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聖誕節都流行什麼甜點呢葡萄牙聖誕必備甜品有哪幾種
油炸甜點
葡萄牙人在聖誕節期內會吃很多油炸的甜點,這種甜點關鍵調料大多都包括小麥麵粉,生雞蛋,糖和桂皮粉。葡萄牙人常吃的油炸甜點有「filhós」,這是一種香濃的傳統式油炸式油酥餅小點心,表層撒有一些白砂糖和桂皮粉。
除傳統式王者蛋糕外,近些年也是有店家市場銷售朱古力王者蛋糕,無形中王者蛋糕和女神蛋糕(BoloRainha)。因為製作流程較繁雜,不太建議親手做,直接到商場或蛋糕店買現成吃就好啦!
葡撻
蛋黃酥是葡萄牙最著名的食材之一。哪怕是在我們國內,也經常會可以聽到葡撻的大名,而我們在KFC吃到的蛋黃酥便是葡撻的改進版。
葡撻始於葡萄牙北京首都里斯本,在葡萄牙的幾乎所有的咖啡廳里都可以找到它,它還被選為「葡萄牙7大美食驚喜」之一。
馬介休
這也是正宗的葡國菜,本身就是鱈魚乾和鹽腌銀鱈魚。在葡萄牙,有關馬介休的烹制方法很多,本地有一種有意思的觀點,一年365天能夠採用不同的方式烹制馬介休,並且遠不止。絕大多數葡萄牙菜單欄上都最少包括一份馬介休菜式。主要有鮮奶油馬鈴薯馬介休、食用橄欖油馬介休和玉米麵包馬介休。油炸鱈魚球是馬介休最熱門的作法之一,它要用鹽腌銀鱈魚和馬鈴薯製成的油炸圓球。這一道特色小吃多見於葡萄牙的咖啡廳里。
② 蛋糕打包絲帶的方法
當我們看到蛋糕盒上面的絲帶,很多女孩子會覺得好漂亮,好想學,那接下來就為想學習蛋糕盒絲帶系法的讀者帶來絲帶系法的教學。
包裝的步驟
1、把絲帶的兩頭打一個結。
2、用手按住中間位置,把右側的絲不定期彎成一個圈。
3、把左側的絲帶從上方折起,用右手的拇指按住。
4、從右側絲帶圈的上方繞過,然後從左側絲帶繞成的圈中穿過。
5、原右側的絲帶圈放在左側,左側絲帶繞成的圓中穿過的絲帶放在右側勒緊。
6、把絲帶的兩端修剪成喜歡的形狀,蝴蝶結就完成了。
生日蛋糕
1、生日蛋糕是一道美食,是過生日的必需品,它最早起源於西方,後來才慢慢的傳入中國最早的蛋糕是用幾樣簡單的材料做出來的,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
2、蛋糕種類繁多,比較常見的有慕斯蛋糕、乳酪蛋糕、藝術蛋糕、無糖蛋糕、法式蛋糕、歐式蛋糕、婚禮蛋糕、祝壽蛋糕、巧克力蛋糕、兒童蛋糕、烤芝士蛋糕、冰淇淋蛋糕、奶油水果、經典蛋糕、鮮奶蛋糕、大型蛋糕、凍芝士蛋糕、數碼蛋糕等。
3、生日蛋糕的由來:中古時期的歐洲人相信,生日是靈魂最容易被惡魔入侵的日子,所以在生日當天,親人朋友都會齊聚身邊給予祝福,並且送蛋糕以帶來好運驅逐惡魔。生日蛋糕,最初是只有國王才有資格擁有的,現在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在生日時,買個漂亮的蛋糕,享受眾人給予的祝福。
③ 蛋糕做法
【所需食材】A類:玉米油 70g,牛奶 70g,B類:低粉 80g,玉米澱粉 10g,泡打粉2g,蛋黃5個,C類:細砂糖 70g,蛋清 5個,塔塔粉2.5g,鹽1g,檸檬汁 幾滴 (雞蛋放冰箱里的會更好。)
