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工制作 » 如何鉴别蛋糕的烘焙程度
扩展阅读
有种蛋糕外面黑的是什么 2025-10-03 13:56:02
哪里学习蛋糕技术培训 2025-10-03 13:47:19

如何鉴别蛋糕的烘焙程度

发布时间: 2022-11-16 22:28:37

A. 蛋糕烘烤时,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有何变化

由于蛋糕体积较大,较厚,且流动粘稠糊状。在烘烤过程中,仅可以看到体积涨发定型,脱水和上色。这三个阶段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很难区分,所以蛋糕的烘烤过程可按蛋糕面糊温度上升情况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烘烤初期当奶油蛋糕温度上升至37至40度时。乳状液有较大变化。可以形成不规则的脂肪晶粒融化。烘烤中期阶段,温度上升至40至70度或者更高一些。蛋糕仍就是乳状液体状态。变化不大。但空气泡的直径增大。出现自身流动现象。烘烤后期阶段由于蛋糕自身流动停止。蛋糕表面直接处于烘烤高温下。表层水分蒸发。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干燥的表层逐渐加厚。因而阻碍了内层水分通过表层向外蒸发。使蛋糕外表层的温度接近烘烤温度,蛋糕上色速度快。所以在烘烤的后期阶段应密切注意上色适度与否,以求制品色泽基本一致

B. 如何鉴别蛋糕质量的好与坏

一个好的蛋糕从外观上看应该是很绵密,没有大的空隙或汽泡的。而且外表颜色均匀,如果不均匀说明添加的色素没有调匀。将蛋糕纵切就可以看到蛋糕从上至下的绵密程度都是一样的,且颜色均一。在品尝过程中,马博士提到好的蛋糕手感很好,很有弹性,而不是一按就塌下来,入口柔软,舌头的水分就可以把蛋糕散开,不会觉得很干,咽下去的时候很柔滑,不干硬。将蛋糕掰成两半,不会有很多蛋糕碎沫掉下来。这周去营口的五星级酒店和咖啡厅考察蛋糕产品,发现有空隙大,产品风味不均匀的问题。

C. 如何判断鸡蛋打发终点和蛋糕烘烤终点

、看。蛋糕表面金黄,顶部已隆起
2、摸。用手掌轻按蛋糕表面,有弹性,感觉硬实,内部没有流动性
3、听。用手指轻轻按蛋糕表面能听到沙沙声
4、插。用竹签(或水果刀,牙签也可)插入蛋糕最高点,拔出后不粘手。

蛋糕已经成熟。

黄油100g打发成羽毛状,其间分三次加入60-80g糖,根据个人口味来定,然后加入两个鸡蛋,打发(鸡蛋要用室温的)
加入200g低筋面粉,5g泡打粉还有一点香草精用橡皮刀从下往上翻搅拌均匀(千万不要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搅拌,会消泡,烤完就会成一个面疙瘩啦),可根据爱好在里面加入蜜豆巧克力之类的东西...
倒入模具或者纸杯,170℃40分钟~~
然后就可以拉

黄油100g打发成羽毛状,其间分三次加入60-80g糖,根据个人口味来定,然后加入两个鸡蛋,打发(鸡蛋要用室温的)
加入200g低筋面粉,5g泡打粉还有一点香草精用橡皮刀从下往上翻搅拌均匀(千万不要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搅拌,会消泡,烤完就会成一个面疙瘩啦),可根据爱好在里面加入蜜豆巧克力之类的东西...
倒入模具或者纸杯,170℃40分钟~~
然后就可以拉

我们很多烘焙爱好者在做蛋糕时相信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同样的配方,为什么做出来的蛋糕在用同样模具的情况下,大小、体积、重量都不一样,通常都会认为是打发的膨胀程度不一致造成。

如何确定蛋糕面糊的打发程度?蛋糕师傅说用这个就行了
从蛋糕的操作流程来分析,这种认为是无可非议,但是相比之下还有一个更专业的名词可以用来解释蛋糕面糊的搅拌程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解的内容,即”面糊的比重“。

