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做法 » 蛋糕环形是怎么回事
扩展阅读
烤鸡蛋糕烤多少分钟能熟 2025-08-03 04:56:35
方舟手游如何获得蛋糕 2025-08-03 04:46:18

蛋糕环形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3-01-16 20:44:21

‘壹’ 海绵蛋糕胚中心有蜂窝状怎么回事

应该用低筋粉,如果用普通面粉就可能蜂窝大。

‘贰’ 鸡蛋糕絮状怎么回事

跟蒸的时间有关。
通常要蒸好一碗鸡蛋羹需要15分钟,如果蒸的时间过短,就会出现不成形,呈液体状或絮状的现象。

‘叁’ 戚风蛋糕上面有点布丁层是怎么回事

戚风蛋糕上面有点布丁层的原因分析:
因为戚风蛋糕回缩。
原因:
1、如果面糊搅拌出筋,成品也会回缩,放凉之后从腰部收缩;
2、底火太强,可能会导致底部上缩,抠出来发现产生一个大窟窿;
3、没有倒扣,会使蛋糕底部组织变扁,上半部可能还是蓬骭的,但下半部变得紧密、结实,口感较差;
4、蛋白消泡,使的面糊体积变少,气孔减少的结果,使熟后的蛋糕体在凉后回缩;
5、面糊水分太多,气孔撑不住整个蛋糕体的重量,也会容易塌馅;
6、烤戚风的时候模壁防粘,使面糊无法攀升长高,在烘烤过程中就不会长高,始终都是扁扁的。

戚风蛋糕每次都有很大片的布丁层是怎么回事?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蛋白消泡
a.蛋白霜与蛋黄糊搅拌中消泡
解决办法:用硅胶铲铲少量蛋白霜到蛋黄糊中,拌均匀,再把搅拌后的蛋黄糊倒入蛋白霜中。搅拌均匀。
不可以打圈搅拌,很容易消泡。用十字刀法或者刮底刮边同时逆方向转动打蛋盆的方法搅拌。
b.蛋糕糊没有及时放入烤箱中,造成消泡。
解决办法,提前预热烤箱,蛋糕糊搅拌均匀立刻放入烤箱。
2,没有烤熟就出炉震盘,凉凉后内部有结块并沉淀。
解决办法,延长烘烤时间,可以用竹签扎一下试试,带出面糊蛋糕没烤熟。
3,配方有问题。蛋黄糊很稀,与蛋白霜搅拌时分层了。
无论配方如何变化,蛋黄糊的稀稠状态一样。如果蛋黄糊太稀,搅拌时分层,烤好就有布丁层。

‘肆’ 以圆心为中心各种环形套摆的食物

你好,请问你是想问以圆心为中心各种环形套摆的食物是什么吗?以圆心为中心各种环形套摆的食物是蛋糕。圆心为中心各种环形套摆的食物里典型代表就是蛋糕,其形状为圆形,并通过圆心来一层已成套摆。所以以圆心为中心各种环形套摆的食物是蛋糕。

‘伍’ 圆环巧克力蛋糕的做法和步骤

圆环巧克力蛋糕的做法步骤:

1. 将烤箱预热至175度左右,在圆环模具表面涂上一层油,讲可可粉沾满模具背部,放在一旁备用。

2. 将糖、面粉、可可粉、盐、泡打粉、小苏打一同过筛放入碗中,放在一旁备用。

3. 将牛奶、咖啡、植物油、鸡蛋、香草粉一同用搅拌器搅拌至融合,保持搅拌器低转速,缓缓加入上一步的粉状混合物,调至中等转速,搅拌四分钟左右。

4. 讲搅拌好的面糊倒入圆环模具中放入烤箱中,焙烤45分钟左右。完成后待其冷却至室温,在表面撒上糖。

5. 好吃又好看的圆环巧克力蛋糕就新鲜出炉啦,快切下一块犒劳你最爱的人吧!

