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他比我大15歲,他陪我過生日,突然抱我,還親我額頭手心,和我十指相
韶山出了個
一代偉人於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的上屋場。
韶山沖是個美麗的地方,山懷抱,綠樹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屋,這種屋當地稱作&uot;一擔柴&uot;式民居。屋的牆都是用土磚砌的,一多半蓋著青瓦,另一小半蓋著稻草。就出生在那青瓦屋裡。這里叫上屋場。的家門口有兩個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的父親叫毛順生。毛順生只讀過兩年書,17歲就當家理事,但繼承的卻是一大筆欠債,不得已去當了幾年兵,回來以後在家務農。他聰明能幹,善於經商,還作糧食和豬牛生意,很快就還清了債,贖回了15畝稻田,日子越過越好。
的母親叫文七妹,娘家離韶山沖只10幾里地,與韶山沖只隔著一座雲盤山,在湘鄉縣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長得清秀,圓臉龐,寬前額,聰慧又善良,勤勞又儉朴,樂於助人,每逢災荒之年,常接濟,深得鄉親們的贊譽。
出生以後,父母非常高興,滿月的時候做&uot;三朝酒&uot;,專門請一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uot;&uot;,字潤之。滿月以後,母親文七妹把他帶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愛這個外孫。就請算命先生給外孫測了八字,說要平安長大成人,必須拜一個長壽的乾娘。誰長壽呢?外婆認為後山那塊兩丈多高的石頭最長壽。於是,選了個黃道吉日置辦了香燭酒醴,把抱到那塊大石頭前面,讓他作了個揖,拜這塊大石頭為&uot;乾娘&uot;,還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uot;石三&uot;,按當地的習慣就叫他&uot;石三伢子&uot;。外婆捨不得外孫,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歲。
從小就聰明,人們都誇他長大了一定有出息,是個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歲的時候。過年了,外婆給他穿了一身新衣服,頭上戴著一頂紅風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喜歡跟孩子們逗著玩。他故意板著臉,翹起白鬍子,嚇唬小孩子們,說:&uot;不許你們在這兒玩,我要割掉你們的耳朵?uot;
小朋友們一聽,都嚇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兒不動。白鬍子老頭就問他:&uot;你為什麼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uot;石三伢子一點都不害怕他,反而問道:&uot;老阿公!你為什麼要割我的耳朵呢?&uot;
白鬍子老頭覺得這個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經地說:&uot;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uot;
石三伢子一點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經地說:&uot;一個人做事要講道理。老阿公,你講不講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給你吃;你要是沒道理,我就扯掉你的鬍子。&uot;
石三伢子邊說邊笑地望著白鬍子老頭,還把紅風帽子的扣解開,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鬍子老頭大吃一驚,心想:一個4歲的孩子就有這樣的膽量和聰明,真是少見。
在外婆家住的時候,他的八舅開了一個家館教孩子們讀書。4歲的石三伢子跟著去當&uot;旁聽生&uot;。幾個弟兄背書的時候,因為他們平時貪玩,一個個都憋得滿頭大汗,臉漲得通紅,誰也背不下來。這時候,小小的石三伢子站起來,說:&uot;八舅,讓我背吧!&uot;八舅驚奇地說:&uot;你能背嗎?&uot;&uot;我能背下來,不信,你聽!&uot;石三伢子從容地&uot;趙錢孫李,周武鄭王…&uot;一氣背了下來,一個字不錯。外婆聽說這件事以後,高興地說:&uot;石三伢子真是聰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uot;
石三伢子6歲就開始跟著大人幹活。他常和幾個小夥伴去放牛。小孩子貪玩,玩高興了,就忘牛,不是讓牛吃了人家的禾苗,就是牛吃不飽。怎麼才能又讓牛吃得飽,又玩得好呢?石三伢子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小夥伴們組織起來,一夥人放牛,一夥人采野果子,割青草。然後,把牛拴起來,讓它們吃割來的青草,小夥伴們就可以做游戲,講故事。
一次&uot;勝利的&uot;
石三伢子在10歲的時候,為了反抗父親和老師,曾經離家逃學。32年以後,年的秋天,在陝北一個窯洞里接見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時,曾經有趣地把那次離家逃學稱作&uot;勝利&uot;。
這是怎麼回事呢?
