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做巧克力奶油
巧克力奶油冻 奶油冻:明胶粉2大匙,水(明胶用)2大匙,可可粉2大匙,牛奶1、5杯,精制砂糖5大匙,蛋黄1只份,鲜奶油1杯。
调味汁:奶油巧克力80克,鲜奶油1/4杯,牛奶2大匙,无盐黄油1小匙。
将明胶粉撒入适量的水中,搅拌至溶化。
将可可粉和2大匙精制砂糖搅拌均匀。
做法
1、将A中的蛋黄和2大匙精制砂糖放入碗中,搅匀,使砂糖溶化。
2、A中的牛奶用小火加热,加入事先混合好的可可粉和精制砂糖,煮开后熄火,加入明胶使
其溶化。
3、将2的明胶汁一点点加入1的蛋汁中,全部倒入后充分搅匀,全部倒入后充分搅匀,再放入万能过滤器中过滤,使其更加滑腻。
4、在碗中放入A中的鲜奶油和1大匙精制砂糖,底部贴近冰水打发至八分程度。
5、将3的底部贴近冰水,轻轻搅拌至黏稠。
6、在5中加入4,迅速搅拌,不要破坏打出的泡。
7、将6倒入模具中,在冰箱中冷冻约4小时。
8、制作巧克力调味汁。小火加热牛奶,加入精制巧克罗,搅拌使其溶化,再加入鲜奶油搅匀,最后加入无盐黄油搅拌。品尝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奶油冻,调节甜度。
巧克力奶油布丁 巧克力100克,糖100克,鸡蛋5只,面包粉200克,黄油100克,发粉少许。
1.蛋黄加黄油、糖、发粉打发。
2.蛋白打发,拌入上述原料加面包粉。
3.浇入模子,进蒸箱蒸45分钟。
注意事项:蒸布丁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口味。
Ⅱ 巧克力怎么做需要加热再冷却才能凝固这三步骤么
原料:可可1000克 淡奶油500克31C牛奶。
工具:微波炉、大碗、模具 。
可可粉、可可脂、(买块状的好一些,当然如果买的是粉装的也行。但是如果买了粉状可可,就要买黄油了)。可可脂买代脂,吃多了不会胖。
果仁:买纯果仁,花生、榛仁、杏仁、砂糖、牛奶 。
做法:
1、将果仁去皮,平铺于微波炉底盘,大火3~5分钟(700W的微波炉)烘熟。
2、找一个蒸锅,放水,加热。然后将大碗放在蒸格上。将可可粉、可可脂、砂糖放在碗中,不停搅拌。直到碗中的东西呈糊状(比较粘稠,在勺子会下滴,但不会很快。有点像倒番茄沙司那样) 。
3、将果仁倒入糊状物,加入少量牛奶再搅拌,直到再次呈粘稠装,自然冷却。
将糊状物放入冰箱冷藏室,5~10分钟后取出。
4、再次加热,到融化(记得搅拌)此时也可以放入一点自己喜欢的香料或甜味剂。
5、倒入模具,自然冷却后即可。
Ⅲ 蛋糕是怎么来的哪个国家发明的奶油怎么调制
生日蛋糕的由来
中古时期的欧洲人相信,生日是灵魂最容易被恶魔入侵的日子,所以在生日当天,亲人朋友都会齐聚身边给予祝福,并且送蛋糕以带来好运驱逐恶魔。
生日蛋糕,最初是只有国王才有资格拥有的,流传到现在,不论是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在生日时,买个漂亮的蛋糕,享受众人给予的祝福。(最早的蛋糕是用几样简单的材料做出来的,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话与奇迹式迷信的象征。早期的经贸路线使异国香料由远东向北输入,坚果、花露水、柑橘类水果、枣子与无花果从中东引进,甘蔗则从东方国家与南方国家进口。 在欧洲黑暗时代,这些珍奇的原料只有僧侣与贵族才能拥有,而他们的糕点创作则是蜂蜜姜饼以及扁平硬饼干之类的东西。慢慢地,随着贸易往来的频繁,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也跟着彻底地改变。
从十字军东征返家的士兵和阿拉伯商人,把香料的运用和中东的食谱散播开来。在中欧几个主要的商业重镇,烘焙师傅的同业公会也组织了起来。而在中世纪末,香料已被欧洲各地的富有人家广为使用,更增进了想象力丰富的糕点烘焙技术。等到坚果和糖大肆流行时,杏仁糖泥也跟着大众化起来,这种杏仁糖泥是用木雕的凸版模子烤出来的,而模子上的图案则与宗教训诫多有关联。 )
面包的发展史:面包是一种把面粉加水和其它辅助原料等调匀,发酵后烤制而成的食品。早在1万多年前,西亚一带的古代民族就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那时是利用石板将谷物碾压成粉,与水调和后在烧热的石板上烘烤。这就是面包的起源,但它还是未发酵的“死面”,也许叫做“烤饼”更为合适。大约与此同时,北美的古代印地安人也用橡实和某些植物的籽实磨粉制作“烤饼”。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古埃及人最先掌握了制作发酵面包的技术。最初的发酵方法可能是偶然发现的:和好的面团在温暖处放久了,受到空气中酵母菌的侵入,导致发酵、膨胀、变酸,再经烤制便得到了远比“烤饼”松软的一种新面食,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面包。古埃及的面包师最初是用酸面团发酵,后来改进为使用经过培养的酵母。
现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面包坊诞生于公元前2500多年前的古埃及。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摩西带领希伯来人大迁徙,将面包制作技术带出了埃及。至今,在犹太人的“逾越节”时,仍制作一种那里叫做“马佐(matzo)”的膨胀饼状面包,以纪念犹太人从埃及出走。公元2世纪末,罗马的面包师行会统一了制作面包的技术和酵母菌种。他们经过实践比较,选用酿酒的酵母液作为标准酵母。
在古代漫长的岁月里,白面包是上层权贵们的奢侈品,普通大众只能以裸麦制作的黑面包为食。直到19世纪,面粉加工机械得到很大发展,小麦品种也得到改良,面包才变的软滑洁白了。
今天的面包大多数是由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由于在面粉的精加工研磨过程中维生素损失较多,所以美国等国家在生产面包时经常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另外,近年来不少人认为保留麸皮和麦芽对健康更有好处,因此粗面包又早期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殖民时代将类似小西点的点心随着船员与厨师带到亚洲及美洲。另一方面由于欧洲盛行皇室通婚,南欧一些公主的陪嫁当中除了一些宫女外也跟随着皇室厨师,因此南欧的点心如贝壳蛋糕、樱桃派塔、咕咕霍夫等,都是未来影响法国及欧洲其他地方点心文化的因素之一。
随着历史的轨迹,虽然可感受到当初的起源及背景,不过时代的演变及进步,蛋糕不再是一种传统及地方的代表,国于国距离的缩短,资讯的发达,好吃的蛋糕,也可以倍速的宣传,创造出流行的文化,如巨蛋蛋糕,但是商品大量曝光及媒体过度神化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蛋糕的精神,终究好吃的点心可渊远流长。 再度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