一口大鐵鍋,我就成了義不容辭的火頭軍師,母親則梳洗打扮得乾乾凈凈,手持一把似鐵非鐵的鐵鏟,開始了她的拿手好戲。左鄰右舍的孩子們挽著兜子,提著籃子,挎著箢子,不約而同地聚到我家來。那樣的日子,是我和弟弟每年難得一次的幸福時刻。炊煙繚繞了農家小院,香氣彌漫了整個村莊,孩子們積攢了一個冬天的精氣神都留給了那樣一個平平常常的夜晚,那一夜,大人們發自內心的疼愛與寬容甚至超過了過年。 二月二一大早,當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母親已早早地爬起來,趕在天亮以前的朦朧夜色里,布置二月二的農家風景:院子內、場院里,母親用草木灰分別畫就了一個大糧倉,一圈圈,一層層,尖端處還壓著一把大掃帚或者一張大木杴,屋子裡也都用草木灰畫好了相像的圖案。等到天亮的時候,母親已燒開了水,准備好下鍋的水餃,然後叫醒我們。 於是,我和弟弟爭搶著去放鞭炮,一般情況下,母親允許我們燃放的鞭炮最多也不過20個,但我們並不在乎鞭炮的多少,只要它震耳欲聾,只要它噼哩叭啦亂響。按照老家的風俗,鞭炮一響,母親便應聲把水餃倒進鍋里。這時候,我和弟弟自然而然成了母親的幫手。母親總是虔誠地多盛出一碗水餃來,祭灶祭天,因為這開春的餃子翻騰著農家人火熱的渴望,也拉開了又一年春耕夏種的序幕。 二月二的早餐,因為有了料豆的存在變得格外香甜。我吃了一大碗,弟弟也要一大碗,不過我比弟弟吃得快,也就常常趁他不注意搶上一兩個,於是,弟弟裝作沒看見,笑了笑作出埋頭繼續吃水餃的樣子,然後看我放鬆了警惕,突然間殺將過來。顯然年幼的他還不是我的對手,只好無功而返。但他並不甘心,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終於從母親的碗里偷走了一隻,一場水餃爭奪戰就這樣宣告停息。 填飽了肚皮之後,多往懷里揣上幾捧料豆,是我出門前最後的心事。弟弟看我沖出門去,自己也想仿著我的樣子裝滿口袋,渾身上下摸了個遍,卻發現並無口袋可藏,只好悵然作罷。 其實,小時候二月二的早飯對我們並不最具誘惑力,兒時所真心期待的,是早飯後我們的小口袋全部被母親裝滿,然後跑上街頭和小夥伴們交換品嘗時那份二月二所獨有的興奮和神氣。 二月二的學校,伴著鈴兒叮當,從教室里飄出陣陣清香,誰的口袋裡不是裝得鼓鼓囊囊?課間、飯後,你給我,我給你,相互交換。洋洋得意地張大了口,捏起一粒料豆,遠遠地扔到嘴裡,或拋到空中,用嘴「叭」地一聲接住。「咯嘣」一聲,好脆、好香、好神氣! 不過,二月二最令人難忘的還是教室里的那一張講桌。二月二的早晨,上面往往是鋪著報紙堆滿料豆的,堆得很圓!即使是最饞最饞的饞鬼,從桌前走過也不會吃一粒。那是顆顆孩子的誠心堆成的,那是留給老師的。走上講台,看一眼桌上冒尖的「珍珠」,老師常常佇立良久,接著贈一個甜蜜的微笑,庄嚴、鄭重地品上一粒,然後聲音洪亮地喊一聲「上課」!教我們語文的老師姓王。四十多歲的年紀,喜歡穿一身中山裝。王老師有一個習慣,每年二月二,他都要講一篇叫做《我愛故鄉的楊梅》的課文,王老師總愛打比方說,料豆就是咱心中常青的楊梅。 那一講桌的料豆,王老師並不捨得真吃,常常拿來兩只嶄新的粉筆盒,細心地裝好了,留起來。半月甚至是一月後,王老師再分給大家,每人一小捧。於是,我們又會擁有一個不是二月二的「二月二」。我便狼吞虎咽一般地暴食起這難得的美味來,三下五除二就吃了個精光,同桌的狗蛋和胖子他們彷彿約好了饞我似的,一粒一粒洋洋得意地細嚼慢咽,饞得我直往肚裡咽唾味。不過也有比我更難受的,那就是守在門外的弟弟和他的小夥伴們。 今年回家探親,使我有機會回到了二月二的童年。