【製作過程】1.稱量好材料。將蛋黃與蛋白分離,分別裝在無油無水干凈的打蛋盆內,
把A部分攪拌均勻。
2.把B部分粉類過篩,將粉類加入A部分中拌均勻即可,把蛋黃加入拌均(不可攪起均)把蛋清加入拌均。
3.將C部分打發至濕性發泡7-8成,(打到蛋白變得細膩、蓬鬆柔軟時,電動打蛋器換低速打發,打至濕性偏乾性發泡狀態,提起打蛋頭是直立小彎鉤的狀態即可)。
4.取三分之一蛋白霜到蛋黃糊中翻拌均勻。
5.看不見白色蛋黃霜痕跡即可。
6.將蛋黃糊全部倒入剩下的蛋白霜中混合,用刮刀輕快地從盆底向上翻拌混合均勻。7.翻拌好的蛋糕糊是細膩有光澤的。8.將蛋糕糊倒入17cm中空模具中,輕輕震一下。9.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下層,溫度150-155℃,時間30-35分鍾。10.出爐後輕震一下。11.立刻倒扣。12.涼後脫模即可。松軟細膩的蛋糕簡單又百吃不膩~
④ 各種蛋糕的不同含義和做法!越多越好!
按使用原料可分為三大基本類型:
1.清蛋糕(乳沫蛋糕):此類蛋糕所使用的原料為麵粉、糖及少量奶水作為蛋糕的一部分組織外,其主要的原料是雞蛋,它利用雞蛋中強韌和變性的蛋白質,在麵糊攪拌和烘焙過程中使蛋糕膨大,不需依賴酵粉,其與麵糊類蛋糕最大的差別,就是不含任何固體油脂,但為了減低雞蛋過大的韌性在海綿蛋糕中可酌量添加流質的油脂。
乳沫類蛋糕由於使用雞蛋的成分不同有可分為兩類:
A. 蛋白類:此類蛋糕全部以蛋白作為蛋糕的基本組織及膨大原料,如天使蛋糕,主要原料為蛋白、砂糖、麵粉。特點:潔白的,口感稍顯粗糙,味道不算太好,但外觀漂亮,蛋腥味膿。
B. 海綿類:此類蛋糕時使用全蛋或者蛋黃和全蛋混合,作為蛋糕之基本組織和膨大的原料,特點:口感清香, 結構綿軟,有彈性,油脂輕。
海綿又分全蛋打發和分蛋打發:
a.全蛋打發的海綿:
1.蛋溫室加糖(隔水加熱攝氏42度)打發--
2.低筋粉粉過篩拌均橡皮刀拌均--
3.加入其他材料(色拉油,牛奶果汁香精等)--
4.以橡皮刀拌均入模
b.分蛋打發的海綿:(法國海綿)
1.蛋黃+糖鹽(隔水加熱攝氏40度)打發--
2.蛋白打發(乾性)--
3.混合蛋白和蛋黃篩入麵粉--
4.加入其他(色拉油,奶水香精等)--
5.以橡皮刀拌均入模
2. 麵糊類蛋糕--又稱重奶油蛋糕類:此類蛋糕含有成分很高的油脂,用以潤滑麵糊,使蛋糕產生柔軟的組織,並幫助麵糊在攪拌過程中融合大量空氣產生膨大的作用,配方中油脂用量若達到麵粉量的60%以上時,此油脂在攪拌過程中所融合的空氣已足夠蛋糕來烤箱中膨脹,但低於麵粉量的60%時,就需要使用酵粉或小蘇打來幫助蛋糕膨脹。特點:油香濃郁、口感深香有回味,結構相對緊密,有一定的彈性。又稱為奶油蛋糕,因為油的用量達到了100%。
重油蛋糕步驟:
1.油脂溫室軟化+糖鹽打發
2.打蛋器攪拌的同時蛋分n次加入+奶水慢慢加入
3.停止攪拌器轉動篩入麵粉
4.橡皮刀拌均入模子
三、戚風類蛋糕
