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做法 » 蛋糕怎么才能不凝固
扩展阅读
情人节蛋糕做法大全图解 2025-09-21 13:48:37
用电饭煲如何制作蛋糕 2025-09-21 13:26:54

蛋糕怎么才能不凝固

发布时间: 2023-08-29 18:25:12

‘壹’ 做戚风蛋糕时,要怎么做才不会让蛋糕变硬

经常看到很多配方讲要想做蛋黄糊,然后在打发蛋糕。但是根据做戚风蛋糕的原理,其中蛋黄部分是化学变化,乳化反应;而蛋白部分是物理变化,是向蛋白添加空气。应该先做蛋白更科学。而且做好戚风的精髓就在蛋白,蛋白做好了戚风成功了。蛋黄糊干点稀点都行,干点容易开裂,稀点很润。

①蛋糕顶部回落比模具略高1CM左右,打开烤箱,拍蛋糕表面各处,有弹性呯呯的(就算有轻微沙沙声不要紧),熟了。

②闻到香味再烤十多分钟。

拿出来看一下用了多长时间(记住,以后做就可以按照这个时间了),震模,倒扣模具,凉透脱模。

‘贰’ 千层蛋糕怎么样做皮才不会硬化

在蛋糕皮的蛋液中加入糖粉,千层蛋糕皮就不会硬化,具体做法如下:

主要材料:鸡蛋3个,牛奶220克,淡奶油40克,细砂糖40克,意式浓缩咖啡30克,低筋面粉115克,可可粉5克,黄油20克,淡奶油300克,糖粉30克,朗姆酒3克,意式浓缩咖啡5克。

1、萃取意式浓缩咖啡,放置完全冷却后备用。


‘叁’ 慕斯蛋糕为什么冷藏了6小时都不结

蛋糕不凝固是有几种原因,不同的原因,要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冷藏或速冻时间不够,配方正常的情况下,需要冷藏四个小时或者速冻一个小时以上才会凝固。
二,吉利丁凝固值,一个正常的六寸慕斯蛋糕,大约使用的吉利丁是在6~8g之间。
三,吉利丁加热过度,凝固性被破坏。一般溶解吉利丁,最佳温度在60度左右。
四,配方中含有蛋白分解酶(比如菠萝,猕猴桃等果泥)分解了吉利丁中的动物蛋白质,使其失去凝固性,这时要把含有蛋白分解酶的果泥加热至沸腾,破坏其蛋白分解酶。

‘肆’ 自己做的蛋糕为什么发硬怎样才能不硬

做蛋糕不成功,纠其原因就是因为蛋白没有打发。现在将我打发蛋白的秘密告诉你吧!只要10分钟,不放发粉就可以做出软软的蛋糕!
1.先检查一下你打蛋白的工具,盆子及蛋打一定要干净无油、无水,否则会增加打发的难度。
2.现在我们来打蛋白吧!先在蛋白盆里加入一小勺盐,这对打发蛋白很有帮助!开始打……打到蛋白起来打泡为止,这只要1分钟就足够了。
3.现在可以将你准备的砂糖的1/3加入蛋白内,继续打……打到蛋白起来比较均匀的小泡为止,这时候蛋白还是水水的。这可能要3分钟。
4.加入剩下的砂糖的1/2,打吧……带到蛋白已经发白,仔细看!这时的蛋白还是可以看到细细的小泡泡,但是已经变成半流质的了。如果你是做天使蛋糕或戚风蛋糕这个样子就可以了。这好象叫“湿泡”。这时你用蛋打挑起蛋白时蛋白会大滴的流下。这大概要4分钟。
5.最后把剩下的砂糖全放入盆内,一个字:打很快你的手回感觉有点沉,蛋白已经变成半胶质的了,再打一会,你就可以随意将蛋白播到盆子的一角,它是不会流动的。这叫“干泡”最适合做海绵蛋糕。这要两分钟足够了!
好了,10分钟你有了一个成功的蛋白。一定会做出成功的蛋糕!

