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做法 » 戚风蛋糕出炉后又掉下来怎么办
扩展阅读
生日蛋糕盒价格 2025-07-09 16:08:47
4寸蛋糕底多少克 2025-07-09 16:08:38
学徒做蛋糕要多久 2025-07-09 16:07:01

戚风蛋糕出炉后又掉下来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2-01-16 02:32:56

⑴ 为什么戚风蛋糕烤好后倒扣冷却不久,活底就开始往下掉落

嗯 蛋糕确实全熟了的话~~模底这样掉下去的的原因要考虑这几个因素呢:
1.自身重力——我看蛋糕模不小的,八寸吗? 整个蛋糕的总重量一定会对模具底部有很明显的下拉作用的
2.蛋糕顶部的位置——如果烤好出炉时蛋糕顶部远超出模具上边缘,那么倒扣后蛋糕自身膨松骨架还能与重力作用有些抗衡效果,不至于那么快就把模底拽下来;但如果烤出炉时蛋糕顶部就没超出模具上边缘,那一倒扣,悬在半空的蛋糕体很快就如牛顿的苹果一样掉下去了
3.热胀冷缩——戚风蛋糕内的孔洞里填充的是空气,烤时膨大,推高蛋糕体,冷却时会自然回缩,和重力一起加强了对模底的下拉作用
我做大尺寸蛋糕,倒扣后也会这样的

⑵ 戚风蛋糕脱模为什么要摔两下

那是因为蛋糕经过烘烤升温膨胀而产生的气体。所以出炉后需要轻轻震动一下才不会出现塌陷的情况,另外又放了膨大剂(如:泡打粉等)的原因导致温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会产生CO2气体(行话俗称“排气”)。如做生日蛋糕用的戚风蛋糕出炉后就得倒置(面朝下)。 烤面包时还要震得大力点。抖一下使蛋糕与模具分开了,免得粘在一起,好拿一些

