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早味蛋糕是什麼意思(古早蛋糕和戚風蛋糕的區別是什麼)
古早味蛋糕是什麼意思?古早蛋糕和戚風蛋糕的區別是什麼?
一、古早味蛋糕的含義
古早味蛋糕,以其古舊的味道受到人們的喜愛。這種蛋糕的製作以手工料理為主,強調原料的真實與高質量。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詞彙,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由於早期化工食品產業不發達,料理做法比較單純,所以現在的人們常常懷念並提及。
二、古早味蛋糕回縮的原因
古早味蛋糕可能會出現回縮的情況,主要原因包括:
1. 烤制不當:如沒烤熟、烤過火或蛋糕太過於濕潤都可能導致回縮。
2. 蛋糕的內部結構未完全形成:如果蛋糕在爐內的膨脹情況良好但出爐後迅速回縮,可能是因為未烤熟。
3. 烤制過度或時間不足都可能導致蛋糕塌陷。
三、古早味蛋糕的製作方法
1. 食材准備:雞蛋、植物油、低筋麵粉、牛奶、砂糖、鹽等。
2. 分離蛋黃與蛋白,並准備蛋白的容器需無水無油。
3. 加熱植物油至70度,加入過篩的低粉和鹽,攪拌均勻。
4. 加入牛奶和蛋黃,製成蛋黃糊。
5. 打發蛋白至濕性發泡狀態,與蛋黃糊混合並翻拌均勻。
6. 將混合好的蛋糕糊倒入烤盤中,水浴加熱後烘烤。
7. 取出晾涼後切片。
四、古早蛋糕和戚風蛋糕的區別
1. 口感:古早蛋糕比戚風蛋糕更細膩、綿軟,口感更加濕潤。
2. 製作:古早蛋糕與戚風蛋糕的主要區別在於燙面這一步。古早蛋糕需要經過燙面,而戚風蛋糕則不需要。燙面能使得蛋糕更加濕潤。此外,古早蛋糕一般使用深模進行烘烤。
3. 烘烤方式:古早蛋糕多用水浴法進行烘烤,而戚風蛋糕則使用一般的烘烤方法。其實古早蛋糕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戚風蛋糕,其柔軟度、濕潤度和入口即化的特點使其有別於一般的戚風蛋糕。
總的來說,古早味蛋糕以其古舊而懷念的味道受到人們的喜愛,而古早蛋糕和戚風蛋糕雖然有所區別,但都是人們喜愛的蛋糕類型。
② 古早蛋糕是什麼意思
古早蛋糕是指具有古代或很早以前人們吃的那種蛋糕的特點的蛋糕。以下是關於古早蛋糕的詳細解釋:
名稱由來:
- 「古早」一詞在閩南或台灣一帶常用於描述傳統食物或習俗。它代表著古代、很早以前的意思。
材料特點:
- 古早蛋糕的製作材料相對簡單,裡面沒有什麼奶油,卻能呈現出超出期待的美味。
口感特點:
- 古早蛋糕的口感如棉花一般綿軟輕柔,軟嫩Q彈。
- 它比戚風蛋糕更加柔軟細膩,給人以獨特的味覺享受。
文化記憶:
- 在過去物質缺乏的年代,古早蛋糕這樣的傳統食物總能給人留下難以忘卻的美好記憶。
綜上所述,古早蛋糕不僅代表了古代或很早以前的蛋糕製作風格,更蘊含了人們對傳統美食的美好記憶和懷念。
③ 早古蛋糕不回縮的辦法
「古早」二字來源於閩南、台灣一帶,這個詞通常被用來形容那些古舊、傳統的味道。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用普通的食材,簡單的方式製作出了超乎想像的美味。
古早蛋糕顧名思義就是用朴實的食材製作出的具有經典、傳統的味道的蛋糕。
看這蛋糕,嫩的和剝了殼的雞蛋一樣。今天教大家做抖也不回縮的古早蛋糕,大家一定一定要注意它的小細節,做好了才能成功,千萬不能隨意修改食譜,今天做的是木糖醇的版本,家中血糖不好的長輩也可以吃哦,那麼下面,我們就學起來吧~~
古早蛋糕
by:揪揪耳朵
配料
雞蛋8個;玉米油88g;全脂牛奶118ml;
鹽1-2g;木糖醇88g;低筋麵粉88g;
玉米澱粉15g;檸檬汁幾滴;
1.准備食材,將11寸加高方形蛋糕模具外麵包裹錫紙,這樣可以不僅是為了放水,更是為了防止蛋糕側面上色,包3層更佳
2.然後將烘焙油紙墊在模具內,這樣方便取出蛋糕,因為成品很軟嫩
3.玉米油放入容器內,微波爐高火加熱,溫度在80度以內,想做好,一定要用測溫度的機器控溫,將油倒入盆中,篩入低筋麵粉
4.使用手動蛋抽拌勻,拌勻到表面有一定的紋路即可,然後再加入牛奶繼續拌勻
5.拌勻到這樣的狀態後,加入雞蛋黃,蛋清放入另一個無水無油的盆中備用
6.加入蛋黃後拌勻到如上圖的狀態,烤箱150度預熱起來,蛋清在無水無油的盆中,我們使用手動打蛋器或廚師機打發
