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工製作 » 拿破崙蛋糕能存放多久
擴展閱讀
學習蛋糕工資一般多少 2025-07-15 05:03:56

拿破崙蛋糕能存放多久

發布時間: 2022-11-07 23:30:57

1. 拿破崙蛋糕常溫下保質期3天,到了第4天能吃嗎如果吃了會不會致癌

拿破崙蛋糕常溫保質期三天,如果放在冰箱裡面到了第四天你可以聞聞蛋糕有沒有變味,如果沒有變味可以吃,就是口感沒有那麼新鮮了。

2. 5款經典法式甜點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幾個

我是山東人,北方人不喜食甜。

小姑娘的夢想都是吃糖果,可是我小時候的夢想,是吃腌成黑色的疙瘩頭鹹菜。

因為不吃糖,也就不耐糖,小時候,如果吃太甜,我就頭暈惡心不舒服。

後來我順理成章的去了甜點王國:法國。

好好的人總不能餓死。惡劣的生存環境中,迸發了我卓越的逆生長精神。

十幾年,我愛上了甜點。

搬到甜點之都的巴黎之後,那些有名、有歷史、有淵源、有技術、有含量的甜點店,我基本都去吃去,吃完舔著勺子和盧中瀚交流,很有一把心得。

對來我說,甜點可以用很多方式解說。

「浪漫」的說:前菜,主菜是物理變化,甜點更類似化學變化。所以甜點和愛情更相近。

「貴族」的說:甜點是茶餘之後的一點愉悅。一小顆一小顆的擺在刻著家族徽章的銀盤子里,等著塗了蔻丹的素手捏著閃亮的銀勺,送進艷紅的唇齒之間。優雅的香艷著。

「禪宗」的說:甜是容易讓人停不下來的味道。愛甜喜甜,卻能收放自如的品甜不饕餮,品的是你一塵不染如明鏡一般的心。

一說到甜點,心生愉悅,喜上眉梢。

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經過我研究的,法國5款最經典甜點的前世今生。

本來其實准備寫9款,實在實在實在寫不動了。

如果你們喜歡,那就下次再寫吧,如果你們不喜歡,正好省了我的麻煩。

吃貨們,現在小板凳坐坐好,口水巾帶帶牢,可以留著口水聽故事了。

Baba au rhum

這要從歐洲貴族一家親,永遠在聯姻開始說。

十七世紀,波蘭有一個國王叫做Stanislas Leszczynski,特長,記不住就算了。他是路易十五的正牌岳父。

我沒研究過為什麼Stanislas做了幾年波蘭國王然後跑到法國來。反正他來了法國南希,成了南希市所在的Lorraine地區的親王。

親王有一天在吃Kougelhopf麵包的時候,覺得很乾。天主教徒,根據教義,麵包是不可以扔掉。因為麵包是基督的身體變得。

為了吃下去他的乾麵包,節省的親王想了一個主意,把一種酒叫做Tokay的葡萄甜酒澆了上去,味道超美。

這里我們不得不惡補一下:Kougelhopf就是一種阿爾薩斯地區傳統的牛奶甜麵包,裡面有點葡萄乾兒

那這款甜點為什麼叫Baba呢?

據說在波蘭,有一款甜點叫做Baba,或者Babka,也是用酒澆麵包,差不多道理。

不過更多的人更傾向於另一種觀點:

那個時候親王在野,為了打發日子,狂讀《一千零一夜》,最愛的故事就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這證明世界上偉大的人的想法都是相同的,趁機拍拍「馬爸爸」的馬屁。所以親王用了Baba的名字。

不過要我說,知識淵博的親王,應該想到了這兩點吧?