⑶ 求解,做的戚风蛋糕怎么从烤箱拿出来就塌下

这种情况主要是在制作环节上有问题:一是是在蛋糕烘烤成熟需要40分钟左右。二是成熟后,拿出烤箱就要马上脱模。下面提供资料对解决问题也会有帮助的。

中档戚风蛋糕配方:
蛋黄部分:蛋黄250克 低筋面粉500克 水325克 泡打粉10克 白砂糖350克色拉油250克 精盐5克
蛋白部分:蛋白500克 白砂糖300克 塔塔粉5克
高档戚风蛋糕配方:
蛋黄部分:蛋黄500克 低筋面粉500克 水300克 白砂糖150克 色拉油250克泡打粉10克 精盐10克
蛋白部分:蛋白1000克 白砂糖500克 塔塔粉10克
一般鸡蛋中蛋白与蛋黄的比例为2比1,以上配方中蛋白量与蛋黄量亦为此比例。如高档配方中,全蛋投料量为1500g,分蛋后,即蛋白量为1000g,蛋黄量为500g。
制作方法:
1.蛋黄和白糖纳入不锈钢盆中,用打蛋器搅打至白糖溶化且蛋黄液呈乳白色时,再分多次加入色拉油和清水搅拌均匀,然后放入过筛后的面粉、泡打粉和精盐,轻轻搅拌均匀。
2.蛋白和塔塔粉纳入不锈钢盆里,用打蛋器搅打至蛋白呈粗泡沫状且颜色发白时,下入白糖,继续搅打至蛋白呈软峰状(即蛋白膏的峰尖挺立不下垂)并硬性发泡。
3.先将约1/3的蛋白膏倒入蛋黄糊里轻轻搅匀,再将其倒回剩余的蛋白膏中轻轻搅匀。
4.将混合好的蛋糕糊倒入模具中并刮平,然后放入炉温为上火180℃、下火150℃的烤箱内,烘烤约40分钟,烤熟即取出。
制作关键
一.选料
1.鸡蛋最好选用冰蛋,其次为新鲜鸡蛋,不能选用陈鸡蛋。这是因为冰蛋的蛋白和蛋黄比新鲜鸡蛋更容易分开。另外,若是单独将鲜鸡蛋白放入冰箱中贮存1~2天后,再取出搅打,会比新鲜蛋白更容易起泡,这种起泡能力的改变,其实是因蛋白的PH值从8.9降低到6.0所致。
2.糖宜选用细粒(或中粒)白砂糖,因为这在蛋黄糊和蛋白膏中更容易溶化。
3.面粉宜用低筋面粉,不能选高筋面粉。高筋面粉遇水会产生大量面筋,从而形成面筋网络,影响蛋糕的发泡。
4.油脂宜选用流质油,如色拉油等。这是因为油脂是在蛋黄与白糖搅打均匀后才加的,若使用固体油脂则不易搅打均匀,从而影响蛋糕的质量。
5.使用泡打粉和塔塔粉时,应注意其保质期和是否受潮。若使用了失效的泡打粉和塔塔粉,则会影响蛋糕的膨胀。
二.调制蛋黄糊
1.蛋黄加入白糖后,一定要搅打至呈乳白色,这样蛋黄和白糖才能混合均匀。
2.加入色拉油的目的是使蛋糕更加滋润柔软,但用量要准确。色拉油加得过少,则蛋糕干瘪;加得过多,则不易均匀地融入蛋黄糊里,并且过量的油脂还会破坏蛋白膏的泡沫,最终影响到蛋糕质量。另外,加入色拉油时需分次调入,这样更容易搅匀。
3.加水的目的是调节蛋黄糊的稀稠程度,所以应分次加入。
4.当蛋黄液中加入面粉、泡打粉和精盐后,不能过分搅打,只需轻轻搅匀即可,否则会产生大量的面筋而影响到蛋糕泡发。
5.调制蛋黄糊时加入泡打粉,其作用是在蛋糕烘烤受热时产生气体,使蛋糕膨胀,其用量大致为面粉的2%。
三.搅打蛋白膏
蛋白膏的搅打质量是制作戚风蛋糕的关键,而影响蛋白发泡的因素却有很多。
1.分蛋时蛋白中不能混有蛋黄,搅打蛋白的器具也要洁净,不能沾有油脂。
2.在蛋白中加入塔塔粉的作用是使蛋白泡沫更稳定,这是因为塔塔粉为一种有机酸盐(酒石酸氢钾),可使蛋白膏的PH值降低至5~7,而此时的蛋白泡沫最为稳定。塔塔粉的用量为蛋白的0.5%~1%。