7.打發到粗泡加入一部分糖,繼續打發到細膩泡泡,加入剩餘的糖和玉米澱粉、和檸檬汁,這樣可以使蛋白更佳穩定,也可以去除腥味。我們打發到8分發左右,約偏硬發,但是還很細膩的狀態,如圖,這個蛋白的狀態也很重要,如果不能把握就照著照片對比
8.將一部分的蛋白,放入蛋黃糊中,切拌勻,然後倒回到蛋白中,繼續切拌勻,切記不能攪拌
9.切拌勻,將蛋糕糊從20cm高處緩慢倒入模具中
10.使用水浴法,將蛋糕模具放在一個深盤中,放入烤箱,在深盤中,倒入開水,水位在蛋糕模具的中間部分
11.烤箱上下火150度烤60分鍾
12.一小時後,烤完的蛋糕表面上色,但也不會回縮,就是烤透了,如果開箱門聽見滋啦啦的聲音,那趕快合上烤箱繼續烤10分鍾
成品
【小貼士】
測油溫一定要控制好溫度,如果溫度過高,蛋糕糊就會變濃稠,影響長高,溫度不夠也不行,不能低於75度。(小鍋加熱也可以)
這個蛋白的狀態也很重要,如果不能把握就照著照片對比。
沒有木糖醇可以用等量的細砂糖替換。
④ 做古早蛋糕時烤箱里必須有水嗎該注意什麼
古早蛋糕沒有復雜的食材,但是不論從口感還是從香味都不輸於很多的精品蛋糕。古早蛋糕的口感全部依賴於其特殊的製作手法,水浴烘烤法,蛋糕在烤箱中烘烤的時候,必須加入適量的清水,通過水蒸氣將蛋糕蒸熟。製作古早蛋糕一定要注意油和麵粉的比例;製作蛋糕糊的時候,不能打發過度;盡量多使用雞蛋和黃油;烤制的過程中,需要將裝有蛋糕的模具放在裝水的烤盤上,注意時間和溫度。
烤制蛋糕。將蛋糕糊倒入鋪有油紙的模具中,將模具震動幾下,將蛋糕糊中的空氣排出。烤盤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後將模具放到烤盤中。烤箱上火135度下火150度預熱十分鍾,隨後將烤盤放入烤箱中烘烤一個小時左右,蛋糕的表面出現焦糖色就可以食用了。
⑤ 古早蛋糕為什麼叫古早蛋糕
這樣的蛋糕就是古早蛋糕了,看上去他是一個長方形,外殼全是麵包之類的東西,可是裡面看上去是裹著好多奶油呢,就好像外面只是一層薄薄的殼,裡面全裝的是奶油呢。而且看著樣子好像不能碰他,如果稍微一碰它特別脆弱,裡面的奶油就會流出來一樣。看著可是都要流口水了呢,超級想吃,而且古早蛋糕在網路上特別流行,就好比之前的臟臟包,大家應該都比較喜歡吃臟臟包吧,那時候在抖音上可是很流行呢。
而這么一大塊蛋糕當然是不屬於自己的了,店主一般都會將這么一大塊兒蛋糕分成好幾份,然後分別裝入不同的包裝盒裡,大傢伙買的話,可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買呢。大家是不是看得都要流口水了呢?其實它裡面並沒有奶油,所以才叫古早蛋糕,古早蛋糕就是意思是古代的,很早以前人們吃的那種蛋糕,其實裡面並沒有什麼奶油,而人類喜歡古早蛋糕完全就是因為它是童年的記憶。
古早味蛋糕,在閩南語中是古舊的意思,就是這種蛋糕有著最古老傳統的風味,如今仍然被大家所痴迷,尤其是在台灣更加風靡。
它的口感比戚風更溫潤細膩,彈性十足,出爐時我甚至會忍不住彈一下它,享受它「嘭嘭嘭」顫抖的節奏。
而做法上也沒什麼難度,只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戚風易保存,因為水分含量比較大,放置時間越長會越潮濕,所以要及早食用,雖然放置個3-4天沒有問題,但是越早食用口感會越好。
⑥ 最復雜的糕點配方是什麼
蛋糕甜甜的,軟軟的,每個人都愛吃,我自己喜歡,我身邊的朋友也有不少愛吃蛋糕的。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我就會做點蛋糕帶出去一起分享。常做的蛋糕品種大多是戚風或者海綿蛋糕,也分享過不少相關的食譜,前幾日有位朋友發消息問我,有沒有「古早蛋糕」的食譜。
古早味,指的是古味,是用來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因為早期化工食品產業不發達,料理製作比較單純,以手工料理食物為主,用料好,常常被現在的食客們提及。
等蛋糕徹底涼了以後,再輕輕的把模具周邊的蛋糕扒一扒,就可以取出來了,古早蛋糕就做好了,是不是並不復雜啊!這樣的蛋糕蓬鬆柔軟,比直接烘烤的戚風蛋糕更濕潤一些,更綿軟一些,孩子們都說好吃。
可不是好吃么,自己做的蛋糕,總歸還是真材實料,沒有添加劑,自己又做得熟練了,自然是好吃的。只是多了「燙面」和「水浴」這兩個步驟,蛋糕的成品卻有變化,看來以後我也要多發掘一些蛋糕的做法了,爭取給孩子多做一些營養健康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