石三伢子家門口有兩口池塘,有一位叫鄒春培的老先生在池塘的南岸開了一個私塾,私塾建的像一個祠堂,青磚灰瓦,四個屋角上都有一個高高的風火垛子,蠻氣派。私塾辦在了廂的樓上,只有七、八張桌子。
這一年是年,石三伢子滿17歲。毛順生把兒子從唐家坨接回家,准備送石三伢子去私塾念書。
石三伢子到了私塾見過鄒先生,就對著孔夫子的牌位磕了3個頭,就算拜了師。
鄒春培老先生對孩子有名的嚴厲,經常打手板、打、揪耳朵、罰站、罰跪。那時候的老師都信奉&uot;不打不罵不成材&uot;、&uot;棍棒底下出好人&uot;。可是,石三伢子因為聰明好學,從來沒有挨過板子。
鄒老先生挺喜歡石三伢子,可是,不喜歡他的倔勁。你看別的孩子,總是大聲的朗讀,聲音一個比一個高。可是,石三伢子念書,總是不出聲,鄒老先生以為他不好好學。可是,讓他背書的時候,他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
一天上課的時候,鄒先生讓石三伢子背書,按規矩,背書要站起來。可石三伢子說什麼也不站起來,就要坐著背。他說:&uot;先生坐著,我也坐著!&uot;鄒老先生拿他沒辦法。
年夏天,石三伢子10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
這一天,鄒老先生要去吃生日酒,讓學生們自己念書。
七八個學生坐在屋裡,念著念著不耐煩了。正是三伏天,熱得不行,坐在木樓上就像在蒸籠里。有人提議到樹林里捉斑鳩,還有人提議到稻田裡捉泥鰍,而石三伢子提議到池塘里去洗澡,又涼快,又可以學游泳。大家聽了都贊成。幾個孩子衣服跳進了池塘。有會水的,不一會兒就游到了池塘中間,不會水的,就在池塘邊洗澡。天氣很熱,孩子們在水裡越玩越高興。
就在幾個孩子在池塘里玩得高興的時候,鄒老先生吃酒回來了。他看到學生們在池塘里玩水,非常生氣。
幾個學生被叫到了屋裡在孔夫子像前罰跪,混身水淋淋的嚇得戰戰兢兢。石三伢子偏偏不跪,說:&uot;洗澡是我帶的頭,要打就打我吧!&uot;
鄒老先生氣得火冒三丈,舉起二指寬的竹篾片就要打,石三伢子一轉身跑下了樓。鄒老生氣得混身發抖,追下了樓,學生們也跟著跑下了樓。
鄒老先生一口氣跑到了毛家。毛順生正在和僱工們一起舂米,見鄒老生氣呼呼地跑來,不知怎麼回事。鄒老先生喘著氣,大聲地對毛順生嚷道:&uot;你們家石三伢子不得了啦,我教不了了!&uot;毛順生歷來家教很嚴,一聽兒子在私塾不好好學,帶頭鬧事,氣得大聲說道:&uot;這還了得!&uot;他抓起一根楠竹丫子,和鄒老先生一塊跑到私塾,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楠竹丫子向石三伢子抽去。石三伢子一躲,回頭就跑,毛順生哪裡追得上他,急得直跺腳,罵道:&uot;畜生!你往哪跑!看我不打死你這沒王法的東西!&uot;
石三伢子知道,父親的脾氣比鄒老先生還暴躁,他不敢回家。這時候,回到家裡,肯定要挨一頓打,連母親也勸不住。
石三伢子拚命地跑,決定不回家了。
石三伢子跑了出來,可是,到哪兒去呢?
他想去外婆家,一想不行,父親肯定會找到他。
他漫無目的地走著。他想如今皇帝廢除科舉,省城長沙、湘潭都有洋學堂,洋學堂里不讀四書五經,不打板子,何不去看看。想著想著,就決定去湘潭,看一看洋學堂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石三伢子不停地走著,當空日頭照著熱得直流汗,也沒有戴草帽,也沒穿草鞋,光著腳板在發燙的碎石路上奔跑。兩只腳燙得又疼又癢,一瘸一拐的,真不好受。
石三伢子不聲不響地走著,也不敢問路,怕人家知道他是逃學出來的。他走了三天,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只看見崇山峻嶺,青翠的松樹和竹林,稀稀落落的屋。和上屋場的一樣,哪裡是湘潭呢?
三天了,幸好一些好心的阿婆和大嬸們給他飯吃,留他過夜。可是,什麼時候能到湘潭呢?
這一天,石三伢子又奔跑了一天,眼看天就要黑了。太陽落山了,晚霞散盡,天空出現了幾顆星星,很快天邊也掛上了一輪峨嵋月,遠處,一隻貓頭鷹咕咕地叫著,他有點著急了。上哪兒去過夜呢?
正在石三伢子著急的時候,他在拐彎的地方隱隱約約看到一個人影。他壯了壯膽子走上前去,一看是位老爺爺,推著一輛裝滿木柴的木輪車,車輪子陷在一個坑裡。老爺爺怎麼用力車子也上不來,累得直喘粗氣。
石三伢子跑過去,說:&uot;老爺爺,我幫你推車吧!&uot;老爺爺一看,是個孩子,說:&uot;看你像個念書的,你有力氣推車嗎?&uot;&uot;老爺爺,你喊子吧,試試看!&uot;
石三伢子雙手抓住木輪車前面的橫梁,用勁拉著車。老爺爺喊起韶山沖的子,終於把車拉了出來。
老爺爺十分感謝石三伢子,笑地向他,為什麼天這么晚了還趕路。石三伢子一五一十說了原由。老爺爺聽了哈哈大笑,告訴他,你走了三天三夜也沒走出韶山沖。這兒離你們家只有8里路,老爺爺說著一指:&uot;你看,那不是韶峰嗎?&uot;
石三伢子借著月光一看,前面果然是一道藏青色的波浪形山谷,那最高的山峰像一把鈍刀直指天空。那不就是韶峰嗎?