是混合以上兩種的做法,有的書也說是從分蛋的海綿上演變而來的。改變了乳沫類的組織和顆粒,而且有較濕軟的口感。和分蛋海綿區別在於:戚風裡面一定要有一液體色拉油的,只打發蛋白,不打蛋黃。
主要原料:麵粉、蛋、糖、油、水。特點:蛋香、油香、有回味,結構綿軟有彈性,組織細密緊韌。
簡單步驟:
1.蛋黃+糖+奶水+色拉油等打均勻
2.篩入麵粉
3.蛋白打發
4.取1/3蛋白加入蛋黃糊,再全部混合均勻--
5.倒入烤戚風的模子震出氣泡
三,根據製作的方法分:烘蛋糕和蒸蛋糕
按使用原料、攪拌方法及麵糊性質和膨發途徑:
重油蛋糕:主要原料:糖、油、雞蛋和麵粉;主要膨脹的途徑是:油脂在攪拌過程中進入大量的空氣,而使蛋糕在烤箱內產生膨脹。
例如磅蛋糕
乳沫類蛋糕:
主要原料:蛋、糖、麵粉,另有少量液體油;膨發途徑:蛋類在拌打過程中與空氣融合,進而在爐內產生蒸汽壓力而使蛋糕體積產生膨脹。根據蛋的用量及用法的不同,又可分為海綿類與戚風類蛋糕
⑤ 到那裡學習做西式甜點最好
維也納果仁蛋糕 此蛋糕的主要配料比例是1:1:1:1,在歐洲也叫Pound Cake,意思是每種原料的配比都是一磅。 相傳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蛋糕,當時人們不知道如何烤制面點,廚師把廚房裡現有的各種原料都按照同樣的比例混在一起製作了這款蛋糕,深得食客喜愛。由此,Tinzer Tart名聲在外。現在使用的配方很多是由它演化而生的,例如:大理石蛋糕(Marble Cake)、松餅(Muffins)。此類的蛋糕類似中國的月餅,低溫短時間烘烤,冷卻後密封起來,在保鮮櫃中存放幾日後食用效果極佳。 巧克力沙架蛋糕(Sacher Cake) 巧克力沙架蛋糕 沙架(Sacher)蛋糕是奧地利很經典的蛋糕之一。相傳「沙架」是奧地利一家酒店一個廚師的名字,他這款巧克力蛋糕深受國王的青睞,國王每次光顧都點名沙架先生親手製作,使酒店的名聲也隨之大振,後來酒店也更名為「沙架酒店」(SACHER HOTEL)。現在奧地利生產商們將沙架蛋糕裝進木盒,塗上密封蠟,將蛋糕出口到世界各地。 沙架蛋糕在世界各地一直風行不衰,也流傳著風格不同的配方,加工方法也多種多樣,但是大致方法基本一樣,有人喜愛用草莓醬夾心,有人則偏愛桑果醬夾心,也有人用可可粉和砂糖調醬淋面。沙架蛋糕巧克力味道濃厚,口感松軟,一般使用天然可可脂含量35%以上的高檔巧克力,以確保其品質。 德式蘋果卷(Apple Strudel) 德式蘋果卷 蘋果卷在德國很流行,做法也多種多樣。皮面可以使用起酥面,成品更漂亮,層次更清晰,餡料可以根據不同口味來調整。製作蘋果卷選用的蘋果質地要堅硬,口感酸甜為佳,不要使用綿軟和容易變色的蘋果。食用蘋果卷時要趁熱,如果配上冰淇淋和香草汁效果會更好。 2年前 - 檢舉
⑥ 巧克力熔岩蛋糕做法
巧克力熔岩蛋糕
也稱為心太軟
味道是蛋糕的外層
一個厚的巧克力紙漿將從裡面流出
美味屬於國王級
軟巧克力蛋糕
包裹在一個融化的巧克力醬汁中
口感醇厚細膩
操作卻非常簡單
使用的材料也很容易獲得
你也可以邀請朋友喝茶!
