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宫廷糕点铺(文殊院总店)的无水蜂蜜蛋糕好不好吃
无水蜂蜜蛋糕是一道甜品,属于西式甜点。主要原料有低筋面粉、,主要辅料有糖、香草精、蜂蜜,通过高温烤箱烘焙的方法制作而成。
中文名
无水蜂蜜蛋糕
主要食材
低筋面粉
调料
糖
辅料
全蛋
无水蜂蜜蛋糕
材料:(可做10-12个)
A、3个全蛋
B、80克糖
C、香草精1/4小匙(没有也可不放)
D、100克低筋面粉
E、2大匙油,3大匙蜂蜜(根据面糊的浓稠可调整)
以上大匙是15ml的,小匙是5ml
做法:
1、先将A+B混和加热到40度左右,电动打蛋器打发(就是标准打发状态,蛋沫浓稠松发,手指勾起约两秒滴一滴);
2、再加入C继续打至拌匀(不用很长时间)
3、分次加入油和蜂蜜(一定要一匙加入后拌匀再加下一匙,可以直接用电动打蛋器低速搅拌)(此步骤和传统的海绵蛋糕方子比,我改动了,先放了油、蜂蜜,然后才筛入的面粉,我个人觉得这样更容易让湿性物质均匀。另外因为前面蛋液已经是打发的,所以不要打时间过长,均匀即可)
4、筛入低筋面粉拌匀,没有橡皮刀就用手拌,抄底像翻书一样拌,一定要轻轻的搅拌拌匀,不能过度搅拌以免出筋;拌好的面糊比较浓稠,消泡不是很多,然后就用勺倒入纸杯3/4满。
为更好吃,还可以放入一些泡好的葡萄干。在面糊倒入1/4高时放入葡萄干,然后再继续倒入面糊到3/4高就可以了。这样葡萄干是夹在蛋糕心里面。
5、烤箱预热,170度,放中层烤20-25分钟,最后一定要在跟前看着,因为上色很快
B. 哪里有卖蜂蜜无水蛋糕的啊
省图书馆住西有家“桃酥王”买过它家豆沙小面包,六块一斤便宜又好吃,枣糕也不错南门宁国路菜场往西,也有家桃酥王家乐福楼下傣妹再往里也有家小桃酥店
C. 怎样做无水蜂蜜小蛋糕
前言
松软润滑的蜂蜜,加在无水的蛋糕中,让小蛋糕的口感更加细腻,清香润滑,比一般的海绵蛋糕好吃多了。
材料
主料:蜂蜜40g、低粉80g、细砂糖40g、色拉油35g、全蛋2个;
辅料:柠檬汁适量
无水蜂蜜小蛋糕
1
准备食材:蜂蜜40g、细砂糖40g、低粉80g、色拉油35g、全蛋2个、柠檬
2
鸡蛋打入无油无水的容器中,加入白砂糖、蜂蜜
3
挤入适量的柠檬汁
4
隔温水加热,用打蛋器搅拌至糖溶化
5
搅拌至体积增大,颜色变浅
6
筛入低筋面粉
7
用刮刀翻拌均匀
8
加入色拉油,翻拌均匀
9
把蛋糕糊倒入Chefmade学厨模具中
10
震出气泡,也可以用牙签挑一下
11
烤箱预热180度
12
中层上下火,烤制15分钟即可
小贴士
1、全蛋打发的时候最好选用的是室温下的鸡蛋,更容易打发
2、全蛋打发的状态是颜色变浅呈乳白色
3、搅拌面糊时,刮刀应是要从底部捞起的动作,不要用力防止消泡
4、模具非常好脱模,如果不是不粘模,要在模具上刷一些油
D. 济南哪里教台湾无水蜂蜜蛋糕配方
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点,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为辅料。经过搅拌、...(展开)
食材
主料
鸡蛋
3个
低筋面粉
120g
辅料
油
40g
白砂糖
30g
蜂蜜
60g
步骤
1.蛋清、蛋黄分开
2.蛋清中加糖
3.加蜂蜜
4.打发至干性发泡
5.加入蛋黄液
6.搅匀
7.筛入低筋面粉
8.上下翻搅匀
9.加入油搅匀
10.蛋糕糊倒入模具
11.烤箱180度预热,中层25分钟
12.烤好取出凉透脱模
13.装盘
E. 跪求!蜂蜜无水蛋糕配方,开店用
推荐几个配方:
蜂蜜无水蛋糕:
主料
鸡蛋(两个)低筋面粉(80克)蜂蜜(40克)砂糖(40克)
调料
色拉油(30毫升)
厨具
电烤箱、打蛋器
