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培训 » 亚马逊哪里有卖蛋糕
扩展阅读
哪里有草莓蛋糕 2025-08-25 19:55:34
40个生日蛋糕视频 2025-08-25 19:55:32

亚马逊哪里有卖蛋糕

发布时间: 2023-02-05 14:33:43

① giftcake蛋糕哪里

在公众号上。关注蛋糕店的公众号,点击公众号按提示操作,添加售卖蛋糕的人微信,根据自己的需求订购。麦可蛋糕是中国领先的专业蛋糕品牌,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3年居中国蛋糕礼品行业的第一名。

② 亚马逊各大站点介绍(下)

5.日本站

说到亚洲开辟最为成功的站点不得不提到日本站。在亚马逊进入日本之前,日本的网购被雅虎和乐天二分天下,随着亚马逊的强势进入,现如今已经抢到了No.1的位置。

日本站有着运送速度快,经济发达的优点。由于跟中国距离也就700公里左右(上海到鹿儿岛),海运补货相比欧洲美国要快上很多,这就直接提高了日本站卖家的资金流转率,有更多流动资金去备货跟抗压。

缺点是电子产品类即将饱和,各种恶意进攻屡见不鲜,做到BSR的防守不比美国站轻松。而且10月份日本站的销售税上涨,又吞噬了卖家一部分利润,再加上日本人对质量的高要求,也有着和德国人类似的挑剔,想要进驻日本站在质量上务必特别注意。

6.澳洲站

澳洲站的开放可谓赚足了眼球,但是却落得个惨淡的结果。从2017年开放澳洲站,仅邀请大卖家加入,一个邀请函对应一个卖家。而现在澳洲站全线开放招商,也鲜有人问津,真的是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澳洲站开放前亚马逊在线下进行大规模造势,所以第一批入驻的卖家自配送就出了几百单,但是到第二天就跌到十几单几单,再往后流量就几乎触底了。

回想原因我个人认为是FBA仓的匹配问题,亚马逊本来就是以买家体验着名的平台,但是因为没有FBA,货物在运送速度上大大落后。可以设想,如果在一开始宣传前就建立好FBA仓,准备好高性价比产品,结局可能会大不相同。

现在虽然少量的FBA仓已经投入使用,但是目前还没能挽救澳洲站的颓势,观望澳洲站的卖家多留意留意亚马逊在完善当地物流方面的工作,也不排除未来物流体系的成熟能让澳洲站起死回生,不过以现在的澳洲站的情况来看,不推荐中小卖家进场。

7.新加坡站

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消费能力自不用说,亚马逊在发达国家的模式也较为成熟,一个新兴站点大家都是从零开始,起点相同,竞争更小。

但可惜的是新加坡现在是各大电商巨头的必争之地,除了本土的Q10外还有阿里系的lazada,阿里在亚洲电商的成功有目共睹,亚马逊会不会水土不服尚不可知。整个新加坡仅有500万人口(相当于中国一个市),这一块小蛋糕又被几大电商争抢,作为卖家的我们现在进入又能分多少羹呢?

如果是大公司做全球站点布局可以先抢占坑位,如果是想靠新加坡站生存的中小公司我就要泼个凉水了,这种行为就是在给大卖们陪跑。

8.完结

亚马逊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自然会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开辟新站点,就像投行界投10家赚一家就已经盆满钵满一样,亚马逊开辟的新站点只要10个中成功一个就会为市值烧一把火。

不过作为卖家的我们可是拿真金白银甚至是全部身家做赌注,因此在站点选择及运营策略上非常重要,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定期更新,记得关注。

如何选品,亚马逊选品技巧

关于选品的文字和课程每天都会大量涌现,广大卖家们也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基本每个人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比如产品售价不要太低的,质量小,体积不大,包装不怕野蛮运输,不需要费劲安装,利润率高等等。

但是一做起来,却依然对选品没有信心。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自己的选品过程。


借助市面的一些工具或者软件,我们可以轻松找到我们觉得适中的价格区间产品,比如售价高于20美金,采购成本价在预期内,利润率足够,产品体积重量包装等都符合要求,操作简单易上手。

看了Best Sellers 前几名的评论评分也高于4.0,产品成熟没有明显缺陷。

产品的主要关键词,月搜索量都在10000以上,而且非季节性产品等等各种条件,也排除了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接下来会调研几个竞品的销量,梳理评论关键词,利用利润计算模型算一算前面三个月的月度盈亏。


有没有发现,有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都没做或者就算意识到了,也很难高效去做?