家家戶戶依舊炒料豆,而且還翻出了許許多多的花樣來:糖酥、油炸、茴香煮……同樣的風味,同樣的情趣,誰不想過個癮、吃個夠?況且一年只這么一回。 農家人依舊隆隆重重地把二月二當作節日過,但已不再是企望來年而是慶祝昨歲的豐收。偶爾也見到場院里我童年的那種垛形圖案,但這本身也已僅僅只是過來人二月二不願擯棄的一個習慣而已。我便問母親:現在還「壓」囤么?母親指了指堆滿屋角的糧食袋子,笑著回答我:傻孩子,成堆打摞的糧食都沒地方倒,哪裡還有空去「壓」呢? 同樣的料豆習俗,在母親眼裡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不變的是母親對兒子永不更改的牽掛。 哦,這亮晶晶、黃燦燦、脆生生、甜津津、令我魂牽夢繞的料豆,該是歷史的見證人,該是我赤誠情懷的使者:一頭是故鄉和故鄉的童年,一頭是眷戀,是已經長大了身為遊子的我。
編輯本段二月二的傳說
關於武則天
武則天稱帝之後,大唐天下一夕姓武。武則天改國號為周,自稱周武皇帝。這在中國封建史上是一次革命,婦女從「三從四德」的閏闈中走上至高無上的寶座,對封建傳統無疑是一個震憾。傳說中講,武則天做天子,惹怒了玉皇大帝(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男人篡位合乎天理,女人卻不行,連天帝也怒了。這實在可以看出男尊女卑是如何根深蒂固)。玉皇傳命太白金星,叫他通知四海龍王,三年不得降雨人間,以示對武後的懲罰(群主和神祗們為了自己的尊嚴和利益,總是將無辜的百姓作為無謂的犧牲品。三年無雨,誰苦?百姓苦!能叫武後餓肚子嗎?能叫權臣富豪餓肚子嗎?)四海龍王按照玉帝的命令,不但莊稼保不主,老百姓吃水都有困難了。司管天河的玉龍見生靈塗炭,萬民悲愴,動了惻隱之心,不顧玉帝的命令,決心拯救人間大眾,在天河裡喝足了水,布雲施雨,普降甘霖。玉龍救了萬民,但惹惱了玉帝。玉帝對龍說,待至金黃色豆開花,方放他出去。 天下百姓,感激玉龍拯救之恩,決心想法子救出玉龍,便約好天下各處人家,都在二月初二這天爆炒金黃的包穀米子。玉龍見此情景,靈機一動,向天呼叫太白金星,說:「金豆開花了,放我的時候到了,你還敢違抗玉帝聖旨不成了」太白金星閣下向人間一看,果然遍地金豆開花,於是信以為真。便放玉龍。此後,為了紀念敢幹違抗天旨普救萬民的玉龍,每逢二月二,人們就爆炒金豆。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關於「春龍節」的兩種傳說
【 傳說一】 「春龍節的來源,在我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著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著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吃。」 【傳說二】 「二月二,龍抬頭,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靂一聲驚天地,怎知龍王心裡愁。在這泥土氣息濃郁的童謠里,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生了三個龍子,就缺一個龍女。龍王想,要是再有個公主,兒女雙全,那該有多好啊!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就給龍母吃了一粒仙丹,不久,龍母就懷孕了。