1 原料集合。
2 玻璃碗内放入糖和蜂蜜,再打入鸡蛋。
3 找一个更大的盆,倒入热水,再把玻璃盆放入热水盆里,开始打发鸡蛋。
4 鸡蛋液由黄变白,膨胀起来,继续打发。
5 打发到拿起打蛋器,会形成一个下垂且不容易滴落。
6 分两次用小筛子筛入低筋面粉。每次用第7步的手法翻动混合。
7 刮勺由下至上的翻动面糊,轻轻地混合面粉和蛋糊。
8 最后加入色拉油再以7的手法混合。
9 倒入模具2/3的深度,预热烤箱172度,时间10分钟,中层。这个是小模具是10分钟,大点的可以调到12分钟。
无水蜂蜜蛋糕
蜂蜜蛋糕属于全蛋海绵蛋糕,加入蜂蜜让蛋糕更香甜,放置一天后口感更佳
标签:
主料
室温鸡蛋(2个)
低筋面粉(90克)
调料
细白砂糖(30克)
蜂 蜜(40克)
玉米油(33克)
厨具
无
1 准备材料。
2 蜂蜜、细砂糖混合均匀,加入鸡蛋。蛋盆隔40度热水用电打蛋器低速搅打,至蛋液表面出现清晰纹路,转高速继续搅打。提起打蛋器,蛋液呈2CM—3CM不滴落即可。
3 面粉过筛,分2次加入到蛋液中,翻拌均匀成蛋糕糊;盛一点拌好的蛋糕糊与玉米油混合均匀。
4 混合好的状态。
5 将蛋糕糊和玉米油的混合液倒入蛋糕糊中翻拌均匀,倒入硅胶模中。
6 烤箱预热150℃,中层,20分钟。
7 出炉后趁热脱模,放在烤网上晾凉。
小窍门:
热水的温度不宜太高,否则容易把鸡蛋烫熟。
F. 无水蜂蜜除了詹记,巴黎甜甜也有,哪家好吃
亲,你所说的无水蜂蜜,具体来说,是【无水蜂蜜蛋糕】,既然你想知道哪家的好吃。那么从专业吃货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探索源头。
什么是【无水蜂蜜蛋糕】,它和一般的传统【有水蜂蜜蛋糕】区别是哪些?无水蜂蜜蛋糕的,美食特点是什么?如何从食材角度出发,挑选最美味可口的【蜂蜜蛋糕】
烘焙食物对健康影响
1、会发胖
这是最直接的,高热量糖分吃多了,再加上缺乏运动,无法消耗,就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实验也显示, 糖分过多,会加快肝脏细胞储存脂肪的速度。
②皮肤老化
血液中的糖会附着蛋白质上,产生糖化终产物 (AGEs) 。会破坏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等蛋白纤维,容易皱纹或松弛下垂,还会影响其它酶功效,减弱对紫外线防疫。
当然了,偶尔食用可还是不错零食。其实很多烘焙店,都有无水蜂蜜蛋糕售卖,每家的甜度和外皮酥脆度,都不一样。建议你多多尝试。
关注【营养师程宁】:减肥、健康、美容
G. 无水蜂蜜蛋糕能放几天、
可以参考蛋糕的存放时间啊,我觉得放冰箱的保鲜柜的话,一般24小时是没问题的吧,我之前买的良品雨田蜂蜜就很纯,你可以看看,所以就跟别的蛋糕一样嘛
H. 天津哪儿有卖无水蜂蜜南瓜蛋糕的地方啊
南瓜蜂蜜蛋糕卷的做法步骤 1. 南瓜蒸熟,用勺子刮取25g南瓜泥。
2. 在蛋黄中加水、蜂蜜、玉米油、南瓜泥。
3. 搅打两分钟。
4. 加入低筋面粉。
5. 搅打两分钟,直到没有粉粒。
6. 蛋白用电动打蛋器打发,在粗泡状态时加入三分之一白砂糖。
I. 北京的稻香村真的好吃吗
其实做为老字号的糕点,真的还算一般。并不如稻香村买的熟食好吃,如炸带鱼啦,醪糟鱼块啦~一到节假日,比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稻香村肯定会排长队,有时候字号和习惯的意义要比吃的意义更高大吧~
