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大全 » 來賓遷江鎮有多少個蛋糕店
擴展閱讀
中山哪裡有爆漿珍珠蛋糕 2024-05-19 15:17:28

來賓遷江鎮有多少個蛋糕店

發布時間: 2022-12-25 00:48:50

Ⅰ 羅定生江鎮的蛋糕店有幾間

兩間。根據查詢網路地圖可知,在羅定生江鎮的蛋糕店共有兩間,分別是麥稻蛋糕店和津美蛋糕店。生江鎮,隸屬於廣東省雲浮羅定市,位於羅定市中部,距羅定市區9公里,總面積62.2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97萬畝。

Ⅱ 岳陽市哪家蛋糕店的蛋糕麵包好吃岳陽的朋友們推薦一下唄

1、麥上花開(湖南合計41家,衡陽14家岳陽27家門店)

長沙市麥上花開品牌營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公司是一家集烘焙食品生產供應與銷售於一體的品牌連鎖企業。

衡陽(14)雁峰區(3)蒸湘區(3)石鼓區(3)珠暉區(3)華新開發區(2)

岳陽市(27)岳陽樓區(21)華容縣(6)

岳陽市岳陽樓區麥上花開蛋糕店(21)

岳陽麥上花開東風廣場店 岳陽岳陽樓區青年中路雅典新城公交站台旁(東風廣場附近)

岳陽麥上花開印巷裡店 岳陽岳陽樓區北輔道印巷裡美食廣場一樓A10

岳陽麥上花開東茅嶺店 岳陽岳陽樓區東茅嶺路天虹百貨斜對面老南天2號

岳陽麥上花開理工店 岳陽岳陽樓區奇家嶺學院路524號(湖南理工學院南院大門對面)

岳陽麥上花開洛王新天地店 岳陽樓區冷水鋪路洛王新天地步步高超市一樓進門口

岳陽麥上花開花板橋步步高店 岳陽岳陽樓區花板橋岳陽大道西步步高超市一樓

岳陽麥上花開火車站店 岳陽岳陽樓區站前路火車站東側中鐵大酒店一樓

岳陽麥上花開太陽橋店 岳陽岳陽樓區岳陽大道展覽館對面步步高超市內

岳陽麥上花開天倫國際店 岳陽岳陽樓區青年路1088號天倫國際(鉑臣酒店斜對面紅綠燈交匯處)

岳陽麥上花開湘天國際花園店 岳陽岳陽樓區求索西路湘天國際花園

岳陽麥上花開雲夢店 岳陽岳陽樓區雲夢路86號(蘇寧電器斜對面)

岳陽麥上花開電信花園店 岳陽岳陽樓區旭園路377-379號門面(姜記海鮮坊旁邊,電信花園斜對面)

岳陽麥上花開南湖匠心店 岳陽岳陽樓區南湖大道名門世家星都匯105號門面

岳陽麥上花開保利店 岳陽岳陽樓區保利西街101-102號

岳陽麥上花開二醫院店 岳陽岳陽樓區巴陵東路281號(二醫院旁)

岳陽麥上花開岳州帝苑店 岳陽岳陽樓區南湖游路岳州帝苑y棟101號

岳陽麥上花開天倫金街店 岳陽岳陽樓區五里牌街道天倫國際c2小區19棟102

岳陽麥上花開月沖路店 岳陽樓區月沖路35號

岳陽麥上花開長煉店 岳陽岳陽樓區巴陵東路長煉小區旁金威城市廣場

岳陽麥上花開五里牌店 岳陽岳陽樓區五里牌摩登國際一層101號門面

岳陽市麥上花開食品廠 岳陽樓區郭鎮街道富華工業園

岳陽市華容縣麥上花開蛋糕店(6)

岳陽華容縣麥上花開華容旗艦店 岳陽市華容縣步行街迎賓路55號(華康賓館旁)

岳陽華容縣麥上花開華容工農橋店 岳陽市華容縣城關鎮橋西路鑫盛大酒店

岳陽華容縣麥上花開華容城市廣場店 岳陽市華容縣城市廣場心連心超市內(心連心超市一店)

岳陽華容縣麥上花開城北路店 岳陽市華容縣城北路美麗神話KTV樓下

岳陽華容縣麥上花開馬鞍店 岳陽市華容縣城關鎮馬鞍新區港西路金瑞花園門面5棟13號

岳陽華容縣麥上花開書院路店 華容華容縣書院路64號

互聯網時代 比較知名的o2o品牌!