‘伍’ 海绵蛋糕底部沉淀是什么原因怎样才能不沉淀

制作海绵蛋糕时没有将蛋糊打至不易滴落就会导致做出来的蛋糕底部沉淀,将蛋糊打至不易滴落后可以让海绵蛋糕不沉淀,正确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低筋面粉120克、鸡蛋4个、白糖100克、玉米油30克

1、首先准备好需要的原料,如下图所示:

‘陆’ 怎么能让做好的蛋糕冷了也不会变硬

要选用低筋粉,因低筋粉无筋力,制成的蛋糕尤其松软,体积膨大,表面平整。如一时缺低筋粉,可用中筋粉或高筋粉加适量玉米淀粉或加少量小苏打配制而成。

蛋糕的另一主要原料是鸡蛋,鸡蛋的膨松主要依赖蛋白中的胚乳蛋白,而胚乳蛋白只有在受到高速搅打时,才能大量的包裹空气,形成气泡,使蛋糕的体积增大膨松,故在搅打蛋白时,宜高速而不宜使用低速。制造蛋糕胚的糖浆,由1000g白糖加500g水,煮沸,冷透后即可。这样子才不会导致蛋糕冷了变硬的情况。




(6)蛋糕怎么才能不凝固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蛋白要打得好一定用要干净的容器最好是不锈钢制的打蛋盆,容器中不能沾油,不能有水及蛋白中不能夹有蛋黄

2、秤量要精确:作西点时秤量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量的非常精确,因为这可是烘焙成功的第一步。

3、面粉的使用:所有的粉类使用前都应先以筛子过筛,将面粉置于筛网上,一手持筛网,一手在边上轻轻拍打使面粉由空中飘落入钢盆中。

4、奶油的打法:冰冻的奶油是无法制作蛋糕的,所以在使用前必须事先放在室温下使其软化到用手指轻压奶油即会凹陷的程度即可。



‘柒’ 如何防止烘焙的蛋糕变干

如何防止烘焙的蛋糕变干

过度烘烤而导致蛋糕烤得过干,吃起来的口感粗糙难以下咽。

提供参考建议回答,如何防止烘焙的蛋糕变干

一、不要过度烘烤

这也许是蛋糕太干燥的最常见原因。总是使用一个计时器——因为烘焙过程中太容易分心。严格遵照配方里的烘烤时间,但在应该烘烤完成之前的10分钟检查蛋糕,以确保一切都按计划办事。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再将蛋糕放回烤箱。

也可以在应该烤熟的前五分钟,对蛋糕做一个测试,检查是否烤熟。如果还没烤熟,再放回到烤箱,过五分钟后再检查一次,每次间隔五分钟直到蛋糕的烤熟程度符合你的要求。

二、注意烤箱的温度

有时候烤箱刻度是180˚C,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是这个温度。那么有什么方法?买一个烤箱温度计并测试它的实际温度。如果你的烤箱太热你的蛋糕会干。你需要根据买来的温度计来调试烤箱的温度。你可能还需要调整烘烤的时间、托盘放置或拌入更多的脂肪或酸到你的蛋糕面糊里。

三、试着将部分或全部的牛奶替换成酪乳、酸奶或酸奶油

白脱牛奶、酸奶和酸奶油都含有酸性成分。酸度有助于软化蛋糕面糊里的面筋,防止蛋白质的形成。这些成分含有高脂肪量,能给予蛋糕更多的水分。使用这些成分替代常规的牛奶会给你带来一个更柔软、更嫩滑的蛋糕口感。