被親王發明出來之後,成了貴族社會中,所有正式宗教場合的必備甜品。

出身和曝光率兩齊,Baba au rhum自然成了法國最經典的甜品。歐洲連甜點都會拼爹,人就別說了。

到了1835年,有一個叫 Nicolas Stonhrer的甜點師,據說是親王當年從波蘭帶到法國來的宮廷御用甜點總廚的第X代直系後裔,在巴黎開了專營的Baba甜品店。

經過他的努力研究,原來朗姆酒rhum才是和Kougelhopf麵包最配的東西。

從此最偉大最經典的Baba au rhum誕生啦。

還有Baba au rhum可是拿破崙最愛的甜點。

看文那位,請不要撇嘴說:「盧璐別胡說了,拿破崙最愛一定是拿破崙蛋糕。」

我可以拍著我平平的胸脯保證,拿破崙同學本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拿破崙蛋糕這回事。不過這是下個故事,你們請耐心。

拿破崙不但最愛Baba au rhum,而且充分發揮法國人愛創新的天賦,有時會用一種義大利高度數檸檬甜酒Limoncello代替朗姆酒,並主張吃Baba au rhum要配原味香草冰淇凌。

Mille-Feuille

Mille-Feuille的意思就是千層。

說Mille-Feuille,沒人知道,但是如果說拿破崙蛋糕,估計就沒有人不曉啦。

九十年代中的青島,最有名的西點是東方飯店。拿破崙蛋糕是全店最貴的蛋糕,5塊一塊。每次我都默默的咽著口水從櫥窗外面走過去。

有一天我的「土豪」老媽回來說:「我去東方飯店,順便買了幾塊蛋糕,在廚房你去吃吧。」

我跑去看,居然有兩塊拿破崙,兩塊。

為了我吃貨的名譽,吃到惡心,我也硬硬得把那兩塊吃了下去。

可是東方飯店的拿破崙蛋糕,我已經記不得有千層皮在裡面,只記得有很多層很甜的奶油,外面沾了滿滿一層烤杏仁片。

去了法國,Mille-Feuille和水果撻一樣,是我最初愛上的甜點之一。

但是法國的Mille-Feuille和中國的拿破崙蛋糕長得實在太不一樣了,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把他們聯系起來。

Mille-Feuille是一款非常古老的法國經典蛋糕。

是法餐鼻祖François Pierre de La Varenne 在1651的菜譜裡面,就已經記載下來的一道甜點。後來有很多有名的主廚都曾經對這道甜點有過記錄,每個人也都有過自己的心得和改動。

事實上,法餐的精華不是一絲不變的保持傳統,而是不斷融入新的元素,不斷創新。

這款甜點的重點是酥皮,最初製作的時候,分6步,每一步折若干次,算下來就是每張皮被折了729層。

後來有一個法餐歷史上里程碑一樣的主廚 André Guillot,改進了酥皮的折法,這么算下來,每一層酥皮被折過2048次。

這千層皮,名副其實。

正宗的法國Mille-Feuille,有三層酥皮,中間有兩層甜點奶油,上面是刷好的糖霜。有時候中間加的奶油可以換成果醬或者水果。

可是Mille-Feuille和拿破崙有什麼關系呢?

結論就是沒關系。

義大利南部的有個城市叫做那不勒斯Naples,也出產一種著名的酥皮。

「那不勒斯的」,法語說起來就是Napolitain。

拿破崙Napoléon和Napolitain,開頭的五個字母都一樣,發音也很像。在加上Mille-Feuille又是法國甜點,在一些英語國家裡面,就變成了拿破崙蛋糕。

Mille-Feuille雖然好吃,在法國重多甜點中的一款。自從變成拿破崙蛋糕之後,頓時身價倍增,傳遍世界。

論年份,拿破崙本人一定吃過拿破崙蛋糕。但是拿破崙本人吃的時候,肯定不知道原來在不久的將來這個蛋糕會改名叫拿破崙。

至少目前沒有找到證據表明,拿破崙本人愛吃這款甜點。酒味太少,不合胃口。

想成名,如果不能走Baba au rhum的拼爹路線,也可以走Mille-Feuille的炒作路線,都可以成功。

Bûche de Noël

Bûche:柴火;Noël:聖誕節。

Bûche de Noël就是聖誕柴火蛋糕。

過年尤其在山東,山珍海味都可以吃,也都可以不吃,但是餃子一定不能不吃,不吃餃子怎麼算過年?