那就是这个产品目前的竞争格局。

亚马逊自营在里面占了多少的比重,如果亚马逊自营占比低到可以忽略,那第三方卖家在里面是怎么分配蛋糕的?是一家独大,还是二分天下,或是三足鼎立,甚至是群雄逐鹿?

该产品里面有没有占统治性地位的品牌,就如苹果和华为对手机行业的统治一样。

最近三个月上新的产品有没有进入Best Sellers 100的,他们进去后,评论评分表现又如何?因为我们如果进去这个市场,他们的今天很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三个月的预演。

在中国卖家已经渗透到亚马逊平台每一个可以施展的品类的现状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都尚且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更多时候,我们选品是知己不知彼,对某个细分市场目前的竞争格局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贸然进入,那只能说是怀着一腔孤勇撞大运。


这个对于细分市场竞争格局的全面把握,就是选市场

那么选市场,我们主要看哪些要素呢?


1、市场容量

不用说这个是第一要素了,前100 Listing的月度总销量及平均销量,就可以清楚把握这个细分市场的容量有多大了。

是百万级还是千万级甚至更大,这个关系到我们进去这个市场的销售额目标制定。

而且对于不同规模的卖家,目标市场容量是不一样的。准备大干一场的大卖不会想在一个不足百万的市场里面去分一杯羹,而一般中小卖轻易不会去蓝牙耳机这个超大市场找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纪录片中的古代战争作战方式,作战双方统帅必选一视野开阔的高地,远观战场局势,以便作出相应调度,我们选市场所做的就是站在这个高处总揽全局。

通过以上各种维度的分析,由点到面再到线,就如从高空鸟瞰一般,整个市场局势尽收眼底,纤毫毕现。

外部环境已经洞若观火了,再结合自身的供应链优势、资源优势,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才是亚马逊选品的3.0时代。


具体实操您可以参考以下两篇文章:

https://www.sellersprite.com/cn/blog/teach-you-how-to-analysis-market

https://www.sellersprite.com/cn/blog/how-to-build-a-proct-and-find-a-market-step-by-step

④ 亚马逊卖场有哪些

亚马逊卖场共有14个卖场,分别是美国站、日本站、加拿大站、巴西站、墨西哥站、英国站、德国站、法国站、西班牙站、意大利站、荷兰站、印度站、澳大利亚,土耳其站。

⑤ 喜之焙,三能,学厨,展艺烘焙模具哪个质量好

肯定是三能的好,不过假货好像也挺多,而且他家的价格也略高。
那些回答后面带了数字的应该都是用了高科技工具的吧,网络也不管管这些账号吗?

⑥ 亚马逊选品方面的五大禁忌是什么

对亚马逊卖家来说,选品是一件非常纠结而痛苦的事情。选品成败直接决定了店铺后期的运营效果。选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利润空间等。 但是有时候这些都考虑进去后,结果选出来的产品还是不好卖,不禁让卖家开始怀疑人生,到底选品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常见的五种选品误区: 一、竞争对手太多,放弃产品 这就是大家常常纠结到底是选择红海产品还是蓝海产品,其中一部分卖家看到一些产品销量很好,同时竞争对手很多,然后就放弃了,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在分析竞争对手的时候,数量多不可怕,主要是看竞争对手的运营情况和实力。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话,恐怕只会失望而已。 二、产品同质化严重 一些人看到竞争对手某款产品,销量不错,估算产品的毛利润在30%以上,然后就认为自己肯定能做的更好,想着把产品定价控制在有20%左右的利润空间,这样价格就有很强的竞争力,这种想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首先,竞争对手销量已经很好了,如果拼成本价格,肯定更有优势,你拿什么竞争,如果竞争对手降价,你销售产品还要不要利润? 其次,基于用户而言,竞争对手的产品的review积累了那么多,凭什么让用户选择全新的你,在产品价格区别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大部分用户宁愿多花一点钱,选择有产品消费者反馈更多的产品。 三、分析review方法不对 大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般都会分析review,可是很多人只关心产品的差评,而不是好评,这是极端的做法,查看好评有两个作用: 一是看到用户的使用场景,让你对产品的定位更加清晰,对产品的定义更加精准;二是顾客之所以留下好评,一定是这个产品给他带来了一定价值,解决了问题,这就产品的核心卖点。 四、用户痛点不精准 每个用户对产品的期待值都不同,并且对产品的评价还会被场景、心情所左右,所以有时候用户的抱怨就是说一下,那怎么才能真实的了解到大部分用户的痛点呢?卖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① 统计用户对同一问题抱怨的比例,解决问题一定要从最普遍的问题开始 ② 解决问题的成本,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成本太高,你解决之后产品价格的提升会让用户望而止步 ③ 基于用户行为进行体验和模拟,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使用感受产品 五、跟风选品 就是市场正在热销什么,就卖什么,不具备连续或者长期性需求的产品,跟的快还可以赚点利润,如果跟得慢,就只有等着压货了,比如指尖陀螺,风头过去了,卖不出去长期放在仓库要交仓储费。 在亚马逊上产品卖不出去,不一定是运营没做好,常常都是因为前期选品的问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在选品的时候一定要极力避开这些误区,多花点时间用心去选择合适的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解决选品难的问题呢?这里荟网有1个解决方案可以帮到大家。 一、大数据选品 荟网系统的“亚马逊工具”里面有一个“亚马逊关键词分析”功能可以快速的进行产品数据分析。 首先,您把需要做选品分析的几个竞品的关键词设置好,点击“请求”以后,最快5分钟就可以 跑出数据。