如果你没有买了白脱牛奶,可以自己在家自制,添加1汤匙的白醋或柠檬汁到1杯牛奶中并充分混合,让牛奶静置下沉直到它凝固(约10分钟)。

‘捌’ 蛋糕烘烤完毕出现的果冻状物体是什么,如何解决

这是搅拌不均匀造成的,先把蛋清部分取一半放入蛋黄部分用手搅匀 然后把蛋黄部分倒入蛋清部分搅匀即可。

蛋糕的烘烤原理及简单制作流程
所谓“火”即火候,指烘烤设备的性能、操作时的烘烤温度、时间和烤室中湿度等因素。只有这些条件都配合得当,才能烤出品质优良的蛋糕制品。所以,了解蛋糕的烘烤原理及烘烤过程对掌握好“火候”是十分重要的。
将蛋糕面糊浇注进烤模送入烤炉后,烤室中热的作用改变了蛋糕面糊的理化性质,使原来可流动的黏稠状乳化液转变成具有固定组织结构的固相凝胶体,蛋糕内部组织形成多孔洞的瓤状结构,使蛋糕松软而有一定弹性;而面糊外表皮层在烘烤高温下,糖类发生棕黄色和焦糖化反应,颜色逐渐加深,形成悦目的黄褐色泽,散发出蛋糕特有的香味。 由于蛋糕面糊体积较大、较厚,且呈可流动黏稠的糊状,在烘烤过程中,仅可以看到体积胀发定型、脱水和上色这3个阶段,这3个阶段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且很难区分开。所以,蛋糕的烘烤过程可按蛋糕面糊温度上升情况,分成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 烘烤的初期阶段。在烘烤过程中,当奶油蛋糕面糊的温度上升至37—40℃时,其乳状液有较大变化(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海绵蛋糕面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其中的天然奶油、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等脂肪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固体脂肪指数百分比也发生变化。如温度逐渐升高,它们的固体脂肪指数百分比会随之减少。当奶油蛋糕面糊的温度上升到37—40℃时,其乳状液会发生以下3种变化:
(1)不规则形状的脂肪晶粒熔化,卷缩聚集形成许多细小的球形油滴。
(2)从原来以脂肪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和油包水(W/O)型的乳状液转变成以水为连续相、脂肪为分散相、水包油(O/W)型的乳状液。
(3)细小的空气泡从油相转移到水相。调制奶油蛋糕面糊的标准温度一般在20—22℃,这时空气泡被包围在脂肪相中。当温度上升至35—37℃时,脂肪熔化聚集成细小的油滴,空气泡离开油相而进入水相。在此过程中,空气泡发生破裂的情况不多。这是因为鸡蛋蛋黄中的脂蛋白,如同乳化剂一样能在空气界面间起保护作用,使泡沫趋于稳定之故。
烘烤的中期阶段。烘烤的中期阶段,是指蛋糕面糊的温度从初期阶段一直到面糊发生凝固之前这一温度段,大体上是在40—70℃之间,或者更高一些(视面糊中砂糖用量而异)。在烘烤的中期阶段,蛋糕面糊仍旧是乳状液体状态,脂肪被熔化成细小的油滴,空气泡和其他的固物料,都被分散包围留在连续的水相中,变化不大。但空气泡的直径增大,引起整个蛋糕面糊体积膨胀,面糊发生对流,出现自身流动现象。
在烘烤过程中,由于热的作用使蛋糕面糊的温度逐渐升高,其中所包含空气泡的直径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使空气泡直径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水分受热之后所形成的蒸气进入蛋糕面糊中原有的空气泡中,以原有的空气泡为基础,增加了空气泡中的压力,使空气泡的直径进一步增大。另外,还有化学疏松剂的受热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也可能形成新的空气泡。
据资料介绍,不添加化学疏松剂的奶油蛋糕面糊中原有的空气泡自身的热膨胀,在经过烘烤后的奶油蛋糕的总膨胀率中蛋糕面糊仅占7%—8%,而另外的92%—93%的热膨胀率则是水蒸气进入到原有的空气泡中增大了压力而形成的。将奶油蛋糕面糊中的空气全部排除,再进行烘烤,则水蒸气失去作为基础的空气泡,蛋糕根本不会膨胀。
即使在这个没有空气泡的蛋糕面糊中添加化学疏松剂,烘烤之后虽然蛋糕体积也会膨胀增大,但内部孔洞大且粗,制品品质低劣。由此可见,蛋糕面糊中原有的空气泡对蛋糕的体积膨胀增大和品质的优良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烘烤时,蛋糕面糊中直径大的空气泡容易发生合并上浮破裂而消失,空气泡直径越大越易上浮破裂。因此,蛋糕面糊中空气泡直径越小,数量越多越好,而化学疏松剂只是起辅助蛋糕体积增大的作用。
蛋糕黏稠的乳状液,在浇注入模成型时体积一般都较大而且厚。烘烤时由于上表层直接受到辐射热,温度上升较快,使上表层面糊首先凝结成一层固态皮膜。因皮膜的温度高于其下方蛋糕面糊的温度,在皮膜与面糊之间蒸发层的热量被不断地逼向内层面糊,使面糊内的水分逐层吸热变成水蒸气。而皮膜层阻止了水蒸气的挥发,致使水蒸气留在蛋糕体内,将蛋糕体积撑大。
蛋糕底面与周边由于有烤模存在,受热开始时,这些部位的面糊与上表层面糊的受热情况略有不同。面糊刚入模时,炉内辐射热被烤模阻挡而使其温度要比上表层低些,这时此处的面糊还未凝结且能流动。但是,其相对密度因受热膨胀而降低,其黏度也随之减少,这时的面糊就会与内层面糊产生对流,热面糊上升,冷面糊(内层面糊)下降。当烤模温度上升至能使面糊凝结时,热传递就与上表层加热的情形相似了。
烘焙的后期阶段。烘烤的后期阶段是指蛋糕面糊的温度已达到面糊凝固、体积膨胀停止,制品内部形成膨松固定的糕瓤结构,外表层在高温烘烤下产生棕黄色,直至变熟。 蛋糕面糊在烤炉中烘烤时,可以从烤炉视孔观察到面糊体积膨胀。当膨胀停止时即可发现有较多水蒸气从炉门缝隙处泄出,此时中心部位的面糊已凝固生成蛋糕结构,但硬度尚不足。若此时取出蛋糕,或蛋糕发生碰撞,会因其抵挡不住蛋糕上层的重量而引起坍塌,严重影响制品品质。
蛋糕表层色泽由浅黄逐渐加热变成棕黄色,这种变化一般称之为“上色”。在上色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香味。“上色”是糖的羟基化合物与蛋白质中的氨基化合物在较高的温度下产生的反应所形成的。蛋糕表层上色以棕黄色反应为主,但在更高的温度下烘烤,配方中的糖本身也会产生焦糖化反应,在形成黑褐色的同时,也伴有一定的焦糖香味产生,且略带有苦味。这时若再继续烘烤,面粉等原料将炭化形成黑色,即为烘烤过度,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糖类中砂糖不易上色,葡萄糖、蜂蜜和饴糖等则较容易上色。鸡蛋中含有少量葡萄糖,面粉中含有少量阿拉伯糖、木糖等戊糖也很容易上色。面粉和鸡蛋的蛋白质也能与糖类起棕黄色反应。棕黄色反应在常温下也能缓慢进行,但反应程度有限。温度每上升10℃,其反应速率便可增加3—5倍。当表层温度在150℃以上,棕黄色反应进行得最激烈,在200℃以下焦糖化反应加快。
在烘烤的后期阶段,由于蛋糕面糊自身流动停止,蛋糕表面直接处于烘烤高温下,表层水分很快蒸发,其失水速度大于内层水分向表面移动补充的速度。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干燥的表层逐渐加厚,因而阻碍了内层的水分通过表层向外蒸发,使蛋糕外表层的温度接近烘烤温度,蛋糕上色速度快。所以,在烘烤的后期阶段,应密切注意上色适度与否,以求制品色泽基本一致。

