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蒸雞蛋糕為什麼難吃
擴展閱讀
黃油做的蛋糕叫什麼名字 2025-05-18 00:08:06
做婚禮蛋糕擺台多少錢 2025-05-18 00:02:07
廈門哪裡賣寵物蛋糕 2025-05-17 23:57:32

蒸雞蛋糕為什麼難吃

發布時間: 2022-05-27 12:41:56

❶ 你們為什麼總是蒸不好雞蛋糕

因為比例沒有掌握好,有溫度很重要的。

❷ 為什麼你做的蒸蛋總是千瘡百孔又難吃,那是因為你忘加

蒸蛋首先蛋里要加一半的水,蒸的時候要把碗蓋上蓋子,時間不要太長,十幾分鍾

❸ 為什麼我總是蒸不好雞蛋羹

蒸雞蛋羹是食用雞蛋的一種好方法,味美好吃,營養受損少,老少皆宜。但做蒸雞蛋羹切忌以下四點:
(1)忌加生水和熱開水。加生水因自來水中有空氣,水被燒沸後,空氣排出,蛋羹會出現小蜂窩,影響蛋羹質量,缺乏嫩感,營養成分也會受損。也不宜用熱開水,否則開水先將蛋液燙熱,再去蒸,營養受損,甚至蒸不出蛋羹。最好是用涼開水蒸雞蛋羹,會使營養免遭損失,也會使蛋羹表面光滑、軟嫩如腦,口感鮮美。
(2)忌猛攪蛋液。在蒸制前猛攪或長時間攪動蛋液會使蛋液起泡,攪氵解後蒸時蛋液不會溶為一體。最好是打好蛋液,加入涼開水後再輕微打散攪和即可。
(3)忌蒸前加入調味品。蛋羹若在蒸制前加入調味品,會使蛋白質變性,營養受損,蒸出的蛋羹也不鮮嫩。調味的方法應是,蒸熟後用刀將蛋羹劃幾刀,加入少許熟醬油或鹽水以及蔥花、香油等。這樣蛋羹味美,質嫩,營養不受損。
(4)蒸制時間忌過長,蒸氣不宜太大。由於蛋液含蛋白質豐富,加熱到85℃左右,就會逐漸凝固成塊,蒸制時間過長,就會使蛋羹變硬,蛋白質受損。蒸氣太大就會使蛋羹出現蜂窩,鮮味降低。
蒸雞蛋羹最好用放氣法為好,即蒸蛋羹時鍋蓋不要蓋嚴,留一點空隙,邊蒸邊跑氣。蒸蛋時間以熟而嫩時出鍋為宜。蒸雞蛋羹時在碗上蓋一個盤子就好了。而且蒸過蛋羹的碗很難洗干凈.只要在蒸之前,在碗的內壁上薄薄地抹上一層食用油,之後再放進攪好的雞蛋.吃完了蛋羹,很輕松就可以把碗洗干凈了

❹ 為什麼雞蛋羹會蒸失敗

雞蛋是我們家庭中最常見的食材之一,它富含優質蛋白、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容易被身體接受,也是人體最佳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可能原因:

(1)液體材料放得太多。

一般來說蒸雞蛋羹的推薦體積比例是雞蛋液:其他液體=1:1.5-1:2,如果其他液體材料放入的太多,雞蛋羹就比較難凝固,蒸出來全是水。

(2)沒有蓋保鮮膜

(3)蒸鍋密封性不好

第2、3點結合起來看,如果蒸的時候沒有蓋保鮮膜,而且蒸鍋密封性不好,蒸的時候就容易進入很多水汽,導致雞蛋羹配比發生改變,從而無法凝固。

(4)與雞蛋羹混合的液體材料溫度太高。

如果液體材料溫度太高,就容易將雞蛋燙熟,影響雞蛋的凝固性能,還容易成為蛋花狀。

建議改進措施:

(1)根據配比來製作雞蛋羹。

如果想更嫩滑,就推薦使用1:2的比例,但是要注意除雞蛋液以外的液體,都要算在液體材料里,比如說料酒、溫水等。

(2)蓋好耐高溫保鮮膜或硅膠蓋,也可以在蒸碗上倒扣一個平盤,防止水汽滴落的影響。

(3)選擇密封性更好的蒸鍋,或者配合竹蒸籠來使用。也可以在蒸鍋蓋子上裹上一塊大紗布,這些都可以盡量避免水蒸氣對於蒸蛋的影響。

(4)加入雞蛋的液體都要涼至手溫以下,不要超過40度,以免將雞蛋燙成蛋花,影響凝固。

❺ 我用蒸蛋器,蒸的雞蛋羹好像馬蜂窩好難吃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你沒有攪拌均勻,要往一個方向均勻攪拌。只能往一個方向,中途換方向攪拌的話會營養流失的哦,攪拌好了後加點水,和鹽再蒸就可以了,