点击需要做竞品分析的产品关键词,点击“加入关键词对比”以后,然后点击“查看关键词对比分析”

通过2个指标来快速判定哪款产品是有爆款潜质的产品。 1. 关联产品总数(越小说明竞争越小) 2. Best Seller数(越多说明销量越大)

从以上截图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很快判断出4款硅胶产品里面“silicone muffin pan"是具有爆款潜质的热销产品。 您看,选品就是这么简单!有小伙伴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联系荟网Johnson进行产品分析来体验选品的快感!

选品时不要脱离自己的资金情况有些卖家说,我要选择高价的产品,因为高价是门槛,竞争没有低价产品那么激烈。当你说这话的时候,一定要摸一摸自己口袋里有几个铜板。资金太少,是无法支撑起高价产品的运营的。即便资金足够,如果运营经验不够,也要小心高价产品的坑。 低价的产品让你免费送一个做测评你觉得理所当然,可高价的产品让你送一个你却可能痛心疾首于心不忍,为什么呢?涉及到钱多钱少,心理瞬间就会发生变化了,而且这种变化对谁来说都不可避免。 选品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争取以后再补充来讲。对于卖家来说,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对于我们来说都让我们构建一个立体的选品思维模型,当你考虑得越来越全面,选品的成功几率才会越来越高。选品中一定不要疏忽产品的重量、体积等要素有学员选了一款产品,拿货成本很低,只有不到10块,销售价格却很高,可以卖到15美金左右,学员很兴奋,可现实是,产品拿货成本固然低,但产品的重量竟有500克左右。 选品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争取以后再补充来讲。对于卖家来说,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对于我们来说都让我们构建一个立体的选品思维模型,当你考虑得越来越全面,选品的成功几率才会越来越高。

其他答案都很完整了

聊聊怎么样选产品:

首先是看平台属性,根据规则来选择退出的商品

其次是自己有的商品的特性,哪些是适合该平台用户群体的

最后就是根据热点来做些调整。

我不知道为什么呢

) 首先确定你的运营战略总方针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5个竞争阶段对亚马逊选品技巧进行了总结,可以指引我们正确选品。分别是铺货战、价格战、产品升级战、供应链战、售后战时期,亚马逊选品的方法。

但是由于各个品类自身的原因,目前都还或长或短地处在某个竞争阶段。而且这5个阶段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在不断转化的,你需要根据你的竞争对手和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品类和策略。

铺货战:适用于一些非标品或者eBay、Wish等平台。目前基本上被淘汰了,尤其是现在亚马逊调整政策之后,会越来越重视品牌化、商标化的发展。不过目前很多大公司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品牌化运营,一条腿是搞铺货战。

价格战:其实在各个品类不管到什么阶段,价格都很重要,所以说价格是永恒的主题。目前低价策略的产品还有,但是并不多。比如说亚马逊,平台收费比较贵,再加上做FBA的话,太便宜的东西根本赚不了钱。如果一味靠低价来取胜的话,这条路线行不通。

产品升级战:产品升级是现在最常见的经营策略。要做好产品升级,我们就要精细化运营,充分了解我们的产品的特性,竞争对手的特点,以及我们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从而找出自己能提升的地方进行产品升级。最好是能参与产品研发,改善用户体验。这是目前的趋势,也是中小卖家抢占电商一席之地的重要策略。

