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好利來泡泡瑪特芝士蛋糕盲盒多少錢在哪買
售價:23元/個,在各門店和官方旗艦店有售
又來搞事情!好利來&泡泡瑪特盲盒蛋糕!真香!
剛聯名完生日蛋糕,泡泡瑪特和好利來又來搞事情了!!!
推出了芝士盲盒蛋糕!生日蛋糕有地區限定!這個沒有!在廣州的我也終於能嘗到「甜頭」了!一共有7種口味~
巧克力、蜜桃烏龍、芋泥、茉莉香梨、咖啡,隱藏款的是:銀耳燕窩。
生日蛋糕搞隱藏款就算了,這個小芝士蛋糕都還要搞一個隱藏款,泡泡瑪特真有你的。
每個蛋糕都有一個棒棒糖,除了隱藏款的是不可食用的,別的都是巧克力做的可以食用。
不過一個58克,大小隻有5.5×3.7cm…感應該就是一口吞吧~
一個23元,端盒用券後135~不知道味道如何呢,大家一起沖呀呀呀呀呀!
二、好利來泡泡瑪特芝士蛋糕盲盒好吃嗎:
!!半熟芝士也有盲盒了!!!
順道路過好利來逛了一下沒想到真的又出新品啦!
這次是好利來和POP MART的聯名!作為一個好利來死忠粉和盲盒愛好者不嘗嘗看簡直說不過去!
一共有七款芝士都是新口味入股不虧!
拆開包裝裡面有三件東西,1是小卡,2是一支小裝飾,3是芝士本體啦!較開始以為裝飾上的小球球是橡膠類的東西沒想到是巧克力芝士上的小圖案也是一片白巧克力都是可以食用的!
芋泥芝士本士也太好吃了吧!
較上層的芋泥芝士芋泥味很足!微微甜入口不膩太愛了!中間還有細碎的小巧克力脆珠珠香香脆脆的!
第二層是原味芝士吧(好像是吧),較下層是一層軟硬適中的餅干底,相對於上邊兩層來說,要稍微甜一點,不過也是因為這一層才讓整個芝士一口吃起來口感更佳豐富,味道不至於太過寡淡,夏天從冰箱里冰一下拿出來吃簡直是太清新啦!
這次試水怕踩雷就買了一顆,下次聚會時可以多買幾顆,一起享受拆盲盒的樂趣!希望到時候能把所有味道都集齊吧!
三、好利來泡泡瑪特芝士蛋糕盲盒有幾種口味:
一共有七款。
泡泡瑪特×好利來又又又搶錢來啦!!!
超級好看的店子裡面全是粉粉的,做的像個潮玩店,裡面的麵包樣式很多,試吃了幾樣都還挺好吃,有很多蛋糕非常可愛!超級適合過生日拍照!
買了個小蛋糕盲盒23元,因為不知道會化一路拎回家已經化了,茉莉香梨芝士味的,不知道為啥吃出來菠蘿味,總體味道還可以,但是也沒有特別好吃,就當買了個包裝吧!
總共七個口味:蜜桃烏龍芝士、咖啡芝士、芋泥芝士、百香鳳梨蜂蜜芝士、茉莉香梨芝士、跳跳糖巧克力芝士、隱藏款:銀耳燕窩芝士。
注意:買了立刻吃不然會化!
『貳』 如何看待泡泡瑪特產品如此受歡迎
「創造潮流,傳遞美好」,這是盲盒一哥泡泡瑪特的品牌口號。
然而誰又能想到,主力用戶畫像接近78%集中在18-35歲人群,且女性佔比為75%的泡泡瑪特,前幾天竟因為一則招聘廣告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泡泡瑪特在面試時,要求女性填寫近期是否有生育計劃」「應聘者如實填寫,如有虛報,公司立即解僱並不會有任何的經濟補償」如此涉嫌歧視女性的條款,一經在社交平台曝光,就立刻引起熱議。
盡管泡泡瑪特隨後對此事進行了道歉,稱上述情況是個別分公司未按總公司要求調整所為,但依然沒能消弭負面輿論帶來的影響。
然而批評聲還言猶在耳,這邊泡泡瑪特卻又因為一款全新的聯名手辦再次引發爭議。
原來,相較於幾十元或者幾百元的價格,這次泡泡瑪特的新手辦竟然達到了千元級別,最貴的甚至逼近5000元大關!
