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人把共享發展必做分蛋糕,你認為怎樣正確處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辯證關系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辯證的統一,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古人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又說「凡治國之道,莫先富民」。這里,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無疑既是手段,也是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求是》雜志撰文指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最主要的還是經濟發展水平」「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把『蛋糕』做大」。但是,「並不是說等著經濟發展起來了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
(1)當前如何把蛋糕分好擴展閱讀:
「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我國社會歷來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做大「蛋糕」是前提和基礎,只有把「蛋糕」做大,群眾提高生活、增加收入、改善居住、擴大就業等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分好「蛋糕」是目的和動力,分好「蛋糕」,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發展的成果,使他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才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為做大「蛋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② 做好蛋糕和分配蛋糕的要求
說到蛋糕,人們不陌生。家裡有小孩子或老人過生日,一般少不了要從蛋糕店定製或購買一個或大或小的蛋糕。當大家唱起《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慶賀生日者懷著美好的祈願吹滅插在蛋糕上的蠟燭後,便要將蛋糕分切給在場的每位祝福者品嘗,以表謝意。這里所說的「蛋糕」是對生日蛋糕的引申和比喻,做「蛋糕」比喻發展經濟,分「蛋糕」比喻社會財富的分配。
共享發展,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更高水平的基礎上,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發展理念的完善。
做大「蛋糕」是前提,是基礎,只有把「蛋糕」做大,群眾提高生活、增加收入、改善居住、擴大就業等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
分好「蛋糕」是目的,是動力,分好「蛋糕」,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發展的成果,使他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才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為做大「蛋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我國社會歷來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盡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③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請你為如何分好「蛋糕」提出合理化建議
【答案】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兼顧效率與公平,堅持共同富裕的目標。
②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③再分配 更加註重公平。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
④ 「碎語雜記」做蛋糕與分蛋糕
血糖有點高,不能吃太甜的東西,本來也不太喜歡吃蛋糕。
說蛋糕,不是說蛋糕。
一是做蛋糕需要齊心協力。
有種麥的,有磨面的,有挑水的,有劈柴的,有燒火的,有和面的,有造型的,很多人都為做蛋糕做出了貢獻,每個人的工作都不可或缺。
只有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各司其職,齊心協力,才能把蛋糕做的更大,大家才能吃到更多更甜的蛋糕。
二是分好蛋糕很重要。
做蛋糕的目的是為了蛋糕,只有分好蛋糕,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蛋糕。
分蛋糕比做蛋糕更為重要。
蛋糕分不好,不僅會影響以後的蛋糕,甚至連現在的蛋糕也吃不成。
很多人家因為分蛋糕分得怨聲載道,人心渙散,甚至劍拔弩張,怒目而視。
極端情況,把桌子掀翻,把蛋糕砸了,誰也吃不成的場景,也可能出現。
三是分蛋糕的難題。
首先,無法完全公平合理。