供应链战:是依托工厂的产品优势及销售授权的竞争。

售后战:售后问题就是本土化客户服务的问题。除了在客户购物过程当中提供在线帮助之外,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也是提高用户购买体验争取回头客的重要举措。

第二、选品要选择刚性

在亚马逊的选品里,刚性需求一直是及有大可能会降低运营资金量,能够提高运营成功的几率。接下来就要说什么是刚性需求的产品。刚性需求的产品就是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大于对产品的款式、外观、颜色和尺码等外在的因素。

第三、选品要避开更新换代太快的产品和季节性明细的产品;

现在更新换代的东西太多了,当你刚洗如果认真分析那些长期维持良好运营状态的店铺不难发现,他们从来不追什么爆款,甚至有意识的避免瞬间爆发的爆款产品,他们店铺里的产品,往往是可以持续销售很多年的产品,那些产品的需求几乎一年四季永远存在,那些产品也几乎是在今后的三五年里根本不需要更新迭代。

第四、选品时结合自己的资金情况

避免选品的时候不根据资金情况进行盲目选品,明知道自己的资金不多,还偏要走高端产品,等你走高端产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没有资金去支持。但是你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资金,和经营经验来判断,所以,在选品上,卖家应该结合自己的资金情况,尽可能的从低价产品选起,低价产品运营成功了,有了经验总结,再一步步走高。

第五、选品中要考虑商品的重量和体积

商品的重量和体积会在以后物流的时候有麻烦的,如果你的体积过大,或者重量太重的话,会导致自己物流运费上的负担。同样的,某些产品,重量很轻,可是它属于泡货,体积很大,同样会让你吃不消。所以,卖家在选品时,一定要习惯性的考虑产品的拿货成本,重量和体积大小,因为这些,都是影响最终成本的核心要素。

第二、选品要选择刚性

在亚马逊的选品里,刚性需求一直是及有大可能会降低运营资金量,能够提高运营成功的几率。接下来就要说什么是刚性需求的产品。刚性需求的产品就是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大于对产品的款式、外观、颜色和尺码等外在的因素。

第三、选品要避开更新换代太快的产品和季节性明细的产品;

现在更新换代的东西太多了,当你刚洗如果认真分析那些长期维持良好运营状态的店铺不难发现,他们从来不追什么爆款,甚至有意识的避免瞬间爆发的爆款产品,他们店铺里的产品,往往是可以持续销售很多年的产品,那些产品的需求几乎一年四季永远存在,那些产品也几乎是在今后的三五年里根本不需要更新迭代。

第四、选品时结合自己的资金情况

避免选品的时候不根据资金情况进行盲目选品,明知道自己的资金不多,还偏要走高端产品,等你走高端产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没有资金去支持。但是你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资金,和经营经验来判断,所以,在选品上,卖家应该结合自己的资金情况,尽可能的从低价产品选起,低价产品运营成功了,有了经验总结,再一步步走高。

第五、选品中要考虑商品的重量和体积

商品的重量和体积会在以后物流的时候有麻烦的,如果你的体积过大,或者重量太重的话,会导致自己物流运费上的负担。同样的,某些产品,重量很轻,可是它属于泡货,体积很大,同样会让你吃不消。所以,卖家在选品时,一定要习惯性的考虑产品的拿货成本,重量和体积大小,因为这些,都是影响最终成本的核心

你好,这里是悠悦 科技 为你解答。

1、不要销售有安全隐患的产品,特别是玩具类或食品类相关产品

2、不能在同一个平台上注册多个帐号

3、不要在没有取得授权的情况下销售产品

4、不要刊登一些亚马逊禁止销售的产品

5、创建新品时,不要使用他人的图片

希望以上回答能给到你一些帮助~ 更多内容,请在各平台搜索"悠悦 科技 ”。

一、避开热门大类,选择相对小众子类:

现在选品我们不要选每天能日出千单或者上百单的产品,原因是打造爆款并非简单备货这么简单,日出千单百单运营成本会非常高,压货款也很厉害新小卖家做这类风险太大容易变炮灰,新小卖家应该结合自身实力选择单日能出10-20单的产品即可,一个月下来能出个三五百单的产品竞争会小很多,你也会发现恶搞你的人也很少,而且能迅速挣一点点钱让你有信心继续前行。

三、不盲目追求高利润:

很多新卖家经常会听到讲选品的利润一定要达到多少多少,我认为看自己取舍,有个商业规律是不能违背的投入太少你还想暴富,这个想法很危险。所以哪怕每单能挣15-20块人民币也是可以接受的。例如一个月单品600单每单15-20块利润,一个月下来也不少了。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意识就是先争取活下来,再图发展。老是盯着算账上的利润毫无作用。

四、产品差异化:

看到产品差异化很多小伙伴会比较不接受,认为我们可能没有那种能力重新开模,重新设计重新研发。我这里说的是产品微调,我经常会去看看差评客户的痛点进行产品升级改进,骂我经常讲化妆包的例子,例如化妆包我调整了拉链质量,以及外观的花色这些都是微调功能一样的情况下差异化竞争,或许是我们小卖家的出路。

五、产品考虑有行业壁垒: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在这一行外人永远不清楚还有这些产品的存在,例如某些做专业电子仪器设备的,又或者冷门的3C类,比方说我知道的一个产品IPAD的屏幕,而且是二手的,这类产品需要QC,很多普通卖家是不会的只有常年在这个行业里才知道这类产品的存在。

亚马逊选品十分重要,选错了,这批货可能都要放弃了。

我选品会考虑几个问题

1.需要链接wifi的不做,毕竟机型多种多样,经常会遇到不匹配的。售后是个问题,而且非常容易来差评。

2.类目有巨头卖家不做,有巨头很容易形成垄断,进场也分不到几口蛋糕的。

3.类目有玩天天秒杀不做,能做天天秒杀的都是十分有实力的,进去了还没站稳可能就被搞了。

我比较在意这三个问题,其他的看产品来判断

⑦ 天津市区哪里卖玫瑰花比较好、去金汉斯或巴西亚马逊烤肉可以自己带蛋糕吗

当然可以带,玫瑰花的话,你去金汉斯的话,在白堤路上颐高那块有个不错的。
现在买玫瑰不贵的,一个好点花束,一百多点。

⑧ 翻糖蛋糕模型在亚马逊卖得怎么样

卖得好哦,因为这行的发展可以的,好多人都在四川去学习翻糖了。

⑨ 怎么在国内给加拿大朋友订蛋糕

在亚马逊网站上找到朋友城市家附近的蛋糕店下订单即可,付钱留下他的地址。

⑩ 做亚马逊可以用哪些收款哪些收款第三方公司安全、靠谱

出口跨境电商的整个链条很长,从你国内1688进货到海外买家付款,最后平台14天给你打一次款,资金都是出于不断的流动状态。收到的美金,欧元,英镑,日元,甚至2019年会接触到卢布,迪拉姆,越南盾。原则上是需要时当地国家的对公账户,才能正常打款的。对我们身在国内的卖家来说成本高昂,第三方收款服务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市面上我们听到的收款公司很多,其实在2015年之前,做第三方收款的公司是不需要怎么主动找客户(跨境卖家)的。那时候卖家圈经常有人问:我用什么收款啊?谁介绍一家给我?等等,之类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7年开始,各大银行,投资机构看好跨境收款这块“大蛋糕”,从2017 - 2018年底,涌入了不下20多家做境外收款的公司。本身我也在用几家的收款服务,对不了解的也不敢随便推荐给大家。这里统一梳理出来,目前比较成熟,可以放心使用的有5家。

1.亚马逊官方收款

亚马逊自己也看中这块收款“肥肉”,2018年6月份推出自己的收款,所以很多新卖家直接在后台可以绑定国内储蓄卡,虽然亚马逊的收款是最安全和快捷的,但缺点是费率最贵,1.2%几乎是业内最高收费了。

2.连连收款

2018年营销做得非常好的浙江收款公司,和pingpong是直接竞争对手,服务较好,费率是根据你的店铺流水可以去谈。

3.WF卡和CD卡

都是来自欧洲的顶级金额管理公司,有比较严格的注册条件,需要提供公司地址账号证明,服务方面当然没有本土企业好,但依然在安全和资质方面值得信任,费率1%左右。

4.Photonpay

中国最近新起的专门做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的公司,中文名叫光子易,有境外支付牌照,费率相对于发展比较大的老牌收款机构来说,又非常有竞争力,最高不超过0.6%,而市面上大部分跨境支付公司费率都在1-2%之间

我相信很多卖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在后台填的国内储蓄卡,那是亚马逊官方收款,1.2%的费率真心挺贵的。而且还容易造成关联,大家可自行更换一下。毕竟,收款这个手续费,日积月累还是很高的,能多省点就是多赚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