一般来说,在目前烘焙行业里,”面糊比重“就是用来测定和确认我们面糊搅拌程度的。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所有蛋糕面糊都是通过在搅拌过程中不断地拌入空气,然后在烘烤时通过空气的膨胀,形成我们实际得到的蛋糕组织。

如何确定蛋糕面糊的打发程度?蛋糕师傅说用这个就行了
空气拌入越多,则同体积下蛋糕的面糊越轻,烤出的蛋糕体积越大,组织越软。但是并不是空气拌入越多越好,如果蛋糕的体积超过一定的标准,则蛋糕切开后,内部组织空洞就大,粗糙、气孔多等问题随之而来,烤出的成品蛋糕水分不足,在食用时有一种难以下咽的感觉。

反之空气拌入少,则蛋糕的比重就大,烘烤时由于不易膨胀,形成的成品体积就小,而且坚硬,不柔软。

如何确定蛋糕面糊的打发程度?蛋糕师傅说用这个就行了
所以不同蛋糕种类,不同的面糊,不同的模具、不同的烤箱在理论上所要求的面糊比重是不一样的。对于专业的烘焙来说,每出一款新的产品,一定是要先测出这款产品面糊的最佳比重,这个最佳比重一定是结合成本、口感得到的。

那么蛋糕面糊的比重是如何测出来的呢?

一般来说在没有特殊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先准备一个平底圆柱形量杯并称出它的重量,然后往量杯中加满水,测出水和量杯一起的重量,用总重量减去空杯的重量,得到水的重量。

将量杯中的水倒出,清洁杯壁不要残留水,然后装入面糊,注意面糊装入时不能留有空气,也不能用刮刀等拍打面糊导致消泡,用抹刀或者刮刀平着刮出超过量杯口的面糊,这里要尽量刮平,再把装有面糊的量杯放在秤上测出总重量,减去前面空杯的重量,得到面糊的重量

D. 如何判断蛋糕,面包是否烤熟

判断蛋糕和马芬是否烘焙好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一根牙签插入糕体的顶部,若拔出来的没有粘物,则表明烘烤完成,
又或者是用指尖轻轻按压蛋糕的顶部,如果很快恢复原位,则蛋糕烘焙好了。

对于曲奇,判断的方法就更简单了,
你通过目测其色泽判断,如果不放心,你可以同样地用手轻轻触碰饼干边缘,如果变坚硬,那么证明饼干烤熟了。
但是,对于面包是否烘焙好,则不那么容易。它们有一层厚外壳,你既不能用眼观察到面包内部,也不能跳过外壳用手感受,
最糟糕的是,如果误以为烤好了,等了数小时面包才完全冷却下来,此时切开面包竟发现面包原来还没烤熟。
专业的面包师傅因为烘焙了许多个面包,他们无需靠任何工具便能准确判断面包是否烤熟。而对于大多数的我们,
均依照烹饪书上说的“轻巧面包底部,若发出的响声像空洞的声音,则面包烤熟了”的方法,显然这方法并不完全准确。
而有些人表示依照配方上给出的烘焙时间来烘烤面包准没错,但是要注意每个烤炉的烘焙性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哪怕烘烤的时间跟配方要求的一样也不代表面包烤熟了。

E. 怎么鉴别蛋糕质量啊,买个蛋糕还怕不好

如何鉴别蛋糕的质量
作者: 来源:【好的蛋糕网】 文字大小:【大】【中】【小】
①色泽鉴别 良质蛋糕——表面油润,顶和墙部呈金黄色,底部呈棕红色。色彩鲜艳,富有光泽,无焦糊和黑色斑块。
烤制蛋糕(圆蛋糕)的感官鉴别:

①色泽鉴别

良质蛋糕——表面油润,顶和墙部呈金黄色,底部呈棕红色。色彩鲜艳,富有光泽,无焦糊和黑色斑块。

次质蛋糕——表面不油润,呈深棕红色或背灰色,火色不均匀,有焦边或黑斑。 劣质蛋糕——表面呈棕黑色,底部黑斑很多。

②形状鉴别

良质蛋糕——块形丰满周正,大小一致,薄厚均匀,表面有细密的小麻点,不粘边,无破碎,无崩顶。

次质蛋糕——块形不太圆整,细小麻点不明显,稍有崩顶破碎。

劣质蛋糕——大小不一致,崩顶破损过于严重。

③组织结构鉴别

良质蛋糕——发起均匀,柔软而具弹性,不死硬,切面呈细密的蜂窝状,无大空洞,无硬块。

次质蛋糕——起发稍差,不细密,发硬,偶而能发现大空洞但为数不多。

劣质蛋糕——杂质太多,不起发,无弹性,有面疙瘩。

④气味和滋味鉴别

良质蛋糕——蛋香味纯正,口感松喧香甜,不撞嘴,不粘牙,具有蛋糕的特有风味。

次质蛋糕——蛋香味及松喧程度稍差,没有明显的特有风味。

劣质蛋糕——味道不纯正,有哈喇味、焦糊味或腥味。

(2)蒸蛋糕(条块形蛋糕)的感官鉴别

①色泽鉴别

良质蛋糕——表面呈乳黄色,内部为月白色,表面果料撤散均匀,戳记清楚,装饰得体。

次质蛋糕——色泽稍差,果料不太均匀,戳记轻重不一。

劣质蛋糕——色泽发绿,表面有发花现象。

②形状鉴别

良质蛋糕——切成条块状的长短、大小、薄厚都均匀一致,若为碗状或梅花状的则周正圆整。

次质蛋糕——切成的块形稍有差距,异形蛋糕则不太周正。

劣质蛋糕——切成的块形大小极不均匀,相差悬殊。

③组织结构鉴别

良质蛋糕——有均匀的小蜂窝,无大的空气孔洞,有弹性,内部夹的果料或果酱均匀,层次分别。

次质蛋糕——空隙不太细密,偶见大孔洞,内夹果酱或果料不均匀。

劣质蛋糕——内部孔洞大而多,杂质含量也高。有霉斑。

④气味和滋味鉴别

良质蛋糕——松软爽口,有蛋香味,不粘牙,易消化,具有蒸蛋糕的特有风味。

次质蛋糕——松软程度稍差,蒸蛋糕的特殊风味不突出。

劣质蛋糕——有异味,发霉变质味。

F. 如何判断面包烘焙水平的好坏

烘焙水平再好,最终是要反映在面包上才行。因此选面包第一看饱满度,好的面包,它的外形应该是饱满,不塌,表面无皱皮。接下来看外形:

3earbaguette最有意思的恐怕就是上面一道道的划痕,划得好的才能出耳。割口这个标准不适用于每种面包哦,一般多在欧包中体现。每个面包师的割口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割口的形状受会力度、方向影响,因此割口就是一个面包师的签名。

在欧包中,割口是必不可少。好的割口应该是割口随着面包在烤箱烘烤中充分膨胀,有明显的分界线,而不是简单的一条线。而且割口和本体之间是有组织的连接,像剪不断的组织。割口纹路不够清晰,说明包在烤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割口出随之膨胀。

G. 深度烘焙和轻度烘焙有什么区别

一、特点不同:

1、轻烘焙咖啡呈浅棕色,咖啡豆表面没有油脂。豆子硬度高,酸度明亮,口感醇厚,口味鲜亮。

2、深烘焙咖啡是一种深棕色的咖啡,表面油脂丰富,酸度低,红酒味厚重,呈现出更苦更醇厚的味道。

二、风味不同:

1、有果味和花香的咖啡通常是轻烘焙的,只要豆子经过良好的生长、加工和烘焙,就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口味、香味、余味等等。然而,如果烘焙没有渗透到豆子的中心,也可能会出现青草味和草本的味道,对于部分人来说是不太能接受的味道。

轻烘焙因其能给咖啡带来更具变化、活力、更独特的风味而深受专业咖啡行业的喜爱。它们比其他烘焙方式更能突出咖啡原产地的独特特征。

2、烘焙到深度水平的咖啡基本判断不出原产地,但这并不意味这种咖啡不好喝。有些咖啡都很适合深烘焙,会有巧克力、坚果和焦糖的特色风味。浅烘焙和深烘焙的区别非常明显。强烈建议同时尝试一下这两个极端,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不同。

三、阶段不同:

1、轻烘焙的咖啡内部温度通常达到170-200℃,这些咖啡豆几乎没有达到我们所说的“一爆”,也就是咖啡豆内部的蒸汽冲破外层,产生“裂缝”的声音阶段。轻烘焙其他的名字有:肉桂烘焙、极浅焙。

2、深烘焙咖啡在烘焙中达到220-225℃,如果不是微量烘焙的话,通常会达到“二爆”。其他名字还包括:深城市烘焙、维也纳烘焙。

H. 中度烘培 深度烘培区别是什么

中度烘培与深度烘培区别是:

1、烘焙程度不同

咖啡中度烘焙和深度烘焙的第一个区别,在于烘焙程度不同,前者需要烘焙10分钟左右,直至咖啡豆变成褐色;后者需要烘焙12分钟左右,直至咖啡豆变深褐色。

2、咖啡豆重量不同

在于咖啡豆重量不同,中度烘焙出的咖啡豆失水率要低一些,因此重量上比深度烘焙出的咖啡要重一些。

咖啡豆在烘烤过程中,一直处于吸热的状态下,里面的水分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

咖啡中度烘焙的整体失水率在15%左右,咖啡深度烘焙的整体失水率在20%左右,因此对于同样的咖啡豆,经过中度烘焙的咖啡豆要比经过深度烘焙的咖啡豆重一些。

3、口感风味不同

经过中度烘焙的咖啡,香味、酸度和醇厚度会达到一个平衡,喝起来口感更丰富,也更有层次感,以焦糖和坚果风味为主。

经过深度烘焙的咖啡,表面会有一层油光,喝起来口感较苦,醇厚度较高,以烘烤和香料风味为主。

4、适合做法不同

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风味不一样,适合的做法也不一样。中度烘焙的咖啡,口感更均衡,适合用来制作单品咖啡,如煮咖啡等。

深度烘焙的咖啡,味道较苦较浓,适合做浓缩咖啡,再在此基础上用来调制成各种花样咖啡,如拿铁、卡布奇诺、摩卡等。

5、颜色不同

中度烘焙的咖啡表面颜色以褐色为主,深度烘培的咖啡表面颜色以深褐色为主。

I. 中度烘焙与浅度烘焙有什么区别

.烘焙时间不同
这是烘焙度之间最根本的区别:烘焙时间的不同。
浅度烘焙大约需要8分钟,表面颜色呈现肉桂色;
中度烘焙大约需要10分钟,表面以褐色为主;
深度烘焙大约需要12分钟,表面颜色以深褐色为主。
(不同烘焙机所需要的时间略有差异)
2.咖啡豆重量不同
咖啡豆烘焙的过程中会一直处于吸热的状态。中度烘焙的失水率大约在15%左右,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失水率大约在20%左右。
对于单粒咖啡豆,中度烘焙的咖啡豆是要比深度烘焙咖啡豆稍重一些。
3.咖啡风味不同
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会经过一系列物理与化学的变化而生成最终的咖啡风味。
浅度烘焙:酸度高,醇厚度低,以花香、水果风味为主。
中度烘焙:酸度与醇厚度较为平衡,以焦糖、坚果风味为主。
深度烘焙:酸度低,醇厚度高,以烘烤、香料风味为主。

J. 海绵蛋糕的烘烤

出炉前,应鉴别蛋糕成熟与否,比如观察蛋糕表面的颜色,以判断生熟度。用手在蛋糕上轻轻一按,松手后可复原,表示已烤熟,不能复原,则表示还没有烤熟。还有一种更直接的办法,是用一根细的竹签插入蛋糕中心,然后拔出,若竹签上很光滑,没有蛋糊,表示蛋糕已熟透;若竹签上粘有蛋糊,则表示蛋糕还没熟。如没有熟透,需继续烘烤,直到烤熟为止。
如检验蛋糕已熟透,则可以从炉中取出,从模具中取出,将海绵蛋糕立即翻过来,放在蛋糕架上,使正面朝下,使之冷透,然后包装。蛋糕冷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然冷却,冷却时应减少制品搬动,制品与制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制品不宜叠放。另一种是风冷,吹风时不应直接吹,防止制品表面结皮。为了保持制品的新鲜度,可将蛋糕放在2℃-10℃的冰箱里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