12月24日的聖誕前夜,在天主教國家裡面的地位大概就相當於我們的過年,要全家都湊在一起吃全年最好吃的一頓。

根據地區和家庭不同,有一些不同的傳統食物,鵝肝,生蚝,三文魚,可以吃,也可以不吃,但是在法國,比利時,加拿大魁北克,甚至越南,黎巴嫩,在所有的法語文化國家裡面,不能不吃的就是這款聖誕夜柴火蛋糕。

Bûche de Noël,是一個蛋糕卷,裡面可塗果醬,奶油,栗子醬,隨便手邊找到的東西,外面再塗上以黃油為主料做出來的奶油(Crème),做出樹乾的樣子,常常是巧克力的;咖啡色正好做樹皮。

柴火蛋糕上,常有反糖的聖誕老人,小矮人,麋鹿,小蘑菇等聖誕裝飾。

為什麼一定要吃柴火蛋糕,起源其實眾說紛雲。比較可信的有兩種:

當年耶穌誕生在十二月末的馬廄裡面,為了小耶穌不被凍死,天使們在馬廄裡面,點了柴火取暖。柴火蛋糕就正好象徵一塊塊被天使們點著的柴火。

還有一種說法是:

從中世紀開始法國人有一個習俗,在聖誕前夜要用一段非常粗壯的果樹,放在壁爐裡面點燃取暖。這塊柴火越大越好,最好可以持續12天不熄滅,至少也要持續3天不熄滅,這樣下一年才有好處收成。

後來城市越來越大,房子越來越小,大壁爐慢慢消失了,柴火以一種蛋糕的形式留在了聖誕夜裡。

Canelé de Bordeaux

Canelé就是一個個大概5公分高,直徑5公分,烤的有點焦的小蛋糕。是今天波爾多地區最有名「最傳統」的甜點。

為什麼我會在「最傳統」這三個字上面用引號?看完就知道了。

Canelé是波爾多葡萄酒的一個衍生品。

在葡萄酒釀制的過程中,有一個步驟叫做Collage,簡單的說,就是要往液體裡面添加一點蛋白質,幫助凈化液體中的漂浮物。

這個技術被廣泛運用在紅酒,啤酒甚至果汁製造業上。就是今天,波爾多一些最傳統和最優質的酒庄,還是在運用這個古老的昂貴的方式來凈化紅酒。

釀酒季到了,整個酒莊上下都在干嗎?

打雞蛋,然後把雞蛋清和黃分開。酒庄會把多餘的雞蛋黃送給四處施善的修女。

修女們拿了雞蛋黃做了一種由擀成很薄的麵皮裹在甘蔗外面的小點心。法語的甘蔗是Canne,最初Cannelé這個名字就是這么傳出來的。

可是近代人們在修女們住修道院中,做過大舉挖掘,並沒用發現任何長得像近代Canelé的模具。

可以得到結論,近代的Canelé根本不是修女們的Cannelé,屬於借屍還魂。

在波爾多不遠的有一個城市叫做Limoges,有另一種甜點叫canole,是用麵粉和雞蛋黃做的。

傳到波爾多,用了另一個名字叫做canaule,這才是今天Canelé前身。

請別問我,為什麼波爾多地區把甜點都用「can"開頭是為什麼?

波爾多有大量的船運麵粉,還有酒庄用不完的雞蛋黃,在波爾多canaule變成人人都愛吃的甜點,產量驚人。

到了1663年的時候,波爾多有很多間只生產canaule作坊。這些作坊主人個個賺盆滿缽滿,湊在一起一合計,決定組織工會,形成行業壟斷。

但是這個決定遭到了已經有的麵包甜點工會的強烈反對。

麵包甜點工會提出的反對意見是,只要混入糖和牛奶然後混合起來的東西,都是甜點。只要甜點都要歸我們管。

於是,canaule作坊,在不耽誤賣的課余時間,為了是否可以名正言順的混入糖和牛奶,同甜點工會斗爭了,差不多一百年。

1755年3月3日,法國國會在凡爾賽舉行會議,決定同意canaule工會可以混入糖和牛奶。

讀到這里,我忍不住想笑。什麼芝麻大小的事,國會要決議,還記得那麼清楚哪一天。

到了1767年,canaule工會變得太過強勢,以至於波爾多市政府要求全市只能有8個canaule的作坊。

canaule工會繼續一百多年間的斗爭風格,對別人的要求置之不理。波爾多全市最多的時候,有39個大型作坊。

可是神奇是,到了十九世紀,canaule居然全部在波爾多消失並絕跡了??

