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店鋪 » 為什麼不讓他們吃蛋糕呢原句
擴展閱讀
山楂雞蛋糕有什麼功效 2025-05-05 00:32:16
貓爪戚風蛋糕做法 2025-05-05 00:32:12

為什麼不讓他們吃蛋糕呢原句

發布時間: 2025-05-05 00:15:49

㈠ 誰了解法國路易十六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一生

這可是個傳奇人物啊。。。第一次知道海洋之心就是因為她。被詛咒的藍寶石~~
還有那個著名的故事,巴黎的老百姓都沒有麵包吃了人家王後笑咪咪地問,怎麼不吃蛋糕呢?和問「老百姓會因為沒糧食吃餓死,為什麼不吃肉」的我們歷史上的某個皇帝如出一轍。。。
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 1755.11.2~1793.10.16),原奧地利帝國公主,生於維也納,是羅馬帝國皇帝弗朗索瓦一世與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第十五個孩子(最小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維也納霍夫堡皇宮。她被取名為瑪麗亞·安東尼亞·約瑟芬·約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瑪麗亞是以紀念聖母瑪麗亞, 安托瓦內特是紀念帕多瓦的聖安東尼, 約瑟芬是紀念她的哥哥約瑟夫大公,約翰娜是紀念傳教士聖約翰。 一位大臣是這樣描述這個新生兒的:「一個嬌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1766年,為政治上的需求,法國王室正式向11歲的瑪麗·安托瓦內特公主求婚。奧地利宮廷欣然應允。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場婚禮被拖了數年。直到1770年,瑪麗·安托瓦內特快15歲時,才終於踏上法國國土,成為法國王儲,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後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駕崩,路易十六即位。瑪麗·安托瓦內特成為法國王後,母儀法蘭西。但很可惜,她本人並沒有作為一名王後所應該具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進入法國宮廷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在政治上毫無建樹。每天只是熱衷於舞會、時裝、玩樂和慶宴,修飾花園,奢侈無度,有「赤字夫人」之稱。在法國大革命開始後,她身上卻意外地體現出一位王後的驕傲與尊嚴,表現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見,更為頑固。
1789年7月14日,群眾攻打巴士底獄時,瑪麗·安托瓦內特勸說路易十六帶兵去梅斯避難。她支持國王拒絕了國民議會提出的廢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權的要求,結果成為眾矢之的。不過,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後的一邊,比如法國的雨果,奧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對王後抱有同情。當然還有其他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保王派人物。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斯蒂芬·茨威格的王後傳記,大仲馬也寫作了有關王後的「法國革命三部曲」,其分別是《巴爾薩摩男爵》、《王後的項鏈》以及《紅屋騎士》,王後人生中的三個階段在小說中被詳細描寫。
1789年10月,隨同路易十六從凡爾賽宮遷回巴黎,處於革命群眾的監視之下。她暗中活動,向一批流亡貴族求援,但他們不但沒有幫忙,還落井下石,每個人都想用國王的頭來換一筆贖金。這批貴族中包括國王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即日後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圖瓦伯爵(即日後的查理十世)。國王夫婦苦於左右無援,迫於形式,他們不得不自行謀劃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於1791年6月與國王一同秘密出逃,至邊境城市瓦倫時被發現,外逃未遂。
1792年,法國對奧地利宣戰,她繼續勾結奧地利,並把作戰計劃提供給外國干涉軍,企圖借外部勢力鎮壓革命。此時奧地利女皇瑪利亞·泰麗沙(即瑪麗·安托瓦內特的母親)和約瑟夫二世皇帝(即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兄長)相繼去世,奧地利王權掌握在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另一位兄長,弗蘭茨·約瑟夫手中。
叛國的事情敗露後激怒了法國人民,導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徹底推翻了君主制。隨後,她和國王一起被囚禁在當普爾堡。次年10月,被交付給革命法庭審判,判處死刑,送上斷頭台。享年38歲。死後屍體一度被扔在萬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後,普羅旺斯伯爵復辟成為路易十八,才將她的白骨重新挖出,並妥善安葬。
傳聞,瑪麗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了兩句名言:
當大臣告知瑪麗,法國老百姓連麵包都沒得吃的時候,瑪麗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們幹嘛不吃蛋糕?」歷史上瑪麗絕對沒有說過這句話,是後人將憤慨宣洩在這位熱衷於打扮的皇後身上。說這句話的人是路易十五的來自波蘭的王後瑪麗·勒金斯卡,原句被記載在盧梭的《懺悔錄》里,大意為:他們沒有麵包吃,為什麼不吃麵包皮蘸醬?這句話的語境其實是這位王後出於同情說出了缺乏常識的話,因為安托瓦內特王後當政的年代,人們要找理由去譴責她,於是一句本和她不相乾的話就被改造成了這個樣子:麵包皮蘸醬變成了蛋糕,這樣更容易煽動民眾的憤恨。
當瑪麗被推上斷頭台的時候,她踩到了劊子手的腳,這時瑪麗說了句:「對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質疑這句話是否是真實的,因為據傳當時被砍頭的人都會被綁起來並且堵上嘴。但畫家大衛的一幅鉛筆速寫證明這是不對的,王後只被綁住了手而已。更何況當時劊子手桑松的任務之一,就是搜集那些大人物的臨死台詞,這句話連同羅蘭夫人那句「自由,以汝之名造惡無數」都是當時有名的臨死遺言。這就更不用說路易十六那眾所周知的臨終演講了。