‘玖’ 做芝士蛋糕时怎样才能保持水分不干掉

大家在做芝士蛋糕时会经常遇到一个很常见的问题,那就是烘烤出来的芝士蛋糕总觉得没有人家店里卖的好吃,人家的芝士蛋糕吃起来是湿湿润润的,但是自己烘烤出来的芝士蛋糕总是干巴巴的,甚至稍微放久一点就会掉渣,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拾’ 为什么我做的老式鸡蛋糕很干,没有油性,而且很硬

怎样可以让蛋糕更松软怎样才能使蛋糕像店里一样松软?蛋糕店里的蛋糕口感好,怎样才能让自己做的和蛋糕店做的一样好呢?下面小编就来教教大家怎样让蛋糕松软:

一、选料

1、鸡蛋最好选用冰蛋,其次为新鲜鸡蛋,不能选用陈鸡蛋。这是因为冰蛋的蛋白和蛋黄比新鲜鸡蛋更容易分开。另外,若是单独将鲜鸡蛋白放入冰箱中贮存1~2天后,再取出搅打,会比新鲜蛋白更容易起泡,这种起泡能力的改变,其实是因蛋白的PH值从8.9降低到6.0所致。

2、糖宜选用细粒(或中粒)白砂糖,因为这在蛋黄糊和蛋白膏中更容易溶化。

3、面粉宜用低筋面粉,不能选高筋面粉。高筋面粉遇水会产生大量面筋,从而形成面筋网络,影响蛋糕的发泡。

4、油脂宜选用流质油,如色拉油等。这是因为油脂是在蛋黄与白糖搅打均匀后才加的,若使用固体油脂则不易搅打均匀,从而影响蛋糕的质量。

5、使用泡打粉和塔塔粉时,应注意其保质期和是否受潮。若使用了失效的泡打粉和塔塔粉,则会影响蛋糕的膨胀。

二、调制蛋黄糊

1、蛋黄加入白糖后,一定要搅打至呈乳白色,这样蛋黄和白糖才能混合均匀。

2、加入色拉油的目的是使蛋糕更加滋润柔软,但用量要准确。色拉油加得过少,则蛋糕干瘪;加得过多,则不易均匀地融入蛋黄糊里,并且过量的油脂还会破坏蛋白膏的泡沫,最终影响到蛋糕质量。另外,加入色拉油时需分次调入,这样更容易搅匀。

