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稻香村出现蟑螂在包装内,你还会回购这家的糕点吗
我不会再回购这家糕点,因为他们的基本卫生都难以保障,再加上口感一般价格较贵,所以根本没有回购的必要。稻香村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老字号品牌,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但是没想到高先生在稻香村旗舰店购买的糕点却出现了问题。
其次,稻香村的糕点味道一般,而且性价比不高。很多人之所以会买稻香村的糕点,无非是冲着这家老字号品牌去的,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但实际上这类糕点并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味道太甜,吃两口就让人感觉到很腻,而且价格并不便宜,同等的价格我们可以买到更多更好吃的糕点,不过口味这种东西本身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② 稻香村的糕点属于哪里的特色
稻香村在苏州创立,最初自然是江南特色,今天的苏州稻香村融汇各地邦式特色,南北通吃。
1773年,稻香村在苏州观前街创立“稻香村茶食糖果店”,起初以苏式糕点为主要特色,在清朝就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据《南方饮食掌故》一书有记载:当时干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自此稻香村名扬天下。
在后续发展中稻香村品牌向全国发展,因地制宜,逐渐融汇各地邦式特色,像京式、广式这些都有涉猎,产品种类有上千种,是中式糕点集大成者,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口味需求,他家的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还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外,市面上还有像北京稻香村借“稻香村”壳的糕点企业,北京稻香村是上世纪80年代成立的新企业,一开始也是主打南方味道,近几年开始走“京味”的路线,迎合北京市场,不过有些经典产品比如翻毛月饼、牛舌饼可以看出是南味糕点的制作手艺,除了糕点,还经营卤味、熟食之类的副食品,比较偏向北京当地人的口味。
③ 稻香村咸蛋糕没有了
你好针对于你的问题如果说稻香村咸蛋糕没有了,那么这是很正常的哈,大概率就是因为被别人买光了或者是说商家还没有来得及再做,你可以等下午的时候再看一看。
④ 稻香村的糕点能够当早饭吃吗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稻香村的糕点是能够作为早饭来吃的。因为稻香村的糕点主要是以米面制作而成的,而且稻香村中有很多甜度没有那么高的点心,很适合作为早餐来食用,不仅不会觉得腻人,更是可以有饱腹的效果,真的很不错。
- 稻香村介绍
稻香村是中国老字号的食品品牌,稻香村主打的食物就是各种传统糕点,稻香村的发起地是苏州,从1773年(清干隆三十八年)时稻香村就存在了,而这个品牌的糕点店距今已有248年的历史了。在最初稻香村的店名还被叫做“苏州稻香村茶食店”,而在干隆皇帝下江南时,曾经品尝过稻香村的糕点,之后他赞叹稻香村的糕点是“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为稻香村赐下匾额,而稻香村也为此名扬天下。而稻香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严格遵守匠人精神,制作糕点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精益求精,也是因此稻香村才能够存活至今,而从创始到如今,这家糕点店已经传承至第六代了。在2006年,苏州稻香村被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而在2009年“稻香村的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如今稻香村的知名度已经遍布全国了。