第二年二月二,龍母果然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兒。小公主一天天長大了,對龍宮的生活厭倦了,渴望到人間去尋找真正的幸福。龍母知道女兒的心,她勸公主說:「孩子,龍宮里無憂無慮,要什麼有什麼,為什麼要到人間去呢?」龍女說:「龍子龍孫們只知道吃喝玩樂,我一定要到人間去,尋找真正有樂趣的生活。」龍母見女兒決心已定。悄悄地把她送出龍宮,還給她帶了一個錦囊。龍女依依不捨地告別母親,飛過九十九條河,越過九十九座山,來到了一座大山下,公主四下里望瞭望,只見遠遠地都乾裂著嘴巴,莊稼都低垂著頭,太陽正火辣辣地烤著大地,不遠處,一個青年在田裡吃力地勞動,公主走過去,問道:「這么旱的天,你種地會有收獲嗎?」農夫苦笑著說:「有什麼辦法呢?家裡的老母親還靠我養活呢!」龍女很同情他,從錦囊中取出幾粒紅豆,向地里一撒,一會兒,田裡就升起厚厚的濃霧,乾枯的禾苗泛出了綠色。農夫一看趕忙向她行了個禮,說:「仙姑,這兒方圓幾百里都遭了大旱,還請仙姑救一救窮困的百姓。」龍女非常感動,她想,他真是個好人,一心想著別人。真是我的知音啊!於是,她從錦囊里抓了一把紅豆拋上天,頓時電閃雷鳴,一場大雨酣暢地下了下來。雨過天晴,山青了,莊稼綠了,人們臉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小夥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謝,公主臉上飛起了紅雲,說:「不用謝我,只求我倆百年合好。」小夥子聽了,甜滋滋的把姑娘領回家。再說公主離宮出走的事被龍王知道後,龍王非常惱怒,還不讓龍母去看女兒。龍母天天想念女兒,每年陰歷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頭來向女兒離開的方向痛哭一場。她的哭聲變成了雷聲,她的眼淚化作了春雨。」
D. 二月二龍抬頭,各地都要吃哪些美食
二月二,龍抬頭!為了討一個好彩頭,這天所吃的食物也要都跟龍有關。吃“龍須”,吃“龍耳”,吃“龍子”,“食龍頭”,那麼有哪些是在這天吃的美食呢?
1、豬頭肉(龍頭)
在古代,豬頭是用來在二月初二祭祀龍王的,豬頭又叫“龍頭”。 祭祀後,龍頭自然不能扔掉,所以人們會做成各種各樣的食物,還有傳統的吃豬頭肉,紅燒豬頭肉方法,沙拉、澱粉、燉肉、吃豬頭肉意味著來年和平盛世,希望明年有個好收成。
2、餃子(食龍耳)
北方人喜歡在2月2日吃一碗“龍須面”來贏得好運。 拉麵源於山東的拉麵。 手拉麵細如發絲,像一條銀色的巨龍沖進大海。 二月二食龍須面有“順滑喲,喜氣洋洋”的好寓意。
E. 哪種生日蛋糕口感好,好吃不膩
天使蛋糕(Angel Fool Cake):天使蛋糕也是一種乳沫類蛋糕,就是蛋液經過攪打後產生的松軟的泡沫,所不同的是天使蛋糕中不加入一滴油脂,連雞蛋中含有油脂的蛋黃也去掉,只用蛋清來做這個蛋糕
F. 孕婦吃什麼蛋糕好
孕婦吃什麼蛋糕比較好?
飲食熱文排行榜
2020-01-14 14:46:0139健康網
分享到
專家何靜副主任醫師
婦產科 池州市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廣告廣告
奶油蛋糕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品,奶油蛋糕主要是由麵粉、糖、油脂、奶油和蛋類等材料製作而成的,含有極高的蛋白質和脂肪,糖分以及維生素的含量也是很可觀的,在生活中可以食用,但是不可以過多的食用。對於孕婦這一特殊的群體,那麼孕婦吃什麼蛋糕比較好?
