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有多败家
喜欢乱花钱的女人,被男人称为“败家娘们”,甚至还常常因为女人乱花钱引发家庭战争。不过咱们今天要聊的一个女人,那才叫花钱如流水,直接把国库里的钱花个精光。这样女人,其结局会如何呢?。这位败家娘们,名叫玛丽安托瓦内特,她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原奥地利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与皇后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第十五个孩子,死于法国大革命。
玛丽安托瓦内特。她一出生,上天就赐予了最优渥的条件——父亲是罗马帝国的皇帝,母亲是拥有三顶王冠的女王。作为母亲最小的女儿,也注定了她将成为政治和亲的工具。小小年纪的玛丽从小就展露了自己身为皇室贵族的特质。她举止优雅,活泼大方,待人亲切温柔,另一方面,她又骄傲任性,反复无常。性格的两面性在这里为她日后的生活埋下了新的伏笔。后来在1766年,法国王室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求婚,希望法国和奥地利两国结束战争,以缔结姻亲的方式,缓解两国之间的矛盾。到了1770年,不足15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告别了养育她的奥地利,前往法国凡尔赛宫。沿途,她受到了法国国民热烈的欢迎,并在凡尔赛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成为法国路易十六的太子妃。可是在1774年5月,路易十五死于天花,路易十六顺利继位,18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从太子妃变为皇后。
但成为太子妃后,因玛丽安托瓦内特都没能给王室诞下子嗣,这使得王室和国民对她渐生不满。后来因为丈夫路易十六成日痴迷于他的五金作坊。而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跟着将兴趣转向到赌博、赛马以及无尽的舞会上。还让路易十六还重金在一个乡村建了一座奢华的小城堡,把国库都给钱都给花的差不多了。而且当时玛丽安托瓦内特过着极尽奢靡的生活,法国国民却贫困得连面包也吃不上了。当她听大臣讲到国民的苦难时,竟然像中国古代的白痴皇帝晋惠帝一样,非常诧异地说:“没有面包,为什么不吃蛋糕呢?”就因为这样最终这位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抓到了监牢,1793年10月,玛丽安托瓦内特被移交给革命法庭,经过审判,最终被判处死刑,送上了断头台。这一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刚满38岁。一个败家的女人,把国家给败光了,还上了断头台。
⑵ 法国王后玛丽在被处决时,为何要向刽子手道歉
法国王后玛丽在被处决时,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于是她本能的向刽子手道歉,此举彰显了玛丽王后的教养,但是小善无法掩饰大恶,最终玛丽王后还是走上了断头台。值得一提的是,玛丽王后与她的丈夫路易十六世国王皆死于路易十六改良后的三角形铡刀之下。玛丽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与皇后兼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及匈牙利女王玛丽娅·特蕾莎最小的女儿,出身十分的高贵,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芬·约翰娜: 玛丽亚是为了纪念圣母玛丽亚,安托瓦内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可以说王后玛丽的名字纪念了太多的着名人物,寄托了她父母的喜欢之情。
法国大革命后,掌权的资本主义政府将法国王室许多成员送上断头台,这些人都留下他们的临终遗言。路易十六世演讲到:我们死后,将会洪水滔天;罗兰夫人说到:自由,以汝之名造恶无数;玛丽王后说到: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据说路易十六与玛丽王后被斩首前始终昂首挺胸,保持着王室成员的尊严,他们没有向平民们求饶,也没有丑态百出。玛丽王后被斩首后尸体扔进了万人坑,草草安葬了事;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一代美丽而奢靡的王后从此香消玉损,她生前的奢靡无度与死前的雍容华贵给世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⑶ 如何评价被断头的玛丽皇后
玛丽皇后是法国路易十六的皇后,曾经是奥地利最受宠爱的公主,因为和亲嫁到了法国,被称为绝代艳后,她的一生奢华而短暂,38岁的时候死于法国的断头台,她遭受到了很多法国民众的唾弃,因为他们把亡国都归咎于玛丽的奢靡生活,她的一生也很传奇,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
玛丽皇后奢靡轻浮的作风已经人尽皆知,她作为皇后,本来是该让她的子民臣服,但是现在她在子民中的声望下降,王室的奢侈和法国底层人民做了对比,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玛丽王后成了任人声讨的对象,很多人把莫须有的罪名安排在她头上,但是也有很多人对这位王后表示同情。
⑷ 与“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的外国故事是什么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说.当大臣告知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安托瓦内特天真甜蜜地笑道“人民若无面包,那就改吃蛋糕嘛”.不过这只是传说,并非史实.