10、幸福西餅幸福西餅是最近幾年的新網紅,互聯網時代的經典案例 o2o品牌,工廠生產,製作 專人配送,電商銷售的模式,現在全國發展200多個城市加盟,廣告鋪天蓋地,多為明星為該品牌代言:何炅 劉昊然 徐靜蕾等。最著名的幸福承諾:貨不對版退款不退貨,每遲到一分鍾減一元,遲到30分鍾免費贈送。蛋糕爆款 四重奏 榴芒雙拼,已經銷售上百萬個,已完成4億元B輪融資,2018年營收接近15億,預計2020年會有更大的提高!

Ⅲ 荷花鎮的早市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荷花鎮的早市讀後感(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荷花鎮的早市讀後感 篇1

今年暑假,我讀到了一本好書,它的名字是《荷花鎮的早市》。

這本圖畫書的故事,講一個城裡的男孩子跟隨爸爸媽媽回到水鄉給奶奶祝壽。清晨,他跟著姑姑到水鄉集市去買東西和他們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這是一個非常恬靜的故事,畫面只是一幅幅溫馨的水鄉集市場景,其中的人物也不緊不慢。畫家用水粉畫細致地描畫出一幅幅場景,河水、屋瓦、石級、木柱、門板等,用特殊的技法表現得非常有質感。整個水鄉風情畫面,都蒙著一層淡淡的綠色,看上去非常和諧,油然產生一種懷舊的情懷。

這本書的作者是周翔,1956年生於陝西鳳翔,在江蘇南通度過童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後一直從事出版,是《東方娃娃》的主編。1992年參加中國現代繪本畫展,1998年作為江蘇省中日兒童文學美術交流協會理事前往日本進行交流,之後以《東方娃娃》為平台,努力引進繪本,宣傳繪本理念,挖掘和培養新人,同時還從事兒童讀物的插畫和繪本創作。

荷花鎮的早市讀後感 篇2

《荷花鎮的早市》是本圖畫書,介紹了城市男孩陽陽為給奶奶過七十大壽,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到鄉下,和姑姑到荷花鎮的早市買東西的所見所聞。

一頁頁的畫面翻過,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派江南的水鄉風景。

那白房黑頂,立刻讓我聯想到烏鎮,也許作者就是在那畫的或畫的就是那吧?

狹窄的水巷猶如東方的水上威尼斯,出門就是河,房子都蓋在水上,河就是路,船就是車。

那濃濃的水彩將早市上的熱鬧熙攘刻畫的淋漓盡致,將農村鄰里之間的其樂融融表現得真實溫馨,這種情景小時候的我們還見過,現在,恐怕很少有孩子見過,甚至有的同學連活豬都沒見過。

最好玩的是作者把農村常見的標語也畫上了:要想富,少生孩子多養豬!看得出、想像得到作者對農村的觀察、了解很細、很深。

唯一讓我感覺有些別扭的是,作者的文字敘述和圖畫有的沒有保持一致,讀了這頁文字得翻到下頁才能看到相應的圖畫,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為之。

這本書整體上很舒緩,沒有跌宕起伏。可讀完,又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現在的孩子,城市的孩子哪有機會去感受農村生活呢?現在的孩子在鋼筋混凝土的房子里與大自然還有多少機會親密接觸呢?

