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日蛋糕 » 艺甜和丽水蛋糕哪个好吃
扩展阅读
鸡蛋糕炖到什么样子 2025-05-25 06:58:11
绿柠檬蛋糕的家常做法 2025-05-25 06:53:17

艺甜和丽水蛋糕哪个好吃

发布时间: 2022-12-09 15:26:08

❶ 你没见过的江南点心,浙江藏了6道,有吃过的快过来认领

"点心",泛指一切美味糕点,有两个关于它的起源故事。

一是源于南宋时抗金的一段佳话。相传东晋的一个大将军,体恤前线的士兵,传令厨师做民间糕点送到前线,犒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此后,"点心"便传开了。

二是源于古代一种残酷的刑罚"凌迟"。家属为让亲人免受碎身之苦,用重金贿赂行刑的刽子手,行刑前从后背刺向犯人心脏结果性命,这一刀称为"点心",所以北京人都叫点心为饽饽。

当点心遇上"江南"二字,一切都变得细碎温润而美好,这大抵是因为中国人割舍不掉的江南情结。

浓墨重彩的水墨画不足以勾勒江南的美,曲径通幽的烟雨小巷,斑驳的粉墙黛瓦,优雅的长流细水让人沉溺于它的温柔乡中。

富庶的江南地区自古就是藏不住美味的,尤其是江南的点心。最是人间留不住的花草木清香也能被封存在精致小巧的糕点里,化作舌尖的细腻,绵软甜香。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去过江南的16个城市,找到了不少传承多年的特色精致点心。下面这6道点心,你吃过几道呢?

【角干饼】

与烧饼一样深受丽水人喜爱的还有一道传统 美食 —角干饼,外焦里嫩、软糯香甜,其用面粉、红糖、葡萄干、梅干菜、猪肉等制作而成,有甜咸两种口味。

发酵好的面团揉好切开,铺上葡萄干和芝麻,擀压后,切成菱形便可上锅蒸制,这是甜味,还有红糖味,紫薯味和蜂蜜南瓜味;梅干菜猪肉剁馅,分为两层铺在面团上,包拢、擀压、切块,加入秘制调味包放大铁锅锅沿蒸烤的是咸味角干饼。

据说,传统的角干饼是古代学子进京赶考时随身携带的干粮。另外,角干饼形似福袋,也有祈求平安顺利之意,是当地人的童年小食。

【糕粘】

糕,音谐"高",寓意步步登高。稔,音谐"年",稻谷稔熟,年成丰收。糕稔,就是在稻谷丰收的年景里人们会吃的糕点。不过,大多数浙江人更乐意将其写作"糕粘", 粘嘴又粘心的米粉糕。

"糕粘"的制作有点繁杂,浸泡、浆洗大米,磨米粉,筛出细腻的米粉,在将一年到头用不了几次的木桶,天台人叫"饭甑",从屋子里搬出来洗净晾晒,往"饭甑"里一层一层的铺米粉撒上芝麻、枸杞、葡萄干蒸制而成。

它有多种口味,玉米味、火龙果味、红薯味等,去当地尝过这道点心的游客都想把这个"饭甑"买回家自己做着吃。

【黄金千层糕】

采用当地手工制作的千层糕和茶叶为原材料, 口感绵润Q弹,色泽透亮金黄,米香、茶香四溢 ,而且这道菜咸甜皆宜,喜欢吃甜可以沾红糖,喜欢吃咸也可以沾酱油,是浙江畲族特色 美食 。

千层糕,是一种朴素的食物,这一点从其制作手法上就可以看出来:

当年出的新米,用石磨细细磨成洁白细密的粉末,因其性硬,又把它放到稻草灰烧成的水中浸泡,最后上锅蒸熟。抛却了现代工业生成的急躁,是先祖们 探索 出的智慧结晶。

【麦饼松角】

传说中与黄帝"沾边"的缙云特色小吃—— 麦饼松角。

麦饼松角,也称麦饼松,甜味,有松、软两种,色黄如玉,芝麻星点其上,香甜可口。在丽水当地有一句歇后语就是用来形容它的: "松者乐儿童,软者敬老翁,青壮出门当路资。"

