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賣騎手除了送外賣還能幹什麼
上海市福州路的新華書店工作人員在將書籍遞給外賣員。新華社記者丁 汀攝
今年5月,第十八屆徐霞客開游節在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開幕,超2.2億元「浙江文旅消費紅包」線上發放,消費者在手機外賣軟體上領取後,可以線下參加相關活動。章勇濤攝(人民視覺)
如今,多家書店開通外賣業務,入駐餓了么平台。消費者可以在手機APP上下單訂書。王 初攝(人民視覺)
不少人注意到,路上的外賣騎手不僅在用餐時段奔忙,其他時間也穿梭在社區的樓宇間。
外賣騎手,除了送美食,正在更多地開始遞送各類非餐飲商品以及家居服務。從送餐到「送萬物」、「送服務」,這一轉變是如何實現的?未來,「身邊經濟」如何發展?
外賣軟體有了新玩法
「幫我買瓶水」「幫我買些菜」「幫我送葯上門」……如今,五花八門的需求在餓了么、美團等外賣平台上都可以得到解決。「身體不舒服,家裡沒有對症的葯卻又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去葯店買葯就很不方便。」隻身在北京打拚的小王對記者說,自從美團外賣APP推出「送葯上門」這一功能後,再也不擔心買葯不方便的問題了。「『送葯上門』非常貼心、人性化,送葯速度也很快,一般20分鍾內就能送到家門口。」小王說,如果不知道買什麼葯,還可以在APP上進行用葯咨詢,不嚴重的頭疼腦熱都能得到解決,十分方便。
除了「送葯上門」,外賣平台的「跑腿代購」功能可謂「各類商品皆可送」。「記得有一次,我與女朋友去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野餐,突然下起大雨。因為沒有帶傘,兩人鞋子都濕了,被淋成了『落湯雞』。」在上海工作的付先生告訴記者,當時抱著試試的心態,嘗試了餓了么的「跑腿代購」功能,讓騎手幫忙代購了兩雙拖鞋、兩件雨衣,並送到了公園里,解決了他和女友的尷尬困境。「當時我們的定位在公園一個角落,與外面的大路僅有一牆之隔,騎手准確找到了我們的位置,並隔著牆把東西遞給了我們。」付先生覺得,騎手真是「萬能」。
「我幫客人買過菜、買過煙,還幫客人扔垃圾、送鮮花。」已有5年工作經驗的外賣平台配送員丁師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傳統外賣,幫人跑腿代購的訂單也逐漸增加。「我接的單子主要是送餐,但一天也就是中午和晚上訂單較多。所以在非高峰期,如果碰上順路的代購訂單我就會搶單。」丁師傅年逾六旬,被夏日炙烤得皮膚黝黑,「單子能多接一點是一點,工資也能更高,我一天最多接過60多單。這兩年跑腿單子越來越多,客人要求最多的就是送葯、買菜、買日常用品。」
外賣騎手拓展新業務,背後有哪些因素?
近日,餓了么發布新版本,正式宣布從餐飲外賣平台轉型為即時需求的生活服務平台,開啟以即時配送服務為核心的零售業變革。「決定做什麼的核心還是從用戶價值出發,從消費者需求出發不斷優化和升級業務和戰略。」 餓了么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加碼非餐飲領域的外賣服務,是基於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增加。
該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來,餓了么用戶的非餐飲類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商超、果蔬、醫葯、鮮花等品類。疫情發生以來,餓了么整體商家數量增長30%,非餐飲門店數量增速遠超整體,寵物用品店數量增長6倍、火鍋烤串食材店和母嬰店的數量也都增長超3倍。「消費者的習慣正在被沉澱下來,比如商超品類,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雖有小幅回落,但還是比疫情前高出很多。」該負責人說。
新改版的餓了么APP升級上線後,涵蓋四大方面:從送餐升級到提供同城生活全方位服務、個性化推薦、內容化互動、會員體系升級,打造「身邊經濟」。「消費者也許不光是在肚子餓了的情況下需要餓了么,凡是在生活服務的場景下,消費者都會需要餓了么。」該負責人表示,在餓了么看來,公司整體的戰略沒有發生改變,無論是「身邊經濟」還是「新服務」,餓了么都將秉承「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推進服務業的數字化升級。
送商品,還送服務
外賣配送的內涵正不斷拓展,商品和服務都可以外賣到家。除了鮮奶、母嬰玩具、美妝、書籍文具、體育裝備等零售商品外,美甲、美容、家政、保潔等項目也將實現送服務上門。
打開餓了么APP,在「跑腿代購」中,「萬能小哥」功能下預設了許多快捷指令供消費者選擇:「幫忙排隊」「給女朋友道歉」「幫我去醫院取下報告」……種種要求讓消費者看了不禁感嘆:還能這么玩?