按照官方給出的說法,這是旨在打造國內「年輕人的第一件收藏品」,將盲盒玩具過渡到藝術藏品級別。
不過,這番言論卻並沒有得到網友們的認同,有關「智商稅」的指責依然甚囂塵上,甚至又再次激發了對泡泡瑪特品控糟糕、售後不佳等等的吐槽。
面對一系列爭議,這個創造潮流的新物種,如今似乎也陷入了被「潮流反噬」的尷尬境地。
01
IP+盲盒,泡泡瑪特開啟暴走模式
「我們開創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打造了一個關於潮流玩具的生態體系,讓一代年輕人了解到什麼是潮玩,並在這個時代留下了關於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記。」這是去年12月份泡泡瑪特在香港上市時創始人王寧敲鍾時的一段發言。
聚光燈下,這個85後和他締造出的龐大盲盒帝國泡泡瑪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在此之前,盲盒原本是個小圈子的生意,很多個人設計師或品牌服務的人群其實一直都非常特定、小眾。在2016年之前,泡泡瑪特也是個默默無聞的零售玩具店。
那麼,短短幾年,泡泡瑪特是如何「飛上枝頭邊鳳凰」的呢?
其實泡泡瑪特公司在2010年10月成立之後的三年,雖然主要經營也是潮流玩具,但卻連續虧損了三年。
真正的改變發生在2016年,這一年泡泡瑪特成功推出了首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
4秒200套被搶購一空,泡泡瑪特為Molly帶來了二次新生,Molly也讓泡泡瑪特這一品牌和盲盒這一形式,龍卷風一般席捲開來。
抖音up主每天花一兩千塊開盲盒,二手交易市場上隱藏款盲盒甚至被賣出了高於原價幾十倍的價格。憑借經典IP+盲盒的雙劍組合,泡泡瑪特也因而被推進了發展的快車道。
反饋到盈利層面,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的凈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
在吃到了市場紅利給予的大蛋糕之後,泡泡瑪特也加大了IP的開發,截止至2020 年6 月30 日,其運營的IP 數量就達到了93 個,並與超過350 名藝術家保持緊密聯系。
正是抓住潮玩盲盒市場紅利,泡泡瑪特成了目前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營收增速甚至一度超過了200%。天貓白皮書的數據還顯示,盲盒市場規模30億,泡泡瑪特就佔了半壁江山。
恰如雷軍所說,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品牌成功的關鍵在於順勢而為。泡泡瑪特的飛躍,也恰恰是踩中了潮玩盲盒市場爆發的紅利期。
02
智商稅?年輕人玩盲盒究竟玩的是什麼
年輕人對盲盒究竟有多瘋狂?
中國盲盒行業研究報告指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盲盒手辦排在第一位。
此前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也顯示,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
看到這些數據,不禁要問,小小的盒子憑什麼那麼大魔力讓年輕人掏空錢包?
