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解析來了,醫保新政策開始,醫保個人賬戶怎麼用
解析來了,醫保新政策開始,醫保個人賬戶怎麼用?
我們今天來說一說近期北京醫保最新政策。9月1號開始,北京醫療保險政策可能推行全新的相關政策,其實就是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資產可能財政性資金。政策從12月1號開始,個人賬戶資產能夠給符合要求的家庭主要成員統籌應用。那樣財政性資金,專用型在何處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新醫保到底如何應用,有什麼好處?
我們國家的醫保基金呢分成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而綜合一部分的股票乃是用人公司為職工交納的那一部分社會醫療保險。這一部分統籌基金是只有職工自己所使用的,必須實名登記就診。可是個人賬戶這種錢呢,便是職工自身交納的醫保費了。這一部分錢是財政性資金的賬款。從9月1號開始。北京市的職工個人賬戶一部分可用於付款在醫保定點醫院或者指定零售葯店所發生的個人負擔的醫療費。還能夠參與當地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的個人繳納。值得一提的是,還提供了選購北京市的補充醫療,現階段關鍵特指的是北京普惠健康保。值得關注的是從12月1號開始,異地就醫也有新標准及規范。只要是你按規定申請辦理異地就醫備案辦理手續以後,就能在外地備案的統籌區開啟跨地區實時結算業務的指定醫葯機構,應用個人賬戶實時結算。
那然後我們再來說一說,如果採用家人賬戶都可以用於干什麼呢?關鍵在於醫保定點醫院的就醫,次之呢就是在指定零售葯店購葯,醫療機械,醫療耗材。還能夠選購當地的補充保險,北京普惠健康保。也可以進行異地就醫,但是異地就醫得話,必須按規定申請辦理異地就醫的備案辦理手續。哼此外,在政策變化以後,醫保是不能再轉出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資產了。醫保銀行存摺可用作接受醫療費,手工報銷資產,也有大病二次報銷資產及其救助資產。最新政策下,員工重病的基本醫療保險波動規范,北京市降到30404元。而員工醫院門診工資待遇是不設置封頂線。
② 醫保怎麼使用
醫保如何使用如下:
1、就醫的過程中提前告知醫院自己屬於哪些類型的參保人員,要求醫院按照相關醫療保險報銷規定對自身進行治療;
2、門診、住院根據醫保卡報銷選擇;
3、根據自己的病情合理選擇醫院;
4、醫葯清單需仔細查看;
5、異地就醫及早熟悉參保地醫保政策。
哪些不屬於醫保報銷范圍
不屬於醫保報銷的如下:
1、不到定點機構就診、夠葯、不按病種目錄和規定程序入院和轉院的;
2、屬於其他責任人應承但的責任。如醫療事故、交通事故等;
3、工傷事故、女職工生育;
4、本人違法犯罪、醒酒、自傷、自殘等各種原因引起的意外傷害的;
5、將證、卡借給他人或用他人證、卡冒名就診的;
6、私自塗改處方或虛開、多開醫療費用單據,冒名領取統籌基金的;
7、因本人原因,不嚴格遵守醫療保險各項管理制度的;
8、其他不屬於醫療保險應承但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③ 醫保卡在醫院的時候,怎麼用啊
醫保卡可以再就醫時候使用。
1、在掛號時必須出示社會保障卡,以現金交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醫院為參保人員出具收費票據。
2、到診室看病時,要向醫生主動出示社會保障卡和北京地區醫療機構門急診病歷手冊;再次,交費時,須將社會保障卡和交費單據一起交給結算人員,繳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
3、拿到結算單據後,認真核對單據上的各項內容,收回社保卡。領到社保卡的參保人員在已開通持卡就醫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須出示社保卡。未出示社保卡的,所發生費用由個人全額負擔,醫保基金不能支付。
參保人員因急診、計劃生育手術、企業欠費、補換卡期間、參保後未發卡等情況就醫的,發生的醫療費用可由個人現金墊付後按原流程再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報銷。
(3)醫保如何給醫院如何分蛋糕擴展閱讀
1、醫保卡最主要的用途就是門診看病付錢。在定點醫院就醫的時出示醫保卡證明參保身份和掛號,個人不需要先支付再報銷,直接便可由醫保和醫院結算該醫保報銷的部分,只有在結帳的時候,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醫保卡余額或者現金支付。