丁師傅告訴記者,除了幫忙代購東西,配送員也可以幫客人同城取送件、打卡網紅店,甚至記者對丁師傅的采訪也是通過「萬能小哥」這一功能實現的。「不論什麼要求,只要是在法律允許、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我們騎手都會盡可能滿足客人。」丁師傅說,「不過現在要求『送服務』的訂單沒有那麼多,更多的還是代購、送餐的訂單。」
北京姑娘小李希望未來外賣平台可以有更加專業化的服務上門。「我一個人在北京租房,老房子有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問題,比如空調沒氟了、下水道不通了、油煙機需要清理等,雖然可以聯系房東解決,但上門的修理人員總是來不了那麼快,有時甚至還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解決問題。」小李說,「外賣平台也可以開發一下這方面的業務,解決所有生活即時需求,培養一批有專業技能和知識的騎手上門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送服務」對騎手和平台的要求與送餐十分不同。「比如送葯的需求可能更著急一些,我們在後台給騎手派單時就會優先安排送葯訂單;服飾美妝的需求沒這么著急,優先順序就會排後。我們的物流規劃和設計包括騎手的操作流程和規范,也都會隨之有差異。」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已經證明了數字化的力量,但國內服務業數字化進展仍緩慢。業內人士指出,服務業數字化是一個剛開始的新興賽道,像餓了么、美團這類生活服務類APP在前端持續聚焦用戶的「身邊經濟」,滿足用戶需求;在後端,是持續推進的商戶端數字化,幫助商家更好地獲取和管理用戶,提升經營效率。
「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有深厚積累,但在服務業數字化的滲透比例還處於一個較低階段。要做數字化服務並不簡單,不僅僅需要相應的騎手隊伍來協同,餓了么此次升級背後依託的是整個集團的力量。」餓了么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提出的「新服務」,可以理解為「本地生活的商業操作系統」和「做商家的中台」。按照設想,商家使用「新服務」,搭建獨立中台後,既可以通過中台實施觀測、分析自身運營水平,也可以通過中台對自己在餓了么、淘寶、天貓、支付寶等多個平台的店鋪進行統一運營。
「本地生活」成競爭新領域
外賣平台拓展邊界,也是對「本地生活」這一市場的爭奪。
據《2019年度中國生活服務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生活服務電商交易規模達2.176萬億元,同比增長45.27%,成為僅次於產業電商(25萬億元)、零售電商(10.32萬億元)的另一塊「萬億級」電商市場。
「本地生活是一塊極具誘惑力的『大蛋糕』。」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狹義的生活服務電商指基於互聯網為人們日常生活消費提供的服務,分為到店服務(包括到店餐飲、酒店、影院等)與到家服務(外賣、家政等)兩大類;廣義上的生活服務電商還包括旅遊、出行、醫療、教育、婚戀等生活服務行業的互聯網化。
投資者紛紛看好本地生活的萬億市場。除了阿里和美團,還有京東的到家服務,更有眾多小型的垂直型平台。如鮮花類的花加、家政類的阿姨幫、維修類的極客修等等,眾多平台之間競爭激烈。外賣頭部企業紛紛入局,也證明了大家都充分認識到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具有的巨大市場潛力。
「服務升級的背後其實是大量技術的提升。」餓了么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阿里雲、達摩院、高德等生態夥伴的支持下,餓了么可以快速訓練出一套與新場景相適應的即時配送能力,完成倉位管理、庫存管理、揀貨路徑、配送路徑的實時管理的同時,能夠兼顧效率和成本。
陳禮騰認為,外賣平台拓寬服務維度的做法值得肯定,但其本質還是一個配送服務平台。打造核心競爭力,除了自身平台的升級外,用戶權益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抓手。
在布局過程中,二三線城市的同城便利圈打造成為一個重點。餓了么有關負責人說,二三線城市擁有豐富且較廉價的勞動力,有利於建立一支龐大、專業性強、效率更高的騎手隊伍。在二三線城市的商超配送和餐飲配送中,企業將餐飲配送的多點取、多點送和商超配送的中心化結合起來,同時著力升級倉庫的生產系統以及平台的配送系統,讓消費者不論在哪裡都能「需要什麼,送來什麼」。