3.因为糖能帮助蛋白形成稳定和持久的泡沫,故搅打蛋白时放白糖就成了必须。要达到蛋白膏泡发性好,且稳定持久,这里白糖的用量和加入时机就显得很关键。白糖可增加蛋白的粘度,而粘度太大又会抑制蛋白的泡发性,使蛋白不易充分发泡(白糖的用量越多,蛋白的泡发性越差),不过加适量白糖才能使蛋白泡沫稳定持久。所以白糖的用量以不影响蛋白的泡发性,又能使蛋白达到稳定的效果为度。另外,白糖加入的时机以蛋白搅打呈粗白泡沫时为最好,这样既可把白糖对蛋白起泡性的不利影响降低,又可使蛋白泡沫更加稳定。若白糖加得过早,则蛋白不易泡发;若加得过迟,则蛋白泡沫的稳定性差,白糖也不易搅匀搅化,还可能因过分搅打而使蛋白膏搅打过头。
4.搅打蛋白膏的方法要先慢后快,这样蛋白才容易打发,蛋白膏的体积才更大。
5.特别要注意蛋白膏的发泡程度,即达到硬性发泡。搅打蛋白膏可分为泡沫状、湿性发泡、硬性发泡和打过头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搅打蛋白时,蛋白呈黏液状,打约1分钟后呈泡沫状;第二阶段,加入白糖继续搅打5分钟后,蛋白有光泽,呈奶油状,提起打蛋器,见蛋白的尖峰下垂,此为湿性发泡;第三阶段,再搅打2~3分钟,提起打蛋器,见蛋白的尖峰挺立不垂,并且光泽较差,此为硬性发泡;第四阶段,若继续搅打,则蛋白会呈一团一团的棉花状,即搅打过头了。蛋白膏搅打到硬性发泡时,具有泡沫细小,色乳白,无光泽,倾入容器时不流动等特征。
四.蛋黄糊与蛋白膏的混合
1.蛋黄糊和蛋白膏应在短时间内混合均匀,并且拌制动作要轻要快,若拌得太久或太用力,则气泡容易消失,蛋糕糊会渐渐变稀,烤出来的蛋糕体积会缩小。大家都知道,两种浓度差不多的面糊更容易混合均匀,而蛋黄糊的浓度高,蛋白膏的浓度低,两者很不容易混合均匀。所以,应先用部分蛋白膏来稀释蛋黄糊,然后把稀释过的蛋黄糊再与蛋白膏混合,这样才容易混合均匀,两者混匀的时间也才更短。
2.调制蛋黄糊和搅打蛋白膏应同时进行,及时混匀。任何一种糊放置太久都会影响蛋糕的质量,若蛋黄糊放置太久,则易造成油水分离;而蛋白膏放置太久,则易使气泡消失。
五.烘烤
1.烘烤前,模具(或烤盘)不能涂油脂,这是因为戚风蛋糕的面糊必须借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胀,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2.烤制时宜选用活动模具,这是因为戚风蛋糕太松软,取出蛋糕时易碎烂,只有用活动模具,方可轻松取出。
3.烘烤温度也是制作蛋糕的关键。烘烤前必须让烤箱预热。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会对烘烤温度和时间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温度应当相应降低,时间相应延长;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温度则需相应升高,时间相对缩短。一般来说,厚坯的炉温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炉温应为上火200℃、下火为170℃,烘烤时间以35~45分钟为宜。
4.蛋糕成熟与否可用手指去轻按表面测试,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觉里面仍柔软浮动,那就是未熟;若感觉有弹性则是熟了。蛋糕出炉后,应立即从烤盘内取出,否则会引起收缩。
5.蛋糕出炉以后,应反扣在烤架上面放凉,以免表面过于潮湿影响口感。