把不同的繁雜工作轉化為可比較的能量化貢獻,對操刀分蛋糕的決策者的聰明才智是個嚴峻的考驗。
要想完全公平合理,幾乎是不可能。
但必須做到基本公平合理。
其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認知。
正常情況,從樸素的認知出發,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的工作對做蛋糕很重要,做出了很大貢獻,都認為自己分得的蛋糕相對貢獻而言小了。
即使分蛋糕的蛋糕百分之百公平很合理,也會有人認為不夠公平合理。
何況無法做到絕對公平合理。
做好解釋溝通疏導工作。
四是分蛋糕的考量因素。
要分好蛋糕,必須把公平合理作為基本出發點的立足點,把做蛋糕的貢獻作為主要考量因素,同時兼顧做出更大蛋糕。
首先要考慮蛋糕是怎麼做出來的,考慮做蛋糕的貢獻,論功行賞,這是分蛋糕的主要考量因素。
其次要考慮如何做出更大的蛋糕,考慮如何調動下一步做蛋糕關鍵人物核心人物的積極性,適當傾斜。
五是要把蛋糕分好。
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科學測算,廣泛討論,充分溝通,縮小分歧,達成共識,形成各方都基本接受的方案,把蛋糕分下去。
這是最重要的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裡面,科學測算是基礎,廣泛研討,充分溝通最重要。
要引導大家站在別人立場上,站在全局立場上,站在發展的立場上,研究問題,討論問題,看待問題。
特別要說的是,關注和維護少數人和弱勢群體的權益,考量人和社會的良知。
總而言之,分蛋糕是最難的事兒,比吃蛋糕、比做蛋糕更難。
分不好蛋糕,就做不好蛋糕,甚至沒蛋糕吃。
⑤ 分一個蛋糕,問怎樣的分法才公平
事實上,對於兩個人分蛋糕的情況,經典的「你來分我來選」的方法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即使雙方對蛋糕價值的計算方法不一致也沒關系。首先,由其中一人執刀,把蛋糕切分成兩塊;然後,另一個人選出他自己更想要的那塊,剩下的那塊就留給第一個人。由於分蛋糕的人事先不知道選蛋糕的人會選擇哪一塊,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他必須(按照自己的標准)把蛋糕分成均等的兩塊。這樣,不管對方選擇了哪一塊,他都能保證自己總可以得到蛋糕總價值的 1/2 。
不過,細究起來,這種方法也不是完全公平的。對於分蛋糕的人來說,兩塊蛋糕的價值均等,但對於選蛋糕的人來說,兩塊蛋糕的價值差異可能很大。因此,選蛋糕的人往往能獲得大於 1/2 的價值。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蛋糕表面是一半草莓一半巧克力的。分蛋糕的人只對蛋糕體積感興趣,於是把草莓的部分分成一塊,把巧克力的部分分成一塊;但他不知道,選蛋糕的人更偏愛巧克力一些。因此,選蛋糕的人可以得到的價值超過蛋糕總價值的一半,而分蛋糕的人只能恰好獲得一半的價值。而事實上,更公平一些的做法是,前一個人得到所有草莓部分和一小塊巧克力部分,後面那個人則分得剩下的巧克力部分。這樣便能確保兩個人都可以得到一半多一點的價值。
但是,要想實現上面所說的理想分割,雙方需要完全公開自己的信息,並且要能夠充分信任對方。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是很難做到的。考慮到分蛋糕的雙方爾虞我詐的可能性,實現絕對公平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給「公平」下一個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定義。在公平分割 (fair division) 問題中,有一個最為根本的公平原則叫做「均衡分割」 (proportional division) 。它的意思就是, 如果有 n 個人分蛋糕,則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得到了整個蛋糕至少 1/n 的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說,「你
來分我來選」的方案是公平的——在信息不對稱的場合中,獲得總價值的一半已經是很讓人滿意的結果了。
如果分蛋糕的人更多,均衡分割同樣能夠實現,而且實現的方法不止一種。其中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個已經分到蛋糕的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更小的等份,讓下一個沒有分到蛋糕的人來挑選。具體地說,先讓其中兩個人用「你來分我來選」的方法,把蛋糕分成兩塊;然後,每個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三份,讓第三個人從每個人手裡各挑出一份來;然後,每個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四份,讓第四個人從這三個人手中各挑選一份;不斷這樣繼續下去,直到最後一個人選完自己的蛋糕。只要每個人在切蛋糕時能做到均分,無論哪塊被挑走,他都不會吃虧;而第 n 個人拿到了每個人手中至少 1/n 的小塊,合起來自然也就不會少於蛋糕總價值的 1/n 。雖然這樣下來,蛋糕可能會被分得零零碎碎,但這能保證每個人手中的蛋糕在他自己看來都是不小於蛋糕總價值的 1/n 的。
還有一種思路完全不同的分割方案叫做「最後削減人演算法」,它也能做到均衡分割。我們還是把總的人數用字母 n 來表示。首先,第一個人從蛋糕中切出他所認為的 1/n ,然後把這一小塊傳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可以選擇直接把這塊蛋糕遞交給第三個人,也可以選擇從中切除一小塊(如果在他看來這塊蛋糕比 1/n 大了),再交給第三個人。以此類推,每個人拿到蛋糕後都有一次「修剪」的機會,然後移交給下一個人。規定,最後一個對蛋糕大小進行改動的人將獲得這塊蛋糕,餘下的 n - 1 個人則從頭開始重復剛才的流程,分割剩下的蛋糕。每次走完一個流程,都會有一個人拿到了令他滿意的蛋糕,下一次重復該流程的人數就會減少一人。不斷