B. 京東到家、達達快送發布春節不打烊保障措施
京東到家和達達快送聯合發布春節運營保障措施,堅持春節不打烊,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海量商品春節小時達」的服務。
同時,京東同城年貨節今晚全面開啟,將持續至2023年2月5日,貫穿臘八、元旦、小年、春節、元宵等多個節點。「爆品不止五折」活動覆蓋全檔期,消費者周末更有機會領取大額滿減券等更多補貼。
京東到家、京東小時購將聯合入駐平台的超20萬家全品類線下門店,為全國超過1800個縣區市的消費者提供「線上下單、門店發貨、年貨小時達最快分鍾達」的采買體驗。
今年春節,京東到家、京東小時購聯合沃爾瑪、山姆、永輝超市、華潤萬家、伊利、魯花、百事可樂等各種業態知名連鎖零售商和國內外一線品牌;
共同提供超市便利、生鮮果蔬、醫葯健康、3C家電、個護美妝、家居、母嬰、酒水、蛋糕、鮮花等全品類年貨1小時送達服務。
基於同城線下門店持續營業和訂單即時配送,消費者登陸京東APP同城頻道或京東到家APP,或者在京東APP選購商品時帶有「小時購」標識,就能快速采購到各式年貨,足不出戶享受1小時送到家服務。
在倉儲揀貨方面,達達快送將聯合商超夥伴做好揀貨員人員儲備和培訓准備工作,在春節期間努力保障沃爾瑪、家樂福和七鮮超市等商超門店全渠道訂單揀貨、商品打包、訂單交付等工作,並依託滄海系統、海博系統對揀貨效率和質量進行全流程管控,應對春節訂單峰值波動。
在即時配送方面,達達快送完成騎士返鄉情況摸排,針對各城市春節運力供給情況制定配送保障方案。
達達快送宣布「倉揀配」全鏈路即時履約不打烊,通過推出春節配送補貼、專項獎勵、老騎士激活、新騎士招募等多種措施穩定春節運力。
同時,達達快送通過單量預估、訂單智能分發、精準樓棟定位、訂單全鏈路實時追蹤等數智化能力,實現運力精準調度,並開通配送異常申訴綠色通道、延長騎士配送時效,讓騎士配送更便捷、更安心。
達達還將為全國騎士發放皮護膝、車把套、手套、酒精、口罩、抗原等關愛和防疫物資,充分發揮6.8萬眾包揀貨員和數十萬達達活躍騎士的履約配送優勢,為全國2600多個縣區市的用戶提供小時達服務。
為進一步發揮無人配送開放平台優勢,平台聯合京東快遞、新石器等無人車企業,服務七鮮超市、山姆超市等商超夥伴,依託無人配送載重量高、穩定性強、安全性高等特點,充分發揮業務高峰期無人配送作為補充運力的作用,在春節期間打造高效無人配送即時履約服務。
C. 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式是怎樣的
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幾家大的電商都開始認識到了只有自建物流配送才能降低成本並提高服務質量。京東現在是完全自建物流,一號店在一級城市實現了自建物流,全國范圍里70%屬於自建物流。馬雲也意識到了物流對電子商務的關鍵性,要搞菜鳥,要搞雲倉庫。這一切都很清晰地說明了物流的重要性。電商,特別是B2C電商,成敗的關鍵取決於幾點:齊全的貨品、完善的端到端供應鏈、以及支付系統。貨品的完備性在各電商的發展過程中基本都能自然成長。供應鏈及支付將是未來電商的重點關注領域。當然在成長初期,這二者都能通過和第三方合作實現。但是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要想在這個領域分塊大蛋糕,一定要在這2個方面大幅降低成本。因此,自建物流一定是大趨勢。自然而然,收購或擴張到支付領域也將是必然。否則支付環節的成本也將隨著規模的擴大而成為發展的瓶頸。京東已經看到了這一點,果斷地將網銀在線收入囊中。憑商家一己之力,無法更好的解決此問題;從商家DC到消費者手中,遞送過程、輻射效能、反饋渠道、附加功能,應該是有很多文章可做;思維禁錮在「快遞」,縱向延伸,想像空間已經不大,其實,可以考慮通過橫向的拓展和聯合,找到更多更好的辦法。以下僅起到拋磚作用,列出幾種可能性。利用高校資源:學校可以變身為一個虛擬的配送網點和中轉庫,有眾多低成本的兼職「快遞員」供你選擇。優勢有三:願意賺取外快時間充裕的學生資源;學校對校園內、校園周邊區域的輻射能力;校方對此模式的歡迎程度,利用小區的物業資源與其它有宅配業務的商業機構聯合起來,找到一種互補模式。利用便利店、洗衣店等連鎖機構的廣泛分布和便民優勢目前已經有做防盜門安裝的企業、做果蔬批發的企業嘗試進入這一領域,而它們的著眼點不僅僅是電商這一塊兒,包括報紙雜志的投遞、柴米油鹽的代購和投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