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蛋糕烤多久變色
擴展閱讀
蒸蛋糕為什麼有異味 2025-07-15 18:47:30
吃雞贏了的蛋糕在哪裡 2025-07-15 18:16:39

蛋糕烤多久變色

發布時間: 2023-08-10 14:40:38

㈠ 卡仕達千層蛋糕的做法,卡仕達千層蛋糕怎麼

用料
主料

低筋麵粉90克

卡仕達醬適量

雞蛋黃3個

牛奶40克

色拉油22克

輔料
草莓醬
30克
細砂糖
35克
蛋清
3個
卡仕達千層蛋糕的做法
1.
雞蛋黃,卡仕達醬,色拉油和牛奶混合攪拌均勻,不用打發,卡仕達醬不用放很多,2勺就夠了

2.
低筋麵粉過篩後加入蛋黃糊攪拌均勻

3.
無油無水打蛋盆,將蛋清打發到濕性發泡

4.
一半打發的蛋清加入蛋黃糊,翻拌均勻

5.
再將蛋黃糊倒入剩下的蛋清裡面,翻拌均勻

6.
這是最後翻拌好的樣子

7.
蛋糕糊倒入模具,不要全部倒入,大約0。5公分左右,烤箱預熱200度,入烤箱中層,烤製表面微微變色即可,然後拿出來,刷一層卡仕達醬,再倒入0.5公分左右蛋糕糊,以此類推,直到把所有蛋糕糊烤完,然後脫模倒扣在油布上面

㈡ 分蛋法磅蛋糕怎麼做

用料

無鹽發酵黃油 100克

鹽 1小撮

糖粉 100克

雞蛋2個 帶殼約120克

檸檬皮屑 1/2個檸檬皮的份量

檸檬汁 1大勺

朗姆酒 1大勺

低筋麵粉 100克

分蛋法磅蛋糕的做法

  • 准備工作:
    1,黃油軟化到室溫
    2,蛋白蛋黃分離,蛋白放入冰箱繼續冷藏或者冷凍。
    3,麵粉過篩
    4,糖粉分成兩部分各50克
    5,檸檬皮刨屑
    6,依據自己的進度提前預熱烤箱至200℃

  •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轉170℃烘烤40分鍾。烘烤至20分鍾表面變硬,微微變色時,可拿出烤盤,用沾過水的小刀在麵糊中劃一道線。判斷成熟方法:取出後先確認裂痕有無上色,是否乾燥定型。再用竹簽插內部,如果竹簽上沒有沾任何東西表示蛋糕已經烤熟。如果竹簽上沾有東西可再放回烤箱繼續烤5分鍾。如果擔心表皮上色過深,可在上部插一烤盤或蓋一張錫紙。出爐後,脫模放至晾網上放涼。最後密封室溫保存。

㈢ 無敵榴槤盒子蛋糕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 准備食材 -

常溫牛奶 30g
雞蛋 2個
低筋麵粉 30g
糖粉 20g
玉米油 20g
醋 幾滴
榴槤肉 500g
淡奶油 500ml
糖分 20g
- 步驟 -

1.蛋清蛋黃分離、分別放入無油無水的容器中。 首先,手動打蛋黃、加入20g玉米油打勻,再加入30g的牛奶打勻,最後加入低粉30g、Z字型打勻、打至順滑無顆粒感。

2.電動打發蛋白,先加入幾滴醋,先打起發泡、然後分3次加入20g的糖分、打至濕性發泡就可以了,就像圖片一樣起勾即可、這樣可以避免烤時開裂。

3.用刮刀先把一部分蛋白和蛋黃拌勻,從下往上翻拌,手不要太重、但是速度要快!

