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種類 » 市面上哪些蛋糕有沒有反式脂肪酸
擴展閱讀
生日蛋糕卡通圖片帶字 2024-04-20 11:30:26
餘姚在哪裡可以學做蛋糕 2024-04-20 11:14:07

市面上哪些蛋糕有沒有反式脂肪酸

發布時間: 2022-01-27 01:49:54

Ⅰ 蛋糕里有多少反式脂肪酸

外面賣的非常多~~~~~尤其是奶油,基本全是。還是自己做吧。去起司屋家庭烘焙原料工坊買上器具和原料,在家自己做,安全還好吃

哪些食品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營養專家認為,反式脂肪酸在自然食物中的含量幾乎為零,很難被人體接受、消化,容易導致生理功能出現多重障礙,是一種完全由人類製造出來的食品添加劑,實際上,它也是人類健康的「殺手」。主要表現在——

1、降低記憶力,研究認為,青壯年時期飲食習慣不好的人,老年時患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更大。反式脂肪酸對可以促進人類記憶力的一種膽固醇具有抵製作用。

2、容易發胖,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容易在腹部積累,導致肥胖。喜歡吃薯條等零食的人應提高警惕,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會造成明顯的脂肪堆積。

3、易引發冠心病
,根據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反式脂肪酸能使有效防止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hdl)的含量下降。

4、容易形成血栓,反式脂肪酸會增加人體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對於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來說,危害尤為嚴重。

5、影響生長發育,懷孕期或哺乳期的婦女,過多攝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研究發現,胎兒或嬰兒可以通過胎盤或乳汁被動攝入反式脂肪酸,他們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影響生長發育。

6、影響男性生育能力,反式脂肪酸會減少男性荷爾蒙的分泌,對精子的活躍性產生負面影響,中斷精子在身體內的反應過程。

7、影響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對必需脂肪酸的吸收

8、影響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對必需脂肪酸的吸收。反式脂肪酸還會對青少年中樞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哪些食物含有反式脂肪酸?

餅干、薄脆餅、油酥餅、巧克力、炸薯條、炸麵包圈、奶油蛋糕、大薄煎餅、馬鈴薯片、油炸干吃面、珍珠奶茶、薯條、蛋黃派或草莓派、泡芙、麻花、沙拉醬、奶油麵包、冰淇淋、咖啡伴侶或速溶咖啡。

Ⅲ 一般蛋糕店裡的慕斯蛋糕有反式脂肪酸嗎

很有可能,慕斯蛋糕需要淡奶油打發,如果它用的士植物性的淡奶油,就會含有反式脂肪,一般植物性的會便宜些,便宜的慕斯還是有可能有反式脂肪的。建議自己做,不難的

Ⅳ 反式脂肪酸都什麼食品里有

有的
目前,在食品加工中,反式脂肪酸甘油酯廣泛用於替代天然奶油生產各種花式蛋糕、咖啡伴侶以及冰淇淋、雪糕、棒冰等;也廣泛用於替代可可脂生產巧克力;同時廣泛用於替代各種高檔植物油和動物油脂在烘焙麵包、蛋糕中使用,此外還用作油炸食品用油。代表食品有以下幾類:

1、奶油蛋糕

目前,市場上大量蛋糕號稱「鮮奶油」蛋糕,對此,廣大市民一定要有所警惕,因為所謂的「鮮奶油」蛋糕使用的奶油大多都是經過精煉改性後的植物油脂,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成分。 專家介紹,奶油是以全脂鮮奶為原料,從新鮮牛奶中提出乳脂肪製成的。而現在大多數蛋糕房製作蛋糕所用的「奶油」其實是一種混合物,通常是一些氫化植物油、澱粉水解物、蛋白質和其它食品添加劑的混合物。

植物油脂經過精煉改性後雖然具有天然奶油的許多特性,但二者在營養成分和結構組成上是有很大差別的。用純奶油製作蛋糕營養更豐富,香氣更濃郁,但蛋糕製作中要求油脂必須有良好的可塑性、融合性和乳化性,使製成的蛋糕體積膨脹,質地松軟,口感細膩。因此,經過氫化的植物油成了生產者的必然選擇。

2、咖啡伴侶

市民在喝咖啡時,常用到咖啡伴侶。它的包裝上會說明,這是一種「植脂末」。其配料包含以下成分:第一種是「葡萄糖漿」,也就是澱粉水解後產生的微帶甜味、又能讓溶液變濃的混合物;第二種是「氫化植物油」,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反式脂肪酸」,因為它是用大豆油或菜籽油經過人工催化加氫形成的。