2、住院報銷的時候,有起付線(起付標准一般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也就是說起付線的錢需要自己支付,超過起付線的部分才能根據當地醫保的規定報銷,報銷比例各地是不一樣的,並且不同的醫院和不同的項目也是不一樣的,大概80%,詳細的可以去當地勞動保障網上了解。
3、醫保卡賬戶里的錢不能用於購物、套現,但是,它可以可支付以下費用:定點零售葯店購葯費用,門診、急診醫療費用,用於本人購買商業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
④ 民營醫院醫保額度怎麼劃分
醫保報銷限額就是報銷的年最高額度。
醫療保險指通過國家立法,按照強制性社會保險原則基本醫療保險費應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時足額繳納。不按時足額繳納的,不計個人帳戶,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其醫療費用。以北京市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例:用人單位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1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2%+3塊錢的大病統籌繳納。
醫療保險報銷限額:
農村:
門診
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住院
報銷范圍: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60周歲以上老人在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大病
凡參加合作醫療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補償年限額1.1萬元。
免責
自行就醫(未指定醫院就醫或不辦理轉診單)、自購葯品、公費醫療規定不能報銷的葯品和不符合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門診治療費、出診費、住院費、伙食費、陪客費、營養費、輸血費(有家庭儲血者除外,按有關規定報銷)、冷暖氣費、救護費、特別護理費等其他費用;車禍、打架、自殺、酗酒、工傷事故和醫療事故的醫療費用;矯形、整容、鑲牙、假肢、臟器移植、點名手術費、會診費等;報銷范圍內,限額以外部分。
城鎮:
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轉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起付標准補足差額。
學生、兒童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650元,報銷比例為
⑤ 醫保DRG計費方法除了點數法還有什麼方法
點數法與預算控制相輔相成,是基於總額預算控制的前提下,按照點數法進行預算「蛋糕」切分的方法,未來點數法必然成為醫保支付主流模式。
1、醫改大趨勢倒逼
隨著政策鼓勵社會辦醫,支持放射、檢驗、病理等9大中心的獨立,醫生自由執業的興起,新業態醫療體系沖擊新醫保支付,倒逼醫保要放開准入,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是必然趨勢。
2、醫保基金的有限性倒逼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慢性疾病譜變化,醫保基金有限性,與民眾健康醫療需求無限性,與醫院對收入驅動無限性矛盾的日益突出和尖銳,倒逼醫院支付制度改革升級。
3、「點數法」支付「奧妙」大揭秘
點數法最大的「奧秘」,醫保部門通過點數法與預算總額控制結合支付結算,引入內部人控制,讓內部人自相殘殺競爭,促使降低醫療費用,自己「坐山觀虎頭」「看好戲」,讓醫院多看病也不是,少看病也不是,醫療費用高也不是,低也不是,令醫院「騎虎難下」。
點數法主要有二種方法,各種方法都有玄機「奧秘」,分析「大揭秘」。
方法一: 人頭人次點數法
此種方法,比較粗放,按照醫保基金大盤,結合各家醫院的醫保服務人次,主要指門診服務人次,各家醫療機構總的醫保門診服務人次,按照點數切分預算蛋糕。可以按照去年實際服務人次切分,也可以按照當年實際切分。
醫療服務人次醫保基金點數=醫保基金預算/∑醫療機構醫保人次
各家醫療機構醫保預算=醫療服務人次醫保基金點數×醫療機構醫保人次
方法二:病種點數法
此種方法,比較細化,按照醫保基金大盤,與各家醫療機構病種相關聯,按照病種分值,病種點數,有利於刺激醫院提高醫療技術服務質量。
病種醫保基金點數=醫保基金預算/∑醫療機構病種總點數
各家醫療機構醫保預算=病種醫保基金點數×醫療機構醫保病種總數
醫療機構病種總點數=∑病種數量×病種分值點數