4.把拌勻的麵糊倒入蛋白內、把剩下的蛋白和麵糊拌勻、同樣要快要輕。

5.把拌好的蛋糕糊倒入烤盤中、用刮刀刮平,同時150度預熱烤箱,蛋糕烤12-15分鍾、按個人的烤箱脾氣,烤至表面變色即可啦。(先烤12分鍾,用牙簽插一下、看看蛋糕還有沒有粘液、沒有就考好了。

6.把考好的蛋糕倒扣晾涼,蛋糕胚就做好了。

7.把蛋糕按照盒子大小切片

8.先把榴槤肉打成泥、裝到裱花袋裡 再將淡奶油加20g糖分打發後裝到裱花袋裡

9.開始裝盒子了:先放一片蛋糕胚到盒子底部,擠一層淡奶油、在鋪上一層榴槤泥,再放一片蛋糕胚

㈣ 為什麼我的蜂巢蛋糕烤不黑

是不是紅糖沒放夠?蜂巢蛋糕
配方:全蛋:240克 蜂蜜: 10克 蘇打:10克 煉乳:320克低筋粉:200克 水:350克 細砂糖:300克 液態油:240克
方法:先將清水、細砂糖依次倒入盆內用火煮開,冷卻到50℃備用;把全蛋、蜂蜜、煉乳依次倒入盆內攪拌均勻;加入液態油攪拌;把過篩的低筋粉及蘇打粉倒入繼續攪拌;最後把冷卻的糖水分次加入麵糊內攪拌均勻;靜放大約40分鍾。
將麵糊裝入裱花袋,擠入模具內達到7分滿。
放入烤爐進行烘烤,上火溫度為180℃,下火溫度為200℃,烘烤時間為35分鍾。
烘烤20分鍾,待蛋糕輕微變色時,立刻調盤烘烤。
繼續烘烤15分鍾就可以出爐了。蛋糕出爐後要立刻脫模,把蛋糕翻扣到冷卻網上;刷上光亮劑增亮。用刀將蛋糕從中間分割開,可看見明顯的蜂巢形狀。
特點:香甜清淡、口感綿軟。

㈤ 4寸模具的蛋糕要烤多長時間多少溫度

5分鍾170度。
材料:雞蛋 2個,白糖 15g;低筋麵粉 60g,色素 適量; 芝士片;

操作步驟:
1、全蛋液直接打發,不用加任何東西;
2、高速打發5分鍾,提起打蛋頭滴落的蛋糊不會馬上消失的程度。
3、開始做每一層顏色!分出適量蛋糊,加色素,拌勻。然後再篩入低筋麵粉15g,翻拌均勻。我做的是五層彩虹蛋糕,一層用15g低粉。
4、倒入4寸模具,震模去氣泡。放入烤箱170℃烤5分鍾。
5、每隔一層鋪一片芝士片,烤箱180℃上下火烤2、3分鍾使芝士片微微融化。圖上我加熱的溫度高了一點,芝士片融化過度,影響美觀。

㈥ 有顏色的蛋糕怎麼製作的

有顏色的蛋糕,一般都是加食用級的水溶性色素來著色,還有可以加果蔬粉,比如說草莓粉,火龍果粉或者黑芝麻粉等等,都可以做出彩色的蛋糕的,蛋糕表面撒上抹茶粉、巧克力粉也可以。