3、起酥麵包

加工過程中,要讓食品具有良好的起酥性,就要使用大量的起酥油,起酥油中也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4、冰淇淋、雪糕、棒冰等

5、巧克力

6、油炸食品:油在高溫下被部分氫化形式反式脂肪酸。

或許看到上面這些大家都感到害怕了吧,原來生活中這么多我們喜歡吃的或者天天在吃的食品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按照國際上的健康推薦,每日攝入反式脂肪酸的上限約為3克左右,所以我們在選擇食品中,就要小心了,一天不能吃入過量的反式脂肪酸。

Ⅳ 我喜歡吃蛋糕,但是聽說現在的蛋糕都有什麼反式脂肪酸,那到底有沒有不含這些的,健康點的呢

有啊,我就吃過一次,就是不含反式脂肪酸,在網上找到的叫谷果蛋糕,我是在網上團購的,挺好的。

Ⅵ 含反式脂肪酸食品有哪些

  1. 蛋糕

  2. 糕點

  3. 餅干

  4. 麵包

  5. 印度飛餅

  6. 沙拉醬

  7. 爆米花

  8. 巧克力


(6)市面上哪些蛋糕有沒有反式脂肪酸擴展閱讀

反式脂肪酸是一類對健康不利的不飽和脂肪酸,天然脂肪中有少量存在。除油脂氫化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來源外,油脂在進行精煉脫臭過程中,因高溫處理會使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烹調時習慣將油加熱到冒煙及反復煎炸食物,這些油中反式脂肪酸也會增加。

Ⅶ 我知道植物奶油會產生反式脂肪酸,誰說下三、四線城市哪家蛋糕店用的是真正的動物奶油還是一家都沒有

連鎖蛋糕店基本一家沒有,普通蛋糕店更不用說,只有定製可能會有。
植物性奶油有利於商家而不利於消費者的優點簡直太多了-----
貯存:動物性奶油因為屬於天然產品,需要2-8度的低溫保存,而且要密封,一旦開啟2-3天之內就要用完;而植物性奶油冷凍甚至常溫下都可以保存。
價格:動物性奶油價格一般是植物性奶油的二倍甚至幾倍,很多品牌需要進口,像藍風車等一些品牌,在內地有時候基本是有價無市,很難買到。
使用:動物性奶油屬於淡奶油,打發時需要加糖。而無糖蛋糕,則必須使用淡奶油,再添加木糖醇。並且不易打發,打個比方,同量的植物性性奶油能做五個同規格蛋糕,而動物性奶油就只能做兩個。天然奶油屬於液態,裱花時不易成型,技藝不精湛根本做不出一些比較復雜的造型,這無疑也提高了對裱花師的技藝要求。而人造奶油硬度很好,可塑性很強,隨便裱個貓貓狗狗都是有模有樣,稜角分明。所以,目前天然奶油的使用,很大一部分局限在訂做上,市面上的普通蛋糕房,很難買到天然奶油蛋糕。
口感:動物性奶油的淡黃色,吃起來有一種醇香,奶香,而植物性奶油顏色雪白,吃起來有一種很濃的香精味。並且如果你兩三個人就吃完了一個很大的生日而不覺得膩,這個蛋糕基本就是天然奶油蛋糕,而同樣大小的蛋糕,你十個人都膩得沒吃完,這基本就是植物性奶油蛋糕了。
誤區:其實很多人,包括本人,在不深入接觸烘焙行業之前,對奶油基本沒有什麼區分。而只看名字,大多數人本能的就感覺「植物性」比「動物性」更健康。更是有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大多數消費者不懂這些常識,鼓吹「百分百植物性奶油」「健康安全植物性奶油」對消費者黑心欺詐。

Ⅷ 蛋糕麵包中有脂肪酸嗎

市場上銷售的奶油蛋糕因其口感細膩,能加工製作成各種精美圖案而受到人們的喜愛。但事實上,常吃奶油蛋糕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卻不利。

中國保健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藺興潤教授告訴記者,這些蛋糕用的基本上都是植物黃油,因為植物奶油每桶約80元左右,而動物奶油每桶達300多元,價格高出近4倍。而這些植物奶油是一種人造奶油,即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比飽和脂肪酸還要有害,偶爾吃一次問題不大,常吃的危害大大增加:

▲會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壞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同時會減少可預防心臟病的高密度脂蛋白(好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

▲增加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栓形成,加快動脈粥樣硬化,增加糖尿病及乳腺癌的發病率;