荷花鎮的早市讀後感 篇3

《荷花鎮的早市》這部作品是講述了一位小朋友名叫陽陽,他和爸爸、媽媽從上海回老家給奶奶過大壽,和姑姑去集市上買東西的故事和所見所聞。

當我讀到「『吱嘎—吱嘎—』清早的薄霧里,響起了搖擼聲時,」我想起了我的故鄉。我小的時候是在奶奶家度過的,那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那裡有一個大池塘,每當清早起床時都能聽到「吱嘎—吱嘎—」聲。

船上的村民唱起了歡快的歌謠,使我的心情更加舒暢!陽陽和姑姑在熱鬧的集市上非常開心,這也讓我回想起家鄉的集市,那裡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有一次我看見了一隻黑色的駿馬,看起來威風極了,奔跑著的駿馬尾巴直直的'甩著,還昂著頭看起來可驕傲了。有的人大清早就跑去集市,看見琳琅滿目的商品,隨意購買,商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心裡想著:今天又賺了一大筆錢,又可以為家人助一臂之力了。

作者周翔借陽陽的口吻來寫自己對家鄉的懷戀,通過陽陽在集市上的所見所聞來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家鄉的淳樸和家鄉物品的奇特使陽陽驚喜若狂。

每當我回老家也和陽陽、作者一樣,家鄉的物品、商品是城市裡沒有的,當小雞們嘰嘰喳喳時,我就希望養一隻小雞。鄉下的環境很好,家鄉人也很勤勞、善良。所以作者借陽陽來寫出他對家鄉的熱愛和懷戀之情。

荷花鎮的早市讀後感 篇4

為了豐富暑假生活,拓寬知識面,老師給我們推薦了許多適合五年級讀的好書,我精心挑選了《荷花鎮的早市》這本書,利用業余時間有興趣的讀了起來。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名叫陽陽,和她的姑姑、爸爸媽媽一起回鄉給奶奶過七十大壽。於是,陽陽和他的姑姑到集市上買生日禮物。荷花鎮早晨的集市賣什麼的都有,賣衣服、買菜、賣寵物、買蛋糕……人也特別多,十分熱鬧。陽陽和他的姑姑在集市上買了蛋糕、鞭炮、兩只雞、米酒;又看了戲,看了毛茸茸的小雞。最後,陽陽和他的姑姑回鄉下給奶奶過七十大壽去了……

通過讀這本書,我可以看出,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中,我們依舊對平和安詳、樸素洋溢人情愛意的生活充滿了嚮往。只有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快樂的。

荷花鎮的早市讀後感 篇5

荷花鎮的早晨是安靜的,可卻被「吱呀、吱呀」的搖櫓聲打破了。

伴隨著雜亂的腳步聲、說話聲,荷花鎮的早市就開始了。不少人乘船來到這里,本就窄小的小路更是水泄不通,來往的人也只能「見縫插針」。

這天,正好是陽陽的奶奶七十大壽,陽陽從城裡回來,跟著姑姑去為奶奶買用於拜壽的禮品。

陽陽和姑姑東走西走,找到了一家蛋糕店。他們在店裡訂下了蛋糕預備回來再齲當他們走到菜市場時,叫賣聲、喧鬧聲、吵雜聲,更是震耳欲聾。

《荷花鎮的早市》這本書充分利用了陽陽和姑姑為奶奶拜壽,買東西的事來體現早市的熱鬧。

荷花鎮的早市讀後感 篇6

今天,媽媽去書城給我買了十幾本課外書,其中一本繪本《荷花鎮的早市》立刻吸引住了我,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細看,裡面寫的,畫的特別有趣。

讀了《荷花鎮的早市》,首先我想到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的美景,無與倫比,書中寫陽陽和爸爸,媽媽回江南給奶奶過七十大壽,姑姑帶著陽陽乘船去江南荷花鎮早市買菜的所見所聞,陽陽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看到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友善往來,親如一家。江南的美景水鄉真的太美了。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小時候回老家的情景。媽媽和姥姥帶我去鄉間的集市買菜,當時我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各種叫賣聲吸引住了我的耳朵。街道兩旁新鮮的瓜果,蔬菜乾乾凈凈,整整齊齊地擺在地上,等待著顧客來買,農民伯伯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我還看到了一條條大魚在盆子里游來游去,正在我全神貫注盯著它的時候。突然,我的臉上濺滿了水,一條大魚躍出水面跳出盆子,一蹦一跳,農民伯伯迅速抓住它,放在盆里,還活蹦亂跳的,樣子可愛極了!看到旁邊的漁網,好想自己動手去撈一條大魚呀!鄉下的集市很美,鄉下的人們更美,因為他們親如一家,和睦相處。