⑸ 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的故事
玛丽王后原本是奥地利的公主,父亲是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从小享受着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后来按照欧洲贵族通婚的传统,嫁到了法国宫廷。
当时的法国巴黎是一个全世界都羡慕的地方,是尊贵高雅的象征,举个例子来说吧,当时全欧洲的王室都不说本国语言,而是说法语,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高贵,你想能到巴黎当王后会是个什么样的待遇吧。
玛丽从小就娇生惯养,性格孤傲还反复无常,对学习教育自然也就没什么耐性了,唯一的优点就是举止优雅、长相美貌。这样的一个人到了巴黎除了买买买,我想也干不出什么像样的事情了。
作为政治婚姻当中一枚重要的棋子,奥地利王国所有人都对她毕恭毕敬,嫁到法国之后路易十六自然也不敢怠慢。
1770年5月16日,在她婚礼的那一天,奥地利和法国不惜花费重金,在凡尔赛宫打造了一场极为奢靡的豪华盛宴,所以当她到巴黎的第一天,就是个老百姓不喜欢的角色。
当时的法国政坛派系林立,残酷的勾心斗角不比清宫剧差多少,反对路易十六和奥地利的大人物们,从一开始就死死的盯着玛丽,寻找着漏洞和缺陷,然后编排一番之后,再大肆宣扬出去,借以中伤她。
而年龄尚小的公主浑然不知,也压根不懂什么权谋心机,连法语都说不利索的她只能任凭天性,恣意妄为了。1774年,路易十五病逝,路易十六正式继位,玛丽·安托瓦内特也随之正式成为法国王后。
虽然说是母仪天下了吧,但是她的性格与爱好跟宫廷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所以每天就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开派对、搞活动、玩游戏上,最让她担忧的事情就是穿什么衣服、化那种妆以及开发什么新乐趣。
她这么一个单纯的一个人,不会去算计什么阴谋诡计,更不会去算计自己花了多少钱。玛丽王后有多能挥霍呢,在很多人连麻布衣服都穿不起的时代,她的衣服多的数不过来,而且每个季节都要定制十几套新华服,现代的服装高级定制制度就是起源于她。
至于她的首饰,那真是车载斗量,她随手买的一枚手镯,其价格就相当于他结婚时嫁妆的一半,你就想想她花了多少钱吧。
极端的挥霍连她奥地利的母亲都无法容忍,在听闻了她的所作所为之后,这位奥地利的老王后大为恼火,多次写信给她,斥责她一掷千金的行为,并说一个合格的王后,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珠宝和化妆品。
可是玛丽王后根本就当耳边风,还是想到什么就买什么,根本就不问价格。而她的丈夫路易十六,当然也不敢不给面子,一般都是有求必应,一旦路易十六表现出为难,那玛丽王后马上就会撒娇、哭闹,性格软弱的路易十六压根就不是她的对手。
后来法国大革命时,愤怒的民众给王室算了一笔账,在路易十六执政的12年里,法国的负债高达12亿5千万法郎,如此巨额的亏空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而国王路易十六本人十分的节俭,连个情妇都没有,其他宫廷贵族压根就没多少人,那不用说这些钱绝大部分都被玛丽王后花掉了。
在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双双被送上断头台之后,玛丽王后留下了两段最为着名的典故。其一就是在临被砍头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而她却说:“啊,请原谅,你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其二就是有个大臣告诉她,法国百姓连面包都吃不起,而她却说“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蛋糕呢?”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
这两段话充分说明了玛丽王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便让路易十六不务正业、让法国陷入经济危机、让自己挥霍掉巨额的财富都不是她本人故意的,但这都无法避免,她一样要为自己的花费来买单。
(5)法国女王为什么不吃蛋糕扩展阅读
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的子女:
玛丽·特蕾莎(玛丽·特蕾莎·夏洛特;Marie-Thérèse Charlotte de France;1778年12月19日—1851年10月19日)
路易·约瑟夫(路易·约瑟夫·泽维尔·弗朗索瓦;Louis Joseph Xavier François de France;1781年10月22日-1789年6月4日),法国王太子,在大革命爆发初期死于软骨病(或肺结核,骨结核),死时只有7岁零8个月。
路易十七(路易·夏尔;1785年3月27日-1795年6月8日)法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真正加冕、真正统治过整个国家却被认为是国王的人。
索菲(索菲·海伦·比阿特丽斯;Sophie Hélène Béatrice de France;1786年7月9日—1787年6月19日)只活了11个月10天。
⑹ 有谁知道法国玛丽皇后“何不吃糕饼”的典故
据说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在兰斯加冕为法国国王和王后。当时法国全国正在闹饥荒,老百姓没有粮食。于是大臣向王后报告:“法国的百姓没有面包吃”,王后调侃似的回答:“为什么不让他们吃些糕饼呢”。
这件事后来广泛流传,成为指控王后生活腐化、脱离人民的证据,但是没有任何证据直接指出玛丽王后说过这句话。
相反的,在她寄给维也纳她母亲(奥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女王玛丽亚·特雷西亚)的信中,她不止一次的提到“法国人民非常友好”、“他们虽然为了吃的在挣扎,还是很高兴的来迎接我们”。
并且说道“看到他们这样,我们知道应该为他们的幸福而努力工作,国王知道这点,而我终身——即使我能活一百岁——也不会忘记我加冕这天的情景”。
(6)法国女王为什么不吃蛋糕扩展阅读:
玛丽皇后的结局
1789年,法国国内局势动荡,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势,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1793年10月12日,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送上审判席。诸多的罪名加在了她身上,其中有些简直匪夷所思,例如与自己的儿子路易十七乱伦。这种审判进行了数天,到1793年10月15日,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正式判处死刑。
