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雞蛋糕」的寓意是什麼,我語文不好
雞蛋糕有兩種以上詞義。
一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一種家常菜,色澤分明、口感甜香軟滑,味美適口、老少咸宜,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和追捧。
二是指貴州遵義地區的一種點心,最為正宗,已有百年歷史,以鮮雞蛋、白糖、香油精、麵粉為主要原料,精製烘烤而成,金黃油亮,質優味美,指壓起窩,指放復平,不腥不膩,酥軟可口。
⑵ 遵義有名的小吃在哪條街店名叫什麼
一味鮮羊肉粉地址:紅旗路,靠近遵義會議會址。推薦理由:是遵義最出名的一家羊肉粉館,湯色紅亮,上面蓋有甜中帶酸的泡羅卜,3元一碗。加肚頭、腰花等澆頭另外算錢。劉二媽米皮地址:老城,遵義會議會址對面。推薦理由:又香又辣。切記,如果你不能吃辣,一定要叮囑少放或不放辣椒。鴨溪涼粉地址:老城,但正宗的鴨溪涼粉當然是在遵義縣鴨溪鎮了推薦理由:每回回遵義都要去吃一碗,遵義獨有的豌豆涼粉折耳根炒臘肉中葯里赫赫有名的魚腥草到了貴州就取了嫩嫩的那段根莖來吃,惟其爽脆故名「折耳根」,折耳根是屬於全體貴州人的標識,據說要看一人是否地道貴州人,進了菜館二話不說連點兩盤折耳根的就是了。在遵義,「折耳根炒臘肉」自然也是每席必有、百吃不厭的一道菜,折耳根沖鼻的生魚腥氣與臘肉、辣椒的香氣形成了奇特的混合,一為冷香,一為暖香,繚繞不去,任人低徊。綏陽空心面綏陽空心面纖細如發,卻中間有孔,貫通上下,入鍋久煮,不爛,綿軟有勁。製作時用上等細面加上適量油、鹽拌和後,揉成細條,兩頭穿小棍,使油鹽充分滲透後,掛高架上,用雙手慢慢下拉,拉到一定程度面條便形成空心,再讓其自然下墜,曬干只取中間空間部分,即為空心面。製法全靠人工操作的技巧。豆花面是遵義人的一種獨創。面條上蓋著一團雪白的豆花,面條浸在豆漿之中。豆花,有的地方叫水豆腐,是用前一次點豆腐的窖水存放幾天後成為酸湯。用這種酸湯點豆腐,使豆腐沒有石膏或鹵水的苦澀味,比一般豆腐細嫩,比豆腐腦緊扎。豆花面味道的好壞,關鍵在肉梢。清朝末年,豆花面是一種素伺,後來經過改進,加上了肉梢。肉梢是用豬腿筋肉和雞肉切成肉丁,然後用魷魚和榨菜丁,拌上適量甜醬、胡豆醬等,再用豬肉和菜油各半的混合油炒熟,加上幾顆香酥的花生米,放入小碗內,再佐以辣椒、醬油、味精、蔥、姜、魚、香菜等的香料。吃時,將大碗的面條內蘸食肉梢就可以領略到無窮的風味。原料:雞蛋面(寬面)100克,熟雞丁25克,炸花生15克,含漿水豆花50克,豆漿適量。調料:油辣椒、醬油、味精、姜沫、蒜泥、魚香菜、蔥花等適量。製作方法:煮。精麵粉加入雞蛋和少量鹼水和勻擀製成寬面,放入燒沸的水中,煮熟撈於面碗中,舀入熱豆漿和豆花。蘸碟中放入炒好的雞丁、油辣椒、醬油、炸花生、味精、姜沫、蒜泥、蔥花、魚香菜,即可蘸食。風味特色: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為遵義地區的名小吃。技術要領:煮麵條的時間不能過長,要用現擀的濕寬面條。合馬山羊」是貴州四大優良品種之一的黔北麻羊,「合馬羊肉」則是黔北頗有名氣的特色食品。近年來,合馬山羊的烹調技藝得到更一步改進,推出了清燉,煎炒,粉蒸,涼拌,燒烤,紅油等頗具特色的羊肉全席,合馬羊肉已成為酒鄉人民宴請賓客的一道佳餚,同時也成為仁懷合馬鎮人民的脫貧致富的一項優勢產業。