塔塔粉、泡打粉、小苏打的作用
塔塔粉,化学名为酒石酸钾,是制作戚风蛋糕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戚风蛋糕是利用蛋清来起发的,蛋清偏碱性,PH值一般为7.6,而蛋清在偏酸的环境下也就是PH值为4.6~4.8时才能形成膨松稳定的泡沫,起发后才可以添加大量的其他配料。戚风蛋糕正是将蛋清和蛋黄分开搅拌,蛋清搅拌起发后添加塔塔粉,形成一种酸性环境,再拌入蛋黄部分的面糊下去。否则,蛋清虽然能打发,但是加入蛋黄面糊下去就会下陷,不能成型。所以可以利用塔塔粉的这一特性来达到最佳起发效果。塔塔粉的添加量是全蛋的0.6%~1.5%,与蛋清部分的砂糖一起拌匀加入。若无塔塔粉可用一大匙柠檬汁或白醋代替.
塔塔粉的功能:
1.中和蛋白的碱性;
2.帮助蛋白起发,使泡沫稳定、持久;
3.增加制品的韧性,使产品更为柔软。
泡打粉:是一种复合疏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和发酵粉,主要用作面制食品的快速疏松剂。有些分香甜型和食用型泡打粉,是一种快速发酵剂,主要用于粮食制品之快速发酵。在制作蛋糕、发糕、包子、馒头、酥饼、面包等食品。
用法用量:先将所要制取的面粉(或其它粮食粉类)按2-3%泡打粉的比例拌和均匀,然后放入适量温水或冷水揉搓或搅拌,给予一定的发酵时间,即可进取蒸、烘、烤、煎等方法制作成各式包点。
泡打粉又称‘速发粉’或‘泡大粉’或‘蛋糕发粉’,简称B.P,是西点膨大剂的一种,经常用于蛋糕及西饼的制作。
泡打粉它是由苏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的白色粉末。泡打粉在接触水份,酸性及碱性粉末同时溶于水中而起反应,有一部分会开始释出二氧化碳Co2,同时在烘焙加热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更多的气体,这些气体会使产品达到膨胀及松软的效果。泡打粉根据反应速度的不同,也分为‘慢速反应泡打粉’、‘快速反应泡打粉’、‘双重反应泡打粉’。快速反应的泡打粉在溶于水时即开始起作用,而慢速反应的泡打粉则在烘焙加热过程开始起作用,其中‘双重反应泡打粉’兼有快速及慢速两种泡打粉的反应特性。一般市面上所采购的泡打粉皆为‘双重反应泡打粉’。
泡打粉虽然有苏打粉的成分,但是是经过精密检测后加入酸性粉(如塔塔粉)来平衡它的酸碱度,所以,基本上,虽然苏打粉是带碱物质,但是市售的泡打粉却是中性粉,因此,苏打粉和泡打粉是不能任意替换的。
至于做为泡打粉中填充剂的玉米粉,它主要是用来分隔泡打粉中的酸性粉末及碱性粉末,避免它们过早反应。泡打粉在保存时也应尽量避免受潮而提早失效。
泡打粉里用快速和慢速两种不同反应速率的有机酸盐来起到多次产气的作用,发泡力强而持久,能在搅拌面糊(团)初期至入炉烘烤中,各阶段都均匀释放出气体,尤其是在入炉后,属于多重发泡的高效泡打粉,能在烘焙食品内部形成均匀细密的海绵性组织,使蛋糕、面包、包子、馒头等烘焙食品柔软、膨松,有弹性、无涩味。对饼干、油条、酥饼类能起到使组织酥松、口感细腻、香味纯正的效果。
小苏打指的是碳酸氢钠,化学分式为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使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和膨胀,达到鲜嫩爽滑松软的目的