這本書不但讓我看到了江南的美好風光和江南的風土人情,而且還讓我想到了自己的鄉下老家。這本繪本真是太好看了,以後我還會讓媽媽多給我買繪本。因為繪本太有趣了,我愛繪本,我愛《荷花鎮的早市》。

Ⅳ 學什麼技術有出路

很多工作是不要學歷不要技術的,關鍵是你要靜下心來做,不要想著一方面要工作簡單,一方面又要工資高。
以下工作都是不需要學歷和技術的:
一般工廠的包裝工,小餐廳、快餐店的餐廳服務人員,機關單位、學校的食堂服務人員,清潔工,公交公司的售票員,一般小商店的營業員,電子廠的車間工作人員,保安,主要就是工廠的一線操作工人以及服務業的服務人員。
另現在只有20歲,還可以多學習,提高自己的學歷和技術,如果想工資高點,工作輕快點,還是需要去學習一兩門技術的,有了技術,找門工作就不要愁了。
以下盤點那些不需要高學歷就可以賺到高薪的11種職業。
1、建築工人
一張建築工人的工資單在網上引發了一場熱議,表格上顯示作為的隊長、班長,月薪接近甚至超過萬元。普通泥瓦匠一天工資都有220元,而壯工每天的工資也是100到140之間。
2、貼膜工
近年來,智能觸屏手機風靡街頭巷尾,這一熱潮也帶動了手機貼膜行業的發展。近日,有市民在網上爆料稱在南京南湖有位遠近聞名的「貼膜哥」,一天最少500元,月入近兩萬元!問師傅一晚能貼多少,他說今天有點下雨,生意一般,才500多。
3、技工
4、月嫂
5、快遞員
微博網友「雜碎江湖」發了這樣一條信息:「剛才順豐的快遞員在我公司發飆了。『我一個月工資1.5萬,會為了你這2000塊錢的禮品丟這個飯碗嗎!』整個公司,一片寂靜。」
6、電焊工
7、木匠
8、裁縫
北京街頭小鋪的裁縫,月收入僅有幾百元;有「學院背景」的畢業生入行服裝製作行業,平均收入以3000元為起點;專為高消費人群服務的「私人、高檔裁縫」,月收入則會超過萬元……北京有一批高消費人群,經常請私人裁縫為自己定製服裝。這類高消費人群有白領,有明星,他們定做的衣服包括出席特殊場合的禮服,也有演出禮服、結婚禮服,還包括對面料、款式和剪裁都很講究的生活套裝。
據稱,如果定製服裝包含刺綉等特殊工藝,收費6000-8000元;一般的服裝定製收費2000-4000元。一般來說,私人裁縫不需要准備面料,那麼製作費就是所賺的全部收入。一個月里,私人裁縫只要接5個以上的大客戶,收入就會高達萬元以上。
9、售樓員
10、印刷技工
印刷包裝行業需要折頁機長、拼版師傅和校對等人才,其中最緊缺崗位就是印刷機長,目前普遍月薪都在1萬元以上,其工資構成為底薪加提成。
11、泥水匠
武漢雅庭裝飾公司的一位項目經理馮曉勛稱:年前結賬,他手下的一個泥工師傅拿到了13萬元的年薪,「泥水匠辛苦,但緊俏,人手不夠,是目前家裝行業中薪酬最高的工種」。
還透露,其實不光是泥水匠,眼下武漢手藝好的裝修師傅,一年的收入都能達到10萬左右甚至12萬以上。據悉,目前武漢家裝行業中的一部分成熟裝修工人,其月薪在三年時間里已經悄然增長了十倍。

Ⅳ 北京蛋糕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蛋糕店排行榜前十的有如下:黑天鵝、好利來、味多美、派悅坊、鮑師傅、BONCAKE、21cake、桂香村、金鳳成祥、ebeecke。

黑天鵝:

來自法國的吉羅德·瑪里第特(Gerald Maridet)和八位好利來金牌蛋糕師合力推出"黑天鵝尊貴至美"蛋糕系列:選用全球頂級原料,用最純正的工藝,將歐陸蛋糕的華美內涵與亞洲蛋糕的靈動品味完美交融,藉此拉開中國蛋糕第二次革命的帷幕--高貴品味與藝術氣質的復興!