二十世紀,一個波爾多的甜點師,根據找到的片斷的配方,重建製成了canaule。

又發覺創新精神,修改了菜單加進了香草和朗姆酒。據今天研究,現在Canelé特殊的形狀,應該也是這位甜點師創造的。

可是一直到了1970年,法國第一美食評論手冊「Gault&Millau」,都沒有把Canelé作為一個甜點收入冊中。

要到1985年,波爾多才有了一個Cannelé行業公會,並把第二字母「n」去掉,成了Canelé,確認Canelé的配方,定義和范圍。

從此Canelé變成波爾多地區最有名「最傳統」的甜品,迄今大概40年歷史吧。

Paris-Brest

Paris和Brest是法國的兩座城市。

Paris: 巴黎,這就不用介紹了。

Brest : 布雷斯特,是法國對著英國那面,布列塔尼尖角上的一個海港城市。

從Paris到Brest有600公里,往返1200公里,相當於北京到上海單程的距離。

1200公里,飛機要飛一個多小時吧,高鐵要六個半小時,騎自行車,你覺得要用多久呀?

我知道我在說甜點,這次沒跑題,先別打斷我。

自行車被普及之後,英國人先行組織了長時間長途野外比賽。這對海峽另一邊的法國男人來說,這是赤裸裸的挑戰。

「搞錯沒有?我們怎麼能夠在英國佬面前示弱?」

1891年6月11日,Pierre Giffard通過著名的報紙「Le petit journal」,在出版商和財團們的支持下,組織了這場1200公里的自行車越野挑戰賽。比從1903年開始的環法自行車大賽早12年。

雖然中間多有變遷,但是作為目前全世界最有名的自行車挑戰賽,一直持續到今天。

這個挑戰賽,不僅僅是開放給專業運動員,全世界,誰都可以報名參見。

挑戰賽目前的紀錄是42小時26分鍾,兩天不到,真是神人。

盧中瀚的哥哥,一個爸一個媽的親哥,2011年和2015年參加過兩次PBP的挑戰賽了。

15年的成績是80小時31分。他們那個組有兩千多人,他是269名,此處應該有掌聲呀。

Paris-Brest這款甜點,是在巴黎近郊有個城市名字是:Maisons-Laffitte, 有一個甜點師Louis Durand,在1910年應自行車挑戰賽的發起人Pierre Giffard的要求,發明的。

用泡芙的面團做成大概直徑十幾公分甜甜圈的樣子,橫著剖開,中間填滿鮮奶油,焦糖,烤杏仁片。

圓圓中空的形狀,象徵著一個自行車輪子。

當初發明出來的時候,Paris-Brest用的不是泡芙面團,用的是甜麵包的面團,所以當初直徑可以達到30到50公分,更像是一個自行車輪子。

為什麼在Maisons-Laffitte發明的不是在巴黎市呢,主要是發起人Pierre Giffard,他生在這里,住在這里,近水樓台先得月,這活兒就派給了家門口那個甜點小弟。

想名垂青史,沒有爹,沾不上邊兒,靠不得自己的話,貴死也要留在北上廣深?

誰知道周圍哪個鄰居能下雨?

