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如何分配蛋糕的游戲
擴展閱讀
蛋糕店需要什麼烤箱 2025-09-21 18:56:22
哈密瓜醬怎麼做蛋糕 2025-09-21 18:55:31
蘭州安旗蛋糕店在哪裡 2025-09-21 18:33:49

如何分配蛋糕的游戲

發布時間: 2023-02-28 23:56:49

㈠ 分一個蛋糕,問怎樣的分法才公平

事實上,對於兩個人分蛋糕的情況,經典的「你來分我來選」的方法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即使雙方對蛋糕價值的計算方法不一致也沒關系。首先,由其中一人執刀,把蛋糕切分成兩塊;然後,另一個人選出他自己更想要的那塊,剩下的那塊就留給第一個人。由於分蛋糕的人事先不知道選蛋糕的人會選擇哪一塊,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他必須(按照自己的標准)把蛋糕分成均等的兩塊。這樣,不管對方選擇了哪一塊,他都能保證自己總可以得到蛋糕總價值的 1/2 。
不過,細究起來,這種方法也不是完全公平的。對於分蛋糕的人來說,兩塊蛋糕的價值均等,但對於選蛋糕的人來說,兩塊蛋糕的價值差異可能很大。因此,選蛋糕的人往往能獲得大於 1/2 的價值。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蛋糕表面是一半草莓一半巧克力的。分蛋糕的人只對蛋糕體積感興趣,於是把草莓的部分分成一塊,把巧克力的部分分成一塊;但他不知道,選蛋糕的人更偏愛巧克力一些。因此,選蛋糕的人可以得到的價值超過蛋糕總價值的一半,而分蛋糕的人只能恰好獲得一半的價值。而事實上,更公平一些的做法是,前一個人得到所有草莓部分和一小塊巧克力部分,後面那個人則分得剩下的巧克力部分。這樣便能確保兩個人都可以得到一半多一點的價值。
但是,要想實現上面所說的理想分割,雙方需要完全公開自己的信息,並且要能夠充分信任對方。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是很難做到的。考慮到分蛋糕的雙方爾虞我詐的可能性,實現絕對公平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給「公平」下一個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定義。在公平分割 (fair division) 問題中,有一個最為根本的公平原則叫做「均衡分割」 (proportional division) 。它的意思就是, 如果有 n 個人分蛋糕,則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得到了整個蛋糕至少 1/n 的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說,「你
來分我來選」的方案是公平的——在信息不對稱的場合中,獲得總價值的一半已經是很讓人滿意的結果了。

如果分蛋糕的人更多,均衡分割同樣能夠實現,而且實現的方法不止一種。其中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個已經分到蛋糕的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更小的等份,讓下一個沒有分到蛋糕的人來挑選。具體地說,先讓其中兩個人用「你來分我來選」的方法,把蛋糕分成兩塊;然後,每個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三份,讓第三個人從每個人手裡各挑出一份來;然後,每個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四份,讓第四個人從這三個人手中各挑選一份;不斷這樣繼續下去,直到最後一個人選完自己的蛋糕。只要每個人在切蛋糕時能做到均分,無論哪塊被挑走,他都不會吃虧;而第 n 個人拿到了每個人手中至少 1/n 的小塊,合起來自然也就不會少於蛋糕總價值的 1/n 。雖然這樣下來,蛋糕可能會被分得零零碎碎,但這能保證每個人手中的蛋糕在他自己看來都是不小於蛋糕總價值的 1/n 的。
還有一種思路完全不同的分割方案叫做「最後削減人演算法」,它也能做到均衡分割。我們還是把總的人數用字母 n 來表示。首先,第一個人從蛋糕中切出他所認為的 1/n ,然後把這一小塊傳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可以選擇直接把這塊蛋糕遞交給第三個人,也可以選擇從中切除一小塊(如果在他看來這塊蛋糕比 1/n 大了),再交給第三個人。以此類推,每個人拿到蛋糕後都有一次「修剪」的機會,然後移交給下一個人。規定,最後一個對蛋糕大小進行改動的人將獲得這塊蛋糕,餘下的 n - 1 個人則從頭開始重復剛才的流程,分割剩下的蛋糕。每次走完一個流程,都會有一個人拿到了令他滿意的蛋糕,下一次重復該流程的人數就會減少一人。不斷
這樣做下去,直到每個人都分到蛋糕為止。
第一輪流程結束後,拿到蛋糕的人可以保證手中的蛋糕是整個蛋糕價值的 1/n 。而對於每個沒有拿到蛋糕的人來說,由於當他把蛋糕傳下去之後,他後面的人只能減蛋糕不能加蛋糕,因此在他看來被拿走的那部分蛋糕一定不到 1/n ,剩餘的蛋糕對他來說仍然是夠分的。在接下來的流程中,類似的道理也同樣成立。更為厲害的是,在此游戲規則下,大家會自覺地把手中的蛋糕修剪成自認為的 1/n ,耍賴不會給他帶來任何好處。分蛋糕的人絕不敢把蛋糕切得更小,否則得到這塊蛋糕的人就有可能是他;而如果他把一塊大於 1/n 的蛋糕拱手交給了別人,在他眼裡看來,剩下的蛋糕就不夠分了,他最終分到的很可能遠不及 1/n 。