‘陆’ 戚风蛋糕表面裂一圈

作者:春殿w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719597/answer/24582638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戚风蛋糕顾名思义,气疯蛋糕,是许多烘焙新手挑战失败的作品,不过如果做成功了也会有大大的成就感!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1、最可能的原因是顶火(上火)温度太高,导致顶部面糊过早凝固成型,底部的水蒸气在往上排的时候极容易顶破顶部导致开裂,解决办法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那就是摸清自家烤箱的脾气。如果你家烤箱可以分别调节上下火的温度,那么把上火比下火调低一些。如果是上下火一体的,那只能自己多次制作摸索温度。切记不能在烤制戚风的过程中打开烤箱给蛋糕盖锡纸或者擅自调低温度,将会导致戚风下陷。一般公认的戚风方子6寸的烘烤温度是150度上下火40分钟(根据自家烤箱功率不同温度时间自行调整)。以及烤的时候要将模具隔底火放到烤箱下层,千万不能紧贴着上烤管!2、蛋白打发不够。这种开裂一般不是戚风表面纵横式的开裂,是内部有大气泡导致戚风表面粗糙有孔。解决办法是将蛋白打发至九分发(即呈现尖鸟喙状)可在打发之前加入几滴柠檬汁或白醋,打发时速率大概一秒中两圈顺时针转动同时另一只手缓慢反方向转动打蛋盆。面粉应高空(离桌面20cm左右)过筛两次使用,同时混合蛋白与蛋黄霜时不能划圈搅拌以免消泡。入烤箱前应轻摔模具(就大概离桌面5cm自由落体)震出面糊里的大气泡。在蛋糕烤好之后应立即拿出烤箱在离地面40cm处自由落体,使蛋糕体内多余水蒸气快速散出。这样做能避免因蛋白蛋黄糊混合时产生的大气泡使蛋糕粗糙。戚风烤制虽难,但只要认真按照菜谱每一步做到位成功还是没问题的。以及其实表面有一些裂痕也不用太担心,戚风在出炉后都会适量回缩,一些小裂痕在蛋糕回缩后就几乎看不到了。实在不行还可以用奶油装饰来掩盖嘛!

‘柒’ 蛋糕胚抹成椭圆形怎么回事

1、首先工件中心孔研磨不正。磨削量过大,砂轮沙粒不锋利,需要修磨砂轮。
2、其次顶尖有间隙,装夹导致工件变形,尾座与头架的对中或者顶尖同心度不好,头架主轴轴承的间隙过大或轴承磨损。
3、最后进刀量太大,乳化液变质,这些因素都可造成磨削椭圆。另外中心孔应磨前研磨一段时间。

‘捌’ 蛋糕裁胚子用的圆环,一个盒里从大到小,叫什么名字

戚风蛋糕
配料
鸡蛋3个
牛奶25g
低粉40g
砂糖30g
色拉油25g
步骤
蛋黄加入10g砂糖搅拌均匀,倒入牛奶和油搅拌均匀,筛入低粉拌匀

拌好的面糊和剩下的砂糖加入蛋白中打发,蛋白混合面糊

倒入6存模具,烤箱150度25分钟,转170度20分钟

‘玖’ 曼可顿以前有一种环形的蛋糕,叫什么名字

没卖的了
那时还有甜甜圈
是小的那种
呵呵怀念

‘拾’ 戚风蛋糕飞碟顶的原因

好久没更新食谱了,主要原因是我有点纠结,一方面我想把泡芙系列写完,另一方面,泡芙确实不符合我现在的生活状态。
泡芙要现烤现吃才好吃,而且夹馅几乎都要冷藏,早上我起不来,公司又没有冰箱,晚饭要全家人一起吃,周末难得有整块的时间,都会用来做吐司和披萨。
我工作日只有晚上九点以后,孩子睡了才能烘焙。只能做用时短,好保存,还要能当饭吃的。这使得泡芙很难登场。
而戚风蛋糕就特别适合我现在的生活,连做带洗一小时内就能搞定,冷藏保存三天没问题,早饭直接掰一块就开吃,味道可选余地大,甚至做成咸味,还可以低油少糖。
完美︿( ̄︶ ̄)︿

戚风蛋糕系列我打算先从基础戚风蛋糕开始,分为四个章节:(1)失败原因(2)制作要点,(3)配方比较,(4)新手窍门。

图片主要用自《拿手戚风蛋糕》

这篇以基础戚风蛋糕的失败原因分析为基础。

这篇食谱不是最终版本,只是现阶段我对戚风蛋糕的理解,可能,以我的脑子,需要上百次(已经达到),甚至上千次地做,才能去理解透彻戚风蛋糕,到那个时候,我才能真正写出“全解”来吧。——写在2017年4月