3. 有什麼好吃的甜品又可以保存時間長,不要披薩什麼的,容易壞,親戚來家裡要2~4天,帶什麼東西過來啊

各種餅干呀、月餅呀,保存時間都比較長,算是甜品里最能放的了

4. 拿破崙蛋糕怎麼保存

「拿破崙蛋糕」法文名為Mille-feuille,即有一千層酥皮的意思,所以它又被稱為千層酥。拿破崙蛋糕造價不菲,不但使用了繁雜的起酥工藝,而且酥皮之間的夾層豐富,不僅有鮮奶油,還有吉士醬。由於拿破崙蛋糕的酥皮含大量油脂,放在溫暖濕潤處容易回油變軟,需要放在乾燥處保存,又含有鮮奶油,吉士醬等易變質原料,夏天建議放入冰箱保存,但不宜在冰箱保存太久,澱粉會老化,吃起來怎麼都不如剛買來好吃了,建議盡量及時吃完。無論怎麼保存,都不可能吃起來跟當天新鮮出爐的一樣,因為澱粉的老化只能延遲,且不可逆。拿破崙蛋糕怎麼保存

5. 法國的糕點,什麼最好吃

到法國兩年,收獲頗豐,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十幾斤的體重。雖然總是想狠下心減肥,但是只要一聞到麵包房裡傳出的誘人的香味,我的雙腿就不聽指揮的停下來了。
法國的麵包房和糕點店通常是一家,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店。每天早上就數麵包店主勤快,通常4點鍾就要起床准備,為的是7點鍾打開店門讓新出爐的麵包香味能飄滿大街小巷。說香氣「飄滿街」一點也不誇張,麵包是法國人的主食,所以每隔幾條街就有一家麵包房,每天早上我穿過市中心去上班的時候,經過麵包房門前的時候都要深深地呼吸上幾口,感到這真是愉快一天的開始。
為了吃到當天的新鮮麵包,退了休的老人們通常起個大清早。早上經常能看到一手拿著報紙,一手夾著「棍子」在街上偶遇朋友而攀談的老人,當然也能看到抱著一大袋子麵包的主婦,那肯定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有的麵包房還特意標出每天新出爐麵包的時間表,到時候來看吧,買麵包的人排起了隊。著名的「保羅」麵包店,什麼時候去都需要排長隊。
最經典的法國麵包是「棍子麵包」和「羊角麵包」。棍子麵包物如其名,形如一根近一米長的棍子。外表又干又硬,但麵包芯又松又軟,第一次吃,嚼的我兩個腮幫子又酸又木,但是焦黃的顏色,充分的「美拉德」反應產生香氣我很快就習慣並愛上它了。剛出爐的「棍子」最好吃,但是保存時間很短,密封保存容易變皮,暴露保存一般第二天就會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了。法國人餐桌上一般有一個裝麵包的小籃子,裡面盛著斜切成一截一截的「棍子麵包」,隨需自取,結束盤中餐後他們一般都會拿起一塊麵包把盤子擦的乾乾凈凈。切開半根「棍子」,在裡面夾上乳酪,火腿和生菜,就是法式三明治。三角形切片麵包做成的三明治是英國人的最愛。「羊角麵包」兩頭尖尖,再加一杯熱巧克力或咖啡通常是法國人的早點,它的特點是中空但表皮鬆脆多層,麵包裡面的黃油讓口感變得很細膩。別看它又輕又軟,兩口就吞下肚了,卻好像什麼也沒吃,其熱量相當於四大塊巧克力,多吃後果嚴重。
做麵包可不是件簡單的活,尤其是做出品質穩定的麵包。需要有面團,酵母,溫度,時間等的共同作用。我坐在的ENITIAA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冷凍面團和發酵的酶促反應,力求工業化生產出麵包的品質向作坊麵包看齊。
再說法國的甜點。所謂甜點其實定義很廣,從酸奶,水果,到點心蛋糕再到巧克力,都可能是法國人飯後的甜食,在這里我把麵包房做的點心拿出來單說說。法國的甜點是我在法國的最愛之一(另一項最愛是布列塔尼的小房子,且待下回分解),它讓我發現原來自己竟然是這么貪吃。
法國點心裏面團的製作就是一個復雜的工藝,松軟的,香脆的,再在面團的基礎上添加口味,我們在國內常見的西式「奶油蛋糕」那是美國人的傑作。法國人日常的甜點更加的小巧精緻,種類變化更加多樣,塗滿奶油的大蛋糕只有在婚禮上才能看到。一種很常見的「水果蛋糕」就是以一張和了黃油和糖的麵皮做底,上面鋪滿或蘋果或草莓等其它鮮水果,再在周圍塗滿果醬,放入烤箱十幾分鍾後出爐。這種「水果蛋糕」又好看又好吃而且簡單易做,是法國年輕人聚會間經常自製蛋糕的最愛,東西不大卻很增添氣氛。光吃不知道,一做嚇一跳。自己動手一做蛋糕才知道,原來做蛋糕用的這些糖,我家做飯半年也用不掉。我在的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甜點還以黃油的口感出名。查來它的配方,第一句話就是:黃油,黃油,還是黃油……沒辦法,誰讓自己嘴饞呢。糖,雞蛋和黃油以奇妙比例和不同方式混合在麵粉里,加上或鮮水果或巧克力或焦糖等不同的口味,嘖嘖,咬一口下去,什麼煩惱都拋到腦後去了。
法國的甜點並不是只以麵粉為原料。一個傳統的法國甜點「奶米」(riz au lait)就是把生米在奶里煮熟,再在過程中加蛋白,糖,鮮奶油,最後放入冰箱中冷卻,米粒圓滑,奶油細膩,別有一番口感。但是對許多中國朋友來說,把作為「主食的米飯放入奶油」實在是無法接受。說到甜點,能跟法國人競爭的只有義大利人了,他們的乳酪蛋糕和提拉米蘇也是甜點中絕對的精典,在許多法國的糕點店都能找到。
實在是很佩服為了身材能忍住不碰甜點的法國女孩。