石三伢子幫助老爺爺把木柴推回了家,在老爺爺家裡美美睡了一宿。
天亮了,太陽升起。老爺爺慈祥地說:&uot;你快回家吧,你們家裡到處在找你。&uot; 石三伢子說:&uot;我不能回去,回到家裡父親會打我的!&uot;老爺爺說:&uot;不會的,你父親已經託人帶了話,只要你回家就不再打你,鄒老先生也說,只要你發奮讀書,以前的事就不再提了。&uot;
老爺爺還耐心地勸石三伢子:&uot;快回家吧!你才10歲年紀,翅膀還沒長硬,是飛不出韶山的!&uot;
石三伢子回到了家裡,父親真的沒再打他。父親和鄒老先生對他的態度都溫和了許多。
這就是10歲的時候逃學的故事,他自己後來稱為&uot;一次勝利的&uot;。
不愛經書愛&uot;雜書&uot;
石三伢子跟鄒春培老先生讀了兩年半私塾,為以後學習古文打了基礎,還是非常感激鄒老先生的。湖南解放後,曾打聽鄒老先生的下落,可惜鄒老先生已經離開人世。年,曾接鄒老先生的兒子鄒普勛在住了一個多月。與鄒普勛還記起一塊洗澡的故事,兩人不禁哈哈大笑。
年秋天,轉到關公橋私塾學了半年,老師是周少希。年秋天,又到井灣里私塾,老師叫毛宇居,又叫毛澤啟。
毛宇居是的族兄;毛宇居比大12歲,寫的一筆好字,做得一手好文章。
這時是13歲的翩翩少年,先後讀了4年私塾;對&uot;四書&uot;、&uot;五經&uot;已經不愛讀了。
從同窗好友那裡借來一本《水滸全傳》,梁山泊好漢們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他。上課的時候怕老師發現,便把《水滸全傳》上面放一本《論語》,當老師走過來的時候,就裝作認真讀經書的樣子,老師走開以後,他打開小說,用這種辦法,他找來好幾本小說看,許多同學也都仿效,班裡出現了讀小說風。
時間長了,周宇居終於發現學生上課都在看小說,很是頭疼,禁止吧,也不好辦,把小說都沒收,狠狠處罰這些學生,罰跪、罰站、打。都是十三四歲的少年,這樣做也不妥。他知道石三伢子逃學的事,如今再打他一頓,他還不鬧個天翻地覆? 於是,毛宇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看見。只是每天給石三伢子多點兩頁書,他自然沒時間再多讀小說。
開始背書。毛宇居首先喊道:&uot;:背書!&uot;
石三伢子知道老師會來這一手,早有準備,站起來,挺起胸膛,滔滔不絕地一會把書背了下來。屋子裡靜悄悄,毛宇居也出乎意料,聽得出了神。心想:到底聰明過人,過目不忘,將來要成大器。
雖不愛讀經書,卻對老師毛宇居非常敬重。全國解放後,他還與毛宇居多有來往。年6月25日,回到闊別32年的家鄉,用自己的稿費置辦了七桌酒席宴請家鄉父老,毛宇居也在被請之列。親自向毛宇居敬酒,毛宇居慌忙站起,說:&uot;主席敬酒,豈敢豈敢!&uot;爽朗一笑,大聲說道:&uot;敬老尊賢,應該,應該!&uot;
後來從毛宇居那裡回到了家,父親毛順生就讓他在家裡作田。毛順生非常能幹,已有22畝田,還兼作生意,人手不夠,回來不正好嗎?
從小沒少干農活,可是,總忘不了讀書。一天勞動下來,本已很累,但每天晚上,總是點上桐油燈看起了小說。一本《西遊記》一打開,總放不下,滿腦子里都是一猴子跳來跳去。
毛順生發現的屋裡半夜還有燈光,就「早點睡吧!一盞桐油要好幾銅板呢!」捨不得放下小說,就用被單把窗戶檔上,不讓燈光漏出去。
白天干農活,晚上看書,半耕半讀,兩年中讀了十幾本小說。他自己沒錢書,就跟親戚朋友借著看。他非常喜歡那些愛國的有本事的人物,像李逵、魯智深、武松、岳飛,諸葛亮、孫悟空……,特別痛恨那些奸臣,像秦檜,蔡京、高俅等人。他還發現一個問題,那些小說中,主要的角色都是王公、貴族、官吏、公子哥,為什麼沒有受苦的人,沒有農夫工匠呢?他希望,有一天農夫工匠成為小說里的主人公,把農夫工臣們寫成英雄豪傑。
自學在定王台圖書館
在十歲之前,曾先後在幾個私塾,還有湘鄉私小學和長沙第一高級中學讀書。但他覺得雖然學了不少知識,開闊了的眼界,但是,不論私塾也好,學校也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滿足他。
年7月,下決心退學自修。他每天都到長沙定王台湖南圖書館去借書自學。從他的住地湘鄉會館到定王台有三華里路。那時候,沒有公共汽車,步行去定王台,早出晚歸,早上第一個到,晚上最後一個走,中午出來兩塊米糕充飢,堅持不斷。當時,有一個對的刻苦自學非常敬佩,後來在的影響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在回憶這段情況時說,那時候,我們圖書館每天早上一開門就「歡迎」,因為他每天必到,也來得最早,而且在外面等候多時了,每天下午關門,要&uot;歡送&uot;,因為他走得最晚,不攆他,他還不走。在後來回憶這一段生活時也說:&uot;那時進了圖書館,就象牛闖進了菜園子,嘗到了菜的味道,就拚命地吃&uot;