1榛子甘納許
公式:
牛奶巧克力378克
黑色巧克力189克
奶油843克
玉米澱粉21.6克
杏仁醬54克
榛子醬432克
生產工藝:
1、將奶油和玉米澱粉倒入平底鍋,攪拌並加熱至沸騰。
2、將牛奶巧克力、黑巧克力、杏仁醬和榛子醬倒入量杯中,加入「步驟1」,用均質機攪拌。
生產工藝
3、將「步驟2」放入裱花袋中,擠入直徑4cm的硅膠模具中,放入速凍櫃中冷凍硬化。
2巧克力麵糊
黑色巧克力300克
發酵黃油45克
蛋白質228克
蛋白粉3克
細砂糖90克
蛋黃48克
麵粉33克
1、將蛋白質、蛋白粉、砂糖放入攪拌桶中攪拌。
2、將黑的巧克力與發酵的黃油混合,在溫水中融化,加入蛋黃和天使粉,攪拌均勻。
3、分批將「步驟1」添加到「步驟2」中,攪拌均勻。
提示:
1、麵粉可以用低筋麵粉代替。
2、發酵的黃油可以用無鹽黃油代替。
3甘納許
奶油130克
牛奶100克
山梨糖酒精17.5克
冷天粉5克
牛奶巧克力112克
黑色巧克力112克
海螺堂34克
無鹽黃油22克
1、把牛奶,奶油,寒冷的天氣,山梨糖酒精倒入鍋中煮沸,冷卻至70℃。
2、將牛奶巧克力、黑巧克力和海藻糖倒入量杯中,加入「步驟1」,用均質器攪拌,加入無鹽黃油,攪拌均勻,放入裱花袋中。
無鹽黃油應事先在室溫下軟化。
4組合
准備好:
1、在模具里放一張直徑5厘米,高5厘米的烤紙,捲成圓筒狀。
2、將巧克力麵糊放入裱花袋中,用烤紙將其擠入環模中,直至其充滿3%。
3、用竹簽插入一片冷凍榛子甘納,將其放入環形模具中,擠壓巧克力糊狀物,直到8分鍾。
3、將「步驟3」放入烤箱,將溫度降低到180℃以上,烘烤15分鍾左右,取出烤箱脫模,在蛋糕中間戳孔。
4、然後在焦糖巧克力熔岩蛋糕的中心擠出適量的甘納。
溫馨提示:
酥脆的外殼,柔軟的裡面,一張嘴流著心!有多少人從熔岩巧克力蛋糕開始,進入甜點的泥坑,你不能打敗經典不是真的。
一般有兩種方法可以達到流心的效果
一是控制烘烤時間,使巧克力蛋糕中心保持濕潤,產生流動效果。
第二種是在麵糊中間加入巧克力甘納Xu,烘烤後熱吃,熱氣將熔化巧克力甘納Xu,從而產生岩漿效應。
⑦ 巧克力是可可粉做的嗎 巧克力怎麼做好吃
巧克力雖說它的熱量比較高但是它確實是好吃,這個巧克力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它是用可可粉做出來的嗎?