3、加水的目的是调节蛋黄糊的稀稠程度,所以应分次加入。

4、当蛋黄液中加入面粉、泡打粉和精盐后,不能过分搅打,只需轻轻搅匀即可,否则会产生大量的面筋而影响到蛋糕泡发。

5、调制蛋黄糊时加入泡打粉,其作用是在蛋糕烘烤受热时产生气体,使蛋糕膨胀,其用量大致为面粉的2%。

三、搅打蛋白膏

蛋白膏的搅打质量是制作戚风蛋糕的关键,而影响蛋白发泡的因素却有很多。

1、分蛋时蛋白中不能混有蛋黄,搅打蛋白的器具也要洁净,不能沾有油脂。

2、在蛋白中加入塔塔粉的作用是使蛋白泡沫更稳定,这是因为塔塔粉为一种有机酸盐(酒石酸氢钾),可使蛋白膏的PH值降低至5~7,而此时的蛋白泡沫最为稳定。塔塔粉的用量为蛋白的0.5%~1%。

3、因为糖能帮助蛋白形成稳定和持久的泡沫,故搅打蛋白时放白糖就成了必须。要达到蛋白膏泡发性好,且稳定持久,这里白糖的用量和加入时机就显得很关键。白糖可增加蛋白的粘度,而粘度太大又会抑制蛋白的泡发性,使蛋白不易充分发泡(白糖的用量越多,蛋白的泡发性越差),不过加适量白糖才能使蛋白泡沫稳定持久。所以白糖的用量以不影响蛋白的泡发性,又能使蛋白达到稳定的效果为度。另外,白糖加入的时机以蛋白搅打呈粗白泡沫时为最好,这样既可把白糖对蛋白起泡性的不利影响降低,又可使蛋白泡沫更加稳定。若白糖加得过早,则蛋白不易泡发;若加得过迟,则蛋白泡沫的稳定性差,白糖也不易搅匀搅化,还可能因过分搅打而使蛋白膏搅打过头。

4、搅打蛋白膏的方法要先慢后快,这样蛋白才容易打发,蛋白膏的体积才更大。

5、特别要注意蛋白膏的发泡程度,即达到硬性发泡。搅打蛋白膏可分为泡沫状、湿性发泡、硬性发泡和打过头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搅打蛋白时,蛋白呈黏液状,打约1分钟后呈泡沫状;第二阶段,加入白糖继续搅打5分钟后,蛋白有光泽,呈奶油状,提起打蛋器,见蛋白的尖峰下垂,此为湿性发泡;第三阶段,再搅打2~3分钟,提起打蛋器,见蛋白的尖峰挺立不垂,并且光泽较差,此为硬性发泡;第四阶段,若继续搅打,则蛋白会呈一团一团的棉花状,即搅打过头了。蛋白膏搅打到硬性发泡时,具有泡沫细小,色乳白,无光泽,倾入容器时不流动等特征。

四、蛋黄糊与蛋白膏的混合

1、蛋黄糊和蛋白膏应在短时间内混合均匀,并且拌制动作要轻要快,若拌得太久或太用力,则气泡容易消失,蛋糕糊会渐渐变稀,烤出来的蛋糕体积会缩小。大家都知道,两种浓度差不多的面糊更容易混合均匀,而蛋黄糊的浓度高,蛋白膏的浓度低,两者很不容易混合均匀。所以,应先用部分蛋白膏来稀释蛋黄糊,然后把稀释过的蛋黄糊再与蛋白膏混合,这样才容易混合均匀,两者混匀的时间也才更短。

2、调制蛋黄糊和搅打蛋白膏应同时进行,及时混匀。任何一种糊放置太久都会影响蛋糕的质量,若蛋黄糊放置太久,则易造成油水分离;而蛋白膏放置太久,则易使气泡消失。

五、烘烤

1、烘烤前,模具(或烤盘)不能涂油脂,这是因为戚风蛋糕的面糊必须借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胀,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2、烤制时宜选用活动模具,这是因为戚风蛋糕太松软,取出蛋糕时易碎烂,只有用活动模具,方可轻松取出。

3、烘烤温度也是制作蛋糕的关键。烘烤前必须让烤箱预热。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会对烘烤温度和时间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温度应当相应降低,时间相应延长;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温度则需相应升高,时间相对缩短。一般来说,厚坯的炉温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炉温应为上火200℃、下火为170℃,烘烤时间以35~45分钟为宜。

4、蛋糕成熟与否可用手指去轻按表面测试,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觉里面仍柔软浮动,那就是未熟;若感觉有弹性则是熟了。蛋糕出炉后,应立即从烤盘内取出,否则会引起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