為進一步推介合馬羊肉,展示仁懷合馬羊肉的獨特風格,合馬鎮政府修建了羊肉一條街,並在茅習公路一側鐫刻一座高2m的「合馬羊」雕塑,喜迎八方來客。遵義羊肉粉是遵義的傳統風味食品,早在清代中葉就名揚省內外。遵義人特別愛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滾燙的羊肉粉,渾身暖和。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其做法是先將米粉在開水鍋里燙三次,除去米粉本身一層薄薄的熟羊肉片,最後澆上鮮紅的辣椒油,並撒上一些花椒粉、蒜苗、香蔥等,熱氣騰騰,香味撲鼻。遵義雞蛋糕遵義雞蛋糕是黔北名產,問世已有百餘年歷史。相傳雞蛋糕最初由一姓周的商人創制經營而後逐漸成名。1902年,在貴州開創印製業的田玉亭,帶領人員赴日本學習印刷技術並購設備。期間,專程回遵義帶500餘份500克雞蛋糕前去送禮,深受日本人喜愛,竟使遵義雞蛋糕因此聲名遠傳。楊成武將軍的《偉大的轉折》中有「鮮紅的橘子,松軟的蛋糕,裝潢古樸的茅台酒」的記載,並提及時任紅軍團長的耿飆,在離開遵義途中對未能吃上遵義雞蛋糕而深表遺憾一事。如今的遵義雞蛋糕,作為旅遊食品和休閑小食品中最大的一宗,廣泛分布於貴州城鄉各地,是早餐和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品種。如今在遵義,雞蛋糕生產多數用機械化流水線生產,以打蛋機打蛋,用燧道式遠紅外線高熱電爐烘烤,生產效率高,衛生品質好。其中也有一部分用傳統手工操作的,從風味看,兩類產品差別不大。雞蛋糕的傳統烘烤方法,是用拗鍋和銅制蛋糕盒子製成。其過程是先用小磨香油抹盒子,再舀入攪打均勻的漿料,加熱烤熟,出爐後再挑去糕耳,上香油增香即成。原料:鮮土雞蛋500克精麵粉300克白糖200克香油30克製作方法:1.鮮雞蛋攪打成泡沫漿,順序加入白糖、香油、精麵粉,再攪打成松軟糊狀。2.倒入模內,放入特製烤爐中烘烤10~15分鍾倒出即可。製作關鍵:1.傳統工藝蛋、白糖、粉比例,在冬天為5∶5∶2,夏天為2∶2∶1。2.雞蛋必須新鮮,手工製作中要先攪打蛋白,使之充氣成泡後,再與蛋黃混合,再攪打至2~3倍原液體積時,加入其他料攪漿,這是保證糕質松軟可口的關鍵。特點:外表油潤,質地松泡,細膩柔軟,口味香甜清爽,色澤深黃,小巧玲瓏,每500克約40隻,富有彈性,斷面金黃,蛋香濃郁,容易消化。
⑶ 一種西餐甜點 口感類似雞蛋糕(不是布丁)濕濕的和面混合的 甜甜的蛋奶味 誰知道這叫什麼名字
我也找了好久,現在確定,應該是 芙紐多。
⑷ 做雞蛋糕都用什麼料
1.宜豐雞蛋糕:宜豐傳統名點之一,具有色黃味美、香甜酥口、入口消融、入口消融、四季可食等特點。用上等麵粉500克、白糖250克、豬油75克、雞蛋1個、蘇打5克為佐料。將麵粉置於案板上,放入豬油、白糖、雞蛋、蘇打和適量水拌勻後,做成長5-6公分、寬3公分、厚0.7公分的小塊。待豬油或清油燒到三四成熱時下鍋油炸,再用小火燒到八成熱時起鍋,涼後即可食用。特點是酥軟有彈性(指壓起窩,指放復平),滋潤,不腥不膩,半月不減其新鮮顏色。
雞蛋糕在宜豐潭山天寶一帶較流行,是不少家庭過年必備食品之一! 2.湖北雞蛋糕原料:雞蛋250克,精粉、白糖各式各125克,果醬30克,可可粉10克。製法:①將取洗凈擦乾的湯碗1隻,將雞蛋液和白糖放入碗內;麵粉篩在一張較厚的潔凈紙上。可可粉用少許冷水調成稠漿狀;烤盤洗凈擦乾水漬,盤底墊上一張刷好油的紙,烤爐預熱至七成左右。
②用筷子將雞蛋和白糖在大碗內快速攪打約10分鍾,然後將紙上麵粉徐徐倒入,邊倒邊攪拌均勻即成蛋糕漿。