用料

参考书

果子学校 戚风蛋糕和泡芙

青井聪子 自己做职人配方的戚风蛋糕

中岛志保 中岛老师的烘焙教室

小泽宪子 拿手戚风蛋糕

福田淳子 好吃戚风蛋糕轻松上手

赤堀博美 超Q润戚风蛋糕

小岛喜和 戚风咸蛋糕&戚风甜蛋糕

中山弘典、木村万纪子 用科学方式了解糕点的为什么

基础戚风蛋糕全解(1)——26个失败原因汇总的做法

  • 写在前面:
    这么一篇食谱,写了我一个多月,前后改了三稿,我一直在试图用我不太聪明的脑子,去理解戚风蛋糕的制作。我不仅想写清楚怎么做,还想写为什么这样做。
    所以,我将失败解析,放在了制作要点前,先试图从失败的蛋糕,去理解成功的蛋糕。

  • 在开始之前,首先我们来理解2个问题?
    1、为什么会膨胀起来?
    2、为什么会支撑住?
    膨胀的原因(1)空气受热膨胀(2)水蒸气受热膨胀
    支撑的原因(1)淀粉糊化(2)蛋白质受热凝固

  • 戚风蛋糕的制作,简单了说,分为四个部分,1、蛋黄糊,2、蛋白霜,3、混合入模,4、烘烤。
    简单说来就是(1)使淀粉吸收水分成为糊状(2)打发使其饱含空气,糖使这些气泡不易破裂(3)淀粉里的蛋白质形成麸素,覆盖在气泡周围,成为立体的网状结构(4)空气、水蒸气受热膨胀,鸡蛋的气泡膜受热后开始凝固,淀粉受热糊化后柔软地伸展并逐渐凝固,淀粉中的麸素凝固后支撑起结构,成为蛋糕的骨干,随着加热的持续,多余的水蒸气散发掉。

  • 接下来,看一看这个看似简单的操作过程中,都能出现什么样的差错,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分这四个部分,来看看失败的蛋糕。

  • 3、表面裂开
    3、蛋糕长不高
    原因之一:蛋黄糊的比例有问题。
    (1)蛋黄太多,蛋黄受热凝固的温度更低。学会控制蛋黄的用量,是追求理想高度和口感的秘诀之一。
    (2)面粉太多。高面粉含量的戚风蛋糕口感更倾向于扎实,高度受限。

  • 原因之二:面糊搅拌过度,面起筋了,膨胀受限

  • 4、蛋糕颜色奇怪
    原因:一般是加入颜色鲜艳的材料后,却变成了灰色,蓝色,紫色等奇怪的颜色。
    (1)花青素变色,和碱性的蛋白结合后变色,或者受热变色。新鲜鸡蛋的蛋白PH值约为7.5,接近中性,但是放置了几天之后,PH值上升至9.5,呈碱性。
    (2)食材氧化,比如,加入抹茶(绿茶)粉后,颜色发暗,不够翠绿;香蕉,放置在空气中时间太长,颜色变暗。

  • 5、味道奇怪
    (1)蛋腥味重。1)最大的可能是鸡蛋不新鲜,2)对蛋腥味比较敏感,可以加香草精或利口酒
    (2)油味重。1)油存放时间长,存放温度偏高,没避光,2)油本身味道大,可以改用其他品类的油

  • 6、成品口感发粘
    原因之一:蛋黄糊太稀。(1)水分材料太多(2)加入面粉后,没有搅拌到适当的筋度

  • 小结:
    撇开食材不谈,单说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蛋黄糊一般会出现的问题就是2个:(1)乳化(2)面的筋度(麸素)
    (1) 乳化不佳,水和油不能充分的结合。在加入面粉后,水和油与面粉结合的速度不同,导致面粉不能充分的包裹,而且,水和面粉结合后,会产生麸素,也就是面筋。油可以切断面筋的作用,从而使得蛋糕松软。但是,没能充分乳化的油脂,暴露出来,接触到后续加入的蛋白霜,就会导致蛋白霜迅速的消泡。
    (2) 我们经常说的是,蛋黄糊不要过度搅拌,应该避免面起筋。这很好理解,因为过强的麸素会导致面糊的受热膨胀。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蛋黄糊是需要适度的筋度的,用以成为后续支撑蛋糕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