6. 拿破崙蛋糕和拿破崙.波拿巴有什麼聯系

正宗的拿破崙蛋糕(Napoleon)也被稱為法式千層酥(mille-feuille),是一種法國甜品,具體起源不明。傳統的拿破崙蛋糕一般是由三層千層酥皮夾兩層糕點奶油餡組成,有時中間的夾餡也會替換成打發的淡奶油或果醬,也可以添加水果。頂部通常是用糖粉裝飾,有時也會用到可可或酥粒。也有可能是白色(糖霜)和棕色(巧克力)相間的彩色糖霜或翻糖。其中,製作千層酥皮的過程較為復雜,耗時長。

7. 主要幾大蛋糕的名稱和來歷

黑森林蛋糕

黑森林是位於德國西南的一個山區。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製成果醬外,在做蛋糕時,也會非常大方地將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里,或是一顆顆細心地裝飾在蛋糕上。而在打制蛋糕的鮮奶油時,更會加入不少櫻桃汁。而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了!

提拉米蘇

提拉米蘇」的名字也是根據義大利語「Tiramisu」的發音而來。「提拉米蘇」有個非常爛漫的意思——帶我走:「Tira」是「提、拉」的意思,「Mi」是「我」,「Su」是「往上」 合起來就是「拉我起來」,即「帶我走」。

多納圈

多納圈,也被我們親切的稱為甜甜圈,英文叫做Donuts。所以「多納圈」這個名字也就是根據英文發音和點心的形狀而來的。而我們常見的「芒果多拿」、「紅豆多拿」等,就是經過油炸、上面裹上糖和不同口味餡料的糕點。

慕斯mousse

特性:免煮、免調理,直接操作即可使用,溫水、冷水皆可使用,中性慕斯粉可配合果泥或濃縮果醬變化慕斯口味。品質安定可延長產品保存期限,作為鮮奶油安定劑成為慕斯奶油。 慕斯蛋糕最早出現在美食之都法國巴黎,最初大師們在奶油中加入起穩定作用和改善結構,口感和風味的各種輔料,使之外型,色澤,結構,口味變化豐富,更加自然純正,冷凍後食用其味無窮,成為蛋糕中的極品。
慕司是從法語音譯過來的。 慕斯與布丁一樣屬於甜點的一種,其性質較布丁更柔軟,入口即化。製作慕斯最重要的是膠凍原料如瓊脂、魚膠粉、果凍粉等,現在也有專門的慕斯粉了。另外製作時最大的特點是配方中的蛋白、蛋黃、鮮奶油都須單獨與糖打發,再混入一起拌勻,所以質地較為松軟,有點像打發了的鮮奶油。慕斯使用的膠凍原料是動物膠,所以需要置於低溫處存放。