⑤ 北京的稻香村真的好吃吗
其实做为老字号的糕点,真的还算一般。并不如稻香村买的熟食好吃,如炸带鱼啦,醪糟鱼块啦~一到节假日,比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稻香村肯定会排长队,有时候字号和习惯的意义要比吃的意义更高大吧~
稻香村是北京的老字号,有糕点、熟食,从前店后厂发展到规模化生产,连锁店,是老北京人对当地传统 美食 追求的缩影,好不好吃因人生活的地域不同而定,对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本地人来说,稻香村的糕点、熟食是他们熟悉的记忆和回味,离不开这一口。对于我成长在沿海地区的人,尽管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对稻香村酱肘子有点印象,偶尔会买点来解馋,至于糕点嘛!好奇尝一尝就够了。
在北京时住在富国里小区,离家最近的点是西四北大街的店,下班从平安大街站下车,回家买不到菜时,会去光顾一下,每次都要排长队等候。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的立春,去买肘子肉来包春卷,那馋人的味道十里飘香,边排队边流口水。对了,还有松仁小肚也有尝过。
炒红果,是在这见识的,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明明是山楂糖水,标签却写着大红果。
作为糕点的老字号,虽然现在各种糕点层出不穷,但是老人们逢年过节还是最认稻香村,没到新年前后大家还是有装点心匣子的传统,没到这个时候稻香村就是人满为患,排队装盒的人都能从里面排到门口去,小时候就特别盼望多年,那时候有亲戚来送点心盒子就开心的不得了。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稻香村还是有那么几种点心很让人喜欢的,而且这里还开发了自己做的熟食,感觉比天福号什么的老字号都好吃呢。先说说点心吧。
1、山楂锅盔
看着不怎么好看的样子味道确实老人特别喜欢的,看着很硬其实外皮酥酥软软,里面的山楂馅料酸酸甜甜,开胃又好吃。
2、枣花酥
最爱的就是枣花酥,每次碰到稻香村就要买几块,白色酥皮裹着甜糯的枣泥馅料,造型也是美轮美奂,一吃就完全停不下来。
3、拿破仑
非常甜美的蛋糕,松软可口而且不会让人觉得特别甜腻,是下午茶配咖啡的绝佳小蛋糕哦,而且一块长方形的不大不小刚刚好。
4、虎皮蛋糕
两层松软的蛋糕中间夹着苹果酱,超级好吃的蛋糕,每次也是必买的糕点之一。
5、紫菜肉松蛋糕
薄切的面包片的样子,里面有紫菜和肉松,一点都不腻,松软可口,特别香甜的感觉。
6、黄油枣泥饼
枣泥爱好者一点不要错过,反正我是特别的喜欢,外皮是像月饼皮的样子,但是远没有那么油腻,有浓浓的黄油的味道,配合里面枣泥的馅料,甜美动人。
7、牛舌饼
喜欢酥皮点心的一定爱这个牛舌饼,外面酥酥的饼皮一点不油腻,里面是咸口的馅料,中和了其他点心的甜,好吃的很。
8、黄油起酥
小时候的时候经常买来吃的黄油起酥,还是层层分离酥脆可口的样子,只是块头变小了而已,哈哈。一咬下去的那种脆脆的感觉实在过瘾。
9、蜜贡
由面粉、油、糖、桂花,油炸成型后挂浆而成,里面含有红线,根根分明,口感酥脆,香甜可口不油腻,就是掰下来一块块吃的时候略费劲,但是一个人就能吃一大块下去。
10、蜂蜜蛋糕
一款暴露年龄的蛋糕啊,相信70后,80初的孩子们小时候一定吃过这种蛋糕,味道虽然略有改变,但是还是慢慢甜美。
除了这些好吃的糕点以为,大一些的稻香村店里还有自制的熟食卖,秒杀各种了老字号熟食品牌哦。比如糖醋排骨,肉丸子,叉烧肉,松仁小肚,童子鸡都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对于外地人来说,选对正宗的稻香村店,是主要的。前年在协和住院,在王府井买了些,糕点均价,好像都28.5,记不太清楚了。同病房有个老北京,说,他们都不在那儿买。并告诉我,往前灯市口,有个稻香村3部,那才是正宗的。在以后的40天里,我就都在那里买了。有的品种一斤差10多元。最爱那里的沙琪玛,抹茶蛋糕,拿破仑。还有酱牛肉。其实,北京小吃食,要选对正宗的(不是商业炒作的),还是很好吃的。说的酸点,能感受到老北京的那种味道。那位老北京带来的豌豆黄,就比我在别处买的好吃。