麦饼松用麦粉和白糖做成面团,切成二寸长的棱形饼状,撒上黑芝麻按压,再沿锅沿倒油煎制两面金黄食用,当地人也称其为 "蕲蛇花" 。无论是即食,还是储于坛罐都可以,最长可以放至 半月而不失美味。

【糯米糕】

过年吃糯米糕,是丽水的一项传统习俗。每年出门工作的当地人都会带上几块,既解馋又解乡愁。

糯米糕由糯米粉、鲜米粉、白糖、豆腐皮、食用色素、枸杞制作而成。糯米粉、鲜米粉混合后倒入白糖水和匀,再加入色素搅拌。没加色素和加色素的米粉一层一层放入铺豆腐皮的蒸锅中, 最上面用枸杞写的一个大"福"字是重点,寓意幸福美满!

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过多。糯米年糕无论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都很高,对于有糖尿病、体重过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肾脏病、高血脂的人要适可而止。

【畲族麻糍】

软糯香甜的丽水畲族麻糍,是过年过节时必不可少的一道 美食 ,做它得4个人一起合力才能完成。

畲族麻糍由糯米、黑芝麻、白糖制作而成。糯米洗净浸泡六个小时,后焖煮1个小时,芝麻翻炒二十分钟。将煮好的糯米饭出锅,与糯米一同送入畲族磨坊内。

炒好的芝麻放入石臼中捣碎,然后倒入白糖继续捣碎,将糯米饭倒入石臼,捣成光滑的糯米团,捣好的糯米放在做好的芝麻糖上,将糯米团混着芝麻揉成饼状,趁热食用最好吃。

1000人眼里有1000个江南,江南好,不仅好在它梦幻般的气息以及岁月静好中挥之不去的脉脉柔情,亦好在它独守匠心工艺的江南点心,化为平淡日子里萦绕在人们舌尖上的一点甜。

很多人谈到对江南点心的印象:"看到江南点心,第一印象就是永远在排队",这就是江南点心的魅力所在。

❷ 浙江的特色美食

浙江小吃品种繁多,发挥了江南食品资源丰盛的优势,以米面为主料,选用配料广泛又精细。浙江各地的代表小吃,有你爱吃的那款美食吗?

一、杭州--山核桃

杭州大三宝(丝绸、茶叶和山核桃)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电子商务之都,生活品质之城,七大古都之一。杭州临安山核桃因其核大、壳薄、质好、香脆可口而着名,有“天下美果”之称,为临安“老三宝”之一,尤以昌化县为优。核仁松脆味甘,香气逼人,可榨油、炒食,也可作为制糖果及糕点的佐料,营养丰富。

二、湖州--馄饨

湖州,地处太湖之滨,山青水秀,自古以来是江南的鱼米之乡, 中国极限之都。馄饨是中国最为普通一道大众化面食点心小吃,南北方都有。湖州大馄饨是在当地非常有名,起源于湖州德清,历史悠久,以猪腿肉、笋衣、芝麻、葱末、白糖、味精、芝麻油、绍酒、精盐等配制成馅。馄饨煮熟后,放入肉骨汤中,撒以葱末、蛋皮丝而成。皮薄馅多,汤鲜味美。

三、嘉兴--棕子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之一。肉粽子是中国棕子之代表,是嘉兴着名特产,嘉兴传统名点。棕子现己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辅助点心。在早餐、节假日,尤以端午节前后为盛行。嘉兴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着称。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鲜肉棕,被誉为“粽子之王”。

四、宁波--汤圆

宁波是国际港口城市,工业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一。汤圆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代表小吃之一。历史悠久,是用当地盛产的一级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令人称绝,因而享誉海内外。

五、绍兴--臭豆腐

臭豆腐是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民间休闲小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臭豆腐是绍兴美食的必修课,但对大多数外地人来说也是最难过的关,它是用苋菜梗汁浸制的,有蒸的也有炸的,炸的比较多见,因为吃起来方便,蒸的就有更多的家常的味道,细品品其实鲜味无比。

六、台州--糟羹

糟羹又叫山粉糊,也叫咸酸粥,是浙江台州传统的汉族小吃,元宵节食品。糟羹以米粉,薯粉或藕粉为主料调制而成,分咸、甜两种。各地元宵吃汤圆,而台州则是吃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蛏、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 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七、温州--灯盏糕