拿破崙蛋糕 Mille feuille

拿破崙蛋糕跟拿破崙其實沒有關系,說法之一是由於它的英文名Napoleon,其實是Napolitain的誤傳,指一種來自義大利Naples的酥皮名字,至今被寫作Napoleon而已。我倒覺得它比較像一首歌曲,把叉子一舀下去,酥餅便應聲裂開,發出清脆的聲音,每吃一口,都像敲響一個音符。
拿破崙蛋糕的法文名為Mille feuille,即有一百萬層酥皮的意思,所以它又被稱為千層酥,它由三層啡色的千層酥皮,夾兩層吉士醬製成,材料雖然簡單,但酥皮的製作過程卻極繁復,師傅要把搓好的麵皮不斷重復對摺,這樣焗出來的酥皮才夠松化。
拿破崙蛋糕配上鮮果是最理想的組合,不少師傅愛在酥皮之間加上新鮮的士多啤梨或芒果,令味道更加豐富而清甜,甚至有人會用忌廉代替吉士醬,口感同樣不俗。

8. 拿破崙蛋糕為什麼放一段時間會不酥怎麼回答顧客

麵包和蛋糕這些吃的東西一般放幾天就不好吃了,味道也慢慢變得沒有香味啦,如果麵包保質期是三天的話,蛋糕放冰箱冷藏最多可以放一個星期,也有可能放四五天就不能吃了,最好建議不要存放太久

9. 拿破崙蛋糕中間夾層水果要放滿嗎

拿破崙蛋糕中間夾層水果不一定需要放滿的,主要還是看自己的需要,如果喜歡吃水果,就放多一點。
拿破崙蛋糕
材料
水油麵:富強粉100克蛋清50克鹽2克白醋1克水20克

油酥面:富強粉50克玉米油15克

做法
1、先和油酥面,富強粉和油揉勻;
2、前五種材料和成面團,醒20分鍾.經過四次開酥,即擀成薄片折三折,放冰箱冷藏20分鍾,重復4次,其中有一次4折,如果有把握4折的次數可以增加。擀薄成大約厚4mm的長方形,用餐叉在上面扎些小孔,防止材料在烤制時鼓起。放進烤盤入烤箱,200度,18分鍾。

3、烤好後晾涼,邊緣裁整齊,上面用刀刮平。從中間切開成相同大小的兩片,在一片上放草莓,另一片放在上面,將裁下的酥皮揑成小碎片,撒到上面。裁成均勻的長方形,拿破崙蛋糕就做好了。

10. 拿破崙蛋糕怎麼保存

剛買回來的蛋糕是可以放在冰箱裡面。溫度一定要把控好,蛋糕適宜在2~7度冷藏。

水果蛋糕要注意表面的水果最好提前吃掉,不宜過夜,水果的保質期本來就很短,在高糖環境下可能會出現變酸和腐爛的現象。

奶油蛋糕都是鮮奶油,鮮奶油蛋糕也是不建議過夜保存的,並且鮮奶油蛋糕很容易串味,特別是放冰箱里保存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密封處理,可以先放在蛋糕盒子里,如果不能完全密封,可以用保鮮膜包裹盒子。

名字起源:

拿破崙蛋糕跟拿破崙其實沒有關系,說法之一是由於它的英文名Napoleon,其實是Napolitain的誤傳,指一種來自義大利Naples的酥皮名字,到21世紀被寫作Napoleon而已。

另有一說在十七世紀時,巴黎一個整餅師傅和人打賭,要做一個一百層的蛋糕,當時做一百層還是很有難度的,可是這師傅還是創作了這東西。

但是最後到底做了幾層就無從知曉了,一般都只做三十幾層,是不是三十幾層的太矮了,而拿破崙的身高大家都知道沒有多高,而又為了好記,所以就被叫做「拿破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