▲影響胎兒、嬰幼兒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誘發腫瘤、哮喘、過敏等疾病。

▲此外,藺教授說,為了增加蛋糕外觀的吸引力,讓色澤更漂亮、口感更細膩,蛋糕中常會存在色素超標、乳化劑超標的現象,這些添加劑的過量使用對健康都是有害的。

我國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攝入量驚人,市場上有40%的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除奶油蛋糕外,餅干、快餐、方便食品、炸薯片、調味品、花生醬等食品中也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在國外已受到嚴格限制,丹麥從2003年就開始規定在食品中所含反式脂肪酸的限制范圍,美國今年年初也規定,食品包裝上必須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我國食品安全部門目前還沒有制定出相應的標准來規范食品生產企業對反式脂肪酸的使用。藺教授強調,在這種情況下,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對奶油蛋糕,限定於「生日餐桌」,平時以少吃和不吃為佳。

Ⅸ 孩子很喜歡吃蛋糕但是聽說蛋糕有反式脂肪酸還是什麼

孩子盡量不要吃這些反式脂肪酸的點心。反式脂肪酸又名反式脂肪,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部分氫化油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久等優點,在蛋糕、餅干、速凍比薩餅、薯條、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較普遍。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膽固醇增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少吃無妨,但常吃或養成習慣天天吃這類食品是不利健康的。

Ⅹ 請問中國的食品(比如蛋糕)中有沒有加入反式脂肪酸

人造脂肪對身體有害
——歐美立法限制使用 國內企業當成賣點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1日 09:40)

2月11日,美國快餐大王麥當勞被判支付700萬美元給美國心臟協會,另外拿出150萬美元用於向公眾介紹有關人造脂肪的知識,原因是他們未能履行下面的承諾:於2003年2月前改用低脂肪植物油來代替人造脂肪製作食品。

人造脂肪隨處可見 名牌產品用得不少

製作糕點時經常會用到人造脂肪
「人造脂肪」到底是什麼,竟然讓麥當勞付出了850萬美元的代價?

據營養學專家介紹,人造脂肪的學名叫反式脂肪酸,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經催化製成飽和脂肪酸,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不飽和脂肪酸的結構發生變化,變成反式脂肪酸。這種物質不但能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還會增加食物的可口程度,比如讓糕點變得更酥脆。同時,它能固定食品形狀,使其看上去比較美觀。除了這些,食品行業經常用它來代替天然油脂的原因還有一個:廉價。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給記者發來了一份她和研究生剛剛完成的調查,調查地點是北京的幾家大型超市。結果發現,很多在我們平常看來美味可口的食品都用了人造脂肪。在同一間超市,95種餅干里有36種含人造脂肪,51種蛋糕點心裡有19種含人造脂肪,16種咖啡伴侶全部含人造脂肪,31種麥片里有22種含人造脂肪,麵包、糖果、冰淇淋、速凍湯圓等也不能「倖免」,康師傅、旺旺、奧利奧、康元、上好佳、德芙及徐福記等著名品牌都「榜上有名」。記者發現,研究人員在蛋糕點心一類里特別註明:「名牌產品百分之百含有反式脂肪酸。」

在美國,人造脂肪同樣用得很多———薯片、沙拉醬、甜點、人造黃油,特別是快餐,生產者為了使快餐食品香脆可口,往往在其中加入人造脂肪。那麼,既然使用得這樣普遍,為什麼麥當勞要棄之不用,甚至因為沒兌現承諾而被罰呢?

歐美聯合進行研究 各國出台限制措施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人造脂肪來自植物油,不會像動物脂肪那樣導致肥胖,多吃無害。但是,近年來的研究卻讓人們逐漸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安全脂肪」居然會導致心臟病和糖尿病等疾病。

早在10年前,歐洲8個國家就聯合開展了多項有關人造脂肪危害的研究。德國營養醫學協會負責人安德雷·菲格教授告訴記者,研究結果顯示,對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人造脂肪負有極大的責任,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是飽和脂肪酸的3—5倍,甚至還會損害人們的認知功能。此外,人造脂肪還會誘發腫瘤(乳腺癌等)、哮喘、2型糖尿病、過敏等疾病,對胎兒體重、青少年發育也有不利影響。見記者「反應」不夠強烈,菲格教授乾脆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如果在一份看上去「大油大肉」的濃汁肉排和一盤用人造脂肪做出來的炸薯條之間進行取捨,那麼選擇前者更有利於健康。