温州是民企之都,着名港口城市。灯盏糕是温州十大小吃之一,外皮松脆,圆边酥软,内馅爽口,独具风味。原料为大米与黄豆浸泡后磨成的米浆,肉馅以萝卜刨成的细丝为主料加上猪腿肉和鸡蛋,用新鲜的猪油炸制,属油炸食品。刚出油锅的灯盏糕,浓香扑鼻,金黄诱人,令人食欲顿生。

八、丽水--薄饼

丽水被誉为“浙江绿谷”,有着生态第一市之称。在端午节吃薄饼是丽水松阳的汉族传统饮食习俗之一,现在是一年四季都能品尝的到。薄饼以皮薄、馅料精细着称,每逢端午节,人们多用木耳、香菇、金针菜、竹笋、豆芽、黄瓜、春分豆、豆腐干、煎鸡蛋、猪肉、田螺头等等切丝、切丁拌炒煮熟当馅,以面粉和水烙制成薄薄的圆皮,放上各种菜肴馅料,将饼皮卷包成竹筒形状作为食品。

九、金华--酥饼

金华是浙中凉都,“浙江之心”。金华酥饼颜色金黄,香脆可口,位列金华十大小吃之榜首。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传统特产。其馅主料为干菜,又名干菜酥饼。

十、衢州--兔头

衢州三头一掌是衢州的特色小吃,其中“衢州兔头”已经被列入“浙江十大名小吃”,与金华火腿、五芳斋粽子齐各,可谓衢州的“第一珍馐”。其肉质细腻、疏松;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同时还有磷、钙、维生素及卵磷脂等有效成份,有利于皮肤粘膜的健康和代谢,故有“美容肉”、“健康肉”之称。