一生酷愛讀書,在湖南圖書館他廣泛閱讀中外名著,的,歷史的,文學藝術的,哲學,詩,神話,幾乎什麼書都讀,對他以後走上革命的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他讀了許多西方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重要代表作,什麼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嚴復譯著的《天演論》等許許多多著作。這些書就不一一介紹了。通過自學這些書,在思想上受到最大影響的是進化論的思想。以前的學者宣揚的是&uot;天不變,道亦不變&uot;,&uot;今不如古&uot;的思想,而接受的西方思想的最大影響就 是&uot;物競天擇&uot;,&uot;優勝劣敗&uot;&uot;世道必進,後勝於今&uot;。這主要的意思,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一切都在變化,也就是&uot;與時俱進&uot;的意思。
在湖南圖書館自修時期有一件事對的影響非常大,就是在這里第一次看到一張世界大地圖,這張世界大地圖叫做《世界坤輿大地圖》。
讀過許多書,上過小學,中學,當過兵,但從來沒有見過世界地圖。他知道世界很大,10歲時離家走3天沒走出韶山,但世界到底有多大?他不知道。他在湖南圖書館每天都要經過這張世界大地圖,不知看了多少遍,感慨萬千。過去認為湘潭很大,湖南很大,中國被稱為天下,那就更大,但是從這張世界大地圖上看到中國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就更小。湘潭在地圖上都看不到,甭說韶山了。世界真的太大了。特別是,從世界大地圖聯想到,世界那麼大,人也多得很。那麼多的人,他們都是在怎樣生活呢?從他親身經歷看他周圍的人,很多都生活得很苦,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在受著統治,受著剝削。他認為這非常不合理,他認為應該改變。要改變就要消滅人剝削人,人人的現象,而這種變化不會自己發生,就要進行革命。在的思想上,從青年的時候就樹立了消滅剝削,解放大眾,為謀幸福的思想。他在那時候就想到,青年的責任重大,要為全中國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奉獻自己全部的力量,這是非常不簡單的。一幅世界大地圖,使18歲的胸襟寬闊,立下鴻鵠大志。
當時的湖南圖書館建在定王台。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定王台是怎樣一回事。
相傳西漢景帝與寵姬的侍婢生一兒子,叫劉發,劉發被封為定王,其封地遠在長沙。定王劉發在長沙常思念母親,就派人將長沙的大米遠運長安,再從長安運回泥土。時間一長,運回的泥土就堆積起來,築成一座高台。定王每天登上這個高台遙望西北方,思念自己的母親。後人就把這個高台稱為定王台。天長日久,定王台不復存在,清朝末年,這里蓋了一棟兩層的小洋樓,辛亥革命後在這兒辦一個湖南圖書館,就是毛澤常去看書的地方。年,一場大火將圖書館燒毀,戰爭勝利後,這里修建了一個小學叫定王台小學,到了年,為紀念常在這里自學,又重建了長沙圖書館。
堅持鍛煉身體
&uot;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uot;,這是毛主席經常引用的一句名言。他主張一個人要德智體全面發展。他認為,一個人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豐富的知識,還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擔當中國和世界的重任。
毛主席從學生時代開始就非常重視鍛煉身體,一輩子堅持鍛煉身體,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這里主要講幾個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范上學時刻苦鍛煉身體的故事:
毛主席在12歲的時候曾經得了一場大病,開始體會到身體的重要,後來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時,他特別重視鍛煉身體,經常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並且把鍛煉身體與磨練意志結合起來。
每天堅持冷水浴。
第一師范校門口有一口水井。毛主席的老師楊昌濟天天堅持在這里進行冷水浴,也盡力仿效。每天,天剛蒙蒙亮,就起床穿一短褲來到井旁,他一桶一桶把水吊上來,從頭澆到腳沖洗全身,然後用毛巾擦乾,擦了又淋,淋了再擦,直至擦得混身通紅為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堅持。
洗冷水浴堅持多年,解放後,他年歲大了,洗澡時還用溫水,不用熱水。他對人說:&uot;一個經常注意鍛煉身體的人,便不會為風雪的寒威所嚇倒。我練習過冷水浴,現在年紀雖然大了,冬天也還可以不用熱水洗澡,小小的寒凍也還經得住。鍛煉的確是重要的事情。&uot;