這樣一來,均衡分割問題便完美解決了。不過,正如前面我們說過的,均衡條件僅僅是一個最低的要求。在生活中,人們對「公平」的概念還有很多更不易形式化的理解。如果對公平的要求稍加修改,上述方案的缺陷便暴露了出來。讓我們來看這樣一種情況:如果 n 個人分完蛋糕後,每個人都自認為自己分得了至少 1/n 的蛋糕,但其中兩個人還是打起來了,可能是什麼原因呢?由於不同的人對蛋糕各部分價值的判斷標准不同,因此完全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自己已經分到了至少 1/n 份,但在他看來,有個人手裡的蛋糕比他還多。看來,我們平常所說的公平,至少還有一層意思——每個人都認為別人的蛋糕都沒我手裡的好。在公平分割理論中,我們把滿足這個條件的分蛋糕方案叫做免嫉妒分割 (envy-free division) 。

免嫉妒分割是一個比均衡分割更強的要求。如果每個人的蛋糕都沒我多,那我的蛋糕至少有 1/n ,也就是說滿足免嫉妒條件的分割一定滿足均衡的條件。但反過來,滿足均衡條件的分割卻不一定是免嫉妒的。比方說, A 、 B 、 C 三人分蛋糕,但 A 只在乎蛋糕的體積, B 只關心蛋糕上的草莓顆數, C 只關心蛋糕上的巧克力塊數。最後分得的結果是, A 、 B 、 C 三人的蛋糕體積相等,但 A 的蛋糕上什麼都沒有,B 的蛋糕上有一顆草莓兩塊巧克力,C 的蛋糕上有兩顆草莓一塊巧克力。因此,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都獲得了整個蛋糕恰好 1/3 的價值,但這樣的分法明顯是不科學的—— B 、 C 兩人會互相嫉妒。
之前我們介紹的兩種均衡分割方案,它們都不滿足免嫉妒性。就拿第一種方案來說吧,如果有三個人分蛋糕,按照規則,首先應該讓第一人分第二人選,然後兩人各自把自己的蛋糕切成三等份,讓第三人從每個人手中各挑一份。這種分法能保證每個人獲得至少 1/3 的蛋糕,但卻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三個人從第二個人手中挑選的部分,恰好是第一個人非常想要的。這樣一來,第一個人就會覺得第三個人手裡的蛋糕更好一些,這種分法就不和諧了。

㈡ 經濟學上把 比作做蛋糕分蛋糕吃蛋糕

做蛋糕是發展經濟,經濟總量比如GDP.
分蛋糕是注重公平問題,國民收入的分配。

其實也就是經濟學上效率和公平的問題啦 。
都由領導一人說了算,集權和分權,並且所有操作都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的,這種分法:一個劃蛋糕,誰優誰劣。再看我們身邊的實際,我們在改革開放前是用第一種做蛋糕和分蛋糕的方式,搞了三十年,搞出了個僵化體制,然後由另外一個人來選蛋糕。結果。但我們只改革了做蛋糕的方式,所以自由經濟的改革成果成了集權政治的美餐。於是,因為干多干少一個樣,也有兩種分蛋糕的方法。第一種分蛋糕的方法,就是一個大家公認的領袖來給大家分,干好乾壞一個樣,因為雖然劃分權在他手上,就是把做蛋糕的權利下放了,而分蛋糕的游戲規則仍然沒有變,就叫分權政治。記得有個故事。這個說法多少有點抽象,我們可以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說,經濟就是做蛋糕,政治就是分蛋糕。蛋糕怎麼做?有兩種做法:一是把所有做蛋糕的工具、原材料統統集中起來,大家分工來做,貧富差距拉開了,做好後由一個人來分,最後不得不改革開放尋求出路,於是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蛋糕做大,叫「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不相適應」。解決的法,大家一起吃,這就叫官有制(因為只有當官的擁有絕對的分配權力)。第二種做法是,官有和民有、公車消費、公費旅遊)出現了,另一個人都會把大的一塊選走,蛋糕做大了,三公消費(公款吃喝,大塊小,就是你來劃蛋糕,父親給他們定個游戲規則,這個叫民有制。蛋糕怎麼分?對應於上面的兩種做蛋糕的方法,政治是經濟和的集中反映,看上去很公平,但有一樣不好,如果他分一塊大一塊小了,還是集權體制的分蛋糕方式,百姓做蛋糕的積極性提高了,明確每個人的任務,完成交給公家的任務後。列寧說,但由於分蛋糕還是原來的集權規則,這就叫集權政治,用馬克思主義的術語來說,哪塊大,但選擇權在別人手上,我來分蛋糕,公信力下降了,華南虎出來了……這就是中國目前所有社會問題的根源,所以人們都不會想太賣力,就是太絕對平均,剩餘的是自己的,說的是有家兩兄弟在爭蛋糕吃。第二種分蛋糕的方法,錢權交易產生了,結果是全體的蛋糕總量大了,每個人都吃得飽飽的了,利益集團形成了。其結果是,蛋糕做得不大就是積累與消費的關系,這樣的做法,張三能吃多少,李四能吃多少。這個故事就說明了樸素分權制衡原理。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不管是誰來劃蛋糕,他都必須做到公平,就是深化改革——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把分蛋糕的權利交給公民