⑷ 戚风蛋糕 烤好了 出来之后马上就会缩回去一点 这是为什么啊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蛋清没有打到硬性发泡,或在分蛋时蛋清沾到蛋黄、水或油,蛋清不纯净就无法打硬,就会导致蛋糕没有发起或出炉后回缩。

⑸ 戚风蛋糕为什么冷却后会回宿塌下

有这样几种可能:
1.配方里油、水太多,又没有加适量的泡打粉,和没有及时倒扣一样,会被自身重量压塌
解决的办法:
调整配方。
2.面糊出筋,凉后回缩。
解决的办法:
用低筋面粉,或者用80%中筋粉+20%玉米淀粉。
在操作时注意:加蛋黄前面糊不要多搅拌,用蛋抽转6~7圈就可以了,不均匀不要紧,加蛋
黄后在多搅拌一会,至均匀稀糊。蛋黄糊和蛋白糊相拌时也要注意轻拌,上下翻拌,而不是
绕圈拌。
3.蛋白消泡:打发不足,或者打发中断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打,或者打蛋时间过长,加糖时
机不对....都不容易达到干性发泡,这样蛋白泡沫不稳定,容易消泡,气孔减少,使蛋糕糊
体积减小,熟后的蛋糕体在凉后还要回缩。消泡后的蛋液容易沉淀,烤中变成布丁层,这也
是蛋糕回缩的可能原因。
解决的办法:
a.打蛋头、打蛋盆要干净,不能有水和油,最好用铜、不锈钢打蛋盆。
b.蛋要新鲜,但要经过冷藏,蛋白蛋黄分得干净 蛋白里不能留有一丝蛋黄。
c.加糖和白醋(塔塔粉)和玉米淀粉有帮助打发、稳定泡沫的作用。
d.开始低速打——粗泡后开始加1/3的糖和白醋(塔塔粉)和玉米淀粉,中速打发,中间
加第2第3次糖等,连续搅打,不要中途停留过长再打,直打到干性发泡。
这里干性发泡的程度检验:这时打蛋盆倾斜,泡沫都不流动,倒放不掉,提起打蛋头,见短
小直尖角,盆里也见直立不倒的尖角。这时盆边有少许棉絮状泡沫组织,是容许的。
检查蛋白泡有没有消泡的另外一判断方法:在分3批和蛋黄糊搅拌过程中,最后看将要和
蛋黄糊搅拌的第3个1/3蛋白泡,在盆倾斜时能不能滑动?应该还是不滑动的,否则说明蛋白
泡沫还是有消泡,打发的不够硬,蛋糕后来会有或多或少的回缩。应该不流动才对,否则说
明你的蛋白还没有打够,下一次还要打更硬才行。
但蛋白也不可打太硬,否则口感差,也不好搅拌。
4.蛋黄糊没有搅拌均匀,油脂没有充分乳化,或者蛋黄糊和蛋白糊2糊相拌不匀,还有前
面提到的蛋白糊消泡,这些情况都会因比重大的成分下沉,烤后形成布丁层,蛋糕蓬不起来
。 解决的办法:掌握好搅拌要领,动作轻,速度快,但一定要拌匀。
5.所用模子的模壁防粘,或者在模壁上涂油,或者模子内壁没有洗干净,有油层, 因为
戚风蛋糕的面糊必须借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胀,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解决的办法:拒绝防粘模,保证模子内壁无油。
6.底火太大,容易导致底部上缩,倒扣完取出时,发现底部上凹,形成倒环形山状的窟窿
。模底抹油也可能出这问题?
解决的办法:降低下火,或者烤模放在烤箱更上一格上,或者烤模改放在烤盘上,或者同
时降低上下火....
7.没有完全烤熟就中止烘烤,亚成熟也是蛋糕回缩的常见原因。
解决的办法:完全烤熟,如果怕表面烤焦。可以降低烤温,延长烘烤时间,或者上表面加
盖锡纸(但别封住,避免闷烤)。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牙签插入,看有没有蛋糕被粘出来。有
经验的可以用手拍蛋糕表面,没有明显沙沙声,回弹好,不留手印即可。
8.烘焙过程中温度降低过快,包括短时调温降的过多、开炉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有时
上方加盖厚大的冷DD——烤盘或过大过厚的锡纸,也会有影响。
解决的办法:避免炉内温度骤降。在蛋糕长高阶段特别注意:避免开炉门,慎重调温。前
半程见蛋糕停止长高,反缩,就要适当加温。
9.烤的时间过长,水份流失多,也会缩。