刚上大学那会儿放假回家,准备买点北京土特产带回家,身边的北京同学推荐稻香村。就在稻香村买上满满两盒散装糕点,自己再买少量糕点在火车上吃,当时的感觉确实是好吃。妈妈喜欢吃糕点,她也说稻香村的糕点好吃。之后上学期间回家都会带点稻香村,给亲戚朋友品尝一下。稻香村是很少的可以带回去的北京特产。中间还带了几次其他北京特产,袋装的北京烤鸭确实不好吃,而稻香村也成为极少的味道还不错的可以带回去的北京特产。
后来夫人说以前家里有亲戚带回稻香村糕点,她们家人都说不好吃,对于稻香村的印象似乎一下子消退了不少,也很少去稻香村买糕点了。
稻香村的糕点在北方糕点中还是属于最顶尖的,但在与南方糕点,特别是江浙糕点相比较,还是有些差距。稻香村的糕点味道中规中矩,糕点的原材料没有问题,糕点的基本味道也是很好,糕点的种类也很多,但是不同种类的糕点却有一些相似的味道,而且糕点普遍偏干,这一点与南方糕点的差距就很大。
除了糕点之外,稻香村现在还有其他食物,有些稻香村还有售卖熟食,前天和夫人坐高铁回京,到下午在高铁上肚子都有点饿,就开始想吃些有味道的食物,同时想起了蒜肠,而稻香村的蒜肠就是其中出名的一款。在北京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熟食,但是稻香村的熟食还是有其特质,卫生条件要好过一般卖熟食地方,而且熟食的味道也要好于很多专卖熟食的地方。
天天路过稻香村,隔几天就去一趟。点心、熟食不少喜欢的,给大家推荐一下。
羊肉串,鸡肉串。 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东门营业部有卖现炸的,其余都是冷冻的,回家自己炸, 羊6元,鸡4元每串,很实惠。传统味道,非常好吃。现在汤圆上架,还没尝 。
奶酪金砖面包。18元,味多美的28,味道各有千秋,稻香村偏结实些,性价比高。
几天吃不是很甜的,几天吃甜的。
不甜的就来点牛舌饼,椒盐馅;黄糕;蛋黄酥,豆沙馅加个咸蛋黄;赶上蛋黄粽,再来一个。
甜的就来点凤梨酥、南瓜饼、红萨其马。尤其想吃甜的,红萨其马还是很过瘾的。
还有熟食,熏带鱼、炸小黄花鱼咸度适中,酥香可口。素什锦面筋、腐竹、青豆、花生、木耳炒制在一起,透着好吃。
三禾商标的稻香村是正宗北稻,从小吃到现在,主要产品分三类,一类就是糕点,二是熟食,三是南北货,这种老店北京还有稻香春、桂香村、大顺斋,发展的好的就是稻香村,目前很多连锁店,但要注意的是稻香村涉及使用权的问题(上海冠生园也有类似情况),有北稻、苏稻、河北稻香村,王府井大街上几家稻香村都是苏稻,很多农村集市上卖的都是河北稻香村,而不是北稻,这一点北稻做的不好,没有在好解决问题时把使用权搞定,弄的很混乱,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甚至北京很多地方都是苏稻天下,隐患很大。
至于北京稻香村产品是否好吃,我感觉整体上还是不错的,起码吃的放心,用料和生产上卫生还是有保障的,但产品是否好吃,我感觉就是每人口味不同了,糕点里有些不错,有些太甜了,熟食制品我经常买,味道还可以,但总归大工业生产出来的,总感觉没有烟火气,不惹味,没有上海三阳之类的有特点,总的来说三禾北稻是值得信赖的,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够帮助协调好几家稻香村能否弄个集团啥的,出资把品牌经营管理好。
作为曾经一年狂热喜欢稻香村的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当时只要绝对嘴闲,想吃点儿什么的时候,就会想起稻香村的糕点,然后就会卖来不同品种,慢慢享用。
个人觉得稻香村中,这几类糕点最合口味。个人口味不同,仅限参考!
1、肉松饼
不同于别家品牌甜甜口味的肉松饼,稻香村家的肉松饼是闲香口味,而且外皮是酥脆的,最爱。
2、黑芝麻椒盐饼
第二爱,黑芝麻一经咀嚼后,香味立马就出来了,口味是咸的,吃起来很香。
3、牛舌饼
口味的事因人而异,没有绝对标准。
讨论一种 美食 的优劣,应重在其文化沉淀和制作工艺,从这两点看,北京稻香村基本只能得低分。
首先,从文化沉淀来说。
1、 历史 太短: 稻香村本来的 历史 很悠久,但上世纪30年代已停产,直到1984年,有关方面说找到几位当年的老师傅,又重新打出稻香村的品牌。
因为稻香村已成无主之牌,就可以随意冒用,这显然不符合品牌传承的惯例,延续下来的只是稻香村的名字,至于企业精神、惯例内涵、制作技艺等,真的传承下来了吗?
更别说其中漏洞太大,从停产到重张,相隔40多年,当年20岁的小孩已近70岁,而这个年龄的小孩真能掌握核心技术吗?