一生喜歡游泳
非常喜歡游泳,可以說一輩子堅持游泳。
韶山沖,家門口有兩個水塘,這是毛主席小時候經常游泳的地方,打水仗,游泳,曾給他無窮的樂趣。
在第一師范上學時,學校前面就是小面很寬的湘江,更是游泳的好地方。每年5月到10月,和幾個同學幾乎每天都到湘江游泳,還橫渡湘江。到了冬天,許多人都不敢下水,和幾個夥伴還堅持冬泳。年3月,游泳家,上海《教育》主編李石岑來長沙,還專門請他到湘江水中教授游泳技術。當時,還寫過一首有關游泳的詩,可惜已經失傳,只留下了兩句:&uot;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uot;。到了七十歲,還橫渡長江,真了不起。
風浴,雨浴,日光浴,空氣浴,也是喜愛的運動。從第一師范前面過了江就是嶽麓山,這是和夥伴們進行風浴、雨浴、日光浴、空氣浴的好地方。他們游過湘江,躺在烈日照射的沙灘上伸展開身子進行日光浴,遇到暴風雨,他們不去躲避,反而在大風大雨中奔跑呼叫,這叫風浴和雨浴,登上山峰,迎風高,這叫空氣浴。
野外露宿。經常邀集幾個同學到妙高峯君子亭和嶽麓山、愛晚亭附近露宿。他們盡情的遊玩,盡情地高談闊論,夜深人靜了,他們分散開在枯柴雜草中露宿。 有一天早晨,幾個遊人看到廟旁露宿著一個人,頭腳都用報紙蓋著,因為夜裡蚊子多,遊人吵醒了露宿的人, 收起報紙就走開了,這個人就是。
經常與同學結伴長途步行鍛煉身體,他曾和蔡和森步行考察洞庭湖周圍的農村和肖子升到湘中五縣游學,步行數百里。
不僅自己刻苦鍛煉身體,還帶動組織同學們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他擔任學校學友會總務兼研究部長時,就組織過游泳,有百餘人參加。當時還寫過一篇研究體育的文章叫《體育之研究》,對體育運動進行深入的探討,把身體喻為&uot;載知識之車&uot;,&uot;寓道德之舍&uot;。他還提出強國必須重視體育,成才必須德智體全面發展。
全國解放後,毛主席仍然非常重視體育。在他的領導下,我們國家專門成立了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並親自題詞:&uot;發展體育運動,增強體質&uot;。
以上我們簡單介紹了毛主席刻苦鍛煉身體的幾個小故事,同學們聽了以後,也要從小好好鍛煉身體,將來才能為實現小康,建設國家做貢獻。
最後,我想引用毛主席的兩段談話,說明他老人家是多麼重視體育鍛煉,我們要好好學習。
毛主席在和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的談話中有這樣一段:
我們也熱衷於鍛煉身體。在寒假裡,我們徒步爬山越野,繞城涉水。如果下雨,我們就脫去襯衣,稱為雨浴,烈日炎炎時,我們也脫去襯衣,稱為日光浴,在春風里,我們大嚷大叫,稱之為一項新運動項目&uot;風浴&uot;。寒霜降臨時,我們露宿野外,甚至在十一月份到冰冷的江中游泳。所進行的這些活動都美其名曰&uot;鍛煉身體&uot;。也許這么做有助於練就一副強健的體魄。日後,我在南方的轉徒征程,以及從江西到西北的長征中,極其需要這樣的一副體格。
年,毛主席在接見湖南的幾位教育界人士時,也談到進行體育鍛煉的好處。他說:&uot;我認為有志參加革命的青年,必須鍛煉身體,不去鍛煉身體的人,就不配談革命。大家不是讀過《紅樓夢》嗎?《紅樓夢》中兩個主角,我看都不太高明。賈寶玉是闊家公子,飲食起居都需要丫頭照料,自己不肯動手;林黛玉多愁善感,最愛哭泣,只能住在大觀園的潚湘館中,吐血,鬧肺病。這樣的人,怎麼能革命呢?你們辦學校,不要把我們的青年培養成賈寶玉和林黛玉式的人。
我們不需要這樣的青年,我們需要堅強的青年,身體和意志都堅強的青年。
徒步游學: 讀&uot;無字書&uot;
年青的不但認真學書本,還經常出去徒步游學,讀&uot;無字的書&uot;。用今天的活來說,就是向社會學習,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游學,簡單地說就是一邊旅遊一邊學習。在游學中學到了不少書本上沒有的活知識,了解社會,了解百姓,從而立下了改造社會,造福的大志。
有一次,從《民報》上看到一條消息,說的是兩個青年&uot;徒步游全中國。他們已經走到了不遠的打箭爐,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四川康定。
看了這條消息非常激動,也非常羨慕。可是他一沒有錢,二沒有時間,他很想出去走走,看看,向社會學習,向民眾學習,於是在年夏天,他找到了在私小學上學時的同學肖子升一起商量。要去游學。
肖子升這時已經當了小學老師,一聽要邀他一起去游學,就高興地答應了。還有一個叫肖蔚然的也答應和他們一起去。
三個人商量好,第二天一早就出發了。他們換上草鞋,每人只帶一把傘,一個布袋子,裡面裝著換洗衣服、毛巾、筆記本,毛筆、墨合。出了長沙的小西門,一路上看到的是河水青青,滿山蒼翠,很是高興。
他們首先到了寧鄉,在一個叫王熙的同學家住了兩個晚上。
在寧鄉的兩天他們幹了些什麼呢?