③將烤盤中線用一張硬紙或用豆沙餡等隔開,將其一半拌好粉的蛋漿倒入烤盤的一邊,另一半蛋漿則加入調好的可可粉迅速拌勻,然後倒入烤盤的另一邊,再稍加整理,入爐烤約10分鍾,至蛋糕熟了即可出爐。 ④將蛋糕退出烤盤,再用刀從中間切開成兩塊呈不同顏色的蛋糕坯。最後將果醬塗在可可色蛋糕上,然後將本色糕翻疊其上面,稍壓緊即成雙色蛋糕,再用刀將蛋糕對切成4塊,每塊對角切成三角形蛋糕即可。 特點:本品外觀乳黃色和可可色相間,層次清楚,色澤分明。口感甜香軟滑,味美適口,是色、形俱美的佐茶佳點。
雞蛋糕,我們都知道.它以方便省時,營養豐富,口感細膩被廣大的老百姓們所喜愛,但是蒸它時卻不會那麼如意,時常會出現蜂窩,這樣既破壞了它的外觀又影響了它滑嫩的口感.不過大家不用著急,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非常方便的方法,可以避免蜂窩的出現!
1.首先大家把雞蛋放入碗里,再加入適量的水(最好是涼白開)。
2.找一個可以完全蓋住碗的盤子,蓋上(這點很重要噢,這是使雞蛋糕不出現蜂窩的關鍵一步)。
3.把蓋好盤子的碗放入蒸鍋內。
這樣就可以了,用這樣的方法蒸出來的雞蛋糕別提有多」秀色可餐」了。
湖北一部分地區春節做的雞蛋糕(和湖北東部的肉糕類似):
豬肉剁碎加入作料,加入澱粉和雞蛋清並攪拌均勻。
做成形狀後蒸熟,拿出來前將雞蛋黃均勻的抹在表面!
吃的時候一般都切成小塊放入火鍋。
在湖北宜昌一帶較流行,也是不少家庭過年必備食品!
⑸ 小棗的雞蛋糕起什麼名字
小棗的雞蛋糕起什麼名字?我覺得按的是一喜歡的愛意時去取。怎麼起怎麼好,我覺得,
⑹ 雞蛋殼蛋糕取什麼好聽名字
蛋糕店取什麼名字好聽
✌、蛋糕店取好聽的名字要甜蜜
蛋糕本身就給人一種甜蜜、美好的感覺,尤其是女孩子特別愛吃蛋糕,為了營造這種甜蜜的感覺,給蛋糕店也要取一個甜蜜一點、好聽一點的名字,如名字:香雪海,很甜蜜的感覺,借鑒了《天外飛仙》中韓雪扮演的角色香雪海的名字,用的也十分巧妙呀!近日韓雪曬出高鐵自拍照和江蘇發展大會的邀請函照片並附文稱:「准時赴約,家鄉你好!#江蘇發展大會# 」。素顏的韓雪面容皎潔,皮膚狀態也毫無瑕疵。據悉韓雪此次除了參與江蘇蛋糕產業發展大會外還將演唱大會主題曲《家在江蘇》。
✌、蛋糕店取名要相符經營主題
開一家蛋糕店當然就是為了賣蛋糕,所以蛋糕店的名字要相符經營主題,跟蛋糕聯系起來,讓人看到的第一眼就知道這是一家什麼店,如:櫻花糕坊,用櫻花為名,容易讓人想到一些美好的場景,後面再加上糕坊二字,就跟蛋糕聯系起來了,是一個好聽的蛋糕店的名字。
✌、用英文給蛋糕店取好聽的名字
現在不僅流行用英文給孩子取名,英文還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各個地方,例如用英文給蛋糕店取好聽的名字,也是很適合的,有一家蛋糕店的名字就是:LeisureTime(休閑時光),提醒人們在閑暇的時光,不妨來蛋糕店品嘗一塊美味的蛋糕,讀過愉快的一天。(yw11.com)
✌、蛋糕店取名要符合店內風格
蛋糕店的設計風格肯定是按照店主的喜好來的,為了與蛋糕店的設計相稱,也需要給蛋糕店取一個相符合的店名,例如如果店內的裝修風格屬於小清新類型的,就取一個小清新一點的名字如:青檸之戀;如果店內的裝修風格比較高雅,就取一個相對於高壓一點的名字如:愛麗絲的蛋糕店。
⑺ 蛋撻是不是就是雞蛋糕啊,做法是不是一樣的
我不知道你說的雞蛋糕是怎麼做的 但是蛋撻還要加一些東西 名字我叫不上來!