舟山是以群岛命名的地级市,

当然也有许多特色美食,

主要是以海鲜类居多哦~

❸ 丽水有没有元祖蛋糕店

在解放街,解放街和花园路十字路口向北走一点,正大阳光大厦的斜对面。门牌号是丽水解放路300-2号,电话好像是2135333貌似。一看就找到了的。

❹ 温州小吃什么有名

温州小吃是浙江省温州地区的汉族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温州小吃种类繁多,有双炊糕、长人馄饨、鱼丸汤、江蟹生、鸭舌等米面荤素多个品种,各有特点,风味不同,体现了鲜明的浙江地区汉族地方饮食特色,曾获得多种荣誉称号,受到食客好评。
温州风味小吃很多,有矮人松糕、长人馄饨、八字桥松糕、米面、炒粉干、马蹄桦、陡门头灯盏糕、猪油糕、马蹄松、白蛇烧饼、五味香糕、山楂糕、芝脚糖、荷花酥、福寿糕、双炊糕、麻巧、温州松糖、象生雪梨、薄饼、胶冻、温州牛肉焙片、温州高粱肉、县前头汤圆、强能鱼丸、麻糍、楠溪江麦饼等,约有四五十个品种。
2双炊糕
瑞安有许多名小吃和糕点,有着百年历史的李大同双炊糕更是闻名遐迩。在温州市烹饪协会秘书长潘锦贤的带领下,我们特意去拜访了李大同第三代传人(老五房)李观成先生。
“双炊糕的特点是:细、软、韧、香、甜。”李老先生用手指掰着双炊糕,向我们介绍其工艺和历史
捏一块双炊糕放在嘴里细嚼,口味香甜,糯米细腻软韧。别小看了,这小小的一块糕点,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才能完成呢。“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将糯米与铁砂一起炒制,这样做成的双炊糕才更香”,李老先生介绍说,之所以叫“白糖双炊糕”,是因为需要用糯米粉加白糖,经过两番炊制而成。
李大同茶食品店始创于清朝光绪十四年,创始人李瑞庆系清末浙南一带糕点名师。如今,经营有双炊糕、面茶糕、芙蓉糖、空心月、芝麻巧等茶食糕点,先后获得过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温州知名商标等荣称。第三代传人李观成先生发扬“大同精神”,在口味和包装上不断出新。多少年来,前来温州、瑞安探亲访友、观光旅游者,都纷纷到李大同选购糕点,分赠亲友。
3长人馄饨
1930年前后,乐清人陈立标在市区铁井栏口经营馄饨,注重质量,馄饨皮薄,用碱得当,馅心新鲜,盖料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酒浸虾米等。所煮馄饨,汤清见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因他个子很高,人称“长人馄饨”。
而且,在几十年以前,还有人一些在夜晚,冒着严寒,担着馄饨出来叫卖,过路的人因为有些饥饿,也想暖暖身子(馄饨也很便宜),所以就坐下来,尝尝鲜。就这样,十传百,百传千,长人馄饨就这样出了名。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几乎没有人在街上叫卖。只有在瑞安等地还有这样的风俗。现在,“长人馄饨”已经在温州打下基础,创建了品牌,并开了好几家分店!
4强泥蒜糕
吃过的人没说不好的,好就好在土得有特色。泥蒜是一种产在滩涂上的软体动物,其貌不扬,泥蒜是当地渔民的叫法。要说清泥蒜的形状还真有点困难,反正海边的人可能都见过,对了,就象肥肥的蚯蚓。泥蒜,顾名思义,全身都是泥,要用力捣、踩,才能洗干净,这样说吧,一斤的活泥蒜也就能洗回一二两净物,可想而知它有多少泥了。烦是烦了点,可这东西实在是鲜啊,鲜得人不知他味了,把它和糯米糕一炒,滑嫩鲜香,几乎不用咀嚼就顺着喉舌滑到胃里去了,等你回过味的时候,只有满口的鲜香了。
5番薯粉
薯粉:直至今日,我还没有吃到过有比洞头的带鱼番薯粉这样把海鲜和山土货结合的如此美妙的小吃。山蛋蛋和带鱼是如此差异,却又如此美妙的融合在一起,山番薯的纯朴和海带鱼的生猛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就如同冰与火的奇异约会,使普通的东西具备了独特的魅力。
6棒棒鸡
棒棒鸡风味独特、做工精细、选料考究,是由原汁鸡汤加祖传配方精制而成,与世面上的所谓白斩鸡是有本质区别的。棒棒鸡根据传统制作工序加以现代的餐饮元素,使得做出的产品独具风格:麻、辣、鲜、香、甜一应俱全,口感好,真正色、香、味皆具,看之勾欲,食之回味,久品不厌。
7猪油糕
这其实是一个糯米团,把它摊成薄薄的,放在猪油里煎到外皮稍脆时就可以吃了,吃时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叶包着,猪油糕简单而古朴,为一代代的温州人所喜爱,它并没有象温州的其它小吃那样有那种特别通俗的“招牌”店,而是分散在各个简单而古朴的小巷里。
8灯盏糕