他們拜訪了勸學所,相當於現在的勞動敬養院;給所長寫了副對聯;
游歷了香山寺,到附近的宋家潭,找農民宋冬生了解農村的一些情況。
給一位老翰林寫一首詩,換了40個銅板;
經過回龍山給白雲寺的和尚送了對聯,在黃材鎮給一些店鋪寫了招牌,了解了當時的情況;
又到了同學何叔衡的家,看到他們喂養的大肥豬和整齊茂盛的大菜園。
在去梅城的路上,與肖子升露宿在河堤上。他們找來兩塊又大又平的石頭當枕頭,風趣地說:&uot;沙地當床,石頭當枕,藍天為帳,月光為燈&uot;,還指著一棵老樹說:&uot;這就是衣櫃&uot;,順手把包袱和雨傘掛在了老樹上。
到了益陽縣城,他們想起原來一師的一位老師張岡鳳,現在當了縣長,就表演了一場&uot;乞丐訪官吏&uot;的喜劇。他們穿著草鞋短褂來到縣衙要見縣長。年輕的衙役要把他們哄走,大喊:&uot;滾開&uot;!他們倆就坐在衙門口的石凳上不走,擺出一副見不到縣長不罷休的樣子。年輕的衙役要把他們抓到大牢里,一個年長的衙役通報縣長……
一個多月時間的游學,途經5個縣,行程近千里,回去以後寫了許多筆記和心得,一師的同學和老師們看了都贊譽是&uot;身無半文,民憂天下&uot;。和肖子升開還穿著草鞋短褂到照像館歸照了一張照片留作紀念。
這樣的游學,還去了多次,收獲很大;了解了社會,觀察了民情,對他以後進行革命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❷ 山水,鄒先生以偏正詞解釋為山上的水,以此為例,觀音山就是觀音的山!但是,觀音的山=觀音山
這兩個不同的,山水中的山和水是並列的,不是誰修飾誰。觀音山是觀音修飾山。但不是觀音的山,是和觀音有關的山。
❸ 我憑什麼委屈鄒先生來滿足自己英文怎麼寫
我憑什麼委屈鄒先生來滿足自己?
英文翻譯:Why should I wronged Mr. Zou to satisfy myself?
重點詞彙釋義:
Why should I:我為什麼; 我憑什麼
wronged:被委屈,被傷害,被錯怪; 不公正對待,冤枉( wrong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 )
Mr.:先生
satisfy:使滿意,滿足; 使確信; 符合,達到; 消除; 履行
myself:我自己
❹ 雍正王朝鄒先生誰演的
根據您的提問應該是:
1.《雍正王朝》鄔先生:扮演者:李定保
2.生平簡介
鄔思道,一名斯道,字王露,清代紹興人。鄔思道好讀書,屢試不中,因家貧,只得以游幕為生,寓居河南開封,也就是紹興師爺,腿有殘疾。
3.歷史原因
在清朝出現大量的師爺和幕賓,官員拿錢聘請「師爺」,全靠師爺來處理公務的現象,確實是清代政治的一大特點。這種師爺的正式稱呼是「幕友」,或者叫「幕賓」、「幕客」、「幕僚」。在清朝各種大大小小的政府衙門里,都有幕友參與政務,幫助官員處理各項公務。就清代1358個縣、124個州、245個府與18行省的布政司、按察司、巡撫、總督每個地方衙門,以及朝廷六部、大理寺、理藩院、詹事府、都察院等中央機關衙門來看,只要每個衙門請四位師爺,全國的師爺總數就當有一兩萬人之多,形成不亞於正式官僚團隊的龐大群體。鄔先生,也是清朝師爺和幕僚們的一個縮影!
❺ 跑腿公司怎麼做能賺錢
由於電商和物流的大力發展,現在本地跑腿公司也大片大片的冒了出來,但是在一番嘗試之後,大部分人還是黯然收場。真正掙錢的只是一少部分,那麼跑腿公司該怎麼做才能賺錢?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跑腿公司怎麼做能賺錢
1,首先是推廣,跑腿公司的成本最大的無非就是人員成本和推廣成本,如果不在推廣上花費力氣想做起來是非常難的,推廣一個是有效推廣,要先確定適用人群,比如訂餐就是商場,寫字樓,網吧,學校等人員集中的地方,掛號肯定是醫院,家政就是高檔小區,還有一種是廣泛撒網,貼吧,QQ群,微信,58,趕集,各種渠道,為的就是擴大知名度,病毒式營銷,就像腦白金一樣,讓人一送禮就想起腦白金。
2、訂單不穩定,因為跑腿業務受眾較小,好多跑腿公司沒有穩定的客源。也沒有維護客戶的渠道,導致訂單成為有一單是一單,不能形成長久。
那接下來,跑腿怎麼做,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來源呢?可以從哪些方面多做一些延伸你額?下面,我說下我的個人想法哈,若是說得不好,希望大家勿噴哈~~
1、首先我覺得跑腿業務最好從餐飲做起,因為吃飯是剛需,是一個高頻次的消費,如果這塊做好了就可以實現盈利了。特別是近兩年網路訂餐火熱,這塊的訂單暴漲。對配送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吸引點。