⑻ 電飯煲雞蛋糕的製作法
【電飯鍋雞蛋糕】
【製作食材】綿白糖,雞蛋,牛奶,色拉油,低筋麵粉
【製作步驟】
1、首先准備80克棉白糖,如果沒有棉白糖的話,糖粉也是可以的,4個雞蛋,一盒牛奶,牛奶的量大概在450毫升左右,然後再准備適量的色拉油,100克低筋麵粉。這些食材和調味料都准備好了以後,咱們就開始製作這道口感細膩,香甜可口的電飯鍋雞蛋糕。
2、先准備兩個碗,一個碗要放雞蛋黃,一個碗要放雞蛋清,放雞蛋清的碗要稍微大一點,咱們將准備好的雞蛋蛋黃和蛋清分離開,把雞蛋清放到大碗中,雞蛋清和雞蛋黃一定要完全分開,不要讓雞蛋清中摻有雞蛋黃。放雞蛋清的碗要沒有水也沒有油的,這樣比較容易打發。
3、雞蛋分開之後咱們再准備一個礦泉水瓶或者飲料瓶,那種500毫升的就可以了,不要太大,把礦泉水瓶表面清洗干凈,然後把底部剪去1~2厘米,再把瓶身剪成一條一條的,條不用太大,剪成四五條就可以了。咱們用做好的這個打蛋神器來打發雞蛋清,如果家裡有打蛋器或者是電動的打蛋器,那就不需要製作這個了。打發雞蛋大概需要10~20分鍾的時間,一定要好好打發,這直接關繫到做出來的雞蛋糕口感是否細膩,是否好吃。
4、在打發雞蛋清的過程中,咱們要把咱們准備的80克棉白糖分次加入雞蛋清中,不要一次加入,然後快速的攪拌,一直打到咱們拿出打蛋神器的時候,雞蛋清可以粘在上面並拉出一個小尾巴的時候就可以啦。
5、雞蛋清打好之後咱們把雞蛋黃再加到雞蛋清中,如果白糖還有剩餘的話,那就把白糖全部放進去,然後再加入適量的色拉油,繼續用咱們做的打蛋神器攪拌,大概再攪拌5分鍾左右就可以了。攪拌好了之後,咱們先把它們放到一旁待用。
6、電飯煲拿出內膽來,然後咱們在內膽的四周和底部均勻的刷上一層食用油,這樣方便蛋糕脫模。然後咱們向打好的雞蛋清,雞蛋黃中加入准備好的100克麵粉,一次全加進去就可以了,不用分次加入,然後繼續用咱們做好的打蛋神器打發,攪拌到沒有乾麵粉,也沒有麵粉顆粒的時候,咱們將它倒到電飯鍋的內膽中。
7、把電飯鍋的內膽放到電飯鍋中,然後打開煮飯鍵,一直煮到電飯鍋跳到保溫鍵的時候就可以了,不要著急取出來,先燜上兩分鍾,然後再把電飯煲的內膽倒扣過來,取出蛋糕,然後切成合適大小的小塊,方便食用。
【小貼士】
1、雞蛋清一定要打發好,這直接關繫到蛋糕是否好吃。
2、做好之後先燜兩分鍾,然後再取出來。
⑼ 豬肘,銀耳,雞蛋糕取一好聽菜名,希望有學問的同志幫忙,最好與安徽搭邊的菜名
你希望為這三種食物各取一好聽的菜名?或者雞蛋糕是雞蛋的筆誤?實際上你使用紅燒的烹飪手法,將豬時、銀耳(不是黑木耳?)與雞蛋烹調成為一道萊。安微有黃豆燜豬腳的傳統萊,我建議為這道菜取名字為:豬肘燒銀耳雞蛋。
⑽ 古代糕點的名字
我國古代有各種各樣的糕點。
從工藝上分有八個大類,油酥類、混糖類、漿皮類、爐糕類、蒸糕類、酥皮類、油炸類、其它類;
在中國按地區分類有12個流派:京派、津派、蘇派、廣派、潮派、寧派、滬派、川派、揚派、滇派、閩派、西點。
有百花糕、綠豆糕、豆沙糕、赤豆糕、海棠糕、桂花糕、香糕、蘿卜糕、凍糕、油糕、合桃糕、燈芯糕、雲片糕、打糕、拉糕、烘糕、大方糕、米糕、燈盞糕、油炸糕、豬油糕、蝦糕、千層糕、九層糕、烘糕、定勝糕、桔紅糕、麻糕、狀元糕、馬蹄糕、糕粑、土豆糕、玉米糕、芝麻糕、粟子糕、水晶糕、八珍糕、玉帶糕等等。