這樣做下去,直到每個人都分到蛋糕為止。
第一輪流程結束後,拿到蛋糕的人可以保證手中的蛋糕是整個蛋糕價值的 1/n 。而對於每個沒有拿到蛋糕的人來說,由於當他把蛋糕傳下去之後,他後面的人只能減蛋糕不能加蛋糕,因此在他看來被拿走的那部分蛋糕一定不到 1/n ,剩餘的蛋糕對他來說仍然是夠分的。在接下來的流程中,類似的道理也同樣成立。更為厲害的是,在此游戲規則下,大家會自覺地把手中的蛋糕修剪成自認為的 1/n ,耍賴不會給他帶來任何好處。分蛋糕的人絕不敢把蛋糕切得更小,否則得到這塊蛋糕的人就有可能是他;而如果他把一塊大於 1/n 的蛋糕拱手交給了別人,在他眼裡看來,剩下的蛋糕就不夠分了,他最終分到的很可能遠不及 1/n 。
這樣一來,均衡分割問題便完美解決了。不過,正如前面我們說過的,均衡條件僅僅是一個最低的要求。在生活中,人們對「公平」的概念還有很多更不易形式化的理解。如果對公平的要求稍加修改,上述方案的缺陷便暴露了出來。讓我們來看這樣一種情況:如果 n 個人分完蛋糕後,每個人都自認為自己分得了至少 1/n 的蛋糕,但其中兩個人還是打起來了,可能是什麼原因呢?由於不同的人對蛋糕各部分價值的判斷標准不同,因此完全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自己已經分到了至少 1/n 份,但在他看來,有個人手裡的蛋糕比他還多。看來,我們平常所說的公平,至少還有一層意思——每個人都認為別人的蛋糕都沒我手裡的好。在公平分割理論中,我們把滿足這個條件的分蛋糕方案叫做免嫉妒分割 (envy-free division) 。
免嫉妒分割是一個比均衡分割更強的要求。如果每個人的蛋糕都沒我多,那我的蛋糕至少有 1/n ,也就是說滿足免嫉妒條件的分割一定滿足均衡的條件。但反過來,滿足均衡條件的分割卻不一定是免嫉妒的。比方說, A 、 B 、 C 三人分蛋糕,但 A 只在乎蛋糕的體積, B 只關心蛋糕上的草莓顆數, C 只關心蛋糕上的巧克力塊數。最後分得的結果是, A 、 B 、 C 三人的蛋糕體積相等,但 A 的蛋糕上什麼都沒有,B 的蛋糕上有一顆草莓兩塊巧克力,C 的蛋糕上有兩顆草莓一塊巧克力。因此,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都獲得了整個蛋糕恰好 1/3 的價值,但這樣的分法明顯是不科學的—— B 、 C 兩人會互相嫉妒。
之前我們介紹的兩種均衡分割方案,它們都不滿足免嫉妒性。就拿第一種方案來說吧,如果有三個人分蛋糕,按照規則,首先應該讓第一人分第二人選,然後兩人各自把自己的蛋糕切成三等份,讓第三人從每個人手中各挑一份。這種分法能保證每個人獲得至少 1/3 的蛋糕,但卻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三個人從第二個人手中挑選的部分,恰好是第一個人非常想要的。這樣一來,第一個人就會覺得第三個人手裡的蛋糕更好一些,這種分法就不和諧了。
⑥ 運用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的知識,說明當前我們應如何把蛋糕分好
教材第七課第二框 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
措施:就用教材P61-62面的知識,如何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一個制度、兩個舉措
(1)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2)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是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又一重要舉措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4)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既要促進效率,又要促進公平。
⑦ 如何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
因為我們國家窮,自然而然要先把蛋糕做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簡單地說就是做兩件事情,一件是要把蛋糕做大,把我們的經濟實力做大,國家富強.另外一件是同時要把蛋糕分好,做好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分配,讓大家共同享受發展成果.為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們必須把蛋糕做大,也正是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把分好蛋糕放在更加註重的地位,因為我們社會主義是大家共同分享,不是少數人侵吞發展的果實.同時不這樣做也不行,不這樣做怎麼能進一步做大蛋糕.不這樣做,老百姓的不滿意程度多起來,大家的積極性發揮不出來,蛋糕就沒辦法繼續做大.我國收入分配領域問題之突出還表現在「兩個偏低」:即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只有促進分配公平,才能避免部分社會群體產生深刻的挫折感和被剝奪感,才能給全體人民帶來普遍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希望對你有用咯.