其實盲盒爆火背後,是潮玩圈層經濟效應的拉動,每一個圈層背後都有獨特的圈層消費文化作為支撐。
尤其是盲盒內本身的潮玩IP,除了欣賞價值之外,還有情感價值和社交價值等,這與潮玩圈層年輕群體的訴求恰恰不謀而合。
另外,盲盒的爆火與其背後令人成癮的賭性也不無關系。因為與一般玩具相比,盲盒最大的刺激就在於其「盲」,在沒打開之前,消費者並不清楚裡面到底是什麼。
泡泡瑪特的盲盒,更是分了普通款和隱藏款。以Molly為例,普通款有12個不同的常規造型,一箱12盒,抽中率為1/144;隱藏款只有1個造型,抽中率為1/720。
要想集齊一套,要麼不停地購買,要麼就要以高價在其他平台收購。在閑魚上,就能看到不少溢價數倍甚至幾十上百倍轉賣隱藏款的情況。
但即使選擇不停的購買,也並非就能得償所願。比如,2020年12月,就有多個網友表示買到的泡泡瑪特盲盒,是被拆封過的「二次銷售」。
雖然泡泡瑪特官方後來承認並致歉了此事,但卻把這背後的亂象問題拋出水面。實際上,這也只是盲盒問題的一角,溢價炒作之風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僅如此,隨著泡泡瑪特銷量暴增以後,品控、售後也能明顯感受到在下滑。對這些問題的吐槽,更是充斥在微博等社交平台。
讓喜歡盲盒的年輕人感到不樂觀的而且,還有泡泡瑪特的漲價問題。盡管泡泡瑪特聲稱漲價是由於成本上漲,但更多的觀點卻認為,其目的是為了提振公司業績。
凡此種種,雖然泡泡瑪特依然爆火,然而其引起的爭議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03
盲盒營銷泛濫失控
下一批「韭菜」在哪
對新鮮感的追逐讓盲盒在年輕人中大行其道,由此也讓泡泡瑪特開啟的這種營銷模式,泛濫於各大消費領域。
什麼萌寵盲盒,機票盲盒,美妝盲盒,甚至市面上還出現了考古盲盒,帶動了各行各業對盲盒的大比拼,彷彿讓人感覺進入了萬物皆可盲盒的時代!
不過,在一些人對盲盒陷入瘋狂迷戀的同時,另一部分人卻表現出了相反的態度。
21網調實驗室此前發起過一次投票調查,當時有超過6成的網友選擇「沒有(買過盲盒),一看就是智商稅」。
原因也主要集中在三點:一是部分盲盒被爆炒溢價高,存在泡沫之嫌;二是盲盒不外乎是商家套路,誘導消費或拉新;三是帶有賭博性質,不確定性容易被「割韭菜」。
前不久,售賣萌寵等的 「寵物盲盒」更是激起大眾對於盲盒未來發展的思考。
值得注意的還有,當盲盒經濟在市場大肆橫行之時,開啟盲盒營銷的泡泡瑪特,頭上的光環似乎卻沒之前那麼耀眼了。
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雖然泡泡瑪特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其營收增速卻出現了嚴重下滑。
最新年報顯示,2020年,泡泡瑪特營收2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3%。而過去三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增長卻都在200%以上。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會員總數雖然也在大幅增長,但相應的每位會員給公司的貢獻卻少了。也就是說,會員人數多了好幾倍,貢獻的銷售額卻沒怎麼增長。
面對這樣的尷尬,所以前不久泡泡瑪特就迎來了一波漲價。而除了漲價之外,還進行了一個更大的嘗試——挖掘更大的客單價。
果然,前不久泡泡瑪特就發布了一款千元級別的新手辦,最貴的甚至逼近5000元大關,把目標人群直接瞄準了 「不差錢」的高端潮玩家。
4999元一個盲盒,這樣的價格對於工薪族的年輕人來說,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然而,從泡泡瑪特 「將盲盒玩具過渡到藝術藏品級別」的官方表態來看,這種價格級別的產品或許並不會只有一款,未來甚至萬元級別的盲盒說不定也會出現。
不過,面對價格不斷走高的盲盒,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一種營銷炒作催生的泡沫,並不具備可持續性,當熱度過去之時就是泡沫破碎之日。
究竟4999元甚至萬元級別的盲盒,是會成為潛力巨大的新市場,還是會淪為「智商稅」的存在,不妨拭目以待。
但是話說回來,作為普通消費者,4999元甚至萬元級別的盲盒,你會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