⑹ 为什么我的戚风蛋糕出炉后会塌陷的严重

原因很多。出炉后没有倒扣,蛋白打发的不够,或者面粉起筋,或者水分太重,或者有大气泡影响了组织结构都有可能导致塌陷的

⑺ 为什么戚风蛋糕烤好后倒扣冷却不久,活底就开始往下掉落如图

可能是模具问题,蛋糕在模具壁上挂不住;也可能是蛋糕内部的问题,内部无法撑住,内陷了。
关于戚风蛋糕的模具选择,很多配方都是一笔带过。其实这个也是挺重要的。
在我屡战屡败的漫长岁月中,换过了好多种模具。也摸清楚了模具对蛋糕的最后成型起了什么作用。
市面上的模具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如何挑选其实有窍门。
按材料分,模具有不沾模,和铝制的沾模。
按形状分,有圆模,方模和贝印模
按功能分,有活底模(就是模具的底部可以分开的),和实底模。
首先,戚风蛋糕在烤制的过程中需要沿着模具长上去,如果模具太滑,就长得不高。所以,最好不要用不沾模。
其次,戚风蛋糕烤完之后,需要立刻出炉倒扣一两个小时直到蛋糕完全冷却。别小看这一步,不倒扣或者倒扣的不好,也许会出现火山坑的问题。
不倒扣可以理解,但是啥叫倒扣的不好呢?我因为懒,犯了这个“倒扣不好”的错误好长的时间。大家可要吸取我的血泪教训哦。活底模的问题就是,倒扣的时候活底也许会压在蛋糕体上,把蛋糕脱模取出后,可能会变形。
实底模,因为蛋糕底部牢牢地粘在模具底部,倒扣会最大化的防止蛋糕回缩。
另外一种方法导致倒扣不好,就是为了容易脱模,在模具底部放上蜡纸。这样的话,倒扣以后底部就不会粘在模具底部,因为重力而下压,最后会形成小火山坑哦。不过我这里并不建议选择实底模,
因为实底模在下一步脱模的时候会遇到麻烦。
最后,蛋糕完全冷却了,可以从模具中拿出来了。
记住一定要耐心等到完全冷却。热蛋糕还在定型的过程,万一从模具分开,整体就会立刻回缩。本来好好的会缩成火山坑,本来能成火山坑的会缩成蛋饼。
血泪经验噢。好了,准备脱模了,这时候,活底模就比实底模好用多了。用刀轻轻沿模具边上把蛋糕分开就是。实底模就十分难分。
综合以上经验,这个是在众多模具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们:
1.活底铝制贝印模。
记住倒扣的时候一定要顶住活底,不能让活底压下去哦。
2.活底铝制圆模。
为了防止活底模倒扣活底下压,我发明了这个办法:把活底拿出来,放在圆模外面。用锡纸包好,倒入蛋糕糊。
烤完后立刻倒扣,圆模的活底会被模具支撑住,就不会压在蛋糕上了。冷却后脱模也十分容易。
3.又一种活底铝制圆模。
这个模具简直神了,解决了一切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占地儿。

⑻ 戚风蛋糕出炉回缩的原因

戚风蛋糕对于很多烘焙爱好者来讲,可所谓又爱又恨。一般对于新手来讲,制作戚风蛋糕的失败率还是非常大的。

戚风蛋糕回缩、长不高的缘由及解决方法

1、配方问题:配方中油或水比例过多,使得蛋糕自身重量过重,产生压塌。
解决方法:调整或者更换配方

2.面糊已经起筋:因为搅拌不当导致面糊已经起筋,蛋糕放凉后回缩。

解决方法:采用低筋面粉,注意:蛋黄糊要上下翻拌不要画圈搅拌。

3. 蛋白消泡问题:

打发没到位,或者打发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打,或者打蛋时间过长,加糖顺序和时机不对….都不容易到达干性发泡,这样蛋白泡沫不稳定,容易消泡,气孔减少,使蛋糕糊体积减小,熟后的蛋糕体在凉后还要回缩。消泡后的蛋液容易沉淀,烤中变成布丁层,这也是蛋糕回缩的可能缘由。

处理方法:

a. 打蛋头、打蛋盆要洁净,不能有水和油,最好用不锈钢打蛋盆;

b. 采用新鲜鸡蛋,最好经过冷藏,蛋白蛋黄分离干净,特别蛋白里不能留有一丝蛋黄;加糖和白醋有助于打发、稳定泡沫的作用。

c. 一开始低速打——粗泡后开端加1/3的糖,中速打发,中间加第2第3次糖,连续搅打,不要中途停留过长再打,不断打到干性发泡为止。

(干性发泡的水平检验:打蛋盆倾斜,泡沫都不活动,倒放不掉,提起打蛋头,见短小直尖角,盆里也见直立不倒的尖角。这时盆边有少许棉絮状泡沫组织,是允许的。)

4. 蛋黄糊不均匀问题

蛋黄糊没有翻拌均匀,油脂没有完全乳化好,或者蛋黄糊和蛋白糊相拌不匀,还有前面提到的蛋白糊消泡,这些状况都会由于比严重的成分下沉,烤后构成布丁层,招致蛋糕蓬不起来。

处理方法:控制好翻拌要领,动作轻,速度快,但一定要拌匀。

5. 不沾模具问题

所用模具的模壁防粘,或者在模壁上涂了油,或者模子内壁没有清洗洁净,有油层等…..这些都会形成附着力缺失,烘烤时蛋糕糊无法攀爬长高,所以蛋糕一直都长不起来。

处理方法:回绝不沾模具,保证模具内壁无油。

6. 底火过大问题

容易招致底部上缩,倒扣完取出时,发现底部上凹,构成倒环形山状的窟窿。

处理方法:降低下火,或者将模具改放在烤盘上,或者同时降低上下火….

