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做法 » 蛋糕外观怎么看
扩展阅读
慕斯沙皮狗蛋糕多少钱 2025-05-17 16:27:17
小米如何做小米蛋糕 2025-05-17 16:22:51
画我妈妈生日蛋糕手抄报 2025-05-17 16:10:44

蛋糕外观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22-08-05 03:23:09

1. 如何辨别动物奶油和植物奶油蛋糕

1、用手搓:动物奶油会很快消失在掌心,手掌内只剩余少量油脂,像涂了护手霜;植物奶油揉搓很久后仍在掌心,随着揉搓加长,植物奶油甚至会在掌心成形。

2、看颜色:分辨动物奶油和植物奶油的最直观方式是看颜色,植物奶油是人工合成的,颜色大多呈现亮白色,与动物奶油相比更白。而动物奶油呈自然的乳白色,略偏黄。

3、闻气味:植物奶油是人工制作的,所以说它里边含有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酸,因此在味道上闻起来会比较的清淡一些,没有太多的奶香味。动物奶油一般都是从牛奶的脂肪中分离出来的,而是纯天然的一种奶油,因此闻起来会有一股醇厚的奶香味。

4、尝口感:植物奶油甜度来自于人工添加的香精和合成糖浆,所以较为甜腻,而且吃完后会觉得口中有一层油脂,所以吃植物奶油会觉得很油腻。动物奶油的熔点低于人体温度,所以会有入口即化的口感,而且本身是不含糖的,需要在打发时加砂糖之类进行调味,所以甜度不会有油腻感,十分清爽。

5、沉水法:把等量的动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分别倒入20℃的清水里;很快植物奶油沉到水底;动物奶油则漂浮在水面上。相同的实验在15℃、30℃清水里现象相同,而在40℃水里,动物奶油开始融化,但依然漂浮于水面上。

2. 裸蛋糕和普通蛋糕有什么区别

“裸蛋糕”是指蛋糕外层没有奶油或者奶霜,将蛋糕层次中的材料完全“裸露”地展现在宾客眼前。
“裸蛋糕”通常只简单的搭配鲜花、绿叶和水果装扮即可,和传统的蛋糕的华丽外观不同,但是却充满温馨的味道。

3. 慕斯蛋糕、黑森林蛋糕、提拉米苏三者的区别是什么从外表怎么区分

区别:味道不同。

外表:慕斯蛋糕是一种以慕斯粉为主材料的糕点!
正宗的黑森林蛋糕,巧克力相对比较少。
提拉米苏(Tiramisu)是以马斯卡彭芝士作为主要材料。

拓展:

1、慕斯蛋糕是一种以慕斯粉为主材料的糕点。慕斯的英文是mousse,是一种奶冻式的甜点,可以直接吃或做蛋糕夹层,通常是加入cream与凝固剂来造成浓稠冻状的效果。慕斯是从法语音译过来的。慕斯蛋糕最早出现在美食之都法国巴黎,最初大师们在奶油中加入起稳定作用和改善结构,口感和风味的各种辅料,使之外型、色泽、结构、口味变化丰富,更加自然纯正,冷冻后食用其味无穷,成为蛋糕中的极品。慕斯与布丁一样属于甜点的一种,其性质较布丁更柔软,入口即化。

2、

黑森林蛋糕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闻名,今天已经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甜点,美名也已传遍了全世界。在欧洲许多地区,不论是星级酒店,还是普通餐馆,黑森林蛋糕总能出现在菜单上。而最为高档的黑森林蛋糕,要用黑森林产的樱桃、樱桃汁和樱桃酒。

3、

提拉米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一种叫做Zuppa del Duca 或称作Zuppa Inglese的意大利西北方甜品,但真正的提拉米苏则是二十世纪60年代在意大利威尼斯的西北方一带开始出现。当地人采用Mascarpone cheese(马斯卡彭芝士)作为主要材料,再以手指饼干取代传统甜点的海绵蛋糕,加入咖啡、可可粉等其他元素。

4. 描写蛋糕的外形特点的句子

1. 蛋糕中间有个寿字,那是我们祝愿爷爷长命百岁,蛋糕旁边被巧克力包围着,上面是各种各样的水果,真漂亮!
2 .把盒子拿开,哇,好漂亮的生日蛋糕啊!中间一条蛇懒洋洋地趴在蛋糕中央,黄皮肤,黑点点,黄黑相间。这条蛇高兴地吐着舌头,好像在祝我生日快乐。蛋糕的右半圈有几个红红的草莓,有半个的,也有整个的,多引人注目呀!哟,那边的花儿笑红了脸。蛋糕的周围还绕着一圈白色和粉色的花边,可美了!
3. 这只小蛋糕分成两层,底座是金黄色,凸现华丽而富贵;
第一层是粉红色的,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
第二层是粉色的花瓣围着洁白的蛋糕,看见了,很容易使人垂涎欲滴。蛋糕上有一朵能旋转的荷花,荷花上斜放着一把晶莹剔透的小提琴。这个模型蛋糕,一打开电源,就奏出美妙的生日歌,给人产生一种美好的遐想。

5. 怎么样把蛋糕的外观美丽表达清楚

可以形容它是巧克力或者是水果的,还有它上面有什么花纹都表达出来。

6. 怎么看戚风蛋糕熟没熟

可以用竹签插在蛋糕胚的中间,然后拿出来,如果竹签上有液体的话,就是没熟;如果没有沾液体,就是熟了。

7. 裸蛋糕为什么裸蛋糕和一般的蛋糕有什么区别

“裸蛋糕”是指蛋糕外层没有奶油或者奶霜,将蛋糕层次中的材料完全“裸露”地展现在宾客眼前。
“裸蛋糕”通常只简单的搭配鲜花、绿叶和水果装扮即可,和传统的蛋糕的华丽外观不同,但是却充满温馨的味道。