  • 將牛奶、玉米油、40克細砂糖、鹽放入容器內,然後拌至細砂糖溶化。

    ㈦ 在什麼情況下蛋糕最易發霉變質呢

    做好的蛋糕西點,常常因為吃不完而放壞了,只好扔了,好浪費,做DIY的畢竟是自己的心血,小編也為這事犯愁啊。大家也常常遇到這樣揪心的情況吧。小編現在給心大家扒扒原因。
    一、蛋糕發霉的原因:
    蛋糕發霉主要是指黴菌在蛋糕上大量繁殖,可從外表觀察到呈絨毛狀的各種顏色的斑點,而且有些黴菌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毒素。污染蛋糕的黴菌群種類很多,有青黴菌、青麴菌、根黴菌、精麴菌及白黴菌等。如果貯存場所和包裝物潮濕,在糕點表面結露,黴菌就極易生長。
    蛋糕腐敗,主要是指蛋糕受到細菌中的馬鈴薯桿菌侵襲繁殖而引起的腐敗變質。由於受該桿菌侵染的蛋糕中可出現絲狀黏質的現象,故常將該桿菌稱為絲狀黏質菌。
    一般情況下,這種微生物常寄生於土壤和穀物中,其孢子可耐140℃的高溫。若蛋糕原料中含有這種孢子,而蛋糕在烘烤時中心溫度只有100℃,不可能將其全部殺死,所以當蛋糕再冷卻到45℃左右時,在適宜的環境下這種孢子就會成長為菌體。
    它的最適溫度為35~45℃,所以在夏秋高溫季節里繁殖很快,它能分解澱粉和蛋白質,形成黏液和變色,產生特殊的臭氣和味道。人食用這種變質蛋糕就有可能發生食物中毒,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症狀,嚴重的將危及生命。
    二、怎麼防止蛋糕發霉變質
    (一)哪些蛋糕易發霉變質
    蛋糕是由麵粉、糖、油脂和蛋類等原料製成的,這些原料營養豐富,含水量高,極易被細菌侵染,再加上蛋糕本身殘存的耐高溫細菌的生息繁衍,很容易使蛋糕變質。同時,蛋糕發霉變質還與生產工藝、包裝和存放條件有很大關系。那麼,在什麼情況下蛋糕最易發霉變質呢?
    未完全烤熟的蛋糕。蛋糕未完全烤熟時,其中心部位尚有部分蛋糕麵糊未凝固,表明那部分的溫度上升得不夠高,殘留的微生物較多,這種蛋糕最易發霉和腐敗變質。
    蛋糕中部未完全冷卻。蛋糕內部尚未完全冷卻至常溫就包裝貯存,蛋糕散熱緩慢,長期處於較高溫度之下,使蛋糕很快地發霉和腐敗變質。
    油脂選用不當。製作全蛋海綿蛋糕用的油脂應選用液態精煉植物油,固態脂肪應溶化成液態才可使用;而奶油蛋糕則應選用固態脂肪,如天然乳脂或可塑性、發泡性良好的人造奶油或起酥油。油脂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若蛋糕油脂含量大,在貯存中油脂如果暴露在空氣中會自發進行氧化作用,使口味變苦,導致酸敗。
    烤模有異味。烤模長期使用,每次用完後未用干布擦凈,油脂氧化變質產生惡臭。
    冷卻台架有異味。冷卻蛋糕的冷卻台架長期使用,黏附在上面的油脂氧化會產生惡臭,所以要定期清洗。
    衛生環境不好。蛋糕出爐冷卻的操作台、車架和工具等不清潔,與陳舊的蛋糕混雜堆放在一起。不注意個人衛生,操作人員的手和工作服不清洗消毒,導致產品受到二次污染,引起蛋糕生霉和腐敗變質。
    貯存、包裝條件不良。蛋糕貯存在高溫潮濕的地方,包裝不合格、隔氧效果不佳,存貨時間過長等都可造成霉壞變質。
    (二)如何防止蛋糕發霉變質
    首先是蛋糕生產者要嚴格按照生產工藝、操作規程要求組織生產,將微生物指標控制在標准要求之內。如果產品烘烤溫度不夠,或烘烤時間不長,產品中心溫度達不到殺菌要求,就容易造成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或黴菌超標。
    其次是要選用優質原輔料,杜絕摻雜使假;注意車間環境衛生、操作人員個人衛生及設備用具的清洗消毒,定期將烤模清洗干凈,並塗上新鮮油脂。蛋糕出爐後應置於通風良好、乾燥和光線充足的地方進行自然冷卻,冷卻至常溫時才可進行包裝。
    最後是注意食品衛生,妥善保存,勿超過保質期。蛋糕應密封包裝,貯存於陰涼乾燥、通風的地方(有條件者,最好存放在5~15℃的空調室中);為了延

    ㈧ 影響蛋糕色,香,味,形的因素及對蛋糕的感官評定!