据说,清光绪年间温州有姓陈的兄弟二人,在市区东门陡门头路亭制卖一种形似灯盏的点心,形似灯盏,独具风味,一时名声大振,便被称为“灯盏糕”。现在,在温州比较有名的是“大王”灯盏糕和“扁头”灯盏糕,以鲍鱼为馅的是最贵的,最普通的就是萝卜丝馅的了,只见师傅先在一个大汤勺里铺一层面浆,用萝卜丝将汤勺填满,再盖上一层面浆。听师傅说那面浆是要恰到好处的,要看起来挺稀,明摆着溢到汤勺外面却流不下来。这样做完以后,再把汤勺伸到沸油底下,“兹啦”一声响,香气就冒出来了。光听着声音就让人直流口水了,更何况那香气;灯盏糕在油里炸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翻过来了。把汤勺提起来,微颤几下,把油甩掉,再猛地一拎,灯盏糕就在半空中转了一个身,然后稳稳地落回到勺子里。这样高水准制成的灯盏糕,味道自然不同凡响,外皮酥松脆甜,肉馅则煞是爽口。
9楠溪麦饼
其实这种食品比较多见,把面粉和好,里面放入梅菜,肥猪肉,包好,擀成薄薄的,放进炉中烤就可以了。温州永嘉的楠溪江的麦饼岩头和沙头的好吃些。做麦饼的师傅告诉我,和面、做陷、包的时候皮的厚薄和烤的时间和火候都是十分讲究的,正是这一步步的精工细作才会有松脆弱、喷香的美味麦饼。
10鱼丸汤
作为沿海城市的温州,它的小吃中自然不会少了鱼制品,鱼丸和敲鱼可以说是最广为人知的了。温州的鱼丸不是圆形的,以鱼肉或海鳗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揉透,然后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吃的时候连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送入口中,唇齿间溢满一股淡淡腥味的鱼鲜味道,用力一嚼,还会发现这“鱼丸”颇有劲道,弹性十足。温州大街小巷设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店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而敲鱼汤也可以说是温州的一道名菜了,它也是鱼去骨和面粉,不过要把它敲得很薄很薄的一张。吃时,把它切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用加三丝(也就是萝卜丝之类的)煮,加醋,胡椒粉。吃起来不仅鲜,因为它是被反复敲打出来的,所以特别有劲道。这道菜应该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所以有机会去温州的话一定要尝尝这道名菜。
11白蛇烧饼
又名葱油熏酥烧饼。传说此饼的创制者是一位喜穿白衣的女子,因而称此饼为白蛇烧饼。白蛇烧饼以每50公斤面粉用8.5公斤猪油揉成酥面;馅心也很讲究,将猪肥膘肉切成条,加盐腌渍3天,切丁;甜酱瓜切丁;虾米浸酒后切末,加芝麻油拌匀。将面粉和水加熟猪油,揿成圆形皮子,裹入咸肉、甜酱瓜、虾米、葱等,包成饼生坯,取饴糖水刷在饼面上,撒上芝麻。待烧饼炉升温至约200℃时,将烧饼生坯贴在炉壁上,烘至饼呈淡黄色时,封住炉口,再焖烘约5分钟出炉。出炉的饼色呈淡黄色,入口酥化,酥松味香。
12县前汤圆
温州有名的县前汤团原名郑德大汤团,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相传至今,久盛不衰。那汤圆洁白晶莹、滑糯爽口、汤清香馨、入口即化。记得我在温州读书的时候,时常逃课偷跑到县前头去吃汤圆,至今想起还不禁使人莞然温.州人视吃汤团为吉祥,历来有汤团待客的风俗习惯。市区青年订婚要向亲友赠送汤团券,以示结缘志喜。华侨归国更视吃汤团为故乡情。县前汤团选用上等糯米制作,煮而不破,口感细腻,独负盛名。麻心汤团香甜可口、擂沙汤团味醇爽口,鲜肉汤团入口咬开,便有一股香汁流出,鲜美无比,这3个品种最受人喜爱。1998年12月,国内贸易部在杭州举办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县前汤圆店的麻心汤圆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13鱼饼
温州鱼饼早在民国十年(1921)就已出名。当时,永强沙村人周阿实专卖鱼饼。主要原料是豆腐、山粉、肥肉,打成长条,放在蒸笼里蒸熟,而后再放在油锅里去炸,人们称他为“鱼饼实”。现在鱼饼制作法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做时先刮取黄鱼、带鱼等少刺多肉的鱼肉剁成肉泥,加入酒料,拌人豆腐、菜泥、葱、姜等和番薯粉揉成粉团,然后作饼形,或上蒸笼,或下油锅炸至焦黄再入锅炖熟,可单独食用,也可以切成片块煮,或切丝加佐料翻炒。
14江蟹生