2、经营理念: 老北京点心铺是给有钱人办的,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矩,可借牌稻香村从一开便定位为大众化、平民化,这与当时 社会 需求相符,但与老稻香村就绝不是一回事,新稻香村的服务态度之差、店面之俗、规格之低也就不说了,后来通过连锁授牌,更是成了杂货铺,完全靠价格来竞争,堪称有店面的路边摊,如果不是当初拿补贴,早就被市场清理出局了。
3、稻香村原来的企业文化也一般: 众所周知,稻香村当年是被稻香春干躺下的,稻香春的老板本事稻香村的伙计,自立稻香春后勇于开发新品,且多元投入,甚至还介入电影业,后因资金不济,最终倒闭,但稻香春曾把稻香村压得死死的是不争的事实,可见稻香村原本就已被市场淘汰过,原来老板有眼无珠、僵化保守,其企业文化本来就较低端。
其次,从制作工艺来说。
1、工艺太简单,用料亦不精致,重油重糖,不利于身体 健康 ,更麻烦的是,多年使用起酥油(即人造奶油,含大量反式脂肪酸),从不明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散装产品,无热量表等信息。
2、新品变化小,基本处于模仿阶段,不同点心的差别只靠调料变化,加了椰丝,就是椰子酥,加了枣泥,就是枣泥酥,基本是在一个水平线上来回重复。名义上也有上百个单品,但说实话,最多吃5种,其他什么味道自知。
3、批量生产,口味粗糙。以萨其马为例,原不如南方改良品种,也远远无法与手工自制的滋味相提并论。
4、稻香村本是南味糕点店,当年之所以能立足京城,因其工艺精良、产品新颖,清代中后期到民国,因 社会 日趋贫困化,奶油等产品渐渐退出市场,导致北京糕点制作技艺大大下降,只好用素油+糖来替代(由此带来的是北京糕点口味变差,具体可见穆儒丐先生在《北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好在当时糖还是很贵的商品,在今天,由于提炼技术的改善,糖已成最便宜的原材料,此时还过度依赖糖,依然不更改原配方,实非取胜之道。
老字号在向现代转化过程中,难免付出较大代价,北京老字号因当年公有化,导致私有企业产权与技艺人之间分离,形成两伤格局,绝大多数老北京小吃经此折腾后,技艺失传,质量大大下降。
稻香村则比较奇葩,是借牌上路,抛弃了企业原有技艺、管理、文化积累等之后,将一些杂八凑的制作点心制作技艺堆砌在它的牌子下,仅仅是因上世纪80年代时 社会 比较贫穷,点心尚属高级食品,稻香村提供了一个比较便宜获得的渠道,所以受欢迎。
当年新稻香村最赢招牌的是两件事:
一是卖点心渣,即烤点心卖后,箱底会有大量残渣(如用奶油,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毛多就可以买一斤,还不用粮票,购者争先恐后,道路为之拥堵。
二是卖元宵,其实当时元宵皮因掺了面,所以一煮就开裂,但对很多市民来说,在其他地方真买不到。
少年时形成的口味是很难让人忘怀的,至今仍偶尔去稻香村买点心,20元多一点就能买一斤,有的口味尚可,但那时匮乏时代造成的错误记忆,现在吃稻香村确有些怀旧感,但如果我说它是美味,那我就太亏心了。
因人而宜。
我有位亲戚,就喜欢稻香村点心,别的一口不吃。
家里人曾做过多次试验,把不是稻香村的点心说是稻香村,一口就吃岀来。
八十多岁死前,一口气吃了两块稻香村点心。
但是,我另外一些朋友印象一般,认为稻香村太甜。
⑥ 大家觉得稻香村的点心到底是什么水平
我觉得稻香村的点心的确是挺好吃的,他作为北京的一个着名品牌经过了历史的传承,糕点发展的也算是不错的。你觉得他批量化生产之后会丧失了食品的灵魂,但这也是很多传统食品面临的很大的问题,他们缺乏基本的匠心独运。
⑦ 稻香村食品加工爆炸原因
老字号也出问题?稻香村糕点产品被检出防腐剂超标
萧豪爱生活
2020-06-19 04:13
7
被誉为“糕点泰斗”的稻香村,近日因其糕点产品防腐剂超标而被通报。
6月15日,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近期市场监管部门抽检饼干、糕点、罐头、酒类、粮食加工品、乳制品、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调味品等9类207批次样品,检验合格203批次,不合格4批次,涉及糕点、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调味品各1批次。
其中,不合格糕点为: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槽子糕(糕点)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据了解,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作防腐剂,对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根据《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糕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长期大量食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资料显示,稻香村是中华老字号,始创于清干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是国内食品行业历史最久、影响力最大的知名品牌之一。而保定稻香村始创于一九一七年,持续经营至今已逾百年,其产品主要为糕点、坚果、速冻食品等。2010年保定稻香村分别注册了“壹品稻香”、“保稻”商标。
2009年,稻香村确立并开始实施“互联网+稻香村”战略,成立了电子商务部,到目前已经连续多年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糕点类目、月饼类目取得不错的销量。
值得注意的是,稻香村官网宣称,其拥有10万级无菌制药级空气净化、全空调GMP模范车间;糕点产品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要经过金属检测、质量检测、菌落检测、包装检测等12次严格检查。
据悉,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设区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次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及相关单位依法处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