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艾灸的好處
艾灸是一種中醫養生的方法,艾灸腹部的好處非常多。可以健脾和胃,生清降濁;通調三焦,利水消腫;調理沖任,溫補下元;通經活絡,行氣止痛;斂汗固表,澀精補虛;防病駐顏,養生延年等等。
【拓展資料】
一、艾灸腹部的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濁
艾灸肚臍可增強脾胃機能,使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用於胃痛、反胃、痞滿、嘔吐、泄瀉等。
/iknow-pic.cdn.bcebos.com/29381f30e924b8996a4401c762061d950b7bf6d1"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9381f30e924b8996a4401c762061d950b7bf6d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cakewithgiants.com/pic_29381f30e924b8996a4401c762061d950b7bf6d1"/>
2、通調三焦,利水消腫
艾灸肚臍能激發三焦的氣化功能,使氣機暢通、經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iknow-pic.cdn.bcebos.com/ac4bd11373f08202ccade9c047fbfbedab641b15"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c4bd11373f08202ccade9c047fbfbedab641b1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cakewithgiants.com/pic_ac4bd11373f08202ccade9c047fbfbedab641b15"/>
3、調理沖任,溫補下元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艾灸肚臍可以調理沖任,理氣養血,固經安胎。臨床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iknow-pic.cdn.bcebos.com/6f061d950a7b0208b283471e6ed9f2d3562cc883"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6f061d950a7b0208b283471e6ed9f2d3562cc88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cakewithgiants.com/pic_6f061d950a7b0208b283471e6ed9f2d3562cc883"/>
4、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臍通百脈,溫熱葯貼臍後,能夠通經活絡,理氣和血,達到「通則不痛」。適用於腸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諸酸痛證。
5、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艾灸肚臍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節臟腑陰陽平衡,調整體質,使氣血調暢,營衛通利,幫助入睡。臨床常用於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泄、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6、防病駐顏,養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後天之氣舍,是強壯保健的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致肌膚的作用。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用於虛勞諸疾,神經衰弱和預防保健,回春延年。
二、艾灸的原理
艾灸是將艾條或艾絨,放置在體表的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灼,熨燙或貼敷,藉助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葯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和氣血,扶正祛邪,調整人體生理功能平衡,達到防病治病,養生保健的目的。
/iknow-pic.cdn.bcebos.com/9a504fc2d5628535c889a9de9cef76c6a6ef63e7"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a504fc2d5628535c889a9de9cef76c6a6ef63e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cakewithgiants.com/pic_9a504fc2d5628535c889a9de9cef76c6a6ef63e7"/>
三、艾灸的禁忌
1、凡屬實熱,或陰虛發熱,邪熱內熾等症,如高熱,高血壓,肺結核晚期,大量咯血,嘔吐,嚴重貧血,急性傳染性疾病,皮膚癰疽癤瘡並有發熱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療法。
2、器質性心臟病伴隨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婦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顏面部,頸部以及大血管走行的體表區域,粘膜附近,均不宜直接灸。
4、近代針灸臨床認為,除了睛明,素髂,人迎,委中等穴不宜艾灸之外,人體的其他穴位均可採用艾灸療法。
/iknow-pic.cdn.bcebos.com/574e9258d109b3ded08f9f97c0bf6c81800a4c18"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74e9258d109b3ded08f9f97c0bf6c81800a4c1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cakewithgiants.com/pic_574e9258d109b3ded08f9f97c0bf6c81800a4c18"/>
【參考資料】
/ke..com/item/%E4%B8%AD%E5%8C%BB%E8%89%BE%E7%81%B8%E5%85%BB%E7%94%9F/3811315"target="_blank"title="中醫艾灸養生-網路">中醫艾灸養生-網路
『貳』 艾灸後能喝紅酒嗎
不可以。
由於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較多,有些禁忌雖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況確實是應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2.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製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iknow-pic.cdn.bcebos.com/960a304e251f95ca7e7b5c87c7177f3e67095271"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60a304e251f95ca7e7b5c87c7177f3e6709527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cakewithgiants.com/pic_960a304e251f95ca7e7b5c87c7177f3e67095271"/>
(2)艾灸後多久可以吃蛋糕擴展閱讀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准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卧,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鍾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叄』 艾灸條保質期是什麼意思
是指艾條出廠後,能夠放置的時間,因為艾條放置過長時間,其葯力也就散得差不多了,作用也就不在了,通常保質期有3-5年。
艾灸條,艾灸時專用艾條,艾灸乃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屬中醫外治法,溫灸養生是通過百草之王艾草特製成艾灸條。
以上十味,需用存放一年以上,三年最好的艾葉碾至成艾絨,雄黃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桂枝等九味粉碎成細粉,雄黃末配研,過篩,混勻。取艾絨20g ,將棉紙兩端折疊約6cm ,卷緊成條,粘合封閉,低溫乾燥,即得。
(3)艾灸後多久可以吃蛋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艾灸後如果先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鍾可以著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肆』 艾灸後頭暈惡心是怎麼回事
第一種是陰邪困脾胃。如果脾胃功能比較弱,或者多有寒濕,艾灸之後體內陽氣上升,相關臟腑的陰邪被化開,順著臟——腑——陽經的路徑排出體外,而此過程中,陰邪可能會困住脾胃,導致脾胃功能下降,脾胃腐蝕水谷、運化功能下降,就會出現不想吃飯,惡心、嘔吐的症狀。
如果是因為陰邪困住脾胃導致的惡心、嘔吐,同時不想吃飯,那就暫時讓脾胃休息,適當吃一點粥、蔬菜,保證基本的營養,不用擔心,可以加強在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的艾灸,盡量縮短邪氣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讓其盡快排出體外。根據臨床經驗,艾灸後導致的惡心、嘔吐一般不會超過半個月,最長十幾天這種症狀就消失了。
第二種是自身體質的問題。如果是陰虛體質,艾灸後陽氣上浮,就會出現頭暈、惡心。這種情況下多配合 腎俞、太溪、足三里等滋陰穴位,同時減少灸量和時間。下焦的時間可長一點,艾灸上焦,每個穴位時間盡量保持在5~10分鍾即可,如果沒有明顯難受的症狀再繼續進行艾灸。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在10點之前就進入睡眠狀態,有利於陰血的生成。一日三餐保證營養齊全,以五穀、蔬菜為主。
第三種是操作不當。比如過飢、過飽後艾灸,氣血循環增加,會將胃部的氣血調動起來,影響胃的消化功能,從而產生惡心、嘔吐的症狀,另外,如果剛開始艾灸的時間太長,灸量太大,身體沒有適應的過程。特別是上焦的穴位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在臨床中,最明顯的穴位就是大椎,有人第一次艾灸這個穴位就灸了20多分鍾,很快就出現惡心、頭暈症狀。此時可以按摩一下頭部經絡,緩解一下症狀,第二天減少時間,或者灸量。如果症狀有所緩解,逐漸調到適合的灸量和時間,待身體完全適應後,再恢復即可。
『伍』 艾灸完多久後可以吹風多久以後可以碰冷水啊
艾灸後2小時內不要被冷氣風直吹,也不要碰冰冷的水,更不要吃冷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