1、九層糕:
又名九重糕,千層糕,中元糕等,取長長久久,步步高升之意。是沿海地區一種傳統的中國特色糕點小吃之一。
古書雲,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認為九乃是最高數,九九歸一,一即是最大數也表示多,九層糕名意為多層糕,多重糕,故民間稱為九層糕實為一層,九層或一十一層,應長長久久永永遠遠之意。
九層糕是九多色糕點,層勻美觀,乳香甜潤。除夕,清明,中元,重陽並稱中國傳統節日祭祖四大節。沿海特別是浙閩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在這時節擺上一些豬肉,羊肉,瓜果和九層糕祭祀,一面是闡揚懷念先祖的孝道,一面更是為了發揚推己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
2、狀元糕:
狀元糕,是中國傳統糕類小吃之一,是浙江嘉興的著名特產。在中國各地區雖製作方法和風味存在差異,但都含祝福之意。同時狀元糕也是較為少見的台灣地區的小吃之一,因外型似狀元帽而得稱,由於名字聽起來相當吉利,許多考生在考試前都會買來吃,帶有祝福之意。
3、燈盞糕:
燈盞糕是浙江溫州的傳統特色名點,溫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屬於油炸食品,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般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加入麵粉,包裹蘿卜絲為餡料,油炸而成。
4、馬蹄糕:
馬蹄糕是一種廣東省,福建省福州及閩南地區的傳統甜點小吃。相傳源於唐代,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馬蹄糕口感甜蜜,入口即化。
5、水晶糕:
北京夏令應時糕點小吃。水晶糕晶瑩透亮,色白潤滑,糯軟耐嚼,食之甘美,清涼爽口。水晶糕是北京傳統糕類食品中的名品。解放前做得最好的要數滋蘭齋的一家南方鋪子。
6、蘿卜糕:
蘿卜糕是福建閩南、廣東等地區的傳統特色糕點。採用在來米粉,又稱再來米粉,是中式點心中最好使用的粉,可以在製作中式小吃如蘿卜糕、肉圓、碗粿時用到。然後在米粉漿中加入腌制好的蘿卜絲等材料,上蒸籠蒸制而成的糕點小吃。
7、綠豆糕:
綠豆糕是傳統特色糕點之一,屬消暑小食。相傳中國古代先民,為尋求平安健康,端午節時會食用粽子、雄黃酒、綠豆糕、咸鴨蛋這些食物。
按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為京式,製作時不加任何油脂,入口雖松軟,但無油潤感;南包括蘇式和揚式,製作時需添放油脂,口感松軟、細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