好利來:

好利來創建於1992年9月,經過多年努力,現已發展成為生產經營蛋糕、麵包、西點、中點、月餅、湯圓、粽子等產品為主,擁有分布於全國7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近千家直營連鎖店,北京、天津、沈陽三座國內大型現代化食品工業園,近上萬名高素質員工的國內焙烤行業優質企業。自企業創立以來,好利來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優異的市場成。

味多美:

創新求精的味多美人經過十餘年的開發和鑽研,創造出了無數個美味奇跡,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口味需求,其中"老婆餅"、"乳酪金磚"、法式月餅"等招牌產品已是家喻戶曉。味多美用優質的食品和一流的服務說服了消費者,在同行中不斷超越、領先,成為食品行業中一顆閃耀明星。

派悅坊:

派悅坊是吃蛋糕西點的地方;適宜情侶約會、朋友聚餐、休閑小憩、隨便吃吃。

特色服務:有露天位,可辦婚禮,可以刷卡,有wifi,提供在線菜單,有下午茶,提供早餐,有送餐。

鮑師傅:

鮑師傅,是江西資溪人鮑才勝注冊最早的商標品牌,2013年,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申請注冊的"鮑師傅"商標,2014年正式獲得"鮑師傅"商標所有權,用於經營糕點、麵包等商品。

鮑才勝是一家麵包糕點房的創始人,2004年在北京市朝陽區中國傳媒大學附近開了第一家麵包房,以自己姓氏創立了"鮑師傅"品牌。因糕點味道鮮美有特色,"鮑師傅"成了網紅,不少消費者排隊購買。

BONCAKE:

高顏值的法式甜蜜在盛夏綻放,濃情似熱吻,撩動的不只是你的味蕾。BON CAKE甜品由設計師用精心篩選優質原料純手工匠制而成,飽滿的法式韻味讓人回味無窮。

21cake:

21cake是由廿一客食品有限公司於2004年5月創建的蛋糕品牌,由最初確定的21款經典蛋糕而得名。目前擁有由蛋糕大師自主研發的乳酪蛋糕、慕斯蛋糕、巧克力蛋糕、乳脂奶油蛋糕和冰淇淋蛋糕五個系列共28款主題蛋糕。

桂香村:

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桂香村始建於1916年,它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直到清末才從店內的裝潢十分講究江浙一帶遷入京城。由於桂香村食品種類多,製作精,對每個品種都精心調制配方,選用上好原料精工細作,講求色、香、味、形俱全,是地道的蘇杭美食風味特色,所以深得廣大百姓的喜愛。

金鳳成祥:

金鳳成祥以裱花蛋糕、現烤麵包、西式糕點為主導產品。在經營過程中,公司根據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不斷更新產品原料、完善工藝技術,使公司的產品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與認可,品牌知名度日漸提升,市場佔有率在同業中穩列前茅。

Ebeecke:

ebeecake易貝可(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誕生於北京798藝術區。於2009年7月29號開始面向北京蛋糕愛好者服務以來,受到了很多客戶的青睞。其產品的設計理念融入了親情,愛情。從這小小的一塊蛋糕體現了一份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愛人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

Ⅵ 我國有多少少數民族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2、回族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0、納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 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 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 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 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布朗族過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歷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還有「蒙撒」、「蒙撒禪」、「對撒」、「漢撒」等自稱。解放後統稱為阿昌族。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歷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

13、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傈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14、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至今仍有鄂溫克人的腳印與炊煙,其定居點便是有「北極村」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人村。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15、鄂倫春族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 「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17、門巴族