    烘焙食品中的色、香、味、形是構成食品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烘焙食品的熟制過程是烘焙食品中各種物質發生復雜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變化的過程。這些變化不僅使食物易於被人體吸收,還會發生色澤、香氣、滋味和形態的變化。
    一、食品中的色澤
    食品中的色澤是鑒定食品質量的重要感觀指標。食品色澤的成因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食物中原有的天然色素,二是食品加工過程中配用的合成色素。
    1.食品的著色料——食品的著色料依據其來源可分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兩大類。
    (1)天然色素——食用天然色素都是從動物組織中提取出來的,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其存在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在新鮮原料中眼睛能看到的有色物質,另一種是食品原料本來是無色的,但在食品原料加工過程中,由於化學反應而呈現出有顏色的食品。
    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有葉綠素、?-胡蘿卜素、姜黃素、甜菜紅、紅曲色素、蟲膠色素及焦糖色等。食用天然色素使用安全,不受劑量限制,是著色料的發展方向。
    (2)人工合成色素——目前食品生產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較普遍。人工合成色素較天然色素色彩鮮艷,堅牢度大,性質穩定,著色力強,可以任意調色。但合成色素多以煤焦油為原料,通過化學合成而得,有程度不同的毒性。因此,在食品衛生標准中,對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有嚴格要求,目前,允許使用的色素只有5種,即莧菜紅、胭脂紅、檸檬黃、靛藍和日落黃。
    2.食品在加工和熟制過程中色澤的變化——食品在熟制過程中的色澤變化是極其復雜的,它與食品的組成成分、加熱介質的性質、溫度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
    (1)褐變——褐變是食品比較普通的一種變色現象。當食品原料進行加工、貯存、受到機械損傷後,易使原料原來的色澤變暗,或變成褐色,這種現象稱為褐變。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有些食品需要利用褐變現象,如麵包、糕點等在烘烤過程中生成的金黃色。但有些 食品原料在加工過程中產生褐變,不僅影響外觀,還降低了營養價值,如水果、蔬菜等原料。
    褐變作用按其發生機制可分為酶促褐變及非酶褐變兩大類。
    酶引起的褐變多發生在較淺色的水果和蔬菜中,如蘋果、香蕉、土豆等。當它們的組織被碰傷、切開、削皮而遭受病害或處在不食物的酶促褐變,在實際工作中,可採用熱處理法、酸處理法和與空氣隔絕等方法防止食物的褐變。因為酶在45%以上、pH值在3.0以下以及經加工的原料浸泡在清水中、糖水中或鹽水中都能防止酶促褐變的形成。
    非酶褐變是不需要酶的作用而能產生的褐變作用,它主要包括焦糖化反應和美拉德反應。
    焦糖化反應是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由於高溫使含糖食品產生糖的焦化作用,從而使食品著色。因此,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根據工藝要求添加適量糖有利於產品的著色。
    美拉德反應是食品在加熱或長期貯存後發生褐變的主要原因,反應過程非常復雜。在實際工作中,若需要控制非酶引起的褐變,可採用降溫、亞硫酸處理、降低pH值、降低成品濃度或使用不易發生褐變的糖類等方法,控制非酶褐變。
    (2)澱粉水解——澱粉很容易水解,當它與水一起加熱時,即可引起部分分子的裂解。在澱粉不完全水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糊精,糊精在高溫下由於焦化作用生成焦糊精,食品在烘烤或炸制過程中便可產生黃色或棕紅色。
    (3)食品本身含有天然色素,如胡蘿卜類色素、花黃素及植物性鞣質等,在一定條件下可使食品產生或改變其色澤。
    (4)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或熟制的添加適量色素,以改變或突出某些產品的色澤。
    二、食品中的香氣
    香是食品風味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氣是由多種揮發性的香味物質組成,各種香味的發生與食品中存在的揮發性物質的某些基因有密切關系。
