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日蛋糕 » 生日蛋糕拍攝現場
擴展閱讀
蛋糕驚奇裝飾圖片大全 2025-07-21 12:06:04
做蛋糕怎麼能放雞蛋黃 2025-07-21 11:51:11

生日蛋糕拍攝現場

發布時間: 2023-03-21 11:26:29

① 趙睿生日會上被拍蛋糕,頭上臉上全是奶油,後來怎樣

在趙睿和徐傑的生日宴會上,大家的打打鬧鬧也能看出廣東隊和諧的氣氛,趙睿在球隊中的人氣也非常高,自打2016年進入了廣東隊之後,現在的趙瑞已經變成了球隊主力,而且成為了一名國手,但是他在今年即將面臨與廣東隊的合同到期,接下來趙睿是會留在廣東隊還是另尋他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② 林心如曬照慶生,霍建華張羅派對細節好評,貼臉合影恩愛甜蜜,你怎麼

林心如的生日,她在第二天清晨發布了生日聚會的照片,並附上文字,謝謝親愛的,我希望我愛的所有人都安全,健康,快樂,第一張照片是生日聚會的祝福背景牆,向生日明星RUBY致以生日祝福,被金色粉紅色氣球包圍,值得注意的是,右下角的錶冠和酒瓶林心如表示也是如此多喝酒,這種安排太開胃了,第二張是霍建華保持林心如的背面照片,兩人穿著樸素,場面像迪斯科舞廳一樣裝飾,您還可以看到一張充滿親朋好友的桌子,第三張是霍建華與他的妻子懷抱的合影,這對夫妻非常貼近自己的臉,林心如緊緊的笑容充滿了幸福,最後是生日蛋糕

③ 怎樣用微信發送生日蛋糕圖片給朋友

先把生日蛋糕圖片保存在手機相冊里,然後直接發送就可以了。或者可以直接在微信上選擇拍照,點擊發送就可以了。

④ 財神有道的幕後花絮

1、《財神有道》拍攝時,陳鍵鋒是用普通話念台詞,阿嬌則是用粵語念台詞,因此會在對台詞的環節上有一些小的問題。但是經過幾天的磨合之後,還是克服了這個障礙。
2、在該劇拍攝時,恰逢阿嬌的生日,陳鍵鋒特地准備了一個生日蛋糕,並且一早就在拍攝現場擺上小板凳,在上面放好蛋糕之後,用胡蘿卜充當生日蠟燭,送給阿嬌當做生日禮物,令阿嬌十分感動。
3、《財神有道》的拍攝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在香港長大的陳鍵鋒一時無法適應內地的寒冷氣候,為此,他專門購買了一個紅色睡袋,並對其進行改造,穿上彷彿是一隻「紅色毛毛蟲」。

⑤ 生日如何拍照好看

拍攝過生日時,要把自身角度放低到和他們同一水平,這樣可以面對面地捕捉到他們吹蠟燭的瞬間。從上拍攝整個蛋糕,或者捕捉被禮物包圍的笑臉也非常不錯,不過記得不要讓背景太雜亂。

細節會增添現場氣氛,把鏡頭對准蛋糕,完整以及被切後都可,包裝著的禮物和來參加聚會的人們,記錄下每個人的即興面部特寫,用這些元素來豐富你的故事。

沒有點燃蠟燭的蛋糕照片是不完整的攝影記錄。關上閃光燈,捕捉孩子臉上閃爍的燭光。為了防止模糊,你最好靠著門框,或者背靠椅背拍攝,如果時間允許,用三腳架吧。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穿著生日禮服,留下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照片,那你在聚會開始前幾小時,甚至前一天就可以著手拍攝了,讓孩子安靜下來擺造型比較困難。 你可以讓她做出代表自己年齡的手勢,或者讓她呆在去年生日影冊旁,告訴她,她又長大了。

在生日聚會上,把鏡頭對著單個人是他們的榮幸,不過照片也具有互動性,就像這張,母親在為她的女兒讀著生日卡片。這種也是生日故事的生動一刻。

打開禮物的一刻,感情會自然流露,這是可預見的抓拍時機。

生日聚會是激動的,身處其中,攝影師也難免會錯失許多精彩鏡頭,所以,在聚會前知道聚會的流程,在腦中構思好拍攝方案很重要。

不要強迫小壽星笑,他們並不一定願意在鏡頭前這樣做,這張照片別有趣味,女孩膽小地看著生日聚會現場。

最後一點,如果你用的是數碼相機,多拍幾張總沒錯,在那些照片中,可能有一張特別精彩的抓拍照。

⑥ 專訪彭於晏|大家都挺怕姜文的,但我覺得他非常溫柔浪漫

1 不曉得老天是怎麼安排的

台灣演員彭於晏終於得到了電影《邪不壓正》裡面的一個角色。

七年前,他和導演姜文還互相不認識。那時他憑借《翻滾吧!阿信》入圍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只跟演了姜文戲的葛優打過照面。