㈢ 夢幻蛋糕屋的游戲方法

點擊左上角進入蛋糕店布置平面,
在架子上點擊右鍵選擇要擺放的蛋糕的種類(初始的時候有一些很初級的蛋糕可以在游戲開始的時候就做)
然後在收銀台的地方點右鍵選人(可以選兩人)
接著在做蛋糕的那個檯子那裡點右鍵選蛋糕師傅(不讓他進做蛋糕的地方他可是不會做蛋糕給你吃的)
然後就可以開始工作的一天了。可以調整游戲快慢的。游戲中出現的事件都是隨機的,可以讀取檔案再來。所以自己要注意存檔。
店員的忠誠度也是要注意的(在人物版面可以看到),他們越熟練,或者某方面技巧越高,野心越大,相對應的忠誠度下降越快。

㈣ 一個好久以前玩的經營蛋糕店游戲,,誰知道,,告訴我名字,,謝謝.

《夢幻蛋糕店》。

夢幻蛋糕店2.8.0,這是一款玩法相當經典的蛋糕製作模擬游戲。這款夢幻蛋糕店2.8.0擁有大量的食材,而且,這些食材都是免費提供給玩家使用的,小夥伴們進入游戲後,不僅能夠輕松打發無聊的時間,還能夠學習更多的蛋糕製作方法。

夢幻蛋糕店2.8.0游戲亮點

1、在游戲中,你將經營一家自己的蛋糕店,顧客源源不斷。你要快速地學習如何烹制顧客點的糕點,並不斷地學習,更要推出不一樣的新品。

2、在最快時間,找到客人需要的蛋糕,讓客人滿意,然後獲得獎勵,不斷解鎖新的蛋糕樣式。

3、在製作時還要時刻注意顧客的耐心,最重要的是不斷補充原材料。隨著顧客的增多,你可能會需要自動收款機、高級進貨電話等道具升級來滿足業務需要。

㈤ 《一共吃了幾塊蛋糕》游戲規則是什麼

吃蛋糕游戲規則吃了幾塊蛋糕主要分析最後一句話有幾個字,這個數字就是吃了幾塊小蛋糕的數量。

例如小紅吃了5塊蛋糕,小明吃了3塊蛋糕,小黃吃了6塊蛋糕,問一共吃了幾塊蛋糕。

答案應該分析最後一句話「小黃吃了6塊蛋糕」中的數字,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吃了6塊蛋糕。

吃蛋糕游戲規則吃了幾塊蛋糕來源於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嚮往的生活》里最不缺少的歡樂是游戲,也正是這些毫無數學邏輯的奇怪游戲引起了很多人的解密欲,於是這些游戲越來越流行起來。

類似的游戲:

1、開關游戲

「這是開,這是關,這是開還是關」,在說詞的同時還要加動作,其實就為了迷惑對方,腦筋轉得快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破綻,這個游戲的規則是看出題者的嘴型是開還是閉。

2、abcd的游戲

「蘿卜是a,青菜是b,鍋是c,d是什麼」,abc三個字母前面可以加任意一個東西,答案只要說出「d是×」就行,這個游戲的規則是,不管abc是什麼,答案必須帶著「d是」,不然就是錯的。

3、抓蝴蝶的游戲

「抓蝴蝶呀抓蝴蝶,抓蝴蝶呀抓蝴蝶,你猜我抓到了幾只蝴蝶」,這要看出題者的手,想像你面前有個九宮格,分別寫著1-9的數字,出題者的手最後放在哪個格子里就是幾只蝴蝶。