2、最好建立一個自己的平台,讓客戶通過你的平台訂餐,為什麼要建立自己的平台,因為這樣可以積累客戶。如果你只是幫別人配送,那你一直也就是一個配送員,因為你的合作商家只是餐廳,沒有自己的客戶,你只是幫他配送。你要是有自己的平台,消費者從你的平台下單,你就是不止有商家,還有消費者,當平台上消費者多起來,需求也就多了,你在涉及其他服務,去和蛋糕店談合作,鮮花店談合作,家政,水果,超市等等。用三餐美食盟主多店系統就可以搭建一個自己的本地平台,合作商戶就可以用三餐美食的無線列印機接收訂餐,也可以用手機APP接單,配送員用快跑者配送系統,來調度訂單配送。
創業想要成功,首先要活下來,先選定一個可以有穩定收入的來養活團隊,增加粉絲,再去擴展業務,如果一開始就選擇一個低頻次的方向來發展,很有可能還沒等到盈利團隊就先死了。
如何做一家很酷的跑腿公司
我偶爾看到一條新聞,美國有家公司Magic,號稱只要你出得起錢,這個公司能滿足你一切的需求。
大家都知道哆啦A夢,不管需要什麼,只要和哆啦A夢說一聲,它都能為你解決,美國這家公司簡直就像哆啦A夢一樣,聽起來真是一家神奇的網站。
這家公司的官方網站非常簡單,只有一個電話號碼配上一行文字:“不管你需要什麼,試著給這個號碼發個簡訊吧,我們都可以為你解決。”
不管你是半夜想點一份夜宵,還是緊急訂購一張機票,或者給遠方的朋友送一份生日禮物,甚至你想第二天早上在自家門口看到一隻神獸羊駝,只要你能承受得起Magic對你的要求估計的價格,這個公司都能完成你的願望。
用戶使用時會要求綁定信用卡等信息,只需和它說出你的要求,Magic會反饋一個估價以及它的方案,如果你認為價格合理且對Magic為你提供的解決方案感到滿意,你就可以選擇確認,你的賬戶就會自動付款,Magic也會立即著手完成你下達的訂單。
原來這家神奇的網站就是一個跑腿網站,說到跑腿公司,大家並不陌生,這幾年全國各地都有人從事跑腿業務。
但大多數跑腿公司運營都不太好,深圳成都等多家跑腿公司都經營不下去了。
一家跑腿公司老闆鄒先生表示:“這行太難,有時好幾天都沒有一個單,人就會發慌;有時候有單了,但是任務又很刁鑽,不好完成。”
成本高導致收費也高,不少客戶一聽說南山到福田收20元就皺眉頭,因為一般的快遞是8元到10元。盡管公司一再保證點對點的服務質量高,客戶還是再三猶豫。
跑腿公司還面臨來自其他行業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比如快遞公司,就可以替代單純的跑腿業務,價錢還比跑腿族便宜許多,再比如送花,很多鮮花公司現在都有了送花服務。
跑個腿辦點事到底值多少錢?國內的跑腿公司一般一小時20元到30元,其他按照時間、路途、任務性質等再增加,這種收費確實利潤很低,難怪許多跑腿公司運營艱難。
而美國這家跑腿公司Magic的許多做法就讓我們眼前一亮,首先是號稱能滿足一切需求,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好奇心,當然這有個前提,只要你付得起錢。
也就是他們有單方面的定價權,比如你想要Magic幫你摘星星摘月亮,也許Magic會回復你:“沒問題,我們會安排你參加航空旅行,這種服務美國已經有了,你必須在去之前參加為期幾個月的訓練,這段時間的吃住,訓練,以及旅行費用大概是多少,看著這個天文數字,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默默結束對話了。
除了這種單方定價權,Magic的使用和付款都很方便,注冊後只要給一個號碼發簡訊說明要求就可以了,他們會回復你合適的方案和價格,如果同意,會自動從關聯的信用卡中付款。
Magic本質上就是一家跑腿公司,但他們可能只需要很少跑腿的員工,甚至並不需要跑腿的員工,可以把他們看成一家服務方案解決商。
Magic連接用戶和提供服務的公司,當你提出你的要求時,Magic就會幫你聯系這類的公司,找到最適合你的方案,然後提高一點價格給你做出反饋。
許多創業者也許可以從Magic身上學習,做一家類似的跑腿公司,不需要僱傭一個專門跑腿的員工,只需要為用戶找到性價比最高的合適的方案,並找到執行方,然後加一些錢,提供給有需求的用戶。
而且還能從中發現一些商業趨勢和機會,比如這個區域的訂比薩餅或者找兒童攝影的需求很多,那在這兒開一個比薩餅店,或者開一個兒童攝影館也許就是個不錯的生意。
除了可以自己再創業,也可以把這些數據賣給有需求的人,這樣跑腿公司就變成大數據咨詢公司了,是不是很有前景呢?
❻ 尊敬的鄒先生,您好!截止1:35分。您已經有90分鍾沒有和你的小寶貝聯系了。恭喜
他的意思是他已經好久沒跟你說話了,你好久都沒聯系他了。
❼ 新中國成立後有哪些名人,他們又有哪些故事.