巧克力是可可粉做的嗎
不是。可可粉是由未加過糖的可可磨出來的,巧克力罩差咐粉則是由20%~70%的可可加40%~80%的糖做出的巧克力磨出來的。前者用於做曲奇,略苦;後者用於做蛋糕,略甜。
巧克力怎麼做好吃
原料:黑巧克力幣。
做法步驟:
第1步、准備材料及工具,我做調溫巧克力,需要有一個針式溫度計,一個融巧克力的小鍋,一個心形巧克力模具。
第2步、將巧克力用刀切碎,這樣比較好融化。
第3步、用隔水加熱法,熱水溫度在60°c為最佳,往同一個方向不斷攪拌,注意不要讓水汽進入巧克力內。
第4步、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將巧克力加熱到50-55度之間,這是黑巧克力的溶解溫度,注意不要超過55度,巧克力慶手過熱會水油分離,結塊。
第5步、當達到了這個溫度,速度關火,取出小鍋放在大理石台上,繼續一個方向攪拌至溫度降至27-28度。
第6步、重新放回加熱過的鍋中,升溫到30-32度。
第7步、 迅速將巧克力倒在裱花袋裡。
第8步、將花嘴剪開一個小口,從模具的底部開始擠,擠好後輕輕震一下模具,震掉氣泡。
第9步、將模具放入冰箱冷藏一小時,待巧克力凝固好了,脫模即可。
巧克力是發物嗎
巧克力不是發物,巧克力含有較高的糖分及熱量,它有補虛的作用。它不會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濕疹等疾病的發生,也不會加重感染。
巧克力是誰發明出來的
巧克力是西班牙人發明的。
巧克力最初來源於中美洲熱帶雨林中野生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 。1300 多年前 , 約克坦瑪雅印第安人用焙炒過的可可豆做了一種飲料叫 chocolate 。早期的 chocolate 是一種油膩的飲料,因為炒過的可可豆中含 50 %以上油脂,人們開始把麵粉和其它澱粉物質加到飲料中來降低其油膩度 。
16世紀初的西班牙探險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發現:當地的阿茲特克國王飲用一種可可豆加水物純和香料製成的飲料,科爾特斯品嘗後在1528年帶回西班牙,並在西非一個小島上種植了可可樹。
西班牙人將可可豆磨成了粉,從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熱後被製成的飲料稱為「巧克力」,深受大眾的歡迎。不久其製作方法被義大利人學會,並且很快傳遍整個歐洲。
⑧ 甜點故事集錦
甜點師和甜品本身,已經被賦予了太多的浪漫色彩,女孩子們總是夢想著在甜品的櫥窗前凝視著像夢一般的甜品,嘗一口,香甜從口中融化到心底,黑白的世界都變的五彩斑斕。
甜品在法國的飲食文化中被蒙上了一種高貴的色彩,成為了民族的驕傲。
我對甜點的認識則是來源於張愛玲《半生緣》中提到的凱司令栗子蛋糕。在高中的時候,就很想偷偷的跑來上海一趟,去看看張愛玲住過的常德公寓和樓下的凱司令咖啡館。當我有機會來上海的時候,已經是很多年之後了,可能對張愛玲的愛太過深沉吧,安頓好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凱司令,發現,已經不再是書中那樣的情形了,凱司令變成了上海老街道的標志,產品也很一般,營業員老阿姨們從老花鏡的餘光中打量著顧客,不冷不淡的報著價格。從此訪凱司令作罷。
每個人對甜品的愛都有獨特的理由,都有自己的故事。今天給大家講一講關於甜品本身的故事。(並非我杜撰,網路上整理,慧鏈並一字一字碼出來)
經典的甜品故事,排名不分先後
馬卡龍