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 門巴族沿用藏歷,節日也與藏族相同。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歷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甘肅省一帶。保安族通用漢文,多信仰伊斯蘭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尤為藏族人民所喜愛。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21、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意即「開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紀中葉,這個民族為維護祖國統一,打響了武裝抗擊沙俄入侵的第一槍。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

(崩龍族)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23、東鄉族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24、侗族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 水牛王」。

25、獨龍族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本世紀中葉,獨龍族還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即使是唯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系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26、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東正教,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過節前一周,不吃葷,只吃素。

27、哈尼族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28、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數分布在甘肅阿克賽和青海等地。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29、基諾族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基諾族自稱「基諾」,漢文譯稱「攸樂」。1979年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中國的第55個少數民族。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原始宗教,但對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歷臘月間進行。每年陰歷九月,基諾族就要過一年一度的新米節了,當地人稱「好希早」。

30、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京族,歷史上自稱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唱哈節等。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唱哈節」(歌節)。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31、景頗族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縣,1956年改為自治州。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在景頗族的傳說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並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32、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按柯爾克孜族的歷法,新月每出現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即過諾若孜節,類似於漢族的春節.

33、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祜族傳統節日有拉祜年,也吃擴塔節(即春節)、火把節、月亮節和嘗新節等節日。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過拉祜年。傳說拉祜族兄弟是從葫蘆里走出來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蘆盛水洗手,洗去過去一年的貧困,迎來新一年的五穀豐登。

34、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稱「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稱的使用始於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農歷的節日「三月三」源於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說.

35、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隸制。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居住在墨脫、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歷,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別。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

36、滿族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37、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史籍記載稱毛南族為「茅灘」、「毛難」,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今稱。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農歷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

38、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仫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

39、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屬於中國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過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節日大都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如大過年(春節)、清明、立夏、端午節、火把節、嘗新節等節日。過去普米族民間每隔三年一年舉行一次較大的小天地神靈的祭祀活動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舉行。

40、羌族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主要活動在中國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區。羌族居住的山區產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 農歷十月初一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

41、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通用漢文。撒拉族男兒,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為生。此外,養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生產,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撒拉族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等。最大的傳統節日為古爾邦節,每當節日來臨,撒拉族都要宴請賓客,煮手抓羊肉,燉雞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饊子,做「比利買海」(油攪團)、「木絲日」(一種以油、熟面等為餡的包子)和各種燴菜。

Ⅶ 上海最有名的糕點是什麼

1、定勝糕

定勝糕是用粳米粉,糯米粉加紅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勻放入模子蒸熟,呈紅色。上海的定勝糕淵源來自杭州,始於南宋。糕整體比較軟,鬆鬆的,帶著甜甜的豆沙味。

2、條頭糕

條頭糕又名豆沙條頭糕,以玫瑰細沙作為餡料,裹上纖薄的糯米粉團,很是好吃。在頭條糕外面撒糖桂花即為桂花條頭糕,吃起來除了香甜還帶有桂花香,很受歡迎,現在還有創新作法是撒上椰蓉,號稱雪花條頭糕。

3、重陽糕

重陽糕顧名思義就是重陽節的時候吃的,這種做法始於唐朝,糕粉為鑲粉,餡料為豆沙,面料有紅綠瓜絲、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等等。重陽糕外觀看起來五顏六色,很是勾人食慾,因為用料眾多的緣故,口感也很是豐富。

4、薄荷糕

薄荷糕是以薄荷為製作主料的糕點,將鑲粉中間挖一個塘,加入白糖,薄荷香精及冷水,拌和擦透後用16眼篩篩成糕粉,用模子製成生糕坯,放在旺火上蒸熟就可以了。薄荷糕帶著淡淡的清香,糕的顏色碧綠通透,吃起來又涼爽可口,夏天消暑吃最合適不過了。

5、桂花拉糕

將白糖用熱水溶化,放入糯米粉中調製成糊狀,倒入塗過油的盤內,上籠蒸熟,冷卻後撒上白糖、桂花,切塊即成。桂花拉糕色澤玉白,香甜糯滑,一口一個直教人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