1、毛澤東
親手幹才算自己的勞動
1942年年底,轟轟烈烈的延安大生產運動開始後,毛主席更忙了。他有個習慣,喜歡晚上辦公,有時一忙就是一個通宵。這樣,毛主席的睡眠時間就越來越少了。大生產運動期間,他常常忙一晚,第二天下午照例還要和中央機關的同志們一塊去參加勞動。
那時,熊雲在中央機要科當譯電員,他們跟主席一塊住在棗園。棗園有一排窯洞,用兩道牆隔成了三個院,主席住在北邊的院內,機要科住在中間的一個院里。
機要科的同志們見主席工作那麼忙,休息時間卻那樣少,很擔心他累壞了身體。趁主席到地頭去的當兒,他們幾個機要員一合計,就搶著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幫他挖地。
主席慈祥地笑笑,望著他們這一幫十六七歲的小青年,擺手示意不讓他們幫助,並說:「你們挖的地,不算我的勞動,親手幹才算自己的勞動。」
就這樣,毛主席用了幾個下午的時間,親手挖了兩畝多地,並在地上澆了水,上了肥,種上了西紅柿、辣椒等蔬菜。綠油油的蔬菜、豐碩的果實綴在枝頭上,把棗園的後山坡裝點得更加美麗了。
中央機要科的同志們,望著這豐收的景象,十分感慨,因為在這塊土地上,灑下了毛主席辛勤勞動的汗水!
2、周恩來
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里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 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著、讀著,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著白花花 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 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著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
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說。
「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 蔣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
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 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
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 「不,媽媽,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說服了陳媽媽,連忙 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裡,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
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一把奪過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 「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著眉頭認真地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說著,周恩來白嫩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這止。
3、朱德
朱德有個侄孫,不太安心在農村工作,曾幾次寫信給朱德,請求朱德把他調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絕了。後來這個侄孫參了軍。一次從東北回老家探親,途經北京時去看望了朱德。
朱德對他說:「你參軍了,咱們是革命同志關系,而後才是其他關系,你要遵守部隊紀律,好好學習,嚴格訓練,努力進步。」
幾年後,這個侄孫臨近復員時到北京請求朱德幫他在城裡找個工作,朱德說:「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帶頭執行,不能有半點特殊。你在部隊入了黨,共產黨員更應該服從組織紀律。
儀隴縣天地廣闊,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組織安排,無論幹啥都要干好。」這個侄孫聽從了爺爺的教誨,愉快地回到了家鄉,當地政府安排他當了公社的放映員。
4、賀龍
賀龍從小喜歡練武,還常與村童玩沖殺打仗之類的游戲。村裡有個惡霸想試試賀龍的膽量,就乘賀氏父子與他同桌吃飯之機在桌子底下放了一槍。他滿以為這突然的槍響會把賀龍嚇個半死,可是年僅七歲的賀龍處之泰然,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從此,賀龍的豪膽在鄉里出了名。
5、劉少奇
新中國成立後,劉少奇作為國家的高級領導人,時時處處都能以一個普通群眾的身份來嚴格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子女、親屬,從未有過任何特殊,充分體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高風亮節。
員怨緣怨 年,劉少奇在海南島休假。有一天,一個廚師跟秘書說:
「少奇同志生日快到了,要不要給他稍微改善一下伙食?」秘書想了想,說:
「可以嘛,給他多做一兩個菜,稍微改善一下。」
二人的談話碰巧被剛走過來的一位當地工作人員聽見了:「這么大的事情是該好好慶賀一下。」
秘書急忙道:「可別搞什麼慶賀,少奇同志最煩搞這一套了。」那位同志聽了,笑著說:「這是我們的一片心意。少奇同志愛護人民,人民也尊敬和愛戴他嘛!」
秘書見這人十分認真,急得連連搖頭擺手,「不行,不行,你還不知道少奇同志的脾氣,這種事情鬧大了,我們准挨批。」那人見秘書急成這樣,說了聲算了,又扯了些閑話,就走了。
大家都知道了少奇同志的作風,所以生日那天和往常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就在那天下午,當地一個工作人員送來一塊用紅絲鑲嵌著一個「壽」字的大蛋糕。
送蛋糕的人說:「我們知道劉主席不喜歡大張旗鼓地慶生日,所以,這塊蛋糕,算是我們海南人民對劉主席的一片敬意。」說完,也沒等回答,扭頭就走了。
這可給大家出了個難題,收吧,誰敢收?不收吧,這是當地人民的一片心意,怎麼辦?
這事終於被劉少奇知道了。果然不出人們所料,少奇一聽說此事很生氣,不但讓把蛋糕拿走,又叫來王光美同志,問她是否知道此事,為什麼沒有制止……這天下午,因劉少奇不高興,大家也都很不安。
直到晚飯的時候,劉少奇的氣才消了一些,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蛋糕你們拿去吃吧,以後可要注意啊!我們黨的幹部,只能是人民的公僕,不能當官做老爺,這樣做像什麼嘛!」
事情過去了,蛋糕誰也沒吃,誰也吃不下,可劉少奇的教導卻深深地刻在大家的腦海中。
劉少奇就是這樣,從不因為自己是國家主席而有過任何特殊,對子女、親屬更是嚴格要求。他經常召集家人召開家庭會議,以教導他們不搞特殊化。
❽ 用英語詞語說:鄒先生!我會想你的
鄒先生!我會想你的
Zou Xiansheng! I'm going to miss you.
鄒先生!我會想你的
Zou Xiansheng! I'm going to mis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