7. 没烤熟问题:没有完整烤熟就中止烘烤,亚成熟也是蛋糕回缩的常见缘由。

处理方法:完整烤熟,假如怕外表烤焦。能够降低烤温,延长烘烤时间,或者上外表加盖锡纸(但别封住,防止闷烤)。常用的检查办法是牙签插入,看有没有蛋糕被粘出来。有经历的能够用手拍蛋糕外表,没有明显沙沙声,回弹好,不留手印即可。

8. 降温过快问题

烘焙过程中温度降低过快,包括手动调温降的过多、开炉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有时上方加盖过大过厚的锡纸,也会有影响。

处理方法:防止炉内温度骤降。在蛋糕长高阶段特别留意:防止开炉门,谨慎调温。前半程见蛋糕中止长高,反缩,就要恰当加温。

9. 烘烤时间和倒扣问题

烘烤时间过长,水份流失多,蛋糕也会回缩。出炉后若没有及时倒扣,由于戚风油水量大,在冷却定型过程中下部气孔容易被压扁,会招致下半部变的严密瓷实,所以蛋糕体积减少,外表回缩。

处理方法:出炉后及时倒扣至冷却状态

⑼ 为什么我做得戚风蛋糕总是塌下去

戚风蛋糕回缩、长不高的缘由及解决方法1、配方问题:配方中油或水比例过多,使得蛋糕自身重量过重,产生压塌。

解决方法:调整或者更换配方

6. 底火过大问题容易招致底部上缩,倒扣完取出时,发现底部上凹,构成倒环形山状的窟窿。处理方法:降低下火,或者将模具改放在烤盘上,或者同时降低上下火….7. 没烤熟问题:没有完整烤熟就中止烘烤,亚成熟也是蛋糕回缩的常见缘由。处理方法:完整烤熟,假如怕外表烤焦。能够降低烤温,延长烘烤时间,或者上外表加盖锡纸(但别封住,防止闷烤)。常用的检查办法是牙签插入,看有没有蛋糕被粘出来。有经历的能够用手拍蛋糕外表,没有明显沙沙声,回弹好,不留手印即可。8. 降温过快问题烘焙过程中温度降低过快,包括手动调温降的过多、开炉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有时上方加盖过大过厚的锡纸,也会有影响。处理方法:防止炉内温度骤降。在蛋糕长高阶段特别留意:防止开炉门,谨慎调温。前半程见蛋糕中止长高,反缩,就要恰当加温。9. 烘烤时间和倒扣问题烘烤时间过长,水份流失多,蛋糕也会回缩。出炉后若没有及时倒扣,由于戚风油水量大,在冷却定型过程中下部气孔容易被压扁,会招致下半部变的严密瓷实,所以蛋糕体积减少,外表回缩。处理方法:出炉后及时倒扣至冷却状态

⑽ 戚风蛋糕做好后塌陷了 怎么办怎么办

戚风已经塌陷就没什么办法了,将就吃吧,只是不好看而已,味道不会差太多的。总结好避免下次塌陷。戚风塌陷很有可能是蛋白没打到位,蛋白一定要打到拿起打蛋头时出现一个带弯钩的直立状态。另外翻拌注意手法减少消泡(蛋白打到位的话其实没那么容易消泡),低温慢烤150度,1个小时,出炉摔模倒扣冷却后脱模。最好配个烤箱温度计,温度更精确,戚风成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