1793年10月16日约11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在革命广场(即协和广场)被公开执行死刑,之后草草下葬,直到最后死亡,她也未真正低过头,始终维持着王后的尊严。
⑺ 法国历史上哪个皇后最喜欢吃蛋糕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 1755年11月2日~1793年10月16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原奥地利帝国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斯蒂芬与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
⑻ 谁了解法国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
这可是个传奇人物啊。。。第一次知道海洋之心就是因为她。被诅咒的蓝宝石~~
还有那个着名的故事,巴黎的老百姓都没有面包吃了人家王后笑咪咪地问,怎么不吃蛋糕呢?和问“老百姓会因为没粮食吃饿死,为什么不吃肉”的我们历史上的某个皇帝如出一辙。。。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 1755.11.2~1793.10.16),原奥地利帝国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与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芬·约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 安托瓦内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 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 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个娇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快15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斯蒂芬·茨威格的王后传记,大仲马也写作了有关王后的“法国革命三部曲”,其分别是《巴尔萨摩男爵》、《王后的项链》以及《红屋骑士》,王后人生中的三个阶段在小说中被详细描写。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式,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奥地利女皇玛利亚·泰丽沙(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相继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位兄长,弗兰茨·约瑟夫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传闻,玛丽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两句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历史上玛丽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皇后身上。说这句话的人是路易十五的来自波兰的王后玛丽·勒金斯卡,原句被记载在卢梭的《忏悔录》里,大意为:他们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不吃面包皮蘸酱?这句话的语境其实是这位王后出于同情说出了缺乏常识的话,因为安托瓦内特王后当政的年代,人们要找理由去谴责她,于是一句本和她不相干的话就被改造成了这个样子:面包皮蘸酱变成了蛋糕,这样更容易煽动民众的愤恨。
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质疑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因为据传当时被砍头的人都会被绑起来并且堵上嘴。但画家大卫的一幅铅笔速写证明这是不对的,王后只被绑住了手而已。更何况当时刽子手桑松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那些大人物的临死台词,这句话连同罗兰夫人那句“自由,以汝之名造恶无数”都是当时有名的临死遗言。这就更不用说路易十六那众所周知的临终演讲了。
⑼ 你听过最凡尔赛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句话"让他们吃蛋糕吧"被广泛认为是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当人民因饥饿而抗议时说的。然而,这句话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因为虽然有许多关于这句话的记载,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玛丽·安托瓦内特确实说过这句话。
这句话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社会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人民普遍面临着饥饿和困境,而当时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据称对于人民的苦难和抗议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同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玛丽·安托瓦内特建议人民吃蛋糕来解决面包短缺的问题,表现出了她对人民生活困苦的无情和漠视。这句话被广泛传播,并成为了对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批评和对法国贵族阶级对待人民态度的象征。
然而,事实上,这句话是否真的是玛丽·安托瓦内特说的仍然存在争议。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句话只是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这句话可能是对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污蔑和传媒夸大其词的结果。
无论这句话的真实性如何,它仍然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权力者对社会问题的无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它成为了凡尔赛宫和法国大革命历史的象征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贵族统治的不满。