「點數法」奧妙大揭秘
「點數法」最大的奧秘,是醫保部門按照醫保基金總額預算控制,預計出院門診及患者出院數,預測醫保基金點數,參考各家醫療機構醫保門診人次及出院患者人次及病種,然後計算單位分值。
玄機奧秘在於不但有預算控制,關鍵在於門診人次及病種分值,平時是每月按照打折分值單價預撥醫保費用,年終「秋後算賬」才能確定每分值的最後單價,這樣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內部人控制」競爭性效果,少提供服務擔心醫院患者流失,市場份額萎縮,醫保蛋糕逐步縮小,多提供服務擔心虧本,讓醫院左右為難「騎虎難下」。
「點數法」是醫保部門最大的「不講道理」中最有道理的舉措之一,伴隨著DRG分組的實施,按照病種組設置病種分值,不但考慮費用因素,還要充分考慮DRG相關的RW\CMI\醫療質量等因素, 充分考慮的不是醫院等級,簡單的病種需要同病同價,引導患者就醫在基層適應分級診療,我們堅信「點數法」與DRG相結合,不照抄照搬「馬克思」,洋為中用,必然能探索出符合中國國情的醫保支付之路,倒逼醫院從刺激多收多得與多做項目多得績效工資,與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相適應的「積分制」績效管理模式轉型。
⑥ 醫保卡在醫院如何報銷比例是多少
1、2015年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中,三類醫院的醫院收費標准起征點是200。醫保的報銷比例是百分之八十五。
2、二類醫院的收費標准起征點是400。醫保的報銷比例是百分之七十。
3、一類醫院的收費標準的起征點是600。醫保的報銷比例是百分之六十。
4、一類醫院轉省內就醫,收費標準的起征點是600。醫保的報銷比例是百分之六十。
5、一類醫院轉省外就醫,收費標準的起征點是600。醫保的報銷比例是百分之五十五。
6、一個保險年度多次住院的,第一次、第二次住院起付標准由個人負擔。第三次及以上住院起付標准由統籌基金支付。一個保險年度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5萬。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⑦ 在民營醫院醫保科好嗎
多年來依靠歷史機遇和政策紅利,很多民營醫院在成立之初發展迅速,似乎在經營上並不怎麼吃力。很多醫院都是在憑經驗、憑直覺、憑模仿在經營醫院,碎片化、放養式的管理方式雖然內耗嚴重,效率低下,但由於紅利較多,倒也能經營下去。
時至今日,醫院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政策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往粗放式的經營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民營醫院必須精耕細作,向管理要效益。
未來,民營醫院如何持續成功?
社會辦醫如火如荼,民營醫院從數量上已遠超公立醫院。但經過野蠻生長之後,民營醫院特別是基層民營醫院現在已經像放在火爐上炙烤一樣難受,天天忍受著煎熬。
為什麼這樣講呢?
首先,新農合改口管理,政策紅利不在。
自2016年以來,新農合與城鎮醫保合並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統一劃歸人社局管理,原來的政策紅利即不復存在。今天國家更從頂層設計,專門成立醫保局,醫院的可操作空間越來越小,政策飯恐怕是越來越難吃了。
醫保限額、單病程付費、分級診療、家庭醫生制度,無一不正在左右著基層民營醫院的發展。
其次,分蛋糕的人多了,蛋糕還是那麼大。
據衛計委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4月底,醫院一共有2.9萬個,其中:公立醫院12602家,民營醫院16876家。與2016年4月底比較,公立醫院減少380個,民營醫院增加1786個。民營醫院佔比57.2%,占據半壁江山。
民營醫院從個數上和床位數量上都顯著增加,但是所輻射的人口數量卻並沒有明顯增長。分蛋糕的人多了,但蛋糕還是那麼大。很多基層民營醫院的門診量嚴重不足,空床率持續明顯增加,給醫院的生存帶來很大的威脅。
第三,粗放式管理,高耗低效,執行不力。
多年來依靠歷史機遇和政策紅利,很多民營醫院在成立之初發展迅速,似乎在經營上並不怎麼吃力。很多醫院還是在憑經驗、憑直覺、憑模仿在經營醫院,碎片化、放養式的管理方式雖然內耗嚴重,效率低下,但由於紅利較多,倒也能經營下去。
但現在的競爭日趨激烈,政策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往粗放式的經營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民營醫院必須精耕細作,向管理要效益。
未來,民營醫院如何持續成功?