1、孕婦是特殊的群體,我們需要考慮到孕婦的營養,在生活中要制定科學的飲食方式,為人體補充全面的營養。孕婦可以在生活中適量的吃奶油蛋糕,但是因為奶油蛋糕含有大量額糖分,孕婦不可多吃,以免出現妊娠糖尿病。
2、孕婦在生活中可以吃,但是要適量。奶油蛋糕油脂用量最低30%,最高60%。泡打粉用量最低4%,最高6%。蛋糕組織松軟,顆粒粗糙。烘烤用高溫(190—232℃)。因為,奶油蛋糕是由麵粉、糖、油脂、奶油和蛋類製成的,這些原料營養豐富,含水量高,極易被細菌侵染,再加上蛋糕本身殘存的耐高溫細菌的生息繁衍,很容易使蛋糕變質。所以奶油蛋糕要隨買隨吃,不宜久存,即使是冬季,存放時間也不能超過7天。
3、孕婦最好是少吃蛋糕的,因為蛋糕中含有的糖分比較高,如果經常的吃蛋糕,可能會導致孕婦出現妊娠糖尿病。而且蛋糕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許多的像防腐劑、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這樣的東西對於胎兒的生長發育是非常的不利的。而且那種奶油蛋糕中含有的熱量是非常的高的,吃的多了就會導致發胖的。但是如果孕婦實在想吃,可以少吃一點,還是沒有多大的關系的。
4、孕婦吃雞蛋糕對身體是非常好的,雞蛋還有豐富的高蛋白等營養,雞蛋糕吃起來也容易消化,做的時候要少放一些醬油,鹽,清淡一些比較好。孕婦除了吃雞蛋糕還要多吃一些新鮮的綠葉蔬菜、有白菜、韭菜、菠菜、生菜、捲心菜等,還要多吃一些含有高蛋白的肉類食物,有豬瘦肉、牛肉、雞肉、魚肉等,肉類食物一定要煮熟了再吃。以免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
G. 老年人適合吃什麼蛋糕
適合老人吃的蛋糕
1、班蘭蜜豆凍芝士蛋糕
奶油蛋糕所含的能量比其他的食物要高,而中老年朋友,對於能量的需要比青年人要低很多,這個時候如果吃過多的奶油蛋糕,就可能使攝人的能量超過需要,時間長了有可能導致肥胖;奶油蛋糕里含有很多的油脂,這種油脂對於老年人來說,有可能會使他的血脂存在增高的風險;奶油蛋糕含有的油脂不是一般的油,里頭含有一種叫做人造脂肪的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對於血脂的影響和動物脂肪一樣,對人的健康危害性比較大。
3、黑米
黑米有「世界米中之王」的美稱。黑米含豐富的維生素B1、B2以及鐵、鋅、硒等微量元素。此外,黑米還有含有16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其含量高於大米15。9%。祖國醫學認為:黑米甘、平、有滋陰養血,益肝明目。補腎健脾,疏肝活血等功效。善治肝腎陰虛、精血不足、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婦女陰血虧虛,月經不條調,以及中老年人體質衰弱。黑米有防癌抗癌的作用,還能降低腦血栓、風濕性心臟病的死亡率。此外,黑米對貧血、高血壓、冠心病、婦女更年期綜合症等多種疾病,均有良好的效用。
老年人飲食注意事項
1、注意飲食的節律性
每天定點吃飯,不要有上頓沒下頓的吃,這樣腸胃才能知道什麼時候該工作什麼時候該休息,腸胃的運動也就更具有節律性,食物才能更好的消化。
2、少食多餐
每頓吃的量少一些,半飽即可,等到餓的時候再吃,不過不是吃飯點,補充的食物要容易消化,量控制的要更少,否則會影響到消化系統的節律性,等到你真正吃飯的時候它就不消化了。
3、多補充水分
飯菜准備每天至少一個燙菜,這可以幫助老年人補充水分,還可以促進消化。但是飯後兩個小時內要少喝水,否則會稀釋消化液,造成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