稻香村是北京的老字号,有糕点、熟食,从前店后厂发展到规模化生产,连锁店,是老北京人对当地传统 美食 追求的缩影,好不好吃因人生活的地域不同而定,对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本地人来说,稻香村的糕点、熟食是他们熟悉的记忆和回味,离不开这一口。对于我成长在沿海地区的人,尽管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对稻香村酱肘子有点印象,偶尔会买点来解馋,至于糕点嘛!好奇尝一尝就够了。
在北京时住在富国里小区,离家最近的点是西四北大街的店,下班从平安大街站下车,回家买不到菜时,会去光顾一下,每次都要排长队等候。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立春,去买肘子肉来包春卷,那馋人的味道十里飘香,边排队边流口水。对了,还有松仁小肚也有尝过。
炒红果,是在这见识的,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明明是山楂糖水,标签却写着大红果。
作为糕点的老字号,虽然现在各种糕点层出不穷,但是老人们逢年过节还是最认稻香村,没到新年前后大家还是有装点心匣子的传统,没到这个时候稻香村就是人满为患,排队装盒的人都能从里面排到门口去,小时候就特别盼望多年,那时候有亲戚来送点心盒子就开心的不得了。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稻香村还是有那么几种点心很让人喜欢的,而且这里还开发了自己做的熟食,感觉比天福号什么的老字号都好吃呢。先说说点心吧。
1、山楂锅盔
看着不怎么好看的样子味道确实老人特别喜欢的,看着很硬其实外皮酥酥软软,里面的山楂馅料酸酸甜甜,开胃又好吃。
2、枣花酥
最爱的就是枣花酥,每次碰到稻香村就要买几块,白色酥皮裹着甜糯的枣泥馅料,造型也是美轮美奂,一吃就完全停不下来。
3、拿破仑
非常甜美的蛋糕,松软可口而且不会让人觉得特别甜腻,是下午茶配咖啡的绝佳小蛋糕哦,而且一块长方形的不大不小刚刚好。
4、虎皮蛋糕
两层松软的蛋糕中间夹着苹果酱,超级好吃的蛋糕,每次也是必买的糕点之一。
5、紫菜肉松蛋糕
薄切的面包片的样子,里面有紫菜和肉松,一点都不腻,松软可口,特别香甜的感觉。
6、黄油枣泥饼
枣泥爱好者一点不要错过,反正我是特别的喜欢,外皮是像月饼皮的样子,但是远没有那么油腻,有浓浓的黄油的味道,配合里面枣泥的馅料,甜美动人。
7、牛舌饼
喜欢酥皮点心的一定爱这个牛舌饼,外面酥酥的饼皮一点不油腻,里面是咸口的馅料,中和了其他点心的甜,好吃的很。
8、黄油起酥
小时候的时候经常买来吃的黄油起酥,还是层层分离酥脆可口的样子,只是块头变小了而已,哈哈。一咬下去的那种脆脆的感觉实在过瘾。
9、蜜贡
由面粉、油、糖、桂花,油炸成型后挂浆而成,里面含有红线,根根分明,口感酥脆,香甜可口不油腻,就是掰下来一块块吃的时候略费劲,但是一个人就能吃一大块下去。
10、蜂蜜蛋糕
一款暴露年龄的蛋糕啊,相信70后,80初的孩子们小时候一定吃过这种蛋糕,味道虽然略有改变,但是还是慢慢甜美。
除了这些好吃的糕点以为,大一些的稻香村店里还有自制的熟食卖,秒杀各种了老字号熟食品牌哦。比如糖醋排骨,肉丸子,叉烧肉,松仁小肚,童子鸡都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对于外地人来说,选对正宗的稻香村店,是主要的。前年在协和住院,在王府井买了些,糕点均价,好像都28.5,记不太清楚了。同病房有个老北京,说,他们都不在那儿买。并告诉我,往前灯市口,有个稻香村3部,那才是正宗的。在以后的40天里,我就都在那里买了。有的品种一斤差10多元。最爱那里的沙琪玛,抹茶蛋糕,拿破仑。还有酱牛肉。其实,北京小吃食,要选对正宗的(不是商业炒作的),还是很好吃的。说的酸点,能感受到老北京的那种味道。那位老北京带来的豌豆黄,就比我在别处买的好吃。