起源於義大利的馬卡龍 Macaroon(法文)名稱就源於義大利文 maccarone;傳說在四百年前中世紀時期,在義大利修道院里,有位修女為了製作出能替代葷食的糕點,進而想出用杏仁粉製作出類似於餅干一樣的杏仁味小圓餅,酥脆的餅面上口感較為粗糙,里頭的杏仁卻松軟可口,這便是馬卡龍最早的版本。
1533 年,佛羅倫薩共孫返和國公主凱瑟琳 · 德 · 美第奇(Catherine de M é dicis)和法王亨利二世(Henry II of France)結婚後,美第奇來自義大利的家廚把馬可龍帶到法國皇室,此後,逐漸受到皇室的歡迎,才有了關於馬卡龍早期配方的記載。早期法式馬卡龍是單面的,也無內餡。
真正讓馬卡龍聲名大噪的,是巴黎的甜品屋 Larée。
20世紀初,Larée先生的孫子Pierre Desfontaines 嘗試在兩片杏仁小餅中加入巧克力味奶油,並改良了配方,使之更加柔軟細滑,從此,馬卡龍風靡。
1997年至1998年間,Larée最有名的學徒Pierre Hermé,發明了一種由荔枝、玫瑰、覆盆子組成的經典配方:Ispahan ,將馬卡龍的製作藝術推向了頂峰。
2.提拉米蘇
關於提拉米蘇的由來,流傳過許許多多不同的故事,比較溫馨的說法是一個義大利士兵即將開赴戰場,可是家裡已經什麼也沒有了,愛他的妻子為了給他准備干糧,把家裡所有能吃的餅干、麵包全做進了一個糕點里,意為帶我走,那個糕點就叫提拉米蘇。每當這個士兵在戰場上吃到提拉米蘇就會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的愛人。
另一個版本則更有童話的味道,一個叫Fvan(繁)的男生愛上了一個叫Jane的女生。男生堅信名稱與Tianned相似之處的「提拉米蘇」蛋糕會為他帶來好運。於是他用了許多個日夜,自己照著提拉米蘇的製作方法,做出了一個非常精緻的蛋糕,並將這個蛋糕命名為「提拉米蘇的愛」。之後女孩吃到了這個蛋糕,感受到了濃濃的愛意。後嫁給了男孩。之後這個故事便在鄉鎮上廣為.流.傳。提拉米蘇蛋糕便成了愛與情的代名詞。直至今日。當提拉米蘇那香甜的口感回味在女孩口中時,相信心裡也會是無比甜蜜的。
一直以來提拉米蘇是代表愛情的,一位畢業於法國藍帶的大師說:義大利語「提拉米蘇」,是帶我回家的意思。它在義大利是每一位媽媽的拿手糕點。並不是表達愛情,而是讓子女回家!媽媽做好了提拉米蘇,在等兒女回家吃飯……
而在義大利,傳統的提拉米蘇是軟質的,不成形的裝在盆里,用勺子挖到自己盤子里吃。馬斯卡彭乳酪、酒、可可粉、咖啡就決定了它的柔軟濕潤。
3.黑森林
從意譯上來說,黑森林蛋糕實際上應該被稱為黑森林地區的櫻桃奶油蛋糕,通常我們鍾愛黑森林蛋糕都以為它是一款巧克力蛋糕,而實際上它的開發和流傳都是因為在這款蛋糕中加入了德國黑森林地區最知名的甜櫻桃果醬。
相傳很久以前,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製成果醬外,在做蛋糕時,將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里,或是裝飾在蛋糕上。而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前凱孫」了。
4.拿破崙
拿破崙蛋糕跟拿破崙其實沒有關系,說法之一是由於它的英文名Napoleon,其實是Napolitain的誤傳,指一種來自義大利Naples的酥皮名字,至今被寫作Napoleon而已。另有一說在十七世紀時,巴黎一個整餅師傅和人打賭,要做一個一百層的蛋糕,但是做一百層還是很有難度的,可是這師傅還是創作了這東西。但是到底當時最後做了幾層就沒人記載,一般都只做三幾層,是不是三層的太矮了,而拿破崙的身高大家都知道沒有多高,而又為了好記,所以就被叫做「拿破崙」。