㈡ 歷史求問!法國大革命就是攻佔巴士底獄把法國皇帝推上斷頭台的那次,法國皇後問法國人民為什麼不吃蛋糕呢

皇後是奧地利大公、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的女兒、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托瓦內特。

㈢ 法國王後瑪麗在被處決時,為何要向劊子手道歉

在介紹瑪麗皇後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所謂的貴族吧,因為看到其他答主下面有人說想了解貴族的。歐洲歷史上曾出現過這么一類人,他們舉止文明、談吐優雅、經濟條件優渥的同時還極富騎士精神。

蛋糕皇後的稱號的確存在,就像華盛頓和櫻桃樹一樣,雖然是後人編造出來的,但因為流傳廣泛已經被大多數人當做歷史記住。瑪麗皇後的確奢侈無度,但從沒有像故事裡那樣無知。當時的貴族大多奢侈無度,從貴族的角度來看,皇後的做法無可厚非。但從百姓的角度來看,這種建立在別人痛苦上的奢侈實在就令人憤怒了。

這其實很諷刺:歷史上記載的法國大革命是極具進步性的,是民主與法制的開端。但從人性的角度看,這場革命也坑害了無數無辜的生命,特別是那些王室的孩子。路易十七最後的下場最後也是無比凄慘,他被人在監獄中折磨致死。或許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對和錯,一切都由利益的交織或沖突決定著。

㈣ 第五人格庄園監管者紅夫人為何被送上了斷頭台,網友有怎樣的解釋呢

網友有解釋說,紅夫人之所以被送上斷頭台,是因為這個從小出生在富貴家庭的白富美,在家族權力失勢的時候成為了皇室權力斗爭的犧牲品,被反對勢力推上了斷頭台,成為被屠殺的對象。紅夫人的紅衣服就是被她的鮮血染紅的,雖然紅夫人被送上了斷頭台,但在游戲里紅夫人是有頭的,長得也是非常貌美,說是庄園的第一美女也不為過。


紅夫人的美貌和她華麗的皮膚受到玩家瘋狂的熱愛,果然游戲也是很講究顏值的哈!對於紅夫人這樣一個天真無邪只知道珠寶美玉打扮的白富美,在權力斗爭中淪為犧牲的工具,被推上斷頭台,也是令人唏噓啊。

㈤ 法國歷史上哪個皇後最喜歡吃蛋糕

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 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原奧地利帝國公主,生於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斯蒂芬與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第十五個孩子(最小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弟弟)。

㈥ 你聽過最凡爾賽的一句話是什麼

這句話"讓他們吃蛋糕吧"被廣泛認為是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在法國大革命前夕,當人民因飢餓而抗議時說的。然而,這句話的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因為雖然有許多關於這句話的記載,但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瑪麗·安托瓦內特確實說過這句話。

這句話的背景是法國大革命前夕,法國社會存在著巨大的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人民普遍面臨著飢餓和困境,而當時的瑪麗·安托瓦內特據稱對於人民的苦難和抗議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同情。

這句話的意思是瑪麗·安托瓦內特建議人民吃蛋糕來解決麵包短缺的問題,表現出了她對人民生活困苦的無情和漠視。這句話被廣泛傳播,並成為了對瑪麗·安托瓦內特的批評和對法國貴族階級對待人民態度的象徵。

然而,事實上,這句話是否真的是瑪麗·安托瓦內特說的仍然存在爭議。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這句話只是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沒有確鑿的證據支持。另外一些學者認為,這句話可能是對瑪麗·安托瓦內特的污衊和傳媒誇大其詞的結果。

無論這句話的真實性如何,它仍然被廣泛引用,用來形容權力者對社會問題的無視和不負責任的態度。它成為了凡爾賽宮和法國大革命歷史的象徵之一,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不滿和對貴族統治的不滿。

㈦ 有誰知道法國瑪麗皇後「何不吃糕餅」的典故

據說1774年路易十五駕崩,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瓦內特在蘭斯加冕為法國國王和王後。當時法國全國正在鬧飢荒,老百姓沒有糧食。於是大臣向王後報告:「法國的百姓沒有麵包吃」,王後調侃似的回答:「為什麼不讓他們吃些糕餅呢」。

這件事後來廣泛流傳,成為指控王後生活腐化、脫離人民的證據,但是沒有任何證據直接指出瑪麗王後說過這句話。

相反的,在她寄給維也納她母親(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女王瑪麗亞·特雷西亞)的信中,她不止一次的提到「法國人民非常友好」、「他們雖然為了吃的在掙扎,還是很高興的來迎接我們」。

並且說道「看到他們這樣,我們知道應該為他們的幸福而努力工作,國王知道這點,而我終身——即使我能活一百歲——也不會忘記我加冕這天的情景」。

(7)為什麼不讓他們吃蛋糕呢原句擴展閱讀:

瑪麗皇後的結局

1789年,法國國內局勢動盪,國王夫婦苦於左右無援,迫於形勢,他們不得不自行謀劃一次又一次的逃亡。1792年,法國對奧地利宣戰,她繼續勾結奧地利,並把作戰計劃提供給外國干涉軍,企圖借外部勢力鎮壓革命。

叛國的事情敗露後激怒了法國人民,1793年10月12日,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審判席。諸多的罪名加在了她身上,其中有些簡直匪夷所思,例如與自己的兒子路易十七亂倫。這種審判進行了數天,到1793年10月15日,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正式判處死刑。

1793年10月16日約11時,瑪麗·安托瓦內特在革命廣場(即協和廣場)被公開執行死刑,之後草草下葬,直到最後死亡,她也未真正低過頭,始終維持著王後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