刚上大学那会儿放假回家,准备买点北京土特产带回家,身边的北京同学推荐稻香村。就在稻香村买上满满两盒散装糕点,自己再买少量糕点在火车上吃,当时的感觉确实是好吃。妈妈喜欢吃糕点,她也说稻香村的糕点好吃。之后上学期间回家都会带点稻香村,给亲戚朋友品尝一下。稻香村是很少的可以带回去的北京特产。中间还带了几次其他北京特产,袋装的北京烤鸭确实不好吃,而稻香村也成为极少的味道还不错的可以带回去的北京特产。
后来夫人说以前家里有亲戚带回稻香村糕点,她们家人都说不好吃,对于稻香村的印象似乎一下子消退了不少,也很少去稻香村买糕点了。
稻香村的糕点在北方糕点中还是属于最顶尖的,但在与南方糕点,特别是江浙糕点相比较,还是有些差距。稻香村的糕点味道中规中矩,糕点的原材料没有问题,糕点的基本味道也是很好,糕点的种类也很多,但是不同种类的糕点却有一些相似的味道,而且糕点普遍偏干,这一点与南方糕点的差距就很大。
除了糕点之外,稻香村现在还有其他食物,有些稻香村还有售卖熟食,前天和夫人坐高铁回京,到下午在高铁上肚子都有点饿,就开始想吃些有味道的食物,同时想起了蒜肠,而稻香村的蒜肠就是其中出名的一款。在北京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熟食,但是稻香村的熟食还是有其特质,卫生条件要好过一般卖熟食地方,而且熟食的味道也要好于很多专卖熟食的地方。
天天路过稻香村,隔几天就去一趟。点心、熟食不少喜欢的,给大家推荐一下。
羊肉串,鸡肉串。 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东门营业部有卖现炸的,其余都是冷冻的,回家自己炸, 羊6元,鸡4元每串,很实惠。传统味道,非常好吃。现在汤圆上架,还没尝 。
奶酪金砖面包。18元,味多美的28,味道各有千秋,稻香村偏结实些,性价比高。
几天吃不是很甜的,几天吃甜的。
不甜的就来点牛舌饼,椒盐馅;黄糕;蛋黄酥,豆沙馅加个咸蛋黄;赶上蛋黄粽,再来一个。
甜的就来点凤梨酥、南瓜饼、红萨其马。尤其想吃甜的,红萨其马还是很过瘾的。
还有熟食,熏带鱼、炸小黄花鱼咸度适中,酥香可口。素什锦面筋、腐竹、青豆、花生、木耳炒制在一起,透着好吃。
三禾商标的稻香村是正宗北稻,从小吃到现在,主要产品分三类,一类就是糕点,二是熟食,三是南北货,这种老店北京还有稻香春、桂香村、大顺斋,发展的好的就是稻香村,目前很多连锁店,但要注意的是稻香村涉及使用权的问题(上海冠生园也有类似情况),有北稻、苏稻、河北稻香村,王府井大街上几家稻香村都是苏稻,很多农村集市上卖的都是河北稻香村,而不是北稻,这一点北稻做的不好,没有在好解决问题时把使用权搞定,弄的很混乱,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甚至北京很多地方都是苏稻天下,隐患很大。
至于北京稻香村产品是否好吃,我感觉整体上还是不错的,起码吃的放心,用料和生产上卫生还是有保障的,但产品是否好吃,我感觉就是每人口味不同了,糕点里有些不错,有些太甜了,熟食制品我经常买,味道还可以,但总归大工业生产出来的,总感觉没有烟火气,不惹味,没有上海三阳之类的有特点,总的来说三禾北稻是值得信赖的,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够帮助协调好几家稻香村能否弄个集团啥的,出资把品牌经营管理好。
作为曾经一年狂热喜欢稻香村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当时只要绝对嘴闲,想吃点儿什么的时候,就会想起稻香村的糕点,然后就会卖来不同品种,慢慢享用。
个人觉得稻香村中,这几类糕点最合口味。个人口味不同,仅限参考!