    食品中的香氣有:果香、肉香、焙烤香、乳香、清香和甜香等。
    1.香味形成的途徑——食品中的香氣有的是食物本身含有的,有的是通過生物或化學的途徑或降解成氣味物質而產生的。形成的途徑大體分為生物合成、直接酶的作用、間接酶的作用以及高溫分解作用。
    (1)生物合成——是指食品中的香氣,由天然原料在生長成熟過程中天然合成的,或在後熟過程中形成的。如香蕉在生長期或收獲時並不顯現香氣,而在後期才逐漸顯現出來。
    (2)直接酶作用——是指食品原料中所含有的酶或加入的酶被活化,使食品原料中的氣味前驅物直接形成香氣物質而生香,如蔥、蒜等香氣的產生就是屬於這種作用機制。
    (3)間接酶的作用——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由於酶的作用形成一些中間物,並作用於香氣前驅物而形成香氣,如紅茶濃郁香氣的形成就是間接酶作用的典型。
    (4)高溫分解的作用——多數食品在加熱時都會產生誘人的香氣,這主要是發生了羰氨反應,如花生、芝麻、麵包等。此處,油脂的熱解反應也能生成各種特有的香氣。
    2.食品中重要的生香物質——在食品加工、熟制過程中,重要的生香物質有水果類香型、牛乳的香氣、奶油的香氣、芝麻的香氣、麵包的香氣等。
    三、食品中的味
    1.味覺的概念——食品中的味是判斷食品質量高低的重要依據。從廣義上講,味覺是從看到食品到食品從口腔進入消化道所引起的一系列感覺,在這個過程中,包括心理味覺、物理味覺和化學味覺。
    心理味覺是指在進食前和進食當中,從心理上對食物產生的種種感覺,它包括進食時的環境及食品的色澤、光澤和形狀等給進餐者的感覺。
    物理味覺是指食品的物理性狀對口腔觸覺器官的刺激,通常稱作「口感」,如口腔感覺到食品的軟硬度、冷熱、粘度等都是物理味覺。
    化學味覺是指食品中的化學物質刺激味覺器官所引起的感覺。進餐時感受到食品的鹹味、甜味、酸味、苦味等都是化學味覺。
    食品中的味是指非常豐富的,我國習慣上把味歸為5種:即甜味、苦味、酸味、鹹味和辣味。事實上,味的種類遠遠不止5 種,僅味覺神經可以明顯感覺到的味還有鮮味、清涼味、澀等。
    2.食品中味的形成——食品中的味是因食品的可溶性物質溶於唾液或液體食品刺激舌面味蕾而產生的。不同食品的味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是相同的味感,但構成這種味的物質並不完全相同。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只有當各種呈味物質達到一定濃度時,才能產生味道,通常把衡量味覺敏感性的標准稱閥值,閥值越低,其感受性越高。
    人們對味覺的感受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有濃度、溫度、溶解度、生理現象等。例如:由於食品溫度不同,人們對味的感受程度也不同,最能刺激味覺的溫度在10~40℃之間,其中30℃時最敏銳,低於10℃或高於40℃多種味覺都會減弱。又如:食品中各種呈味物質溶解度越高味感越充分,否則,食品的味感受影響。
    四、食品中的形
    食品中的形同樣是構成食品感觀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當食品的色、香、味、形四美並存時,其食品才能稱之為優質食品。
    食品中形的形成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加工工藝過程中成型,它包括藉助模具成型、手工成型、機械成型等方法;另一種是在食品成熟後,通過藝術構思,使成品成型。此種成型方式,可根據食品的需求而形成圖案式、幾何式、象形式、點綴裝飾式等不同形狀的食品。

    蛋糕的評價標准:

    ──────────────────────────────────
    要 求
    項 目 ─────────────────────────────── 烤 蛋 糕 蒸 蛋 糕
    ─────────────────────────────────
    外形完整;塊形整齊,大小一致;表面略鼓,底面平整;無破損,無粘 形 態
    連,無塌陷,無收縮
    ──────────────── ────────────────
    色 澤 外形金黃至棕紅色, 無 外表淺黃,剖面淺黃帶白色,色
    焦斑,剖面淡黃,色澤均勻 澤均勻
    ────────────────── ────────────────
    組 織 松軟有彈性;剖面蜂窩狀小氣孔分布較均勻;帶餡類的餡料分布適
    中;無糖粒,無粉塊,無雜質
    ──────────────────────────────────
    滋味氣味 爽口,甜度適中;有蛋香味及該品種應有的風味;無異味
    ──────────────────────────────────
    雜 質 外表和內部均無肉眼可見的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