當年的競爭不可謂不激烈,角逐這個獎項的除了演《讓子彈飛》的葛優,還有《鋼的琴》的王千源和《桃姐》的劉德華。彭於晏見過許鞍華好幾次,「但姜導就沒有認識,想說不可能拍他的戲。他不認識我,那時候他也沒來。」彭於晏對「十點人物誌」說。

跟姜文見面的機會是彭於晏找上門要到的。「 當時知道導演要拍個新片選角色,我就透過一個朋友去認識,他搞不好有角色適合我的。 」去之前,彭於晏先讀過了小說《俠隱》,《邪不壓正》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

得到角色的過程則破費周折。彭於晏先到姜文的工作室,跟姜文見面吃了個飯。後來他又去了好幾次,在最後一次碰到了「凡哥」廖凡。他們換好衣服,姜文就讓他們聊天,隨意地做一些戲的狀態。試戲的劇本欠奉,他們得自己走戲樣。

彭於晏原本也不符合姜文對「李天然」的想像,導演想要一個20歲出頭、英文講得好、會中文、拍過動作戲的演員,但彭的年齡並不符合。不過,這幾年,彭於晏倒是真的拍了不少打戲。

「就不曉得老天是怎麼安排的」,彭於晏最後還是演上了姜文的戲。這樣一來,他才有了機會去見識一下七年前《讓子彈飛》的導演。

曾經,在他們兩個之間的距離像一條銀河那麼遙遠的時候,姜文在彭於晏的心裡是「 遙不可及、有點神秘、很恐怖的一個人,好像隨時會火山爆發 」。後來一接觸,彭於晏對姜文的印象完全變了樣,「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幽默可愛的人。」

「(姜文)導演就像一個大哥大。特別是現場,雖然大家都挺怕他的吧,但我覺得他其實非常溫柔細心,也很浪漫。」彭於晏說。

拍《邪不壓正》的一場重要的感情戲的時候,正好碰上彭於晏生日。那場戲里,「李天然」的父親去世,飾演「前朝武人藍青峰」的姜文像教父一樣站在床邊,准備把一塊白布掀開,讓「李天然」看看他的父親。

外面下著大雨,現場放著音樂,彭於晏全身濕透,悲傷的情緒醞釀得剛剛好。但當他噙著眼淚靠近那張床,隨後「藍青峰」掀開那塊白布,彭於晏卻突然看到了一個生日蛋糕。

「那一個鏡頭(白布)掀開的時候,是23點59分。你看他多精準,我生日的那一秒他就要給驚喜,他就是這么細節到這個(程度)。」彭於晏對「十點人物誌」說,「 我在想, 你怎麼會是這么可愛的一個導演。

因為姜文是這樣在意演員感受的導演,所以彭於晏把自己百分之百地交給了導演。 「他就有那種能力讓你很放心,心甘情願地把最不想掏出來的東西掏出來。很恐怖的一件事情,說實話。」

不過,彭於晏百分之百地把自己交出去的原因,可能還不止因為姜文,而是因為酒精。在拍攝現場,姜文會吆喝劇組員工「來,給彭老闆喝一口(威士忌)」。兩口威士忌落肚,彭於晏就不知道自己在演什麼了。

「他想拍拍我不一樣的狀態。導演常常會給你不同的東西,讓你有不一樣的感覺。」彭於晏說,拍姜文的戲,他體會到了什麼是「過癮」。過癮行為的其中之一,是演員們都是到了拍戲現場才拿到台詞,拿到台詞就開始背。

彭於晏說,這種過癮對他來說「太重要了」。「這個就是你學一個東西的過程,這個就是讓你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 因為你得到的養分、經驗,都會讓你內心很強大。

這些年,彭於晏的拼勁,電影行業有目共睹。 2007年,他因《基因決定我愛你》提名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2011年提名台灣金馬最佳男主角獎的兩年之後,他又靠《激戰》獲得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和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2015年,《黃飛鴻之英雄有夢》讓他入圍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和提名各種獎項一起到來的,是這些年他拍的打戲越來越多。 早些年,在經驗還不足的時候,彭於晏對打戲「特別怕」,「很多動作怕做不好,就得大家跟你重來。」有一次拍戲,他在大雨中從三樓跳下去,空中還要對焦,感覺「像坐了雲霄飛車一樣」。

但彭於晏有自己的幸運。他算是洪家班的成員,洪金寶是他的義父。2015年,彭於晏拍《黃飛鴻之英雄有夢》,每次跟洪金寶一起練習,都能得到特別的照顧。本來演員拍打戲可以用替身,這樣也能保持演員的精力,但他更願意自己上陣。

每次我都說我試一個吧,然後我就自己做,拍不到臉也做。 」彭於晏自評這些動作他「做得還可以」。「所以洪家班都說我搶他們飯碗。(他們是)開玩笑,很可愛,說以後你不當演員,來干武行,叫我跟他們一起混。」

因為有專業團隊的幫助,彭於晏拍打戲的這些年,沒有受過大傷。小傷則好像沒辦法避免,他多年拍打戲,休息時間又不夠,在長時間的積累下長了內骨刺。

「可能是拍《翻滾吧!阿信》的時候受傷的。以前比較恢復快,現在恢復慢了。後來就開始知道拍戲前先熱身,不管拍文戲武戲都先熱身。拍完武戲會放鬆,也不要馬上去吹冷氣這樣。」彭於晏說。