法國經典甜品拿破崙蛋糕(MilleFeuiller)由多層酥皮夾以吉士組合而成,口感集松化及嫩滑於一身。拿破崙蛋糕的材料雖然簡單,但是製法相當考驗製作者的手藝。要將松化的酥皮夾上幼滑的吉士,同時又要保持酥皮干身,以免影響香脆的口感。
5.瑪德琳
瑪德琳蛋糕是一款法國風味的小甜點,原本只用於家庭烹制。
是一本叫《追憶似水年華》的書,把這個小點心推廣到了世界的蛋糕殿堂之上。
這裡面的大功臣,自然要屬這本書的作者,法國大文豪普魯斯特了。據說就是因為他對這個貝殼型的蛋糕太過迷戀,十分懷念那種甜蜜的味覺回憶,才寫出了這本長篇文學巨著,也將貝殼蛋糕推上了歷史舞台。
根據傳聞,貝殼蛋糕(madeleines)又名(Madeleinecommercy),最早時候是法國可梅爾西城一種家庭風味十足的小點心。
1730年,美食家波蘭王雷古成斯基流亡在梅爾西城,有一天,他帶的私人主廚竟然在下午茶的時間溜掉不見了,這時候一個有個女僕就臨時烤了自己拿手的小點心送給波蘭王應急,沒想到竟然很得雷古成斯基的歡心。
於是這個女僕的名字——madeleines,就成了這款小點心的本名。
6.布朗尼
布朗尼的由來有個很有趣的故事,相傳有個胖胖的黑人嬤嬤系著圍裙,在廚房烘焙著松軟可口的巧克力蛋糕,居然忘了將奶油先打發,而意外做出了差一點要扔掉的蛋糕。老嬤嬤一嘗,發現十分美味,這個可愛的錯誤就流傳開來了。
7.泡芙
泡芙發源自法國,據說是一對特別恩愛的小夫妻發明的。這其中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浪漫故事——上個世紀法國有許多農場,農場主都是當地特別有權勢的人。在法國北部的一個大農場里,農場主的女兒看上了一名替主人放牧的小夥子,但是很快,他們甜蜜的愛情被父親發現,並責令把那名小夥子趕出農場永遠不得和女孩見面。
女孩苦苦哀求父親,最後,農場主出了個題目,要他們把「牛奶裝到蛋裡面」。如果他們在三天內做到,就允許他們在一起,否則,小夥子將被發配到很遠很遠的法國南部。聰明的小夥子和姑娘在糕點房裡做出了一種大家都沒見過的點心——外面和雞蛋殼一樣酥脆,並且有著雞蛋的色澤,而且主要的原料也是雞蛋,裡面的餡料是結了凍的牛奶。
獨特的點心贏得了農場主的認可,後來女孩和小夥子成為甜蜜的夫妻,並在法國北部開了一個又一個售賣甜蜜和愛心的小店。小夥子名字的第一個發音是「孢」姑娘名字的最後一個發音是「芙」,因此,他們發明的小點心就被取名叫「泡芙」。
8.歌劇院
歌劇院--歐培拉,是來自上個世界的蛋糕,被譽為法式甜品中的經典。
它的食譜出現在20世紀,但在這之前的古老年代便可尋見它的蹤跡
很多人認為是一位名叫「Louis Clichy」的法國人發明了它,而這款蛋糕最初也叫Clichy Cake。
在1903年的巴黎烹飪博覽會上,它的創作者將自己的名字大而方之的寫到蛋糕的表面---Clichy,這也是近代歐培拉第一次面世。
它的造型靈感來自法國歌劇院——
方方正正的形狀,表面薄薄的黑色巧克力,像極了歌劇院里大舞台,而蛋糕表面也會綴上一片金箔,象徵著歌劇院加尼葉(巴黎歌劇院原名)
傳統上,法國西點師傅會在蛋糕上寫在自己的名字或者Opera,後來也有人在上面畫個五線譜樂符,但無論是哪一款設計都充滿了音樂、歌劇院的色彩。
9.國王餅