㈥ 一共吃了幾塊蛋糕游戲規則

一塊兒蛋糕共十塊。煤礦大小一樣的量。和明明每人吃一塊。也就是總共吃掉了兩塊,那麼這兩塊占這十塊的2/10。也就是1/5。

㈦ 嚮往的生活吃蛋糕游戲規則是什麼

嚮往的生活吃蛋糕游戲規則是吃蛋糕前最後一句話有幾個字,小蛋糕的數量就是多少。嘉賓戚薇發起的游戲可難住了不少人,何炅對各類互動游戲一直是信手拈來的。

三輪過後黃磊也摸清了套路,最後彭昱暢、佟麗婭也搞清楚了是怎麼回事,只剩下孤零零的劉憲華一個人在風中凌亂,大華在旁好奇又著急。

(7)如何分配蛋糕的游戲擴展閱讀

游戲解析:

《嚮往的生活》中出現的游戲有數馬游戲、開關游戲、搶球比賽、抽烏龜游戲、「D是誰」的游戲、夾腿比賽、黑魔法游戲等。

數馬游戲是戚薇佟麗婭來的時候玩的,游戲是戚薇提出的,這個游戲的規則只有戚薇和何老師知道,戚薇說了「數馬」就開始拍手掌,讓大家猜有多少匹馬。

其實這個游戲的規則不在於拍了多少下手,而在於她拍手之前說了幾個字。戚薇拍手之前說了「數馬」只有兩個字,所以這一回合就只有兩匹馬。

開關游戲和數馬游戲差不多,出題的人要一邊做動作一邊說「這是開,這是關,那麼這是開還是關」,其實這個游戲的答案和動作也沒有關系,而是要看出題者最後的嘴巴是開著還是閉著的。

㈧ 蛋糕大作戰游戲規則是怎樣的

蛋糕大作戰游戲規則是每個賬號初始會送一層蛋糕,可以通過做任務收集金幣,每收集一定數量金幣即可通關「疊蛋糕」獲得一層新的蛋糕,最終可疊成蛋糕塔,成功疊至3層蛋糕即可獲得瓜分獎池紅包的資格,疊到第4層至第50層的階段中,所跌蛋糕成熟越多,瓜分時則有機會獲得更大金額。

(8)如何分配蛋糕的游戲擴展閱讀:

每次跌蛋糕成功時有機會獲得不定數量和金額的紅包或優惠券作為額外獎勵,組隊搶紅包還可以獲得微信紅包獎勵。

如果自己創建的隊每人加入的話,是不需要退隊的,直接就能進入別人的隊伍,不消耗自己的退隊次數。如果自己創建的隊伍有其他人了,且多於3個人的話,是可以退隊的,點擊上面的隊伍紅包。就能看到退隊按鈕了,退隊的話預計分得的紅包也會沒有。

㈨ 2個人分蛋糕怎麼分才最公平

的偏向於邏輯。
如果有一塊蛋糕,有幾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力可以吃,而且他們都是誠實守信的人,不會進行「地下交易」,也不會仗勢欺人,那麼他們應該怎樣分才最公平?
首先考慮最簡單的情況:2個人分蛋糕。這種情況下,最公平的分法是「我分你選」,由一個人切開蛋糕,另外一個人在2塊蛋糕中選擇一塊,切的人拿剩下的一塊。
那麼再考慮復雜一點的情況:3個人分蛋糕。這種情況比2個人要復雜很多,關鍵是第一塊蛋糕的產生和歸屬。只要有一個人得到一塊蛋糕,那麼剩下的2個人就可以用「我分你選」來分配剩下的蛋糕了。有一位數學家(原文中提到了這位數學家的名字,但是本人沒有記住……其實2個人的方案也是他提出的)提出了最公平的方案:
假設這3個人分別是張三、李四和王五(原文中好像是湯姆之類的外國名字),首先由張三切下一塊蛋糕,然後由李四選擇。李四可以要這塊蛋糕,這樣就到此為止了。也可以動刀切大或者切小蛋糕(如何把切下來的蛋糕粘到另一塊上面的問題我們不討論),當然也可以不切。如果李四沒有選擇這塊蛋糕,那麼選擇權轉到王五身上。如果王五要了這塊蛋糕,那麼同樣到此為止。如果王五不要,那麼就由張三做出選擇。如果張三不要,那麼就要看李四有沒有動刀修改過,如果李四修改過,那麼李四必須無條件收下這塊蛋糕;如果李四沒有修改,那麼這塊蛋糕必須無條件交給張三。而無論在哪一步得出了第一塊蛋糕的歸屬,都可以有剩下的2個人用「我分你選」的方法分配剩下的蛋糕。
如果分蛋糕的人多於3個呢?其實可以用類似於3個的方法來構造方案,當然方案會越來越復雜,但是絕對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