在這樣的拚命之中,彭於晏在七年前提名金馬影帝的時候,達到了他演戲生涯中的一個「小巔峰」。 「那個時候就覺得,哎呀,可以了可以了。」彭於晏說。

頒獎典禮公布得獎名單之前有一個開屏大框,攝影機會對准每一個入圍的演員。彭於晏在台下,下意識讓自己「要淡定」,如果得獎的人不是他,那他臉上「絕對不能失落感太重」。

但是,在那樣的情境下,演員的競爭心會被挑起來。 彭於晏在慌亂的腦補過程中還想著:「哎呀,如果是我該多好啊,後面就平步青雲了。快點是我吧是我吧。」

當「十點人物誌」試圖從彭於晏身上得到一些戲劇感,問他有沒有哪一個角色,讓他曾經覺得「啊,演員可以做一輩子」。彭於晏的回答是:「真的很多。」他的一番話,顯露出了和他的外表一致的開朗樂觀的底色。

「如果是說電影的話,我選的都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電影)。 與其說是我塑造角色,不如說這個角色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他跟廖凡一起拍《邪不壓正》,就是一邊看著廖凡「炸裂的演技」時偶爾忘詞,一邊跟廖凡在訓練的時候互相鼓勵。「就覺得很榮幸跟師兄拍戲吧,很過癮。」

「這個過程大家在一起創作一個東西出來,這個寶貝花了大家的心血跟時間,這個就很值得,是forever lasting。 這個東西存在,就讓我覺得我這一年或者這幾個月有做一些東西存在這個世界上。 」彭於晏對「十點人物誌」說。

某種意義上,「李天然」這個角色,也是將彭於晏的少年經歷定格在了大銀幕上。

彭於晏喜歡看《灌籃高手》、《火影忍者》之類的漫畫,他說,漫畫里的主人翁跟電影的主人翁,很多時候都很像。「 每一個電影的主角、配角其實都有這樣的過程。剛開始一定是不厲害,很遜,被各個人欺負,受到挫折。 」彭於晏說。

他像從未對往事介懷一樣對「十點人物誌」聊起他的小學時光——「我是被打大的。」彭於晏是單親家庭的小孩,小時候很胖。他的媽媽曾經跑到他的小學里告訴老師,他們可以「努力地打罵」彭於晏。

於是,只要遲到,他就會被打巴掌。只要上課講話,他就會被罰蹲。那時他是小學里唯一一個要每天跑10圈操場的學生,跑完要寫200字的日記。

但這些體罰似乎沒有給他造成任何創傷,聊起來他也樂呵呵的:「以前真是太純朴了,太乖了,跑10圈,(還以為是)因為老師覺得我太胖了。」

接著他又聊起了成長過程中,他怎麼接連放棄愛好,變成一個從小就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人。讀國中的時候,他有一次代表國中部去參加校際間的比賽。

「我覺得自己蠻厲害的,嗶,下水,游游,使勁拼拚命,100米自由式。到了以後一看,沒人。我想說應該是我第一了吧,結果一看,大家都已經在上面在擦水了,震撼到我了。」彭於晏從此放棄游泳,開始練籃球。

「後來到了加拿大念書,打籃球。我籃球很厲害,開始跟黑人、白人打球。他們都很喜歡我,就叫我去參加全BC省16歲以下的比賽。我去了以後,去試,准備上嘛,就被同年級比我矮的人扣籃。我就放棄打籃球了。」

彭於晏將這樣的人生形容為「充滿了幽默」。但他也說,一旦人們克服那些困難,就終究會成為「厲害的高手」。「 我們每一個的人生都是這樣累計的,都不是一開始就很厲害。都是一直很努力很努力,才慢慢變得很厲害的人。

2002年,彭於晏出演了他的首部電視劇《愛情白皮書》,參演的第一部短片是鈕承澤的《記錄》。他合作過的導演,也許會令一些想要進影視圈的人心生羨慕:徐克、曾國祥、洪金寶、張藝謀、許鞍華……一直到這一次《邪不壓正》的姜文。

他的拼勁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如果你「很喜歡一樣東西,你就得想辦法自己去經營去努力」。最終,與那些大導演合作創造出來的作品,成為他口中的「豐碩的果實」。

長大後的這些年,彭於晏拍完戲回到家,突然從角色中脫離出來,不知道可以做什麼的時候,他就會回自己的小學去。他要麼是夜裡不睡覺,到小學去跑步,要麼是早上不睡覺,起了床就買份豆漿油條,然後到學校操場去看學生升旗。

這正像《邪不壓正》中「李天然」去美國學醫又最終回到了北平。 不一樣的是,「李天然」是惦記著為師父報仇,而彭於晏,是在懷念自己小學的時候。

-作者-

李敏,90後,潮汕人,長得美,寫得好。本文首發十點人物誌(ID:sdrenwu),記錄每一個值得被記錄的人,轉載請在後台回復「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