協仁醫管結合多年來對民營醫院的深刻理解,和對醫療市場特別是基層醫療市場的深刻洞察,提出民營醫院未來發展的四大驅動力:產品驅動、模式驅動、流量驅動和文化驅動。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⑧ 醫保卡到底怎麼報銷
醫保報銷的一般公式,如下:報銷金額=[治療總費用-起付線-自費部分]_報銷比例(70%-90%)註:起付線即治療費用超過最低限額,才可報銷,起付線各地區有差異,一般1000-2000元。最高報銷額即報銷的錢不能超過最高限額,各地區也有差異,一般幾十萬。我們生病會遇到門診,住院和大病三種情況:普通門急診:頭疼腦熱,掛個號看完病拍拍屁股走人。住院:需要一段時間集中治療,典型的如生孩子、心臟病手術,費用包括住院期間的各種床位、診療、手術、護理費用等等。大病:比如癌症、尿毒症、器官移植等,醫療花費巨大,需要特殊報銷。門診,住院和大病都有自己的起付線、最高報銷限額和報銷比例,我們逐一說明。(1)門診報銷比例:門診可以通俗理解為小病,不需要住院治療。首先,個人賬戶的錢可以直接當現金使用,比如平時頭疼發燒,感冒輸液去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零售葯店買葯,可以直接刷我們的醫保卡個人賬戶上的錢。其次,如果一年內看病花費的比較多,超過了最低起付線(各地區標准不同,北京地區是1800元),醫保可以按比例給我們報銷,醫院級別越高,報銷的比例越低。如北京規定在社區醫院門診的報銷比例是90%,非社區醫院為70%。(2)住院報銷比例:一般疾病,做手術到指定醫院住院治療。住院部分的醫療費用會自動關聯到我們的醫保社會統籌賬戶,而最後能報銷的計算方法也和上面門診的計算方法類似。上有最高限額:一般是當地年平均工資的4倍來計算,北京現在是10萬。下有起報線:低於這個免賠起報線,不報。北京住院起報線是1300元。中間有自費部分:昂貴的不在社保保險范圍內的進口葯,不報。去掉起報線和自費部分之後,剩下的部分按比例報銷,北京採用的是累進制報銷,也就是花的越多報銷比例越大
拓展資料:1.醫療保險怎麼交?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交醫療保險,繳納醫療保險是有條件的。要想給自己開一個醫療賬戶,你得有工作,讓自己成為一名公司員工。這樣單位會幫助你繳納醫療保險,只要你掙的工資比國家規定的最低繳費基數高,單位就會幫你交每月工資的9%,你自己負擔工資的2%。還要必須交滿25年,才能享受退休之後終身免費醫療。這里著重說一下孩子的醫保,孩子小的時候生病住院多,一定要給孩子交少兒醫保。具體方法是爸媽拿著寶寶的《出生證》遞交申請報告到社保局,每年繳費200—500元(具體看各地繳費比例)就可以和大人一樣享受醫保。如果你是自由職業者,沒有給任何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只要你有一定合法經濟收入,且不滿60周歲(女性未滿55周歲),國家也是允許你交醫療保險的。只是沒有公司幫你交,你得負擔全部11%的比例。沒有最低繳費年限,但必須每年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