⑧ 蛋糕平均分成四份可以怎麼分方法越多越好
採用均衡分割方案。
具體的方法如下:
(1)由正方形的性質知,連接對邊的中點,能把正方形分成四個小的正方形,且每個的面積相等;
(2)由正方形的性質知,它的兩個對角線把正方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四部分,故作出正方形的對角線即可;
(3)由於正方形是中心對稱圖形,故過對稱中心的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能把正方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四部分面積。
(4)如果是圓形的蛋糕,也可以採用正方形的前兩種方法來切割;
(5)圓形蛋糕的切割方法可以從一個頂點來從中間切開,然後再根據中點原理來切割;
(6)圓形蛋糕的切割方法還可以採用平行線的方式切割,如下面第二張圖的第二個切割方法。
(8)當前如何把蛋糕分好擴展閱讀
如果分蛋糕的人更多,均衡分割同樣能夠實現,而且實現的方法不止一種。其中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個已經分到蛋糕的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更小的等份,讓下一個沒有分到蛋糕的人來挑選。
具體地說,先讓其中兩個人用「你來分我來選」的方法,把蛋糕分成兩塊;然後,每個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三份,讓第三個人從每個人手裡各挑出一份來;然後,每個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四份,讓第四個人從這三個人手中各挑選一份;不斷這樣繼續下去,直到最後一個人選完自己的蛋糕。
只要每個人在切蛋糕時能做到均分,無論哪塊被挑走,他都不會吃虧;而第 n 個人拿到了每個人手中至少 1/n 的小塊,合起來自然也就不會少於蛋糕總價值的 1/n。雖然這樣下來,蛋糕可能會被分得零零碎碎,但這能保證每個人手中的蛋糕在他自己看來都是不小於蛋糕總價值的 1/n 的。
⑨ 有人把共享發展比作「分蛋糕」,你認為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
正確處理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應該是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一切做蛋糕的人都能夠安心地在國內做蛋糕,這樣就有了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這是實現共同富裕最關鍵的一點,一定要把蛋糕做得足夠大。
共同富裕是共享發展成果,從過去做大蛋糕到現在分好蛋糕,並不是完全的轉向,而是更加強調共享發展成果,前提就是要做大蛋糕。做大蛋糕需要靠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外資經濟三支基本力量,現在三支力量分別佔到GDP的20%、65%、10%左右。
未來這一比例格局可能會出現變化,但國有經濟仍然是先鋒和主導力量,民營經濟是基礎力量,外資經濟則是有益補充。
相關信息
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性質不完全一樣,重點也不完全一樣,有各自的定位,因此是互補的。三個分配領域改革紅利的重點之一在於把改善民生,提高生產率,同時與促進社會流動結合起來。初次分配是最基礎的,因為初次分配是配置生產要素、配置資源要素。
決定各種生產要素獲得多少報酬,創造出激勵和效率。而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社會福利供給是政府作用的重要方式,這是生產率分享的必要途徑,也是共同富裕的終極手段。蛋糕要想分得更均勻,政府應減少開支,精兵簡政,此外企業在獲得利潤後進行分配時,應更多向職工傾斜,包括給職工培訓、提高職工技能水平、改善職工工作環境等。
⑩ 如何正確處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辯證關系
一方面強調要千方百計把「蛋糕」做大,以利於全國人民都能分得一份較大的「蛋糕」;另一方面強調要將已有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配給每個社會成員,讓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更大的積極性去做大「蛋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辯證的統一,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古人說「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又說「凡治國之道,莫先富民」。這里,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無疑既是手段,也是目標。
做大「蛋糕」分好「蛋糕」,首先是把「蛋糕」做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為了領導全國人民把經濟總量這個「蛋糕」做大,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和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發展當作第一要務,極大地促進了全國乃至各地區的經濟發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思想認識上要避免和克服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是只強調做大「蛋糕」,不注意分好「蛋糕」,造成社會收入分配不公,影響社會成員做大「蛋糕」的積極性;另一個極端是只強調分「蛋糕」而不重視做大「蛋糕」,造成新的平均主義「大鍋飯」,使原有的「蛋糕」不能做得更大,可分的「蛋糕」越來越小,人們分得的「蛋糕」也越來越小,更談不上增強國家實力和擴大社會公共服務了。這是我們富民強國、實現偉大中國夢必須重視和處理好的大問題。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習近平: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