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讓紙杯蛋糕更蓬鬆
蓬鬆戚風紙杯蛋糕步驟1
蓬鬆戚風紙杯蛋糕的做法大全
蛋清蛋白分離
步驟2
蓬鬆戚風紙杯蛋糕的做法圖解
稱好材料
步驟3
蓬鬆戚風紙杯蛋糕的家常做法
蛋黃和糖隔不超過50度溫水攪拌,不要打發
步驟4
加入牛奶和油
步驟5
充分攪拌均勻大概5分鍾
步驟6
篩入麵粉攪拌
步驟7
加入香草精
步驟8
打發蛋白糊~低速打出大泡時第一次加入三分之一的糖
步驟9
高速第二次加入糖
步驟10
換中速第三次~打發像圖片的尖角就可以了
步驟11
蛋白糊分三次加入蛋黃糊中
步驟12
攪拌好的麵糊
步驟13
烤箱180度預熱10分鍾,裝盤送入烤箱~150度烤40分鍾~
步驟14
倒扣
步驟15
蓬鬆戚風紙杯蛋糕怎樣燉
准備吃吧
蓬鬆戚風紙杯蛋糕成品圖
烹飪技巧
麵糊攪拌的時候盡量輕輕的以免消泡~
② 想在家自製紙杯蛋糕,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紙杯蛋糕,可以說是烘焙入門的基礎。但卻有很多人一直做不好,原因到底出現在哪裡呢?咱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怎麼樣才能做出不回縮的紙杯蛋糕。
跟我學做紙杯蛋糕,注意這3點,不回縮、不開裂、不塌陷、不凹底
【小貼士】
1、蛋白的打發是決定蛋糕成功的關鍵之一,所以蛋白一定要打發到位。裝蛋白的盆子一定要是干凈且無水無油的。
2、低溫長時間烘烤,是做出表面不開裂、不塌陷、不凹底的紙杯蛋糕關鍵之二。但是由於每個烤箱的脾氣不一樣,具體的時間和溫度還是看情況做適當調整。
3、在換150度溫度烘烤時,最好一邊觀察上色,如果蛋糕已經是金黃色狀態,可以把溫度調到130度左右,或者表面蓋上錫紙,避免烤成碳的節奏。
4、關火後再燜5分鍾,是讓蛋糕不皺皮的關鍵之三,我考了兩爐蛋糕,第一爐燜了5分鍾出爐,表面光滑。第二爐沒有燜直接出爐了,冷卻後表面就皺皮了。
③ 做蛋糕能少放點牛奶增加點煉乳嗎
朋友跟我說她每次做紙杯蛋糕都會失敗,而且每次一出爐就回縮,這讓她很苦惱。 相信除了我朋友之外,應該還有不少喜歡烘焙的新手們一直被這個煩惱困擾著。 其實沒關系,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失敗之後,認真找出失敗的原因並記錄下來,下次做的時候注意一下,肯定會成功的。 下面跟我學做這款煉乳紙杯蛋糕吧!只要注意這3點,做出來的蛋糕不回縮、不開裂、不塌陷。 喜歡的朋友不妨照著做上一回,說不定這次就能做出不回縮的紙杯蛋糕來哦!
By 愛的小食光
用料
低筋麵粉 50克
玉米油 45克
雞蛋 4個
煉乳 30克
檸檬汁 3~5滴
細砂糖 35克
做法步驟
1、這款煉乳紙杯蛋糕的配方中,沒有加入水或牛奶之類的液體,但是口感吃起來一點都不幹。
2、這里採用的是燙面法。先把低筋麵粉過篩一遍,然後把玉米油加熱到差不多85度左右到溫度,盡量不要超過85度。加熱好的玉米油倒進麵粉中,攪拌至無乾粉。
3、把一個雞蛋打進盆里,剩下的3個雞蛋分離蛋白和蛋黃,蛋黃加進麵糊中,攪拌均勻。
4、蛋黃麵糊中加入煉乳,淋入幾滴檸檬汁,然後攪拌均勻。此時開始預熱烤箱,上下火120度。
5、接下來開始打發蛋白霜。細砂糖分三次加入蛋白中,先用電動打蛋器高速打發蛋白,出現大泡泡的時候加入第一次糖,繼續打發至泡泡變細的時候加入第二次糖,開始出現紋路時加入第三次糖,同時把打蛋器調到低俗檔位,繼續打發。
6、當蛋白霜變得細膩有光澤時,就可以提起打蛋器,查看蛋白霜狀態,小尖角大彎鉤的狀態就是打發完成了。
7、先舀一刮刀蛋白霜到蛋黃麵糊中,翻拌均勻。
8、再把剩下的蛋白霜全部加入蛋黃麵糊中,繼續快速翻拌均勻。
9、然後把混合好的蛋糕糊倒進裝好紙杯的磨具中,注意不要到太滿,8分滿就可以了,麵糊全部裝好後,輕震一下模具,最後把模具送進烤箱中層。
10、先120度烤45分鍾,再改150度烤10分鍾,關火後再燜5分鍾,然後出爐。
11、這款蛋糕烤好後,蛋糕表面是不開裂,也不會回縮,關鍵在於烘烤的溫度調控。
④ 怎麼做紙杯蛋糕的做法
紙杯蛋糕的做法步驟:
1.准備好食材
2.用兩個無油無水的容器分離蛋黃和蛋白,然後開始製作蛋黃糊,在蛋黃中加入15g糖
3.攪拌均勻
4.加入清水
5.攪拌均勻
6.加入花生油
7.繼續攪拌均勻,多打一會兒,起白色泡泡為止
8.篩入低筋麵粉
9.攪拌均勻待用
10.開始製作蛋白霜,用電動打蛋器攪拌蛋白,出現泡沫後加入三分之一白糖
11.繼續攪拌,至泡沫細膩後加入三分之一白糖
12.繼續攪拌,提起打蛋器,可以拉出彎鉤時加入剩下的三分之一的糖
13.再繼續攪拌至濕性發泡。提起打蛋器可見彎彎的尖角
14.預熱烤箱,取三分之一的蛋白霜混合到蛋黃糊中
15.用刮刀快速切拌均勻後再加入三分之一蛋白霜
16.再將拌好的蛋黃糊倒入剩下的蛋白霜中
17.快速切拌均勻,不要畫圈!
18.將蛋糕糊倒入量杯中,或者是裱花袋中
19.依次倒入事先准備好的紙杯中
20.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上下兩層,上火130度,下火110度,烘烤40分鍾
21.要隨時觀察蛋糕的狀態,因各個烤箱的性能不一樣,要注意隨時掌握溫度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