1、肉松饼
不同于别家品牌甜甜口味的肉松饼,稻香村家的肉松饼是闲香口味,而且外皮是酥脆的,最爱。
2、黑芝麻椒盐饼
第二爱,黑芝麻一经咀嚼后,香味立马就出来了,口味是咸的,吃起来很香。
3、牛舌饼
口味的事因人而异,没有绝对标准。
讨论一种 美食 的优劣,应重在其文化沉淀和制作工艺,从这两点看,北京稻香村基本只能得低分。
首先,从文化沉淀来说。
1、 历史 太短: 稻香村本来的 历史 很悠久,但上世纪30年代已停产,直到1984年,有关方面说找到几位当年的老师傅,又重新打出稻香村的品牌。
因为稻香村已成无主之牌,就可以随意冒用,这显然不符合品牌传承的惯例,延续下来的只是稻香村的名字,至于企业精神、惯例内涵、制作技艺等,真的传承下来了吗?
更别说其中漏洞太大,从停产到重张,相隔40多年,当年20岁的小孩已近70岁,而这个年龄的小孩真能掌握核心技术吗?
2、经营理念: 老北京点心铺是给有钱人办的,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矩,可借牌稻香村从一开便定位为大众化、平民化,这与当时 社会 需求相符,但与老稻香村就绝不是一回事,新稻香村的服务态度之差、店面之俗、规格之低也就不说了,后来通过连锁授牌,更是成了杂货铺,完全靠价格来竞争,堪称有店面的路边摊,如果不是当初拿补贴,早就被市场清理出局了。
3、稻香村原来的企业文化也一般: 众所周知,稻香村当年是被稻香春干躺下的,稻香春的老板本事稻香村的伙计,自立稻香春后勇于开发新品,且多元投入,甚至还介入电影业,后因资金不济,最终倒闭,但稻香春曾把稻香村压得死死的是不争的事实,可见稻香村原本就已被市场淘汰过,原来老板有眼无珠、僵化保守,其企业文化本来就较低端。
其次,从制作工艺来说。
1、工艺太简单,用料亦不精致,重油重糖,不利于身体 健康 ,更麻烦的是,多年使用起酥油(即人造奶油,含大量反式脂肪酸),从不明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散装产品,无热量表等信息。
2、新品变化小,基本处于模仿阶段,不同点心的差别只靠调料变化,加了椰丝,就是椰子酥,加了枣泥,就是枣泥酥,基本是在一个水平线上来回重复。名义上也有上百个单品,但说实话,最多吃5种,其他什么味道自知。
3、批量生产,口味粗糙。以萨其马为例,原不如南方改良品种,也远远无法与手工自制的滋味相提并论。
4、稻香村本是南味糕点店,当年之所以能立足京城,因其工艺精良、产品新颖,清代中后期到民国,因 社会 日趋贫困化,奶油等产品渐渐退出市场,导致北京糕点制作技艺大大下降,只好用素油+糖来替代(由此带来的是北京糕点口味变差,具体可见穆儒丐先生在《北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好在当时糖还是很贵的商品,在今天,由于提炼技术的改善,糖已成最便宜的原材料,此时还过度依赖糖,依然不更改原配方,实非取胜之道。
老字号在向现代转化过程中,难免付出较大代价,北京老字号因当年公有化,导致私有企业产权与技艺人之间分离,形成两伤格局,绝大多数老北京小吃经此折腾后,技艺失传,质量大大下降。
稻香村则比较奇葩,是借牌上路,抛弃了企业原有技艺、管理、文化积累等之后,将一些杂八凑的制作点心制作技艺堆砌在它的牌子下,仅仅是因上世纪80年代时 社会 比较贫穷,点心尚属高级食品,稻香村提供了一个比较便宜获得的渠道,所以受欢迎。
当年新稻香村最赢招牌的是两件事:
一是卖点心渣,即烤点心卖后,箱底会有大量残渣(如用奶油,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毛多就可以买一斤,还不用粮票,购者争先恐后,道路为之拥堵。
二是卖元宵,其实当时元宵皮因掺了面,所以一煮就开裂,但对很多市民来说,在其他地方真买不到。
少年时形成的口味是很难让人忘怀的,至今仍偶尔去稻香村买点心,20元多一点就能买一斤,有的口味尚可,但那时匮乏时代造成的错误记忆,现在吃稻香村确有些怀旧感,但如果我说它是美味,那我就太亏心了。
因人而宜。
我有位亲戚,就喜欢稻香村点心,别的一口不吃。
家里人曾做过多次试验,把不是稻香村的点心说是稻香村,一口就吃岀来。
八十多岁死前,一口气吃了两块稻香村点心。
但是,我另外一些朋友印象一般,认为稻香村太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