❻ 為什麼我做的雞蛋羹上面水水的還往外滋,下面一層卻硬硬的很難吃

火太旺了 下面很短時間就熟了 上面因為時間太短不熟

❼ 我多次實驗的蒸雞蛋糕怎麼也蒸不好啊 求助(第

呵呵,說到蒸雞羹,我可是高手呢,蒸得比豆腐腦還嫩呢! 方法如下: 1.把一個雞蛋打在碗里充分打散,再倒入半袋純牛奶(加奶蒸出來更嫩,營養也更好.也可以用水,水和雞蛋的比例約為1.5:1). 2.在鐵鍋里倒入涼水,淹至碗的3/4處(以防水開時溢進碗里). 3.好了,打開火吧! 4.看著表,等待五分鍾(最多最多六分鍾,千萬別超時),關火! 5.讓它在鍋里靜置3-5分鍾(靜置時間不易過長,否則偏老點),讓水的余熱把燙熟,取出. 6.這樣蒸出的蛋羹是沒味的,如要吃甜的,在牛奶中加好糖再倒入打好的蛋液中.要吃鹹的,在蒸好的蛋羹上倒點蚝油,既有味,又有營養.據我的經驗,多數孩子更願意吃加蚝油的. 試試吧,蒸一兩次,你就可以掌握好火候和技巧了. 另外:六個月大的孩子有可能吃不完一個雞蛋,另半碗蛋羹不防慰勞一下自己吧.

❽ 為啥我蒸蛋都能越蒸越難吃

「先取一隻碗,放入一個生雞蛋,再加點水,攪打均勻後放些鹽,然後放在鍋里蒸,起鍋後,是一碗滾燙的如果凍般的東西。各地對這種食物的叫法各不相同,南方以「蒸蛋」或「蒸雞蛋」為主,北方則以「雞蛋羹」、「雞蛋膏」或「雞蛋糕」居多。這件東西,還是上海人叫得最有神韻——「燉蛋湯」。
如此簡單的東西,還值得拿來說?其實,比物之難,遠勝於炒青菜。而且,難就難在炒青菜如果咸了,下回少放點鹽就是了,可以此物要是一回失敗,簡直會次次失敗。
最常見的失敗有兩種。第一種是水蛋分離,上面有一層蛋,舀破表面,下面是水,常有人覺得是沒有蒸熟,於是下回就增加時間;也有人覺得是水加多了,就在下次調整比例。這樣的做法,導致了第二次失敗的產生——蒸得太老,蛋體太厚有空洞,於是便再調整時間和蛋水的比例。然而,蛋、水和時間,彷彿故意搗亂,永遠也摸不透它們的規律;失敗也總是在兩種形式中徘徊,怎麼也找不到一個中心點。
還是要說到上海話,只有理解了「燉蛋湯」一個字,才能做好這道菜。首先,是「燉」字,原來這玩意不是蒸的,急火旺蒸、受熱不均,是此菜大忌。先要准備一個鍋子,想法把碗架起來,不要讓碗直接接觸鍋底,然後放水,水的高低以稍低於碗沿為准。目的,就是要水多蒸汽少,所以是燉不是蒸。將碗取出,開火燒水。
燒水的時候,可以調弄一下「湯」了。明明是固體,為什麼叫湯?這就是此菜的精華了,燉蛋要燉得極嫩才好,似湯非湯方才達到境界。蛋,放入碗中,用搗子搗散,有人喜歡端點碗攪打,但容易產生許多泡泡,影響美觀;若是用西式的叉攪拌,效果更好。另外還要加水,水要七十度左右的熱水,加一點,攪幾下,再加一點,再攪幾下;水加得越多,蛋越嫩,大概的量是一隻蛋加一玻璃杯水,另外,不要忘了放入鹽和料酒。
蛋,一攪好就要蒸,靜置時間一長,易分層,蒸之前,用勺舀盡浮沫,再覆以保鮮膜,以免蒸汽冷凝滴落和開水溢入。將火關小,小到水面不動為止,放入盛有蛋液的碗。然後,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要多少時間?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