觸目驚心的研究結果促使歐美國家紛紛對人造脂肪進行立法限制。在歐洲,菲格教授說,從2003年6月1日起,丹麥市場上任何人造脂肪含量超過2%的油脂都被禁,丹麥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人造脂肪設立法規的國家。此後,荷蘭、瑞典、德國等國家也先後制定了食品中人造脂肪的限量,同時要求食品廠商將人造脂肪的含量添加到營養標簽上。2004年,美國食品和葯品管理局(FDA)也規定,從2006年起,所有食品標簽上的「營養成分」一欄中,都要加上人造脂肪的含量。FDA同時提醒人們,要盡可能少地攝入人造脂肪。中國疾控中心食品安全研究所老年營養室的張堅主任告訴記者,目前發達國家已經普遍認定,膳食中人造脂肪的攝入量小於總熱量的1%才是安全的。

國內研究幾乎為零 專家呼籲趕快立法

用得多、危害大,我們似乎早該對人造脂肪有所認識甚至是控制,但記者聯系了多位專家後發現,相對於國外對人造脂肪危害的深刻認識,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幾乎為零。

中國農業大學的石階平老師是國內較早認識到人造脂肪危害的人。他說,以前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都只是感覺到植物油在轉化為人造脂肪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有害物質,造成血脂水平提高。經過多年的研究,國際上對這種危害已經有了比較系統的認識,而我國對油脂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製造而不是營養上,目前對人造脂肪還處於監控階段。

從與專家的交流中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還沒有針對人造脂肪的立法規定甚至是檢測標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中國疾控中心已經開始對食品中人造脂肪的含量及危害進行檢測。

張堅主任認為,國內首先應該健全食品標簽制度,讓含人造脂肪的食物都能被一眼分辨出來,以便於老百姓選擇。其次,目前國內受人造脂肪影響的高危人群是青少年,他們平時吃含人造脂肪的煎炸或烤制食品較多,是我們現在最需要關注的。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葛可佑對記者說,政府部門、尤其是衛生部應該制定相關政策,比如確定檢測的標准,告訴大家食物中有多少人造脂肪就是有害的。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營養評價室主任楊月欣也表示,我國應該像歐美那樣,對此事提起重視,最好能進行立法限制。不過她也承認,中國真要對人造脂肪立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企業缺乏科學認識 宣傳方式誤導民眾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徐筠在談到人造脂肪的問題時對記者說了這么一句話:「這是一個新的課題,所以長期以來很多人,包括學者在內,都沒有認識到它的危害。專家都這樣,老百姓知道的就更少了。」也正因為如此,作為食品提供者的生產廠商應該對人造脂肪的問題負起一定的責任。

記者打電話到某食品公司詢問有關人造脂肪的事情,一位企劃部的工作人員說:「大家都在用,我們是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准添加的。」當記者問到是什麼標准時,卻沒有得到正面回答。張堅主任告訴記者,2003年他們剛開始做研究的時候,還很難在市場上找到標明含有人造脂肪的麵包,但現在到麵包店裡一看,數量大大增加,尤其是一些小廠家生產的食品。他認為,這主要是和人造脂肪價格比較便宜有關,包括很多大公司在內的眾多食品企業對人造脂肪的危害也沒有足夠的認識甚至毫無所知,導致人造脂肪「到處都是」。記者在超市裡問了幾名消費者,當他們聽到人造脂肪來自植物油時,都發出了同樣的疑問:「植物的不是健康嗎?」也許正是為了「配合」這種認識,不少廠家在廣告中打出「植物奶油」的宣傳語來,有意無意地迎合大眾「只要是植物的就健康」的觀念,誤導消費者。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外企業認准了歐美掀起的「反人造脂肪風」,紛紛推出代替人造脂肪的新產品。如芬蘭一家食品公司開發出一種生產含高植物固醇的植物黃油的新方法,瑞典的人造奶油生產商則成功研製出了人造脂肪替代物———新型脂肪酶,去掉了含有人造脂肪的成分。在美國,立頓、雀巢等公司也已經在一些食品中減少甚至去掉了人造脂肪。這些廠家表示,雖然並沒有法令規定他們必須這樣做,但消費者的健康高於一切。

雖然目前國內企業缺乏認識,相關立法也需要時間,但石階平老師表示大家不必過分擔心。因為中國人和歐美人的飲食習慣不同,黃油等食物吃得較少,因此人造脂肪的攝入量不會過大。張堅主任也表示,人造脂肪在人體內積累到一定的量才會產生危害,人們只要注意避免購買標簽上註明含有「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或「起酥油」的食品,同時少吃大量使用人造脂肪的煎炸烘烤食品就行。另外,歐洲人普遍選擇用天然植物油製作的食物,也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