面的一些传统蛋糕并不健康,如一些蛋糕上面的“鲜奶”都是人造奶油,人造奶油则是将植物油部分氢化以后,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剂、色素及其他添加剂等模仿黄
油的味道制成。人造奶油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会增加心血管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不利于人体健康。此外,一些传统蛋糕添加剂的含量较多,如塔塔粉、
磷酸二氢钙、焦磷酸二氢二钠、乳清粉、乳糖、香草粉等。
裸蛋糕以天然食材制成,基本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迎合不少人健康需求。和传统蛋糕的华丽外观相比,裸蛋糕在层层扎实的饼身之间,主要加入绵密的奶酪与当季新鲜水果,或配以鲜花做点缀,展现出所有原始食材的最真本味,也形成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天然美感。
从工艺、材质、营养价值来说,裸蛋糕的确要优于传统蛋糕,因此也要贵一些。

8. 蛋糕主要特征

蛋糕的主要特征:
1.用料讲究、 配料科学
蛋糕多以面粉、蛋品、乳品、糖类、油脂、干鲜果品等为主要原料,其中蛋、糖、油脂的比例较大,配料中干鲜水果、果仁、巧克力等用量大。用料十分考究,不同品种其面坯、馅心、装饰、点缀等用料都有各自的选料标准。
2.配方精确、 工艺性强
3.风味独特、 香味浓郁、富于变化
西点区别于中点最突出的4的特征是它使用的油脂主要是奶油,乳品和巧克力使用得也很多,带有浓郁的奶香味以及巧克力特殊的风味。水果(包括鲜果和干果)与果仁的大量应用是西点的另一重要特色。水果在装饰上的拼摆和点缀,给人以清新而鲜美的感觉;由于水果与奶油配合,清淡与浓重相得益彰,吃起来油而不腻,甜中带酸,别有风味。果仁烤制后香脆可口,在外观与风味上也为西点增色不少。

9. 从口感和外观怎样鉴别蛋糕面包优劣

外面购置的糕点,没有一种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口感越好,口味越独特的,添加剂应该越多。不知你观察过没有,超市里有一种大长棍棍秒包,好像是俄罗斯等地的面包(叫“大列吧”),其口感没吃过,但是面包干硬,这是原始做法烘烤出来的。
我在电视上也看过,面包越柔软,添加剂越多,干硬的面包,就是面粉实质的体现。所以说,你想从外观、口感鉴别糕点的好坏,说实话,没办法。健康的面包或蛋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己烘焙,自己烤。
我所了解的就这些,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0. 蛋糕感官评定

烘焙食品中的色、香、味、形是构成食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烘焙食品的熟制过程是烘焙食品中各种物质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变化的过程。这些变化不仅使食物易于被人体吸收,还会发生色泽、香气、滋味和形态的变化。
一、食品中的色泽
食品中的色泽是鉴定食品质量的重要感观指标。食品色泽的成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食物中原有的天然色素,二是食品加工过程中配用的合成色素。
1.食品的着色料——食品的着色料依据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
(1)天然色素——食用天然色素都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的,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其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新鲜原料中眼睛能看到的有色物质,另一种是食品原料本来是无色的,但在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而呈现出有颜色的食品。
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姜黄素、甜菜红、红曲色素、虫胶色素及焦糖色等。食用天然色素使用安全,不受剂量限制,是着色料的发展方向。
(2)人工合成色素——目前食品生产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较普遍。人工合成色素较天然色素色彩鲜艳,坚牢度大,性质稳定,着色力强,可以任意调色。但合成色素多以煤焦油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而得,有程度不同的毒性。因此,在食品卫生标准中,对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有严格要求,目前,允许使用的色素只有5种,即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靛蓝和日落黄。
2.食品在加工和熟制过程中色泽的变化——食品在熟制过程中的色泽变化是极其复杂的,它与食品的组成成分、加热介质的性质、温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褐变——褐变是食品比较普通的一种变色现象。当食品原料进行加工、贮存、受到机械损伤后,易使原料原来的色泽变暗,或变成褐色,这种现象称为褐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些食品需要利用褐变现象,如面包、糕点等在烘烤过程中生成的金黄色。但有些 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褐变,不仅影响外观,还降低了营养价值,如水果、蔬菜等原料。
褐变作用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酶促褐变及非酶褐变两大类。
酶引起的褐变多发生在较浅色的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香蕉、薯仔等。当它们的组织被碰伤、切开、削皮而遭受病害或处在不食物的酶促褐变,在实际工作中,可采用热处理法、酸处理法和与空气隔绝等方法防止食物的褐变。因为酶在45%以上、pH值在3.0以下以及经加工的原料浸泡在清水中、糖水中或盐水中都能防止酶促褐变的形成。
非酶褐变是不需要酶的作用而能产生的褐变作用,它主要包括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
焦糖化反应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使含糖食品产生糖的焦化作用,从而使食品着色。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根据工艺要求添加适量糖有利于产品的着色。
美拉德反应是食品在加热或长期贮存后发生褐变的主要原因,反应过程非常复杂。在实际工作中,若需要控制非酶引起的褐变,可采用降温、亚硫酸处理、降低pH值、降低成品浓度或使用不易发生褐变的糖类等方法,控制非酶褐变。
(2)淀粉水解——淀粉很容易水解,当它与水一起加热时,即可引起部分分子的裂解。在淀粉不完全水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糊精,糊精在高温下由于焦化作用生成焦糊精,食品在烘烤或炸制过程中便可产生黄色或棕红色。
(3)食品本身含有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类色素、花黄素及植物性鞣质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使食品产生或改变其色泽。
(4)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或熟制的添加适量色素,以改变或突出某些产品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