相比法國其他甜點,國王餅乍一看上去也太朴實了。甚至光看外表,你可能直接買走了旁邊的牛角包。然而,國王餅不僅有好吃的味道,而且他裡面還藏著自己的小秘密哦!國王餅(法語:galette des Rois)是每年1月6日天主教主顯節前後食用的一種圓形餅狀蛋糕,基本配料是杏仁酥和奶油。在古代,國王餅中會被偷偷放入蠶豆(現在很多地方都改為陶瓷小人),吃到蠶豆的「幸運兒」不僅可以成為「一日國王」,還會被祝福幸運一整年。現在國王餅的宗教性已經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樂趣和體驗。
10.可露麗
Canelé可露麗,一款來自法國波爾多的小茶點,外表看上去其貌不揚,像是烤焦掉的一樣,但卻是法式甜點中的經典。外焦內嫩,充滿著濃郁的香草朗姆酒的芳香。 這款點心有一個很美麗的名字'天使之鈴',起源於修女們的天使心。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它源於波爾多地區的女子修道院,是法國修女發明的小點心。當時的波爾多是法國最繁榮的港口之 一,港口上常有討生活的貧民。於是善良的修女們就收集貨船艙底留下的麵粉,搭配上當地最常見的牛奶、牛油和糖等簡單食材,烤制出這款外表焦香、內里柔軟的 小點心,目的是救濟城市裡的窮人。
11.抹茶慕斯
關於抹茶慕斯蛋糕的故事,發生在日本較為著名的摩爾庄園。
庄園種滿嬌脆欲滴的抹茶葉,莊主有個16歲的女兒,愛穿翠綠的荷葉裙,清純美麗。有一個幫莊主幹活的很貧窮的小夥子看上了莊主的女兒,但不知道用什麼來表達對女孩的愛,苦思冥想之後,他就每天留下一些採摘的抹茶葉,烘焙後研磨成細膩的抹茶,然後搭配新鮮的奶油,做成最簡單方形抹茶蛋糕,第二天早上給女孩送過去。女孩漸漸習慣了蛋糕的口味,淡淡青澀中夾雜絲絲甜蜜,終於有一天女孩被打動,跟小夥子私奔了。小夥子帶著女孩來到一個新的小鎮,用他做蛋糕的手藝謀生,憑借製作蛋糕的手藝他們過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後來他們又回到庄園,愛女心切的莊主接受了這對年輕人,小夥子的蛋糕手藝從此在庄園傳承下來,那款打動女孩的蛋糕成為了庄園的標志,被莊主稱為:「抹茶慕斯」。
12.舒芙蕾蛋糕
舒芙蕾Soufflé也有譯為梳乎厘,蛋奶酥。是一種源自法國的烹飪方法。這種特殊的廚藝方法,主要材料包括蛋黃及不同配料拌入經打勻後的蛋白,經烘焙後質輕而蓬鬆。Soufflé一字來自法語中一個動詞souffler的過去分詞,意思是「使充氣」或簡單地指「蓬鬆地脹起來」。
為什麼人們會發明這道讓人吃完後,反而感覺好像什麼都沒吃的舒芙里;這和當時貪婪無饜、欲求永不滿的社會風氣息息相關。當時富裕的老百姓們花在吃的時間比工作的時間多上好幾倍,往往三、四個人的餐會,十幾二十道菜,多得吃不完,吃到最後,賓客都僅意思意思地動動刀叉,淺嘗即止;宴會結束後,一整個下午,只聽見打飽嗝的聲音此起彼落,這個下午打嗝的社會現象維持了整整半個世紀,直到引起社會清流人士如此的蜚短流長方才告一段落。為了矯正敗壞的飲食風氣,廚師們特地運用無滋無味無重的蛋白,變化成這道虛無的美食;然而,廚師們又害怕過度膨脹的虛無物質主義,又將如預言一般,終將難逃坍塌的命運,所以千方百計地想讓舒芙里在送達客人食用之前,能保持優雅蓬鬆的原貌。
13.蒙布朗
蒙布朗是法文勃朗峰MontBlanc的音譯。勃朗峰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終年冰雪覆蓋,處於法國小鎮Chamonix和義大利小鎮Courmayeur之間。與勃朗峰同名的蒙布朗栗子蛋糕也源自此兩國,以勃朗峰為概念,以當地盛產的栗子和藍莓創制出這一的甜品。
介紹了13款最經典的甜點的趣味小故事,你是不是對它們有了更多的愛和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