江蟹是一个泛指,一般约定俗成的是瓯江中的梭子蟹,经过精劈分解,用醋、酱油、黄酒浸制或辅以其它密法原料,制浸时间约半小时至一小时,因此江蟹生的表面味道就是酸、甜、酱、鲜,蘸了芥末吃,就变成了鲜猛辛辣。我以为,江蟹生是瓯菜系最鲜之一道,在密法调料的浸制下,生的蟹肉果然味道新锐,鲜气逼人,只道是那永宁江,源龙泉溪一泓清流向东,流经南北雁荡山雄险奇峻的山区,沿江是树繁竹秀,清泉浅溪,幽谷铺云,石立风行,蟹便生于这条江上,蟹生瓯江。
15花蛤
为传统养殖贝类,宁德梅田花蛤以颗粒饱满、含沙质少而闻名海内外。福安溪尾是花蛤种苗生产基地,霞浦盐田花蛤亦久负盛名。温州的产量也很客观,不过这道菜给外地朋友点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不然很尴尬的……经常出来操外地口音的大叫:“服务员把你们经理叫过来,这个什么蚌的还有血,不烧怎么吃呀……”真是愕然呀……
【温州高粱肉】
相传创制于清代温州横井巷广进样腊味店。用猪脯肉切成薄片,拌以白糖、味精、酱油、绍酒,精盐。经过摊晒,烘干而成。呈圆形,半透明,具有厚薄均匀、脆香可口。食而不厌的特点
16清明饼
在清明节前,温州城乡家家磨糯米粉做饼,馅以猪肉、笋丝之类,或者嵌以甜糖,俗称“清明饼”。在山区,则采清明草作饼。清明草,即绵菜,也叫“米菜”。学名叫“鼠曲草”,一年生草木。清明季节,会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之糯米粉,以鲜笋、芥菜、肉丁为馅,制饼蒸熟而食。有的人家,从田间采来绵菜、马兰头、苎麻嫩脑等野菜或青草后,先炊熟晒干,磨细作为饼馅,和上米面或面粉制饼,用两片香泡叶包裹,然后,在饭锅中或蒸笼中蒸熟即成,俗称“蒿饼”。在泰顺,先一日,以绵菜叶或蓬蒿和米粉,馅糖阿日馒头,谓之“蒸糍”。绵菜,色青具有韧性,不但好吃,且贮藏得久,有暖胃作用。清明日这天不举火,以冷食为果腹之物,这即古代为纪念介子推焚绵山取寒食之遗意。现在乐清城关,每当清明前后,街上便有清明饼在卖,味道很好!
【平阳炒粉干】
温州地摊小吃之一,多以粗粉干为多现在炒粉干,基本上以平阳细粉干为多粉干炒的时候加的配料不同,味道也随之不同。
17鸭舌
在温州食愈久,就知鸭舌的重要性,无舌不成席。却原来,温州也是水城,一条瓯江浩浩荡荡穿城注入东海,小河且是无数,据说早年,温州城就像威尼斯,城的主要街道是河,是活水的河,上世纪下半叶才将其信河、蝉河等等革命性地填起,遂成为城中主要大道,仍取名信河大道,蝉河大道。今在永昌堡,小河临街,或街临小河,风景依然,可见缩影。水城的温州就应该有大群的鸭子生活,当然我不说是鸭子的天堂。不过,我是未谋鸭面,惟在楠溪江见过数只悠游的番鸭。却也是,鸭子这禽,乃江湖隐士,喜芦荡与水泽。
18面类小吃
马蹄松
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马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桂花。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贴在2000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麻巧
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
薄饼
温州人有端午吃薄饼的风俗。制薄饼有一定难度,首先是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搅匀后,抓在手中挂而不掉,将面糊往铁煎盘中的轻拖一圈,便烙出一张直径约21厘米、薄如绢帛的面片来。置面片于平盘上,放进肉丝、香菇丝、绿豆牙、蛋丝、鳝丝和韭菜炒成的馅子,卷成圆柱状,蘸原馅心鲜卤而食
胶冻
以黄鱼胶或其他鱼类的膘作原料,加水(50克千鱼胶加2500克水)煮沸,溶化后冷却即成。吃时用刀开成小粒,用酱油、味精、米醋、麻油、胡椒粉等调味。口感清凉、滑润。
油卵
以麻心或豆沙为馅的糯米粉团,外蘸白芝麻,然后油炸,熟时呈老黄色。形状似鸭蛋而略长、空心,因此叫油卵;也有用鲜猪肉和香菇等作馅,形似圆台乒乓球而稍大,名为麻球。瑞安百年老店李大同就是做油卵和油条起家的。
黄牛骨由于炖的时间长,肉和筋都很酥烂,浓香溢满腮帮。都说骨边肉特别香,这一整套的黄牛骨还因为配料讲究独特,所以芳香馥郁,入味特浓。牛骨配汤味道营养俱佳,尤其牛排口感纯正,入嘴香酥而不腻。1998年谢秉军,谢秉国兄弟俩在鳌江镇打出了‘平阳黄牛骨’的招牌,专门经营以黄牛为原材料制作的各种小吃,因为味道正宗很多客户慕名而来,如今天“平阳黄牛骨”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成为温州的一道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